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几乎是高中不学习,但是现在想学,而且想一个月内把欠下的都补

我现在几乎是高中不学习,但是现在想学,而且想一个月内把欠下的都补-大家好,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但是现在不好好...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我现在几乎是高中不学习,但是现在想学,而且想一个月内把欠下的都补
我现在几乎是高中不学习,但是现在想学,而且想一个月内把欠下的都补
我现在几乎是高中不学习,但是现在想学,而且想一个月内把欠下的都补回来,而且希望效果也不错,这样有可能嘛
匿名 5-28 00:17
那你就多努力学习阿早睡晚起生活作息正常三餐都有吃会让脑力更好加油
5-28 00:23
很简单,每天晚上八点就把手机交给你老妈,叫她明天再给你。保证你会早睡早起。)&p&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但却从没人教我怎样好好学习,直到接触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才发现以前的学习多么低效,高效的学习又多么迷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心理学视角探究学习理论,既能将常用的老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又能指导我们培养新的高效方法。&/p&&p&以下6个方法,每个方法都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有效”(认知心理学理论),以及“怎样高效利用”(理论照进现实),另外,部分理论还结合了年初参加职业考试的经历,这场考试也让我真切体会到高效学习的威力和魅力,学习真不是一件苦差事!&/p&&p&&b&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的预习。&/b&&/p&&p&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课堂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存在差异!&/p&&p&之所以将这条放到第一点,一是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另外就是对于N多年没踏入课堂的人来讲,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但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p&&p&&b&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b&&/p&&p&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p&&img src=&/209ee28a1d0bfabc59ae60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3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p&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p&&img src=&/82f9bd79ea3bb4c05dc3a40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82f9bd79ea3bb4c05dc3a40_r.jpg&&&p&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我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p&&p&&b&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b&&/p&&p&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p&&p&以年初的考试学习为例,在我眼中,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p&&p&具体搭建方法可参见思维导图,为限制篇幅这里不细述,已经发布在公众号《终身学习?不懂这个方法都是白学》。&/p&&p&&b&4、内隐语言理论:打破学习错觉。&/b&&/p&&p&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是错将熟悉当做知道。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学得很好,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再比如,问自己一个经典问题:“什么是囚徒困境”?心里是不是很快闪出“两个人”、“博弈”、“策略”等关键词,觉得对这个问题很熟悉,但如果我要求用你完整描述出来,你真的知道吗?&/p&&p&这种学习错觉(误将熟悉当知道)是内隐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差异造成的。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p&&p&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认知心理学推荐生成与测试两种办法:&/p&&p&生成效应是指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经验的童鞋都知道,很多灵感都是在给别人讲题中产生,甚至是请教别人时恍然大悟,另外做讲座之类的对掌握知识非常有用!&/p&&p&测试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小声说出来,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心里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然后测试结束。&/p&&p&&b&5、情绪绩效理论:压力是资源。&/b&&/p&&p&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但对学生及成人教育而言,考场发挥也非常重要,临场心态非常关键,那一刻的心态抵得上几个礼拜、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苦功!这就涉及情绪绩效理,即情绪唤醒水平和绩效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的关系,情绪太低或太高都会损害绩效。所以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压力或压力过高都会影响发挥。&/p&&p&压力的最新研究还表明,我们对压力的认知会改变这一压力曲线(大致是左、右平移)。比如一个实验证实,如果人们被简单告知“你是那种在压力下表现更好的人”,他们实际表现会提高33%,即使这只是随便说说也无妨,重要的是信息改变了个人对压力的评估方式。所以,视压力为资源,会让我们在压力下表现更好(向右平移),而谈压色变则会让哪怕一丁点的压力都影像我们发挥(向左平移)。&/p&&p&&b&6、合理休息:休息也是学习。&/b&
曾翻译一篇长达44页的学习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异类》等畅销书就是以该论文为原型),译文为《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该论文对合理休息的描述非常精准:&/p&&blockquote&A number of training studies in real life have compared the efficiency of practice durations ranging from 1 -8 hr per day. These studies show essentially no benefit from dura-tions exceeding 4 hr per day and reduced benefits from practice exceeding 2 hr (Welford, 1968; Woodworth & Schlosberg, 1954).
&br&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br& one would expect that the level of practice an individual can sustai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s limited by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recover and thereby main-tain a steady state from day to day. After the individual has slowly adapted to a constant level of practice, increases ought to be possible. In contrast, if an individual cannot recover each day from a given level of practice, sustaining that level will lead to exhaustion and mental fatigue. &br&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透支,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过于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兴趣、热情被消耗干净,最后无法坚持而失败。&/blockquote&&p&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简而言之:&/p&&p&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透支精力和兴趣,要细水长流。&/p&&p&2)长期看,长时间的坚持学习,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之后可逐渐增加学习量和学习强度。&/p&&p&另外,认知心理学有一个“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来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知乎答题更是如此,比如本题我陆陆续续写了快3天,每天写一点压力不大,状态还好,如果非要一次性写完,答案要么太水,要么兴趣透支就此封笔)。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能有效提高记忆效果。&/p&&p&以上。影响学习效率的理论还有很多,比如注意力切换损耗理论,记忆构建理论,格式塔理论,学习区理论等等,将在下篇分享。&/p&&br&&br&&p&PS:公众号搜「高太爷」 ,后台回复“刻意练习”获取学习论文及译文;回复“学习之道”获取《学习之道》笔记及思维导图。&/p&&img src=&/v2-3f4c8aefab347ef258513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f4c8aefab347ef258513f_r.jpg&&
