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肠杆菌分子克隆载体细胞中,克隆基因表达产物有哪几种存在形式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原题如下:从高等生物基因组中克隆的完整基因为什么在大肠杆菌中不能正确表达?如果想让人的胰岛素基因在细菌中表达生产人胰岛素,至少应满足那些条件?跪求答案,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同。而且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是间隔基因,即外显子和内含子相间排列。真核生物的完整基因直接转入大肠杆菌,没用相应的启动子不能启动mRNA转录,而且内含子也不能正确剪切,当然不能正确表达。利用胰岛素的mRNA进行RT-PCR,扩增出它的cDNA,再将cDNA连接在有完整表达单元的载体上,转入细菌中表达。...
1.真核基因启动子不能被原核RNA聚合酶识别转录不能正确起始;从 真核基因组克隆的基因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没有转录后剪接系统。2.A.需有适当运载体将人胰岛素基因置入细菌
B.需有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C.重组后的运载体DNA,须在细菌体内转录、翻译成人胰岛素...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从高等基因组中克隆的完整基因为什么在大肠杆菌中不能正确表达?如果想让人的胰岛素基因在细菌中表达生产人胰岛素,至少应满足那些条件?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同。而且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是间隔基因,即外显子和内含子相间排列。真核生物的完整基因直接转入大肠杆菌,没用相应的启动子不能启动mRNA转录,而且内含子也不能正确剪切,当然不能正确表达。
利用胰岛素的mRNA进行RT-PCR,扩增出它的cDNA,再将cDNA连接在有完整表达单元的载体上,转入细菌中表达。
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通常是间断的、不连续的,由于转录时内含子和外显子是一起转录的,因而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必须经过加工,将内含子转录部分剪切掉,将外显子转...
有编码意义的序列,也就是编码序列,大体说有两类,一是编码区中可以真正编码蛋白质的,包括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中外显子和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还有非编码区中的可以指导蛋...
复制的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亲代DNA分子超螺旋的构象变化及双螺旋的解链,将复制的模板展现出来。第二阶段为复制的引发阶段,有引物RNA进行5′~3′方向的合...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
设计引物,两端加上酶切位点,然后通过PCR方法把这个基因的编码区扩增出来,经过酶消化后然后连接到用相同酶消化的载体上,筛选出正确克隆后,转化到表达菌中,就可以诱...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5734,由A、B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5734,由A、B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5734,由A、B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5734,由A、B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主要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如何以大肠杆菌质粒DNA为载体克隆一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一般程序如下: 获得目的基因-准备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 (测序验证)-转化表达宿主菌-诱导靶蛋白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析-扩增、 纯化、进一步检测. [主要试剂 主要试剂] 主要试剂 1、LB 培养基. 2、 100mM IPTG (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 2.38g IPTG 溶于100ml ddH2O : 中,0.22?m 滤膜抽滤,-20℃保存.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通过 PCR 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以含目的基因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按基因 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在上游和下游引物分别引入不同的酶切位点,本实验中为 BamHⅠ和 HiindⅢ) ,PCR 循环获得所需基因片段. PCR 反应体系为: 模板 (含 R 基因的重组质粒) 上游引物 PR1 下游引物 dNTP(2.5mmol/L) 10×PCR buffer(含 Mg2+) Taq 酶 ddH2O 补至 1?l 1?l 1?l 5?l 10?l 1?l 100?l PCR 反应条件为:94℃变性 3min;94℃变性 3min、52℃复性40sec、72℃ 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in. 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1)载体酶切:将表达质粒 pRSETA 用限制性内切酶(同引物的酶切位点) 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电泳后,用凝胶回收 Kit 或冻融法回收载体大片 段. (2) 基因 PCR 产物双酶切后回收, T4 DNA 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入载体. R 在 连接反应体系为: pRSETA R 基因片段 T4 DNA 连接酶(5U/?l) 5×buffer ddH2O 补至 1?l 3?l 1?l 2?l 10?l 3、获得含重组表达质粒的表达菌种 (1)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DH5α,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抗 Amp)作 筛选,挑取单斑,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双酶切初步鉴定. (2)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及阅读框架均正确,进入下步操作.否则 应筛选更多克隆,重复亚克隆或亚克隆至不同酶切位点. (3)以此重组质粒 DNA 转化表达宿主菌 BL21(DE3)的感受态细胞. 4、诱导表达 1、挑取含重组质粒的菌体单斑至2ml LB(含 Amp50?g/ml)中37℃过夜培 养. 2、按1∶100比例稀释过夜菌,一般将1ml 菌加入到含100mlLB 培养基的300ml 培养瓶中, 37℃震荡培养至 OD600≌0.5-0.8(最好0.6,大约需3hr) . 3、 取部分液体作为未诱导的对照组, 余下的加入 IPTG 诱导剂至终浓度1mM 作为实验组,两组继续于37℃、200rpm 震荡培养3hr. 4、分别取菌体1ml,离心12000g×30s 收获沉淀,用100?l 1%SDS 重悬,混 匀,70℃10min. 5、离心12000g×1min,取上清作为样品,可做 SDS-PAGE 等分析. 6 5500rpm 15min 收集细胞 7溶菌酶破碎细胞 制备过柱上清 8 过柱纯化带组氨酸标签蛋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名词解释1、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2、模体: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或作为一个独立结构域一部分的相邻的二级结构的聚合体,它一般被称为功能模体(functionalmotif)或结构模体(structuralmotif),相当于超二级结构。