你们这边有没有专门提高应用写作课程总结的课程呀

小学语文“星教师”主题巡讲之张祖庆: 创意写作阶梯课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创意写作阶梯课程
【本文整理自张祖庆老师在小学语文“星教师”创新教学主题巡讲重庆站的讲座实录,内容有删减。】
创意无处不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创意,等待它的就是死亡。写作远离了创意,就只能永远重复别人的话。
写作,要呼唤创意。那么创意是可以教的吗?其实我个人觉得创意不能教。台湾创意大师赖声川说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意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需要做的,就是还原、挖掘、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
创意写作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可读性;从最功利的角度说,它能够提高考试的分数;如果层次再提升一步的话,也许是改造学生心智模式的一种路径。我们的小朋友如果变得很有创意,那么整个民族也许就慢慢越来越有创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创意写作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创意写作阶梯课程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体部分。涉及到三个层面:创意写作的课程、创意写作的策略、创意写作的成果,涵盖了过程、方法、效果这三个元素。
阶梯性课程,包括一年级童诗创意写作,二三年级绘本创意写作,三四年级童书穿越写作,四年级微电影微写作,五年级应用文创意写作,六年级博客创意写作。这些写作的形式内容都是新的,但核心就是创意。之所以呈这样的阶梯发展,是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接受能力,螺旋发展、逐步提升。
童诗创意写作
1.同题异构——话创意
同一话题进行创意写作,比如,关于“风”的主题,学生写出的文字是不同的。
2.移形换影——显创意
就是把某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比如“发火时的妈妈”,“就像一个快要点燃的爆竹,爸爸一碰就炸了”;“高兴时的妈妈”“就像一个红艳艳的大灯笼,照亮着我们家的每个角落”。把不同的两种状态进行对比。
3.诗中有画——亮创意
图像诗。比如我们找来一条瞌睡虫。
一条瞌睡虫徐徐缓缓慢慢爬进我耳中,老师的声音变得蒙蒙胧胧。大家看,这就是一个人睡着的样子,两个句号,就是鼻孔。然后让小朋友去仿着写,有小朋友写出了玉米、写出了雨伞,非常好玩,他们觉得这样写诗就是一种玩,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4.花草含情——添创意
所有事物都有感情,这就是童诗。
绘本创意写作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中,有一百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一百万个人在只猫死的时候哭了,可是这只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因为他总是发动战争。当时国王把猫装在漂亮的篮子里带在身边。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正打着仗,国王抱着猫哭了,仗也不打就回到王宫,然后把猫埋在王宫的院子。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有一回猫是魔术师的猫,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无一例外这些人都非常宠爱猫,但都因为一次偶然的失手,猫死了,最后很伤心地哭了,把猫埋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猫却成了别人的猫。
老师问:“既然它活了100万次,那么它还可能会做谁的猫呢?请拿出纸和笔写一写,有一回它做了谁的猫,小朋友写之前你有什么发现吗?”小朋友会发现:“老师,每一幅图右边配了一段文字都分了这么几段。第一段讲猫是谁的猫,第二段讲这个猫讨厌什么,第三段故事讲谁怎么宠爱,第四段故事讲怎么意外而死,第五段讲谁伤心地哭,最后一段都是讲猫被埋在什么地方。”好,发现了文本结构的特点。
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发现:“老师,你看这些人都很伤心,但是哭的神态都是不一样的。”“真的真的,这个确实,神态不一样,”老师问,“同学们这些哭的神态不同在哪里?比如说国王能不能把它写成哭了一整天,不行的,国王要理朝政的,不能大声的哭,也不能哭一整天。那小偷能不能大声的哭,小偷要偷偷工作,要边走边哭,不然的话他会被抓走的。想象的文章,也要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让小朋友自己去学习,他们写得很多,有一次猫是法官的猫,有一次猫是警察的猫……这个就是模仿写作。
之后,老师再问小朋友:“你们都写得这么好,那作家为什么没有写猫做其他人的猫?”“老师,如果他写活了100万次的猫的话,出版社就不会出这本书了。因为100万页堆起来有多高!”“我说假如有出版社愿意呢?”“我们也不会读,谁愿意去读那么雷同的故事呢?”这就是选材的代表性。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代表性,这就是选材的匠心所在。
接下来现场练一练“活了100万次的猪”。有一回猪是谁的猪,请你写六个人,这六个人跟这绘本中的六个人要不一样,要兼顾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小朋友开始选材。这就是从绘本当中学习表达,学习选材。两次写作训练,第一次是仿写,第二次是选材训练。
童书穿越写作
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来自一本书——《5月35日》。讲的是在一个叫康拉德的孩子,数学学得太好,语文没学好。老师说语文没有学好的人要写一篇关于南太平洋的文章,于是这个人去求助于叔叔,叔叔带他穿越到了懒人国。
这样的国度非常的“奇葩”——所有的人都非常懒,所有的人都很胖;衣服是画在身上的;老母鸡背后背一口煎锅,下了鸡蛋立马变荷包蛋……我就问小朋友:“小朋友,我们想不想去懒人国玩啊?”小朋友说:“想!”“好,今天咱们到懒人国去穿越一番。来到懒人国,你最愿意和谁生活在一起,你希望遇到更懒的懒人吗?”小朋友就开始写文章,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写出一篇又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城门口静悄悄的,两台机器开了过来,热烈的欢迎我,胖乎乎的总统先生也大驾光临,总统告诉我们,这些植物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超转基因植物,在种子里面我们放了盐、味精等调味品,植物自己能把食用的部分烧熟,再自动做成菜。
你看,植物能够自动把自己烧熟,这就是一种创意。
还有的小朋友写——
懒人国的女人,自己懒得生孩子,亲吻一下玫瑰花,花里就会藏着一个小宝宝。
懒人国,人们懒得剪头发,于是仰躺在河边,螃蟹会把这些人的头发给剪短。
这,就是一种“无理而妙”的想象。好玩!
