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万万没想到女儿国一个问题,丹增的两个女儿将来是不是都要

丹增 - 网络娱乐平台
发布时间: 17:23:24
丹增,藏族,西藏比如人,活佛。197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自治区委副书记、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丙中洛素描
             丹 增
    有这么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它仅有800多平方公里,聚居着10来个民族,是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的典范;它只有6000多人口,教堂寺院图腾神迹遍布村寨,是不同宗教和平相处的典范;它是中国最小的行政级别,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五彩缤纷,是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的典范;它只是两座大山一条大江构成的地貌,可这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不同生态争奇斗艳的典范。最美的女子养在深闺,最美的风景藏在边陲。这里就是云南怒江峡谷深处还没有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净土丙中洛,藏语&有寨子的地方&。在本地人心目中它是盛开在八瓣莲花花蕊上的家乡,是人神共居之地;而在外地游客眼里,这里是人间最后的乐土和天堂。
  一个樱花怒放的时节,我行走在丙中洛的小街上。小街是丙中洛的唯一街道,而夹道盛开的樱花却不是本地土生品种。丙中洛自己的花有油桐花、桃花。油桐花洁白如玉,在每一座神山的心上幽然吐芳;桃花艳如朝霞,在怒江一个个温柔的转身处灼灼闪烁。丙中洛还有栗子花、核桃花、缅桂花、杜鹃花&&花开花落,雪山默默,江水滔滔。
  唯有这铺满了一条小街的樱花,是从遥远的日本引进来的。来自异域的樱花,一树树的站在那儿,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对陌生的丙中洛不疏离,不拒绝;恰如我这个异乡游子,踏上丙中洛便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而这一刻,我忽然听见一片笑声,似樱花瓣漫天飞舞,摇曳生辉。
  我一时愣住了:难道树会笑?
  当然,在有10座神山相拥、被10道神瀑洗涤的丙中洛,如果有一棵会笑的树,也许并不新奇!可我这个被科学异化了的人啊,偏有疑惑;循声而去,走近一家小商店,&嘻嘻嘻嘻&&&一阵舒怀的笑声又扑面而来。5个女孩,围坐在一张矮矮的方桌前,正在叮叮当当地干杯,笑得前仰后合。
  我也无法判断这些女孩子是藏族、怒族,还是傈僳族、汉族?因为即便是在丙中洛,所有的少数民族在日常起居中都一副汉人打扮,所有的少数民族在&公众场合&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我的目光扫去,看见小方桌上有红有白有黄&&不折不扣地放着5瓶酒。
  &姑娘们,你们有什么喜事啊?太阳还没有露脸,就喝起酒来了?&
&嘻嘻,喝早餐酒嘛!&分不清楚是谁回答的,只见一个个又花枝乱颤地笑作了一堆。
  &你们店铺&&几点开门营业?&
  &随便!&一个女孩豪爽地一挥手,一副指挥千军万马的派头。我被惊住,踌躇了一下,又问:&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随便。&回答得利索。
  我瞪着她们暗暗在想:这么做生意,能赚钱才怪呢。
  &哈哈哈哈!&笑声冲天而起,似在释我心中疑窦。&大哥,你也来喝一杯嘛!&又一个爽快的女子竟殷殷地倒了一杯酒端起来,拍拍身边的小板凳,要我坐下来,&大哥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一定辛苦了,喝杯酒解解乏,心里高兴就不累了。&
  我见女孩子们个个都笑靥如花地望着我,眼里流露的是一脉纯纯的暖意,我的心被深深地撼动了。我似乎已经嗅到了我长久以来一直梦里依稀的乡情。
  怀揣这样的暖意和乡情,我又来到了丁大妈家。
  丁大妈是开旅馆的。那一排石片盖顶、圆木为墙的房子跟前,远山起伏尽收眼底。
  丁大妈开的是丙中洛的第一家旅店。她开旅店的初衷,跟那几个喝酒的女孩子开商店一样,是跟着感觉走,&随便&开的。那时候,丙中洛是怒江边上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拥抱着的娇女儿,还藏在深闺人未识。改革开放了,这雄奇、神秘和美丽得让人失语的地方便来了游人。游人要问路,丁大妈便带着他们走;走一圈累了,要住宿,丁大妈又将他们带回了自己的家里。
  丁大妈对那些身背行囊、又疲惫又高兴的游人充满了同情。
  住下了,要吃喝,丁大妈也招待。可想喝啤酒,没有!但我家有咕嘟酒。什么是咕嘟酒?丁大妈告诉我,咕嘟酒是苞谷发酵做出来的,有点甜,有点酸,好喝。烤了石板粑粑,宰了大公鸡,做了琵琶肉,一样一样端上来,咕嘟酒就一杯接一杯&咕嘟&到客人的肚子里去了。咕嘟醉了的人,围着火塘跳舞,跳得七荤八素倒下,丁大妈夫妇俩就把他们一个个弄到床上去。
  客人一觉醒来,梦里不知身是客,朝丁大妈笑笑,洗把脸又上路了。
   一拨走了,一拨又来了。丁大妈觉得,这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好可怜啊,就想,干脆办个旅馆吧,让他们来了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吃好睡好才能出去尽兴地玩嘛。
  旅馆办起来了,住过的人喜欢丁大妈,就在网上发布了消息。
  网络时代,信息像光速,来的人就更多了。人多住不下,丁大妈只好把女儿女婿赶到仓房里去睡。可总不能让儿女天天睡仓房,丁大妈决定扩建。现在这长长的一排石片房就这么建起来的。房子跟前还有院子,院子不似城里人的别墅那样,用砖块围起的巴掌大一小块,而是连着山,连着水,有菜地,有果园。好在土地政府不拍卖,不收税。丁大妈院里的果子,客人来了随便摘。吃不完就落地上,烂了,种子会在泥土里发芽。
  丁大妈一年要接待数百名的游客,这其中,还有高鼻子黄头发的洋人。丁大妈不管你鼻子高不高,头发黄不黄,来了,一视同仁,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招待。洋人走了,也丢下点钱。丁大妈收钱,也是丙中洛风格,比较&随便&。可洋人的钱怎么跟人民币不同?心里便有些疙瘩,会不会是假币啊?疙瘩归疙瘩,到底抹不下脸去问。可收得多了,终于沉不住气,便给在泸水县当副县长的大女儿打电话,说外国人不地道,给我的都是假币。
  女儿匆匆回家,看着妈妈捧出花花绿绿的&假币&,哈哈大笑:&妈妈,这不是假币,这是美元、欧元、日元,还有英镑。&
  眼下,丁大妈已经有些富有了。有句话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将此话说给丁大妈听,定叫丁大妈笑掉那几颗不多的大牙。丁大妈从未追过财富,可一不留神,财富就来了,但她也不在意。