3、蛋白质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4、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5、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问答题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变性不一定沉淀,请注意,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胍的硫氰(河蟹你懂的)化物造成的蛋白质变性都不会生成沉淀,有时候溶解度反而增加,同样的,盐析造成的沉淀一般是可逆的,不是变性,某些蛋白质与冷乙醇或者冷丙酮短时间接触生成的沉淀也不一定是变性(注意是不一定,要看具体蛋白质,还有条件)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名词解释1、Tm值:酸在加热变性过程中,在260nm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解链温度或变性温度,用Tm表示。2、DNA变性:指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双链变成单链,从而使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3、核酸分子杂交:是核酸研究中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问答题简述细胞内主要的RNA及其主要功能酶名词解释1、酶原和酶原的激活: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2、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3、不可逆性抑制作用:某些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结合,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而恢复酶的活性。必须通过其他化学反应,才能将抑制剂从酶分子上除去。这种抑制作用叫做不可逆性抑制作用。问答题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其实际应用意义糖代谢名词解释1、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乳酸的过程。2、糖原:一种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及其他动物肝、肌肉等组织的、多分散性的高度分支的葡聚糖,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为主链,并有相当多α-1,6分支的多糖,用于能源贮藏。3、血糖: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4、糖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5、糖异生途径:体内从非糖类物质如氨基酸、丙酮酸、甘油等合成葡萄糖的代谢,是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过程。当肝或肾以丙酮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糖异生中的其中七步反应是糖酵解中的逆反应,它们有相同的酶催化。但是糖酵解中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时必须绕过这三步反应,代价是更多的能量消耗。问答题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源:①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②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元,空腹时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③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去路:①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②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元储存起来。③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元贮存起来。④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⑤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脂类代谢名词解释1、必需脂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2、酮体: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的总称。3、β-氧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酶系催化下进行氧化分解,由于氧化是在脂酰基的β-碳原子上的发生的,故称β-氧化。问答题什么是血浆脂蛋白?按照琼脂糖电泳法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可将其各分为哪几类?两类分类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简述它们的主要作用。血浆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分两类:超速离心法和电泳法关系:生物氧化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2、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膜或其他生物膜中,而且按顺序分段组成分离的复合物,在复合物内各载体成分的物理排列也符合电子流动的方向.其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是伴随着营养物质的氧化放能,又称作呼吸链.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4、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问答题说明机体调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因素及其机制因素:抑制剂、解偶联剂、ADP的调节作用(一)抑制剂能阻断呼吸链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安密妥在NADH脱氢酶处抑制电子传递,阻断NADH的氧化,但FADH2的氧化仍然能进行。抗霉素A抑制电子在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处的传递。氰化物、CO、叠氮化物(N3-)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如寡霉素。(二)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和颉氨霉素可解除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过程,使电子传递照常进行而不生成ATP。DNP的作用机制是作为H+的载体将其运回线粒体内部,破坏质子梯度的形成。由电子传递产生的能量以热被释出。(三)ADP的调节作用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水平的调节,只有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电子才通过呼吸链流向氧。如果提供ADP,随着ADP的浓度下降,电子传递进行,ATP在合成,但电子传递随ADP浓度的下降而减缓。此过程称为呼吸控制,这保证电子流只在需要ATP合成时发生。氨基酸代谢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但不能自行合成,必需食物供给的氨基酸,有8种缬、赖、异(亮)苯(丙),蛋(甲硫)亮、色、苏氨酸称为必需氨基酸。2、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少量未被消化的蛋白质(约占食物蛋白质5%)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小肽等消化产物的分解与转化作用[1],称为蛋白质的腐败作用。3、鸟氨酸循环: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4、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问答题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一)氨的来1.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组织中的氨基酸经过联合脱氨作用脱氨或经其它方式脱氨,这是组织中氨的主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经脱羧基反应生成胺,再经单胺氧化酶或二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游离氨和相应的醛,这是组织中氨的次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膳食中蛋白质过多时,这一部分氨的生成量也增2.