穿越童书,创意写作,这样的玩法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种阅读、仿创结合。
创意应用文写作
我觉得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合理的去设计,应用文也一定会教得非常有意思。我在班级里曾经系统开发一个应用文创意写作的课程——人教版五年级第一班跟远方手拉手的朋友写信。
我真的找到浙江一所希望小学,拿到对方的名单,让孩子们给他们写信。跟学生约法三章,第一,彼此不透露自己是男还是女;第二,不留电话号码、QQ号码;第三,不寄照片,其他的礼物都可以寄。这是为了保持一种神秘感,有时候神秘感也是一种力量。
为了让学生持续不断地写信,开始的几封信件老师一般需指导一下,到后来就放开让学生写,学生相互找错别字。不断引导写的一些新的内容:分享一些好的东西,学生交换自己最近读的书,这被当成了一种写信的新时尚,我就把学生的一些交流相同书的内容组成了朋友圈,这些同学都在讨论这些信。比如,学生讨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组合成一个朋友圈。
有一位学生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每天来到她写字台都是鬼鬼祟祟的”,以为是早恋。后来才知道是给笔友写红楼梦。原来她全家都很喜欢读《红楼梦》,她从小耳闻目染很喜欢。本来女孩儿性格比较内向、傲慢,但经过读书分享,写信成了她暂时自己的才华,精神诉求的一个窗口。
一年寒假过后孩子回来了,一个跟我说,张老师我告诉你,班级的某某同学去看她的笔友了,他看我的样子一脸吃惊的样子,又说,张老师,别紧张,爸爸妈妈带去的。对了,张老师我们能不能搞一个活动,我们也去看看这个小伙伴们。学生看出了我的疑虑,提出请家委会组织,买保险包给旅行社,然后邀请我。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可以把它开发成一系列应用文的教材。我这样对学生说:“为了显得我们的隆重,咱们集体起草一封信,商量怎么把这个事说得比较好一点,让爸爸妈妈支持。”给家长写一封信是我的第一招。
在班级里郑重的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学生就开始讨论“去对方看望笔友的五个意义”,每个意义用一句话浓缩,写在黑板上,然后是我们成立了写信小组。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写一段话,这一段话写具体,写得足以打动家长。三天之后收到了回信,家委会的信,我拆开,家长肯定是支持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只要你们有一套完整的创意的方案,我们肯定会支持”老最后一句话是我授意家长写的,因为这是我创意写作当中的第二招——让学生写活动方案。于是,后来,就有了下面的一系列真实的应用文写作——
由一封信引发了一连串的真实的写作事件,让学生觉得,应用文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在真实的生活体验当中学写应用文,有创意地写应用文。
创意博客写作
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改变教育生态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排斥信息技术,而应该拥抱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改造我们课堂的工具。
我在班级里也建了一个博客,叫“梦起飞的地方”。这个博客上面有很多栏目:“每周反馈真情互动”,就是把班级的学生好表现反馈上去;“我和我班的聪明豆”,就是把班级表现最出色的学生,写成文章,写成小小说……
班级博客开了不到2个月,很多学生相继都开了博客。并非是我要求,而是有三招:博客转帖、互访、神秘粉丝。
人是需要被关注的,关注就是一种读,就是一种催化,学生的写作力就会产生。比如转帖,我看到某一个学生在班级里留下一个脚印,我就顺着脚印进去,把他的博客转帖过来,悄悄地留一句:“班级里又多了一个才女”,让学生很欢欣鼓舞;比如,互访,开博客第一天,召集家长成立互访联盟,每一个家长访问自己孩子以外三个孩子的博客;比如神秘粉丝,班级博客有一个神秘粉丝,有时候是“37号小石头”,有时候是“37号小狼”。学生都想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那天我特意跟学生说今天没有布置作业,回去给“神秘粉丝”写一封信就好。表面上看没有布置家庭作业,但是孩子们都在写信,都在写回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不觉得这是一种写作文,非常好玩。
利用博客,我们还举办各种创意写作活动,比如“年度汉字评比”,用一个汉字来概括当年的中国、班级、博客。1个字,200字的当选理由,然后公开评选。
微电影与微写作
微电影与微写作,有哪些常用的样式呢?