  丁大妈是藏族,汉名俞秀兰,老伴是怒族,汉名丁四方。于是人们便按汉族习惯叫她丁大妈了。丁大妈夫妇养育了5个子女,子女自然都随父亲姓丁。而5个子女已各自婚嫁,对象也是不同民族。一个家里便有了藏、怒、白、汉、独龙、纳西6个民族。
  有6个民族的大家庭,过年时聚在一起,对外,一致讲汉语;关起门来,便是&百花齐放&。谁在家主事,便讲谁的语言,而不管哪种语言,彼此都能沟通,彼此都团结和睦。
丁大妈的子女也各有信仰。大女儿是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可另有两个女儿信天主教,丁大妈自己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她的老伴则信仰藏传佛教。
  丁大妈家旁边有座天主教堂,钥匙就在丁大妈手里。教堂里的活动,丁大妈都要去操心。离她家几公里,便是藏传佛教普化寺,丁四方逢五、十六,都要去烧香点灯。
  这天,丁大妈兴冲冲地带我去参观重丁天主教堂,还在圣母玛利亚的神坛前唱起了圣诗。丁大妈歌喉嘹亮,神态虔诚,圣经是藏文,唱的是藏语!丁大妈的藏语圣诗,如一条高贵洁白的哈达,在怒江峡谷间飘荡。
  我问丁四方:&为什么你们生活得如此快乐满足?&他说因为他和老伴都有信仰。他还对我说,信仰是安放人的灵魂的地方,人有了信仰就有了主心骨。没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就像我们家的花豹(狗名):它嫌贫爱富,看见穿得漂亮的游客摇尾巴,看见穿得破烂的人汪汪叫;现在它竟也与时俱进了,看见丰田小车里出来的人就上去摇尾乞怜,见开手扶拖拉机的就上去叫&&
  听了丁四方的话,我感叹和赞美这里人的精神没有被商品社会污染。我十分赞同他们关于信仰的朴素理念。我说,是啊,有了信仰,人才会有宽容和爱心,有节制与和谐。
  丁大妈听了,却只是望着我笑,笑得头朝后仰过去,一如那几个光顾自己喝酒,不思赚钱的商店小姑娘。
  丙中洛的&随便&,客栈房价、餐馆饭菜不标价格,商店里也看不到几件商品名码标价,本地人相互合作、交换、借贷,没有协议,没有契约、借条之类的商用凭据,只凭一种诚信的默契&&&随便&。在我住的客栈门口,有个早餐店,卖的是大饼、米粥之类,我早晨路过门口,人头攒动,老板摇勺加粥,烧火切肉,忙得不可开交,钱箱是一个纸盒子,放在没人守的柜台上,客人吃完就自己往里扔钱,票面大的,扔进后自己找补,老板看都不看一眼。我旁观了好久,终于发现一个喝完粥就走了的人,于是我像逮到小偷似的向店主揭发:&刚才那人吃饭没给钱&。谁知老板头也不抬,丢了一句:&人家没带钱,明天会补上的。&反而弄得我这个都市文化人有些无地自容,惭愧地离开了。返回途中,我看见一个小药店,正好想买点药,可店里没人,我站了一会,旁边一个店主走过来问我想买什么,我说创可贴,他说:&主人不在,你先拿去用,回头再来交钱。&我也就很自然地&随便&了一次,打开药柜取了一包走人。第二天抽空过来还钱,票价2.6元,我递上5元,老板找了我3元,我认真地说:&你找多了&,老板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们都不算零钱的&,弄得我又一次面红耳赤。
  游丙中洛,原为观景,却写起了人。其实,丙中洛的景色雄奇美丽,刚柔相济;从山间坝子到巍巍山巅,自然景观跨越四季,植被从亚热带直至寒带,蔚为壮观。春天,梨花似雪,桃花灿烂;夏天绿水青山,一尘不染;秋天层林尽染,稻谷飘香;冬日银装素裹,雾锁怒江。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在这里挺直了陡峭伟岸的身躯,紧紧相偎形成了一条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它们似要联手将自己的野蛮女友怒江截住,可怒江却轻盈地从它们的夹缝里钻了出去,还不忘留下一串清脆透明的哗哗笑声。接着,这位可爱的姑娘又一屁股坐了下来,俏皮地向企图堵截她的两座大山回望了一会儿,然后再扭动着优雅的身姿,拍着手,快快乐乐地向南奔去。它就这样走走停停,每一次回望,就在坐下歇息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弯曲的大回旋,这就是现今人们乐而忘返的桃花岛、怒江第一湾&&而前面两座雪山联手堵截怒江的地方,则形成了一个十分险峻的关隘,据说这里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神仙也难通过的地方&&石门关。它就像两扇被江水冲开的石门,壁立千仞,雄踞滇关。
  事实上,在丙中洛观景,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一走,凝神一发呆,马上就会看到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或巉岩峭壁,鬼斧神工;或索桥横空,水光映雪;或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即便是雨中,那奔来眼底的山水泼墨,也可和大师级的国画杰作相媲美。
  此行之际,正值云贵高原天干地皱,草黄水枯,大旱百年未遇,人们盼水望眼欲穿。可在丙中洛,春水碧于天,春雨细如丝,空气清新而湿润。我去藏传佛教普化寺参观,便是光着脚板,趟过溪水冒雨前行。沿青石板铺就的山路拾级而上,淙淙清泉就在路边的沟壑里&随便&流淌,清纯明净,方圆八百里的丙中洛,山林间成排的瀑布汇成水帘,田园上网状的溪流自由流动,高坡上成群的泉眼喷薄欲出,这里是水的世界,这里的水全是纤尘不染,甘洌清纯的&纯净水&。
  丙中洛年轻的大山血脉通畅,碧罗雪山靠近怒江的这一边,郁郁葱葱,毛茸茸的植被像富有质感的漂亮的怒族织毯,覆盖在群山之上;而向西靠近澜沧江的那一边则就只见光秃秃的山峰了,据说那是文明过度侵入的结果。
  丙中洛人还告诉我,在他们的心里,一滴水、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山洞&&全都是神圣而有灵性的。原先,在丙中洛南面的贡当神山上,有一个神奇的接水洞。每年三月十五,这里的各族民众都要到洞里接圣水。接水洞里平时并不流水,可接水的人来了,水便汩汩而出,迎接接水的人;人走了,水还会潺潺地流一阵,作为相送。人来水流当然是吉祥的好兆头。接水仪式十分隆重,从三月十四起,喇嘛就在洞口烧香祈颂,千余名群众只在对面山上磕头礼拜,不焦不躁地等到第二天,才七八个人一组,有序地分批慢慢进洞接水。就连信天主教或基督教的群众,这一天也会来接水。
  神洞上的石头,据说是一种昂贵的羊脂玉石。玉石引来了贪婪的外乡人。一个外省商人,不知打通了什么关节,跑到丙中洛来,不顾当地乡民的反对,就在接水洞埋了18吨炸药,要开采玉石。
  丙中洛人心痛得彻夜难眠。一日傍晚,他们遥望接水洞,忽见洞口亮光一闪,从洞里飞出一匹马、一条龙。它们在夜空中一直向北,飞到了石门关旁边的仙女洞里。
  人们痛惜的心总算有了一些安慰&&天马和神龙知道有劫难,终于飞走躲开了。
  爆炸声起,石块四散飞溅,可贪婪的开矿者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玉石。结果老板宣布破产,相关领导也下了台。丙中洛的群众倒是心中释然:本来嘛,神山就是不能动的。宝贝早已随天马神龙飞走了!
