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中心吗?

我研究天文多年,早有所得,后来看书才知道前人也已经有所研究了.我也只有一笑了之,最近也童心大发,想给大家讲解一下宇宙的奥秘,内容包括宇宙如果形成,黑洞,白洞,时光碎道,奇点,中子星,外星生物等.顺便与有兴趣的涯友讨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直播?
  你说的都是我的长项啊,你说吧,我看对不对  
  求版主不要封杀,好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天文.  
  回复第2楼(作者:@一定要你命3000 于
03:33)  你说的都是我的长项啊,你说吧,我看对不对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白天在来看,我一会就睡觉.  
    这个神棍又来!!
  楼主在钓鱼?
  请问楼主,您问的银河的中心是指空间上的还是时间上的?
  留名  
  回复第1楼(作者:@刘亦黑 于
03:29)  直播?  ==========  我下午起来在写.  
  回复第5楼(作者:@htddzj 于
03:40)  这个神棍又来!!  ==========  你是个胡棍.  
  “时光碎道”????  为什么不用整块的砖?
  秀了自己  娱乐了别人
  我靠,煎三名都是我帖.  
  9000887
  我苏醒了就写此帖.  
  银河中心是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龙床,那天空中的无数亮点是大帝无数游离的原生态皇子。非礼物是,非礼勿讲,楼主小心夸星际追捕。  
  银河系大黑洞  
  银河系中心区域  
  楼上的照片PS得太明显
  壮美的银河系,箭头处为太阳系  
  笑而不语  
  作者:无道道人 回复日期: 06:01:30  回复
  我苏醒了就写此帖.  ===================  快醒醒,别睡了,,,,  有人说你是神那啥,,,,,,
  很明显,宇宙中心是某宇宙第一大国……
  早看过了,国外的科普片。
  用紫外线照相得到的银河系360度全景图  在图上可以看见暗淡的星际尘埃  
  且看妖道妖言惑众  
  坐下听课
  楼主木有小jj。
  银河系截面模型图  银河是一个螺旋的扁平的大圆饼,但中心有凸起  上图可见太阳SUN的位置  
  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的外缘,被裹挟在这个大漩涡中  
  @莫谈国史
07:28:04  楼上的照片PS得太明显   -----------------------------  那个黑洞的图是想象图
  想象图,当一个恒星接近黑洞时,恒星因黑洞巨大的引力脱离原有轨道,并螺旋坠入黑洞。在坠落过程中,巨大的黑洞引力将恒星撕碎  
  且看看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欢迎来到 星际观察
  @小土郎
08:22:59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  漂亮啊。。。给枝玫瑰花吧O(∩_∩)O~,或者来个宝石。。。猫眼的O(∩_∩)O~。。。。要半人马的特写。。O(∩_∩)O~
  恒星被强行拖入黑洞,高速旋转的物质在最后时刻发出绝唱式的强大X射线,从黑洞上下边伸出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拉升变化而成宇,即为时也,  重叠而成正反,淹而成物质,化而成灵魂,  于是万物众生产生了,  和你们说,你们懂吗
  中心不是黑洞吗?
  @小土郎
08:22:59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  射线能逃脱黑洞????
  就喜欢科普贴,板凳,瓜子,饮料
  这科学还没那没那迷信的八卦图好懂啊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牛皮大鼓
08:38:43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  做个记号。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叫“装B”,我就带他来看您。
  @HH2-05-06 08:42:01  射线能逃脱黑洞????   -----------------------------  射线是进入黑洞前发出的,它实际上强大的电磁波
  @无道道人
3:28:00  我研究天文多年,早有所得,后来看书才知道前人也已经有所研究了.我也只有一笑了之,最近也童心大发,想给大家讲解一下宇宙的奥秘,内容包括宇宙如果形成,黑洞,白洞,时光碎道,奇点,中子星,外星生物等.顺便与有兴趣的涯友讨论.  -----------------------------  。。。。。。。。。  我是研究地质学的。其中呀,人类如果把目光的尺度放宽了之后,一切的一切,神马都是浮云。
  黑洞不能直接观测到,但通过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发出的强大X射线,我们可以推断出黑洞的存在
  @有碗讲碗有碟话碟
08:58:31  我是研究地质学的。其中呀,人类如果把目光的尺度放宽了之后,一切的一切,神马都是浮云。  -----------------------------  您是不是仰望星空的那位?
  是中国领土吗?  
  @义马路人
09:09:25  是中国领土吗?  -----------------------------  我们比棒子晚了一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征服天下送给你
08:52:40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  你这个级别的生物是发现不了比你小一个宇宙级别的生物的,同样我们所寄生的该原子所在的细胞的生物,也发现不了我们
  国观改宇宙观了?  
  @不酸醋
08:53:49  牛皮大鼓
08:38:43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  做个记号。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叫“装B”,我就带他来看您。  ====================================  真知面前不生敬畏感,你将错失大道的机会
  黑洞里面是什么东西啊?翻转宇宙?
  @小土郎
07:41:58  用紫外线照相得到的银河系360度全景图  在图上可以看见暗淡的星际尘埃    -----------------------------  谁拍的?