迷你电影海报——播放一段微电影,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如果把这个电影写成一个海报的话,内容梗概应该怎么写,图应该选哪一幅,选内容梗概就是一种写作。孩子们会把一些关键的悬念,一些精彩的结局保留下来吸引大家。
还有常用的一种写法,是写微型剧本——比如,《奔跑吧高尔夫球》,讲的内容说憨豆先生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但是又很搞笑。有一个老板告诉他,高尔夫球是不能用手捡的,于是他就打,打到了一个卖水果的摊里面,跟洋葱、土豆混在一起,于是他就用高尔夫把对方的卖水果的地方弄得一地糟,高尔夫又飞了。飞到一个小朋友的冰激淋上面,双杯冰激淋,左边一个杯还在,右边一个杯呢被打掉了,这个高尔夫球稳稳的落在这个冰激淋的杯上。然后他对着这个小朋友的这边,啪的一下把冰激淋又打掉了,小朋友的冰激淋断掉了,溅了一地。我就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写作环节,让小朋友用有画面感的文字定格这样的有意思的画面。
第二,让小朋友再发挥想象:假如你就是编剧,你还会让高尔夫球来到什么地方,还会闹出怎么样的笑话,请用镜头定格的方式来写一写你的创意。让小朋友去想象,写一个微型剧本。
借某一个特写镜头写开头;从对话当中学人物的对话。
看电影做绘本。看了微电影之后,老师把图片截取下来,跟他们说我要做成一个绘本,你看看能你愿意选择哪些图片,哪些图片会详细展开说,哪些图片一带而过,这就是详略得当。
以上童诗创意写作、绘本创意写作、童书穿越写作、微电影微写作、应用文创意写作、博客写作,甚至毕业微自传写作等等,是不是教科书当中的作文教学体系全部就扔掉?不是的。我的观点是每学年有一个重点,能整合到自己的写作体系当中来;整合不了的,老老实实的按照教材当中的内容来教。
有的老师疑惑,我的两套系统——一个是你自己开发的,一个是作文教材当中的,那么时间从哪里来?我想表达一个核心的观点是,我们得认真的把教科书教好,只是是不是可以适当压缩教材学习的时间。留下来的时间投入阅读、写作,完全来得及。
那么是不是创意写作需要编教材呢,我个人的观点是不需要编教材。《学校想象-课程开发与评价》这本书有一段话,非常精彩:
“尽管课程开发可以并且经常采用编制材料的形式,但其更为常见的成果不是材料,而是计划,且这些计划可能相当粗略。”
“比如,一个教师可能选定一项在课堂中有教育意义的特定活动,如让学生对阅读过的一本书或观赏过的一部电影进行讨论。”
“教师也可能决定在讨论之后,将要求学生通过绘画或简短的故事、诗或戏剧的形式,表达他们对阅读的书籍或观赏的电影的想法。”
让学生读哪些书,怎么样讨论,用什么方式去呈现自己的讨论成果、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留下十分钟时间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互动。
您刚才在讲座当中提到了很多借助网络的平台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方式。但是最近听说您已经非常高调地宣布要退出微信,请问退出微信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间有什么冲突吗?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回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号发了这么一条微信,到日复出。我并没有说彻底卸载微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微信毕竟是一个快速获取资讯的平台,我们不需要盲目排斥。不发布微信朋友圈的这段时间,我偶尔浏览一些公众号,我要给儿子树立一个“少玩手机,花更多点时间深度阅读”的榜样。
其实,微信阅读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没有矛盾,只要我们处理得当。人,要利用技术,而不要让自己的手成为技术的零件。现在,很多人已经成为微信的零件,被微信牵着走。所以我现在决定:浏览微信要定时,一天当中哪些时间要看看微信,哪些时间坚决不去浏览。人与微信若即若离,节约时间,省出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生命。
您最近发了一篇文章,提到一个新词叫“裸课”,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转发了,昨天有您的好友就是昨天发言的嘉宾也在提到,他认为“裸课”其实是一个伪名词,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相悖观念。
回答:第一,所谓“裸课”是相对于公开课之前试教太多的现象说的。我觉得,试教本身对这些被试教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人家凭什么要给你做“小白鼠”?
