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迷恋网络游戏的视频初中生,该怎么办

您的位置: &
浅谈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对策
优质期刊推荐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怎么办?
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怎么办?
作者:周芳、卞京班主任 2012年01期  我班有几个学生晚自习下课后,总是进网吧玩游戏,多次被值日教师和家长逮到;还有一个学生以前各方面都很优秀,可有段时间突然感觉学习没动力,厌学了,于是就去玩游戏,甚至借钱去玩,他妈妈老骂他,可一点儿也没用。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重庆李仁)  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蓝皮书引用数据称,中国网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18岁以下青少年是目前网络游戏用户的最大主体,而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则时有发生,成为困扰网游业健康发展的难题。蓝皮书称,中国现有4000万网络游戏玩家,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八成。北京市民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少年上网的人群中,患上网络成瘾症的比例高达14.8%,远高于成年人的比例,而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主要就是在玩网络游戏。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有着“潘多拉魔盒”之称的网络游戏究竟有着怎样的诱惑和魅力?让我们从网络游戏自身的特点入手,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网游,它为何如此“迷”人  1.题材广泛新颖。目前,网络游戏的设计题材大多广泛新颖,主要有科幻类、角色扮演类、第一人称射击类、冒险类、赛车类、智力类、畅销小说类等。这些游戏不仅种类繁多、惊险刺激,而且常常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使人动情,因而能给青少年儿童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和刺激感。据了解,像《传奇》《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打怪升级”类网络游戏,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近来,市面上还出现了主要针对7-14岁年龄段的儿童版网络游戏,如《摩尔庄园》《赛尔号》等,也受到不少孩子的青睐。  2.制作细腻精良。在我国,多种因素导致网络游戏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游戏制作技术的日趋完美:震撼逼真的图像画面给人以绚丽夺目的视觉刺激,优美动听的音乐特效给人以兴奋愉悦的听觉享受。此外,在功能设置上更加注重系统化、人性化,使得游戏简单易操作。这些技术层面上的发展完善,从视听、操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儿童的吸引力。  3.内容无休止化。与以往的电子游戏、单机类游戏相比,网络游戏虽同样根据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爱冒险的特点来设计,但是它拥有一般游戏所不具备的杀手锏——无休止的任务和关卡。网络游戏大多是以角色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是固定死板、从一而终的模式,只要玩家自己不中断游戏,便可一直玩下去。此外,网络游戏所倡导的理念不仅仅是纯粹的“过关斩将”,更在乎角色的“成长过程”,这直接导致游戏中的虚拟钱币、积分、装备、点数成了“主角”,可它们的获得都是随机的,是不可强求、无法预知的,致使青少年儿童较易深陷永无休止、永无尽头的游戏“升级”之中。  4.模式社交化。庞大的社交功能是网络游戏不容忽视的一大特性。网络游戏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在日常社交中难以实现的亲密氛围和交流平台,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因共同的兴趣爱好、交流话语联系在一起,线上是“战友”,线下是“朋友”。而相对于现实生活,人们在网络世界中往往活得更为真实,这是因为网络上的人们缺乏更为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在另一方面,不同种类、背景的网络游戏也使得不同的玩家能够以自己心底所想的方式存在,这带给他们巨大的满足感。  孩子,你何故“乐不思蜀”  1.找到了归属感。当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随之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人要归属到一个集体中。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疏远感、孤独感、陌生感、寂寞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好,没有伙伴,没有朋友,没有归属到一个团体中,就有可能沉迷到网络游戏当中,从中寻找依恋关系。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对虚拟的伙伴关系是很依赖的。(胡迎春
辽宁省凌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121200)  2.体验了成就感。一些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等方面,缺乏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更缺乏成功感,而这种感觉恰恰在网络游戏中能得到。面对网络游戏,学生在游戏升级、战胜对手、得到“奖励”、获得礼包等情绪体验中,获得成功感。这种感觉在不断刺激中逐步得到强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造成了对网络游戏的严重依赖。(刘筱茹
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中心学校
162408)  3.宣泄了不良情绪。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不少青少年备受学习、交友、生存等压力,时常感到孤独、痛苦甚至绝望,且不能畅快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网络与现实不同,它为学生的精神世界营造了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空间,使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于是,他们拼命地置身其间,不断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享受着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内心不再空虚、孤单。所以找寻宣泄的快感,也是青少年儿童痴迷网络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曹建英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安各庄小学
