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都是圆的,如果有一处地方在所在地在北方,怎么判断西北还是西南 西北啊?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范文一: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透过它们,能真切感受那个城市的风情和韵味。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东(杭州)、西(成都)、南(广州)、北(北京)四个代表性城市的茶馆,带你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杭州:喝文化茶当今的杭州茶馆,可能不如四川成都数量多,但是,若比茶馆的文化气氛,杭州绝对大胜一筹。整个杭州城,宛若一个“大茶寮”,透露出文化三味。仙味。在杭州,各种茶馆一般皆典雅、古朴。沿湖而行,苏堤、白堤,茶馆中体会到的是湖天一气,人茶交融。西冷印社之侧,茶人之家的内外,书画诗文,更构成自然的儒雅风格。所以,你到杭州茶馆,体会茶的“文化味道”,不应单从烹茶、调茶程式、方法来领会,而要从那种历史氛围中去感受。面对葛洪、济颠、白娘子的遗迹,那茶中也自然沾上了“仙气”。所以,在杭州茶馆饮茶,如果对吴越历史文化不理解,你难以成为真正的西湖茶人。真味。杭州茶馆贵在一个“真”字。杭州人喝茶,主要讲西湖龙井,真正绝品龙井一般人自是难得。但稍好一点的特级、一级龙井,也大可品尝了。龙井茶属典型绿茶类,它最好地保持了茶的本色。到杭州,游西湖,上灵隐,虎跑水加上等龙井,那是极大享受。妙就妙在无论茶与水,都不失真味。对茶中色、香、味的体验,不需雕琢粉饰。人们常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茶馆也如此,不论在亭台楼谢之中,或是山间幽谷之处,或繁或简,总透着自然的灵气。山水味。整个杭州城山水是构成西湖茶馆文化的自然氛围。参天的竹林,重间石径,山间云雾,和路旁卖鲜茶的大嫂,自然使你明白,为什么茶人喜欢伴以竹林松风。那种幽隐的韵律,你在其他城市茶馆,绝难体味。整个杭城,茶与人、与天地、山水、云雾、竹石、花木自然契合一体,人文与自然,茶文化与整个吴越文化相交融了,这便是杭州茶馆表面无特色,内中最有特色的道理。广州:喝点心茶广州人嗜好饮茶。最明显不过的是,他们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同其他现代城市相比,广州茶馆显得“富贵气派”多了。因为,在这里,茶馆被称为茶楼,而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就是上茶楼饮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流连之后,我算是一睹茶楼真容了。广州的茶楼一般高三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五米左右,四面是高框玻璃窗,空气流通,地方通爽,座位舒适,厅内悬挂字画、条幅、楹联等,环境布置清雅。或许是竞争激烈的缘故,我发现不少茶楼在建筑风格上也较上了劲,有的临池而筑,石舫画廊;有的假山叠石,清幽雅致。如果“楼”称得上是广州茶馆的一大特点,那茶中点心就是广州茶馆的招牌了。来之前就听说,广州人上茶楼,习惯“一盅两件”,即泡一盅茶,吃两件点心。果不其然,刚上得茶楼入座,服务小姐就先上了一壶配茶,然后放着点心的小车就“迎”了上来,各种广东小吃琳琅满目,脆皮统鱼角、鲜酥、莲蓉堆、煎酿禾花雀、马蹄糕、荔枝奶冻、豆汁排骨、凤爪、鸡翅等等,不一而足。看来,广州茶楼要比其他城市的茶馆“累”多了,不但要比环境、茶质等“规定项目”,还多了点心的“自选项目”,难怪,各大茶楼都动足脑筋,推出自家的招牌点心。这“累”的是茶楼,“乐”的却是茶客。广州人管喝茶叫“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只要你愿意,可以一天“叹”个够,据朋友介绍,当地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收市,有的则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成都:喝闲适茶人们常言:“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到了成都,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现代的气息与古朴的民风在那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景线。成都有句老话:“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馆多”。当你漫步于蓉城的大街小巷时,就可以发现此话一点不假。高、中、低档的茶铺、茶楼、茶坊给这个现代化都市增添了几分雅致,闲适的神韵。再一看那店名,“漱泉”、“闲居”、“东篱”、“听音阁”……颇有隐士的闲云野鹤之趣,又有雅士的行云流水之势。踱进茶馆,但见竹榻藤椅,小巧精致,古风犹存,坐上去柔软舒适,最宜闭目养神喝闲茶。茶馆里的“堂倌”(北方人称“茶博士”)应声而至,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待一桌茶客落座后,他右手提着锃亮的紫铜壶走过来,左手五指分开,夹着七八个茶碗、茶盖、茶托,一挥手,叮当连声,茶具各自就位,紫铜壶犹如赤龙吐水,一翻一盖,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桌上不洒一滴,充分体现了茶道“精华均匀”的精神,好的东西,共同享受,同时又展示了堂倌精湛的技艺。欣赏这一沏茶过程是一种享受。低头品茶时,发现茶具(即盖碗茶)也很雅致,三件一套。有茶碗、茶盖、茶托,而外地的茶馆,其茶具多为壶和杯。造型上大下小的茶碗,易于茶叶的冲转和浸泡渗透;茶盖既可控制水温,又可用其搅和茶叶,饮茶时阻挡浮叶入口;茶托有端碗不烫手、茶溢不湿衣的妙处。想不到,其中的奥妙这么多!茶馆里,不少人在摆龙门阵,有些老人在逗鸟。在一些名茶馆里,还设有四川民间曲艺专场,能欣赏到大鼓书以及诙谐的现代“散打”剧种。坐在茶馆里,静静地享受那一切。用四川话对堂倌说:“来一碗盖碗茶!”然后,静静地品味这份清香,这份闲适。北京:喝主题茶如果说成都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杭州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的茶馆则带有首都的风范:集各地之大成。北京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形式多样,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红炉馆、野茶馆等等。在书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而棋茶馆顾名思义是专供茶客下棋的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半埋于地下,上给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至于清茶馆就在一个“清”字,光饮茶,不搀和下棋,也和评书无关。不过,真说到北京茶馆,大茶馆是绝对不能漏的。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宫廷细点和风味小吃;既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西城区的京味大茶楼则玩得更绝,在这儿完全将老北京民俗文化实景再现,有天桥老艺人的杂技表演,老北京茶馆的扔手巾把儿,连走街串巷的吆喝声这类老把式都“搀和”了进来。饮茶、饮食、社交和娱乐全能表现,大茶馆想不火都不行。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远远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责编 邱淑群)原文地址: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透过它们,能真切感受那个城市的风情和韵味。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东(杭州)、西(成都)、南(广州)、北(北京)四个代表性城市的茶馆,带你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杭州:喝文化茶当今的杭州茶馆,可能不如四川成都数量多,但是,若比茶馆的文化气氛,杭州绝对大胜一筹。整个杭州城,宛若一个“大茶寮”,透露出文化三味。仙味。在杭州,各种茶馆一般皆典雅、古朴。沿湖而行,苏堤、白堤,茶馆中体会到的是湖天一气,人茶交融。西冷印社之侧,茶人之家的内外,书画诗文,更构成自然的儒雅风格。所以,你到杭州茶馆,体会茶的“文化味道”,不应单从烹茶、调茶程式、方法来领会,而要从那种历史氛围中去感受。面对葛洪、济颠、白娘子的遗迹,那茶中也自然沾上了“仙气”。所以,在杭州茶馆饮茶,如果对吴越历史文化不理解,你难以成为真正的西湖茶人。真味。杭州茶馆贵在一个“真”字。杭州人喝茶,主要讲西湖龙井,真正绝品龙井一般人自是难得。但稍好一点的特级、一级龙井,也大可品尝了。龙井茶属典型绿茶类,它最好地保持了茶的本色。到杭州,游西湖,上灵隐,虎跑水加上等龙井,那是极大享受。妙就妙在无论茶与水,都不失真味。