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戊是什么成分 高中生物怎样学

&排&&序&&方&&式&&
使用次数:9
入库时间:
来源: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如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B.a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
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同的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801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6
入库时间:
来源: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甲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乙图是人体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标号,&&&上填文字)
(1)甲图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若该细胞进入衰
老状态,结构②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3H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3H出现的部位依次为
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可能
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基团)。
(4)若甲图表示吞噬细胞,则可吞噬失活的抗体,并将其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____。
(5)由a细胞形成b、c、d、e,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__的过
程,发生这一过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808');">&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22
入库时间:
来源: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B.一个生物体中不同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D.活细胞中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784');">&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1
入库时间:
来源: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783');">&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4
入库时间:
来源: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图甲、乙、丙是自然界中部分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可代表的生物类型是(  )。
A.动物、高等植物、单细胞藻类B.高等植物、动物、单细胞藻类
C.动物、单细胞藻类、高等植物D.单细胞藻类、动物、高等植物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782');">&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
来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核仁与DNA中基因的表达有关
B.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和的产生均有关
C.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与靶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659');">&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21
入库时间:
来源: 2017届甲子中学高三第三次周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
&&&B.有的真核细胞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 &D.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635');">&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6
入库时间:
来源: 山东省k12教育质量保障联盟2017届高三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分析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小组欲探究某农药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农药处理水稻,然后用水稻的组织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微核率(每1000个细胞所含有的微核数).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2)微核的化学本质是 &&&&&&&&&&&&&&&&&&&&&&&
.如果要观察微核,应该取水稻的 &&&&&&&&
 细胞制作装片,用&&&&&&&&&
 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选择处于 &&&&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3)某人用大肠杆菌来做这个实验,能不能看到微核? &&&&&&&&&&
 ,理由是 &&&&&&&&&&&&&&&&&&&&&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589');">&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3
入库时间:
来源: 江苏省扬中、六合、句容、省溧、中华、江浦、华罗庚七校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图甲~戊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相关结构与功能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动、植物细胞内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  ,该结构在植物细胞内与[ &  ] &&&&  的形成有关.
(2)图甲中的2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 &&  .
(3)用同位素标记的尿苷(尿嘧啶和核糖的结合物)培养甲图中的细胞,不久在细胞中发现被标记的细胞结构除核糖体外还有 &&&& (填甲图中数字标号).
(4)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物膜结构分别对应图甲中的结构标号依次为 &&&&&&&
 ;乙、丙、丁、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中可产生ATP的是 && .
(5)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 && .丁图和戊图扩大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538');">&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22
入库时间:
来源: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各种有机物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
B.成熟的红细胞在线粒体中合成ATP
C.性腺细胞在内质网中合成性激素
D.神经细胞在突触前膜上合成神经递质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35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9
入库时间:
来源: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或液泡密切相关,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解酶的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自噬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细胞内的囊泡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C.细跑内的ATP能为细胞自噬提供能量
D.细胞自噬现象可发生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33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
来源: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高级中学校2017届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73');">&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5
入库时间:
来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选修)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细胞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葡萄糖会在甲中被分解
B. 乙离开细胞后在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生命活动
C. 细胞内只有丙才会产生囊泡
D. 丁的形成一定需要核仁参与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3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合成有关
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D.叶绿体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葡萄糖可直接转移到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1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3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D.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数目加倍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1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9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12');">&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9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09');">&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3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0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合成之后要分别运送到细胞中的不同部位,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20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使用次数:12
入库时间:
来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生物 Word版含答案.doc
如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387195');">&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当前位置: >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
& & &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循环过程
  3、循环范围:生物圈。
  4、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5、实践中应用:
  ①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②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③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④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易错点拨:
  1、参与循环的物质:不是指由C、 H、O、N、P、S等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内所特有的物质,也不是单质,而是元素。
  2、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并不是单纯物质的移动。
  3、碳循环平衡的破坏&&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化石燃料的大量燥烧,产生大量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影响:会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解决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开发新的能源,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
