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回水动物的奇异现象及原因的时间和原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馆藏资源大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提出指正, 将立即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2:55:5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
官方公共微信【游记】50天行走迷人印度之泛舟回水(一) by ALhoney_不可思议的印度_传送门
【游记】50天行走迷人印度之泛舟回水(一) by ALhoney
  喀拉拉邦最著名的旅游项目(Backwater tour)就在阿勒皮Alleppey和奎隆Kollam之间。  从科钦Cochin坐公交前往阿勒皮Alleppey(2小时)。  一开始看到这么广阔的沙滩也是兴奋了一下,被果阿那影响了以为印度的海滩都是一小块、有岩石悬崖什么的。  还是蛮兴奋的,这里的海滩其实还不错,跟三亚某些地方差不多,比起天朝的话看到更多的觉得是可惜,没有躺椅,非常适合做酒店的地方都空着在那…………许多这样的地方没有被开发,这要在国内不知道已经被开发利用打造成什么样子。  在这边还是只有日落看。   淡淡的。  ↑南印+海边的孩子,好像就是要更黑点咯,很可爱的孩子们。  如果想乘坐游览船,最好在前一天到阿勒皮里住下。虽然早晨早一点从科钦出发也能赶得上发船的时间,但是毕竟太赶不保险,而且阿勒皮的沙滩也还是不错的。也有很多人反着走的,从奎隆到阿勒皮,奎隆的沙滩照片船上的印度人给我看了下,在印度来说还是蛮不错的。  让人感动的:坐船前我去找饭店吃早饭顺便去买水果的时候,有个印度人不小心被摩托车撞了还是,人不是很严重但当时马路上都几大块血迹,脚上全是血,结果撞的人周围一堆印度人给涌上来帮助,这个拿水,那个帮擦,这个帮扶,那个又跑去附近拿来了冰块。然后被撞伤的印度人还很不好意思的总说没事没事,非常迅速的人就被扶走了,留下了地上几滩血,这方面体现了印度人互相间的友好互助和信任,良好的品质。这要发生在中国,肯定又是什么肇事逃跑,其他人怕碰瓷不敢碰,不然也是被撞的没事或者自己摔倒的又赖在躺在街上不起来想讹钱。    你一定不能错过的,一定一定一定不能!  喀拉拉邦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莫过于“泛舟回水”,backwater是因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现象所致,在印度的版图上,喀拉拉邦呈现为一条狭长的地带,夹在拉克沙海与西高止山脉之间。发源于西高止山的41条河流,蜿蜒曲折地流向大海。这些河流的流量都不大,一年的大多数日子里显得温顺安宁,碧如翡翠。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多数河流似乎都并不急于入海,而是在很多地方与海岸线平行,最近的地方不过相隔三五米,构成河水海水隔沙丘相望的奇特景象。季风到来时,海水铺天盖地般越过海岸线,注入河中,待风过雨起,河水暴涨时,便又会发动“绝地大反击”,河水慌不择路,奔海而去。一年年周而复始,这就是“回水”名称的由来。  就这里买票上船。  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就不敢保证一定有好座位坐了。可是我坐的时候明明快算是旺季了,整个船只有10个人左右,开始去的早还先去买票放包再去吃早饭说占个好位子,结果人太少每个人都躺一排睡,(上面坐腻了坐下层,上层风景更好,但是下层椅子更舒服,太阳在这边就去坐另一边),当时船上的一个欧美的妹子都觉得人少觉得自己被忽悠了上错了船,还问这为什么都是外国游客,她明明要乘坐的是当地人坐的游船(这妹子想感受当地生活可以理解,可是当地人吃饱了没事从这去那坐个7个半小时的船还花300卢比,不会坐公交2个多小时几十卢比就到。)  