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但却从没人教我怎样好好学习,直到接触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才发现以前的学习多么低效,高效的学习又多么迷人!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心理学视角探究学习理论,既能将常用的老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又能指导我们培养新的高效方法。以…
说可以私发收到那么多私信,发不过来了,这样吧我几日后上传云盘,想学习的自行下载。
说可以私发收到那么多私信,发不过来了,这样吧我几日后上传云盘,想学习的自行下载。
&p&高考全国一卷文综255.&/p&&p&最重要的是形成文科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好的文科感觉,根本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br&一.思维的四个维度:&br&1.事实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 &br&2.比较性:横向纵向的比较,相同不同之处 &br&3.发展性:这个问题对后来的影响? 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br&4.解释性:为什么会发生?问题的条件,背景,内在逻辑&br&二.文科的想象力:&br&和抽象的理科不同,文科面对的是具体问题,是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有主体、客体,都有事实手段,你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成为历史/政治中的人。&br&想象:如果你是这个历史人物,你该针对xx问题采取xx措施,能达到xx效果;你是受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的人,这个事件影响了你的哪些核心利益?你该如何做出反应?&br&要学会对课本每句话都问:why,为什么这个人这样做?为什么课本要这样写?为什么出题者这样出?他想考我什么问题?&br&&br&其实我的秘诀,就是拿着五三答案(连原题都不看),直接看答案,然后反推题目和考点,寻找内在的联系。&br&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历史和政治当成考试科目,而是真正能在生活中发现、应用于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向他们真正地“学习”,不是为了分,而是为了做一个更好的人。&br&&br&—有很多旁友私信我,但是大家提问都太过宽泛笼统了。&br&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针对性,对症下药才行啊。&br&比如,我历史阅读材料题做到不好,那我到底是材料看不懂呢?还是get不到问题的题意呢?还是想不起来课本相关知识呢?诸如此类。要把问题细化到环节。回想一下自己学习的整个流程是什么?做题的流程是什么?落实,细化,反思,然后找bug。&br&wish everyone good luck!&/p&
高考全国一卷文综255.最重要的是形成文科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好的文科感觉,根本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观察。 一.思维的四个维度: 1.事实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本质? 2.比较性:横向纵向的比较,相同不同之处 3.发展性:这个问题对后来的影响? 影响体现在哪…
谢 &a data-hash=&3acd9cd7f4c3e2ceb4ea2e94b315b996& href=&///people/3acd9cd7f4c3e2ceb4ea2e94b315b99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3acd9cd7f4c3e2ceb4ea2e94b315b996&&@清欢&/a& 邀。&br&&b&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考个一般211就行,就可以不用看这些了,以你的实力与潜力是理解不了这些的。&/b&如果你自认为天赋和实力还可以,想考名校,这些内容随便学会一条都会有质的提升。&br&&br&1.努力提升自己的智力程度。可以从即时记忆能力,长期记忆能力,逻辑推断能力,运算能力等方向入手。举个例子,比如运算能力吧,假如你偶尔会因为简单的加减乘除失误,你可以进行大量的加减法的心算练习,乘除法的竖式训练。目标简单的说比如把准确率从99%提升到99.9%,速度提高到之前的130%左右。顺便说一下,你偶尔会在加减乘除失误并不是因为你真的失误了,说白了还是因为你的计算准确率不够。一张卷子如果100次简单加减乘除运算,你只能做到99%准确率的话,全做对的概率只有99%^100=36.6%,如果准确率达到99.9%的话,全对概率达到了99.9%^100=90.5%。&b&这样一系列99%与99.9%差距的叠加正是你永远也考不过学霸的原因,失误粗心充其量只是自我麻痹的手段而已。&/b&&br&&br&2.多研究观察学神的学习习惯。不是说要你模仿动作,而是理解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本质,单纯模仿动作是不会有什么提升的。例如记笔记的习惯,做题书写习惯,听课的习惯,草稿的运用啦。如果你可以观察并且真正理解一些清北水平的学生的习惯,会学到很多的。比如我曾经看到过学霸上课记笔记一张纸然后下课就扔掉,也看到过学霸上课从来不记笔记,也看到过学霸上课记一堆花花绿绿的笔记,然后我的行为从记一堆花花绿绿的笔记逐渐转变为随手在草稿纸涂鸦,后面又转变为完全不记笔记,后面又转变成用一个小本子记所有课的笔记(平均一个礼拜记一页左右)。而我的学霸同桌见到我不记笔记之后没几天也不记笔记了。你能分析出这一系列行为的原因吗?能看透我这个问题的话说明你在学习习惯上有一定的天赋。(提示:以上所有行为全是最优解)&br&&br&3.尝试优化自己行为。学会在多个选择之中权衡,并不断提高选择到最优解的能力。例如当你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选择背英语题,选择做数学解析几何,选择做物理万有引力题等等。这些在当前精神状态,近期学习内容,自身当前薄弱点等前提的变化下,什么时候什么是更优秀选择。具体一点,比如学会考虑机会成本,包括为决策本身投入的时间精力等机会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多优化行为日积月累是很可怕的。&br&&br&4.去揣摩老师布置任务的动机,意义,可行性等内容,将这些内容以及听老师上课并入到自身行为权衡备择选项中,并尝试优化。通俗点说,老师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或者说是你的行为选择中的一个小分支而已,本质和你的练习册没有什么区别。当上课听老师讲是最优解时就去选老师,当上课自己做练习册是最优解时就去选择做练习册,当上课睡觉是最优解时就去睡觉。换句话说,什么时候你能把第四点并入第三点,你就明白怎么超过跟着老师学的效率了。&br&&br&5.做题去分析题目本质,联系相关内容的其他题目,把握该题目类型下出题可变化的点不可变化的点,变化可能出现的方向及其原因,出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方向以及极低可能出现的知识方向,命题模型建立的可能形式以及对这些主流模型的深刻理解。一般一个大类的方向大概需要积累几百个类似的点才能做到应对各种方向的变化,这背后要求你在这类题下至少有上百道题的融会贯通才行。也就是说,即使你做到之前全部内容,&b&妄想通过任何技巧绕过这些大量的基础训练也是绝不可能的。&/b&&br&&br&这些说起来也就几句话,但是实际真正理解每一条都可能需要尝试探索数月时间以及不低的天赋。想走top1%效率的路线,就需要难度为top1%的行为。或者说,高考本身就是为了筛选出来基因突变或者良好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智商高的人才。&br&&br&&br&———————————————————————————————————————————&br&评论里有人喷这些是废话,考985随便考根本不需要。我都懒得喷你了,你根本就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实话说,绝大部分考985的人这些也一条都领会不了。这个本来就只是给尖子生突破瓶颈的建议而已。考清北也不是非得要这些。这些只是训练高中阶段思维能力的而已。如果有超强记忆力或者其它很强的天赋照样可以考清北。&br&&b&但是如果能把这些全部融会贯通,考前20名大学绝对跟玩儿似得。&/b&
邀。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考个一般211就行,就可以不用看这些了,以你的实力与潜力是理解不了这些的。如果你自认为天赋和实力还可以,想考名校,这些内容随便学会一条都会有质的提升。 1.努力提升自己的智力程度。可以从即时记忆能力,长期记忆能力,…
答题我是认真的&br&&br&&br&&br&&br&&br&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br&&br&1复读&br&2专科&br&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在看知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br&你是愿意做鸡头还是愿意做凤尾?&br&如果你愿意做凤尾那么请你关上手机 想想你接下来该怎么学习。&br&能上一本努力复读考一本=凤尾&br&能力不够不能上一本,那就别纠结了,走专科=鸡头&br&&br&&br&&br&接下来你可能问:“专科路怎么走啊?”我有没有出路?我的回答 有
现在就关上手机 专升本 再本升研 明显你的路更难走了。&br&&br&你有认真的再看我的回答吗?&br&你可以进行比较&br&花1年时间复读 你不努力你最后的结果可能只是把你问的问题轮回了一遍&br&花好几年的时间去专科里学习 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你没见过的人,也许大多数是消极的人,但你觉悟了你可能就成为那爱学习学生中的一员。&br&有人说专科好 专科比什么什么好,那是他们没有经历过专科没有去感受过专科的学习气氛和老师&br&专科的老师有些是研究生 每个月规定上多少多少节课然后给你多少多少钱,你觉得这样的老师会认真负责吗?&br&&br&因为我知道读专科出来是会让你后悔的 与其后悔你为什么不复读??&br&讲真 专科出来以后就是随便给你分配工作,有的去流水线上当工人 说白了就是社会底层 &br&行了 就这样。&br&我的建议 复读。宁愿在优秀的人群中做还需要努力的人 也不愿意在不懂得上进的人群中做他们眼中&所谓优秀的人&
