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有惰性,可不能一直这让他玩下去呀,哪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习惯养成
四(7)班│七彩泡泡中队→&│
四(7)班欢迎您!
七彩泡泡中队照片
七彩泡泡中队文章排行
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习惯养成
&&发布者:[吴亦栩]
&&阅读数:1242
&&日期:[]
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习惯养成
&&&&&&&&&&&&&&&&&&&&&&&&&&&&&&& &&兼谈&陪读&问题
小学低年级教育的基本任务
孩子一旦进入小学,不少父母就感觉不到在幼儿园的那份轻松,每次不是担心孩子的学习能不能跟得上就是担心老师会不会打电话来&要求配合&。每学期的一两次家长会只要能和老师有机会说上话总是会问老师自家孩子的成绩如何,在班上属于什么层次,有没有什么问题等等,老师的一句话要么让家长欢欣,要么让家长沮丧,甚至焦虑不堪。
小学阶段家长们到底该注意哪些方面,这是困扰家长们的问题。如果认识不清也容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被情绪所困,跟风,或者舍本逐末从而偏离教育的基本方向。
小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基本习惯,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和相互制约的。对于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不是认识了学习的伟大意义和长远利益,而是有没有意思和当下的好处在哪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父母们在很多情况下很难从儿童的角度去认识学习问题,常常会从成人对学习的意义理解的角度对孩子进行说教,得来的结果要么是孩子充耳不闻,甚至觉得枯燥乏味,要么就是当下听当下感动,身子一转就忘得精光,不是孩子没记性也不是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而是父母的那些大道理全对,但是对孩子而言却是没有任何切肤之感的隔靴搔痒,无法与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和理解相匹配,因此也就成了正确的废话了。
那么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这个阶段主要指的是间接兴趣而不是直接兴趣,也就说,孩子学习不会为了知识本身而喜悦,而是因为学习知识所带来的其他好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称之为间接兴趣,一是知识的应用,就是学习的知识对孩子而言是有用的,在生活中能得到运用和强化,这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向;二是学习知识所带来的额外刺激,如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家长的喜悦以及各种获奖等等。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过多地和孩子说教太多的大道理而应该从情感上给与孩子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让孩子在进入规范的学习的进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感。
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孩子当下的学习感受和长远的学习能力形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每天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不被学习任务所累,从一开始就对学习没有痛苦的感觉,拥有良好习惯的孩子不光学习能够顺利更重要的是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按照天性去游戏和开拓眼界。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日后学业任务越来越重的高年级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安排学习,做到按部就班和心中有数。
拥有良好学习兴趣的孩子在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并能积极尝试父母和老师的各项合理建议,而对学习感觉糟糕的孩子每天视学习任务为敌人,总是磨磨蹭蹭地不愿意开始,又总是左顾右盼地分神拖拉。因此,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感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支撑。
父母&陪读&,小学生学习习惯初步养成的必经过程
&请父母们回家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这是很多学校的老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到底该怎么配合,好像老师们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懵懂的家长们,他们能知道的配合就是检查作业量有没有完成,稍有知识的家长还会协助检查作业的正确与否,协助孩子订正。其余的协助就只能是一套一套的大道理说教和端正学习态度了。这些似乎成了家庭协助学校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长能做到的一切了。
在这里,我们把探讨的话题紧缩一下,不探讨家庭如何利用生活衍生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而仅仅围绕孩子的家庭作业问题探讨家长培养孩子作业习惯的问题。
首先,无论哪个年级的孩子都需要家庭作业。几年来,对于儿童的课业负担过重的探讨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为了迎合社会情绪而发文件来规范和限制小学各年级孩子的课外作业量,甚至有些学校禁止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书面的课后作业。我认为,进入小学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通过任务意识的培养锻炼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学习习惯。因此,家庭作业是必须的,同时,学校对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是必须的。
其次,要清晰父母在指导家庭作业过程中的目的。父母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通过家庭作业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果这个目标发生了偏差,很容易&陪&出一个依赖型的孩子、&陪&出一个对立性的孩子甚至&陪&出一个焦虑懦弱的孩子来。
依赖型的孩子的表现是父母不提醒不督促就不学习;在学习中父母不看着就会走神打岔;作业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叫父母,请他们帮忙;有些孩子甚至连书和学习用具都是父母摆好了,然后请他来作业;作业做完了一推了之,等着父母来检查订正,而自己无事一般地走开;
对立性的孩子的表现是对抗父母与他共同探讨学习,只要父母不说学习问题,那什么都好,一旦谈到了学习问题,马上就开始对立反感;父母想给他们提点建议他们也会不耐烦,觉得父母烦人;
焦虑懦弱的孩子的表现一般出现在比较强势和急躁的父母和而比较内向性情温和的孩子身上。这种组合下的亲子在一起时,父母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辅导孩子学习时,觉得孩子反应比较慢,越辅导觉得孩子越&拙&,父母在身边他们好像思维就僵化。这是因为父母在协助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孩子这个时候的精力不在学习的任务中而是在时刻准备着应付父母焦躁的情绪。
如何才能陪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呢?