  人啥时候有能力破碎虚空呢。。。
  楼主还是给我们讲讲 杀龙的技术吧.
  @小土郎
08:22:59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  @HH2-05-06 08:42:01  射线能逃脱黑洞????  -----------------------------  不是逃离.  而是一种现象.  这道理就像....人吃东西时,会发出声音一样 好理解了么?
  宇宙等着我们中国人来征服,来殖民。到时候一人分一颗地球。
  回复第56楼(作者:@义马路人 于
09:41)   国观改宇宙观了?   [消息来自掌中天涯]    ==========  谁说的。宇宙都是韩国的。所以讨论宇宙观既是国观。科学上的科普还是算了。大众化的科学观对宇宙的认知都差不多了。现在获得认可最多的就是相对论啊。如果楼主的认知停留在时间简史或者果壳中的宇宙的认识阶段。那没什么好科普的。大部分人都有个大体概念。楼主要是从哲学宗教角度谈这个。我倒是很有兴趣  
  回复第39楼,@牛皮大鼓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拉升变化而成宇,即为时也,  重叠而成正反,淹而成物质,化而成灵魂,  于是万物众生产生了,  和你们说,你们懂吗  --------------------------  我佛慈悲  
  想看真实黑洞的同学可以参看一下SQ的扒那个的照片!
  银河系有这么一个星球,全是美女而且不穿衣服,更惊讶的是一个男的没有^O^  
  @征服天下送给你
08:52:40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  哈哈,多年前我就有这种想法了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观测到”不少黑洞了。但白洞就是科学家们用来遮羞的。本郎不是专家,连民科都算不上,所以可以言所无忌了。多年前剑桥有个女的帮教授处理实验数据。这就是一些射电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结果。她发现天空有些位置有时候有周期性脉冲信号,频率很高,强度很大,但持续时间不长,你真想认认真真地收听它,它却没了。她就把这发现报告给教授。教授一听,哈哈大笑,天上那些地方没有大星星,哪来的天外飞仙?一定是地上来的干扰信号,你小女子好好工作不要总想着出名。结果女的锲而不舍,终于在再次听到这种信号时,跑去把教授纠来,教授一听大惊失色,让女的作详细记录和分析。狡猾的老儿眼珠子一转让她不要对外伸张,自己关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不久叫来另一个学界关系户。在外面分析数据的那女的听到了屋里开香槟声,大笑声。随即,教授和他的关系户铁哥们儿,发表论文,宣称他们观测发现了新型中子星,称之为脉冲星。这还了得,这无亚于平湖巨波,整个学界顿时沸腾起了。人们纷纷把射电望远镜指向天上各个原以为不重要的区域,结果捷报频出,又有不少脉冲中子星被发现,而且理论也有重大的跨越。那还了得,教授和他的铁哥们儿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些人为那女的打抱不平,凭什么首先发现的人默默无闻?那教授神气活现,我的实验室,我的钱,我有钱搞得好设备,没有那女的其他人也会帮我发现中子星的。你说科学界黑不黑?中外都一个屌样。  科学家的特点就是不安分,不过拿别人出的钱,不能什么成果或者文章都不出吧?不拿点东西出来凭什么升职发财出名?于是大家就绞尽脑汁搞中子星。没想到还真发现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有些中子星发出的能量太大了,中子星再能耐也不能整出那么多的辐射出来吧,这不是物质能量不守恒了吗?经典物理学出丑了,就出现了现代物理学,可是现代物理学也出丑了,怎么办?人们常说天才与妄想家只有一步之遥,本郎说不要用天才来侮辱妄想家。于是就有一些“天才”说,不是已经有黑洞了吗?什么东西都可以掉到黑洞里去,那它们也可以从“白洞”里掉出来,黑洞和白洞之间有一个虫洞连着。脉冲星那就有白洞,所以它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出能量来。于是乎,就有人添油加醋,黑洞是属于一个宇宙,白洞属于另一个宇宙,虫洞连接两个宇宙。这种时候也是“天才”迸发的时候,更有人说,虫洞太伟大了,通过它我们不但可以穿梭不同宇宙,而且还可以穿梭时间。总而言之,本郎在这里给大家掰乎掰乎,让大家乐一乐,别忘了接着去外争国权去。
  高人不少嘛,欢迎牛皮鼓战士释疑。  
  @小土郎
10:20:46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观测到”不少黑洞了。但白洞就是科学家们用来遮羞的。本郎不是专家,连民科都算不上,所以可以言所无忌了。多年前剑桥有个女的帮教授处理实验数据。这就是一些射电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结果。她发现天空有些位置有时候有周期性脉冲信号,频率很高,强度很大,但持续时间不长,你真想认认真真地收听它,它却没了。她就把这发现报告给教授。教授一听,哈哈大笑,天上那些地方没有大星星,哪来的天外飞仙?一定是.....  -----------------------------  好狼啊O(∩_∩)O~我要的图。。。o(╯□╰)o
  真神贴 马克
  @征服天下送给你
08:52:40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  @hanhua65
10:20:27  哈哈,多年前我就有这种想法了  -----------------------------  +1  同想
  银河系中心住着一位一夜亿次郎,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牛皮大鼓
08:38:43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  楼主谁然喜欢装神弄鬼,但是比你强多了,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小土郎
08:22:59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  貌似有理,实则狗屁。为何黑洞吸收物质不是三维360度?为什么要像扁平大饼一样吸收物质?