  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五,人们就都自觉自愿地到石门关那边的仙女洞去接圣水了。为了验证丙中洛人的说法,离三月十五还有一个来星期,我就迫不及待地邀朋友们陪伴来到了仙女洞。
  仙女洞里干燥闷热,我把路上采来的野花恭敬地放在洞里的石板上,献给仙女。
  献了花,洞里没见水。到了三月十五,就会有水流出来吗?我心中暗暗存疑。
  陪我来的当地朋友异口同声地说:要祈求、要称颂、要诚心就会有水出来了。
  我笑了,你们谁会念颂词?
  大家纷纷摇头:说普化寺里的喇嘛才会念呢。
  我说,我来吧。
  他们不信。
  如果说,在怒江激流的呼啸声中,丙中洛是一朵酣梦不醒的睡莲,那么我的故乡,则是怒江上游的另一朵莲花;从丙中洛溯流而上,翻过梅里雪山,越过乃塘草原,蓝天下有一处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清净之处,那就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我生命的维系之根。在那海拔4000多米的那拉神山下,在四季不凋的苍茫林海里,5岁,我就披上僧衣,走进家庙,成了一名学佛的僧童。自此,母亲温柔的怀抱,林中飞奔的马鹿,草原上活泼的羊群,都远离了我;而属于我的,是青灯古佛、难懂的经文,还有就是人生在世的苦难生活的体验&&
  那时,我经常滑过牛皮溜索,在寺院与住家间穿梭。这牛皮溜索是用竹筏载送过江的办法拉起来的,我经常被悬在奔腾不息的怒江上,看江水打着旋涡,闪着波光,不停地朝前流去;或抬头看两岸的青山,青山伸出双臂似要挽留住我,我好像还听见怒江对青山说:&你是守不住我的。&
  终于,我也像怒江里的一滴水,随着时代的激流奔腾而去了。时光如大漠风烟,曼舞飞扬,我在俗世已经奔波了一个甲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如今我已到了倦鸟知返的时候,家乡的雪山草原和童年生活的情景,常常忽然奔来心中眼底&&于是我禁不住操着我亲切的藏族母语诵起儿时记忆中的企求大自然恩赐的《甘露颂》。在我的面前,一些钟乳石从洞顶上垂挂下来,犹如女性丰满的乳房。忽然,有人发出惊叫:&水来了,水来了!&
  在钟乳石的下方,在那酷似乳房的乳头部位,一滴清水开始渗了出来!
  同行中早有人拿着矿泉水瓶的瓶盖去接,接住便毫不犹豫地倒进了嘴里。
  我继续祈求。我说,星星会陨落,钻石会粉碎,人生也譬如朝露,但人的善意和爱心是无限的。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就像怒江水一样奔腾向前,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不仅山阻挡不住,人为的力量也阻挡不住;哪怕人在上面筑了大坝,将它堵住了,它最终也要奔腾向前&&自然给了人类生存与生命的摇篮,人若昧着良知与道德,以无情可耻的物欲破坏生态,必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水,流得更多了,一滴一滴,几乎所有的钟乳石都开始滴水,像母亲丰沛的乳汁,止也止不住。水是血脉,水是生命,大家欢呼雀跃,争相接水,一饮而尽。人类还想生存千年万年,唯有对大自然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才行。
  泪水从我的眼中溢出。我从洞口向北眺望,翻过这个山口,翻过前面海拔6000多米的大雪山,那里就是我的故乡,我亲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及其他亲人生生不息的地方。我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母语祈颂:巍巍的雪山,奔腾不息的怒江啊,我的家乡,我的草原,我已经感受到了你温暖的怀抱了;您的孩子没有忘记您对我的养育之恩&&
   水,一滴又一滴,纷纷滴下,越滴越快,渐渐地连成了线,流成了瀑,哗哗而下。我的心跳得更加激烈起来;我似乎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滴水,融进了这哗哗的水流之中,随着怒江滚滚的激流,汇入萨尔温江,然后注入大海,一起奔向宇宙、生命、物质、和自然的轮回流转之中&&
  在丙中洛,你若是行走在茂密的森林中,满耳听到的是哗哗的松涛声;若是行走在纵横的田野里,满耳听到的是叽叽的鸟鸣声;若是行走在翠绿的山谷中,满耳听到的是潺潺的流水声;若是行走在村寨的小路上,满耳听到的是此起彼伏的牛羊声。这里充满荒情野趣,全无雕琢痕迹,这里空气清新甜美,全无浮尘雾霭,这里天空蔚蓝如拭,全无碳酸污染,这里充盈着质朴的美,粗犷的美,宁静的美,我看到这里,听到这里,不再恋惜摩天大厦、高速公路、霓虹闪灯、车水马龙。工业文明的物欲满足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对城市人来说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清洁的水已成了奢侈品,再也找不到丙中洛这样的&随便&。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还有几处丙中洛呢?
