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用薄来组词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苏禄国王明代曾来华 后裔住山东已成庄稼汉(图)
“很德州”
如今距苏禄王万里访华已近600年,苏禄王后裔安静还守在祖先的陵墓旁,正打算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
与几代人争取独立并陷入武装冲突的菲律宾苏禄王室后裔不同,当年在华守墓的苏禄王亲眷早已融入中国社会,与世无争。受到儒家文化和西北回教交织影响的苏禄王后裔,不仅建起了青砖灰瓦的清真寺,而且其后人还科举及第,有的甚至成为民族将领。
“沙巴资源很丰富,我在沙巴觉得像在家里。”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躺在病床上的苏禄王朝“末代皇帝”吉拉姆三世仍在怀念今天属于马来西亚,但400年前曾是苏禄苏丹的那块儿领土。针对上月初的那场冲突,吉拉姆三世毫不讳言地说,冲突的直接原因就是自己的追随者回到沙巴故土却屡次被欺负和虐待。
在万里之外的德州北营村苏禄王御园里,作为管理员的“80后”王室后裔安静虽谈不上“乐不思蜀”,但她笑着告诉齐鲁晚报记者,这里的王族后裔早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没有王族的感受,也不会想着那块儿重洋远隔的“故土”,“现在因守墓而发展起来的北营村,每家每户都可以用我的名字来形容。”
苏禄王的葬身之地最早并无村落,居民除王妃、王子及侍从十人外,就是明王朝从历城迁来三户回民:马丑斯、陈咬柱、夏乃马,由他们负责王墓的祭祀、耕种祭田及家务杂役,所有人同住墓侧。
“史料记载说,王子跟随仆人学会了地方话,甚至很德州,当地人也对两位为父守孝的外国王子敬重有加。”王守栋说。
实际上,在苏禄王访明时期,苏禄王国还处于相当原始的发展阶段,民众主要靠打捞浅海珍珠为业,与明王朝的社会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大明礼制,守孝三年期满后,王子等守墓人员都可以离华归国,但他们放弃了回国耕海,而是以“耕读”为业,成了德州的平常百姓。
不仅如此,两位王子还为子嗣取姓“安”、“温”,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取“吉名”与“佳名”。随后从明朝至清朝期间,苏禄王后裔正式“以温、安为姓入籍德州”,成为清朝编户齐民,并逐渐融入回族,结束了在华客居生活。
安静指着苏禄王墓一侧的清真寺,这座红门青瓦的清真寺与传统清真寺风格不同,安静说,这是明时期的建筑风格,“虽然翻修了几次,门内也有拱形屋顶,但是整体风格还是延续下来了。”
虽然生活习俗与当地人接近,但在祭祀苏禄王时,后裔还是按照伊斯兰教习俗念《古兰经》纪念,并没有仿效当地的祭祀仪式。
“不过,德州当地的家族文化逐渐影响着这个新兴的王室家族。”王守栋说,在德州,卢氏和田氏两个名门望族延续400多年,科举入仕的门风使得家族得以兴旺,安、温家族孩童在清真寺接受伊斯兰教基础普及教育后,也学习汉字的识读、句读以及《三字经》、《百家姓》等。此后,家族中出了十几位秀才,清初,温泮还成为家族第一位举人,官至广东按察司知事。温宪则通过科举入仕,累官至知府、道台。直到今天,苏禄王后裔中安、温两姓的老人一谈起“温知府”的事,无不津津乐道、引以为荣。民国时期,安、温家族还在西北军中出了一位“不侍二主”的名将安树德。
如今,在苏禄王墓周围,仍居住着大部分苏禄王室后裔的子孙。不过,安静说,随着观念开放,越来越多的王室后裔去外省发展,通婚也不再只限于族内。“解放前只允许族内通婚,现在同族通婚选择面那么窄,大家也就不讲那些了。”安静说。
近两年,菲律宾苏禄王室后裔访华祭祖愈发频繁,北营村的安、温家族也有更多机会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
“看着都挺亲切的,不过也只是互相问候一下。”安砚春笑着说,他会惦记苏禄群岛那边的“亲戚”。他相信中菲关系会逐渐缓和,他们回菲律宾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期望那时能做个友谊使者。
地缘外交中的家族力量
苏禄王并不是明代唯一病逝于中国的外国君王,当时还有浡泥国王病逝于南京,麻剌朗国王病逝于福建。即便在当代,也有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日在北京医院去世。
西哈努克亲王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去世后,天安门广场还为他降半旗致哀,这一举动,与苏禄王去世时受到明王朝的礼遇颇为相似。当年永乐皇帝除了亲书碑文,还特命宫中画师,绘制了一幅苏禄王肖像,悬挂于享殿中央,以供后人瞻仰。
苏禄王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是因为他出现在了郑和下西洋时期。
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以后,来中国的使团空前频繁,如郑和第一次出使,琉球、中山、山南、婆罗、日本、别失八里、阿鲁、撒马尔罕、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便开始入贡。一旦外国与中国成为朝贡关系,在政治上这些国家也便成为中国当时的附庸国。
“每次郑和下西洋,出使时都是送走一批国外使节,再带回一批新建交的国外使节,他的船就像外交使节前往中国的便车一样。”德州学院教授王守栋说,“当时永乐皇帝就是需要一个万国朝宗的景象,证明他的正宗地位,让大臣都看,而郑和七次下西洋做到了。”
至于为什么东洋、南洋诸国愿意朝贡明王朝,乃至有了像苏禄王这样的外交朋友,王守栋有着另一番解读。
“那时郑和乘坐的大帆船有88丈长,赶上半个足球场大,要比哥伦布航海时的航船大一倍多,而整个舰队有五六十条这样的舰船,2万多人的海军部队。”王守栋坦言,郑和的船队实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特混舰队”,威慑力自然非同凡响。
“你想想,这样一支舰队陈兵海岸,并且派遣使节过来,表明如果朝贡明朝就受封受赏,否则便要宣国威,这样许多国家都会选择前者。”王守栋表示。
曾有锡兰国王不愿朝贡,于是郑和便武力宣扬国威,俘虏了锡兰国王,送往北京接受训诫,再送回锡兰。王守栋说,小国的外交策略之一便是依仗大国保护,美国现在处处扮演这样一个保护国的角色,而600年前,这个角色则由大明朝充当。
对于小国来朝,大明朝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明会要》载:“洪武七年(1374年),吕宋、琐里诸国来……帝谓中书省臣曰:‘西洋诸国素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岁月,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即明朝的赏赐之物定要远远多于诸国的进贡之物。
以苏禄王来华为例,三王受赐金相玉带一,黄金百两,白金二千两,罗锦文绮二百匹,绢三百匹,钞一万锭,钱三千贯,金绣蟒龙衣、麒麟衣各一,赐其随从头目文绮、彩绢、钱钞有差。
王守栋估算,苏禄所贡“土特产”的价值不过白银万两,明朝所赐之物的价值数十倍于苏禄进贡之物的价值,随三王船队带到中国的所有苏禄商品,也一律免税,一时间苏禄珍珠行销两京,为苏禄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王守栋说,这便是许多东南亚小国看重的“朝贡贸易”。
“那时中国的外交策略就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金子’,所以出现了万国朝宗的景象。”王守栋说,南洋、东洋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藩属国朝贡关系,得到大明王朝的赏赐及保护,这在当时的东南亚国家中成为一种政治时尚。
虽然“厚往薄来”的外交政策最终要靠国力和金钱维系,但中国仍在东南亚诸国王室中交到了“真朋友”,就像苏禄。有记载称,苏禄国在清中期为了抵抗西班牙入侵,老苏丹还向乾隆奉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只是执政后期奉行闭关锁国的乾隆皇帝,没有同意拥有一个海上岛国。
虽然历史环境与政治形态已时过境迁,但王守栋说,厚往薄来的外交策略仍有存在的空间。
去年6月,在中美峰会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世界和平论坛上发表了讲话,“继续把周边作为外交优先发展方向”,特别是利用经济投资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这意味着经济杠杆仍能助力与周边邻国的地缘外交。
除了经济手段,我们的那些王室老朋友仍然在东南亚国家中发挥作用,还可以联系他们。
“假如从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角度讲,地缘政治中,王室凭借其特殊身份仍能发挥一定的权威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说。
