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是传统生物能是什么吗

C生命健康;D生物;6.地热能属于();A新能源;B可再生能源;C传统生物能;D现代生物质能;6.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A环境因子;B生产标准;C技术组合;D产品质量;7.()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A雾霾;B土地荒漠化;C水体污染;D森林减少;5.生态文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A文化价值观;B社会结
6. 地热能属于()。 (多选 )
B可再生能源
C传统生物能
D现代生物质能
6. 绿色农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从()等诸多要素方面,两者均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 (多选 )
7. ()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当20世纪中期的行政官僚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到了不得不立即采用“严刑峻法”来全面遏制环境恶化的紧迫时期。 (多选 )
B土地荒漠化
5. 生态文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多选 )
A文化价值观
6. 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 (多选 )
A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
B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C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D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6. ()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多选 ) A人口均衡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的文明理念。 (多选 )
D与自然和谐相处
6. 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分别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 (多选 ) A建设
6.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多选 )
5. 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 (多选 )
A自主性、适应性
B自动调节、自动控制
6.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等。 (多选 )
A资源节约观念
B资源节约型主体
C资源节约型制度
D资源节约型体系
5. 加快构建(),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多选 )
A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
B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
C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D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
5. 要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的现象。 (多选 )
A先污染后治理
B先破坏后恢复
C边治理边污染
D边恢复边破坏
5. 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等。 (多选 )
B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
C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D排污权收费
7. 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存在着机构()等管理问题,需要尽快在“多元合作”的维度上展开行政体制变革,主动去适应多主体参与生态治理的新时代。 (多选 )
5.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举措包括()。 (多选 )
A从价计征促进资源节约使用
B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
C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D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7.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包括()。 (多选 )
A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C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D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5.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 (多选 )
A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7. 杨启乐认为,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多选 )
5.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 (多选 )
A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B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C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D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
5.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的理念。 (多选 )
6. 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包括()。 (多选 )
A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
B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C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D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
7.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 (多选 )
A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
D反对无序的状态
5.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多选 )
C排污权交易
6.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需要做到()。 (多选 ) A实行环境事故问责制
B完善生态行政执法手段
C完善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
D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 一次气体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 (多选 )
6. 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 ) A利用上的广泛性
B不可分割性
6. 属于无机无毒物的有()。 (多选 )
5. 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
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
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
6. 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可以()。 (多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7. 雾和霾均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异同点主要在于()等。 (多选 )
6.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原则包括()。 (多选 )
5.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多选 )
D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 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是()的蜂巢状网络结构。 (多选 )
A个体相互联结
B信息更加对称
C交易费用低
D资源流动快
5. 属于无机有毒物的有()。 (多选 )
A碳水化合物
6. 政府对待生态管理领域的逻辑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其中可大致细分为()。 (多选 ) A立法限制排污阶段
B“三废”专项治理阶段
C跨域跨界防治阶段
D政府全面规制阶段
7. “行政界碑”使生态管理的联合行为变得极为复杂冗长,需要进行新的协作制度设计以及一系列由联合行动引发的()等等冗长的程序。 (多选 )
6. 坚持以人为本要()。 (多选 )
A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C见物不见人
D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7. 健全()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多选 )
5. 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生态坏境的根源和危害,主要措施有()。 (多选 )
A有计划地保护生态环境
B预防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
C控制生态环境污染
D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6. 生活垃圾主要是()等。 (多选 )
A废弃包装用品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38《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等内容。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字母排序版)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作业版) 作业题...(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2008 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 ...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6年淄博教师继续教育考试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及答案一、 简答题 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汇总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辛苦汇总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D )。 (单选 ) A ...  3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题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单选题;...《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2008 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 法律,也都着眼于...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最全题库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单选题 A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 三个层次,( B...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判断题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判断题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多选题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已按拼音顺序排序 1 (A )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_其它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1.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  继续教育考试最全题库《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整理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多选题 1.(ABCD)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政府的觉醒是迟钝的,当 ...造价与管理