陪读是个技术活,它的效率高低是建立在亲子关系是否融洽的基础上,没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再精致的方法也无法生根,因为亲子彼此对对方的反应会歪曲、会怀疑、会抵触。营造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础氛围,是家庭教育的底色。
有了温馨的常态的家庭亲子关系,父母良好的教育建议就能在孩子幼小心灵中生根,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强调师生情感对教育的作用。因为孩子不是一个等待输入程序的机器人,而是对父母的&指令&进行加工后才能转化成自觉行动的自主人,所以,教育能否成功就取决于孩子如何去理解加工父母的教化,这对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孩子觉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不是为了他好而是为了老师的利益和父母的面子,基于这样的心理,学习的状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有了良性的氛围,下面就来谈谈&陪&孩子学习的一个简单过程。
首先,探讨一下孩子的作业时间和地点问题。
很多老师和父母不断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思想&每天回到家就做作业,然后再玩。&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是让孩子养成前紧后松的学习习惯,不要形成拖拖拉拉的毛病,导致玩得不尽兴,作业做得也不利索。其实,孩子从学校回到家是不是马上就开始做作业,这可能需要因人而异,有些孩子精力比较充沛,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回到家打开书包就能开始作业;而有些孩子回到家一身疲惫,就需要让孩子适当放松,如看20-30分钟的童话、电视等,或者和父母聊聊学校的新鲜事,然后再开始作业。当然,这个调整过程不宜太长,一般以30-40分钟为宜。
作业的地点问题,小学生由于容易受新异事物的刺激,容易被环境所干扰,一开始的作业场所建议要简单、安静。如果家庭成员多,尽量不要把刚上小学的孩子放在客厅或者人走来走去的地方,谁走过来都可以和孩子说几句,这对孩子来说是干扰。如果孩子做作业时家庭中只有母亲和孩子两个人,尽量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书房里,这样孩子有什么表现父母不能及时看到,所以有父母反映:看他也坐在那里,但是半个小时才写一行字。这就是没能及时提醒到孩子,把孩子从神游中拉回来,这样长期也会形成拖拉的习惯。如果家庭成员少,干扰源少,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个他喜欢的地方,如今天在客厅,明天在餐厅,再过几天在书房,这样有利于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作业,也满足了孩子喜欢变化的心理。建议,孩子作业的环境光线要充足柔和,但也不建议面对窗户,因为窗外新异的刺激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次,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个人准备。
这个准备主要指孩子在做作业前的吃喝拉撒的准备,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做作业时,不是要喝水要去厕所等等,而且每次的时间还很长。那其实不仅是习惯也是一种逃避。作业前该给孩子吃的喝的,该提醒孩子去厕所的,都应该提前做好,从而避免作业时的分神。
2.物品准备。
物品的准备主要是孩子的文具的准备,如孩子的铅笔,有些孩子在作业时20分钟,其中有5分钟是在刨铅笔,稍微用点力气就把铅笔折断。具体准备的物品主要看孩子的在学习中需要用到的东西,可以和孩子讨论今天作业需要用到的东西,协助孩子一起准备,这样有利于孩子做事前准备能力的提高。
物品还包括孩子作业时桌子的收拾,低年级孩子的书桌上不宜摆太多的物品,刚开始把复杂的文具盒,各种饰品拿走,只留本次作业必需的物品,这样避免孩子一边作业一边分神。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控能力的提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物品以锻炼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3.作业的计划准备。
孩子每天有多少家庭作业,这需要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孩子不是丢三落四地少做作业,就是觉得作业很多,越做越没有信心。
每天准备一个小小的计划表,如下表:
作业时光一
自由时光一
作业时光二
自由时光二
作业时光三
**:**&**:**
(20分钟)
**:**&**:**
(8-10分钟)
**:**&**:**
(20分钟)
**:**&**:**
(8-10分钟)
**:**&**:**
(20分钟)
孩子自己检查
父母协助讨论
语文(具体的内容)
数学(具体的内容)
英语(具体的内容)
刚开始的作业量可能很少,有些家长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复杂,其实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让孩子看着钟表(一年级的孩子如果不认识钟表,可以指着分钟告诉孩子长针指到哪个数字时做完什么)。当然这个计划需要和孩子讨论,在孩子认可的情况下去协助孩子实施。
这里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很多父母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有种感觉,就是每天都在和孩子斗争,孩子也觉得学习和作业是为父母做的,因为每天作业时都是父母不断地提醒唠叨,孩子不断受指责的过程。其实,父母辅导孩子学习只是协助的过程,是帮助孩子克服无序、分神的过程,亲子不应该是对立者,而应该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面对的敌人是分神、惰性等不良干扰和心理体验。没有计划孩子就被常常定位在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的耻辱柱上,而有了计划,亲子的目标就在计划上,是孩子和时间以及计划在斗争。