就是下面这艘船。  在阿勒皮—奎隆之间的运河和湖水中行走7个半小时的旅程。为了吃中午饭和饮茶将两次靠岸。船上是有厕所的哟。  这里停着一些小船,估计是那种单独游船又不住船屋的那种。  船屋:之前也考虑过坐船屋,当时想着躺在甲板上静静的看星星也是不错的享受。所以也查过具体相关信息,“船屋”内部装修豪华,现代化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尽显高贵气质。一般也会配有船长和助手。它们兼厨师和服务员,会帮你们准备用餐可享受南印当地美食,夜晚按规定船不允许行驶,会停在岸边,一般都是24小时。出去了船第2天是会回来了,没有像公交船那样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  船屋种类规模形式都差很多,如果要选择的话建议亲自去看,有的单间有的双间,还有超大的可能有七八个房间的那种。卫生间热水淋浴空调大部分都有。如果几个人一起摊算上一夜住宿费三餐的话也是很划算的,当时阿勒皮的旅馆的人想推荐我们坐船屋或者一日小船游,理由是那种普通的300卢比的公交式的游船是顺着河流的大主道而走(当时也给我指了地图),而另外那些是反正会回来,会带你走进其中的河流,真正有居民的水乡,那里更深入风景要美得多也更有当地特色,如果还是要去奎隆那边可以坐汽车俩三个小时就到了。  最后我是考虑了半天还是选择走回屌丝的道路明天300卢比的船走吧,毕竟我又不是有男朋友可以一起,搞这么浪漫干嘛(但是如果要是有的话,一起坐船屋真的是很浪漫很幸福啊),这个船屋就是要自己选择好,淡季的时候还行,旺季的时候价钱翻倍的涨,而且要谈好,如果付钱上船了他也很不负责的船随便开开停停。卢比都有。不是像我这样苦逼穷游的真的可以尝试,不过那天公交船上有一对加拿大母女,前一天坐了这个船屋,第2天继续坐公交船去往varkalla,告诉我那个5000卢比的还不如这个300卢比的好,说后悔死了)可能他们也是碰到了不良商家。  这个地带的中心城市是阿勒皮和奎隆。而连接两地的船之旅才是这个地区旅游精髓所在我想大概没有比乘船游览更能体会这水乡地带风情的旅游方式了。真的是太爽了,让我再坐一天坐回去我都愿意,开始我开始抱着鄙夷的态度的,必经也有看到其他人对BACKWATER吐槽的失望的,当然也有可能某些人乘坐时天气不好,乘船后才觉得一切都太值了,真的称的上“人生必去五十大之一”,这300卢比是迄今以来花的最值得最幸福的事情最性价比高的经历。  早上10点半到下午6点之间的。别让我说什么形容词,想不出什么来好形容,反正美得一塌糊涂,而且在船上很惬意,微风阳光,基本上都睡了一觉。美在自然纯真、蓝天白云下,放眼四望,稻田葱绿、椰林碧青。。  (待续……)注:本篇图文由ALhoney授权发布,版权归ALhoney所有,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立即订阅:微信搜「不可思议的印度」或 indiasee每日原创更新,告诉你印度的点点滴滴,旅行经历、奇闻怪事。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不可思议的印度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不可思议的印度 最新头条文章
不可思议的印度 热门头条文章回水之上,上帝自己的国度
摘 要: 果阿是印度罕有的天主教城市,留存多座数百年历史的教堂,十字架与湿婆神像并列,还是一位圣徒的长眠地。圣方济V勿略,耶稣会的创始人之一,把天主教带到亚洲的先驱者,被天主教会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不过,他的死比他生前更具影响力,让他从普通人变成圣人...