答题我是认真的 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 1复读 2专科 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在看知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是愿意做鸡头还是愿意做凤尾? 如果你愿意做凤尾那么请你关上手机 想想你接下来该怎么学习。 能上一本努力复读考一本=凤尾 能力不够不能上一本,那就别纠结…
哼。你们就知道要笔记。顺便点个赞不好嘛→_→&br&&br&我来更新一下。&br&&br&有人问我们数学老师说了什么。嗯。我们叫她娟姐。我来稍微总结一下好啦。不全,我尽量回忆。&br&&br&首先,最重要的是定义。大家都觉得数学嘛,主要是公式和计算。其实大错特错啦。定义才是重中之重。我所说的定义,并不是你们看到的字面上的意思。娟姐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会提问我们前一天她讲的定义,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入。直到我们都从不屑到重视。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定义决定了你理解题目的方向和思路。等我回家翻一翻书再给你们介绍几个例子。我现在不记得了。&br&&br&然后是公式!!同志们啊!背公式好嘛!翻来覆去来来回回的背好嘛!!!而且要背准确好嘛!背到那种别人一提这个公式,你们就可以把所有有关的公式想起来!不需要任何思考的那种!你们以为我是要说公式吗?&br&&br&naive!我要说的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以为你记住的公式就完成嘛?哼→_→才不是呢!推导过程就是你拉开与别人差距的所在。推导过程是什么,是思维的训练啊!因为很多题目的思路就是与推导过程雷同的甚至一样的。当年学数学的时候真的是被娟姐逼的连书上小旮旯的推导都要学习。想起来真是太可怕了。不过受益匪浅。&br&&br&还有什么?问!对!问!哪怕是最浅显最可笑的问题,都要去问。别怕别人嘲笑你。我前男友当年就是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他觉得非常弱智的问题,我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有道题他给我讲了十遍。他现在中科院计算所。感激他。还有我们年级组的数学老师,最后高三的时候都怕我去办公室问题目。哈哈哈。那个时候我的问题自己已经越来越难了,有时候他们都要思考一下。&br&&br&你以为我要跟你说让你多做有深度的题目吗?讲真,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一定要从基础抓起。基础的题目多做,做透,做烂。还有做题目要写过程啊!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还是神马题目,请!认!真!地!把!过!程!写!在!旁!边!&br&&br&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在班里数学考试几乎都是倒数。能在办公室被冷暴力哭的那种。还要靠撒谎来蒙骗我妈我考的非常差的事实。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老师给我算分算错了,76算成86了(百分制),娟姐夸了我一通,我很受用。后来拿到了卷子我发现了,虽然我没说出来,但是从此以后真的就不一样了。我真的不是不会。只是害怕。&br&&br&答应你们的一定会发给你们的,我刚考完期末考试,而且变态老师还要挂人,所以一直跟疯了一样在复习。要高考的要加油啦(? o?_o?)?加油加油↖(^ω^)↗&br&&br&——————我是分割线——————&br&以下为原答案…&br&&br&嗯。。。其实我可以来说。。当年高三13次模拟只有一次下了140。全市模拟平均分只有60多分的一次(非常非常难),我考了146。高考45分钟就做完了数学卷子,然后睡了半个小时被老师叫起来检查,觉得卷子实在简单的过头了,不太真实的简单,就改了答案。最后对答案我开始做的全对后来改错了( o??o? )能考150的卷子被自己作到了139( o??o? )这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最遗憾的事情。&br&&br& 而我刚进高中的时候,是让数学老师极为头疼的几个人之一,每天都要因为作业找我两次,自己学不懂,也不想学,学不下去。当然这里也要感谢她没有放弃我。当时在理科最好的班里,就是那一年把我的数学提上去了,后来去了文科班,从来没有听过数学课,都是自学了,其实是因为老师讲的题目都太简单了我才不会说呢( o??o? )&br&&br& 好像上面的话挺啰嗦的。我也不是来炫耀的。是要你相信我好嘛。下面说重点好了。&br&&br&首先你得有自信,敢不怕失败。这个很重要。因为有的数学题不懂的话要理解起来真的是太慢了太难了,你得相信自己可以理解。&br&&br&再来,我要给你分享我的笔记本&错题本了。当时数学老师要求我们人手一本自己的习题册,一本错题本(做的错的题都记在上面),最后高三复习的时候我就重新整理了一本,不知道考点是否相似,但是觉得好的话可以借鉴或者学习一下。&br&下面是我觉得好的题目,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还有难题。从前往后记的&br&&img src=&/78fa508c80d7ec1eb20b471d8d9e2358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78fa508c80d7ec1eb20b471d8d9e2358_r.jpg&&&br&&img src=&/a2de542dcddd7ac4893dc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a2de542dcddd7ac4893dc_r.jpg&&&br&&img src=&/fa58dc9948d9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fa58dc9948d9_r.jpg&&&br&&img src=&/ddc4d49c51b2472f4cecc6e4281ecf0e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ddc4d49c51b2472f4cecc6e4281ecf0e_r.jpg&&&br&&img src=&/f655bd776ce995e65df20c5f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f655bd776ce995e65df20c5f_r.jpg&&&br&&img src=&/9d894a82b4e5a4b8e535b8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9d894a82b4e5a4b8e535b8_r.jpg&&&br&&img src=&/8b40df1b82dcb9f2012f03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b40df1b82dcb9f2012f03_r.jpg&&&br&&img src=&/be8bdd4965c26ddf1bc2b4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be8bdd4965c26ddf1bc2b4_r.jpg&&&br&&img src=&/84a0c2e4f37d1bab12a7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4a0c2e4f37d1bab12a7_r.jpg&&&br&这个有好多张反正。题主你要是看到觉得有必要的话我再全部上传好了&br&下面是错题集,我从后往前记的。主要是经常写错的题,这里面的题目我至少反复做了十遍。&br&&img src=&/a0f5ceda5c03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a0f5ceda5c03_r.jpg&&&br&&img src=&/20d0932eaa3cc1a315c138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20d0932eaa3cc1a315c138_r.jpg&&&br&&img src=&/5e13130b64bedf1a6dbb_b.jpg& data-rawheight=&144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5e13130b64bedf1a6dbb_r.jpg&&&br&也是有好多张,手机一张一张传太麻烦了,要是题主觉得有必要我再传好了。(?o . o?)&br&这个笔记本要常翻常看。不懂的题目一定要弄明白啊!不管是问老师还是问同学!&br&&br&最后的话,希望题主加油&br&&br&顺带提一句,这个没有放弃我的数学老师最喜欢的数学课代表高考结束跟我在一起了,我们相爱相杀了好久最后分开了( o??o? )然而我还是每次回家都去这位我最喜欢的老师(?o . o?)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把我记得的这个老师曾经对我的教导告诉你。
哼。你们就知道要笔记。顺便点个赞不好嘛→_→ 我来更新一下。 有人问我们数学老师说了什么。嗯。我们叫她娟姐。我来稍微总结一下好啦。不全,我尽量回忆。 首先,最重要的是定义。大家都觉得数学嘛,主要是公式和计算。其实大错特错啦。定义才是重中之重。…
高三狗…文科全国1…2017数学145…&br&提供一些一轮复习的方法…&br&建立知识体系,保证基础与中等,130以上没问题&br&先准备一本笔记本&br&老师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br&把每一个章节老师的板书都抄下来&br&自己好好的补充每个题型的解法&br&把自己平常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br&归因哪个知识点不熟悉&br&或者是哪个知识点懂,却不会运用&br&然后在你笔记本的这个知识点下把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记录下来&br&高中的中等与简单题也就这么多&br& 坚持做,在二轮复习前会有很大的收获&br&把这些知识点与解题模型都融会贯通&br&二轮复习的提高方面&br&把每一道中等提出一部分来,构成难题&br&如果你一轮做的好的话,会提升的很快&br&接下来就是在考试中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审题!&br&小心计算!&br&如果经常算错的话,建议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写在草稿纸上&br&直接放弃最后一题的最后一小问&br&尽量把前面的分都拿到&br&130没问题&br&另外&br&在考试中选择题取特殊值,特殊情况会节省很多时间&br& 解析几何写不出来的话,先联立然后△韦达&br&&br&~&br&6.17更新&br&导数部分难题总结&br&1.切线与图像的运用&br&2.抽象不等式构造+单调性&br&3.含参讨论&br&4.求参数取值范围
a.直接构造+含参讨论&br&
b.分离参数+洛必达&br&5.关联赋值法&br&6.双变量化单变量
a.换元b.构造c.任意与存在&br&这是核心,内容自己细化&br&&br&&br&3.解析几何&br&垂径定理的使用&br&弦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弦与圆的两个交点的距离相等(常常作为条件转化运用)&br&遇到求离心率,或者离心率取值范围的问题时&br&一般转化为定义加几何条件的使用&br&4轨迹方程求法&br&定义法2013全国卷一&br&看到题目条件或者已知点中有(a,0),(-a,0)形式是就要考虑用定义法&br&…&br&有人看再整理吧&br&&br&9.14更