  回复第74楼,@wttkxo  @征服天下送给你
08:52:40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  @hanhua65
10:20:27  哈哈,多年前我就有这种想法了  -----------------------------  +1  同想  --------------------------  一样!  
  @上挡脸下护裆
10:58:29  回复第74楼,@wttkxo  @征服天下送给你
08:52:40  我觉得其实我们所在的宇宙就是一个循环的细胞体系。我们整个只是一个细胞,地球,月球,太阳等都只是一个原子,我们就是原子表面上的寄生虫,如果科学再进步几百年,我们就能在超级显微镜下发现原子寄生虫了。  -----------------------------  @hanhua65 2012-05-...........  -----------------------------  +1  我还想我们可能都是被制造出来做实验的呢,就像我们的科学家在做生物实验一样,也许我们的世界就是某个更大尺度的科学家在做实验
  作者:牛皮大鼓 回复日期: 08:38:43  回复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拉升变化而成宇,即为时也,  重叠而成正反,淹而成物质,化而成灵魂,  于是万物众生产生了,  和你们说,你们懂吗  ===============================  弱智的神棍。
  关注中
  作者:牛皮大鼓 回复日期: 09:52:38  回复
  @不酸醋
08:53:49  牛皮大鼓
08:38:43  一群愚昧无知的人啊,  时空本无轴,  一朝,时空点重叠而生振动,  而产无明,即为太极,  一切因而生,外向延伸运动而成宙,即为空也,......  -----------------------------  做个记号。以后再有人问我什么叫“装B”,我就带他来看您。  ====================================  真知面前不生敬畏感,你将错失大道的机会   ===================  看了就想呕吐,哈哈,你这种装B神棍在天涯国观是没有市场的。
    翻了一下楼主的贴子,原来也是个装B的神棍,我无语了。大家可以散了。
    麻烦版主以后不要放行这种低级、神棍作者发的贴,拉低天涯国观的品味啊。
  @小土郎
08:22:59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当黑洞吞噬恒星时,由于大量物质高速旋转坠落,发出强烈的X射线,图中银河系中心垂直伸出的光臂就是我们观测的X射线。    -----------------------------  @HH2-05-06 08:42:01  射线能逃脱黑洞????  -----------------------------  @l2-05-06 10:10:53  不是逃离.  而是一种现象.  这道理就像....人吃东西时,会发出声音一样 好理解了么?  -----------------------------  光都逃不出来,所以叫黑洞  X射线和光一样也是电磁波,它逃出来了?
  @斗米养家
10:27:20  高人不少嘛,欢迎牛皮鼓战士释疑。  -----------------------------  释疑吧,非三言俩语能说清楚的。智者求索,愚者固封。  悟者自悟,般若智慧
  @只履归西
11:55:15  光都逃不出来,所以叫黑洞  X射线和光一样也是电磁波,它逃出来了?  -----------------------------  应该是在彻底进去之前发出来的
  仅凭楼主一句织女星比太阳大百倍,就知道楼主是在胡说八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比太阳大百倍的恒星
  作者:只履归西 回复日期: 11:55:15  回复
  光都逃不出来,所以叫黑洞  X射线和光一样也是电磁波,它逃出来了?  -------------------------  虽然未必是真相,但是这种假说还真不是你说的这种情况  该假说中黑洞“放射”出射线,实际上是处在其临界边沿处外端的光速射线  这种理论中凡是进入这个临界边沿的射线,当然是逃不了的。但是恰好在其外的射线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更加集中。
  这些都是西方的狗屁,楼主你多讲点中国传统如何?  
  回复第66楼,@揉我脸  银河系有这么一个星球,全是美女而且不穿衣服,更惊讶的是一个男的没有^O^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无图无真像!!  
  @清心清玉
12:07:02  仅凭楼主一句织女星比太阳大百倍,就知道楼主是在胡说八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比太阳大百倍的恒星   -----------------------------  现在已知最大的质量的恒星是太阳的190倍,天文学中的名称是HDE 269810   实际上太阳是恒星中质量较轻的。
  @happyltj
12:25:37  这些都是西方的狗屁,楼主你多讲点中国传统如何?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神棍中西都有的
  @小土郎
07:41:58  用紫外线照相得到的银河系360度全景图  在图上可以看见暗淡的星际尘埃    -----------------------------  @只履归西
09:59:07  谁拍的?  -----------------------------  毫无疑问,棒子
  支持一下!
