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浴加热法能使里面的用试管加热液体中的液体达到沸点吗

药品百科 考试相关
无机化学实验-加热方法
发布时间:&&来源:&&
阅读数量 0
摘要:3.1液体加热当加热液体时,液体不宜超过容器总容量的一半。加热方式有两种。3.1.1直接加热(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一般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图l.4)。在火焰上加热试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应稍微倾斜;管
3.1液体加热
当加热液体时,液体不宜超过容器总容量的一半。加热方式有两种。
3.1.1直接加热
(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一般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图l.4)。在火焰上加热试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应稍微倾斜;管口向上,以免烧坏试管夹。
②应使液体各部分受热均匀,先加热液体的中上部,再慢慢往下移动,同时不停地上下移动,不要集中加热某一部分,否则将使液体局部受热骤然产生蒸气,液体被冲出管外。
③不要将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以免溶液溅出时把人烫伤。
(2)在烧杯、烧瓶等玻璃仪器中加热液体时,玻璃仪器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图1.5),否则容易因受热不均而破裂。
3.1.2水浴加热
如果要在一定范围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问的加热,则可使用水浴(图1.6)、蒸气浴(图1.7)或砂浴等。水浴或蒸气浴是具有可移动的同心圆盖的铜制水锅[也可用烧杯代替(图1.6)]。砂浴是盛有细砂的铁盘。应当指出:离心试管由于管底玻璃较薄,不宜直接加热应在热水浴中加热。
3.2固体加热
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必须使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以免凝结在试管上的水珠流到灼热的管底,而使试管炸破。试管可用试管夹夹持起来加热,有时也可用铁夹固定起来加热(图1.9)。
⑵加热较多的固体时,可把固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但应注意充分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蒸发皿、坩埚灼热时,可放在泥三角上(图l.10)。如需移动,则必须用坩埚钳夹取。
注意:试管、烧杯、烧瓶、瓷蒸发皿等器皿能承受一定的温度,但不能骤冷或骤热、因此,加热前必须将器皿外壁的水擦干,加热后,不能立即与潮湿的物体接触。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最新推荐最新更新
扫一扫 关注微信
400-966-2080
星恒教育订阅号
星恒教育服务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7年重庆中考物理复习:第10讲 物态变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水浴”(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C.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D.将烧杯内的水换成油,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仍然不会高于100℃
主讲:张晓文
【思路分析】
根据烧杯内水的沸点来考虑试剂受热温度最大值;从试管和水的接触面考虑受热情况;将烧杯内的水换成油,从熔点和沸点的变化来看.
【解析过程】
解:A、因为水的沸点是100℃,所以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说法正确;B、试管被水包围着,受热面积大,所以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说法正确;C、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若试管底部接触到烧杯底部,受热就不均匀了,说法正确;D、将烧杯内的水换成油,熔点降低,沸点升高,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会高于100℃,说法错误;故选D.
由于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浴”加热温度不可能超过100℃,若换成油,形成的溶液熔点降低,沸点升高.
给视频打分
招商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A座4层409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晶体熔化的特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
范文一: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改进 作者:沈陈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7期1 课题名称本实验为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中的学生探究实验.2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固体熔化时状态的观察,感受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2)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测量,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3)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归纳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4)本实验需要同组的两位同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5)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熔化温度图像的描绘,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3 教学设计思路本着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主动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理解并印象深刻.所以在本实验的设计上,应保证学生能经历观察固体熔化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的特点和区别.3.1 实验药品本实验所用的晶体为硫代硫酸钠(分析纯),非晶体为烛蜡.3.2 选择理由两种药品均比较常见,易于购买,且对人体安全.硫代硫酸钠的熔点为48 ℃,烛蜡一般在四十多摄氏度开始软化,而熔化温度约为45 ℃~65 ℃,于是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可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且完全相同的实验操作步骤,对于组与组之间实验药品的差别,学生不易察觉,为实验后学生自然发现固体可根据熔化特点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打下基础.3.3 实验器材的选定与改进本实验所用器材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摄影器材厂生产的“萘的熔解凝固实验器”(目录编号:2262,产品代码:J07262),配以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和温度计组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4 实验效果和时间的控制(1)为尽量延长晶体熔化时间,使学生所画出的晶体熔化图像中,温度保持不变的那段水平线更为明显,小试管中药品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经反复试验,最终确定药品加入量约为小试管总长的三分之二为宜,熔化后变成的液体体积也恰好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2)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小试管外大烧杯中水面高度应略高于小试管内固体的高度以保证加热时充分而均匀地受热.但水的数量过多,会使水温升高变慢,使熔化过程变长而影响教学进度.考虑到实验室酒精灯的加热能力,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为大烧杯中水的加入量为350 mL为宜.