有人问我笔记如何整理&br&首先基础知识一定要出来,其次标出易错点,&br&最后想要提高的同学一定要归纳解题思路与技巧&br&eg&img src=&/3abda91a72a1_b.jpg& data-rawwidth=&2276&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76& data-original=&/3abda91a72a1_r.jpg&&&br&&img src=&/b71a6aac43f2aaf8e6a0b96_b.jpg& data-rawwidth=&2276&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76& data-original=&/b71a6aac43f2aaf8e6a0b96_r.jpg&&&br&.鉴于全国卷的难度,&br&建议二轮复习要多见新题型,&br&从新题型中归纳方法,&br&&br&后推荐《试题调研mook版》&br&见过最好的教辅&br&没有之一&br&&br&基础不好的同学推荐《三维设计》&br&这本书题型总结的很全&br&~
高三狗…文科全国1…2017数学145… 提供一些一轮复习的方法… 建立知识体系,保证基础与中等,130以上没问题 先准备一本笔记本 老师在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 把每一个章节老师的板书都抄下来 自己好好的补充每个题型的解法 把自己平常考试和作业中的错题 归因…
文综249的,差2分入选全省万分之一的飘过。&br&第一,高考文综选择题至关重要,一定要准确,清晰,快速地理解题干的具体所指的对象以及和各个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手头上没有具体题目,题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拿题目来私信我。另外推荐一本书《小题狂做》文综版,上面有对于题干和选项很清晰解释。反正文综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不能错5道以上,并且要在45分钟之内完成。&br&第二,问答题,政治,历史都要先在题目的材料中找能够直接作为答案的部分,尽量不要直接抄,用不一样的话将它们写下来,一般来说1到2点左右。&br&然后就是根据题目来写自己所能想到的对问题的分析。不光是对于平常背的背景,特点,意义的照本宣科,也可以根据自己临场看到材料的想法写出与教科书不一样的答案,也许会有加分点。然后政治可以结合你高考前后的时政要点答上个1,2点,争取拿到时政分(不知道其他省有没有,湖南反正有。)&br&至于地理的问答题的话,关键是考虑的方面要周全。无论人文地理(如区位问题)还是自然地理(如自然灾害)的问题,我记得我们老师给了我们具体的框架和模板,答题的时候直接套就好了,这个方面你可以自己去总结或者去向老师咨询&br&第三,要有得分点意识,所有问答题必须分点答题,要根据分值的多少决定答案点数的多少。&br&第四,动作一定要快,不要做不完,如果没做完的话,分数就不是几分几分地扣了,那就是十几分,十几分的扣了。平常做练习一定要注意速度问题。&br&&br&&br&以上说的是答题技巧,平常的话,反复去看,加深记忆,对于书本内容要烂熟于心(其实这是我们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另外,上课注意去听老师关于答题方法,思路的总结,自己当然也要做这方面的工作,对自己做错的题要去总结。&br&另外,不要光看教科书,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不能因为是高三而停止,政史地三科的题目越来越呈现一种通过对课本外的知识的分析来考察你对课本内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你如果看不懂老师给出的材料是在讲什么意思,题目也就无从下手。所以,平时做题做累了,可以去翻翻一些《全球通史》,《半月刊》,《看天下》,《国家地理》的杂志,实在没时间可以去看看《五三》下面的那些课外知识 。总之,绝对没有害处。
文综249的,差2分入选全省万分之一的飘过。 第一,高考文综选择题至关重要,一定要准确,清晰,快速地理解题干的具体所指的对象以及和各个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手头上没有具体题目,题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拿题目来私信我。另外推荐一本书《小题狂做》…
&p&2012年山西高考,文综257,现为历史免费师范生,大学阶段每天做一套新课标地区的文综模拟题(主要是历史部分)。高三是我人生中逆袭的记忆,从之前的全班第20,到全班第一,再到全校第一。我没有变,而是学校的文综模拟题正式向高考题靠拢,在比拼思维而非背记的大背景下,很多死学死背的人应声落下。&/p&&p&&br&&/p&&p&&br&&/p&&p&我高三的时侯也曾受到虎究神帖的影响,&b&不过,虎究的思维还是不完全适用于新课标地区&/b&。虎究应该是福建地区的,他数学不太好,高考会吃很多亏。福建地区2016年才会使用新课标一卷。&/p&&p&&br&&/p&&img src=&/v2-f076f66a60a98dc7ef5c36aae7b7b98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076f66a60a98dc7ef5c36aae7b7b98c_r.png&&&p&虎究帖对地理部分的总结很好,我优化总结如下:&br&&br&地理区位分析要素:水气土地生资灾,技燃原交政劳历,宗土军旅癖人市&/p&&p&&br&&/p&&img src=&/v2-19bda8a8ae5_b.pn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v2-19bda8a8ae5_r.png&&&p&(这是我总结的资料,可以不断更新)&br&&/p&&p&类似的,思想品德经济生活部分的题答题要素:科宏度就入,科营国劳富,理法消财物。&/p&&img src=&/a9fd8c86c67c36fb1874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a9fd8c86c67c36fb1874_r.jpg&&&p&&br&&/p&&p&经济生活里面两个科,可以合到一个里。因为每年都会有热点问题,所以这个科可以换成很多答题要素。&/p&&p&我高考的时侯,在老师把草稿纸发下以后,就立即把这些要素写上。用视觉来提醒自己不漏答。&/p&&p&自然地理也是强项,平时考95+。不会的,多玩玩谷歌地球吧,空间立体思维,一定要脑子里有个地球,就像谷歌地球开始的画面。&/p&&p&着重说一下历史部分,高考的时侯只报了历史学,正是基于对文综历史的兴趣。测试一下你有没有天分,看一下这个图,其中反映出哪些大国信息?&/p&&p&&br&&/p&&img src=&/4ffa1a2dfac21fbef497c1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4ffa1a2dfac21fbef497c1_r.jpg&&&p&先说一段小插曲,高考完后我到一家农家乐去打工,期间遇到一队人,他们问我们几个今年高考作文主题写的是什么,听完我们说的,其中那个年纪最大的说我写的切题,如果如果一切没问题,50分以上没有问题。后来和他聊,他说他是大学教授,几个人在地块出了几道作文题,由上面选择,正好是他出的那道。&/p&&p&有得出什么信息吗?&/p&&p&高考题是大学教授出的!!1&/p&&img src=&/33e67f889e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33e67f889e_r.png&&&p&&br&&/p&&p&上了大学,我老师有一次到上海找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作序,去了发现联系不上本人,后来联系到教授太太,太太被隔离出高考题了。&/p&&p&高考历史题是大学教授出的,而大学教授研究的领域都呈现的是高度专业化和体系化的。比如,一个历史教授可能对中东各国如数家珍,,但对中国大清的皇帝顺序都记不清。人生几十年的光阴执著在历史长河中的涓滴,而你做一道他们穷极一生研究的(选择)题,却最多只有2分钟。&/p&&p&高考可以看作是一场博弈,我们的对手(命题者)他的任务是组一套有区分度的题,让精英中的精英上好大学,所以有必要把在智力脑力洞察力以及执行力上设置障碍,把考生分层。从中遴选精英到好的大学。而我们则要证明自己担得上精英的名号。&/p&&p&文科学生,或者说合格的文科生不需要背很多,国家需要的是做研究的人,研究社会,研究心理,研究社会科学。这些都需要文科生的思维能力。而非背记能力,背记的是已有的东西,发现则是未知的规律,比如经济规律,各种的周期律。背记的内容在初中的时侯已经完成。高中考察的是思维深度和十大能力,这十大能力我概括为:&br&&br&1本质分析,有一说一&br&&br&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br&&br&3对比得真,类比得势&br&&br&4左图右史,史地合一&br&&br&5综合分析,大历史观&br&&br&6计量史学,精确分析&br&&br&7SOLO论文,思维深度&br&&br&8选修关注,非博在深&br&&br&9史学常识, 一站到底&br&&br&10史学年代,同步滚屏&/p&&p&这十大能力在这里不展开后会比较长,我曾经总结出来后差不多有40页。这里简单说一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br&&br&1-5寻找周剥皮&br&&br&6四本书&br&&br&7大规律&br&&br&8教材顺序&br&&br&9透史观&br&&br&10蒙技巧&/p&&p&1寻题眼&br&&br&题眼就是一道选择题的中心词,即动词,题眼提供的是解题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侦查敌情的环节。找对题眼很简单,难的是很多人没有想到去找。新课标注重能力。举例而言,如果题目中有“表明”“反映”等词,这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道有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如果题目中有“由于”“”原因“等一类词,那么你要用背景分析(时间空间,政经教科文等)。建议你看一下近几年课标一的选择题的题眼,再看自己是否做错了。&/p&&p&2找时代&br&&br&历史不会脱离时代而存在,一个时代有其大致的时空观,课堂学习也正是让我们构造这一时空观,比如慈禧那个时代没 原子弹,但有来复枪啊。比如17世纪上半叶荷兰崛起。比如今天云计算,未来 虚拟现实,这些都有 个时代印迹。一个时代我产只能有粗浅的感觉,做题时也要有这种粗浅的感觉。当然,世事无绝对,比如所有的书都告诉你我们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在明晚期江南地区,但如果有材料告诉你战国时期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或者说中国从来没有过资本主义萌芽,这就需要睦材料,是否值得信服,坚持”论从史出“,时代大致明白就可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p&&p&3周围看&br&&br&这个也叫题干题支对照法,也就是通过题目和选项来确定自己的思路 答题范围。