  现在不是出来一个M论 好像有无数个宇宙 平行世界
感觉科技越来越神话了
  被黑洞撕碎的恒星还会是火红的等离子状态?  聚变反应应该已经停止了,是一堆高温物质而已。
  mark  喜欢天文学,  哈勃太空望远镜 升空20周年,  cctv 探索发现 对于大宇宙有很多叹为观止的发现,  本人看了三遍了,过瘾啊,
  现在已知最大的质量的恒星是太阳的190倍,天文学中的名称是HDE 269810   实际上太阳是恒星中质量较轻的。   =-==========楼主那宝贝说的是大百倍,懂吗,大百倍那是什么概念,大百倍和质量大可是两相概念  搜遍整个宇宙你就找一个比太阳大倍的恒星来看,质量大百倍,那叫偷换概念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上海苏州天文台 - 太阳距银河系中心有几个天文单位?
IT88 TOPFILE
双筒望远镜
激光测距仪
红外热像仪
单筒观察镜
天文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
地下金属探测器
英国放大镜
法国儿童太阳镜
所在位置:首页 >
> 上海苏州天文台
太阳距银河系中心有几个天文单位?
1.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29 00:39:28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目前在赫-罗图上度过了主序生涯的一半左右。它是一个质量为1989.1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139.2万km(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的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其平均密度为水的1.4倍,但这一平均密度隐含着很宽的密度范围,从超高密的核心到稀薄的外层。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其总体外观性质是,光度为383亿亿亿瓦,绝对星等为4.8,他是一颗黄色G2型矮星,有效温度等于开氏5800度。太阳与在轨道上绕它公转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为km(499.005光秒或1天文单位)。按质量计,它的物质构成是71%的氢、26%的氦和少量重元素。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7,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平均周期;赤道比高纬度自转得快),每2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其次是半人马座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4.22年,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点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3,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并非不动,只是因为离开我们实在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特殊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叫作恒星。
测定恒星距离最基本的方法是三角视差法,先测得地球轨道半长径在恒星处的张角(叫作周年视差),再经过简单的运算,即可求出恒星的距离。这是测定距离最直接的方法。但对大多数恒星说来,这个张角太小,无法测准。所以测定恒星距离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以及由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确定视差,等等(见天体的距离)。这些间接的方法都是以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
恒星的亮度常用星等来表示。恒星越亮,星等越小。在地球上测出的星等叫视星等;归算到离地球10秒差距处的星等叫绝对星等。使用对不同波段敏感的检测元件所测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统之一是U(紫外)B(蓝)、V(黄)三色系统(见测光系统"" class=link>测光系统);B和V分别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视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数。太阳的V=-26.74等,绝对目视星等M=+4.83等,色指数B-V=0.63,U-B=0.12。由色指数可以确定色温度。
恒星表面的温度一般用有效温度来表示,它等于有相同直径、相同总辐射的绝对黑体的温度。恒星的光谱能量分布与有效温度有关,由此可以定出O、B、A、F、G、K、M等光谱型(也可以叫作温度型)温度相同的恒星,体积越大,总辐射流量(即光度)越大,绝对星等越小。恒星的光度级可以分为Ⅰ、Ⅱ、Ⅲ、Ⅳ、Ⅴ、Ⅵ、Ⅶ,依次称为超巨星、亮巨星、巨星、亚巨星、主序星(或矮星)、亚矮星、白矮星。太阳的光谱型为G2V,颜色偏黄,有效温度约5,770K。A0V型星的色指数平均为零,温度约10,000K。恒星的表面有效温度由早O型的几万度到晚M型的几千度,差别很大。
恒星的真直径可以根据恒星的视直径(角直径)和距离计算出来。常用的干涉仪或月掩星方法可以测出小到0001的恒星的角直径,更小的恒星不容易测准,加上测量距离的误差,所以恒星的真直径可靠的不多。根据食双星兼分光双星的轨道资料,也可得出某些恒星直径。对有些恒星,也可根据绝对星等和有效温度来推算其真直径。用各种方法求出的不同恒星的直径,有的小到几公里量级,有的大到10公里以上。
只有特殊的双星系统才能测出质量来,一般恒星的质量只能根据质光关系等方法进行估算。已测出的恒星质量大约介于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120倍之间,但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在0.1~10个太阳质量之间恒星的密度可以根据直径和质量求出,密度的量级大约介于10克/厘米(红超巨星)到 10~10克/厘米(中子星)之间。
恒星表面的大气压和电子压可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元素的中性与电离谱线的强度比,不仅同温度和元素的丰度有关,也同电子压力密切相关。电子压与气体压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二者都取决于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因而同恒星的光度也有密切的关系(见恒星大气理论)。
根据恒星光谱中谱线的塞曼分裂(见塞曼效应)或一定波段内连续谱的圆偏振情况,可以测定恒星的磁场。太阳表面的普遍磁场很弱,仅约1~2高斯,有些恒星的磁场则很强,能达数万高斯。白矮星和中子星具有更强的磁场。
化学组成 与在地面实验室进行光谱分析一样,我们对恒星的光谱也可以进行分析,借以确定恒星大气中形成各种谱线的元素的含量,当然情况要比地面上一般光谱分析复杂得多。多年来的实测结果表明,正常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差不多。按质量计算,氢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镁、铁、硫等。但也有一部分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与太阳大气不同,例如沃尔夫-拉叶星,就有含碳丰富和含氮丰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属线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干金属元素和超铀元素的谱线显得特别强。但是,这能否归结为某些元素含量较多,还是一个问题。