再次,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1.抓大放小,重点突出
抓大指的是抓住某个孩子某一个阶段主要训练的问题,不要指望一次解决所有问题,那样只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个苦差事,永远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效果。如孩子刚开始需要一定的规范,但是规范不是一步到位的,在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孩子首先要能尽快完成任务,不要拖拉,越是拖拉孩子会觉得学习越来越是个包袱。因此,能够高效地按计划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逐步提出一点改进的意见,如字可以写好看一点,因为要想把字写好写好不仅是态度问题还有能力问题,如手眼协调、动作力量等等。只有动作快起来,孩子的练习到了一定的量的累积,质才会有一个飞跃。很多孩子为了绣花似地写好一个字,不断擦掉重写,再擦掉,最后作业本都被擦破了,而且越写越累,越累越写不好。
放小不是不关注,而是有层次地有选择地有步骤地关注和解决。因为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
2.明确任务,及时提醒
孩子开始做作业前要明确时间和任务量,让孩子能有个时间参照。在每一个作业时间段内不能放手不管,等20分钟才过来检查完成了没有。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挫败感,因为孩子在作业中分神是必然的,父母的协助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提醒、自我控制。当孩子出现走神时,如发呆、抠指甲、玩文具时,父母可以用最简洁的方法去提醒孩子,如咳嗽、摸摸头或简单的提醒,记住千万不要发脾气或者长篇大论地&教育&孩子,否则,父母就成了一个干扰源。因为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需要父母帮助,只要孩子收回注意力就行。
一般情况下,每个作业段的中间父母需要过来看看孩子完成的情况,这样有利于孩子自我调整作业进度,快要结束前来看看,这样孩子会有一个和时间赛跑冲刺的感觉,有利于孩子的时间感的确立。
3.强化方法,提高效率
孩子的作业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拦路虎,很多孩子的时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浪费的。他们会冥思苦想得不出答案,要么就等,或者开始走神,要么就直接喊父母帮助,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计划没有完成,孩子和父母的挫败感较强,效率低下。
学习有基本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父母和老师过来人总结出来的,孩子没有切身体会,需要让孩子有所体验,并能得到成就感。一是复习,很多孩子一回来就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很少有复习的习惯,其实每天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听懂了,只是短时记忆,一天下来到了傍晚就已经忘了一半,这个时候在作业前能够把书本和笔记拿出来复习一遍,既能做到提高下面的作业效率又能提高记忆的能力。所以说每天的复习是必须的;二是遇到困难时,训练孩子学会跳过,快速把会做的和能做得做完,最后再攻克难题,如果在规定的时间还是没有结果那就等到讨论时光和父母一起讨论解决。这也有利于孩子形成快速高效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完成作业后,一定要孩子检查一遍,即使是孩子很难查出什么问题,但是这个习惯是必须的。千万不能让孩子一走了之,把检查作业的任务留给家长,因为检查本身就是完整作业流程的一个步骤。
4.倾听、讨论,避免依赖
孩子检查过作业后,遇到困难请父母协助时,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看到孩子的错误而他又没有检查出来时,最好不要直接指出来,可以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用手指画一个圈,告诉孩子这个部分可能有问题,聚焦到一个范围后让孩子检查有利于孩子检查能力的提高。
其次是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应该多问问孩子的思路,也就是说让孩子首先谈谈自己的思路和问题瓶颈在哪里,这样不会养成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还培养了孩子反思的能力。直接给答案是最不可取的,需要父母加以足够的注意,尽管它很快能摆脱和孩子纠缠的困境,但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最后,孩子的作业完成后,父母不要代替孩子收拾书包和文具,无论多小的孩子都应该在父母的引导下完成作业的最有一步&&收拾。习惯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养成的。
各位父母,您还有什么困惑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或者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我们也可以一同分享。
[网友评论] 共(0)条评论&&
版权所有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本站 维护制作: 日星期二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110850',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江南百汇.多多关注
31岁寡妇从未找过男人,竟然在养子18岁成年的时候....