&&&&&&&&&&&&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和利用
相关标签:
&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德国,菲律宾、萨尔瓦多、肯尼亚、尼加拉瓜和冰岛等国地热能利用率很高,英国积极开发和利用海洋能,德国的生物能利用技术世界领先。  风能  风能是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致热等。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由广阔的开发前景。风能是一种自然能源,由于风的方向及大小都变幻不定,因此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由风车的安装地点、方向、风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德国(1697.6万千瓦)、西班牙(826.3万千瓦)、美国(674万千瓦)、丹麦(311.7万千瓦)以及印度(300万千瓦)。德国应用先进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得2002年全国6.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德国将有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由于风电属于新能源范畴,无论是成本还是技术同传统的火电、水电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风电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对风电的政策支持由来已久,力度也越来越大,政策支持的对象也由过去的注重发电转向了注重扶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  地热    地热是指来自地下的热能资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达1.05×1026焦耳,相当于9.95×1015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  地热能(资源)可以被用来取暖,也可以用于发电。做何种应用取决于资源的温度范围,资源的经济开发取决于地热田的资源特性和地理位置。地源热泵是低温地热资源的一种利用形式,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取暖和制冷。地热发电在世界范围内也取得广泛应用,在过去的50内年增长率为7%。目前,利用先进技术,用于发电的地热资源可以低于100℃。2004年,全球25个国家的地热发电装机总计达到873.5万千瓦,每年发电546亿千瓦时。地热发电厂的功率因素在70%-95%之间,适合于带基荷。在有些国家,地热发电开发利用率很高,可达到全部电力供应的13%-16%。这些国家是菲律宾、萨尔瓦多、肯尼亚、尼加拉瓜和冰岛。地热发电成本在可再生能源应用中是最低的,可以低至4-5美分/千瓦时。  目前,我国除青海、云南、贵州等少数省区外,其他省区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广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全国已安装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地源热泵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50亿元,并以20%的速度在增长。  海洋能  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其中潮汐发电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已经实用化。波浪能发电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运动的动能。  英国在海洋能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从70年代以来,制定了强调能源多元化的能源政策,鼓励发展包括海洋能在内的多种可再生能源。1992年为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进一步加强了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把波浪发电研究放在新能源开发的首位,曾因投资多,技术领先而著称。潮汐发电是潮汐能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来发电。SeaGen潮汐能源系统长约37米,好似一个“水下风车”,旋翼由潮汐流带动工作。潮汐发电机的原理与风力发电类似,只不过把风力推动改为潮汐和水流推动,由此而产生更为环保的电力。该系统自2008年5月开始试运行,于2008年7月联入英国国家电网,现发电能力12兆瓦,可满足大约1000户家庭的平均用电需求,位居世界潮汐能系统发电量首位。  我国海洋能开发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迄今建成的潮汐电站8座,80年代以来浙江、福建等地对若干个大中型潮汐电站。我国的海洋发电技术已有较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已具备开发中型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但是现有潮汐电站整体规模和单位容量还很小,单位千瓦造价高于常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还比较落后,水轮发电机组尚未定型标准化。  生物能  生物质是一种多样性的能源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作物的残余物,例如谷类的秸秆、稻壳、棕榈油、甘蔗渣、城市固体废弃物、森林废弃物,以及来自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处理过程中的有机废水。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大型火电系统,例如直接燃烧生物质或与煤混燃产生蒸汽发电和供热;大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10MW以上);每年集中处理农场和工业有机废水1万吨以上的厌氧发酵供热发电系统;垃圾填埋气回收供热和发电系统;还有生物油的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等)。  欧盟15国,2000年全部电力的1.5%来自于生物质能,并计划将生物质能的开发作为其实现2010年22%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的主要内容。德国在利用厌氧发酵处理废弃物发电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已有1900个厌氧发酵厂,2004年装机27万千瓦。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包括生物质资源不足、品质不佳、收集困难、难于转化;生物质催化与转化效率低下,过程能耗和水耗高;生物转化工艺难以低成本规模化放大以及生物能源终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标准欠缺等。  综上所说,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特别是风光互补一体,互补性强,稳定性高,一次性投入、持续性产出,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方向之一。&&更多内容 欢迎参详 筑龙暖通网&
相关知识点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暖通基础]热门知识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之路
2011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背景、内涵及国际新能源概念,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特点及发展新能源的误区,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新能源的相关建议。 中国论文网 /2/view-364137.htm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能源 中国特色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说法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来的。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是温室气体长期减排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因此不管在技术还是制度创新上都需要很大的革新,中国在落后世界先进国家工业化进程几十年的情况下,抓住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时机迎头赶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低碳经济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同时对于不同国家和体制,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国内的新能源发展现状,进而更好的发挥中国新能源体系下的低碳经济。 1国际新能源的定义体系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除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新能源具有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1)大中型水电。(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3)传统生物能。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   2中国能源情况及特点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一直是小幅增长,徘徊在70%附近。当前我国火力发电是电力发展的主力军。我国煤炭丰富、电力偏紧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仍将在电力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构成电力工业的火电、核电、水电、风电、沼气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当中,除火电外,其余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但这些能源由于市场和开发原因,市场份额还很小,因此需要针对其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项目开发。 3新能源发展存在问题   3.1水能方面   我国的综合规划十分落后。直至2007 年国家才启动新一轮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规划的修订,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国际通行惯例是河流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跨流域调水不超过 20%。但目前许多水电公司的开发模式却是“下一级库尾接着上一级大坝”,江河变成了一个个“平湖”,根本无法解决河流的生态蓄水。密集的水电开发不仅影响生态,还会破坏许多人文历史景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开发,应该尊崇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原则,否则后患无穷。   3.2风能方面   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大力发展风电有利于缓解当地的电力需求紧张。在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风能资源优势,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发展大规模风电产业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我国风电市场由政府主导,80%市场集中在国有大型电力集团手上。