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然而恒星大气中的化学组成一般却是变化较小的。
物理特性的变化 观测发现,有些恒星的光度、光谱和磁场等物理特性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周期的、半规则的或无规则的变化。这种恒星叫作变星。变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几个天体间的几何位置发生变化或恒星自身的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造成的几何变星;一类是由于恒星自身内部的物理过程而造成的物理变星。
几何变星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两个恒星互相绕转(有时还有气环或气盘参与)因而发生变光现象的食变星(即食双星)。根据光强度随时间改变的“光变曲线”,可将它们分为大陵五型、天琴座β(渐台二)型和大熊座W型三种几何变星中还包括椭球变星(因自身为椭球形,亮度的变化是由于自转时观测者所见发光面积的变化而造成的)、星云变星(位于星云之中或之后的一些恒星,因星云移动,吸光率改变而形成亮度变化)等。可用倾斜转子模型解释的磁变星,也应归入几何变星之列。
物理变星,按变光的物理机制,主要分为脉动变星和爆发变星两类。脉动变星的变光原因是:恒星在经过漫长的主星序阶段以后(见赫罗图),自身的大气层发生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脉动性的光度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脉动周期与恒星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那些重复周期为几百乃至几千天的晚型不规则变星、半规则变星和长周期变星都是体积巨大而密度很小的晚型巨星或超巨星周期约在1~50天之间的经典造父变星和周期约在,0.05~1.5天之间的天琴座RR型变星(又叫星团变星),是两种最重要的脉动变星。观测表明,前者的绝对星等随周期增长而变小(这是与密度和周期的关系相适应的),因而可以通过精确测定它们的变光周期来推求它们自身以及它们所在的恒星集团的距离,所以造父变星又有宇宙中的“灯塔”或“量天尺”之称。天琴座RR型变星也有量天尺的作用。
还有一些周期短于0.3天的脉动变星 (包括"" class=link>盾牌座型变星、船帆座AI型变星和型变星"" class=link>仙王座型变星等),它们的大气分成若干层,各层都以不同的周期和形式进行脉动,因而,其光度变化规律是几种周期变化的迭合,光变曲线的形状变化很大,光变同视向速度曲线的关系也有差异。盾牌座δ型变星和船帆座AI型变星可能是质量较小、密度较大的恒星,仙王座β型变星属于高温巨星或亚巨星一类。
爆发变星按爆发规模可分为超新星、新星、矮新星、类新星和耀星等几类。超新星的亮度会在很短期间内增大数亿倍,然后在数月到一、二年内变得非常暗弱。目前多数人认为这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现象。超新星的外部壳层以每秒钟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一个逐渐扩大而稀薄的星云;内部则因极度压缩而形成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之类的天体。最著名的银河超新星是中国宋代(公元1054年)在金牛座发现的“天关客星”。现在可在该处看到著名的蟹状星云,其中心有一颗周期约33毫秒的脉冲星。一般认为,脉冲星就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
新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在几天内会突然增强大约9个星等或更多,然后在若干年内逐渐恢复原状。1975年8 月在天鹅座发现的新星是迄今已知的光变幅度最大的一颗。光谱观测表明,新星的气壳以每秒500~2,00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一般认为,新星爆发只是壳层的爆发,质量损失仅占总质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因此不足以使恒星发生质变。有些爆发变星会再次作相当规模的爆发,称为再发新星。
矮新星和类新星变星的光度变化情况与新星类似,但变幅仅为2~6个星等,发亮周期也短得多。它们多是双星中的子星之一,因而不少人的看法倾向于,这一类变星的爆发是由双星中某种物质的吸积过程引起的。
耀星是一些光度在数秒到数分钟间突然增亮而又很快回复原状的一些很不规则的快变星。它们被认为是一些低温的主序前星。
还有一种北冕座 R型变星,它们的光度与新星相反,会很快地突然变暗几个星等,然后慢慢上升到原来的亮度。观测表明,它们是一些含碳量丰富的恒星。大气中的碳尘埃粒子突然大量增加,致使它们的光度突然变暗,因而也有人把它们叫作碳爆变星。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观测波段的扩大,还发现了射电波段有变化的射电变星和X射线辐射流量变化的X射线变星等。
结构和演化 根据实际观测和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恒星大气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在一部分恒星中,最外层有一个类似日冕状的高温低密度星冕。它常常与星风有关。有的恒星已在星冕内发现有产生某些发射线的色球层,其内层大气吸收更内层高温气体的连续辐射而形成吸收线。人们有时把这层大气叫作反变层,而把发射连续谱的高温层叫作光球。其实,形成恒星光辐射的过程说明,光球这一层相当厚,其中各个分层均有发射和吸收。光球与反变层不能截然分开。太阳型恒星的光球内,有一个平均约十分之一半径或更厚的对流层。在上主星序恒星和下主星序恒星的内部,对流层的位置很不相同。能量传输在光球层内以辐射为主,在对流层内则以对流为主。
对于光球和对流层,我们常常利用根据实际测得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建立起来的模型进行较详细的研究。我们可以从流体静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的基本假设出发,建立起若干关系式,用以求解星体不同区域的压力、温度、密度、不透明度、产能率和化学组成等。在恒星的中心,温度可以高达数百万度乃至数亿度,具体情况视恒星的基本参量和演化阶段而定。在那里,进行着不同的产能反应。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云凝缩而成,主星序以前的恒星因温度不够高,不能发生热核反应,只能靠引力收缩来产能。进入主星序之后,中心温度高达700万度以上,开始发生氢聚变成氦的热核反应。这个过程很长,是恒星生命中最长的阶段。氢燃烧完毕后,恒星内部收缩,外部膨胀,演变成表面温度低而体积庞大的红巨星,并有可能发生脉动。那些内部温度上升到近亿度的恒星,开始发生氦碳循环。在这些演化过程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赫罗图上形成一定的径迹。最后,一部分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气壳飞走,核心压缩成中子星一类的致密星而趋于“死亡”(见恒星的形成和演化)。
关于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后期的高密阶段的情况,主要是根据理论物理推导出来的,这还有待于观测的证实和改进。关于由热核反应形成的中微子之谜,理论预言与观测事实仍相去甚远。这说明原有的理论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见中微子天文学)。因此,揭开中微子谜,对研究恒星尤其是恒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很有帮助.