对茶中色、香、味的体验,不需雕琢粉饰。人们常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茶馆也如此,不论在亭台楼谢之中,或是山间幽谷之处,或繁或简,总透着自然的灵气。山水味。整个杭州城山水是构成西湖茶馆文化的自然氛围。参天的竹林,重间石径,山间云雾,和路旁卖鲜茶的大嫂,自然使你明白,为什么茶人喜欢伴以竹林松风。那种幽隐的韵律,你在其他城市茶馆,绝难体味。整个杭城,茶与人、与天地、山水、云雾、竹石、花木自然契合一体,人文与自然,茶文化与整个吴越文化相交融了,这便是杭州茶馆表面无特色,内中最有特色的道理。广州:喝点心茶广州人嗜好饮茶。最明显不过的是,他们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同其他现代城市相比,广州茶馆显得“富贵气派”多了。因为,在这里,茶馆被称为茶楼,而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就是上茶楼饮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流连之后,我算是一睹茶楼真容了。广州的茶楼一般高三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五米左右,四面是高框玻璃窗,空气流通,地方通爽,座位舒适,厅内悬挂字画、条幅、楹联等,环境布置清雅。或许是竞争激烈的缘故,我发现不少茶楼在建筑风格上也较上了劲,有的临池而筑,石舫画廊;有的假山叠石,清幽雅致。如果“楼”称得上是广州茶馆的一大特点,那茶中点心就是广州茶馆的招牌了。来之前就听说,广州人上茶楼,习惯“一盅两件”,即泡一盅茶,吃两件点心。果不其然,刚上得茶楼入座,服务小姐就先上了一壶配茶,然后放着点心的小车就“迎”了上来,各种广东小吃琳琅满目,脆皮统鱼角、鲜酥、莲蓉堆、煎酿禾花雀、马蹄糕、荔枝奶冻、豆汁排骨、凤爪、鸡翅等等,不一而足。看来,广州茶楼要比其他城市的茶馆“累”多了,不但要比环境、茶质等“规定项目”,还多了点心的“自选项目”,难怪,各大茶楼都动足脑筋,推出自家的招牌点心。这“累”的是茶楼,“乐”的却是茶客。广州人管喝茶叫“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只要你愿意,可以一天“叹”个够,据朋友介绍,当地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收市,有的则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成都:喝闲适茶人们常言:“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到了成都,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现代的气息与古朴的民风在那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景线。成都有句老话:“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馆多”。当你漫步于蓉城的大街小巷时,就可以发现此话一点不假。高、中、低档的茶铺、茶楼、茶坊给这个现代化都市增添了几分雅致,闲适的神韵。再一看那店名,“漱泉”、“闲居”、“东篱”、“听音阁”……颇有隐士的闲云野鹤之趣,又有雅士的行云流水之势。踱进茶馆,但见竹榻藤椅,小巧精致,古风犹存,坐上去柔软舒适,最宜闭目养神喝闲茶。茶馆里的“堂倌”(北方人称“茶博士”)应声而至,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待一桌茶客落座后,他右手提着锃亮的紫铜壶走过来,左手五指分开,夹着七八个茶碗、茶盖、茶托,一挥手,叮当连声,茶具各自就位,紫铜壶犹如赤龙吐水,一翻一盖,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桌上不洒一滴,充分体现了茶道“精华均匀”的精神,好的东西,共同享受,同时又展示了堂倌精湛的技艺。欣赏这一沏茶过程是一种享受。低头品茶时,发现茶具(即盖碗茶)也很雅致,三件一套。有茶碗、茶盖、茶托,而外地的茶馆,其茶具多为壶和杯。造型上大下小的茶碗,易于茶叶的冲转和浸泡渗透;茶盖既可控制水温,又可用其搅和茶叶,饮茶时阻挡浮叶入口;茶托有端碗不烫手、茶溢不湿衣的妙处。想不到,其中的奥妙这么多!茶馆里,不少人在摆龙门阵,有些老人在逗鸟。在一些名茶馆里,还设有四川民间曲艺专场,能欣赏到大鼓书以及诙谐的现代“散打”剧种。坐在茶馆里,静静地享受那一切。用四川话对堂倌说:“来一碗盖碗茶!”然后,静静地品味这份清香,这份闲适。北京:喝主题茶如果说成都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杭州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的茶馆则带有首都的风范:集各地之大成。北京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形式多样,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红炉馆、野茶馆等等。在书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而棋茶馆顾名思义是专供茶客下棋的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半埋于地下,上给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至于清茶馆就在一个“清”字,光饮茶,不搀和下棋,也和评书无关。不过,真说到北京茶馆,大茶馆是绝对不能漏的。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宫廷细点和风味小吃;既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西城区的京味大茶楼则玩得更绝,在这儿完全将老北京民俗文化实景再现,有天桥老艺人的杂技表演,老北京茶馆的扔手巾把儿,连走街串巷的吆喝声这类老把式都“搀和”了进来。饮茶、饮食、社交和娱乐全能表现,大茶馆想不火都不行。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远远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责编 邱淑群)
范文二:自古以来,品茗场称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有人说茶馆是城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更有人说茶馆是城市的一张名片,透过它们,能真切感受那个城市的风情和韵味。在这里,笔者选择了东、西、南、北四个代表性城市的茶馆,带你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下。东杭州:喝文化茶当今的杭州茶馆,可能不如四川成都数量多,但是,若比茶馆的文化气氛,杭州绝对大胜一筹。整个杭城,宛若一个“大茶寮”,不必刻意雕琢,茶与人以及天地、山水、云雾、竹石、花木自然契合一体;人文与自然,茶文化与整个吴越文化相交融了。细究起来,杭州茶馆起码能品出文化三味。第一,仙味。在杭州,各种茶馆一般皆典雅、古朴,像京津那种杂以说唱、曲艺的不多,更没有上海澡堂子与茶结合的“孵茶馆”,也很少像广州、香港,名曰“吃茶”,实际吃点心、肉粥的风气。沿湖而行,苏堤、白堤,茶馆中体会到的是湖天一气,人茶交融。西冷印社之侧,茶人之家的内外,书画诗文,更构成自然的儒雅风格。所以,你到杭州茶馆,体会茶的“文化味道”,不能仅从烹茶、调茶程式、方法来领会,而要从那种历史氛围中去感受。面对葛洪、济颠、白娘子的遗迹,你虽然不是仙,那茶中也自然沾上了“仙气”。所以,在杭州茶馆饮茶,不伴以对吴越历史文化的理解,你难以成为真正的西湖茶人。第二,真味。表面看,杭州茶馆,既没有功夫茶的成套器具,也没有四川茶馆坐椅壶碗配套及“幺师”的行茶绝技,但贵在一个“真”字。杭州人喝茶,主要讲西湖龙井,真正绝品龙井一般人自是难得。但稍好一点的特级、一级龙井,也大可品尝了。龙井茶属典型绿茶类,它最好地保持了茶的本色。到杭州,游西湖,上灵隐,虎跑水加上等龙井,那是极大享受。妙就妙在无论茶与水,都不失真味。对茶中色、香、味的体验,不需雕琢粉饰。人们常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茶馆也如此,不论在亭台楼榭之中,或是山间幽谷之处,或繁或简,总透着自然的灵气。第三,山水味。整个杭城山水是构成西湖茶馆文化的自然氛围。参天的竹林,松间石径,山间云雾,和路旁卖鲜茶的大嫂,自然使你明白,为什么茶人喜欢伴以竹林松风。那种幽隐的韵律,你在其他城市的茶馆绝难体味。这便是杭州茶馆表面无特色,内中最有特色,西湖茶馆使人终生难忘的道理。西成都:喝闲适茶人们常言:“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到了成都,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现代的气息与古朴的民风在那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景线,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有句老话:“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馆多。”