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7浙江新高考考”还有哪些新亮点

智能制造成湖南转型发展新亮点_网易新闻
智能制造成湖南转型发展新亮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智能制造成湖南转型发展新亮点)
“智造转型&湘约未来”,2016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9月6日上午开幕。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达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开幕式上作专题报告。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副省长张剑飞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出席。峰会将持续两天,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等7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将在工程机械、自主可控信息安全、3D打印、新材料、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和机器人等6个分论坛上,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记者&&张文杰实习生&&周莉“湖南智造”亮点多多“智能制造已成为湖南转型发展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会上,许达哲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实施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方案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举措,组织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对接会、工业机器人企业与民营企业产需对接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智能化车间、生产线及运营新模式,一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项目和重大专项,在很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达哲表示:“湖南作为制造大省,将以这次智能制造峰会为契机,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部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湖南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 湖南制造 向 湖南智造 跨越。”本次峰会将深入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实现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工业由大变强;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分享先进理念、探索合作机遇和交流未来先进技术储备,还将搭建智能制造的高端交流、展示、推广平台。总结了近年来长沙智能制造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服务平台、项目示范等方面的实施经验,展示了以长沙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中国智能制造成果。&会议期间,省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代表参观了三一集团、华曙高科、威胜集团、红太阳光电等一批长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长沙市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两年“智造”行动结硕果辛国斌在专题报告中指出,2015年以来,工信部已连续两年实施了智能制造专项行动,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和模式,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两年来,工信部共确定109个示范项目,覆盖63个行业,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试点示范,初步形成了石化行业智能工程、航空专业网络制造和重大技术装备远程服务和存储可服务可发展的模式,带动一批关键装备和软件产品实现突破。他建议中部地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试点示范,从区域内形成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装备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协同作用;强化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开放共享、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加强开放合作,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借助中部发达省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智能制造发展。&长沙工业云平台投入运营在开幕式上,长沙市市长胡衡华宣布“长沙工业云平台”正式投入运营。“长沙工业云平台”将打通信息渠道,盘活存量资源,为企业提供共性服务,引入第三方参与运营,着力贡献良性互动的生态。该平台立足深度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金融资本、人才智库、大众创新,构建一个开放聚合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应用服务、平台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会场连线专家与企业共谋工程机械“智造”新方向如何快速推动我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工程机械企业如何从“制造”迈向“智造”?6日下午,由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办的2016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工程机械分论坛在长沙举行。100余名专家、市区县领导、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论行业大势,畅谈发展之道,为新常态下工程机械业转型升级助力。
论坛现场,同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王安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机械智能化与工业4.0的关系、机械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方向,以及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指出“数字化与一体化是机械产品智能化的必然方向”。省机械工业协会会长何建国分析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省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方向。三一集团流程化信息总部CIO潘睿刚介绍了打造端对端的信息化流程对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中联重科新商业模式公司大数据及平台开发部部长周志忠则分享了中联重科在制造转型创新方面的新实践。记者&潘显璇&通讯员&黄姿
(原标题:智能制造成湖南转型发展新亮点)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一、解读: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四大亮点 .... 然后提供一个供师生共同探究的图文框,要求学生对图文框中的信息进行解读,整合,分类,才能获得有关行政系统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解读o思考o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湖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哪些新亮点?