但即便如此设定,开始实验时,学生若加入的是冷水,则水温从常温升高至固体开始熔化(约48 ℃),这段时间约需要10分钟,这10分钟学生苦苦守候却未曾见到期待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并且加热时间越久小试管中水温与大烧杯中的温差会越来越大,导致对小试管内固体的放热加快,使熔化时间大大缩短,所画图像中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性变得不明显,导致实验的失败.(从某些文章中了解到,可在大烧杯中增加一个温度计,通过移动酒精灯来控制大烧杯与小试管之间温差在5 ℃以内,但本人尝试过,实验操作难度之大不说,就控制温度在5℃以内这点,就会大大转移学生实验时的注意力,对学生观察固体熔化现象大为不利,实在不适合初二学生使用,故排除之.)所以上课前,教师可先配好42 ℃的温水(水温过高,会使烛蜡软化呈糊状,变得难以搅拌).在上课铃声响之前5分钟时倒入每组学生的大烧杯里约350 mL,提前倒温水为的是对药品进行预热,到课堂上开始实验时,药品的初温大约可升至38 ℃,提高药品初温,可以节省实验时间.加热开始后,由于药品温度的上升会滞后于水温的上升,所以要求学生从药品温度升高至40 ℃再开始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图像中出现起始温度不变的情况.经这样的调整,整个实验的过程约需12分钟,而晶体的熔化过程大约可以维持3分钟左右.非晶体烛蜡的熔化则呈现出温度不断上升的正常趋势.(3)为保证实验的需求,酒精灯的灯芯应适当拉长、散开,使火焰面积更大一些.3.5 分组实验的设计因为本实验完整的过程不论是晶体的熔化还是非晶体的熔化都需要约12分钟的时间,所以课堂上让同一个小组先后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探究,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实验时,由于需要保持不断搅拌以保持固体的受热均匀的同时还需要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需要同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个充当搅拌员的角色,而另一个充当数据记录员的角色.基于此,教师事先装药品的时候,一些组装的是晶体,另一些组装的是非晶体,而学生自己却不知道还有药品的差别.因为实验操作方面两个实验是完全相同的,差别只是在将温度数据描绘成图像的时候才体现出来,而就是在学生感觉困惑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提醒: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各组所加热熔化的固体不同,而导致了这样温度变化特点的不同?学生顿时感悟到,固体的熔化会因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印象和理解.但由于学生只看到了一种固体的熔化现象,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所表现出来的由固态怎么转变到液态的过程,需要请学生较为详尽的描述,这样可以让做其他种类固体熔化实验的同学,也能了解另一种固体是怎么由固态变为液态的.4 教学过程探究固态熔化的特点:提问:在刚才所举的例子中,通过怎样的方式固态的物质变成液态的?学生回答:加热.提问:是一开始加热就会熔化的吗?学生回答:不是,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熔化的.提问:熔化的时候,固体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呢?你猜猜看!提问:你觉得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学生回答:对固体进行加热,对其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出示老师准备的实验装置图,请学生思考,使用水浴法加热比直接对固体加热有哪些优点?学生回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可减缓实验过程.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人一组,一人负责不断地搅拌,另一人则负责温度的记录,分工协作.提醒学生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保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2)注意保持搅拌,使物体受热均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关于该装置的搅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搅拌的技巧,可事先录制好一段教师搅拌操作的示范视频,约30 s左右即可,课堂上插入课件内适时播放.)(3)当水温达到40 ℃时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将温度数据记录在导学案相应的表格内,并注意观察固体状态的变化.设计意图 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课前给学生大烧杯中倒入的是42 ℃左右的热水,到上课时,水温已基本降至38 ℃左右,刚开始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温逐步升高,但小试管中固体的温度不会立即升高,一般要等到2~3分钟以后,才开始明显上升.要求学生以小试管内温度达到40 ℃为计时起点,可以让所计录的数据更科学,避免出现固体在熔化之前就出现一段水平的直线,由此画出的温度时间图像才能准确地反应熔化的特点.实验完成后,学生将记录的数据在坐标内描点、连线,绘制熔化曲线.教师各挑选一张学生的图像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比较两张图的异同.并思考,两张图的不同之处,说出各自反应的是什么样的熔化特征.实际给班级学生提供的固体分两种,一种是硫代硫酸钠,另一种是蜡烛,而学生其实并不知情.所以绘出的熔化图像,就会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特点.用实物投影将两种图像同时展现出来,并寻找各自的支持者,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两队,引起学生的冲突,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特点:(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2)熔化要吸热非晶体熔化特点:(1)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2)熔化要吸热5 说明5.1 实验器材的选择与改进本实验采用熔化凝固实验器,酒精灯水浴法加热,考虑到原配的搅拌器距离小试管底部还有一段距离,导致搅拌不充分,所以,每套装置的搅拌器进行了改良,用铁丝缠绕的方式加长至接近小试管的底部,加强搅拌的效果.5.2 实验药品的选择和确定由于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间都比较长,两个实验都让学生做的话重复操作又浪费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选用的晶体是海波,非晶体是蜡烛,海波熔点为48 ℃,而蜡烛的熔化范围大致为45 ℃~65 ℃.两者的温度区间基本一致,所以,采用事先并不告知学生实验药品的不同,让大家以为是同样的器材,却得出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用冲突让学生加深对固体存在晶体与非晶体的印象,用矛盾让学生加强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特征的理解.5.3 实验效果和时间的控制上课前,在大烧杯里装大约42 ℃的热水350 mL,为的是对药品进行预热,到课堂上开始实验时,温度大约降至38 ℃,提高药品初温,可以节省实验时间.加热开始后,由于药品温度的上升会滞后于水温的上升,所以要求学生从药品温度升高至40 ℃再开始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图像中出现起始温度不变的情况.小试管内药品量约为小试管长度的2/3,以和大试管内水面齐平为佳,尤其是海波的数量稍微多一点,可以延长熔化的时间过程,画出的数据图像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水平线就更为明显.经这样的调整,完整的实验过程约需12分钟,既保证了学生参与体验了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又可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各项准备.