高考考场,寸秒寸金,多快好省是我们一致的追求。一上题目的组成部分就是题干和题支,所有的信息只有这么多。而题支里有3个都是错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只有一上是正确的(废话)。前后对照会让我们飞快地在大脑这个数据库中定位,通过快速精确的检索,可以将题目的思考角度得出。而在对照中我们也可以排队掉不相干的选项。这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一切都都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让你避开陷阱,直捣黄龙。&/p&&p&4剥主谓&br&&br&这回归到我们对语言 学习,请看这么一句话:&br&&br&今天拉风的我匆匆忙忙吃了 个又大又圆的香蕉。&br&&br&我承认这太啰嗦,就像选择题的题干,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这个句子去掉冗余后就是&br&&br&我吃香蕉。&br&&br&好吧,很简单,没有概括什么东西。来一道新课标一的真题:&br&&br&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br&&br&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r&&br&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br&&br&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br&&br&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p&&p&这是一道论从史出题,你可以想像自己是一各历史学者,找到了材料里而提及的三段材料(史实),然后要分析出来一个历史结论。&/p&&p&我们把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要求做到把枝叶去除,人名去死。概括后就是:&br&&br&佛道地位的变化反映出:&br&&br&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r&&br&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br&&br&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br&&br&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br&&br&就像做连线题一样逐个分析吧。佛道地位的变化反映出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吗??皇帝提倡让一个宗教可 兴盛,但皇帝厌恶不一定能让一个宗教消亡。佛道地位的变化反映出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吗?好像不是,武则天就不利用道教而是打压。佛道地位的变化反映出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吗?稳固这个词随你怎么理解,但事实是不是没有灭儒兴儒的活动呢?没有史实,好吧,确实稳固。至于佛教的社会基础,材料中并没提到,材料中提到的都是帝王家的事。&br&&br&所以本题剥主谓后选C.&/p&&p&5.皮毛去(排除法)&br&&br&四选一,有三个肯定不选,有三个都是有问题的,如果实在不会,就选择感觉特别高级的,看不懂的,答案基本就是它了。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排除2个,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然后有50%的概率做对。&/p&&p&好吧,历史基本都是二选一,而且很难选对,因为要有区分度,天啊,唐僧和悟空呆在一起那么久,出来个六耳猕猴照样分不清,我又不是佛祖……好吧,虽然我们注定成不了佛祖,但成为听谛(不懂的自行百度)还是可能的。那就悟呗。&br&&br&要分出李逵和李鬼也不难,区别就在于李鬼身上总有多余的东西,比如:&br&&br&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我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教人替他产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br&&br&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r&&br&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br&&br&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br&&br&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br&&br&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在有讽刺的意味在,排除。D也可以排除,三民主义为中山系所推崇的。孙传芳和张作霖是北洋系的。然后在Bc里纠结。B里面有个“主要”,从论从史出角度来看,就直接可以排除,但不能高估学生啊。需要逻辑,因为c似乎和题干相差甚远。千人千面的东西,民主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孙张都提到了民,这也就是说各界势力对民主和民生很关注,至少在舆论上。&/p&&p&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历史部分开头部分的那个图,你分析对了吗?&/p&&img src=&/7d34bdc881ea6984508efe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7d34bdc881ea6984508efee_r.jpg&&&p&&br&&/p&&p&&br&&/p&&p&&br&&/p&&p&————————————————————————————————&/p&&p&更新&/p&&p&(之前电脑硬盘坏掉了,再加上准备论文,一直没能上知乎,上来一看,回复数吓死我了,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下今年的高考文综题。)&/p&&p&&br&&/p&&p&2016的高考题刚过,题目延续了新课标以往的考察方式,这一套路很老套。我最近在写论文,论文这是一个产出的过程,这是对大学生的要求,要从纷纭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历史的本质,这个规律很概括,没有具体的公式。像这次全国一卷的高考历史题,总共12道题就有7道&b&本质分析&/b&题。也就是要考生&b&透过现象发现本质&/b&,预计明年这种题型还是最大头。&/p&&p&&br&&/p&&p&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p&&p&  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p&&p&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p&&p&&br&&/p&&p&这道题题干里没有出现“&b&反映出&/b&”这样明显的词,结合上下可以看出,这种历史现象与历史深层次分析就是本质分析题。也就是你要用X光对这个历史现象进行扫描。&/p&&p&1、孔子是儒家派创始人(已知常识)2、汉崇儒尊《五经》(已知常识《诗经》《尚书》《三易》《三礼》《春秋》,由孔子整理)3、《论语》不在“五经”中(已知常识,四书之名起于宋朝,五经之名起于汉,并不同步)&/p&&p&以上三点是历史常识,五经普遍比四书早。高考不能想这么多。先用排除法吧。&/p&&p&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五经是孔子选的,诞生早于孔子思想成型,马克思主交为阐发毛泽东思想而作,一个道理,排除A,利用时间轴。&/p&&p&B,汉代儒学背离孔子儒学思想,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不讨论,毕竟天人感应,五德终始这些孔子都没有说过。材料里面提炼出了以上3点,重点是汉代尊五经不尊《论语》,两个都和孔子有关系,只是没有全部尊孔子,所以不能从材料中扫描出背离。&/p&&p&C这就说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大一统”理论这些,尊王攘夷大一统这些在《公羊春秋》对《春王正月》这四个字的解释里有明确的体现。也就是书上有但没有细说的一个细节。儒家学说啊,《论语》这些是包含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些,统治者对这些兴趣不大,大一统这些对于汉武帝有吸引力,这些并不是孔子的原创思想,而是周代这些礼乐制度下所衍生出来的,儒家学说“法古”,言必称三代,因此汉尊五经不尊《论语》。&/p&&p&D始皇焚书烧了很多先秦书籍,而五经这些留传了下来,一方面,秦朝很短命,有些人把古书背了下来,活到了汉朝en些则藏得够好,儒家也一直没有断绝。&/p&&p&&br&&/p&&p&2、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p&&p&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p&&p&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p&&p&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p&&p&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p&&p&&br&&/p&&img src=&/d44abccc46fa7ae23a64c9b_b.jpg& data-rawwidth=&236& data-rawheight=&1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6&&&p&这是一道左图右史题,以图片来证史,图片和照片是历史的定格。秦砖汉瓦,秦汉时期的砖瓦很多,由于缺少影像资料,这一时期的砖画可以艺术再现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借用必修二里的背景知识,再来看砖上的图——&b&六个体型差不多的人在田间挥锄耕地&/b&。即共同生产。春秋时期,“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砖雕中有6个人(表示更多),因此可将A待定。B其实少个参照,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一般与工具改进、耕耘方式、节令气候这些有关,砖雕展现的是一个孤立的时空断面,很难得出不断发展的结论。&/p&&p&&br&&/p&&img src=&/767e0e93b71fb2b0cb222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东汉二牛抬杠图)&/p&&p&而C中的土地公有制,这个不符合汉代的时代特征,汉代的土地制度和秦一样,都是私有的,可以自由买卖。因此排除。