  有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让我深为感慨。两年前一个瑞士游客住进了丙中洛乡一个叫秋那桶的藏族村庄,客人走时将一块手表遗忘在客栈里,过了几天清扫房间才被发现。这纯朴的藏族农民怎么知道这个瑞士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好在客栈里,人们喜欢在木墙上&发表&自己的感言,有的还表明自己的身份、地址。那个瑞士人刚好也有留言,写了他通过哪家旅行社到的丙中洛等等的字句。客栈主人于是在网上查到了这家旅行社在州上的办事处。他连夜赶路找到了导游,索要了瑞士游客的地址,再通过邮局将那块手表寄往瑞士。厚道的藏族农民哪里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电子表而已,其价值还不抵他寄到瑞士的邮费。那瑞士游客收到这表时,被深深地感动了,立即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还专门买了一块瑞士名表,赠送给这个藏族农民。
  丙中洛的人们,就是以自己的这种朴实无华的言行,感动着一拨又一拨的外地游客,让他们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真切地领略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人有难、八方来帮&的优良文化传统,还真实地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的纯朴、善良、以及现代人已经久违了的甚至不可思议的高贵人格和优良品质。
  有一段爱情故事也许更能说明丙中洛的魅力和它的包容。有4个浙江女孩子结伴来到丙中洛秋那桶旅游,住在一户藏族人家,主人叫余新民,他的儿子余贵权毕业于一所师专的体育专业,在一家发电厂打零工,是个英武俊朗的康巴帅小伙。周末,余贵权帮家里接待游客,他便为她们当导游。白天领着他们看险要的峡谷沙滩,幽静的草原牧场,秀丽的高山花甸,独特的民俗风情,晚上绕着篝火跳舞,围着火塘唱歌,看着月亮碰杯。她们尽兴而归以后,其中一个女孩忽然从昆明机场打来电话,说她不想走了,她爱上了丙中洛,更爱上了余贵权。余贵权怎敢轻易接受这飞来的爱情,好言相劝,好不容易让那女孩子回到了浙江。但对一个被爱情击中了心扉的现代女孩来说,一旦爱上了,就不管不顾了。她三天两头地给余贵权打电话,邀请他去浙江看看,最后甚至把飞机票都买好寄来了。余贵权实在感到盛情难却,只好去了浙江。到了女孩家一看,他傻眼了,原来人家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的千金,家里开了几个工厂和养殖场,连别墅都有两栋,更不用说那几辆豪华车。余贵权更不敢接受女孩子的爱了,他只请求给他一份工作,因为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到钱,好还女孩子给他买的机票钱,然后挣一笔回家的路费。女孩子的父母开初也许并不十分接纳这个来自云南偏远山村的小伙子,但碍于女儿的死缠软磨,也就给了余贵权一份在工厂里打考勤的工作,月薪5000元。余贵权也知恩图报,除了上班,家里的所有杂活都抢着去做。3个月下来,余贵权挣足了路费,先拿出2000元还女孩子的机票钱,再拿出5000元交房租,然后向女孩告辞。他对她说,我在丙中洛的全部家产加起来,还不足我这几个月挣来的工钱,因此我是不配娶你的。余贵权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在这个不缺钱的富裕家庭,缺的正是他这金子一般纯粹、山泉一样清澈透明的心。或许看淡了流水般的繁华,更向往一方心灵的净土,或许这平凡的举动感动了上苍,女孩父母不仅挽留了他,而且答应了这门亲事。
  这个千里结因缘的爱情故事终于修成正果。两年后,余贵权领着美丽的妻子,带着女方父母给的50万元,回到丙中洛,在家乡开了一家砖瓦厂,又一个汉藏结合的家庭在丙中洛生了根。有人说余贵权大赚了,不仅娶了人,还得了一笔建厂的钱。余贵权则说我才赔了呢,我现在把照顾她的责任和压力重得像背上了一座山。我在余家看到他们的结婚照时,惊讶于那照片上的一对人儿,就像电影明星一样光彩照人。
  丙中洛以它天堂般的自然美景,天空般清澈的心灵,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游玩的人流连忘返,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激情和对大自然的爱。我从丙中洛最边远的号称&美女村&的地方坐着汽车返回,我在想,过去最美的女子养在深闺,现在最美的女子养在边陲,同样最美的风景也留在了边陲。忽然又一个身材苗条、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在路边行走,身旁跟随着一对中年男女,我便停车让他们搭车随行。这姑娘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和他们聊天中才得知,他们来自德国,是一家子。女孩子刚高中毕业,便来丙中洛当志愿者,她的父母专程来丙中洛看望她。我问那德国姑娘为什么要来丙中洛。她告诉我,德国的青年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外出当志愿者的良好习惯。去得越偏远越艰难就越骄傲。她通过网络知道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过来了。她在当地的小学教英语,同时自己也学习汉语。她说:她太喜欢这个地方了,不论是这里的自然景观,还是这里的人们。她还说:&我从爱丙中洛,到爱上了中国,回去念完大学后,还打算来中国做事。&我看见这一家子那幸福满足的笑脸,深为丙中洛自豪,这个隐藏在大山中的小山乡,这个代表了华夏民族团结和谐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正是当代中国的一张名片吗?我开玩笑地问她:&你将来找对象会选择丙中洛人吗?&她毫不犹豫的回答:&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我问为什么,她又回答:&这里的人不说假话。&我无语,心中沉思着&不说假话&这4个字的含义,是真实,是诚实,是朴实。
  晚上,丙中洛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有一家酒吧,虽然条件有些简陋,但可能比许多大都市里的酒吧更为热闹和地道。当地朋友们告诉我说,在这家酒吧里有一种舞蹈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名为&藏迪,&也就是藏式迪斯科的简称。那天晚上我和一些朋友在这家酒吧里首次领略到了&藏迪&的风情,酒吧里中外游客和本地人济济一堂,当人们酒酣耳热、情绪达到某个沸腾点时,强劲的音乐响起,几乎所有的人都涌到一个不大的舞台上跳舞,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下,有跳迪斯科的、有跳藏族踢踏舞的、有跳霹雳的,有跳傈僳舞蹈&阿尺目刮&的、有跳摇摆舞的、有跳纳西族的&阿哩哩&的、甚至还有在上面跳健美操的,反正人们怎么高兴怎么跳、怎么痛快释放自己的激情就怎么来。没有统一规范的舞步,只有多元纷繁的风格,没有拘谨矜持的姿态,只有豪放挥洒的激情。