肾脏来源的氨血液中的谷氨酰胺流经肾脏时,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分解生成谷氨酸和NH3。3.肠道来源的氨这是血氨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尿素有15?0%经肠粘膜分泌入肠腔。肠道细菌有尿素酶,可将尿素水解成为CO2和NH3,这一部分氨约占肠道产氨总量的90%(成人每日约为4克)。肠道中的氨可被吸收入血,其中3/4的吸收部位在结肠,其余部分在空肠和回肠。氨入血后可经门脉入肝,重新合成尿素。这个过程称为尿素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ncirculationofurea)。肠道中的一小部分氨来自腐败作用(putrescence)。这是指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的过程。腐败作用的产物有胺、氨、酚、吲哚、H2S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脂肪酸、维生素K、生物素等。(二)氨的去路氨是有毒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主要去路是在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它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名词解释1、变构调节2、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某种小分子基团可以共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和速度。DNA的生物合成名词解释1、半保留复制:双链DNA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2、冈崎片段:一组短的DNA片段,是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在大肠杆菌生长期间,将细胞短时间地暴露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中,就可证明冈崎片段的存在。冈崎片段的发现为DNA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3、端粒: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为一特定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结构。其DNA序列由对生物特异的简单的串联重复单位组成,能抵消每一轮DNA复制中因染色体降解而造成的关键功能码序列的丢失。4、切除修复:切除DNA一条链上受损伤片段,以其互补链为模板合成正常DNA片段修复DNA损伤。5、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也称逆转录。这是DNA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方式。问答题试述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所需的物质及其作用RNA的生物合成名词解释1、不对称转录:转录通常只在DNA的任一条链上进行,这称为不对称转录。2、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在RNA中是以U取代了DNA中的T),又称意义链(aensestrand)。问答题试述原核RNA的生物合成主要过程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名词解释1、密码子:存在于信使RNA中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顺序,是蛋白质合成中某一特定氨基酸的密码单位。2、开放阅读框架:是基因序列的一部分,包含一段可以编码蛋白的碱基序列,不能被终止子打断。当一个新基因被识别,其DNA序列被解读,人们仍旧无法搞清相应的蛋白序列是什么。这是因为在没有其它信息的前提下,DNA序列可以按六种框架阅读和翻译(每条链三种,对应三种不同的起始密码子)3、核蛋白体循环:是指活化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问答题RNA主要有哪三种?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各有什么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名词解释1、基因表达:指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管家基因:生物体各类细胞中都表达,对维持细胞存活和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如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所需酶的编码基因等。3、顺式作用元件:DNA、RNA或者蛋白质中的一些特殊的核酸或氨基酸残基序列,只作用于与其连接在一起的靶,而不作用于不与其相连的靶。4、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名词解释1、基因工程:狭义的基因工程仅指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去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广义的基因工程则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如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大肠杆菌能够生产人所需要的产品;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构建具有新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动物;用基因敲除手段,获得有遗传缺陷的动物等。2、目的基因:把需要研究的基因称为目的基因。(一般把需要分析的基因称靶基因,在基因克隆过程中有时两者均称为插入基因,有时三者含义相近。)细胞信息转导名词解释1、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作用的蛋白质。有三聚体G蛋白、低分子量的单体小G蛋白和高分子量的其他G蛋白三类。2、第二信使: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并不进入细胞内,但间接激活细胞内其他可扩散,并能调节调节信号转导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或离子。如钙离子、环腺苷酸、环鸟苷酸、环腺苷二磷酸核糖、二酰甘油、肌醇-1,4,5-三磷酸、花生四烯酸、磷脂神经酰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肝的生物化学名词解释1、生物转化:外源物质(包括药物、毒物等)进入体内后,通过肝脏等进行多种化学变化,使其成为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2、初级胆汁酸: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的具有二十四碳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3、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肝细胞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分泌人胆汁,再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至肝,经过肝细胞变为结合胆汁酸后,连同新合成的初级胆汁酸一起再分泌至胆汁中,上述这种由肠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问答题何谓生物转化?其生理意义、影响因素及特点是什么?生物转化:外源物质(包括药物、毒物等)进入体内后,通过肝脏等进行多种化学变化,使其成为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名词解释1、癌基因:一类与癌的生成有关的基因。其表达过分活跃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源自细胞中的正常基因——细胞癌基因,最初因致癌病毒的转化基因而被发现。2、抑癌基因:编码对肿瘤形成起阻抑作用的蛋白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负责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当这些基因不能表达,或者当其产物失去活性时,可导致细胞癌变。如p53基因和成视网膜细胞瘤基因(Rb基因)。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过程包括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肠杆菌基因组大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