原文地址: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改进 作者:沈陈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7期1 课题名称本实验为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中的学生探究实验.2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固体熔化时状态的观察,感受物质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2)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测量,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3)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温度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归纳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4)本实验需要同组的两位同学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5)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熔化温度图像的描绘,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3 教学设计思路本着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主动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理解并印象深刻.所以在本实验的设计上,应保证学生能经历观察固体熔化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的特点和区别.3.1 实验药品本实验所用的晶体为硫代硫酸钠(分析纯),非晶体为烛蜡.3.2 选择理由两种药品均比较常见,易于购买,且对人体安全.硫代硫酸钠的熔点为48 ℃,烛蜡一般在四十多摄氏度开始软化,而熔化温度约为45 ℃~65 ℃,于是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可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且完全相同的实验操作步骤,对于组与组之间实验药品的差别,学生不易察觉,为实验后学生自然发现固体可根据熔化特点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打下基础.3.3 实验器材的选定与改进本实验所用器材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摄影器材厂生产的“萘的熔解凝固实验器”(目录编号:2262,产品代码:J07262),配以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和温度计组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4 实验效果和时间的控制(1)为尽量延长晶体熔化时间,使学生所画出的晶体熔化图像中,温度保持不变的那段水平线更为明显,小试管中药品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经反复试验,最终确定药品加入量约为小试管总长的三分之二为宜,熔化后变成的液体体积也恰好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2)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小试管外大烧杯中水面高度应略高于小试管内固体的高度以保证加热时充分而均匀地受热.但水的数量过多,会使水温升高变慢,使熔化过程变长而影响教学进度.考虑到实验室酒精灯的加热能力,经多次实验,最终确定为大烧杯中水的加入量为350 mL为宜.但即便如此设定,开始实验时,学生若加入的是冷水,则水温从常温升高至固体开始熔化(约48 ℃),这段时间约需要10分钟,这10分钟学生苦苦守候却未曾见到期待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并且加热时间越久小试管中水温与大烧杯中的温差会越来越大,导致对小试管内固体的放热加快,使熔化时间大大缩短,所画图像中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性变得不明显,导致实验的失败.(从某些文章中了解到,可在大烧杯中增加一个温度计,通过移动酒精灯来控制大烧杯与小试管之间温差在5 ℃以内,但本人尝试过,实验操作难度之大不说,就控制温度在5℃以内这点,就会大大转移学生实验时的注意力,对学生观察固体熔化现象大为不利,实在不适合初二学生使用,故排除之.)所以上课前,教师可先配好42 ℃的温水(水温过高,会使烛蜡软化呈糊状,变得难以搅拌).在上课铃声响之前5分钟时倒入每组学生的大烧杯里约350 mL,提前倒温水为的是对药品进行预热,到课堂上开始实验时,药品的初温大约可升至38 ℃,提高药品初温,可以节省实验时间.加热开始后,由于药品温度的上升会滞后于水温的上升,所以要求学生从药品温度升高至40 ℃再开始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图像中出现起始温度不变的情况.经这样的调整,整个实验的过程约需12分钟,而晶体的熔化过程大约可以维持3分钟左右.非晶体烛蜡的熔化则呈现出温度不断上升的正常趋势.(3)为保证实验的需求,酒精灯的灯芯应适当拉长、散开,使火焰面积更大一些.3.5 分组实验的设计因为本实验完整的过程不论是晶体的熔化还是非晶体的熔化都需要约12分钟的时间,所以课堂上让同一个小组先后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探究,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实验时,由于需要保持不断搅拌以保持固体的受热均匀的同时还需要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需要同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个充当搅拌员的角色,而另一个充当数据记录员的角色.基于此,教师事先装药品的时候,一些组装的是晶体,另一些组装的是非晶体,而学生自己却不知道还有药品的差别.因为实验操作方面两个实验是完全相同的,差别只是在将温度数据描绘成图像的时候才体现出来,而就是在学生感觉困惑的时候,教师适时地提醒: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各组所加热熔化的固体不同,而导致了这样温度变化特点的不同?学生顿时感悟到,固体的熔化会因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特点的印象和理解.但由于学生只看到了一种固体的熔化现象,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所表现出来的由固态怎么转变到液态的过程,需要请学生较为详尽的描述,这样可以让做其他种类固体熔化实验的同学,也能了解另一种固体是怎么由固态变为液态的.4 教学过程探究固态熔化的特点:提问:在刚才所举的例子中,通过怎样的方式固态的物质变成液态的?学生回答:加热.提问:是一开始加热就会熔化的吗?学生回答:不是,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熔化的.提问:熔化的时候,固体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呢?你猜猜看!提问:你觉得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学生回答:对固体进行加热,对其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出示老师准备的实验装置图,请学生思考,使用水浴法加热比直接对固体加热有哪些优点?学生回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可减缓实验过程.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人一组,一人负责不断地搅拌,另一人则负责温度的记录,分工协作.提醒学生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始终保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2)注意保持搅拌,使物体受热均匀,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关于该装置的搅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搅拌的技巧,可事先录制好一段教师搅拌操作的示范视频,约30 s左右即可,课堂上插入课件内适时播放.)(3)当水温达到40 ℃时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将温度数据记录在导学案相应的表格内,并注意观察固体状态的变化.设计意图 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课前给学生大烧杯中倒入的是42 ℃左右的热水,到上课时,水温已基本降至38 ℃左右,刚开始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温逐步升高,但小试管中固体的温度不会立即升高,一般要等到2~3分钟以后,才开始明显上升.要求学生以小试管内温度达到40 ℃为计时起点,可以让所计录的数据更科学,避免出现固体在熔化之前就出现一段水平的直线,由此画出的温度时间图像才能准确地反应熔化的特点.实验完成后,学生将记录的数据在坐标内描点、连线,绘制熔化曲线.