  ③大力植树造林。
  知识拓展:
  1、举例碳循环:
  (1)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无机环境:碳酸盐和C02。
  ②生物群落:含碳有机物。
  (5)碳循环的过程
  2、N循环:
& &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二)
  一、选择题
  1.(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关,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所以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A项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形成水平结构的原因是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酸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B项正确;我国南方热带雨林的落叶量比北方森林的多,但是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却比北方森林的少,这说明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C项错误;植物是碳循环的基石,它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固定在体内,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含碳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把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D项正确。
  答案:C
  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代表生产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B.丙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甲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图中甲为生产者,戊为CO2库,乙、丙为消费者。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该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甲、乙、丙、丁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含戊)。丙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耗甲(能量传递按20%)1&20%&20%=25 kg。
  答案:B
  3.(2009年高考福建理综)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解析:D选项中,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答案:D
  4.(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解析:A项中,虎属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少,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项中,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N、P含量高,蓝藻会进行爆发式繁殖,但是没有体现食物链,所以不适宜用能量流动规律来分析;C项,牛、羊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获取食物,获得的能量多,因此成本低;D项中,能体现出食物链,能用流动规律来解释。
  答案:B
  5.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而其他区域却安然无恙。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
  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
  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
  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而自动调节能力依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题干中的实例人为地缩短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B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甲乙丙丁
  有机物含量(g)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丙为生产者,甲为初级消费者,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若乙减少,则会引起甲的增多、丙和丁的减少。
  答案:D
  7.以下各项中,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  )
  A.前者是细胞体积,后者是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前者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后者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
  C.前者是物质运输效率,后者是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D.前者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后者是血浆中钠离子的含量
  解析:A项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细胞失水越多,体积越小;B项,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项,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则物质运输效率越高;D项,血浆中的钠离子含量越高,则细胞外液渗透压越高,故B、C、D错。
  答案:A
  8.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解析: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的。
  答案:A
  9.(2011年青岛质检)
  右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
  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解析: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生物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快,总稳定性越大。
  答案:B
  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夏季,a&b+c+e
  B.秋季,e+f&g
  C.春季,g=b+e+f
  D.冬季,d&c+f
  解析:碳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在题目所给出的生态系统中,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量最大;b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代表通过食物链流入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总能量;d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e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入到分解者的能量;f代表动物流入到分解者的能量;g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为10%~20%,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流入到动物体内的能量+流入到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A
  11.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动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影响图②所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最直接因素可能是食物的增加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解析:图①中,过度放牧导致牧草减少,动物随之减少,不会增多。
  答案:A
  12.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解析:在此图中,虽然属于捕食食物链的只包含作物和家畜两个营养级,但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每一生产环节(也可看成每一营养级)上,全是作为产品输出,供人们使用。参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是前一营养级的废弃物或排泄物(秸秆、粪屑、杂屑),最后营养级蚯蚓的排泄物与杂屑又作为肥料物质,供作物利用。因此,此生态系统中,物质经过多次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每个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其生态经济效益提高。由于最后两个营养级使用的是前一营养级的废物或排泄物,减少了这些物质向环境排放,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持了生态平衡。因此选项A、B、D都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能量逐渐递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因此最高营养级获得的总能量最低。但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各生产环节上输出的产品能量,显然这个系统总能量利用率比单种作物的系统总能量利用率大大增加。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解析: (1)污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盐或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而产生大量无机盐。蓝藻由于获得了充足的营养物质而大量繁殖。漂浮在水面的蓝藻阻碍了光线进入水体,并且死亡的蓝藻被分解者分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氧,水草因缺乏光照和氧气而死亡。
  (2)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水体中含氧量增加;夜晚则只进行呼吸作用,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
  (3)蓝藻能被浮游动物摄食,鱼可摄食浮游动物,人捕食鱼,组成了含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答案:(1)无机盐 光 氧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
& & & 以上是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总结,如果您还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生态因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生态因素知识点总结(一)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最高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xx,xx和xx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识点总结(一) 一、群落演替的定义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⑤人类的活动。...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种间关系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种间关系知识点总结(一) 生物的种间关系指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系。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通常是围绕物质、能量、信息和栖息场所等方面展开的,其中尤其是食物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竞争等。王老师今天主要针对共生...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生物共同进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共同进化知识点总结(一) 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 1、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个体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个...
学而思网校小编为您带来,高中化学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知识点总结(一) 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
相关热词:
下一篇:没有了
【高一生物知识点】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必修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