就在4月7日,中国的老朋友、泰国诗琳通公主受聘山东大学名誉教授,继续传播中泰间的友谊传统。去年12月4日,菲律宾籍苏禄王后裔梅里安姆·唐劳·基拉姆公主等一行9人还专程到德州寻根祭祖,并与德州相关部门互动。
目前实际管理苏禄王室的梅里安姆王妃来华时也曾表示,王室基金会下属的公司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开发的投资者。“我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家,我们非常希望苏禄王室和中国有更密切的交往,但目前我们和中国方面还仅仅是民间交流。”王妃对媒体表示。
在万里之外,德州苏禄王后裔安砚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如果做一个和平友谊的使者,我们家愿意做这个使者。”(记者 张榕博 实习生  靖雯 黄蓉)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因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松滋三中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0×2=60分)1.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2.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C.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3.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为了汇率保持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B.世界贸易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所以国际货币国要保持贸易逆差C.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D.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4.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A.奉行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C.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5.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6.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7.《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8.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福州船政局的军舰B.轮船招商局的轮船C.洋人发明的火车D.中国人自行制造的飞机9.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A.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10.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②④11.阅读以下“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321975年3041561980年375510591985年38553840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13.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4.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15.从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6.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万两;万两。)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7.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18.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19.“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据此应给予正面评价的历史现象是A.明清禁海政策B.义和团运动C.世界市场形成D.斯大林模式20.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应是A.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纽约――伦敦B.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伦敦――纽约C.佛罗伦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D.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21.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主要指中国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B.放弃了一切对外贸易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22.《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这里的“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A.民间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3.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4.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2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26.读下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27.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电灯电话”最早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在()A.19世纪早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28.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A.新航路开辟中B.殖民扩张过程中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29.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危机中的帝国30.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综合题(满分40分)3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自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仗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丁长清《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材料三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12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6分)(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外贸政策。(7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5分)材料一表一: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表二: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1.8442.2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6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合并企业,减少管理层,改进工业管理体制”,B符合题意。