2.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26 15:22:14 太阳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位于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
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
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从远处看,银河系像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大铁饼的直径有10万光年,相当于万万公里。中间最厚的部分约光年。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
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望远镜发明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而后,T.赖特、I.康德、J.H.朗伯等认为,银河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18世纪后期,F.W.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他去世后,其子J.F.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J.C.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从球状星团的分布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中心。沙普利得出,银河系直径80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20千秒差距。这些数值太大,因为沙普利在计算距离时未计入星际消光。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
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旋涡星系,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 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大约发生 ...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二千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具有旋涡结构,即有一个银心和两个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其各部分的旋转速度和周期,因距银心的远近而不同。太阳距银心约2.3万光年,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转,运转的周期约为2.5亿年。
银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 。恒星的种类繁多。按照恒星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恒星可以分为5个星族。最年轻的极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银盘里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极端星族Ⅱ恒星则主要分布在银晕里。恒星常聚集成团。除了大量的双星外,银河系里已发现了1000多个星团。银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气体和尘埃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聚集为星云,有的则散布在星际空间。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了大量的星际分子,如CO、H2O等 。分子云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银河系核心部分,即银心或银核,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发出很强的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辐射。其性质尚不清楚,那里可能有一个巨型黑洞,据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千万倍。对于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知之尚少。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并预言如果他们的假说正确,在银河系中心应可观测到一个尺度很小的发出射电辐射的源,并且这种辐射的性质应与人们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观测到的辐射性质一样。三年以后,这样的一个源果然被发现了,这就是人马A。
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它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但是由于目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很类似于我们的银河系
银盘(Galactic disk):在旋涡星系中,由恒星、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扁平盘.
银盘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银河系中可探测到的物质中,有九成都在银盘范围以内。银盘外形如薄透镜,以轴对称形式分布于银心周围,其中心厚度约1万光年,不过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银盘本身的厚度只有2000光年,直径近10万光年,可见总体上说银盘非常薄。
除了1000秒差距范围内的银核绕银心作刚体转动外,银盘的其他部分都绕银心作较差转动,即离银心越远转得越慢。银盘中的物质主要以恒星形式存在,占银河系总质量不到10%的星际物质,绝大部分也散布在银盘内。星际物质中,除含有电离氢、分子氢及多种星际分子外,还有10%的星际尘埃,这些直径在1微米左右的固态微粒是造成星际消光的主要原因,它们大都集中在银道面附近。
由于太阳位于银盘内,所以我们不容易认识银盘的起初面貌。为了探明银盘的结构,根据本世纪40年代巴德和梅奥尔对旋涡星系M31(仙女座大星云)旋臂的研究得出旋臂天体的主要类型,进而在银河系内普查这几类天体,发现了太阳附近的三段平行臂。由于星际消光作用,光学观测无法得出银盘的总体面貌。有证据表明,旋臂是星际气体集结的场所,因而对星际气体的探测就能显示出旋臂结构,而星际气体的21厘米射电谱线不受星际尘埃阻挡,几乎可达整个银河系。光学与射电观测结果都表明,银盘确实具有旋涡结构。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为两万光年,厚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 星组成,主要是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银河系的中心,即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
