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大洲大洋分布图的气温分布图是几月,怎么判断

知识点梳理
 1、同线等温: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3、等温线的数值: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太阳辐射能在高低纬度之间分布不均造成的。  4、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1)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冬季大陆,②地势较高;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夏季海洋,②寒流经过。(2)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3)如果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4)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5、疏密程度: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1)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比夏季大。  (2)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陆地表面形态复杂多样,形成陆地温差比海洋大。  (3)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这是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的温差比全年高温的热带地区大造成的。  二、等温线分布图的实际应用(等温线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北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南半球。  2、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南(低纬)凸。南半球正好相反。  3、分析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延伸,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说明该地气温是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4、判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  (1)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2)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水温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  (3)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0.6oC/100米。  6、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为盆地或小洼地;数值内小外大,则为山地。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布。 自然,前三种最主要了,洋流只是影响沿海,地形也只是局部的,不过大的地形,如青藏高原,已经影响到了大气环流,所以,地理书上将地形、海陆位置和纬度列为最重要因素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读“世界年平均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相似的试题还有:
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2)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在_____洲,最高的是在_____洲.(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向_____逐渐降低.(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因为_____.(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_____.
读“世界年平均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大致与()平行.(2)0&C以下的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和()沿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3)世界上最炎热地区(30&C以上)主要分布在()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4)我国的青藏地区年平均气候要比同纬度地区()(高、低),原因是().(5)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度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的()带范围大体一致.
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2)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在______洲,最高的是在______洲.(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__向______逐渐降低.(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因为______.(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______.读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判断24-25题。小题1:P地气候类型没有分布的大洲是(
小题2:P地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小题1:A小题2:C
试题“读气温和降水示意图,判断24-25题。小题1:P地...”;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宋绍兴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改绍兴路总管府。旧领会稽、山阴、嵊、诸暨、上虞、余姚、萧山、新昌八县。后升余姚、诸暨二县为州。
——《新元史》卷43第644-645页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地方上,随着督抚完成地方化,省一级有了统一的军政首长,省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30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中,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是一个始终贯穿其间的鲜明主题。……在刚刚走过的这个30年的,中国法治事业实现了以往或许需要更为漫长的时期才可能完成的转型,积淀了丰富而宝贵的成就与经验。
(1)材料一所指区域属哪一行省管辖?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依次写出元朝行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并指出元朝中央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依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清朝雍正帝维持和发展了康熙开创的盛世局面。下列史实中,发生在雍正年间的是
A.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B.短暂开放,允许浙江“一体贸易”C.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发明D.设立军机处,使之独掌决策大权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有关世界各大洲气候特点,不会的进来看看!_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河南头条网
有关世界各大洲气候特点,不会的进来看看!
有关世界各大洲气候特点,不会的进来看看!
  感谢您关注高中地理公众号,河南头条网消息:如您尚未关注,点击标题下方&高中地理”关注我们,每天给您最需要的知识干货!(文章来源于网络,图:互联网,如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原出处。)  气候: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优质文章推荐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1.本网站所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我们
北京本地宝频道提供2016年全国重点镇最全名单公布 你的家乡入选...
最近,杭州余杭塘栖派出所接到辖区的一家茶楼报案,店里的20余包...
Copyright (C) 2017 河南头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大洲分布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