一般人印象中的印度,总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色彩绚烂、建筑华美、咖喱、穷、脏、乱、人多&&身临其境才发现,印度文化其实很多元,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诸多元素交融,形成纷杂多彩的印度。但无论如何,在印度旅行,眼睛是惊艳的,味蕾是刺激的,身体是辛苦的,神经是紧绷的,时刻要与小贩、三轮车夫、讨小费的闲人斗智斗勇,没有一刻能轻松清静。仅有的例外,是在远离城市的西部沙漠,和阿拉伯海边的前殖民地,果阿(Goa)和柯枝(Kochi)。如果你有更长的假期,允许你把足迹从嘈杂的金三角(德里、阿格拉、斋浦尔)延伸至这些边远城市,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印度。
印度数百年的被殖民史,留下最深刻印记的非大英帝国莫属。英语至今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铁路大多是英国人修的,印度的议会制度与英国如出一辙。然而,当你从英国人的根据地孟买南下,到达果阿,葡萄牙人的慵懒风情扑面而来,英国人的刻板保守随风而去。唰&唰&海浪声中,一恍惚,已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夕。
(图:跳蚤市场里的印度香料色彩鲜艳诱人。)
柯枝海边,小男生挽高裤腿,叉腰直面迎面打来的海浪,羡煞那些被长裙和礼俗缚住脚步的女人和女孩。
圣徒遗体不朽的传说
在印度一个月,我几乎顿顿吃素,因为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猪肉,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吃肉,我也只能入乡随俗一起斋戒,吃咖喱蔬菜和大饼。到了果阿,问饭店老板有什么菜,他随口说:&鸡肉、牛肉&&&&什么,你们竟然有牛肉?&&是的,我们吃牛肉。&老板微笑道。在一个牛被奉为神的国家吃牛肉可不是寻常事,果阿从此刷新我对印度的认识。
果阿是印度罕有的天主教城市,留存多座数百年历史的教堂,十字架与湿婆神像并列,还是一位圣徒的长眠地。圣方济&沙勿略(St. Francis of Xavier),耶稣会的创始人之一,把天主教带到亚洲的先驱者,被天主教会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不过,他的死比他生前更具影响力,让他从普通人变成圣人。日,沙勿略在广东上川岛因疟疾病逝,最终未能进入闭关锁国的明朝传教。他的仆人在棺材中倒入四麻袋的石灰粉,以防止他的遗体腐烂。两个月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遗体仍然完好。次年,沙勿略的遗体被运回他在东方传教的大本营果阿,不朽的遗体成为奇迹。起初,教会并不相信此事,1556年,果阿总督派来一名医师,检验尸体是否使用了药物防腐。他证实,圣徒的所有内脏器官完好无损,没有防腐剂的痕迹。成为圣人的结果是身体被分割。如同佛陀的舍利子般,沙勿略的右臂于1614年被日本和罗马耶稣会瓜分,随后二十年,他的一边肩膀和所有内脏散落至亚洲各地教会。到了17世纪末,在果阿余下的肢体最终干萎,被放入玻璃盒子,再装进银棺材里,供奉在1605年完工的仁慈耶稣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教堂因此成为天主教会在罗马以外的圣地。19世纪中期开始,果阿举行十年一度的圣体大巡游,12月3日,银棺被抬出来,从仁慈耶稣大教堂巡游至大教堂(Se Cathedral),人龙长达十公里。
(图:斑斓的桌布挂在椰林里,被海风吹起,成为Anjuna独有的海边风情。)
留下教堂,带走香料