  这就是丙中洛的&藏迪,&一种将西洋元素、都市风情融合到本地民族舞蹈、民间文化之中的全民狂欢。&土洋结合&在这个层面上,已进入到一种水乳交融的佳境。此时已没有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信仰与信仰之间的差异,更没有中国人与外国人、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距离,大家都是快乐的人,都是丙中洛的主人,都是这个地球村的村民。一个瑞士人舞到高兴处,忽然找来一支话筒大声宣布,今晚他乐意为所有的人买单,请大家尽情地喝酒、尽兴地跳舞。但一个深圳人抢过了话筒,说,应该由他来买单,因为他太高兴了。又一个康巴汉子夺过话筒说,他是这里的主人,今晚应该由他来请所有的朋友们喝酒、跳舞。瑞士人和深圳人还在和康巴人争辩时,一个傈僳小伙子兀自找到酒吧的小姑娘交钱去了,于是这几个人都涌到那小姑娘面前,将大把的钞票塞过去。小姑娘都被挤到墙角了,她就像受到伤害那样双手捂着头,尖声说:&你们都不要争了,今晚我请客,随便喝、随便跳,不收钱!&这样一&随便&,四个人就都把钱放在小姑娘面前的吧柜上,继续回去跳舞喝酒。
  在丙中洛,人们总是很容易被感动,不是被大自然天堂一样的美景,就是被它朴实无华的人们;在丙中洛,人们也总是很容易返璞归真,找到遗失许久的某些情感&&单纯、自然、善良、仁爱、宽容,以及朴素的信仰;在丙中洛,人们也很容易学到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人和人如何平等相处,文化和文化如何和睦相融,民族和民族如何共同发展,信仰和信仰如何相互尊重。这些到现在还困扰着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重大课题,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已经撰写了汗牛充栋的学术论述,但依然没有解决地球上的贫富歧视、宗教争端、民族冲突、文化纷争以及战争的阴霾和烽烟。而丙中洛的人们,用他们最普通的生活,用他们最平凡的智慧,用他们最善良的内心,用他们最真诚的笑脸,无言地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香 格 里 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丹增
     香格里拉是一种文明,是敬畏大自然的文明,是友爱一切众生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是人与人宽容礼让的文明。正如经书中说的那样,香巴拉王国的人们,不仅享有优美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和丰沛的物质资源,人们还不执、不迷、不愚、不贪。
  一、蜚声海外
  公元1626年春季的一天,在葡萄牙南部小镇法鲁,传教士卡布莱尔在自己简朴的尖顶农舍里,仔细地将古朴的摇椅盖上防尘罩布,轻轻地拉上所有的窗帘,走出了狭长的门廊,他要翻越千座大山,走向东方,寻找香格里拉&&
  公元1924年春季的一天,俄罗斯探险家尼古拉&罗列赫,把自己两层的木屋拆下来,锯成木材卖掉,戴上圆筒皮帽,来到印马斯克车站,他要跨越千条江河,走向东方,寻找香格里拉&&
  公元1935年,同样是春季的一天,澳大利亚并不出名的美女作家勒古斯,怀揣花了100美元才办成的签证,来到布列瓦递港口,站在一艘巨大的木船夹板上,手里翻动着一张陈旧的中国地图,她要横跨千里大海,走向东方,寻找香格里拉&&
  还有来自葡萄牙的卡瑟拉,来自美国的洛佩兹,来自英国的拜勒,来自匈牙利的乔玛,来自法国的大卫&尼尔&&从17世纪20年代开始,一批批来自西方、南亚、中亚的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像着了魔似的,以传教、探险、游历等方式,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来到群山环抱的西藏、江河奔腾的川西、阳光灿烂的滇西北,追寻着梦幻,探寻着神迹,搜索着奥秘。神秘美丽的香格里拉以它美妙的传说,神奇的故事,浩瀚的典籍,成了他们深邃而执着的美梦,牵引着他们的灵魂,滋润着他们的躯体,支撑着他们的生命。
  葡萄牙传教士卡瑟拉为了探寻香格里拉的神迹,脱下西服,穿上袈裟,在西藏日喀则,拜高僧为师学藏文,租了一匹骡子驮上行李和生活用具,游历后藏的神山峡谷,在他自己手工装订的藏纸笔记上,用藏文、英文密密麻麻地记述了许多关于香格里拉的传说、印象。他在西藏居住了23年,是第一批向西方传递香格里拉信息的西方人之一,350年过去了,他的尸骨至今仍躺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亚堆河畔。
  1924年的夏天,西伯利亚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中,一支驼队疲惫不堪地朝着东方缓慢移动,驼背上驮的是生命必需的水和实现目标的魂,尼古拉&罗列赫是这支队伍的领队。他们穿越了印度、俄罗斯、蒙古、中国的千条江河,万道山梁,历时5年,行程15500英里,寻找香格里拉。1930年他的专著《在香格里拉寻找新时代》出版了,并被翻译成英文、藏文、法文。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轰动一时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没有到过中国的希尔顿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小说,还能打动被战争阴霾笼罩着心灵的西方人,是因为这本生动迷人的小说既具有东方神秘色彩、又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香格里拉王国。希尔顿从未到过中国,他何以能营造出一个遥远的东方理想王国?是因为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前半叶,外国传教士和探险家就开始在云南、四川等地寻找前往西藏的道路,他们中的许多人写出了大量的游历文章,在西方报刊发表,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在滇川藏结合部一带学习、考察、生活了近30年的洛克先生。他身穿藏装、喜好藏餐、精通纳西文和藏文,与当地贵族、头人、土司称兄道弟。他的许多文章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西方世界发表,曾引起巨大的轰动。在他回欧洲度假时,他的行囊中装着上百卷关于香格里拉传说的经文、90多幅香格里拉的挂图、10多本关于香格里拉的笔记。这些被洛克公诸于众的关于香格里拉的原始材料,深深触发了詹姆斯&希尔顿的创作灵感。小说是想象的艺术,希尔顿从古老遥远的东方文化中,敏锐的想象力飞越了时空,撷取出永恒的艺术素材,构思出了一个气象万千、启迪人生、令人向往的福田妙国。小说以香格里拉为轴心,塑造了一个和平绿洲,人间仙境,极乐世界,世外桃源。继而,风靡全球的美国好莱坞制片公司,于1937年将这部作品拍成电影,美妙动听的主题曲《香格里拉》随即唱响五湖四海。一本小说,一部电影,一首歌曲的世界意义不仅能让多少人落泪,还有它营造出来的精神气质、理想追求以及动人的故事和情节,融入到了读者的血脉,润物无声地将香巴拉的概念转化成香格里拉这一唱响世界、代表着祥和宁静和美满富足的理想王国。