当你漫步于蓉城的大街小巷时,就可以发现此话一点不假。林立的高中低档茶铺、茶楼、茶坊,给这个现代化都市增添了几分雅致闲适的神韵。再一看那店名,“漱泉”、“闲居”、“东篱”、“听音阁”……颇有隐士的闲云野鹤之趣,又有雅士的行云流水之势,让我疑心作家都到这里开了茶铺。踱进茶馆,但见竹榻藤椅,小巧精致,古风犹存,坐上去柔软舒适,最宜闭目养神喝闲茶。茶馆里的“堂倌”(北方人称“茶博士”)应声而至,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待一桌茶客落座后,他右手提着锃亮的紫铜壶走过来,左手五指分开,夹着七八个茶碗、茶盖、茶托,一挥手,丁当连声,茶具各自就位,紫铜壶犹如赤龙吐水,一翻一盖,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桌上不洒一滴,充分体现了茶道“精华均匀”的精神,好的东西,共同享受,同时又展示了堂倌精湛的技艺。欣赏这一沏茶过程是一种享受。低头品茶时,发现茶具(即盖碗茶)也很雅致,三件一套。有茶碗、茶盖、茶托,而外地的茶馆,其茶具多为壶和杯。造型上大下小的茶碗,易于茶叶的冲转和浸泡渗透;茶盖既可控制水温,又可用其搅和茶叶,饮茶时阻挡浮叶入口;茶托有端碗不烫手、茶溢不湿衣的妙处。想不到,其中的奥妙这么多!茶馆里,不少人在摆龙门阵(成都人聊天、闲谈、说故事、谈家常特有的代名词),有些老人在逗鸟。在一些名茶馆里,还设有四川民间曲艺专场,能欣赏到大鼓书和诙谐的现代“散打”剧种。坐在茶馆里,用四川话向堂倌说:“来一碗盖碗茶!”然后,静静地享受这一切,品味这份清香,这份闲适。南广州:喝点心茶到了广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人嗜好饮茶。最明显不过的是,他们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同其他现代城市相比,广州茶馆显得“富贵气派”多了。因为,在这里,茶馆被称为茶楼,而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就是上茶楼饮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流连之后,我算是一睹茶楼真容了。广州的茶楼一般高三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五米左右,四面是高框玻璃窗,空气流通,座位舒适,厅内悬挂字画、条幅、楹联等,环境布置清雅。或许是竞争激烈的缘故,我发现不少茶楼在建筑风格上也较上了劲,有的临池而筑,石舫画廊;有的假山叠石,清幽雅致。如果“楼”称得上是广州茶馆的一大特点,那茶中点心就是广州茶馆的招牌了。来之前就听说,广州人上茶楼,习惯“一盅两件”,即泡一盅茶,吃两件点心。果不其然,刚上得茶楼入座,服务小姐就先上了一壶配茶,还没等我品出茶味来,放着点心的小车就“迎”了上来,各种广东小吃琳琅满目,光看名字,就够受用了,什么脆皮统鱼角、鲜酥、莲蓉堆、煎酿禾花雀、马蹄糕、荔枝奶冻、豆汁排骨、风爪、鸡翅等等,不一而足。看来,广州茶楼要比其他城市的茶馆“累”多了,不但要比环境、茶质等“规定项目”,还多了项点心的“自选项目”,难怪,各大茶楼都动足脑筋,推出自家的招牌点心。这“累”的是茶楼,“乐”的却是茶客。广州人管喝茶叫“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只要你愿意,可以一天“叹”个够。据随行的广州朋友介绍,当地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别看茶楼热火朝天,其实日子过得也不顺心,都是洋玩艺给闹腾的。这不,前些日子,当地一家媒体就抛出一篇文章,题目挺刺眼:“广州茶楼VS麦当劳”,最终的结论是,麦当劳之流抢走的只是年轻人,等岁数大了还是视茶楼为最爱。北北京:喝主题茶如果说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成都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那北京的茶馆则多少带着首都的风范:集各地之大成。北京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形式多样,有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红炉馆、野茶馆等等。在书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而棋茶馆顾名思义是专供茶客下棋的,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半埋于地下,上给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至于清茶馆就在一个“清”字,光饮茶,不掺和下棋,也和评书无关。不过,真说到北京茶馆,大茶馆是绝对不能漏的。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在大茶馆里,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宫廷细点和风味小吃;既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三教九流、其他各色人等提供服务。通过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我“见识”了大茶馆,可要真真切切地感受一把,就非前门“老舍茶馆”莫属了,茶客在此每每可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身处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来一口北京著名的茉莉花茶,再咬上一口黏黏的驴打滚儿,这就是地道的北京生活。不急、不躁,自得其乐。而西城区的京味大茶楼则玩得更绝,在这儿完全再现了老北京民俗文化实景,有天桥老艺人的杂技表演、老北京茶馆的扔手巾把儿,连走街串巷的吆喝声这类老把式都“掺和”了进来。有了饮茶、饮食、社会交往和娱乐的全能表现,大茶馆想不火都不行。在这里,茶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茶人之意不在茶,茶的社会功能远远超过了它物质功能本身。〖编辑:安然〗
范文三:福建泰宁大金湖国家地质公园概况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主体隶属于三明市泰宁县,总面积461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缓,中部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地质遗迹是由流水侵蚀、断裂崩塌、风化溶蚀崩落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奇特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包括:深切峡谷曲流、线谷(水上一线天、二线天、斜线天)、巷谷、岩堡、石墙、石柱、岩峰、峰丛、丹崖赤壁、天生桥、穿洞、岩槽、扁平洞、额状洞、峰窝状洞穴、壶穴、崩落堰塞湖、石钟乳、瀑布等26种地质地貌景观。以记子顶、龙王岩、大牙顶一线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带,其中以八仙1崖(大牙顶)为最高峰,海拔高度为907.6米,该地带也是峰、柱地貌发育最典型景点最集中地带。在丹霞地貌的西南侧还有花岗岩石蛋地貌景观,中部有人文景观。本地质公园总体上可划分为5个风景区、11个景区、13个景群、160个景点。大自然塑造了大金湖景区千岩万壑、形态万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丹霞地貌,烟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辉映,静态与动态的协调,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环水、水绕山,把分散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异石通过湖水联结在一起,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成为独具魅力的水上丹霞佳境。另有花岗岩地貌,如花岗岩石柱、石柱林、风动石及石蛋造型地貌景观和岩洞、瀑布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在丹霞地貌分布区内还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如扁树、方竹等以及寺庙、古墓、岩棺、悬棺等历史文化遗迹。成 因公园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中元古代末期的构造运动(距今约10亿年),使古—中元古代地层遭受强烈的挤压变形及变质作用,形成角闪岩相变质结晶基底,并形成著名的华夏古陆。至新元古代早期,华夏古陆裂解沉陷,导致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此后,地壳继续裂解沉陷形成了广海细碎屑沉积。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受到强烈的挤压隆起,并发生动力变质作用及大规模的岩浆侵的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和二分带性明显,变质深者可达高浅者为低绿片岩相。