银心在人马座方向,1950年历元坐标为:赤经174229,赤纬 -28°5918。银心除作为一个几何点外,它的另一含义是指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太阳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位于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银心与太阳系之间充斥著大量的星际尘埃,所以在北半球用光学望远镜难以在可见光波段看到银心。射电天文和红外观测技术兴起以后,人们才能透过星际尘埃,在2微米到73厘米波段,探测到银心的信息。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观测揭示,在距银心4千秒差距处o有氢流膨胀臂,即所谓“三千秒差距臂”(最初将距离误定为3千秒差距,后虽订正为 4千秒差距,但仍沿用旧名)。大约有 1,000万个太阳质量的中性氢,以每秒53公里的速度涌向太阳系方向。在银心另一侧,有大体同等质量的中性氢膨胀臂,以每秒135公里的速度离银心而去。它们应是1,000万至1,500万年前,以不对称方式从银心抛射出来的。在距银心 300秒差距的天区内,有一个绕银心快速旋转的氢气盘,以每秒70~14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盘内有平均直径为 30秒差距的氢分子云。在距银心70秒差距处,则有激烈扰动的电离氢区,也以高速向外扩张。现已得知,不仅大量气体从银心外涌,而且银心处还有一强射电源,即人马座A,它发出强烈的同步加速辐射。甚长基线干涉仪的探测表明,银心射电源的中心区很小,甚至小于10个天文单位,即不大于木星绕太阳的轨道。12.8微米的红外观测资料指出,直径为1秒差距的银核所拥有的质量,相当于几百万个太阳质量,其中约有100万个太阳质量是以恒星形式出现的。腥巳衔o银心区有一个大质量致密核,或许是一个黑洞。流入致密核心吸积盘的相对论性电子,在强磁场中加速,于是产生同步加速辐射。银心气体的运动状态、银心强射电源以及有强烈核心活动的特殊星系(如塞佛特星系)的存在,使我们认为:在星系包括银河系的演化史上,曾有过核心激扰活动,这种活动至今尚未停息。
银河晕轮弥散在银盘周围的一个球形区域内,银晕直径约为九万八千光年,这里恒星的密度很低,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有人认为,在银晕外面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球状的射电辐射区,称为银冕,银冕至少延伸到距银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万光年远。
宇宙名言:
世界的真正奥秘之所在,并不是不可见之物,而是可见之物。――奥斯卡?王尔德
在广漠沉寂的星空里,我们为失去的太阳悲泣。――约翰?德拉维尔?德迈蒙
黑色熔炉的中央,送出无数太阳的地方,无穷的魔力在蕴藏。――阿瑟?里姆包德
如果一个人能对着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的事物时,他的所说所想就会更加高尚。――西塞罗
我们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是一个普通的星系,因其投影在天球上的乳白亮带――银河而得名。银河系是一个透镜形的系统,直径约为25千秒差距,厚约为1~2千秒差距。它的主体称为银盘。高光度星、银河星团和银河星云组成旋涡结构迭加在银盘上。银河系中心为一大质量核球,长轴长4~5千秒差距,厚4千秒差距。银河系为直径约30千秒差距的银晕笼罩。银晕中最亮的成员是球状星团。银河系的质量为1.4×1011太阳质量,其中恒星约占90%,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约占10%。 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在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以每秒250公里速度绕银心运转,2.5亿年转一周。太阳附近物质(恒 星和星际物质)的总密度约为0.13太阳质量/秒差距3或 8.8×10-24克/厘米3。银河系是一个Sb或Sc型旋涡星系, 拥有一、二千亿颗恒星,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它的视绝对星等为Mv=-20.5。它以 1010年 的时间尺度演化。
研究简史 十八世纪中叶人们已意识到,除行星、 月球等太阳系天体外,满天星斗都是远方的“太阳”。 赖特、康德和朗伯特最先认为,很可能是全部恒星集合 成了一个空间上有限的巨大系统。
第一个通过观测研究恒星系统本原的是F.W.赫歇耳。 他用自己磨制的反射望远镜,计数了若干天区内的恒星。 1785年,他根据恒星计数的统计研究,绘制了一幅扁而 平、轮廓参差、太阳居其中心的银河系结构图。他用50 厘米和120厘米口径望远镜观测,发现望远镜贯穿本领增 加时,观察到的暗星也增多,但是仍然看不到银河系的边缘。F.W.赫歇耳意识到,银河系远比他最初估计的为大。F.W.赫歇耳死后,其子J.F.赫歇耳继承父业,将恒星计数工作范围扩展到南半天。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测定恒星的距离,并编制全天星图。1906年,卡普坦为了重新研究恒星世界的结构,提出了“选择星区”计划,后 人称为“卡普坦选区”。他于1922年得出与F.W.赫歇耳的类似的模型,也是一个扁平系统,太阳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边缘稀疏。沙普利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探讨银河系的大小和形状。他利用年勒维特发现的麦哲伦云中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了当时已发现有造父变星的球状星团的距离。在假设没有明显星际消光的前提下,于1918年建立了银河系透镜形模型,太阳不在中心。到二十年代,沙普利模型已得到天文界公认。由于未计入星际消光效应,沙普利把银河系估计过大。到1930年,特朗普勒证实星际物质存在后,这一偏差才得到纠正。
组成 银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1905年,赫茨普龙发现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1913年,赫罗图 问世后,按照光谱型和光度两个参量,得知除主序星外,还有超巨星、巨星、亚巨星、亚矮星和白矮星五个分支。 1944年,巴德通过仙女星系的观测,判明恒星可划分为 星族Ⅰ和星族Ⅱ两种不同的星族。星族Ⅰ是年轻而富金 属的天体,分布在旋臂上,与星际物质成协。星族Ⅱ是 年老而贫金属的天体,没有向银道面集聚的趋向。1957年,根据金属含量、年龄、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进而 将两个星族细分为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 盘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晕星族(极端星族Ⅱ)。
恒星成双、成群和成团是普遍现象。在太阳附近25 秒差距以内,以单星形式存在的恒星不到总数之半。迄 今已观测到球状星团132个,银河星团1,000多个,还有为 数不少的星协。据统计推论,应当有18,000个银河星团 和500个球状星团。二十世纪初,巴纳德用照相观测,发现了大量的亮星云和暗星云。1904年,恒星光谱中电离 钙谱线的发现,揭示出星际物质的存在。随后的分光和偏振研究,证认出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成分。近年来通 过红外波段的探测发现在暗星云密集区有正在形成的恒 星。射电天文学诞生后,利用中性氢21厘 米谱线勾画出银河系旋涡结构。根据电离氢区的描绘, 发现太阳附近有三条旋臂:人马臂、猎户臂和英仙臂;太阳位于猎户臂的内侧。此外,在银心方向还发现了一条3千秒差距臂。旋臂间的距离约1.6千秒差距。1963年,用 射电天文方法观测到星际分子OH,这是自从年间,在光学波段证认出星际分子CH、CN和CH+以来的重 大突破。到1979年底,发现的星际分子已超过50种。