教师各挑选一张学生的图像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比较两张图的异同.并思考,两张图的不同之处,说出各自反应的是什么样的熔化特征.实际给班级学生提供的固体分两种,一种是硫代硫酸钠,另一种是蜡烛,而学生其实并不知情.所以绘出的熔化图像,就会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特点.用实物投影将两种图像同时展现出来,并寻找各自的支持者,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两队,引起学生的冲突,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特点:(1)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2)熔化要吸热非晶体熔化特点:(1)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2)熔化要吸热5 说明5.1 实验器材的选择与改进本实验采用熔化凝固实验器,酒精灯水浴法加热,考虑到原配的搅拌器距离小试管底部还有一段距离,导致搅拌不充分,所以,每套装置的搅拌器进行了改良,用铁丝缠绕的方式加长至接近小试管的底部,加强搅拌的效果.5.2 实验药品的选择和确定由于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间都比较长,两个实验都让学生做的话重复操作又浪费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选用的晶体是海波,非晶体是蜡烛,海波熔点为48 ℃,而蜡烛的熔化范围大致为45 ℃~65 ℃.两者的温度区间基本一致,所以,采用事先并不告知学生实验药品的不同,让大家以为是同样的器材,却得出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用冲突让学生加深对固体存在晶体与非晶体的印象,用矛盾让学生加强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特征的理解.5.3 实验效果和时间的控制上课前,在大烧杯里装大约42 ℃的热水350 mL,为的是对药品进行预热,到课堂上开始实验时,温度大约降至38 ℃,提高药品初温,可以节省实验时间.加热开始后,由于药品温度的上升会滞后于水温的上升,所以要求学生从药品温度升高至40 ℃再开始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图像中出现起始温度不变的情况.小试管内药品量约为小试管长度的2/3,以和大试管内水面齐平为佳,尤其是海波的数量稍微多一点,可以延长熔化的时间过程,画出的数据图像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水平线就更为明显.经这样的调整,完整的实验过程约需12分钟,既保证了学生参与体验了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又可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各项准备.
范文二:《探究晶体熔化的特点》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试管、海波、温度计、搅拌器、表 三、实验步骤探究方案:将海波研切成粉粒状,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如图4—28所示,通过热水给海波加热直至全部熔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融化前、熔化过程中、融化后的温度变化。操作记录:1、取20g左右的海波研切成粉粒状分别装入试管中,如图4—28组装好。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从温度计示数上升到35℃左右时开始记录并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每过1min记录一次,待海波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再记录3min. 四、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结论: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____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________;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
范文三:关于晶体熔化实验的思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中有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而本节课中,海波熔化实验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确保实验的成功将成为探究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做了以下的思考:1.选择合适的温水海波在33℃以上的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失去结晶水,熔点降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时,可先调节烧杯中的水温在40℃左右,再把盛有海波晶体的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这样可缩短实验时间,避免因加热时间过长而使海波失去结晶水,从而解决了温度未达到48℃海波就开始熔化的问题。2.给海波加热要缓慢均匀实验中如果加热太快,试管中各部分晶体受热不均匀,与外壁接触部分先熔化变为液体,且温度继续升高,而中间固态部分还未熔化,这样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导致错误结论。水浴应缓慢加热时,使试管内外温度差保持在5℃左右,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应保证水温不超过51℃。3.不停止对海波的搅拌由于海波是热的不良导体,当试管中有液态开始出现时,为了保证管壁处和中间部分的温度一致,要不断搅拌海波。4.及时调整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只能反映温度计玻璃泡周围样品的温度,而不能反映整个样品的温度变化。当试管中外围的海波开始熔化时,玻璃泡的附近的温度有可能没有达到熔点,这时学生就观察到温度尚未达到熔点,海波已经熔化的现象;有时温度计玻璃泡的附近的海波已熔化完成,并且温度已开始上升,但整个样品还没有完全熔化,学生就会认为,海波还没有熔化完,而温度已经上升。所以在海波熔化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玻璃泡始终处于固、液的交界处。实验中注意到以上几点,那么海波熔化过程中状态变化会很清晰,并且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现象也会很明显。
范文四:用冰做晶体熔化实验姚 起初中物理的学生实验中,晶体的熔化实验是学生认识晶体与非晶体区别的关键,也是初中学生实验中成功率比较低的实验之一。以前的晶体实验所选用的物质有奈,以及现使用的人教版中所选用的物质为海波。其中现在大多选用海波做实验,但由于海波(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的俗称。五水合硫代硫酸钠为无色单斜晶体。在48.2 ℃溶解在自身结晶水中)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容易水解;同时农村的初中化学实验室里没有这种药品,即使有,由于晶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实验中不易均匀受热,温度会随着加热直线上升。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做此实验或实验大多是失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用最常见的晶体---冰。由于冰容易制取,在实验的前一两天,利用家里的冰箱或冰柜将温度调好短时间内可制成冰,在实验前用榔头把冰块敲打成小块,把小块的冰放入无加热功能的豆浆机经过打磨后就可以实验,如果冰的温度过高或者冰粉不太细小还可以进行第二次冷冻和打磨后即可实验。同时由于熔点低实验中容易控制温度,一般不会随着加热温度直线上升,实验容易成功。常规晶体熔化实验时一般采用试管盛装冰块或海波利用水浴法加热,因实验器材较多,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比较费时费力,冰块在试管中利用外面的热水加热时,不容易观察到冰何时开始熔化成水,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不够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探究晶体熔化过程规律的认识,造成了学生对熔化规律的理解困难。我在教学活动中对本实验加以了改进,采用手热法加热碎冰。这种方法操作过程简单,温度上升的慢,温度容易控制,学生易于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教学效果非常好。具体的实验过1.实验材料准备:温度计,秒表,50ml的烧杯,玻璃棒,准备好的冰粉。2.把冰粉导入烧杯大约25ml左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位同学用双手捂住烧杯壁,另一位同学一只手拿住温度计,另一只手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每隔一两分钟记录一下温度记得示数,并仔细观察冰的状态。下面是一组实验数据该实验方法的优点;(1).该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比较少,材料也容易取得。没有像奈和海波难以找到。(2).现象明显。学生能明显的观察到冰在熔点之前虽然吸热,但状态几乎不变,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3).清洁无污染,成本低。加热过程中不用酒精灯,不产生废气。冰是常见的晶体,实验的产物为水。该实验方法的待改进之处;1.该实验中室温为多少时室温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影响能降低到最小?2如何更好控制在达到熔点之前冰的状态不要发生太大的变化?3.实验中由于温度太低,而且需要较长的是间,部分学生不愿易用手捂烧杯,有何更为科学的加热法?2012年月 8日