我到果阿时是2月底,两座教堂内均空荡清静,难以想象巡游时的盛况。仁慈耶稣大教堂是印度第一座乙级圣殿,也是印度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之一,但其建筑风格实际上融合了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和印度本土风格。教堂外立面比较接近哥特式,但造型更为柔和、多曲线,体现了葡萄牙建筑的海洋元素。教堂地面铺有大理石,并镶嵌宝石。整体而言,教堂内部的装饰跟意大利的大部分教堂相比还是偏于简约,其精华在于精美雕刻的镀金祭坛和沙勿略墓室。沙勿略在教会地位尊崇,其墓室自然不能草草了事。1696年,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三世出资建造沙勿略墓室,又请来佛罗伦萨的雕刻家福格尼,耗费10年心血完成。
圣体大巡游的终点选在大教堂并非偶然。当年沙勿略为改信天主教的果阿人施行洗礼,用的就是大教堂里建于1532年的圣洗池。这座教堂以钟楼里的&黄金钟&知名,敲打时,钟声能响彻全城。
位于市中心的圣洁圣母玛利亚教堂建筑风格又跟前面两座教堂大相径庭,曲折阶梯层层叠叠,通体洁白,仿佛生日蛋糕。据说,这是受了印度本土建筑多层叠的影响。它的作用类似于中国的妈祖庙,葡萄牙水手们在此感谢圣母的庇佑。
教堂不是葡萄牙人在果阿留下的唯一痕迹。在老城四处晃悠,常常能见到漂亮的私家庭院,印花瓷砖门牌是浓浓的葡萄牙风情,庭院里盛开的各色三角梅则提醒我,此刻身在印度。
然而,葡萄牙人来到印度的目的绝不仅是传教和建庭院度假。当时,从马六甲到欧洲的香料贸易路线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香料是欧洲最吃香的亚洲商品之一,抢劫一个香料园,获益不亚于如今打劫银行。这桩大生意,葡萄牙人决意要分一杯羹。1510年,统治着果阿的旁遮普土王被葡萄牙舰队司令阿尔布克尔克打败,果阿从此沦为葡萄牙殖民地,距离葡萄牙人初次登陆果阿不过12年。以此为跳板,一年后葡萄牙人就拿下了马六甲。随着果阿成为葡属印度的首府,葡萄牙也控制了香料贸易的半壁江山。16世纪起,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逐渐被荷兰和英国夺去,但果阿仍牢牢控制在手里。直到1961年,也即印度独立14年后,印度方以武力夺回果阿。
神牛与西人一同天体浴
如今,果阿是最受西方游客喜爱的印度城市之一,吸引他们的除了教堂和圣迹,更有那连绵海滩。翻看着旅行指南《孤独行星》,我执意选择了传说中美丽宁静的沙滩Patnam,而非更为热闹的Palolem。
从公交车上下来,搭当地人的摩托车在丛林里穿行找旅馆,最后还是选择住在海边。沙滩上疏疏落落地立着一间间椰子叶编织的小屋,仿佛是沙漠里的帐篷。清晨的阳光射进来,被编织椰子叶的缝隙切割成一颗颗星星,散落在床上、地上。于是我起床去海边散步。长长的海滩风平浪静,水清沙细,椰树成林。沙滩上零星散落着几名西方游客,此外别无闲人,果然是清静隐秘的好地方。一丝不挂的白人女人旁若无人地在沙滩上晒日光浴、漫步、练瑜伽、下水游泳。也只有在果阿才能这样,换了在印度别处,外国女人就算从头裹到脚,也要被印度男人用火辣辣的眼光行注目礼。偶尔,有印度妇女走过,却仍是全身裹着层层莎丽。还有几头牛趴在沙滩上晒太阳,也是我从未在别国海滩见过的画面。印度风情和异国游人,奇异地共存着。
而果阿另一著名海滩Palolem就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沿海一排酒吧,夜夜笙歌。全世界有三大电子音乐海滩,泰国的帕岸岛,西班牙小岛伊比萨,还有一个就是印度果阿。每年2月,果阿会举行盛大音乐节,以流行乐、打击乐和爵士乐为主,人们通宵达旦在海滩上喝酒、跳舞。在没有音乐节的日子里,这里也是印度最热闹的海滩。我在此认识了两个来自伊比萨的西班牙游人,他们为期一个月的印度之旅只有一个目的地&果阿。游泳、晒太阳、吃海鲜、听音乐,日日如此,连住的旅馆和吃饭听歌的酒吧都不曾换地方。那家他们夜夜流连的海边酒吧,叫伊比萨。
达伽马的埋骨处
搭火车从果阿南下,次日早晨即到达柯枝。柯枝和果阿有许多共同点:都在阿拉伯海边,都曾是葡萄牙殖民地,都信奉天主教、有许多老教堂。两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也十分相似:干净而充满南欧风情,色彩鲜艳的小房子,三角梅开得繁茂。但细细品味,柯枝绝不是果阿的复制品。