063022)  4.逃避了现实生活。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可以使一些学生暂时逃避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愿意接触的人、不愿做的事情或不愉快的经历与体验。如,不想写的作业、不想听的家长唠叨以及学校中较为紧张的同学关系……总之,网络游戏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得到愉快的体验。(管福泉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河西中学
210031)  5.满足了猎奇心理。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发现某种新事物,他们的第一想法就是尝试一下,对于网络游戏亦是如此。而进入到游戏世界之后,他们又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这些新奇的体验令充满好奇和冒险精神的青少年儿童兴奋不已,每尝试一个新游戏、每升级到一个新的游戏场景,都感觉像找到了一块神奇的新大陆。(李世宏
四川省江油市华丰新村9号子弟学校
621700)  6.追逐了时尚潮流。网络游戏以“时尚”的面孔出现,以其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很快成为青少年谈论的话题。许多人谈起网络游戏时眉飞色舞,令听者无不心驰神往。于是,有的学生认为玩网游是一种“时尚”,若自己不玩,说明已经"out",落在同学后面了,很没面子,便加入到网络游戏的行列。(杨彩芬
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730100;张长勇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第一中学
655200)  我们,应如何看待洪水“魔兽”  1.“不良网络游戏就是精神毒品”。陶宏开因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针对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的评论曾遭到部分游戏玩家的批判和攻击。但他仍然认为:“我确信不良的网络游戏就是精神毒品。我不相信孩子们在玩游戏前会有这么暴力……现实世界的不道德会反映到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又进一步放大、扩大,习惯了‘杀个人算什么’,最后演化为现实中的暴力。”陶宏开总结了《魔兽世界》等类似网络游戏的“三宗罪”:无限性,游戏永远打不完;团伙性,比如打怪,一个人是打不赢的,一定要达到相当的人数一起打才行;主动性,电视、小说其结果受众无法改变,游戏可不一样,“简直可以为所欲为”。这就像煤气,无色无味,闻多了就中毒了。(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2.负面影响是难以回避的事实。(1)影响身心健康。学生沉迷于游戏,打乱了作息规律,易引起头疼、焦虑等疾病,也容易造成用眼过度或肩脊畸形等身体健康问题;还会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人格缺失、情感冷漠等心理问题。(2)影响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学生,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游戏的情节、怎样战胜别人、何时去玩等。长此以往,会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不思进取、成绩下滑,严重者会出现厌学、逃课、辍学。(3)诱发违法犯罪。有些游戏需要买“卡”或充“币”,这使得一些学生向父母骗钱、向同学及亲戚借钱,甚至采用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手段弄钱。另外,游戏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受此影响,有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冲突也这样解决,因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刘小波
黑龙江省泰来县一中162400)  3.不同时代都有让人着迷的东西。“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迷的东西。”中国版协游戏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杰华如是说。游戏开发师云风也说:“现在的成年人回想自己的童年,会想起自己那个时候也沉迷过武侠小说、电视录像,甚至打弹珠、玩泥巴等,也都乐此不疲。”他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个社会问题,不是游戏本身的问题。游戏学院的游戏设计师张瀚宇说,国外的游戏其实卖得很火,但是并没有很多人痴迷,因为生活内容比较丰富,比如拿一部分时间玩游戏,另一部分时间出去踢球……另外,真正会玩游戏的人是肯定不会沉迷的。(摘编自《科技日报》)  4.学生希望师长不必谈“网”色变。2005年,上海市的高一学生俞李辉、陆锋等人曾分别走访了许多学校、教师、家长和同龄人,并交出了他们的答卷——《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家长和教师面对网络游戏的态度》。陆锋在他的报告开头写道:“通过这些课题,我希望改变家长、教师的观念,不必谈‘网’色变,谈‘游’心惊,而是较理性地来看待学生玩游戏。”陆锋的调查显示,有72%的家长没有玩过网络游戏,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却有62%的家长对游戏持反对态度。59%的家长表示不愿与子女一起上网玩游戏,这就为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学生造成障碍。有58%的教师面对网游的态度较理性。陆锋和五位“戏迷”同学做了此番调查后说:“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很多好的游戏能锻炼人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很多游戏高手其实都是聪明的孩子,笨孩子是玩不好游戏的。”(摘编自《新闻晚报》)  5.教师应该更新固有观念。教师对于青少年上网不能一味禁止,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不仅能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而且也能寓教于乐、健康成长。我觉得班主任应该树立一种观念: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往往是源自于我们班主任头脑中固守的观念问题,往往是源自于我们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不当,往往是源自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多检讨自己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不当之处。要细心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夏斌