[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第一推?专注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公众号代运营、微活动策划与推广、公众平台功能开发等服务,?第一推微转化?平台(www.diyitui.com)采用大数据整合运营精准引流助力公众号运营.运营咨询电话:9
zzz56788wan
社区交流群
gh_8edbf1c94a4f
关于区块链的财富密码,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郑重承诺:只发精品,拒绝糟粕.
解析?男女情感?;温暖心灵! 发现和分享生活的美感;讨论两性、婚姻、恋爱等情感话题;这里是你情感归宿的小驿站.恋爱技巧、情感咨询、婚恋答疑、心理疏导、排忧解难;你身边最忠实的情感小助手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爱上?·微杂志,一款超简单的微杂志编辑工具,可一键上传多张图片,多款主题皮肤随意切换,轻松制作属于你自己的微杂志;还能上传精彩视频,赶紧来?爱上?APP,记录最精彩的多?媒体?生活~
平胸穷三代,腰粗毁一生.脸大不是病,腿粗要人命.赶紧关注,轻松?减肥?、轻松瘦到90斤!
moguixuetang
走进?魔鬼学堂?,每天学一点、向前一大步
qinhewenhua
?秦和文化?竭诚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上海地区企业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软文投放、商务活动拍摄、多角度现场直播、高端人像摄影鈥︹EURλ媸闭倩角睾?;021-
马云为何不惜重金聘请?风水大师?坐镇杭州总部?李喜诚为何三次6亿港币拜访风水师?答案就在这里;风水的影响真的非常巨大;关注【?神秘风水大师?】让你运势从此一路高歌;让您财旺福旺爱情旺!
wupengfei010
自由职业者、独立思考者?吴鹏飞?创办的《?吴鹏飞手机报?》,宗旨是:看到真相,听到真话;老吴说话,不会停下.希望打造当今中国最受欢迎的思想平台.
........好玩
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
&发表于& 12:56:45
【新朋友】点击标题上面蓝色字“江南百汇”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我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我把我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孩子了!”“为孩子吃什么苦我都愿意!”现实中,是不是有不少这样的家长。其实,现在做家长真不容易——早上催促孩子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勤”不一定能出好效果,很有可能,孩子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切记,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经验1·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教子心得: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经验2·懒于唠叨——多做少说培养自觉性!有的父母为督促孩子学习,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耳朵也会起茧的,他反而不当回事。周末,他打游戏打了很久,作业也没做,我问:“你准备打到几点?”他看看钟,说:“再打十分钟。”“好,说话算数。”十分钟过去了,我返回来一看,他还在打,我强忍怒气,脸上平静地说:“你平常不是说,说话要算数吗?”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马上关掉电脑。在此之前,因我给他灌输过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识,所以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试想,如果我来个火冒三丈,一阵唠叨:“别打了,还不赶快做功课去,这样打下去,成绩怎么会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业时还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以后他打游戏,我要他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开始,他还要我监督,以后我偷偷观察,发现他自觉了,时间一到就不打了。都说打游戏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他从中学会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这些,正是重要的学习品质。教子心得:勤教育不见得有效,要看在什么方面勤。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经验3·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教子心得: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自己承担后果,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经验4·懒于动手——培养孩子做事独立性!凡是儿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帮忙。如他的房间乱的时候,我就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自己却在一旁乐得看他整理。孩子上科技课经常要回家准备各种材料,我叫他自己准备;要买什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店铺买,以锻炼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标本,我带他去野外,看着他动手做。刚开学,老师要求给新书包上书皮,他不会包,我却叫他跟我学包。第一个封皮包好后(当然非常蹩脚),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烦,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顾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导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动口不动手”,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包。如果我为了图快省事,帮他包完,那么他永远也包不出第二个更好的书皮。教子心得: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包办,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而责任心也无从培养。要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由于我的种种“懒”,促成了他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可见,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移开呵护的羽翼,让他自己去飞翔,唯有这样,雉燕才能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的独立能力。(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且版权归属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12-18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请问一年级的孩子怎样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还有他的领悟性呢?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