结构 银河系的总体结构是: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 似于球形的部分叫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其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称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状分布的系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作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 大致也呈球形。有关银河系的细节见银河系结构。
起源和演化 银河系的起源这一重大课题目前还了解得很差。这不仅要研究一般星系的起源和演化,还必 须研究宇宙学。按大爆炸宇宙学假说,我们观测到的全部星系都是1010年前高密态原始物质因密度发生起伏,出 现引力不稳定和不断膨胀,逐步形成原星系,并演化为 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星系团的。而稳恒态宇宙模型假说则 认为,星系是在高密态的原星系核心区连续形成的。
银河系演化的研究近年来才有一些成就。关于太阳附近老年恒星空间运动的资料表明,在原银河星云的坍缩过程中,最早诞生的是晕星族,它们的年龄是100多亿年,化学成分是氢约占73%,氦约占27%。而大部分气体物质集聚为银盘,并随后形成盘星族。近年还从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元素的丰度的变迁、银核的活动及其在演化中的地位等角度探讨银河系的整体演化。六十年代 发展起来的密度波理论,很好地说明了银河系旋涡结构的整体结构及其长期的维持机制
3.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8 10:32:24 “天文单位”指的是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天文常数之一。天文学中测量距离,特别是测量太阳系内天体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单位,以A表示。天文单位是以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
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
一光年等于94,605亿公里, 或者63,240天文单位
因此25000光年*63240天文单位=天文单位=15.81亿天文单位
差不多就这么多吧4.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7 10:03:46 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从远处看,银河系像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大铁饼的直径有10万光年,相当于万万公里。中间最厚的部分约光年。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
现代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内侧的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
5. 回答人: 匿名 时间: 07-10 21:13:47 现代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内侧的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
天文学家们采取多种方式确定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人们只要抬头看一看夜空,就可以看到银河系的大致形状,它像是一条暗淡的光带横亘在天空。这条光带的宽度约为15度,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光带的两侧。这表明银河系是扁平的圆盘状,我们的太阳系位于圆盘近似平面的某处。如果银河系不是扁平的圆盘状,它看上去就会不同。比如说,如果银河系呈球状,我们看到的银河系就不会是窄窄的一条光带,而是布满了整个天空。如果我们的位置大大高于或低于圆盘平面,我们就不会看到银河系像光带一样横亘在天空--天空就会显得一半亮一半暗。通过测定我们能够看到的所有星星的距离,可以进一步确定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本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巨大的球状星团分布在以人马星座为中心的一个直径约10万光年的球形范围内。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中心也是银河系的中心,因此银河系看上去像是镶在球状星云中的一个扁平圆盘。
75年来,科学家通过射电天文学、光学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甚至X射线天文学等各种技术手段,更精确地测定了银河系螺旋型两翼、气体云、尘埃云、分子云等位置。
(以上观点仅代表回答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最新知识>>>
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2座1008(苏州街地铁站)
010- &&(热线: 谢威)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1095号N晖大厦一楼A08室
上海市闵行区剑川路950号启源科技园1号楼323(剑川路地铁口)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西部城B栋22-2(百腾数码广场后)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百脑汇11楼1117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北路185号赛城国际1511室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39号301室(地铁三号线惠济路站A口)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6号附3号桂馨苑三单元601室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与丰庆路天明森林公寓1号楼755
大连市中山区长江路201号普照假日电子城2层35号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池路1588号星光耀11幢19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31号(七里河小学北临剑桥教育)
安徽省合肥市北二环路利浩财智广场青年创业大厦A座1115室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498号天苑花园2幢23B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中路美联天骄城1栋1单元1005室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方广场金山街三楼3AP52铺(攀岩后面)
Beijing CCIT e-commerce Company
北京中视互联公司
IT88户外光学商城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河系和太阳系哪个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