D其实有点难为高中生了,田庄部曲这些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是一眼带过的。唐和东汉都有大地主的田庄,记得《神探狄仁杰》吗?庄主雇佣农民来进行生产,也就是共同生产,这场景也值得烧在砖上。&/p&&p&我们来看一下某度高考给我们提供的正确答案,当时百度高考招的可是一线的名师哦,我提交简历,人家连看都不看的。&/p&&p&&b&(加红标粗,这个是错误答案,不是我的答案,贴此图的用意是想说很多高考题专家自己都不会。&/b&)&/p&&img src=&/4e347bb28bd1a630ebbca9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2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e347bb28bd1a630ebbca9a_r.png&&&p&&br&&/p&&p&&br&&/p&&p&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p&&p&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p&&p&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p&&p&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p&&p&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p&&p&这是一道带有史学常识性质和逻辑推理的历史题,注意原则是&b&“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反映类题型,“本质分析,有一说一,高度概括,上升层次”&/b&。&/p&&p&从这一题来说,中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有了重史传统,”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到后来又有了左史官和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到唐朝,所说李世民还篡改历史。宋朝重视历史还有《宋会要》,本题中所涉及的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史实。宋太祖发的牢骚,可以看出来对于史官对君主过失必书的不开心。这是一种制约,对于君主来说,因为史官的记述留传后人,影响后人对君主的评价,因此可以看出来重史传统会影响到君主的个人行为。&/p&&p&&br&&/p&&p&————————————————————————————————————————————————&/p&&p&更新&/p&&p&继续填坑,最近作答了这个问题,回答的角度是从文综三科的角度来总结的,&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提高文综的选择题正确率? - 刘真的回答&/a& &/p&&p&暑假微信添加了全国各地的准高三、准高二甚至准高一的考生,了解到了他们情况,也很开心能与他们交朋友,也感谢其中的很多人愿意为我的资料付费,我尊重那些尊重知识的人,也感谢信任我的你们,也乐于在微信上帮你解决老师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p&&p&&br&&/p&&p&我最优势的科目是地理,偶尔地理100分,平时也都在95+,高考文综不知道单科成绩,接下来我会开始更新关于地理的相关能力,关于必修一的很多,希望你在一轮复习必修一的时候,重视对原理的掌握,不要记什么“凸高凹低”之类的口诀。记得原理,再进行转化。&/p&
2012年山西高考,文综257,现为历史免费师范生,大学阶段每天做一套新课标地区的文综模拟题(主要是历史部分)。高三是我人生中逆袭的记忆,从之前的全班第20,到全班第一,再到全校第一。我没有变,而是学校的文综模拟题正式向高考题靠拢,在比拼思维而非…
&p&&b&-----------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通过一年时间考上理想高校,文末有方法-------------------&br&&/b&&/p&&br&&p&&b&-----------刚看完“垫底辣妹”,有一些感悟想更新一下。&/b&&br&&/p&&img src=&/a5cb3953c2dff05d7fc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5cb3953c2dff05d7fc7_r.jpg&&&p&1.我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在每个阶段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或mentor.&/p&&p&2.目标不妨设得高一些。Shoot for the Moon: Because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即使北大考不上,复旦,交大也不错嘛。&/p&&p&3.不试试,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p&&br&&p&&b&对于提问,我的答案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b&&/p&&br&&p&&b&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b&&/p&&br&&p&&b&先说背景,&/b&&/p&&br&&p&&b&高一排名:876/1125 全校&/b&&/p&&p&&b&高二排名:134/400 全校 (分了文理科,我选了文科)&/b&&br&&/p&&p&&b&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排名:16/400 全校&/b&&/p&&p&&b&高考排名:全省文科第43名 (大概有10多万考生吧)&/b&&/p&&p&&img src=&/d4df8fd4b0fdb5fcfa1649c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d4df8fd4b0fdb5fcfa1649ca_r.jpg&&&img src=&/3e1fdfb556ac1ee128a3a91f32ef1d26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3e1fdfb556ac1ee128a3a91f32ef1d26_r.jpg&&&b&&u&&这是每一科的成绩图,从高二期末到最后一次模拟考;波动很大,但每次能看到进步还挺爽的。总分从高一期末300多分到高二期末的545到最有一次模拟考651(750满分)。&/u&&/b&&br&&/p&&br&&p&走在相辉堂前的林荫道上,道旁立着两排上了年岁的梧桐树,不远处便是复旦“小白宫”和校史馆,都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建筑。这些建筑串起了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苏步青、谢希德、陈望道。望着他们曾经畅游过的校园,思绪涌动,想起了高三那年300多个大多数相似,却又不一样的岁月。&/p&&br&&p&#北大情结1# 海南状元叶婧说“每个文科生都有一个北大梦”。的确,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北大的门槛的确艺术得够格,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份高雅。博雅塔,未名湖,蔡元培,西南联大,无一不像“梦中的女孩”那样,可望不可即。而全省前十名才有机会收到盖有红章的通知书,万里挑一也不过如此。&/p&&br&&p&#北大情结2# 全国每年约1000万高考生,多少咬碎了牙,坐圆了屁股,熬厚了镜片,却只能在大门口实名登记后,进北大一日游。看着北大学子北大猫自由出入教室,风度翩翩气自华,恨不得对着未名湖,博雅塔撸一发。但外省考上北大的概率,比被驴踢头,被雷劈的几率还小。&/p&&br&&p&#北大情结3# 上帝给每个人公平的每天24小时,却又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命运。每个人都渴望在高三这一年“凤凰涅槃”,可是涅槃的凤凰终究是少数,而染上禽流感被无情扑杀的鸡却一大堆,无论再怎么难以接受,现实就是这样。竞争,从我们被“射”出来的那一刻,就成为了永恒的命题。&/p&&br&&p&#北大情结3# 07年5月,栀子花开。高二下学期,迷茫,彷徨。高一欠下的债终于来报了,排名:876/1125,让人惊恐的排名。照这个势头下去,老爸装孙子送大红包有望帮我送进专科。五一节,照常在附中BBS里灌水,偶然看到职烨的《花开不败》,浑身发冷:她通过一年努力,进了复旦中文。我想,这小女生能做的,我也能。不如干脆玩票大的,“冲进北大”。我不知道,在当时,这有多少“幻想”的成分。&/p&&br&&p&#北大情结4# 诚然,盲目的乐观有巨大的精神麻醉作用,但真正开始就满是荆棘。34分(150满分)的数学成绩让我不得不从集合开始,从零开始理解这门我深深厌恶的学科。幸运的是,有《中学教材全解》和《五年高考》帮我。三个月,总算搞清了集合,概率和立体集合。分文理科,个位数的物理,化学成绩让我无路可选:文科&/p&&br&&p&#北大情结5# 从小大小奖不断中的我运气一直不错。5月,我们换了班主任。来了一位书生气十足的地理老师,恩师。领我走进了地理这门探索未知世界的学科。我开始享受畅游于埃及尼罗河,在爱琴海里许愿,呼吸喜马拉雅山顶纯净的空气,甚至和同桌对赌谁记住的非洲城市数量多,当然还有斯戡德纳维亚的北极光和南极企鹅。&/p&&br&&p&#北大情结6# “懒床”是我们家共同的爱好,每到周末,12点前家里听不到“人声”。我知道,惰性是最可怕的障碍,高三一年,与其说是与周围人的比拼,不如说是与自己的较量。于是我特意用一张A4纸,写了四个大字"杀进北大",贴在屋顶,这样一睁开眼,就能看到。“梦想唤醒了我,再不起床就跪了。”从来周末甚至平时不会下午2点起的我,居然每天8点不到就起来,泡一杯普洱或是铁观音,开始做题。首先当然是最爱的地理。翻开地图册,竟然会有兴奋感,就像看到初恋的双眸,“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p&&br&&p&#北大情结7# 我开始无止境的做题,毫不夸张。卧室,客厅,花园,卫生间甚至厨房都留下过做题的痕迹。不在做题就在做题的路上。作息开始调整为早8点到凌晨1、2、3点,发展到一过午夜12点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母亲都开始担心我被吸血鬼咬了一口。我清楚自己的能力与智商,唯有比同学花更多的时间才有望赶上他们。两天用完一支三菱水笔,小卖部老板看见我就笑。&/p&&br&&p&#北大情结8# 那是一种怎样的执念支撑着我。家里为了我读书,孟母三迁。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离家步行不超过五分钟,家母还赋闲家中。我却不舍得中午和晚饭那宝贵的一小时回家吃饭。一杯午后红茶加一包苏打饼干便是我的午餐。中午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一口红茶一块饼,还有一道怎么也解不出来的数学题。&/p&&br&&p&#北大情结9# 传销似的疯狂,一直持续到08年1月,我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关注小考试的成绩——因为还是一如既往的惨淡。离高考150天。每天撕日历时,都像撕生命的余额一样。