加里东运隆起剥蚀状态。晚三叠世后地阶段,形成了陆相盆地沉积的入活动,形成了分布广泛二云母花岗岩;变质作用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动之后,公园区长期处于壳转入了伸展拉张的发展晚三叠世焦坑组、早侏罗世梨山组及中侏罗世漳平组。中侏罗世末期,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碰撞,从此进入了全2新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由于板块俯冲碰撞造成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形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园组钙碱性火山地层及燕山中期花岗岩。到白垩纪,古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俯冲碰撞作用减弱,转为松弛拉张环境,地壳又发生拉张裂陷,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崇安—石城裂陷带,沿该带发育了数十个沉积了断陷盆地红色岩层;早白垩世坂头组、黄坑组、寨下组和晚白垩世的沙县组、崇安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陆相碎屑—火山盆地沉积。晚白垩世末期(或古近纪),地壳全面抬升,遭受剥蚀。至新近纪由于菲律宾板块向北运动,地幔上隆,地壳再次伸展拉张,形成深源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佛昙组玄武岩)。进入第四纪,地壳仍在活动,以差异隆升为主,在山间盆地及河谷有少量松散沉积物。园区各种地质遗迹是上述地球发展历史及主要地质事件的见证。主要看点■ 上清溪风景区位于地质公园东北部,北起鸡公山,南至红石山-家排,西北以坳上-洋川一线(即崇安-石域断裂)为界,南以许坊、朱口、朱石岩、龙头岩为界,平面上构成一东南呈弧形凸出的半月形盆地,总面积为109平方公里。邱东向盆地主要由晚白垩纪崇安组红色碎屑岩组成,岩层总体向西北倾斜,倾角15°~30°,是一个由断陷盆地构成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其丹霞地貌景观发育,以奇特罕见的深切峡谷曲流及网状巷谷、嶂谷景观为特色。■ 金湖风景区金湖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境内,因地处金溪上游,富含沙金而得名。金湖整体形状呈圆弧形,仿佛一轮新月,由东北向西南,再折向东南。湖区有大小溪涧数十3条,汇集周边 6 县市 4766 平方公里流域的水流,景区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26 平方公里,全长 62 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称。金湖景观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区划分甘露岩、猫儿山、梅口平湖、弋口平湖四个景区。可概括为 72 峰、 36 岩、 18 洞、 5 泉、 2 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区、 189 个景点、 49 处胜景, 具有幽、秀、奇、绝的独特风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绝”特点; 景区 生态良好,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 95% 以上,水质优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样性 丰富,珍稀动植物繁多; 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春暖秋爽,四季适游,是度假避暑、休养旅游、科考科普、水上运动的理想胜地。■ 龙王岩-八仙崖风景区位于大金湖风景名胜区南部,北起大布乡的暗岭,南至龙安乡,西大致以暗岭-四岭-吴地一线为界,东以老虎际-山坊-叶家地-龙安为界,呈峡长的带状展布,面积30平方公里,是一个发育于南北向断陷盆地上的风景区。龙王岩、八仙崖(大牙顶)为本区丹霞地貌最高区域,其中八仙崖的主峰大牙顶海拔907.6米,是福建省也是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最高峰。地势险峻,沟谷深切,以发育典型的丹崖、峰柱地貌为特征。包括龙王岩和八仙崖两个景区。■ 金铙山风景区位于泰宁大布乡西北的金铙山地区的白石顶、宝峰山一带,与建宁接壤处。面积14.26平方公里(包括建宁)。是花岗岩石蛋地貌区。也是本区地势最高的区域,白石顶主峰海拔1857.7米,是中国东部地区少有的高峰之一,也是福建省花岗岩最高出露区,同时也是华东花岗岩景观最高地4区之一,次于黄山(1862.1米)。区内出露的燕山晚期石英二长岩、钾长花岗岩,自白石顶至宝峰山绵延数公里,风化的花岗岩形成各种石蛋景观和石柱林、石笋、风动石等。据景观的分布特点,分为白石顶、宝峰山二个景群。■ 甘露寺位于金湖西岸,是泰宁最负盛名的岩寺。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岩穴高80多米,上部宽约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即一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撑托起了四幢重楼叠阁,屋顶无需用片瓦,全部建筑木质的,由上殿、蜃楼阁、观音阁、南安阁四部分组成。用日本人叫“插拱”的“T”形拱头相连接,没有用铁钉,工艺精湛,巧夺天工,雕梁画栋,别具一格,是我国建筑史上一大杰作,闻名中外。据考证,12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 大佛殿,修建过程中所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20世纪50年代,甘露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露寺隐藏于赤石深壑之中,左边一块红色岩石象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一块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有这么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以此来形容其地理位置。■ 丹霞岩座落在城西际溪村境内,与丰岩、络珠岩连成一条线。岩穴高15米,宽50米,深20余米。岩穴内原建有“丹霞禅院”,中间是山门、大殿、法堂、丈室,左边是钟楼、仓库、厨房,右边有华严阁、应真阁、僧堂。规模宏大,气势不凡。5旅游帖示★ 泰宁地质公园之最1、国内规模最大的千姿百态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完美结合的水上丹霞观光区。2、东南沿海地区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种类最齐全、景观最丰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丹霞地貌。3、上清溪,中国最美丽的漂流。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古建筑群,江南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艺术珍品。5、尚书墓,福建最大的古墓之一。6、大金湖丹霞洞穴文化,最有个性的地方文化种群和最丰富的洞穴文化群落。7、金湖,天下第一湖山。8、全省唯一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县、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块国家级品牌的县级旅游区。9、八仙崖--中国东南沿海海拔最高、年龄最古老的丹霞地貌。10、金铙山,福建境内第一高峰。★ 文化尚书第是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座落在泰宁县城关,俗称“五福堂”。建于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了。尚书第南北宽约百米,东西进深约60米,占地近6000平方米。它坐西朝东,由主体、辅房、仪仗厅、马房、甬道及后花园6个部分组成。其中主体5幢、辅房8幢共有房间120间,总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仿传统的“三厅九栋”(九宫格式)民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工艺精湛。以木材、青砖、花岗岩为建筑材料,应用高超的民间工艺,突出了明代江南的建筑风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江南古建筑群。傩 舞是我县独特的一种民间舞蹈,其形式与舞步雷同,但亦非全似,具有本地风土色彩。