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
221400;胡迎春
辽宁省凌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121200)  智慧,将学生领出“迷途”  1.“网络之外天地宽”。我们要让“成瘾者”感觉到“网络之外天地宽”。首先,鼓励阅读。丰富的阅读能唤醒沉睡的心灵,能填充学生无聊的生活,使之主动探索人生的意义,从而迷途知返,“另觅新欢”。其次,引导运动。健康的运动能让人在酣畅淋漓中健全体魄,更能收获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勇气、超越自我的执著。最后,培养兴趣。琴棋书画、歌舞诗赋、吹拉弹唱、说学逗唱等等,任何一种健康的艺术形式与生活锻炼都是有益尝试,是戒除“网游瘾”的途径。学校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举办各种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寻求成就感。(陈韬
江西省宜春中学新校区
336000;季广花
山东省枣庄市二十九中学
277000)  2.引导健康上网“三步走”。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问题,不能在“禁”或“放”之间选择,要用科学的方法疏导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力。让学生认识到沉迷网络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业、品行以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帮助他们设计好上网时间,减少对虚拟生活的参与;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会适度地追求快乐,用自制力逐步战胜网络依赖感。其次,要加强亲子沟通。家长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了解孩子的爱好,主动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主动、平等友好地与孩子交流感情,让孩子找到情感上的依托,感受到家的宁静与温暖,不再过分寄情于网络之中。再次,学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合作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大胆设置网上作业,如网上征文、知识闯关、问题探究、资料搜集、电脑制作等,鼓励、保护、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伙伴,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将他们从网络游戏中拽出来,推到“知识方舟”上来,为他们将来过有尊严、有意义、体面的生活作好充分准备。(李戬
安徽省太和县三塔中心学校
236624)  3.创设特别的“网络游戏”。我创建了自己的QQ群,并把号码告诉了全班学生。我和学生在群里聊的话题很广,有校内事件的评论,有新闻事件的传递,有家庭故事的讲述,有生活烦恼的发泄,有读书感悟的交流,有课本问题的辩论……只要有空我就“出席”。为了增添孩子们的笑声,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更为了查寻“网游沉迷者”的身影——每次露面,我总是先喊几个学生的名字(特别是时时让我牵挂的“网迷”),如果他们回应了,我就放心地与其进行贴心交谈;如果我想找的人不在,那么我会给他(她)留下我的关心话语。在班群中露面次数多了,学生们踏入“迷宫”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一步步的远离,会让他们对网络游戏的依恋之心慢慢淡化。(张婷
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261000)  4.各方订立“君子协议”。(1)教师与学生订立“君子合约”。如果学生当天的课堂表现好,作业完成质量高,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娱乐”一下,以此作为对学生的奖赏,但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相反,假如学生当天的各项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或是犯了错,不但不可以玩网络游戏,还要受到惩罚:一周内不允许碰电脑。(2)家长与孩子“约法三章”。在家里能够准时作息、做好作业、搞好学习,可以允许孩子一周玩1—2次网络游戏,但必须在设定的时限里自动终止游戏。如其不然,则要接受相应惩罚。(程立畅、蒋美丽
安徽省五河县张集中学
233334)  5.鼓励学生多交良友。班主任要多为学生创造交友的机会,教会学生如何与别人相处,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增加他们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如老师可以利用班队会开展互动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提高交友能力。生活中的朋友、伙伴多了,网络的吸引力就会相对减弱了。(胡迎春
辽宁省凌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121200)  6.充分发挥计算机老师的优势。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老师对转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需经常与计算机老师沟通,巧借计算机老师的慧眼发现人才,对症下药,培养和造就人才。我校先后有多名学生在计算机老师的培育下走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赛之路,进而被保送到名校。其中黄东润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以前对于网络游戏非常痴迷,后来在计算机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通过不断学习网络知识,挖掘潜力,于2008年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得免试保送厦门大学的资格。(曾建洪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