那时,我甚至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准备。与同学鸿沟般的差距,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很多事情你无论怎么执着,努力,都没用。像追女生一样,无论如何赤子衷心,她仍然离你而去。&/p&&br&&p&#北大情结10# 一直的红茶加饼干让我本来不健壮的身体到了健康的临界点。运动会,去年100米第二名的我信心满满蹲在起跑器上。砰,发令枪响。如脱缰的野狗,冲向重点。起跑,加速,冲刺,至少领先第二名两个身位。俯冲式撞线,肌肉实在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冲击。撞线一瞬间,整个人几乎像超人般横飞过了终点。&/p&&br&&p&#北大情结11# 重重砸在地上,脸先着地,接着是半侧肩膀。不疼,麻木,眼前一黑,似乎整个世界瞬间离开了我。全场哗然。片刻,我睁开眼,眼前出现了一个女生,马尾辫双眼皮。原来是校医站在我的面前,看着血肉模糊的右脸,啧啧,如看到蝙蝠侠里毁容的哈维登特。我心想,妈的女朋友找不到了。&/p&&br&&p&#北大情结12# 我以为奥运一般英雄式的凯旋和潮水般的掌声,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般的规格目送我登上救护车离开体育场。我甚至连用那只手,什么姿势向大家致意都想好了。但又是幻想。事实是校医大叔检查我没有骨折后,一把拽起我,拖向了医务室。没有妹子,只有几个好基友。因为接下来是校草的跳高比赛,妹子都围了过去。&/p&&br&&p&#北大情结13# 脸,肩部大面积挫伤,像挫木。校医一摊手,你去医院吧。我恨恨地回头看了一眼被妹子围得水泄不通的校草。忿忿打车去医院。我发现,不管跑步还是踢球,妹子的目光永远聚焦在校草身上,无论进多少球,多花哨,都没用。&/p&&br&&p&#北大情结14# 摔的是右手,如果是之前,我会赖半个月再去学校。也许现在用左手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开始养成的。但我当时想的是,妈的,估计得几天不能做题了,毫不夸张。3天后,模考,我拖着残臂进入考场。摩梭着抽出水笔,用还能动弹的两个指头夹住,并嘴扶正,开始答题,身残志坚。&/p&&br&&p&#北大情结15# 两天模考,用了半支三菱。食指磨出了泡,闪闪亮。三天后出分,基友把成绩单砸在我脸上。我立马想起来揍人,但心有余,力不足。年级34名,进步了103名。WTF。当时就"我操"了。看着基友,贱贱地说,要不你再砸我一次。竟然进入了冲刺北大的第一梯队,但距离北大,至少还有20名的差距。&/p&&br&&p&#北大情结16# 但正如百米跑12秒和11秒7,0.3秒的眨眼时间,无论怎么训练怎么跑,都无法赶上,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超越。上大学后,这0.3秒就像魔咒困扰着我,我不知道是快或慢这个世界0.3秒,总没走寻常路,显得格格不入。后来发现这20名就像那0.3秒一样,也是一辈子。&/p&&br&&p&#北大情结17# 突然间,由于火箭般的进步,成为了老师和同学注目的焦点。校花MM也主动前来搭讪,问我进步的秘诀。心里暗爽,但哪肯把秘诀告诉她。一坦白,就不会有后续了。当然女神是用来欣赏的,也不求后续。其实哪里有什么秘诀,一天学习18个小时,每周七天,你tmd也能这样。想到这里,泪眼婆娑。&/p&&br&&p&#北大情结18# 4月,离高考还有60天,翻出了一部叫《高三》的纪录片,嚎啕,默然。心想,如果考不上北大,也要飞一次北京,在未名湖前大哭一场,兴致来了,也许跳湖和老舍先生聊聊《四世同堂》,或顺流昆明湖找王国维侃侃"什么是爱情"。此时,我已俨然老师身前的红人,内外事不决都问我,飘飘然。&/p&&br&&p&#北大情结19# 那时成绩已经稳定在600分以上,魔来杀魔,佛来挡佛。随便给个地理坐标我能侃侃半小时那的自然人文,给个平面几何可以随手画出若干美丽的辅助线,给个英语改错题,可以比native还快得找出语法错误。智商的巅峰,也莫过于此。甚至感觉,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p&&br&&p&#北大情结20# 我的高中是所谓的“超级高中&,几乎囊括每年的高考状元。那时我的成绩已经开始接近前十名,于是开始YY,拿了状元怎么接受采访,要不要专门去做个发型。而且,应该比近几年的状元要好看些吧,难说就火了。甚至想要挨个抱着学校里的树哭一场,这些树见证了我的成长,但没有见证我的爱情。&/p&&br&&p&#北大情结21# 爱情在高中来说是一件奢侈的易碎品,似乎每个人谈起爱情都如临大敌,恐怕它扰乱了心绪,蚕食了斗志。父母老师每天用探照灯一般的眼睛,打量着每一对走得很近的异性同学,他们唯一想做的,便是把一切爱情的种子,在萌芽前,湮灭。在他们看来,在圣洁的高考面前,任何美丽的爱情都是洪水猛兽。以至在学到《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老师都恨不得把这一页撕下来。&/p&&br&&p&#北大情结22# 我用功读书,也渴望爱情。高一进学校时还想,若三年都不谈恋爱,该多遗憾。转眼间,就到了高三。不过这三年我也没闲着,高一到高三分别暗恋了三个女生,很有节奏感。长时间的暗恋告诉我,这真不是什么好受的滋味。&/p&&br&&p&#北大情结23# 有谁不曾为那暗恋而痛苦?我们总以为那份痴情很重,很重,是世上最重的重量。有一天,暮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它一直都是很轻,很轻的。我们以为爱的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和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天使爱美丽》&/p&&br&&p&#北大情结24# 最后一段暗恋记忆最深刻,她像一个影子,陪伴我走过了那段岁月。“看不见你的笑,我怎么睡得着。你的声音这么近我却抱不到。”MP3里反复播放着周杰伦的《彩虹》,想想她的样子,又埋首在小山般的故纸堆中。&/p&&br&&p&#北大情结25# 她也是文科生,在同一个楼道,却很少碰面,彼此也不认识对方。她给人的印象一直很恬静,一个人来上学,一个人放学回家,与世无争。但笑起来又那么明媚,像初春盛开的樱花。记得第一次在楼道碰见,看着她的双眸,便被迷住了。&/p&&br&&p&#北大情结26# 但面对高考,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性。如果是高一遇见她,我会不顾一切追求。但这是高三,我不愿打扰她的生活,也担心自己会深陷其中。于是便给自己的怯懦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一切为了高考。但我知道,骨子里还是对怕“被拒绝”的恐惧。&/p&&br&&p&#北大情结27# 有一段时间,我十分衷心于“补课”,周一数学,周二英语,周三历史,周四语文,周五还是数学,周六政治。母亲虽然节俭,但对于补课的开支,却非常舍得。但其实除了想多学一些东西,还有个私心:“期望在某堂课上,见到暗恋的那个女生”。&/p&&br&&p&#北大情结28# 奇迹出现了,确实出现了。一次去朋友介绍的历史老师家补课,路上还在想,会不会遇见那位女生。打开门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真的坐在那里。我迟疑地走向圆桌,向大家刻意地问了声好。可以想象的是,一堂课什么也没听进去。&/p&&br&&p&#北大情结29# 于是每个星期都很期待这一堂补课,期待见到她。这样的邂逅大概持续了3次,她便结束了在那里的补课,于是我也意兴阑珊,很少去那里补课了。虽然遗憾,但却有了一个认识她的借口。&/p&&br&&p&#北大情结30# 我们就算认识了。但我迟迟没有表明心意,直到高考结束。我又在等,等和她一起去同一个城市。但填志愿更是很难随人愿的抉择,这是后话。&/p&&br&&p&#北大情结31# 短暂的情愫萌动后,重心还是得回到“做题”上。看着一张张试卷像雪花一样飘落到桌面上,迫不及待得洒上墨汁,又用红笔订正,勾画。每终结一张试卷后,或兴奋,或唏嘘,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总有一些题,一错再错。&/p&&br&&p&#北大情结32# 做题,吃饭,睡觉,做题。就在这样的往复间,高考前的最后一个五一假期便到了。此时离高考还剩最后一个月,30天。虽说是假期,可哪还敢停歇。就像工作一样,题也永远是做不完的。但看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还是有些忐忑。&/p&&br&&p&#北大情结33# 其实这最后一个月对成绩没有太大的帮助了,更重要的是调整好作息。习惯凌晨3点睡的我,也开始早早上床休息,虽然难以入眠,姿态却做得很足。当然,禁欲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过,每周一场的曼联队比赛还是没有落下。&/p&&br&&p&#北大情结34# 眼看着倒计时进入个位数,很多外地同学已经回家复习,教室里的空位越来越多,老师也不再上课,让同学们自习。我不愿回家,因为看到床便不自主想躺上去。无法克制欲望,便只能远离欲望。&/p&&br&&p&#北大情结35# 6月7号午夜0点的指针刚过,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也变为刺眼的“0&,很多同学失眠了,更容易失眠的是他们的父母,父母要承担起叫醒的责任。驱车到建设路上的文科考场,遇见了许多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大家微笑着向对方打招呼,但都能感受到彼此紧张的情绪。&/p&&br&&p&#北大情结36#
两天,4门考试,过得飞快。似乎都没有感觉到这一国家重器的仪式感,也似乎难以承受大家这一年来的辛勤汗水,便草草收场,白驹过隙。没有想象中的极致兴奋,似乎就像考完一场平常的模拟考一样。&/p&&br&&p&#北大情结37# 走出考场,父母脸上洋溢着笑容,与我拥抱,庆祝高中阶段的结束。急迫地把硬藏了两天的问题抛给我“怎么样,考得不错吧?”。我能感受到母亲问这个问题的倾向性,不是问我“考得怎么样?”,而是“考得不错吧?”。&/p&&br&&p&#北大情结38# 也许我大概知道为什么没有兴奋的原因:没有考出很好的状态。但面对爸妈期待的眼神,还是撑出了两块苹果肌,“还不错”。便匆匆离开父母,前往同学的聚会。我们总在最开怀的时候想到朋友,而在困境中才会依赖父母。&/p&&br&&p&#北大情结39# 云南是出分填志愿。这一个月的间隙期里,去了一次丽江,泸沽湖。在湛蓝清澈的高原湖泊上,仿佛涤静了这一年来埋首故纸堆中积攒的尘埃。熟读5本地理课本,不如真正融入这仙境般的景色之中,更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p&&br&&p&#北大情结40# 出分了,没有想象中的差,但离北大还是有N条接的距离。腆着脸去了北大的招生会,询问是否有机会“服从调剂”。北大老师“呵呵,你留下电话,如果有机会我们会通知你”。自然是没戏。&/p&&br&#北大情结41#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南大,中山,厦大抛来橄榄枝。在犹豫中,填了南京大学的新闻学系预录取表格。以为这一年的折腾就算落定。但复旦在填志愿最后一天的来电,打破了之前的一切计划。&br&&br&&p&#北大情结42# 复旦是《花开不败》,这篇影响了我整个高中生涯文章的作者的母校,又在上海。但招考老师很负责地和我说,“你的分数可能有危险,要慎重填我们学校。”我犹豫了,是要确定的面包,还是有风险的三明治。&/p&&br&&p&#北大情结43# 也许是一生爱折腾,在上交志愿表的最后一刻。我用钢笔,填上了四个工整的大字——复旦大学。又在服从调剂那一栏里打了勾,上交给班主任。