同样是欧洲人进军亚洲的桥头堡,在柯枝留下足迹的最著名人物是达伽马。沙勿略负责传教,达伽马负责航海,一个感化精神世界,一个攻占现实世界,恰恰是欧洲人在亚洲扩张的两条路,并驾齐驱,互为辅助。
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远航到印度西南部的卡里卡特,成为首个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对西方人而言,他是开辟印度航线的冒险家、英雄,对印度人而言,他是残暴的殖民者。初次登陆印度,他虽然带来礼物,但当地人看不上,最后他依靠武力强抢到宝石和香料。货物运回欧洲,获利竟为远航费用的60倍!达伽马也因此获得葡萄牙王室的大量奖赏,被赐尊称&印度洋上的海军上将&。随后,他致力于以武力为葡萄牙在印度攻城略地、抢夺财物。1503年,印度土地上建起第一座教堂,柯枝王国的统治者把首都柯枝割让给葡萄牙人,让欧洲人拥有了在东方的第一块殖民地,比果阿还要早七年。葡萄牙人随即在柯枝建起城堡,达伽马建造了城堡内的第一座欧式建筑,就是圣方济各教堂。1524年,第三次踏足印度的达伽马在果阿染病去世,人们把他的遗体送回他亲自建造的教堂埋葬。14年后,他的遗体被运回里斯本,但教堂内至今留有他的墓碑石。到过澳门的游人会发现,这座有着鹅黄色外墙的教堂与澳门的圣方济各教堂非常相似。而澳门与柯枝,正犹如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孪生私生子,至今从城市建筑到文化都留有深深的殖民地痕迹。
郑和带来的中国渔网
柯枝也是海边城市,却不如果阿般得天独厚,海水有些受污染,呈深灰色,海滩泥沙混杂,礁石也不如Anjuna壮美。但渔业仍然在柯枝居重要地位,而这里的渔网则是柯枝独有的风景线。
沿海一字排开的渔网,每一只都有约20米见方,由四根竹竿撑开,泡在浅水中。渔网的秘密在于两根长达10米、指向天空的悬臂,这一边牵引着支撑渔网的竹竿,另一边垂下十几根粗绳索,部分绳索上悬空绑着大石头。看似结构复杂的渔网,操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四五个男人合力拉动垂下来的绳索,就像玩跷跷板一样,用悬臂撬起了那一头的渔网。待到石头落地,渔网已经被拉出水面,可以轻松打捞落网之鱼了。而渔网下水时,悬空的石头则能让渔网保持平衡,不至倾倒海里。渔网升降得慢,竟有小鸟稳稳站在渔网边缘,仿佛搭上摩天轮。更多的海鸟在牵引的绳索上站成一排,上蹿下跳谱写&五线谱&。
这些渔网有个独特的名字:中国渔网。中国渔网俨然已是柯枝的一大地标,即使在北印,都买得到中国渔网的明信片。虽然在柯枝没有看到更多中国人留下的痕迹,这渔网已经令我倍感亲切。相传,渔网是由下西洋的郑和传来。早在达伽马开辟印度航线的一个世纪前,郑和的船队就已来到柯枝,随船出访的阿拉伯语翻译马欢、费信、巩珍分别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里都有关于柯枝国的记录。当时的中国物产丰饶国力强盛,无意殖民海外,否则欧洲人在东方的殖民史或许要改写。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重镇,柯枝有&阿拉伯海王后&的美誉,罗马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相继来到此地,将来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马六甲和本地的香料运往西方。
尽管这片海域无法跟果阿媲美,仍被当地人视为珍宝。日落时分,男人们忙着打鱼、卖鱼,游客们忙着拍照、看晚霞,女人孩子们也自顾自享受着这片海。一位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双双把小腿泡在水里感受海水冲刷,裙摆被打湿了也不在乎。两个小姑娘小心地把裙子提高一点、再提高一点,在海浪冲到脚边时齐齐跃起。比她们站在水更深处的是个小男生,他可以把裤腿挽到大腿根部,更不畏惧那迎面打来的海浪,兀自叉腰不动,回过头半骄傲半炫耀地看着那些被长裙和礼俗缚住脚步的女人和女孩。比起果阿,这里显然更&印度&。然而,假如柯枝也有果阿那么美的海滩,孰知不会被洋人改造成电音和天体浴之地?