第二点,投入那么多经历,磨了几百、几十个小时磨出来的课,它的借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让大家把课上得完美无缺?还是证明人类可以达到的极限,可以上出这样美轮美奂的课?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所有课都应该是一种研究课,而研究是没有一种完美状态的。近年来,我上公开课,不经过试教,我只在脑子里反复酝酿,反复思考,然后带着原生态的课程呈现给大家在面前。
如果这个环节成功了,成功的经验肯定可以复制,因为你看到不经过试教也可以上出这种效果。如果这个环节是有问题的,那么就当作是一面镜子,回去之后改进,就成为值得你反思的一面镜子。而且,这样一种课,也可以激发听课老师的自信心。
最近几年一直坚持用一种贴近地面行走的方式,把自己的姿态摆低。我不断告诫自己,你只是一只被解剖的麻雀,而负责提供一个完美的范本——而且,你也提供不了完美的样本。这样,你就不会把自己架在神坛上了。我常说,“成败得失与我无关,我只想自己想上的课,我提供一个解剖的标本;至于怎么解剖,就是你们的事情,和我无关了”。
《小学语文教师》第三期集中讨论了这个话题,有些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建议初入教师队伍的老师不要轻易“裸课”;相对成熟,不怕打击的老师,可以大胆的去尝试一下。你做不到像我这样彻底的“裸”,就半遮半掩,适当试教就可以了。
张老师刚才您在讲创意作文教育的这个领域谈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我想听听您对于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好的办法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留给孩子呢?
回答:我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是,课本当中的东西并不全部都是糟粕,它的主流面肯定是好的。比如说《祖父的园子》《穷人》,这样的文本经得起反复推敲。我们要用心去教,要站在语言实践角度,好好去教它。
而有些文章,可以适当淡化它的思想性,凸显语文的本体。比如《桥》这篇文章,思想内涵一带而过,关键是教小小说的形式、这篇小小说,语言非常精炼,结尾一段很有特点,一段一句,一段一句,而且把事情的真相放在结尾,造成一种“陡转”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桥》这个文本的艺术特点。我们要教文体知识,这是关乎语文的问题。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有特点,不是语文的本质特点。
所以,当我们过度的放大人文的时候,语文本体就旁落了,语文就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人文性可以在多种艺术样式上获得,比如说观赏舞蹈,有没有人文性,比如看一场电影有没有人文性?有!但是它不一定是语文学习。所以我认为,语文课,要选择值得教的内容,好好地教,一些不太值得教的内容可以淡化处理。
原创声明 | 本文版权归“星教师”所有,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丨田佩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购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转载]少儿写作有原理可循(转载)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在线访谈。今天非常高兴为大家请来了一位作文教学方面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些少儿作文辅导方面的经验,首先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嘉宾曾曦老师。曾曦老师是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也是《天天爱学习》杂志的总编辑。另外曾老师还写出了我国第一部体系完备的作文方面的巨著叫做《作文有原理》,非常欢迎曾老师,曾老师先跟网友打声招呼。
  曾曦:各位朋友好。
  主持人:提起作文来说,可能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觉得作文并不是那么好教,很多家长朋友也反映说,他们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引导孩子学作文,什么原因导致作文难教,在你们平时作文教学过程当中,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曾曦:叶圣陶先生,整个中国语文教学的泰斗说过一句话,作文难就难在一穷二白。作文的理论很少很少,这是一穷。二白,它没有章法、方法、体系,也没有课程教学体系,要什么没有什么,你让老师们怎么教,也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我们也写了那么多年作文,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回顾一下,我们当年读书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你见过一本作文教材吗?没有,难就难在这里。我们经常见到作文教学,拿到这个作文题,张老师讲讲怎么审题,有什么材料,同学怎么写得好,全班照着写。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属于各敲各的锣,各吹各的号,这很不正常。