我也看到,很多之前约定要填报同一所学校的情侣,因为分数的差异,只能“执手相望泪眼,竟无语凝噎”。&/p&&br&&p&#北大情结44# 虽然我一直笑,但骨子里还是有些悲观的情绪。最后录取结果出来,我还是超出了复旦的录取线很多分。于是我急迫地想知道,我倾心的那个女生被哪所学校录取了。&/p&&br&&p&#北大情结45# 她运气也不错,进入了一所顶尖的财经院校,但在北京。北京和上海,说远也有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说近也就2个小时的飞机。但要维持一段感情来说,还是过于遥远。于是便“向左走,向右走”,淡出了对方的生活。&/p&&br&&p&#北大情结46# 9月份开学,走在复旦光华楼前的草坪上,还是偶尔会想起高三那段“不堪回首”,却又乐在其中,单纯的生活,也会感叹自己竟能在每天18个小时的题海中撑下来,更想不通是什么支撑了自己在排800多名的时候还能幻想北大的乐观情绪。&/p&&br&&p&#北大情结47# 我想,之后不论在什么阶段,也不会再经历这样一段时间:单纯的为了一个目标,日以继日,乐此不疲。&/p&&img src=&/d7db97f08b515b96cb450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d7db97f08b515b96cb450_r.jpg&&&p&&b&(这是部分几乎做完的5年高考3年模拟)&/b&&/p&&br&&p&&u&&b&#北大情结48# 虽然“北大是每个文科生的梦想殿堂”,但人生总归是一场直播,没有彩排,更不能被假设。在复旦的四年,是最美好的四年,这里的同学,师长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假若再给我填一次志愿,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填上那四个字。&/b&&/u&&/p&&br&&p&&b&最后进入了全省文科前50,选择了复旦。12年从复旦新闻系毕业,目前从事媒体行业。虽然最后我没有考上北大,现在也不能说有多成功,但我觉得我对得起自己的努力。&/b&&/p&&img src=&/a072b85c9def9d2d9bbe9fb4cc2ab81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a072b85c9def9d2d9bbe9fb4cc2ab811_r.jpg&&&p&&b&希望对大家有用。&/b&&/p&&br&&p&&b&-----------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通过一年时间考上理想高校,我来更新一下-------------------&/b&&/p&&br&&br&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原则
&br&&br&&b&1.本文只教你如何用一年的时间,有冲击北大的可能。至于最终能不能上清北:尽人事,听天命。
&/b&&br&&br&&br&&b&2.下文只谈3+X的文科,即语数外+历史地理政治。
&/b&&br&&br&&br&&b&3.高考是一个综合考试——不要求在某一科出类拔萃,只求综合全面(木桶理论)。
&/b&&br&&br&&br&&b&4.不要跟老师走,老师的节奏和你完全不一致。你的老师是所有课本+5年高考3年模拟(历年高考题)——自己定计划。&/b&&br&&br&高考是一场战役,对面是一个你非常熟悉的老人,他的出题范围、习惯、都有很多参谋(历年高考题)帮你总结,因此,这是一场有准备的战役。
&br&&br&&b&一.策略篇
&/b&&br&&br&&b&1.定目标,前文说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清北。&/b&不管你现在情况有多差,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br&&img src=&/8c1a7fb74813ccf_b.pn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2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br&&u&年北大在云南地区分数线。(年有22分的学业水平测试,一般都可以拿20分左右。所以接下来还是按750的总分来说)&/u&&br&&br&我们来看我们的敌人,&br&&br&北大的文科平均分,08-15年均分632.6分,意思是差不多考630分就能上北大。
&br&&br&630分是什么概念呢?
&br&&br&在750的总分下,考上80%是重点线(600分),北大线大概是85%(635分左右),
&br&当然高考难度有大小年,但我们平时复习的目标,就是要至少作对80%的题。是不是感觉轻松很多,只要80%的正确率,就可以上重点大学;再努力一下,85%左右的正确率,就可以上北大。
&br&&br&所以我们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基准分(600分)
&br&&br&那具体到每一科,只要语数外120分,加上文综240分,就够600分了。
&br&&br&那635分呢?只要语文125分,数学130分,外语130分,文综245分就够了。
&br&&br&但我们知道每一科的“高分”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每一科,我们也需要有策略。
&br&&br&语文:语文100分以上很容易,但120以上就很难。所以努力空间在20分以上,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所以语文再努力,也只能80%的正确率)
&br&&br&外语:100分以上容易,130分以上难,努力空间30分以上,推荐!&br&&br&数学:95分以上容易,135分以上难,努力空间40分以上,特别推荐!&br&&br&文综:200分以上容易,240分以上难,努力空间40分以上,强烈推荐! &br&&br&一目了然,按投入和产出来看,可进步空间越大的,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复习。
&br&&br&按每一门题目设置难度,简单、中等、难题的比例大概是6:3:1,超难题一般就占10%左右。而且超难题你还可以把它分解开,拿那么1-2分,就够了。&br&&br&所以,结论是,简单题、中等题我们的准确率要100%,超难题能薅几分算几分。这样你就能上北大了,简单吧。90%的简单+中等题,意思是750分里有645分都是可以拿到的分数。&br&&br&对手的情况我们了解了,那我们来审视一下自己,
&br&&br&&b&2.评估你的成绩。&/b&&br&&br&以我为例,
&br&&br&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74分(哇,离135分有61分的努力空间,好爽);文综180分,离245分有65分,也好爽;外语90分,离130分有40分;语文95分(离120分只有25分的升值空间,大盘股。)
&br&&br&呵呵,乐观最重要。就是这样都差的最好补了,特别容易进步。
&br&&br&&b&3.我们来说每一科的应试技巧:&/b&&br&&br&&br&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考试冲突,你有没有印象,即使你数学考了145分,老师会和你说,不错,但你看看那5分是怎么丢的,你要把那5分补起来。
&br&&br&拜托,既然145分的数学已经可以上北大了,我还要150分干嘛呢?为了“完美地”上北大吗?不需要。
&br&&br&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勇于放弃。拿基准分以上。那就是你会做的每一题,都确保正确率。
&br&&br&&b&&u&数学:&/u&&/b&&br&在难度梯度上,数学一般只有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一题、问答题倒数第二题的第二小问是超难题。
&br&&br&选择题60分,主要方法:代入法+排除法+画图法(特别是函数、范围题)(用1、-1、2代入,可以排除很多答案)
&br&&br&求求你,选择题除了最后一题,千万别错。最后一题用代入、排除法一般可以排除2个答案,最后二选一,50%正确率。
&br&&br&&b&独家秘笈,研究了过去10年的高考数学题,最后一题A或B的概率大于70%,所以要蒙也是A或B,千万别蒙C。&/b&&br&&br&填空题20分,主要方法:画图法。近几年的填空题多以求范围、函数题为主,画好函数,问题就不难。至少拿15分,最后一题会很难,3分钟解不出,就放弃吧。
&br&&br&&br&&b&独家秘笈,如果是啊a=多少的题。一般蒙1、-1、2、-2或根号2。超难题最终的答案一般不会很复杂。
&/b&&br&&br&解答题70分,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函数题请尽量拿满分。解析几何会比较难,第二小问不会做直接放弃吧。我们要确保其他题目的准确率。
&br&&br&所以,对于一些题,勇于放弃,我们不要考满分。
&br&&br&&b&&u&语文:&/u&&/b&&br&语文没什么花头,多做几套历年高考题,差不多回答逻辑、技巧就都清楚了。我们来说说占比最高的作文题。
&br&&br&本来我想保持政治正确的,让大家饱读诗书,靠自己写出好的文章。但是这,好难。大家都才17、18岁,哪有那么多人生阅历和感悟。鼓励大家先模仿,别傻乎乎去背高考整篇范文,去记他们文中好的例子。
&br&&br&&b&作文第一秘笈:三段法
&/b&&br&&br&简单来说,开头三个排比句(气势好强)做第一段,中间三段举三个例子,最后一段再来三个排比句总结。一篇50分以上的作文就向你招手了。
&br&&br&&b&&u&英语:
&/u&&/b&&br&阅读:查读法+排除法。千万别先读一遍文章去看问题,先去看问题,然后通过锁定关键词的方式,去原文中找上下文。&br&&br&完形填空:方法和阅读题相反。要先通读一遍文章,大概明白在讲什么事,再做题。
&br&&br&改错是最容易的,把过去5年的高考改错题做完,差不多久够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到最后,一看到题,差不多就知道命题人会在哪出题了。
&br&&br&&b&&u&文综:
&/u&&/b&&br&选择题同样用排除法;问答题注意要结合材料。安排好时间;文综太复杂,要拿出来单讲。&br&&br&考试技巧说完了,等周末来更新每一科的复习技巧。&br&&br&——————————————————————&br&非常抱歉,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没有来得及更新。也有一些朋友用私信问我一些问题,也没来的及回复。
-----------有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如何通过一年时间考上理想高校,文末有方法-------------------
-----------刚看完“垫底辣妹”,有一些感悟想更新一下。 1.我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在每个阶段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或mentor.2.目标不妨设得高一些。Shoot for t…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0791 人关注
1210 条内容
1165 人关注
825 条内容
834 人关注
2730 条内容
431 人关注
132 条内容
135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