&&&&来源:&&&&
&&&&&&字号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两年多后的今天,十八洞村传出了喜讯:村民口袋鼓了,笑容多了,人心齐了,全村136户贫困户都已主动签字认账脱贫……2016年春节过后,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连续聚焦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成果,十八洞村“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正向全省各地辐射。
  以十八洞村为代表,湖南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两年减少贫困人口218万人,走出了一条亮点频频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精准识贫,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就是扶贫对象要精准。我省把“精准识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奠基石”,通过识贫、校贫、定贫“三部曲”,把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找出来,并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防止“穷人落榜、富人戴帽”,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全面识贫,把识别权力交给群众。2014年,按照“户主申请、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七道程序,特别是由村民代表投票表决,识别出了8000个贫困村、704万贫困人口,对每个贫困户、贫困村都分别建档立卡,并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核对校贫,对贫困人口动态调整。2015年,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逐村逐户开展复查,核实完善。对不符合条件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坚决剔除出列;对218万脱贫人口核准“脱贫没脱贫”;对应进未进的、因灾因病等致贫的,按“应进则进、应扶尽扶”的原则,一户不落地纳入系统。
  精准定贫,按“五个一批”分类指导。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省组织60多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再次核准。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按照“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进行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防止扶持措施“脱靶”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省从政策支撑、帮扶措施等入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防止扶持措施“脱靶”。
  打好政策“组合拳”。我省构建“1+10+17”(1个目标指南、10个保障机制、17个实施方案)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解决“怎么扶”的问题。1个目标指南,即出台《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完成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10个保障机制,即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和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贫困县约束机制、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机制、精准扶贫工作督查机制等保障措施;17个实施方案,即出台包括安全饮水、农村道路、农网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医疗保障、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17项省直部门实施方案,每项措施“真金白银”,分量十足。
  实现帮扶“全覆盖”。精准扶贫,要求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如果管道渗水,将无水可灌。我省实行领导带头、单位联村、驻村帮扶、干部结对,打通“精准滴灌”管道,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领导联县全覆盖:37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指导一个贫困县,其余由所在市的省委委员负责,实现了省级领导联系贫困县全覆盖。驻村扶贫全覆盖:全省8000支工作队进驻8000个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帮困团”、一个后盾单位、一名第一支书、一个驻村扶贫规划、一套扶贫脱贫举措。结对帮扶全覆盖:全省60多万名党员干部按照“一帮一”“一帮N”模式,与193.5万户贫困户“结穷亲”,实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不漏户”。
  精准脱贫,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
  确保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户全部“销号”,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既定目标,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我省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
  明确“时间表”。51个贫困县“摘帽”计划为:武陵源区、洪江区等13个贫困县在2017年底前“摘帽”,凤凰县、龙山县等38个贫困县在2019年底前“摘帽”。贫困户“销号”计划为:2016年脱贫110万人,2017年脱贫150万人,2018年脱贫110万人,2019年脱贫65万人,2020年脱贫30万人。根据上述脱贫计划,14个市(州)、51个贫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2016年初向省委、省政府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逐户“开药方”。我省总结成功经验,针对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开出不同的“药方”,实施“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如,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产业扶贫“四跟四走”模式,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再如,对缺少资金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联社推出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免抵押、免担保、财政贴息,被誉为金融扶贫的“湖南样本”。
  核查“最严格”。2016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督查问责。对于每年脱贫人口,我省逐村逐户复核验收,严格按照村民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入户核实、公示公告、退出审批的程序“销号”,并且必须要由脱贫对象签字认账,并在“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中标识,避免“被脱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在建立扶贫对象退出机制,通过确定规范的退出标准和程序,对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发展情况和脱贫进程实行有效动态管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相信,按照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省委宣传部供稿 执笔:冷凌 指导:柳德新)
  ■链接:
  “两不愁、三保障”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责编:罗帅、陈沁星)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本网报道| 人民视频
湘江评论|湖湘财经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上海“新高考”实施细则有啥亮点 尊重个性化选择
作者:王烨捷 周凯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 实施办法 高考改革 高考招生
[提要]  3月17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以该校为例,向高三学生及其家长解释了“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方法。
  3月17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至此,对于2017年上海新高考怎么考的问题,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城市。此前,教育部挑选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全国高考改革试点,随后又公布了全国高考改革的整体方案。可以说,上海高考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相当于全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
  那么,2017年,上海的高三学生究竟将迎来什么样的高考?改革的亮点有哪些?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上海高校、高中的招办主任、校长,为读者解读。