342300)  7.戒除“网瘾”是一项专业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帮助学生戒除“网瘾”是不容易的,而且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耐心地教育学生认清“网游”之害,远离“网游”,告别网吧。其次,对于初涉“网游”、陷入不深的学生,要做好个别疏导工作,绝不要轻言放弃,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再次,对于已经沉迷“网游”的学生,通常的教育方法是无能为力、难以奏效的,学校和教师一方面千万不要抱有治不好也治不坏的想法,采用非专业、简单化的教育方法而误事;另一方面要提醒家长必须高度重视,不要有病乱投医,或者自行其是、用粗暴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致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一定要及时陪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寻求专业帮助。(贾书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150036)  8.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能还网络游戏娱乐益智的本色。国家应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目前与网络游戏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防止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诈骗、暴力、色情等犯罪活动上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立法和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网站的监督,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健全、防范有害信息传播的管理体系。校园网络管理者可以通过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防止相关网站因利益的驱使在网络游戏中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杨彩芬
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730100)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中学生沉迷游戏怎么办?_网易教育
中学生沉迷游戏怎么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小孩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有的甚至翘课、熬夜与网络游戏“相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漫画:中学生沉迷游戏怎么办?
网易教育讯&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中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有的甚至翘课、熬夜与网络游戏“相会”。家长们对这种现象颇为苦恼,他们咨询专家,和他们斗智斗勇,限制他们的自由,克扣零花钱等等。有的确实取到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更加我行我束,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网络成瘾。
其实,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特定的游戏,我们也曾流连于“堡垒战”而忘记吃饭写作业。中学生对网络好奇、对网络游戏感兴趣是符合青、少年发展的天性,网络游戏是他们现今交流最多的游戏话题,从农场、真三、CF等游戏中,他们或多或少也感觉到快乐。
中学生沉迷游戏应该怎么办呢?家长们进行正确的疏导才是解决之道。如今独生子女多,他们从小就没有固定玩伴,在乡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随着他们长大,家长所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加。家长和小孩沟通时间也少,中学生他们只有13、14岁,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处于成长阶段,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带动。家长应该和小孩多沟通,多了解小孩内心的需求,增加彼此的信任。在他们提出玩游戏的要求时,也不要一味的堵塞,这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是一样的。家长可以加强中学生们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清楚知道“我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有时也可以将玩游戏当成一种处罚,做错了事情就必须玩够8小时或者10小时的网络,没有人愿意受到惩罚,这样也可以减少中学生们对网络的依赖。
对于一些已经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家长过分指责只会增加他们的逆反思想,家长首先要做是先平静自己的心态,和小孩多接触,多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游戏,并引导他们对其它诸如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
在解决中学生沉迷游戏方面,有的家长的做法还是比较成功的。像张女士,她和丈夫都在外地打工,13岁上初二的儿子不知何时喜欢上了玩电脑游戏,了解情况后,张女士夫妇感觉非常紧张和懊恼,经过和小孩的沟通后,她了解到小孩对电脑的热爱以及痴迷度,自己又没多少时间和小孩沟通交流,便和小孩商量,将小孩送到学习电脑技术,小孩在学习IT技术的同时感受到除了玩游戏外的其它乐趣和成就,也就渐渐从玩网游中脱离出来。
对于一些沉迷网游的学生,改变小孩对电脑的依赖,引导了他从玩游戏向学习技术方向发展,既不耽误小孩的前程,也使小孩没有过多抵触和过激行为,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对策
2012年第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现在爱玩网络游戏的不仅有大中学生,甚至连小学生也迷恋上网络游戏。许多家长一提起网络游戏就不停地摇头,显得万般无奈。为了使网络游戏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干脆不让孩子上网,但收效甚微。那么,面对已经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怎样的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中国论文网 /9/view-3407897.htm  一、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只有在玩中学,学习效率才提高得快。孩子为了弄明白一个游戏程序是怎么下载安装的,程序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能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只要能好好引导孩子的这种兴趣,就能实现游戏和学习的双赢目的。  某学生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半夜三更还会爬窗户进入父母的房间,把手提电脑偷出来和同伴们在网上“火拼”。