范文五:晶体熔化实验1、小明用如图所示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晶体熔化的条件(1)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图乙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冰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4)试管中的冰块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呢?为什么呢?(5)试管放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实验中判断“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呢?(6)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什么呢?(7)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8)另一个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冰熔化的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要想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写出两条可行的办法?2、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记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1)错误数据是
。(2)该物质
(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
(3)写出一条新的发现:
。( 4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的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可举例说明)
范文六: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规律和图像:1、晶体熔化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 2、晶体熔化的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一定会熔化.
B. 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晶体吸收热量一定熔化
D. 晶体吸收热量不一定熔化 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表示熔化过程中有两段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C.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D.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6、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的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那么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半
B.熔化不到一半 C.熔化多于一半
D.没有熔化7、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时,可采取物理疗法。即将冰或水放在病人的额头上,利用这两种物质吸热来降低人体的温度。问:为什么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更好?8、某晶体在加热时,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图像是(2).
(3)该晶体在B点的状态是
,C点的状态是
,BC段处于态,在此过程中需温度
.(4)该晶体可能是9、在严寒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非常艰苦,经常从野外取雪加热成开水供饮水,图中能正确描述这个过程的图像是 (
)10、对甲、乙、丙三块晶体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
的质量较大.11、图示是“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除了需要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______.(2)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其目的是
.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是指:
(4)小明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若要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办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18甲是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8乙中描绘出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由于疏忽,有一个数据记录错了,错误的数据为
; (3)海波晶体的熔点是
℃.(4)在第6min时,海波处于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5)已知在第7min时海波尚未全部熔化,若此时熄灭酒精灯,则海波将
(继续熔化/停止熔化).(6)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是因为
.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规律和图像:1、晶体熔化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 2、晶体熔化的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熔点温度的晶体一定会熔化.
B. 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晶体吸收热量一定熔化
D. 晶体吸收热量不一定熔化 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表示熔化过程中有两段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C.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D.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6、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的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那么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半
B.熔化不到一半 C.熔化多于一半
D.没有熔化7、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时,可采取物理疗法。即将冰或水放在病人的额头上,利用这两种物质吸热来降低人体的温度。问:为什么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更好?8、某晶体在加热时,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图像是(2).