  主持人:这是一个难点。有家长朋友反映说,孩子对作文很难以有兴趣,一提到这个东西,很发愁。怎么样引导孩子爱上写作,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曾曦:孩子对作文没兴趣,基于两点,第一个在课堂上什么都教不了,没有感受到他在成长,孩子没有挑剔的,别以为小孩什么都不懂,你真得有东西给他,让他掌握方法,让他们知道很着迷,现在整个作文课上没有方法给他,没有章法给他,孩子在内心没有内驱力,而内驱力往往是持久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老师教了方法,教不了章法,但是老师又给压力,有三律,最后全国很多老师采取让孩子背范文,说套话。本来孩子就没有内驱力,没有什么方法教给他,又让他背范文,形式上不接受,就是孩子没兴趣,让你写工作总结,你抄抄套话也没有兴趣。
  主持人:这样孩子更没有兴趣学习。我们也看到市面上有很多关于作文写作辅导的书,品种越来越多,家长也很困惑,怎么样选择这个书,我知道您自己也写了一本教学的书,您觉得怎么样选择,而且您的这本书跟其他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曾曦:现在作文的书有两类,一类就是范文加点评,但是我曾经把这样的书给到北京四中和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等一流的中小学请老师看,他们看说,范文写得不错,点评正确但无用。比如点评说这篇文章详略得当,情感真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情感真挚我也能读出来,我现在需要知道的是他是怎么样做到详略得当,情感真挚。我知道了这个,才能学得到手,说现在这类作文书范文加点评,往往点评不出门道。我们家长可以在新华书店随便翻一本作文书都能看到这些。
  在04年我写了一本书叫《傻瓜作文》,在这个基础上,08年修改了,叫《作文有原理》,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只是点评一个热闹的,更多是通过热闹看门道。这本书出了之后,在教育界高层引起反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北京四中的顾德希学生,中国课程中心的几位负责人,都觉得它添补作文理论上的空白。
  主持人:有一本新的书叫《POP作文兵法》,这本书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
  曾曦:这本在《作文有原理》的基础上。当时《作文有原理》的时候,北京四中的顾德希跟我说了两句话,我以将近50年的作文教学经历,以特级教师的身份,很权威告诉你,你这本书非常好,弥补了作文理论的空白。第二个,我还是以一个权威的身份告诉你,你这本书非常无用,对我们老师来说。因为理论不是课程,不是方法,我们每个人写作文,他说我问你,你写作文的时候,是带着作文的原理条条框框去写,还是凭着感觉一气呵成,我说我是凭着感觉,他说全国99%都是这样,我们写作文,脑子里没有原理,只有感性的东西在,你这个原理如果不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无用的。当时给这本书的评价一是非常棒,填补了理论空白,第二在实践上非常无用,用不上。我觉得这是顾老爷子给我提出的一个目标和方向。在《作文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的作文行为,经过大量的实践,最后研发出来一套很具体的方法课程,也就是现在的《POP作文兵法》。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12册。
  主持人:它可能是注重一些实践上的东西,教学生怎么样去具体。
  曾曦:直接成篇的方法,落篇布局的方法,让自己的构思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的方法。
  主持人:有网友在问,孩子可能看了一些辅导书或者在外面进行了作文方面的辅导,但是回到学校之后,它仍然不会写那些教材上的作文题,或者说是我们的作文辅导也好,辅导书也好和我们的教材是不是有一些融合不太紧密的情况,或者曾老师您的这本书和教材方面有没有什么样的融合?