其老师得知后,主动把他招进学校电脑兴趣小组,重点辅导他网页制作技术。经过一年多系统学习,这名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制作的网页,在市里组织的电脑制作比赛中一举夺冠。  二、重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  既然拦不住孩子玩网络游戏,就一定要加强疏导。如果孩子一点不喜欢玩游戏,反而会少了与同学交流的话题,朋友会越来越少。这类孩子将来有朝一日迷上游戏,更容易沉迷于其中。要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培养非常重要。  首先,父母不必完全阻止孩子玩游戏。因为一款优秀的游戏必定集中了电脑技术的精华,呈现出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多媒体信息,能够极大地满足和激发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上进心。  其次,不能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不过有一点要明确,即使孩子到了这一步,也不是孩子的错,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一个性格开朗、上进心强、爱好广泛的孩子,绝不会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及游戏中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家庭环境相对封闭、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人性格偏激、兴趣单一的特点。比如,笔者所教的班里有几个学生,经常去网吧玩游戏。据了解,这些学生要么是父母离异,要么是父母外出打工,要么是父母天天赌博,无心照顾孩子。就是因为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才使他们迷上了网络游戏。  三、参与孩子的游戏适时而退  对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正确的办法不是排斥,而是给予关爱。  笔者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时,在同学的影响下,一下子就迷上了网络游戏,并且不能自拔。后来笔者听了一位网友的意见,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在家里和他一起玩。从此,孩子再也没有去网吧,因为他觉得网吧里不安全,而且还费钱。在家里玩游戏,自己不懂还可以问父亲。  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要懂得“见好就收”。  四、与孩子约法三章  玩网络游戏容易上瘾,所以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娱乐方式不只有网络游戏这一种,要引导他们把充沛的精力用在其他方面,如读书、和小伙伴做游戏、体育运动等。为此,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讲明道理,最好是共同制定出一个具体方案来,以有章可循。可以用小闹钟来设定时间,闹钟一响,即要求孩子立刻停止游戏。为了照顾突然中止游戏所造成的意犹未尽,同时也为了体现父母的“通情达理”,最多允许延长3分钟。如果违反约定,应有适当的惩罚措施。  五、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父母的威信来自于以身作则,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发号施令。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与孩子签订协议,协议书中不但要约束孩子,更要约束父母,并且最好让孩子确定一位“公证人”进行公证,以确保协议书能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使孩子心服口服,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六、不和孩子玩“游击战”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太大,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释放和宣泄。而上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这个需要。有的孩子说:“在网上从来没有人问我考几分,我在游戏中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的那种万丈豪情,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找不到的。”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上网选择,不能把网络看做洪水猛兽,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如果不让孩子上网,孩子就会采取撒谎、逃课等方式偷偷去同学家玩,或者干脆去网吧。家长不给钱,他们就会在网吧里赊账。此时,如果家长采取主观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与家长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亲情也越来越少,孩子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正确的方法是父母要面对现实,勇于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孩子一同玩,从而“俘虏”孩子的心。  七、把电脑放在相对开放的场所  把电脑放在在相对开放的场所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孩子偷偷摸摸玩网络游戏的念头。即使在玩游戏,也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监控”他们。让孩子保持一分警觉,不敢浏览不良网站或做越轨的事情。  另外,也可以把网络游戏作为诱导孩子学习或惩罚的手段。让孩子先完成作业再玩游戏,作业写得好,可以适当延长玩游戏的时间;反之就减少。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严格执行,说到做到,否则这种方法就不灵了。  总之,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对待。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游戏,正确引导孩子玩网络游戏,正确处理虚拟世界和现实的关系,正确处理网络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孩子玩网络游戏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应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使全社会共同介入系统,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要迷恋网络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