傩舞队面具凶煞,舞姿粗犷,鼓声震天,舞队前后穿梭跳跃,给人一种古朴、神秘的感受。天长日久,它成为了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驱邪避灾的仪式。傩舞队在泰宁、三明都小有6名气。泰宁县至今还保留着3000年以前殷商时期的原始傩舞。这种民间舞蹈被人类学、历史学及艺术学视为活化石,是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巫舞。★ 周边景点泰宁古城游览区泰宁古城座落于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是泰宁县城所在地。泰宁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史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给人们留 下了许多可供观赏的古建筑以及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也是设县较早的古城镇。有闽越王无诸的猎场、行宫及墓穴;有残存的古城墙、古城门,有保存完好的尚书第(五福堂)、世德堂、状元街、风情演艺馆等。还有许多近代革命历史遗迹——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故居等等。尚书第是明代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其建筑规模宏大,主体五幢,座西朝东一字形排列,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设计精巧,保存完好,为研究我国古建筑和明代风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旁的风情演艺馆专门表演的梅林戏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梅林戏团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是戏剧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活跃在乡间,深受人民的喜爱。杉阳古镇北部何宝山还蕴藏丰富的金矿,为泰宁人民增添宝贵的财富,金湖美名也由之而起。同时还有丰富的土特产在百竹园可供购买。因此,杉阳古镇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人杰地灵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值得观光游览的地方。★ 旅游路线休闲度假游A在烟波浩淼的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里寻一小岛,扎个帐篷或住进民居,日出钓湖鱼数7斤,日落听蛙声一片,往来游玩间可伐一叶轻舟。若有兴趣,亦不妨到水上一线天里,祈待天光普照、福运当头。B在清幽脱俗的状元岩或上清溪附近觅一岩洞、安营扎寨,或直接住进观成的“岩穴宾馆”里,早间携三两好友学严羽窥异迹、越飞岭、晚间端上一盘野味,煮酒论英雄。 C在古朴典雅的泰宁古镇中租一客房,于闽风古韵中体验“大隐隐于市”的逍遥生活。 二日游D1日间游览水上天然大佛寺及罗汉山,晚间游泰宁古镇D2上午游览状元岩,下午漂游上清仙境三日游D1游览水上天然大佛寺及罗汉山D2上午游览状元岩,下午漂游上清仙境D3游泰宁古镇,欣赏民俗风情表演(如傩舞,梅林戏等)★ 风味饮食暖菇包子 (又称包糍)暖菇,学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长于田野,性温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泰宁民间每年在“春社”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宁的龙湖、黄厝、与三地等农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与炊熟的米饭(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块、捏成筒状,放馅(以腊肉、香菇、鲜笋、虾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两边合拢捏紧,蒸熟即成。其余的乡村则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将食米、糯米浸泡后,加上刚采摘的暖菇,磨成米浆,装入布袋里砸去多余水份后,入热锅煮成糊团,再将糊团搓成一小块,做成锅状,填入馅料,封口后装入蒸笼蒸熟即为暖菇包子。乌株粳米糍为泰宁县杉城镇南会村乌石上畲族特有的风味小吃。相传这个少数民族村的祖先蓝先举,原是汀州人氏,因家境贫寒携妻带子外出行乞,后来到乌石上大山中搭寮定居,开荒种地,他在垦荒中,发现了一种小灌木名叫“乌株树”,把它的枝叶烧成灰,用开水淋洗过滤,8取其碱水,用于浸泡粳米,制成乌株粳米糍。由于这种米糍光滑透明,柔中有韧,滑而不粘,味带碱香,常常成为豪华筵席上的珍品。这种风味小吃的制作方法:是将经过乌株碱水浸泡过的粳米放入饭甑蒸熟,然后放进石臼反复舂打,舂打时不断加少许的乌株碱水,做成米团,再蒸再打,经过三蒸三打,才使这种米团柔嫩光滑,最后制成饼状。吃时可随人所喜,有的配有少许肉丝、香菇丝、冬笋丝炒吃,有的将米糕切成薄片,用沸水烫软,拌白糖食之。由于原料特殊,加上制作技巧不易掌握,因此,目前这种风味小吃仍无法普及。
仙草糕(米豆腐)相传东汉时,泰宁县长兴村栖真岩来了一位名叫梅福的道士,住在岩中炼丹修仙。他常常采集一种野草与大米磨浆同煮为食。★ 交通航空: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等地直达福州、厦门、武夷山,然后乘汽车到泰宁。火车: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 南京、合肥、南昌、福州、厦门等地直达邵武、顺昌、南平、三明等地,然后乘汽车到泰宁汽车:泰宁到邵武76公里,至武夷山146公里,至将乐玉华洞62公里,至南平184公里,至三明176公里,至江西黎川85公里。还开通有泰宁至福州、莆田、石狮、厦门、东莞、广州、南安、福清、古田、长汀等地的卧巴车。9
范文四:巴颜喀拉山脉“东西走向”说明人教版八上课本的地图(2013:25)源自(改编自)刘明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2010年,第3版。此图与1998年(第2版)一致。编图作者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老师。此图将山脉(或山系)走向按照色块区分。巴颜喀拉山脉被视作昆仑山脉的东延。中国山系结构(2010:9)在王明业(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系统中,巴颜喀拉被列为15条山系之一。
巴颜喀拉山系是长江源头与黄河源头的分水岭,西北一东南向转南北向。可分为沙鲁里山、大雪山、岷山、邛崃山及大渡河南面的凉山等。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属于华南板块的范围。巴颜喀拉山脉正位于南北两大板块的应力集中带,受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形成为几条帚形的山脉,如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和岷山等。文献中,作者多引用“西北东南走向”。由西北朝东南走向的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南部,北纬32 20-35 15, 东经94 50-101 45, 面积约84 000 km2, 海拔介于3 600 m 至5 369 m 之间(吴玉虎,2004)。
巴颜喀拉山,蒙古语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为昆仑山脉中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四川岷山及邛崃山,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张敏,1995)。山脉走向的认识历程1. 地理知识的积累:根据(地图上的)观察,多数山脉走向是以东西向、东北一西南向和南北向三组为主体。因此有些地理教科书就采用这三组走向来概括、编排我国的山脉。