  曾曦:孩子们不说在辅导班学习,到学校写不了作文,一个学期写八篇作文,另外一周写一篇,差不多半个月一篇,孩子在国办学了六年,一样写了不了作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教孩子方法,就这篇文章怎么样选材,怎么样写作,叫给鱼不给网。肯定会吃完这顿,下顿就饿了。在《POP作文兵法》中,每一节课,不是教你写一个题目,而是会教你一个方法,比如我们俩这么聊天,有个学生就会问我,说曾老师我就喜欢聊天,我啥都不想干,能不能教我怎么写作文,这是小学生,我说好吧,你随便出个题目,我教你一个方法,他妈妈边上插了一句嘴,你就叫他写《隐性的翅膀》这个题目,你知道《隐性的翅膀》是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当时正好他父亲、母亲,还有北京一个著名小学的校长,还有一位奶奶,我说这样吧,就《隐性的翅膀》这个题目,你跟四个大人,一个人聊两三句话,小孩不亦乐乎,你觉得隐性的翅膀是什么,他妈妈跟他说就是良好的习惯,他能帮助你,看不出来。还有奶奶说读书什么的。聊了几句之后,我说把刚才聊天的过程写下来,奶奶说了啥,妈妈说了啥,为什么聊天,聊完天有什么感想,聊天的过程加个开头,加个结尾,我说是不是很棒的作文,成文之后拿到学校,老师给当范文贴出来。小孩说这么简单,我说聊天就是作文,不光聊天是作文,不光你们写出来,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文章都是用这个方法写的。比如说收录小学课本的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就是这么写的,《落花生》很简单,园子后面有半亩空地,妈妈说种花生,大家翻土、施肥浇水,到秋天收下花生,正好爸爸也在,叫爸爸吃花生,一家子开始聊天,爸爸说花生有什么用途,哥哥说,姐姐说,都记下来。有一个人说,花生大家都需要它,但是花生最重要的是花生果实埋在地里,不像苹果、梨子挂在树上炫耀,只有接触花生,翻出来才知道有没有果实。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孩子说这句话久久让我难以忘记。《落花生》很著名的一篇文章就是这样的。
  我翻了一下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每一册书都有一两篇课文就是聊天加个开头加个结尾,开头是聊天的原委,结尾是有什么感慨。这是很完整的作文方法。聊天我们天天在。有一次有个文学家跟我说,你这个不对,中国传统作文都讲究多读多写,聊天算什么。我跟他说第一作文是讲故事,事情和事情的缘故,聊天是把这个缘故说出来了。第二,读书是在了解一个人,聊天是直接的,读书是间接的,读书有时候是无可奈何的,其实我特想跟孔老夫子聊天,但是不可能,我怎么办,我读他的书。如果我想跟现有的那些大师们聊天,我是真有机会跟他面对面,真的能做一个沟通,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聊天是更及时,更生动,更有效的读书。说完这句话,这个文学家说我服了,是这样。专门在《POP作文兵法》法有一个单元叫聊天与作文就在身边。我想学了这个方法,不光现在能用,遇到任何作文题目,中考能用,高考能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上,已经50、60,想写写感想,您说这个方法能不能用?自然我们传统说在外面学了培训班,回到学校不会学作文,或者在学校上了课不能写作文,就能克服,我给你的方法,放在哪个环境都能用。
  主持人:除了聊天的方法,还有什么是比较新的,或者以前在我们很少提出来的方法,在我们这里有体现呢?
  曾曦:我们这里有七大类,我们人类思维和日常行为经常表达的,比如说我们平常都喜欢给人起绰号,乐此不疲,从小学一直到大,我们还有一个单元写作文,叫一个昵称啥的故事,我们会问同学叫啥,有的同学说在家我妈叫我小祖宗,我爸叫我小宝贝,你妈叫什么,我妈叫北风女士,怎么个北风女士。小孩说,有一次写作文,用橡皮擦擦脏了,我妈看见了,冲我大吼,说我成天累死,家务事不让你干,好凶。还有一次我在客厅写作业,我妈在看电视,我是看看电视,再看看我妈,再写作业。正得意时,被他妈发现了,又冲他大吼。我多辛苦,你爸爸在外面打工,我们没知识,没文化,让你学习,全是为了你。最后这个小孩说,妈妈说我,其实都是对的,但是能不能不要这么凶,和气一点说没准我能接受,我们家北风女士什么时候变成春风女士。这是昵称的故事。当时把这个方法和国办学校的老师交流,讲了一些课,老师呆住了,说曾老师我们跟一孩子说写人,要观察生活,提炼典型,语言生动,曾老师你这些话从来没说,但是后来一琢磨,你全教给孩子了。起昵称一定要是你很熟悉的人,你给他观察很仔细,提炼很经典。第二,啥故事,内容具体。第三语言生动,起昵称有内在的故事,这个昵称起得不生动,这些东西包括了,但是一句不说,孩子掌握了。后来老师翻了小学课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熟悉的人物,亲近的人,有趣的人,说曾老师全是写人,这些方法都是有用。那些大家写人是不是也这样。有一篇是《刷子李》,中国作协副主席冯骥才就是这样写的,刷子李刷白墙要穿黑衣服去,刷完,衣服上没有白点,刷墙前要喝茶,刷完一面墙,徒弟伺候,拿水杯,徒弟拿杯的手突然愣住,刷子李怎么滴了一滴白的
愣住,刷子李也不看,把水喝完,把裤子拎起来,一拎起来有问题,白点没了,再下去,白点又有了,刷子李很淡定,刚才抽烟,把裤子烧了个洞。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这种方法有七大类,20多种,涵盖人类语言交流最常见的习惯,而且就在身边,抓起来就能用,今天用,明天用,这个题目用,那个题目用,一辈子都能用。
  主持人:具体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曾老师的书。这边有一些来自网友的问题,有网友问说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有没有必要学作文,对他们写作方面应该怎样培养和规划?