  在这部作品中,不知是音译的差异,还是作者有意杜撰,在佛教史上相传了2500年的&香巴拉&被称为了&香格里拉&。1998年出版的《藏族大辞典》明确表述:香巴拉,佛教一净土名,意译极乐世界,又称&香格里拉&。其实,在藏语里,类似的意思还有一个&德瓦间&,它是藏族人心中向往的极乐世界。包含着藏传佛教、东方文明、神秘地域、民族文化、纯朴民风以及精神追求的香格里拉王国,折服了物质高度发达、精神相对空虚,正在寻找出路的西方人。于是,在西方围绕香格里拉的佛教团体应运而生,图书出版不胫而走,学术研究接踵而至。1971年,马来西亚一位颇有眼光的华裔企业家郭鹤年干脆借助香格里拉品牌,成立了经久不衰的国际连锁酒店集团。
  二、福田妙国
  在高山环绕、雪山雄奇、江河奔流、白云缭绕的西藏,最雄伟的建筑是寺庙,最虔诚的信仰是佛教,最权威的谕旨是神灵,在那些巍峨壮观、香烟飘香的寺院中,五彩缤纷的壁画上随处能见到有关香巴拉的画面;大小经堂沿墙挂着的唐卡中,总有几幅香巴拉的挂图;神圣庄重的经书架上,随便都能翻到香巴拉的经文;满腹经纶的高僧,都能讲出香巴拉的各种传说,就是在漫漫转经路上的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在祈求来世转生香巴拉。要问香格里拉在何处,答案千奇百怪,光怪陆离。要问香格里拉是什么样,回答几乎不谋而合,如出一辙:那里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嫉妒仇恨、没有疾病灾难,那里温暖如春,那里长年鲜花盛开,那里四季五谷丰登,还有满山硕果飘香,人人寿命以百年千年计算,想活多久就活多久,只有活腻了的人,才会去寻求涅槃转世的感觉。
  藏民族信仰、向往、追寻的香巴拉,最早源于佛祖的指引。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位身材高大、眉清目秀、仪表非凡的中年男子,离开富丽堂皇的皇宫,一身粗布衣,手端一个钵,独自穿越密林,踏着苇草荆棘,来到坚亚岩洞修行。沿途他看到伤残累累仰躺在地的乞丐,骨瘦如柴匍匐在地的小孩,这更坚定了他为众生苦修、寻找生命真谛的信念,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当他悟道走出岩洞来到菩提迦耶,在那高大茂盛的菩提树下禅定并立下誓愿,&不成正等觉,誓不起此座,&最终悟出四项要谛。他又向西行走200多公里,来到瓦热纳西的鹿野苑,在那四周林木葱茏的草坪上,用土石垒起讲坛,设置坐墩,第一次开讲自己的参悟之道,首次听讲的只有佛祖的5位伙伴。后来听讲者络绎不绝,传法似如日方升,悟道象如梦初醒。
  大概在公元前531年左右,佛祖在印度北方恒河岸边的瓦热纳西最后一次布道时,一位虔诚的皈依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发自内心的贪欲私情,通过修道可以解除,来自外在的酷暑严寒、山崩地裂又能如何消除?&佛祖神色自若地说,那我们建造一个莲花常开不谢,甘池常清不浊,林木常结硕果,田地常待收割,没有嫉恨与仇杀的香巴拉家园。
  释迦牟尼成佛后巡游各地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他不仅对民众的疾苦了如指掌,还对农事民情无所不知,因此,他讲经善用比喻,而且许多触景生情的比喻很多发自于农牧的生活、生态环境。佛祖当时所指的香巴拉是在天竺北部气候温和、生态优美、尚处于原始共产主义状态的一个小邦。以后在他的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遍知一切的无著、修道圣明的寂天以及他们的弟子,代代在讲经、布道、传法时,常常提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香巴拉。一切解脱内道私欲之苦和外道恶境之苦,都寄希望于天堂般的香格里拉。两千年来,无论是用梵文记录的释迦牟尼佛语,还是超凡脱俗的十大弟子、佛经贤传的百士圣者,在讲经时都经常提到香巴拉。
  曾为三世达赖索南绛措授戒、精通文殊菩萨之道的班钦&索南查巴,在他的名著《新红史》中也对香巴拉作了详细的描述。乾隆70寿辰时,不远万里从西藏赶赴承德参加万寿庆典的六世班禅,细读了大藏经《丹珠尔》中的《时轮经》,便撰写了学佛者必读、流传于西方的几十万字的《香巴拉导引》,活灵活现描绘了香巴拉的图景、香巴拉的状态,论述了香巴拉之路必须经历的生命旅程、生态旅程、积德旅程。而另一个以终生建寺兴教、著书立说、专修《时轮经》的藏传佛教觉囊派的高僧洛桑赤来,比较完整地解释了香巴拉的内涵外延、寻觅路线、境域状况,记载于30多本含着汗浸的手写经书中。
  公元1610年,藏地梵语学家多罗那他,从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到达尼泊尔,在西亚努的寺院,在巴热比斯的佛学院收集了许多梵文记载的关于香巴拉的传说。然后,他回到西藏日喀则边远的觉囊山沟,在以时轮教法立派的寺院里,负重志远,皓首穷经,将这些珍贵资料翻译成了藏文。应该说他是首个比较全面地翻译关于香巴拉梵文记载的藏族高僧学者。
  盛世修书是人类社会普遍意义的文化规律,元代西藏回归祖国版图,精英思想空前活跃,各种学说风起云涌。从元朝初期,线上娱乐导航站曲丹绕珠搜集整理散落在寺院、庄园中的各种译经,后经嘎玛拔西的弟子,以及历朝历代名人高僧编撰的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丹珠尔》中,都收录了多罗那他的译文。
  同样,用汉文记载的香巴拉故事也在东晋时期正式出现。出生于山西临汾,3岁便剃度为沙弥的法显,在东晋隆安3年( 公元399年),以65岁高龄踏上了西行出游学佛取经之路,前后共走了30余国,历经13年,回到祖国时已经78岁了。在炎热的印度马海脱,法显寻求到了佛教正法,将印度佛教传回中国,他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此后的千年间,中国掀起了一个西行求佛的热潮,中国僧人跋山涉水,在印度要么搜寻经典,要么请高僧授学,要么睹佛祖圣迹,或邀师来华传法。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汗牛充栋的译著,证实了自南北朝以来,印度佛教经典几乎都有了汉译本。在卷帙浩繁的经典中,我们都能看到佛祖讲述的和佛家弟子描绘的香巴拉圣境。
  经过汉藏两地历代高僧大德皓首穷经的翻译、整理、传扬,一个四周雪山环绕、状如八瓣莲花、遍地黄金宝石、常年青山绿水的香巴拉王国,便成为在寺院摇鼓击钹、祈颂经文时祈诵的天堂,成为善男信女在农舍敬香点灯、祈祷祝福时的心愿,成为信徒漫漫的朝圣途中顶礼膜拜的圣明神象。甚至在赛马场上,骑手在赛前的誓言中,也会祈愿像前往香巴拉那样神勇,愿马儿像驰骋在香巴拉那样腾云驾雾、快速飞奔。在藏区,无论是刻在岩石上的祈福词,还是悬挂在雪山垭口的经幡、古老寺庙残墙上的壁画,我们都能看到香巴拉王国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身影。
  三、雪域追梦