  招生主体变成“院校专业组”,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
  按照实施办法,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位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选择24个“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由在沪招生高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设置,一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须相同,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专业可调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不少高三学生家长对“院校专业组”这个新词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叶银忠以该校为例,向高三学生及其家长解释了“院校专业组”的填报方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今年设置了4个“院校专业组”,分别是“物化生、物化史、物化地、不限”。其中,“物化生”组包含了4个专业大类和17个专业,“物化地”组包含了1个大类和7个专业,“物化史”组包含了4个专业,“不限”组中有两个大类和9个专业。比如,建筑学专业属于工科,但带有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含有历史底蕴,因此被归类在“物化史”专业组,“如此一来,考生不仅可以凭借理科的优势,也可以发挥文史科目的优势考入这一专业”。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分析,根据实施办法,考生实际可以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但这绝不仅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
  比如一个较为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多个专业都有兴趣,他可能更心仪于某一个学校能给他提供的整体教育资源,那么他可能按照“甲校+A专业”“甲校+B专业”……这样的方式填报志愿,尽最大可能增加考入该校的几率;另一个学生可能已经想好了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业主导志愿,他可以按照“甲校+A专业”“乙校+A专业”……这样的方式填报,尽最大可能增加考入某专业的几率。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对“院校专业组”的设置方法也颇为认同。他说,原来高校招收专业仅有“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及文理兼收专业”三大类,实施办法依据学生选考的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与高校对于选考科目要求的吻合度,增加为40多个“院校专业组”大类,充分体现了“尊重个性、鼓励选择”的宗旨,“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更多专业意愿可选”。
  成绩公布后再填志愿、两次征求志愿,给考生更多回旋余地
  上海某高中的高三学生家长殷女士告诉记者,她本人对实施办法中“成绩公布后再填志愿”和“两次征求志愿”这两项印象深刻,这意味着,孩子因为志愿填报失误而错过心目中的好学校、好专业的几率会降低。
  高中学校的校长们,对这种变化的感受最深。
  杨振峰说,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自己及高校的要求预判不足而引起的脱档及退档风险,充分反映了政策设计对考生的关爱和尊重。
  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也在实施办法中发现了“教育界的希望”DD志愿填报环节尊重考生选择权。他认为,这是在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DD考生、家长和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需求。
  “突出选择的作用,是希望考生尽可能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从志向兴趣出发,思考选择进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更加注重职业规划。”陈军建议,在两次志愿征集过程中,考生及其家长应当更多地“想想专业”,“确实有不少专业是时代热炒的专业,不少考生选读这些专业不一定完全从个性、志趣出发,这种选择的局限,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不少所谓冷专业未必不受考生欢迎和追求,冷专业同样有‘热人生’”。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介绍,为了尽量让考生“会填志愿”,学校在专业组的设置方面,也尽量将“院校专业组”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比如,部分专业通过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帮助考生在高考选择阶段做一个缓冲。在学生入学之后,还有申请转专业的机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的部分理科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考生本人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1门与院校专业组的要求一致,即符合要求,所以在实际填报志愿时,考生的选择权和自由度是相当大的。”周傲英说。
  不可忽视的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本轮高考改革中的“亮点”。尽管相比于语、数、外等高考科目而言,它更具有灵活度,但这种“灵活度”也使得它成为部分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定时炸弹”。综合素质评价究竟占多少分?综合素质评价的“履历表”究竟要做成什么样才能在高招老师心中“加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实施办法是按照既定的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以下简称“两依据一参考”)研究制定的招生录取模式,它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力求拓宽选择空间,增加高校与考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让社会易于理解、考生易于掌握、学校易于操作。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一些家长心目中,综合素质评价因为没有明确的“算分机制”,被认为“可有可无”。部分家长依然秉持着只要成绩好,综合素质评价“无所谓”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重要“参考”。
  对此,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提醒“不要忽视综合素质评价”。周鸿说,在高考综合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将参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志向、抱负、兴趣、素养等个性化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周鸿介绍,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一个理念:既要求学生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又要求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出色表现。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常务副主任王琳媛也将综合素质评价摆在重要位置来考量。
  她说:“高校可以通过阅览相关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比如在面试环节,通过考生的综合素质信息,面试官能够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互动,进而帮助高校选拔到更为适合的学生。在学生入学后的培养阶段,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览相关信息,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因材施教。”
  在教育界,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被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它彻底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高考招生方式。
  2016年,上海9所高校参与了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这种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分数论”,有利于学校招收到适合专业培养理念与特色的学生,促进学校招生培养一体化建设。
  实际上,高校更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招生录取模式,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今年上海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工作还将继续实施。
  本报上海3月20日电
责任编辑:王海岚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大新高考联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