  曾曦:小学一二年级正好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要不要学作文,我的观点一定要,而且不光要,在我们《POP作文兵法》孩子定义是写诗,我们都知道孩子愿意造句,但是有的句子造出来可恶心,会影响将来的作文。什么样的句子最美,诗一般的句子,小孩写诗,从小建立起美好的语感,语感非常棒,整个一二年级的孩子,我建议要写作文,而且学就要学最美的句子。
  主持人:有家长就怀疑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写诗,他们连基本的语文的一些基本东西没有掌握,他们能写诗吗?
  曾曦:在《POP作文兵法》中,一二年级的孩子,每个单元给他们讲一个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写一首诗,不光能写,而且写得非常好。
  主持人:有没有精彩的……
  曾曦:有一个句话叫求求你别笑了,自然界有一种老鼠叫腹鼠,要装死,腹鼠的妈妈叫求求装死,腹鼠的名字叫求求。求求躺在床上说装死了,他妈妈用鼻子闻他,闻来闻去,求求就笑了,不行,装死不能笑,你装死,就给你吃蛋糕。他妈妈装成狼,用爪子搓来搓去,求求又笑了,说可以吃蛋糕吗,妈妈说不行,一只死的老鼠不能说话。后来他妈妈装成狼,很凶很凶狼,连续叫了三次,他妈还装成野猫,把他拎得荡来荡去,求求都要笑。讲到这个地方,已经教给孩子一个句子,妈妈在他身边怎么来怎么去,让孩子表演,我演求求,你演求求妈,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我装死,换角色演。换角色写这样的句子,孩子很开心,故事有转折,看来在家里教不会孩子,到森林里,他妈正要说开始,一声大吼,求求和妈妈装死,熊真来了,在求求身上闻来闻去,求求不笑,荡来荡去,求求也不笑,他妈妈在一边开心死了,妈妈说求求学会了,会装死了,狗熊说只有爱笑的求求才让我笑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他,他却死了。听到这,求求跳起来了,说狗熊先生我是装死。狗熊说你装得太像了,快告诉我为什么笑,怎么笑,求求说。我也不知道,我就觉得很好玩就笑。比如我装死,求求大笑,整个森林都笑起来了,狗熊也笑起来了。结果这样一句话,大伙快乐极了,讲完这个故事,学生学了几个句子,狗熊出场了,句子写的狗熊在他身上闻来闻去,为什么说闻来新去说两遍,说表示急躁,孩子学到第二个方法。第三个快乐极了,我就说了两句话,快乐就是爱笑的求求学会了装死,快乐就是不会笑的狗熊学会了欢笑,让孩子写,孩子写了,说快乐就是学会了装死的求求能够吃到蛋糕,快乐就是我考了好成绩妈妈的微笑。快乐就是什么,一个孩子一句,这是不是一首诗呢?最后我把所有的孩子召集起来,播放音乐,让每个孩子读一句,最让人感动,有一个小女孩说,快乐就是残疾人恢复了健全的身体。已经从自己的快乐到了别人的快乐,有一种大爱无疆,这是不是一句诗。非常美的诗,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精心设计,可以拓展,将来你还可以说幸福是什么,痛苦是什么,忧伤是什么,母爱是什么,爱国是什么,仇恨是什么,很多都能来了。这种东西将来可以拿来写诗,到三岁写作文,开拓排比三句,感叹三句还是它。像这样,在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学到语言点,最后一首诗,非常棒,孩子都开心。
  主持人:还有网友在问,我的孩子写作文非常慢,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完一篇作文,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提高写作的速度。
  曾曦: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刚才说的那些方法,比如将来要写人,马上想到一个故事,将来谈到某件事,马上想到聊天与作文。这样肯定会马上很快,第二个在20多种方法中,专门有快速作文法,比如我们有一个单元叫快思学习。我们现在到了新浪这里来,我要介绍新浪,不用考虑结构,就告诉我你眼睛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黄色的墙,上面写着“新浪亲子”,有新浪的图标,我还看到主持人穿着很漂亮,听到主持人跟我说话,听到我们这边工作人员工作敲打键盘的声音,听到曾老师说话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就是我想新浪这黄色真棒,心里很开朗,听了曾老师讲课,的确让我启发,听到主持人的声音,一篇介绍新浪的文章写出来了,把你看到的写到一起,听到的写到一起,根本不用考虑什么顺序,一篇很好的文章。人是靠感觉来感知世界的,把你的感觉罗列出来,也是一个好文章。方法熟练,你会很快,还有的方法本身就很快,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就是教育上很著名的理论。
  主持人:还有网友说,我的孩子写的作文可能也是好多小朋友都会有的,比如记流水帐,说的话比较空洞,包括有说假话的现象,您觉得这些现象应该怎么样解决?
