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用一个字表示可以用不同引申义方法表示吗

一、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
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
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
,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义。
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
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否则容易产生混淆。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还必须依据古文献,脱离了文献,探求出的意义不一定是准确的。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前后倒置。如: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愤:有两个常用义,一为愤懑,一为愤怒,文献中愤懑义在前,应为本义。
三、引申义
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例:
朝: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②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
③使妇人载以过朝。(《左传·宣公二年》)
④汉朝陵墓对南山。(杜甫《诸将》)/一朝天子一朝臣。
朝,甲文作
朝廷、朝堂,由朝廷引申为朝代。这几个意义相互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朝:①早上
四、本义与引申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五、词义引申举例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1 早上 朝见、上朝 朝堂、朝廷 朝代 、朝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 ,本义为早上,古代早上儿女省视父母、臣下晋见君王,引申为上朝、朝见,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为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腰 中间 拦截 要挟 求得 需要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事物的中间部分)
停止前进)
④......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 ⑥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旌节、节杖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木节、草节 关节 季节、节气 节奏、节拍 气节、节操 礼节 节约 竹节 约束 规范、标准 禁止、防备、防止 堵水、防止水患 堤坝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
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
①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
:⑥⑦⑧⑨
2、问:《说文》:“讯也。”
①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庸也)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③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3、贱:《说文》:”
(白居易《卖炭翁》)
(《韩非子·有度》)(《战国策·齐策》)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
“贱”的引申线索如下:
(三)综合式引申:
1、信:《说文》:“诚也。”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②与朋友交,能不信乎?(《论语·学而》)
③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舜其信仁乎?(《韩非子·难一》)
⑤用为符信,上书自陈。(《史记·外戚世家》) 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⑥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
言语真实 诚信 相信 的确
自谦词 审问 责问、追究 音讯 过问、干预 询问 问候、慰问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英(四)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第一课时 词的本义及其对本义的探求 一、本义的概念 所谓词......
英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_三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词语的本义、引申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说明:词的.........
英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英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代汉语中多数词的义项都不止一个,少则两 三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在.........
英第二章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
英如何分析词的本义; ? 如何分析词的引申义:引申义的类型、词义 引申的方式、词义引申的途径规律; ? 分析词的本义与词的引申义的意义; ? 注.........
英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
英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9份文档 爆笑大撞脸 ......
英词的本义和引申义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
英词的本义和引申义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古漢語......
英第二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二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
英词的引申义,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 来的意义。凡属直接派生引申义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基础 义,它可以是本义,也可以是本义以外的其它意项。 注意:“基础.........
英注意:“基础 的区别。 义”与“本义” 是相对于引申义而言的。基础义大多数情况下,由本义可引申出多个义项,所 以可以称本义为基础义(等同)。 有些词的.........
英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教学目的】 理解什么是本义,掌握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培养综合利......
英第八讲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一、词的本义......
英13 二 引伸义引伸义是从本义引申、发展而来的,与本义有一定的联系。 词义的引伸可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一)直接引申:直接从本义派生出来的含义 方向 向:.........
英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古代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顾名思义是.........
英19页 免费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47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
英古汉语词汇--词的本义和引申义e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第四节 词的本义和 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一、词的本义 ? ? ? ? 二、词的引申.........
英词的本义 与 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古代汉语讲解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由于......
■ 24小时热门信息
三、词的引申义 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來的意 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比喻引申 ) 周烈王崩,诸侯皆吊。(比喻 引申) (四)关联引申 脚,本义.........
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 假借义。 词的本义:所谓词.........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词的本...出“终”义;果实味美,引申出“美”义,果 实被破开,比喻引申出“杀敌”义.........
二、词的引申义 1、何谓引申义引申义:就是由本义发展演变出来的意义。 流动...?同位引申 颠 头顶——山顶(巅) 《史记· 武帝本纪》:“乃令人上 ?比喻.........
■ 相关热门内容
本义和引申义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通论二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1 一........
词汇(本义和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古代汉语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①其南......
本义是生孩子,文字的“字”和名字的 “字”都是它的引申义。文字的意义早 ...“......