目前从风电制造业层面,并未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对风电需求的明显影响。但市场化严重不足,政府的风电定价政策尚未完全落实,电网配套建设滞后于风电场建设,造成风电项目的接入难、送出难,导致资源浪费。   3.3太阳能方面   中国国土面积2/3以上地区的年日照大于2000小时,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西藏、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为全国最高,因此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中国已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内蒙古、西藏、青海等省区共约16万无电户解决了用电问题,在能源需求和环保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中国光伏发电仍然存在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技术创新与研发不足、经济激励政策不够、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未被有效利用等诸多问题。在全球经济预期暗淡背景下,我国依靠补贴政策带动产业增长的光伏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短期考验。   综上三项,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部分技术实现了商业化,产业化也有一定发展。但总体看,国内再生能源行业整体尚处于产业化发展和商业化运行的起步阶段,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规模、水平还是发展速度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障碍,主要是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发电成本过高和市场容量相对狭小,同时除小水电外,我国可再生能源成本远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   4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误区   4.1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认识的误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已有近20个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少地方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发展新能源。“有不少地方不切实际、不计成本、大量投入搞新能源项目,却对传统能源领域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注意不够。”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能效项目“万元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为5吨标准煤/年左右,而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投资形成的节能能力不足1吨标准煤/年,能效项目投资有明显的优势。   4.2经济效益方面的误区   任何政策问题都是经济问题。 所谓新能源之即相对旧能源而言, 而新能源替代旧能成立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其经济性, 任何行业发展和技术开发都必须经得起这种经济性的考量。对于新能源来说 或者是新能源的价格持续降低,变得更为便宜;或者是传统能源的价格持续上涨,变得更为昂贵。企业的投资行为必须以赢利为目的,只有相对的经济性优势才能使新能源更大规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制定政策以促进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价格的下降。   4.3企业对发展新能源认识不足   对于发展新能源,很多企业就一拥而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企业在发展新能源思路上有很大误区。一是我们对能源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二是,对产业布局对产业的影响认识不足。三是对新能源虚拟经济认识的不足。   5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对策   目前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革命”的考验,我们的认识也需要从“新能源”向“新兴能源”认识的转变。要“开源”,更要“节流”,是对绿色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增加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是实现能源的低碳化和无碳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加能源来源的途径;而对现有能源的清洁化处理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也相当于增加能源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泡沫是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新能源,必须拥有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而进行技术创新就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容易使新能源有泡沫的是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这个大背景,而去泡沫化的手段是政策的调整和行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   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独立承担能源变革中出现的技术、资金等问题,合作很重要,但不宜寄希望于国外技术援助,要警惕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不能成为国外低碳经济的产业链末端。我们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出路在于,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培育。   5.1国家层面   5.1.1战略定位。鉴于目前国内能源现状,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此,高度重视和加强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实现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是中国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回避不了、躲不开的客观现实。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是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们的核心是低碳能源技术,其基础是传统的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替代,即构建低碳型新能源体系。为了做好这些工作,还必须要明确新能源的概念、范畴,“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在占到相当份额的同时,能减少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如煤炭的高效洁净利用、车用新型燃料”等都应叫做新能源,它们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共同构成了低碳型新能源体系。目前我国应该积极推进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同时逐步推进风能、太阳能的市场份额,进而实现新型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   5.1.2政策方面。(1)税收政策:国家应考虑对提供清洁能源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减半甚至减免。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国家应允许从事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企业在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可考虑对生产新能源产品的企业征收较低的关税或给予免除、加大一系列激励出口的税收措施、加大对新能源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力度。(2)税收和信贷政策:完善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贷款和贴息贷款,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专项开发建设基金,资金来源于财政或对化石能源消耗征收的一定数额的碳税。研究解决新能源企业的贷款担保机制问题,进一步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国外赠款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基金和投资。(3)价格政策:主要研究光伏发电价格政策。 研究国外的上网电价体系,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标准购电协议的形式来解决光伏并网发电上网的实际操作问题。(4)补贴政策:国家应考虑采取多种形式的补贴政策。如对投资直接补贴或提供贴息贷款,根据新能源产品产量进行直接补贴等。补贴政策的资金需求可通过建立新能源发展基金来解决。   5.2企业层面   5.2.1加大自主创新。加大对新能源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能源问题的关键就是能源科技问题。世界各地的经验表明,政府对于新能源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新能源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与现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大横向联合的力度,以便形成合力,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尽快产业化。   5.2.2加大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产业,技术是关键,规模也是关键。目前国内很多新能源企业不乏先进技术和设备,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群不够成熟,在市场中缺乏规模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外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非常大,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新能源产业集群,抢占国内、国际新能源产品和设备市场。   5.2.3加大示范力度。通过实施新能源示范工程,使绿色能源在某些地区率先得到推广,并产生聚集和示范效应,进而实现产业规模化、集中化发展。   5.2.4产学研结合、国际间相互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与国外专业研发机构和专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力度,积极与国外制造厂商和研发机构合作兴办研发中心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国际化的品牌,扩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      参考文献:   [1] 崔奕,郝寿义,王银平.低碳经济引发的可再生能源思考.生态经济.2010(05).   [2] 李凤鸣,赵小娟,马赛.低碳经济与新能源.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集.2010.   [3] 石军,贾书娣.从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新能源发展对策.   [4] 吴疆.发展新能源:三思而后行.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01).   [5] 新能源.积极与审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07).   [6] 鲁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能是新能源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