&阿拉伯海的王后&
洋人对柯枝的爱其实不逊于果阿,这里没有漫长沙滩椰林树影,却有迷宫般蜿蜒的水道和河流间繁茂的密林。嬉皮士们在果阿流连,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到柯枝的水道来探幽。从西部山区流淌下来的河流与海浪相遇,被夹杂着泥沙的海浪冲刷回流,形成无数互相连通的水道和湖。全喀拉拉邦的密集水网全长超过900公里,水流缓慢甚至呈静止状态,英文称之为&Backwater&,回水。上世纪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一生必游的五十个地方&,中国仅有长城上榜,印度则有两地,除了泰姬陵,就是这奇妙的回水。中国人到印度,必定不会错过&金三角&泰姬陵那颗&地球上最美的泪珠&,却很少人南下到柯枝来,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城市。柯枝在西方人中显然名气更大,我的英国老师去年过圣诞,就举家到柯枝来享受了一次回水之旅。柯枝人也很引以为傲,自称这是&上帝自己的国度&。
在柯枝参加Backwater一日游,登上独木舟,船夫撑起竹竿,把小船缓缓驶入密林中。此地男人都穿裙子,其实是一块裹起来的长布。平时裙子垂至小腿肚子,干活时、撑船时把裙摆挽起来塞进腰间,就成了短裙。穿裙子的船夫站在船尾,身手灵活,控制着小船在狭窄水道中腾挪回转,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弯腰,低头。&船夫提醒着。舒展的树干和藤蔓垂到离水面一米,我们集体俯身趴在船上,才得以过去。重新坐起身来,我开始留意岸上的植物:香蕉、菠萝、椰子、蒲葵,还有更多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它们在陆上交错生长,层层叠叠的枝桠树叶把光线挡去了大半,抬头不见天日,低头却见水面反射的微光与细碎的漏网阳光。更有水面迤迤然铺开的睡莲,与水底摇曳着努力向上的水藻&&静得只闻船夫桨声,突然一声鸟鸣,还没看清楚,林中的鸟就已飞走,眼前只留下鸟身的神秘深蓝。这是一个立体迷宫,失去了日光与空间的参照,我已迷失其中。
这片迷宫也是动植物的乐园。河流的淡水与阿拉伯海的咸水交错融合,隐藏在密林深处的龟、青蛙、蟹、翠鸟及更多动物都能轻松找到食物和栖息地,名为&死水&,其实生机盎然。在一片椰子树下停下小船,我们随船夫上岸进村。村民送上刚摘下的椰子,喝完清甜的椰子汁,还能挖出椰子肉来吃,鲜嫩绵软。剥下的椰子壳也不浪费,当地妇女开动纺线机,双手飞快地捻着,把粗硬杂乱的椰壳纺成线。
随后,船夫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随手指出我们身边的香料植物:这是胡椒,那是丁香,那是肉桂&&胡椒是藤蔓植物,攀援在刺桐树上。人们采摘胡椒时,为了不压垮植物,不用梯子,用一根独立的竹竿,踩着竹竿上到残留的横枝上,犹如杂技。
因为香料,柯枝成为&阿拉伯海的王后&,也因为香料,柯枝相继成为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城头变幻大王旗。如今,香料贸易不再由殖民者控制,在&上帝自己的国度&,柯枝人才是唯一的管理者。在香料批发市场,人们仍然使用古老的手语交易。买卖双方各伸出一只手出价,手被盖在一块布下面,成交价只有两只手的主人知道。因此,买家无从参考,若是心中无数,就会给卖家赚到便宜。&