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9份文档 爆笑大撞脸 ......
因形求义:通过分析字形的结构与字义之 间的联系来考求本义的一种求证方法。 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联想 的基础之上的,即建立在相似、相关联想.........
第二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二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与 词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 种词义只能是本义。 ? .........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
第二章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何为词的本义 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他是从......
■ 热门推荐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学学as good as与as well as本义与引申义的用法
本义与引申义的用法1.用于本义,两者均童为“与……一样好”.
两者的区别是:good是形容词,而well是副词.例如:
他说英语说得跟她一样好.
He speaks English as well as her.
His English is as good as hers.
2.用于引申义,两者的意思完全不同:
1) as good as意为“几乎;差不多”,相当于almost.例如:
These second hand books are as good as new.
这些二手书挺好,像新的一样.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什么叫做词的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有哪几种联系方式?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什么叫做词的引申义?引申义和本义有哪几种联系方式?
(一)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二)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可进行类
(1)形貌性状相似。
(2)功能作用相似。
(3)方式情态相似。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通过借此代彼的联想方式实现引申。常见的有下面四种类型。
(1)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
(2)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
(3)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
(4)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
实现引申。
(三)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1.什么是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2.连锁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
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申脉络,叫连锁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数个直接引申义的词义引申脉络,叫辐射式引申。
(四)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1.部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用同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士)之士”(《勾践灭吴》);比喻义是固定的稳定性词义,与词因比喻而在具体上下;思考与练习;一、什么是词的本义?什么是词的引申义?;二、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三、词义引申的规律有哪些?;四、什么叫做以形索义?以形索义应注意什么问题?;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说明句中用的是它的本义;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宰夫s熊蹯不孰,杀之,诸畚;
士)之士”(《勾践灭吴》)。再如“下流”,原指江河下游,因相似联想而具有“词义卑微”义,《论衡?逢遇》:“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
比喻义是固定的稳定性词义,与词因比喻而在具体上下文中产生的临时性词义不同。周祖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比喻义”条中认为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二、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三、词义引申的规律有哪些?
四、什么叫做以形索义?以形索义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说明句中用的是它的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宰夫s熊蹯不孰,杀之,诸畚。 .
3.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
4、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5.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
6.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
7.决汝汉,排灌泗,而注之江。 .
8.欲汤之蝗舜吨偃搜镏抟嬉病 .
9.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第十讲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的意义特点,以及能对10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Ⅰ、常识内容精讲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馈保ā氨小钡姆碧遄郑┳郑端滴摹纷鳌蔼”,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馈保铀溃稚4游南子美纯矗惹毓攀槔锏摹馈倍啾硎酒偷挂濉H纭吨2硕斡谯场贰岸嘈胁灰灞刈员小!庇秩纭鹅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馈钡谋疽迨瞧偷梗皇撬馈
又如“愤”字从心,贲声。它的烦闷义和愤怒义都可以从义符“心”得解释。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二、词的引申义
1、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V”(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2、 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例如“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P”,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
(2) 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 从个别到一般
例如“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② 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g”、“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3、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专业论文、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2]65等内容。 
 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复习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实词的用法和含义,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2、掌握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对给定的...  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 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 义和假借义...2 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前面谈到,本义是指从记录词的汉字的 字形结构上所反映...  《左传?隐公元年》 (兵器,本义) . 2、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 ??虽众,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 55页 免费
古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 18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2页 免费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2... 暂无评价 55页 免费 第三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 暂无评价 18页 免费 19词的...  古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 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我们在学习中,必 须牢牢掌握一些常用词的本义。 2 怎样掌握词的本义 前面...  词的本义假借义引申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隐藏&&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复习资料 一,本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兵:武器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努...  假借义 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与词的本义、 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 二、考察...2、 引申义的种类 (1)从本义与引申义的意义关系 意义关系来看,可分为两类:...  (二)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曹刿请见 ) 2.与“请以遗之”的“请”用法相同的是( B.战则请从 3.与...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2、塘 3、涕 4、菜 5、丈夫 6、百姓 7、感激 8、锻炼 8 第三节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一、填空 1、叔的本义是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务用一个字表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