  曾曦:分两块解决,一个是流水帐的问题,一个是空话、假话、套话的问题。流水帐,我想起一个哲学家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用流水帐,我们新东方的专门有一个方法,流水帐是个很好的东西,流水帐第一记叙事情很完整,第二调整很清楚。唯一的问题是太干,详略不当,中间缺内容把内容加进去,我们新东方的《POP作文兵法》有一个单元,流水帐加故事串,就是一篇好文章。还是以新浪为例,3点到新浪,3:10进门,3:15跟主持人沟通,什么时候访谈开始,什么时候访谈结束,这是流水帐,中间加故事串。进门的时候,在门口站了一会,不让进,一直等到联系人来才让进,看样子我还是名气不够大,我要是政治局常委,肯定不用主持人,马上进来。一个小故事。等我进来,跟我们主持人进行沟通的时候,那边是工作人员工作敲打键盘的声音,你别说,那个声音让人感觉特别好,有人记录你的话,不比什么都好,省得回来再回忆,再写,我回到单位的时候,是不是也要配一个电脑。流水帐,加两个故事,还是不是流水帐,很多课文都是这样。他一定是有流水帐,结构清晰,保证结构完整,条例清晰,往里塞故事。
  主持人:流水帐不是真正的问题。
  曾曦:他不是问题,而是很有用的东西,唯一的不足就是他缺少几个故事,在流水帐中间镶进几个故事,很棒的作文就出来了。我跟很多孩子这么一说,很多孩子说流水帐也能变成作文的方法了?是的。我们在吉林市有一个实验区,在河南安阳市有一个实验室,老师听完这节课,当时跟我说,曾老师你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其实世界上的确是这样,没有绝对坏的东西。往往写流水帐的同学有两个优点,一,条例很清楚,第二,故事很完整,往往是一种缜密的象征,不要怕,加上故事,你就很了棒。
  至于假话、空话、套话,不是作文带来的问题,第二个,老师和家长引导的时候,总是希望让孩子说出成年人的话,都假,这好说。在所有的作文里,只讲具体方法,不具体指导这句话要写什么,内心有什么感受写什么,这在成年的引导,但是以往为什么老师逼孩子讲空话,套话,因为没有方法和结构怎么办?只有我说什么,你写什么,最后孩子能用我写的,一定是空话、套话,根本原因是脑子里没有方法,只有逼着孩子照着他的方法去写,这是最核心的东西。
  主持人:另外我们《POP作文兵法》这本书,简介里是工科思维来编著教材,这个怎么理解,另外我们有没有一些实际的检验说我们这个书的效果怎么样?
  曾曦:用工科思维编教材,工科很强的思维,有的作文书范文加点评,详略得当,情感真挚,这个东西真好,工科的思维是好,怎么做到,工科思维是我一步一步怎么做好。刚才讲的,包括了仔细观察生活,包括提炼点评,工科的思维是我怎样达到,用什么方法达到。所有的设计都是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实现,工科很注重一步一个台阶,用什么方法去落实,我们整个新东方的课程,全是假方法。这就是典型的工科思维,我谈方法,不谈他的感觉,不谈标准,有标准,就有方法。有两个学区,一个在河南省安阳市,由安阳市教育部名师工作室组织安阳市开发区所有的学校和安阳市区另外几所重点学校,普通学校,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不同的学校试教我们这套教材,过程中进行修订。
  第二个实验区是吉林省吉林市有
73所小学在吉林市教委计教处教科所组织下,试教我们这些课程,整个来说有三个反响,一个是安阳市的特级教师说他研究了几十年的作文,他说整个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说,曾老师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作文,觉得被天花板压着喘不过气,一上你的课上瘾,我们觉得天花板打开了。还有的教师上完课好几天,在网上跟我说,曾老师我到现在还在心动,还在激情不已。第二个例子在安阳,在吉林都给孩子们上过示范课,孩子面对我坐着,教授们在后面,我说讲完了,下课。在安阳,当时让我掉泪了,孩子是面向我,倒退出去。在吉林给孩子讲课,讲到中午11:30下课了,我说下课,小孩说不下课,我说大家饿了,我们要吃饭,孩子们说我不饿。我说听课的老师饿了,说让老师们吃饭,曾老师接着上。可见它很受老师和孩子们欢迎。这样的方法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对自己的作文有用处,不仅老师受欢迎,年轻人很受益。很多老师听完我这个课以后,老师说曾老师不光教孩子怎么写作文,也是教老师们怎么写作文,方法对什么都管用。
  主持人:谢谢曾老师今天给我们分享了很多非常有意的经验,也谢谢在线网友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再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