流连&世界最大&跳蚤市场
曾被誉为&东方罗马&的果阿不仅是天主教徒的圣地,也是嬉皮士的天堂。翻着《孤独行星》,我专门调整行程,去Anjuna赶著名的星期三跳蚤市场。离开教堂密布的老果阿城,到达Anjuna海滩,旅馆里的挂画已从基督像换成了电吉他手。
跳蚤市场正在Anjuna海滩边上,号称世界最大,从上世纪60年代运行至今。在印度旅行,从瓦拉纳西到德里、贾沙梅尔,我早已一路走一路买了不少东西,背包变得越来越重。但我还是控制住自己,要留最后一点空间给果阿的跳蚤市场。因为人们都说,全印度的东西都能在这里买到。
未到海边,已经看见那些色彩斑斓的桌布挂在椰林里,被海风吹起,成为Anjuna独有的海边风情。这里的海滩不是秀美风格,礁石林立惊涛拍岸,随风飞扬的桌布却给它增添几分摇曳柔情。人们就在椰子树间搭起棚子摆卖。西藏风,克什米尔风,拉贾斯坦风,嬉皮风,床单,纱笼,衣服,围巾,香料,绣花鞋,二手英文小说,英语CD&&市场上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活色生香。再加上来自本土古加拉特族和拉曼尼部落妇女的手工艺术品,令这个市场呈现出奇异杂糅的风貌,既印度,又很不印度。
无论是电声派对,还是跳蚤市场,都是浪迹天涯的嬉皮士带来的。跳蚤市场兴起的年代,也正是西方掀起&在路上&热潮的年代。长途旅行,背包里自然多了不少东西,想转手,想入手新货,想挣点盘缠,嬉皮士聚集的Anjuna就出现了跳蚤市场。仔细看,不少衣服还带着欧元价格标签,首饰也有点欧陆风,确实在印度其他地方的集市不曾见到。至于拉贾斯坦邦的钉珠绣花皮鞋,尼泊尔的手工纸日历,这类非欧洲非本土手工艺品,就卖到原产地价格的两倍以上。手工艺品和香料是最吸引眼球的,但最值得淘的或许是电子音乐CD,在电音圣地出品的,必定引领潮流。你看那卖CD的,根本就不招揽顾客,兀自平躺在地上,戴着耳机闭目养神。这或许是最巧妙的&王婆卖瓜&&我的音乐好听到我连生意都忘了。
既是号称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卖的不仅是商品。这里可以吃到印度菜、西餐甚至是以色列菜&几乎每个服完兵役的以色列人都会到东南亚和印度旅行,把以色列菜也带了过来。这里可以做阿育吠陀(Ayurveda)印式按摩,可以剪头发,可以染发,可以把头发编成雷鬼头,可以在手上画海娜(henna)花纹,可以在耳朵、鼻子和身体上打洞&&
&最少200卢比,不能再少了。&我不过瞄了一条裙子一眼,卖裙子的小姑娘就缠着要我还价。
&100卢比。&我说。
&100卢比!你想要我的命吗?&小姑娘做了个刎颈的手势。
&200卢比,你想要我的命吗?&我也毫不犹豫地回敬她一个刎颈。
她掉头离开,没有跟我成为刎颈之交。
摘自:《时代周报》 日 作者:候鸟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高温天气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