一实际上,一条巨大的山脉弯弯曲曲存在多种走向。如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为西北一东南走向;中段大体为东南走向,略呈向南凸出的弧形;东段为东北一西南走向。如果按走向划分,势必将这条连续性的山脉分成几段,支离破碎。再说,同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与台湾山脉,东西相距千里之遥,中间有台湾海峡相隔,彼此并不连续,地质构造也无共同之点。如果把它们组合在一个山地系统之内,也是不合适的(王明业,1986:67)2. 大地构造基础:华南师范大学的吴尚时、曾昭漩教授提出“一带三弧”论。一带就是横贯我国中部的昆仑山一秦岭山地带,三弧就是蒙古弧、华南弧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弧形山地。这个观点将山脉形态与大地构造相联系。目前,地质界对大地构造理论观点存在着分歧意见。如果采取不同的观点,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山地系统划分方案。关于山地名词的使用我国出版的地图和地理资料,对山地名词的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现象。同是一处山地,有的称为“山”,有的称为“山脉”,有的则称为“山系”。概念含糊不清。王明业等的定义山地(m o u nt ai n ):指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弧立地形,广义的泛指由山地组成的群体。丘陵、台地和高原都可以说是山地的特殊类型。山脉(m o u nt a in r a n g e ):指呈脉状分布的山地。通常由一条主脉和若干支脉组成,主脉的方向代表山脉的走向。而丘陵、台地和高原则不具备这种特征。山链(m o u nt a in c h a in ):指由几条山脉连结成的山地。它有的串连成长链状,连绵达几千公里而不断;有的并连成平行的链状,平行延伸达几百及几千公里。但各段的走向并不都是相同的。山块( m o u n t a in m a s s , m a s s if , b lo e k 或g r o o p ):指山脉走向不规则的块状地形,如构造复杂的断块山地,断陷盆地内的山地,结晶岩、变质岩和火山地区的山地等。山系(m o u nt a in s y s te m ):即山地系统的意思。山系可按其规模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通常是规模巨大的山脉,或者是山链、山块及其分支的总称。这是山地名词中最具有概括性的一个名词。它具有较为复杂的发展历史,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山地。关于山系的成因1.地槽地台学说,曾将喜马拉雅山系当成优地槽回返的褶皱带。2.板块学说问世以来 一致认为它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作用产物,印度板块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面的结果。3.盆山运动观点两个大陆焊接和大陆增生(相当于板块学说的co li s fo n , 槽台学说的or o g e 即)时并不造山, 在雅鲁藏布一印度河蛇绿岩带或缝合线上已是事实而不是推测。藏南褶皱带海相地层沉积结束于始新世中期,白垩纪的蛇绿岩带被第三系覆盖的地质现象,从喜马拉雅山一雅鲁藏布向西,经南亚延至欧洲的广大地域都可追素到。印度板块俯冲带、缝合线不在喜马拉雅山下,而是在其主脉以北直线距约150km的雅鲁藏布一印度河一线,喜马拉雅山属于南大陆,是印度大陆板块内部的山脉,其地理位置表明,两大陆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系是不符合事实的。盆一山运动盆地和山脉是大陆内孪生姊妹,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由于大陆地壳分异形成山脉和盆地,并伴随相对应的火成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地震和成矿作用等。盆一山运动或盆地和山脉分异作用根源于深部地幔。地幔的波状起伏和G.B.A ir y重力均衡作用主要决定着地壳表层物质的运动和重新分配,盆地区上地幔相对隆升、山脉区上地幔相对沉降,盆地区被抬升和加热的下地壳物质向山脉下地壳方面蠕动。从盆地下地壳抽出的物质填充到山根部位,迫使山脉隆升,而盆地沉降,二者同步进行,形成盆一山运动。来源:白文吉等(1993)山系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地质论评,第3期。王明业等(1986)中国的山地与山地系统。山地研究,第1期。吴玉虎(2004)巴颜喀拉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第6期。
范文五:“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信天游》很多人都听过,可是,薯条们知道怎样在黄土高坡上分辨方向吗?知道东南西北方向的由来吗?下面的小故事可能会给大家一些启发哟。传说上古的时候,人们既不会种田,也不会织布,生活得很艰苦。天帝就派伏羲来到人间,指导人们耕作、狩猎、打鱼……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伏羲从百姓当中挑选能工巧匠让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生活。可是这些人从来没出过远门,他们很担心会迷失方向,就问伏羲怎么办。伏羲说:“我送你们一程吧。”并顺手挎了一只篮子。长长的队伍出发了,走着走着,有人问伏羲:“伏羲啊,你挎的到底是什么啊?”伏羲答道:“是东和西。”人们愣住了,问:“东和西怎么能挎呢?”伏羲答道:“能。东面有金,西面有土,金土两样都能挎。”人们接着问:“那为什么不挎南和北呢?”“南面有火,北面有水,水火两样是不能放进篮子的。”说完伏羲神秘地笑笑,挥手和众人告别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恰在这时,人群中有一个聪明人突然间醒悟了,他大声喊道:“伏羲已经告诉我们东、南、西、北了!”他告诉大家,伏羲说的“东面有金”是指太阳出来的地方,初升的太阳像金子一般明亮,所以那个方向就是东。而和东相对的一面却是一座座大土山,所以那个方向就是西。众人恍然大悟。那个聪明人接着说道:“‘南面有火’,是说咱们越往南走越热,感觉像在火炉里一样。‘北面有水’,是指冰雪都从像水一样冰凉的北面来的,那地方就是北。”人们听了之后,高高兴兴地继续上路。终于,人们找到了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继续开始生活。从此之后,人们也就认清了东、南、西、北。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薯条们也许很好奇,东、南、西、北到底指的什么呢?它们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经过人类研究发现,原来正东和正西这两个方向是由地球的自转决定的,并不是由伏羲的那个篮子决定的。自古以来,人们把日月星辰升起的方向叫做东,把日月星辰落下去的方向叫做西。后来才知道这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像陀螺似的,从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同时,人们假设地球中间有一根地轴,地球就绕着这根轴不停地旋转,而南极和北极就是地轴穿出地球表面的两个点。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能利用工具来辨别方向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司南”,它是指南针的前身。古时候的能工巧匠把吸铁石打磨成一个勺子的形状,吸铁石的南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底盘上。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是不是很神奇啊?后人根据司南的原理进一步研究,发明了闻名世界的“指南针”。古时候的指南针并不是针的形状,而是像条小鱼。鱼的腹部略向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但是,指南针在当时只是一种游戏工具。可如果在野外,在没带指南针的情况下迷路了,该怎么办呢?除了利用太阳、星星、大树之外,还有一个简单有趣的方法,那就是用手表辨别方向。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探险家,就是凭借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和一双脚走遍了天下。如果你也有兴趣长大后周游世界,那么从现在起掌握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动植物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吧!储备知识,为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准备。
范文六:教学设计洪上寄宿制中心小学