  香巴拉既不是神秘消失的玛雅遗址,也不是捕风捉影的外星人,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尼斯湖水怪,它是圣明的佛祖和代代相传的贤人弟子缔造的独特的精神家园。它不是凡人在今生中不能轻易抵达的彼岸世界,而是佛教信众可以在心田里萌生的极乐净土,在梦想中成真的彼岸天堂。对于在无序中生存、痛苦中生活的凡人,企盼着敲开黑暗冰封的心扉,解脱永无止境的人生烦恼,不仅要在精神追求上抵达这一理想的境界,而且希望此生能身临其境走进那所需都有、四时如春、自由正义、平等和谐的理想天国。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追寻着,探寻着,盼望着,在藏区一场寻找香巴拉的风潮巡演了几个世纪,演绎了很多动人的传说。就像汉族人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世外桃源一样,藏族人也相信在雪域高原,有他们尚未寻找到的香巴拉天国。
  &&有人说,香巴拉在羌塘草原北部的云雾中,那里是今日那曲北部的无人区。上世纪20年代,地处四川德格境内的帕古村,一个铁匠和一个还俗喇嘛带领100多位平民百姓,变卖所有的家产,离开富饶的故乡,踏上了寻找香巴拉的旅途。那时在藏区铁匠是人人歧视的社会下等人,认为他们连骨头都是黑的,尽管贵族家的门窗铁件、箱柜锁钥是他们做的,可见了老爷小姐他们得赶紧脱帽、弯腰吐舌,要到富人家做活,得先对着大门烧香磕头,脱鞋垂手,才能进门。而还俗僧人弃寺娶妻,背叛佛祖,更是罪大恶极,同样被人歧视。他们想忏悔罪业,出人头地,当然要寻找人人平等自由的香巴拉。传说这批香客真到了&绛香巴拉,&那位铁匠打了一座无比巨大、光芒四射的金灯献给了香巴拉神王,那位还俗的喇嘛脱胎换骨,承赐仙精,当了香格里拉精舍大殿的掌灯师,其余随同而来的信众各得所需,幸福美满。
  &&有人说,香巴拉在冈底斯山主峰的隐秘处,那里是今天西藏阿里的冈仁波切神山。上世纪末,从藏南金沙江畔的热谷里走出一群农具驮在马背、口粮背在身上的农民,又从藏东草原的玉树走出一批牵马赶牛的牧民,两支寻找理想天国的队伍在茫如山岗会合后,朝着冈底斯山进发。他们夏天找个水草丰盛的地方,支帐立灶,人畜休息;冬天来了,寻个避风挡雪的山谷,安营扎寨,春秋两季则遂水草前行。一路揉着羊皮做冬衣,织着氆氇做夏衣,年复一年,千里迢迢,历尽苦难,一路生下的孩子长大成人,一路赶来的畜群更新换代,终于来到了巍峨壮丽、神秘莫测,屹立在苍穹之下、高踞于群山之巅的冈仁波切神山脚下。仰望状如白色宫殿,形如白莲宝塔的雪山,使人愈发感到朦胧神秘、敬畏有加。这里被世人认为是千水之源,印度伟大的恒河源于此山,印度人民把恒河看成是通向天国的神圣水道,一生在恒河洗一次澡、喝一口水是莫大的荣幸;这里被世人认为是万山之巅,数千里绵延伸展的冈底斯和喜马拉雅比肩而立,冈仁波切以它独特的峰冠耸峙于群峰之间,被国内外佛教信徒认为是天地宇宙所铸就的曼荼罗;这里被世人认为是地球中心,日月星辰皆以此为轴各行其道,往复环绕,日就月将,天从人愿,给人间带来光明,给生命带来血脉,给灵魂带来支柱,佛教信众坚信它是宇宙本源和生命本源。这批虔诚的信徒到此,欢欣鼓舞,顶礼膜拜,有的甚至从山腰跃入峡谷,以了却永恒的心愿,结束人间的苦旅;许多人则绕山转经,捡到羊头大的金子,便在山下安家落户。
  &&还有人说,香巴拉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峡谷密林丛中的白玛岗,那里是至今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相传公元8世纪,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这里修行传法,他祈愿,这里将是人类最后的幸福家园,人间最美的生存乐土。他的弟子撰写经文:&佛之净土莲花地,圣地之中最殊胜。&在传说中那里的树叶是自然形成的绸缎,那里的湖水是自然形成的牛奶,那里的雨水是自然形成的糌粑,那里的山谷能自然调节冷热。在地球被战争创伤、生态被人为破坏之后,这里将永远是和平美满的乐土。由此,藏东、藏北、川滇藏区的信徒香客翻雪山、穿深谷、涉江河,来到这里朝圣。相传通向极乐世界的大门隐藏在这深山密林丛中,由雄狮、精猴、猛熊、金鹿守护着。成群结队的朝圣者,对着巨门似的岩石,颂经祈祷,燃香磕头,他们渴望着眼前突然出现奇迹,关闭了千年的通天神门訇然打开。就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位自称是活佛的人,号称自己有带人到达香格里拉的神通,一些朝圣的人信以为真,跟随他扶老携幼,爬悬崖、滑溜索、趟急流,到达白玛岗。他引着众人在通天神门前安营扎寨,白天对着山门高声祈颂,嗓子都喊哑了,夜晚对着山门磕头,额头都磕出血了。几个月过去,神门仍未打开,带去的食品吃完了,身穿的衣帽磨破了,只好挖一些野菜吃,但却食物中毒了,打一点野味吃,又被毒蛇咬伤了。这位领头的一看叫天不应,叫地无门,便趁着黑夜溜了。而那些备受折磨的信徒,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里,有的饿死,有的病死,也有不少人就在当地搭起竹楼,开荒种地,繁衍后代。
  &&曾有一位高僧听上师讲香巴拉的故事时,问上师香巴拉有多远,上师说,说远也远,要走十万八千里,说近也近,睡一夜的功夫可走个来回。他选择了走近路,备好行装,想当晚就走个来回。可刚一出门,睡意袭来,就把门坎当枕头睡着了。梦中高僧到了香巴拉,看到了一切美景,可是想着上师还在人间艰难地生活,便决心返回照顾上师,香格里拉神王挽留他,他仍坚持返回,临别时神王送一块石头给他作纪念,当他早晨醒来时,手里捏着一块鸭蛋大的金砣。他把金砣送给上师,讲了昨夜的梦境。上师说了一句:&心诚则灵。&
  &&还有一位半辈子潜心修持《时轮金刚》的活佛,想亲身感受香巴拉的美妙情景,便踏上寻找香格里拉的遥远旅程。他按照六世班禅《香巴拉的导引》的规则,先来到后藏扎什伦布寺,领取了通向香巴拉的签证,因为香巴拉是继过去的燃灯佛时代和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时代之后,第三个幸福美满的无量光佛时代,历代班禅大师又是无量光佛的化身,要去未来的极乐世界当然要到班禅大师的驻锡地领取通行证。然后,这位活佛步行、骑马、踩云、乘风,终于到了香格里拉,那里满山沉香、檀香发出奇异的芳香,满地玉砖,金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微风吹拂,花雨飘降,珍鸟鸣唱,美妙悦耳,人与人笑脸相迎,鞠躬谢礼,亲如兄弟。此情此景,让他联想起在家乡受苦受难的乡亲,他决定返回家乡,把所有父老乡亲带回香格里拉。可等他回到故乡,只见村头站着一位白胡子老头,一问才知道,是他的曾孙子。