从时间上分析,1973年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排除A.在勃列日涅夫之前,赫鲁晓夫已经进行了工业改革,排除D,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其中的“下山路”指的是借用资本主义的力量发展生产,其具体做法为采用租赁制和租让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故选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3.C【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中罗伯特特里芬指出了这一体系的弊端,D项正确;根据材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可知B项正确;“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说明A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英国的经济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微调和改变,面对着经济中的“滞胀”现象,撒切尔夫人减少国家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让更多的私人资本家经营,是在减少国家干预。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在30年代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所以,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只能是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故选D。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可以分析的出这是说的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畴而进行的联合,欧盟是成员国各自让渡出一部分主权而建立的政治经济组织,故选C。ABD项都未体现让渡国家主权的内容。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觉醒。甲午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民,奋起进行反抗,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而在当时,报纸是大众了解时事的最好媒介,故出现题干所描述的现象。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文化传媒的发展?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既然是沿江居民当然最有可能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只有AB两项合适,当然军舰并不是居民随随便便就有可能乘坐的,因为它是用作军事的。所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考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交通?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将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邓小平南方谈话澄清的思想误区,从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南方谈话1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实际是左倾错误严重干扰经济。它既能反映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又能反映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走势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贸易总额在年区间内出现了高低起伏波动,显然这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表述过于绝对,“始终”一词表述错误;B、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中时间限定。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外交关系的新突破?中美关系的改善12.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图表可知调查数量数值呈现波动变化,不是一直呈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不能说明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图表可知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反倾销案数量有所下降,说明中国正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故D项正确。考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中国与经济全球化1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本题要用文明史观来分析,马是传统交通的重要动力,所以“马”代表的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机器大生产为重要标志,所以“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故选B。考点:史观?文明史观?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14.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环境中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萎缩,陷入绝境。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大于动力的时期只有D项。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说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A不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在民国初年尤其一战期间;B错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C与题干意思以及历史事实不符。D符合题意。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反映了小农经济逐步解体;工商杂税收入上升说明近代企业有所发展;关税增加反映了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税收主体由农业税为主到以工商杂税为主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①②③④均符合材料信息,故选A。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消极影响有:贫富悬殊;犯罪率高,社会秩序混乱;疾病流行;国民体质下降。盗匪肆虐是那时候的写照。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8.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材料“...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即可...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找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达康原型是薄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