(3)该晶体在B点的状态是
,C点的状态是
,BC段处于态,在此过程中需温度
.(4)该晶体可能是9、在严寒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非常艰苦,经常从野外取雪加热成开水供饮水,图中能正确描述这个过程的图像是 (
)10、对甲、乙、丙三块晶体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
的质量较大.11、图示是“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除了需要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______.(2)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其目的是
.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是指:
(4)小明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若要延长冰熔化的时间,请你写出两条可行的办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图18甲是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8乙中描绘出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由于疏忽,有一个数据记录错了,错误的数据为
; (3)海波晶体的熔点是
℃.(4)在第6min时,海波处于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5)已知在第7min时海波尚未全部熔化,若此时熄灭酒精灯,则海波将
(继续熔化/停止熔化).(6)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是因为
范文七:石蜡 蜡烛 水晶 铝 是晶体 还是非晶体?答案: 非晶体:松香 石蜡(初二第一册就是用石蜡做实验说明的) 奶酪晶体:食盐 水晶 铝告诉你几个诀窍,你实在弄不懂时能用晶体不是一开始熔化变软,要一点时间非晶体熔化就会变软这些是要靠死记的:玻璃是非晶体,海波(水晶)是晶体,金属都是晶体Aaaaaaaaaaaaaaaaaaa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A(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还可获得的信息有:(1)海波的熔点是48℃(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填一条即可).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而石蜡是非晶体.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并且能够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解答:解:A图象中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A是晶体海波的熔化图象;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B是非晶体石蜡的熔化图象.从A图中可知:固态海波的初温是20℃、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海波的末温为90℃.从B图中可知:石蜡的初温是20℃、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选A;(1)海波的熔点是48℃;(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以及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
范文八:五十七、晶体类型与物质熔点沸点的比较二、范德华力或氢键1、范德华力: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又叫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但存在范德华力。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增强,熔点沸点增大。2、氢键:由已经与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原子(主要是N、O、F)形成高价键的氢原子和另一个分子中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例如,在NH3、H2O、HF、CH3CH2OH中存在氢键。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加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三、物质熔点沸点的比较:取决于晶体类型和构成粒子作用力强弱。1、一看晶体类型:熔点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H2O金属晶体的熔点沸点有的很低,低的可以低于分子晶体,例如:Hg金属晶体的熔点沸点有的很高,高的可以高过原子晶体,例如:W>SiO22、二看同一类型的晶体构成粒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强弱:①在原子晶体中,原子的共价键键能越大、键长越小,共价键就越强,熔点沸点就越高。
例如,熔点沸点:金刚石>Si3N4>SiC>Si②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沸点越高。
例如,熔点沸点:NaF>NaCl>NaBr>NaI③在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的电荷越高,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就越强,熔点沸点就越高。
例如,熔点沸点:Na④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增强,熔点沸点增大。例如,熔点沸点:CF43、三看分子晶体中有没有氢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加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例如:熔点沸点:NH3 >PH3
CH3CH2OH >CH3CHO四、强化练习1、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D、金刚石2、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4、F2和Br2的沸点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D. 不能肯定5、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6、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7、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8、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9、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固态X2Y是分子晶体C.ZW是原子晶体
D.ZY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10、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没有极性键C.离子晶体中一定没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范文九:中学教学参考阅读详情:疑难点击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变化规律小结河北保定市易县中学(074200)阅读详情:李振民阅读详情:一、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分子晶体是依靠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维系的,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相比弱得多,使得分子容易克服这种力的约束,因此,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1.分子构型相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有三个来源,即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卤素单质由非极性分子构成,只存在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内电子数增多,由电子和原子核的不断运动所产生的瞬时偶极的极性也就增强,因而色散力增大,导致熔、沸点升高。同理,稀有气体的熔、沸点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但也有例外,如熔点:CH4>C2H6>C3H8;沸点:CH42.分子构型相同的物质,能形成氢键时,熔、沸点升高在常温下,绝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都是气态找出那些隐藏在繁杂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概念、规律和原理;认真研究学生,抓住学生平时学习中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最难以理解的问题。坚持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一个学校是一个整体,一个人好、一个班好是不够,学校好、整体好才是好。高三备课组要捆在一起,人心齐泰山移。一轮复习要突出备课组集体,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都做到了: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基本教学内容统一、作业和练习统一、考试统一,批改统一。提倡互通有无、互不保守,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团队和谐。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学生管理上强化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对于尖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到位,重点是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对这些学生要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对中间段关键性学生要多教会他们方法,打好基础和提高能力兼顾;对于后面的差生应逐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抓住了这批学生就稳住了课堂,稳定了班级,生物学科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总是会有成效的,特别是现在只考10?20分、30?40分的学生高考增长点最大,见效最快,这也是我们复习工作的重点之一,决不能放弃。优生上升的空间,关键是能力要提高;差生要推一把,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不歧视差参考文献[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李红文等.2009年高考(广西考区)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分析报告[R].(责任编辑阅读详情:易志毅)的(只有H2O例外),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理应遵循第1条规律,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由于NH3、H2O、HF可以形成氢键,使简单分子缔合成较大的分子,在发生相变时,不仅要克服原有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且要吸收更多的能量,使缔合分子解聚,因而造成NH3、H2O、HF的熔、沸点反常,特别是水分子中有2个H-O键和2对孤对电子,一个水分子可以同时形成2个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最高,在常温下呈液态。含有-OH或-NH2的化合物,如含氧酸、醇、酚、胺等,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它们的熔、沸点往往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他物质高。以CHCl3为例,氯仿是强极性分子,但不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为119.5,熔点-63.5阅读详情:,沸点61.2阅读详情:,而相对分子质量仅有60,但含-OH的乙酸熔点为16.6阅读详情:,沸点为117.9阅读详情:。