郭进芳教学目标: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和描述其他三个方向。教具准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生齐唱儿歌《东西南北》。全班齐诵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老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辨别方向的?3.板书课题:东南西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演示:例题图《小明上学》。提问: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师:我们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全体起立:面向(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又面向(东面)师:你发现了什么?(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不管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板书: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坐下,我们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你知道(课件出示: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图)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教学“试一试”。下面我们来做个指方向游戏好吗?(1)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发出口令,学生指出方向(2)学生活动:同桌学生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3)谈话: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豆荚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教学设计洪上寄宿制中心小学
郭进芳教学目标: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2、在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词语描述所在的方位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位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情境中确定和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和描述其他三个方向。教具准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生齐唱儿歌《东西南北》。全班齐诵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老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辨别方向的?3.板书课题:东南西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演示:例题图《小明上学》。提问: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哪个方向是东?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起立,面向太阳站好。你能说说自己的面前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学生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师:我们前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后面是(
)全体起立:面向(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向右转,又面向(东面)师:你发现了什么?(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不管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板书:东西相对
南北相对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转过身来坐下,我们看屏幕:小明也像同学们一样,在一天早晨,面向太阳站立。你知道(课件出示:小明面向太阳站立图)小明的前面、后面、右面、左面各是什么方向吗?(根据学生回答,把课本上的四句话填完整)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教学“试一试”。下面我们来做个指方向游戏好吗?(1)游戏示范:请一个学生上来,先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发出口令,学生指出方向(2)学生活动:同桌学生先由一个人说口令,另一个人做,再进行交换。(3)谈话: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豆荚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
范文七:资源信息表教案
东南西北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卫东斌教学内容:第四册48页教学目标1.东南西北方位识别,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城市定位练习,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符号认识与运用。4.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方位识别和城市定位。教学难点随着参照物变化,方位识别和城市定位。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流程一.实践感知(实际观察,感受方位)1. 操场集合2.方位识别:师引导:小朋友,生活中,人们借助什么来辩明方向?(生:指南针。我爸爸手表上就有指南针。)师:指南针红色指针总是指向那里?你现在能指出这个方向吗?(学生指示) 师:请你指一指另外三个方向。(学生指示)3.观察并互相说一说操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景物?【课的开始让学生亲自到操场上去观察、辨认,这样,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经验,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通过活动,使学生把自己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与现实空间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应起来,在实景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获取感性资料,达到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的目的。】二、探究新知(整理记录,实现迁移)(一)整理记录1. 回到教室2. 学生汇报各自的记录,相互比较记录的方法。教师讲解地图上的方向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二)知识迁移1. 都在街角1)师:刚才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下,都能准确地判定方向,下面老师带小朋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看看我们是否能识别方向,认识路线,好不好?2)媒体展示“都在街角”图。3)说一说地图上方向的规定。4)师:让我们先到小胖家去坐一坐。(生找小胖家)5)同桌互相说一说小胖家四周的景物。6)反馈、交流(媒体演示)问:你是怎么样想的?小胖的家北面南面东面西面7)师:下面我们一起去汽车出租公司,到出租公司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出租公司四周的景物。出租车公司北面南面东面西面8)反馈交流(媒体演示)2. 独立尝试完成《探究与练习》第70页,然后反馈。游泳池
西面3.小丁丁上学1)媒体演示:北 表示朝北走一个路段。东 表示南 表示西 表示2)小丁丁上学要走4个路段,可以怎样走?(小组合作,多找几条路线)3)大组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三.实践拓展(游戏应用,拓展提高)。1. 小巧和小亚到哪儿去?小亚走的路线:北 、东 、东 、南 、西 。
小巧走的路线:西 、南 、西 、西 、南 、南 、东。1)同桌操作交流(在图上走一走)2)媒体演示、交流2. 小巧想去小亚的家,可以怎样走?写一写她走的路线。(让学生们在图上试着走一走,然后交流,问:你喜欢走那一条路线?为什么?3. 从出租车公司出发,到小西湖,你想让司机怎么走?为什么?1)学生自己选择路线,在图上走一走。2)一起交流讨论:最短需走几个路段?。3)练习:
到动物园,最短需走到古塔,
最短需走到足球场,最短需走4. 游戏:画路线图(探究与练习第27页)【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所以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真实贴近儿童生活现实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利于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5.拓展:你会到哪儿?1)媒体示走的路线:a.按北 、西 、南 、东 走