  &&如果说以上寻找香巴拉的故事都是人神不分的时代的传说,我曾亲身遇见过一群寻找香巴拉的人的后代。上世纪40年代中期,藏北那曲的一个部落牧民不堪忍受牧主的剥削和严酷的气候,400多个牧民赶着牛羊,向茫茫无人区的西北方向前行。这群勇敢的人们在穿越无人区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些人迷途知返,打道回府,一些人则把倒毙的同伴尸体敬献天神雄鹰,继续前进。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他们用锥子刺穿牦牛脖子上的血管,靠饮血充饥解渴。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终于走到新疆南部一个叫梅达的地方。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南疆人的相貌又都是他们从来未见过,男的英俊,黄发高鼻,女的美丽,浓眉大眼。他们认为这里就是香巴拉王国了,于是就在梅达安营扎寨,独自开垦土地,繁衍后代,他们始终保持着藏族人的传统和习俗。直到60年代,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的一些后代才坐火车到了乌鲁木齐,再转乘汽车回乡。
  寻求香巴拉的故事何止这些,还有外蒙古人在卡尔其雅,印度人在喀什米尔,俄罗斯人在亚特里亚,法国人、瑞士人在本土圣地寻找香巴拉的故事,都无不稀奇生动,美不胜收。
  四、永恒家园
  先辈孜孜不倦地寻找香巴拉,是精神世界的追求,宛如童年时代未经世俗污染的心灵,崇尚大自然,敬畏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充满眷恋。历经苦难的生活,恶劣的气候,贫瘠的土地,残酷的创伤,自然就会向往生活美好、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平等自由的社会形态。现代人,虽有固定居所,却安定不了心灵,虽有稳定职业,却慰藉不了灵魂,虽有不菲的收入,却充实不了精神,生活在高楼狭巷,工作在喧嚣闹市,身处在污浊环境。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烦恼、不公、忧患,需要在一个安宁、公平、正义、没有世俗纷争的理想王国得到发泄和解脱。现代人更需要卸下自己肩上沉重的负荷,需要荡涤自己心灵久蒙的尘垢,香格里拉这样的理想王国,或许就是他们人生苦旅的一个休息站,甚至是最终的归宿。
  于是,在上世纪末,香格里拉便上演了一场&出口转内销&的人间喜剧。首先是詹姆斯&希尔顿将佛学理念、佛教理想、神话故事融为一体的香格里拉故事,以文学方式进行了艺术升华,创造了美轮美奂、生动感人、赏心悦目的世俗化和文学化的香格里拉。然后,文人雅士推波助澜,以电影、戏剧、音乐、文字的方式传播,在西方世界掀起了香格里拉热,让西方人心灵的一角有了一个和平宁静、祥和富饶的世界,他们或仰首舒眉,坐而论道,或整装待发,追寻遨游。而聪明智慧的中国人看到了商机,随着观念的更新,开放的深入,需要创建新的商业品牌,香格里拉不就是现成的品牌吗?
  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提出,精神层面的香格里拉可以创造感观现实的经济价值;妙笔生花的文化人提出,耳熟能详的香格里拉可以创造生动感人的文化价值;老谋深算的企业老板,更是用香格里拉品牌谋生发财;虔诚的佛教徒,也希望不灭的香格里拉法愿能够指点他们获得善果的捷径妙道。在藏区乃至滇川一带,《消失的地平线》一时走俏,汉文版、藏文版,精装、简装、手抄本,花样翻新,琳琅满目,熟悉不熟悉希尔顿这本小说的人,都争相阅读;知道不知道香格里拉含义的人,都把它当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商标注册、地名更改、公司起名、宣传推介,都以香格里拉为噱头、为荣耀、为自豪、为品牌。一些文人学者也忙着翻箱倒柜,寻章摘句,旁征博引,热闹非凡。云南的丽江、中甸,四川的道浮,西藏的林芝等地,它们都有着不是仙境又胜似仙境的自然风光和神话传说,都有着连绵不尽的雪山,激情澎湃的河流,碧连天际的草原,宁静幽深的湖泊,色彩斑斓的繁花,以及勤劳善良、朴素真诚的人们,安宁祥和、快乐幸福的人文风景,这里的地方官员们,都力图以获取香格里拉的盛名为己任。
  云南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实干家的实证寻访,决策者的深思熟虑,2002年香格里拉的美丽桂冠终于戴在了云南藏区的中甸县上。我有幸面对鲜花与哈达的海洋,宣布了国务院关于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的决定,并把&香格里拉县&的匾牌交给了第一任县长。
  你住进了香格里拉酒店,却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虽然成为了一个地名,写进了共和国的版图,但人们寻找香格里拉的精神追求,却远未尘埃落定。人性的光芒仍然在追问:香格里拉是什么?香格里拉在哪里?香格里拉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就连詹姆斯&希尔顿在其作品的最后一段,对回到欧洲后再重新出发去寻找香格里拉的主人翁康威,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会找到香格里拉吗?&
  想到这里,吐露我的心思,香格里拉是一种文明,是敬畏大自然的文明,是友爱一切众生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是人与人宽容礼让的文明。正如经书中说的那样,香巴拉王国的人们,不仅享有优美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和丰沛的物质资源,人们还不执、不迷、不愚、不贪。
  不管是已经命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还是正在谋划大香格里拉的地区,或是在政府的施政纲领中把香格里拉当作实现目标的区域,香格里拉都不是抓在手里的永恒金伞,而只能是为民众带来幸福、快乐、尊严的标杆。精神追求的香格里拉,世俗欲望的香格里拉,佛教理念的香格里拉,文学创新的香格里拉,现实寻到的香格里拉,都会给人平淡的生活带来平静的升腾,就象梦能激活大脑里的潜意识。
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藏族歌《哦,我心中的香格里拉》,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香格里拉其实更多的时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不同经历、不同处境、不同信仰的人,怎么看待它都行。对香格里拉的理解哪怕是虚幻的、渺茫的,甚至是迷信的,它都是人们的一种内心追求。追求在,梦就在,香格里拉也就并不遥远。一旦地球上人满为患,自然资源枯竭,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连一块仰躺的位置都难以找到,连一碗干净的水都难以喝到的时候,人类就会彻底失去做梦的动力与激情,那时,香格里拉也就遥远得连我们的想象都难以企及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热点要闻&&&&&&&&&&&&&&&&&&& &
作家风采&&&&&&&&&&&&&&&&&&& &
百家散文&&&&&&&&&&&&&&&&&&& &
精彩视图&&&&&&&&&&&&&&&&&&& &
送体验金娱乐导航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然想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