磷酸、硼酸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100,但由于氢键的形成,使它们在常温下都呈固态。生,多谈心多交流。特别是后面阶段,我们都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一些有关高考、人生方面的交流,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备课时常提醒自己: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综上所述,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进教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20阅读详情: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010.3总第44期ZHONGXUE阅读详情:JIAOXUE阅读详情:CANKAO阅读详情:3.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强,熔、沸点越高下表列出第3周期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熔点/阅读详情:沸点/阅读详情:SiH4-185-112PH3-133-85H2S-83-62HCl-144-84疑难点击欲使金属熔化或气化则需较高温度。如Na、Mg、Al,参与成键的电子数增多,且半径减小,故熔、沸点依次升高。熔点/阅读详情:沸点/阅读详情:Na97.8892Mg6511107Al6602467阅读详情:表中所列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都是等电子体,但它们的熔、沸点却有较大差别。甲硅烷是非极性分子,熔、沸点最低,从左到右,随分子极性的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但极性最强的HCl却反常地低于H2S,这是由于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HCl分子小于H2S分子,使色散力变小,故熔、沸点较H2S低。4.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变化在中学教材中,为了突出同分异构体是不同的物质,在其结构式下面均列出了它们的沸点(这里将熔点也一并列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熔点/阅读详情:-129.7-159.6沸点/阅读详情:36.0727.9-209.5-25144.4-47.4139.113.2138.4阅读详情:2.同主族金属的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同主族金属价电子数相同,半径的增大使得金属键减弱,导致熔、沸点降低,如碱金属从Li到Cs,熔点由180.5阅读详情:依次降低,Cs的熔点仅28.4阅读详情:,放在手心上就可以熔化。以上两条规律仅对次外层是稀有气体结构的典型金属是适用的。过渡金属的熔、沸点都很高,熔点普遍超过1000阅读详情:,沸点大部分高达3000阅读详情:,其中钨的熔点是3380阅读详情:,沸点是5927阅读详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电子参与成键,使金属键增强。铜副族因还有部分d电子较活泼,其熔、沸点仍较高,但锌副族的d电子稳定,其熔、沸点明显下降,此后进入了低熔区,低熔区金属的价电子虽不少,但活动性差,不能全部成为自由电子,金属键弱,导致熔、沸点低。四、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变化规律离子晶体阴、阳离子依靠较强的静电作用维系在一起,每个离子周围都被一定数目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欲使离子晶体熔化,离子必须剧烈运动,使自身不被约束在固定位置,这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常温下都呈固态。欲使离子从熔体中逸出,形成离子对(如气态氯化钠含Na+Cl-离子对),则需更高的温度,所以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差值也较大,很多离子晶体在未气化时就已发生分解。下面只讨论熔点的变化规律。1.离子所带电荷相同,半径越大,熔点越低如卤化钠中,随卤离子半径的增大,阴、阳离子的核间距增大,静电作用减弱,熔点降低。熔点/阅读详情:NaF998NaCl801NaBr740NaI660阅读详情: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新戊烷分子呈中心对称,接近球状,沸点最低;正戊烷分子最长,呈锯齿形链状,分子间的运动最困难,沸点最高。3种戊烷异构体的熔点相差更大,异戊烷的对称性最差,在凝结成固态时,最不容易排列整齐,熔点最低;新戊烷对称性强,熔点比其他异构体高100阅读详情:以上。同理可解释3种二甲苯的熔、沸点变化。二、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晶体中各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只要键不被破坏,相邻的原子就不能自由地移动。由于原子晶体在熔化时必须破坏很大一部分共价键,在气化时几乎要破坏全部共价键,所以原子晶体都具有很高的熔、沸点。原子晶体熔、沸点变化规律是,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的熔点为3350阅读详情:,硅的熔点为1410阅读详情:,锗是937阅读详情:。由此规律可以推知SiC的熔点应介于1410阅读详情:~3350阅读详情:之间,BN是耐高温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如石墨、黑磷)、链状结构(如硒、碲、红磷等)的晶体在熔化时也需断裂大部分共价键,所以熔、沸点也较高。三、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变化规律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是靠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金属熔化时,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只是原子间的距离略有增大,当液态金属变为气体时,金属键完全被破坏,分离成单个原子(碱金属蒸气中有少量M2分子),因此,金属的沸点往往比熔点高得多。1.同周期金属的价电子越多,熔、沸点越高金属晶体内自由电子数增多,金属键合能力增强,阅读详情:2.离子间距离相近,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熔点越高如NaF、CaF2、CaO的离子间距离相近,但它们的熔点依次升高,CaO的熔点高达2570阅读详情:,这是由静电作用的本性决定的,由此可知,MgO、Al2O3的熔点更高,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事实上,以上规律只适用于典型的离子化合物。由于受阴、阳离子间极化作用的影响,使离子键向共价键方向过渡,离子晶体向分子晶体方向转化,导致熔点降低。如K+离子半径(133pm)比Ag+离子(126pm)大,但KCl、KBr的熔点(分别是776阅读详情:和730阅读详情:),明显高于AgCl和AgBr的熔点(分别是455阅读详情:和432阅读详情:)。一般来说,熔点低于400阅读详情:的物质,在化学上就划归为分子晶体了。(责任编辑阅读详情:廖银燕)121阅读详情:E阅读详情:mail:
范文十:专题05 热学之晶体的熔化特点的应用一、选择题1.(2014·安顺)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 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答案】D.考点: 凝固点和沸点2.(2014·铜仁)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选项A错误;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项B正确;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项C错误;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D错误。考点: 物态变化3.(2014·辽阳)在“201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 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 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晶体合肥晶体的区别在于有无固定熔点,海波晶体的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2014·宿迁)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选项A正确;“霜”是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凝华直接形成固态形成的,故选项B错误;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故选项C错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D错误.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生活中的凝华现象.5(2014·珠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
B.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
D.t=2min至t=6min过程中内能不变【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故A正确.B选项,发生热传递时,物体之间要有温度差,而该物体熔化时,固、液温度相同,故不发生热传递.故B正确.C选项,此晶体熔化前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加热方式也没有发生改变,但固态时吸热升温快,则熔化前后物质的比热容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选项,t=2min至t=6min过程中温度不变,由于仍在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D错误。正确选项是AB。考点:晶体的熔化6.(2014·杭州)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通常物态变化是指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六种变化,要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可以先确定变化前的状态,再确定变化后的状态,最后确定物态变化的种类。冰是晶体,其熔点为0°C,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选项A错误;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温度非常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会凝华,B选项正确;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常见的“白气”大都是降低温度使水蒸气液化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C选项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会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热会液化成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形成云雾,不是气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的,D选项错误。考点:物态变化的判断7.(2013·广安)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 早晨煮好的牛奶冷却一会后,虽然温度降低但是内能并没有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正好用来完成它的熔化,而温度不升高.(2)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4)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又用水来冷却.故C正确.D、牛奶的温度降低,则内能一定减小,故D错误.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8.(2013·宿迁)下列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B. 石子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C. 晶体熔化温度与时间的关系D.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m=ρV,水的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之比,所以A错误;B、石子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大,所以B错误;C、晶体在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所以C正确;D、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而D为正比例图象,所以D错误.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速度与物体运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9.(2012·泸州)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海波熔化过程中,某同学描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0至5min内海波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断升高B. 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海波的内能不变C. 5min至10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海波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吸热D. 10min以后海波已全部变成气态,温度进一步升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从图象上看,0~5min内表示海波的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5min至10min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此时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是继续吸热,故其内能不断增大,故B错误;C、5min至10min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此时海波的温度不变,但是继续吸热,故C正确;D、在10min以后海波已经全部熔化完毕,变成液态,温度进一步升高,故D错误.故选C考点:晶体的熔化特点10.(2012·徐州)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凝固点高
B.凝固点低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态变化。水结冰了说明气温低于0℃,而盐水没有结冰说明盐水的凝固点低。考点:熔点;晶体的熔化特点和条件二、填空题11.(2014·十堰)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min.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答案】晶体;80;15;增加.【解析】试题分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确定的熔点。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该晶体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25mi﹣10min=15min.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该物质的内能增加.考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12.(2013·淄博)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从而使海鲜保持较低的温度。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________,使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100C。【答案】吸热(吸收热量);不变;小(低);小于(低于)。【解析】冰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变;由于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小,而气压与水的沸点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故高山上水的沸点会低于100℃。考点: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气压与水沸点的关系。13.(2013·镇江)图(1)、(2)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温度/℃0 A 时间/min(1) 温度/℃ D E F B C 时间/min 0(2)⑴ 图(1)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⑵ 图(2)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
热量,总体积
;⑶ 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2)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和图线是
.【答案】⑴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⑵ BC;吸收;减小;⑶ CF。【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图1中的固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逐渐上升的,熔化时温度也是变化的,故它属于非晶体;(2)由于图2中BC段是水平的,说明随着加热的进行,其温度不变,故说明这段时间内,冰在熔化,其状态是冰水混合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混合物仍需要吸热,冰逐渐在化成水,由于冰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小,故总体积减小;(3)由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AB段的状态是冰,它对一定的倾斜程度,水对应线段的倾斜程度要比它小,故在CD、CE和CF中,只有CF满足要求,故选择CF。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比热容的概念。三、实验题14.(2014·北海)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宜用
(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
态.【答案】(1)微小颗粒;(2)36;(3)晶体;不变; 液.【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颗粒比较小的固体,这样固体受热比较均匀,误差更小.(2)由图可知,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得物质的温度为36℃.(3)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不变,当该物质在CD段时,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15.(2014·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甲所示。(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答案】(1)试管底或试管壁
(2)固液共存态
小于(3)不能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解析】试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冰的温度时,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高。(2)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冰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冰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不变,但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是冰的内能增加,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大于在b点时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因为试管内外的水温度相同,虽然达到了水的沸点,但是两者没有温度差,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考点: 熔化和沸腾的特点16.(2014·本溪)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特点是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形成的.【答案】(1)39;非晶体;(2)达到熔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不正确;液化【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乙该温度计的示数在30℃-40℃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示数为39℃;晶体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无确定的熔点,由表格数据知,蜡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蜡属于非晶体.(2)分析图象可知,冰达到一定温度开始熔化,故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他的想法是错误的,由于冰的温度低于室温,即使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会从室温吸收热量使其熔化; 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使杯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化现象17.(2014·娄底)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所示;(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计时器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
段所对应的温度值(选填“AB”和“DE”).(3)如图甲(a)所示,BC段该物质的状态为
.(4)OA段与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答案】(1)温度计;(2)DE;(3)液态;(4)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需要用测量仪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外,还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2)水沸腾时,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对比a、b两图可知,a图是冰的熔化图象,AB段所对应的温度是冰的熔点,b图是水的沸腾图象,DE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水的沸点.(3)如图甲(a)所示,BC段该物质已经熔化完毕,为液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冰比水用的时间短,所以冰比水吸热升温快,原因是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考点: 晶体熔化特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8.(2013·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1)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碎冰;(2)晶体;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试管加热液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