b.按南 、南 、东 、北 、北 、西: 出发
出租车公司游泳池
游乐场邮筒
加油站2)走一走,然后写上到达的地点。3)探索:你发现了什么?5. 课堂总结。【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 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出它们的原型。所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学生运用所 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 意识。】教学说明:1、教材分析上海市二期课程小学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下)——《东西南北》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来学习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课本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2、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学习了《位置》这一单元,对前后、左右;路线图有一定认识;学生已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大人交流时,已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一点认识,同时,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交流和实践能力,但是,成人的世界与儿童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有时,成人“蹲下来”扶儿童,儿童可能还“够不着”一部分学生对参照物不断变化所引起的方位变化,其内心的调整还是较缓慢的,甚至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全体学生能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整个活动,让学生构建一个方向体系,是本节课研究的主题。3、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1-3年级学段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本节课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本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旨在拓宽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实际观察,感受方位”——“整理记录,实现迁移”——“分层练习,拓展应用”三个层次,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环境为依托,为学生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安排学生到操场上看一看,说一说校园的各方向,加强空间方位的真实体验,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
范文八:土主小学导学案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学习目标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会看简单的路线图(4 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 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 同的解决办法。 3、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 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课型:新授第3 课时重点、难点 :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会看简单的路线图(4 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 路线。 2、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 解决办法。学案 一、 自主学习 49 页例 3 1、仔细读题。 2、填空 (1) 在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4 个方向。 (2) 大象园在斑马园的( )方向。天鹅湖在斑马园 的( )方向。 狮子山在斑马园的( )方向。长颈鹿园在斑马园的 ( )方向。 3、仔细看图, (1)说一说从狗熊馆到长颈鹿馆,可以怎么走? ①先向( )方走,走到( ) ;再向( ) 走。就到了( ) 还可以怎么走?说一说。 (2)说一说怎样才能从狐狸馆走到天鹅湖? (3)说一说怎样从猴子山走到鸟园? (4)说一说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 5 题 (1)在图中画出洋洋上学的路线。 (2)说一说小敏放学回家怎样走? (3)说一说娟娟到小敏家怎样走? (4)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修改导案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 49 页例 3 的挂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对话语) 。 ①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 4 个方向? ②说一说,大象园、天鹅湖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修改阅读详情:③说一说,狮子山、长颈鹿园分别在斑马园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 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教师:愉快的星期天到了,洋洋去动物园玩。她看完了狗熊 后,想要去看长颈鹿,但不知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当当小导游, 告诉她该怎么走吗?(教师将洋洋的人物图片贴在狗熊馆)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按学生描述的行走路线, 教师在图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洋 洋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 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 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 方法,最后把洋洋放在长颈鹿园的位置。 ) 教师: 谁能再来说一说刚才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的行走 路线?(抽生再次描述)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教师:洋洋从狗熊馆到长颈鹿园,除了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这 种路线,还有别的路线吗? 请描述的学生在图上进行演示(抽学生移动洋洋的人物图 片,演示刚才所描述的路线) 。 教师:如果你是洋洋,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解决更多的路线问题 教师:洋洋的问题我们帮助她解决了,大家真能干!你们还 能再当当小导游,介绍介绍怎样才能从狐狸馆走到天鹅湖吗? 请学生说出不同的走法。 教师:小导游们,如果要从猴子山走到鸵鸟园,又该怎样走 呢?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集体汇报。 教师:同学们真会开动小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路线。 4.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教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请同桌的两个小伙伴合作, 一人扮演洋洋问路,一人扮演小导游回答。扮演小导游的同学根 据洋洋同学的提问,在图上演示行走路线。 (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 5 题。 (1)在图中画出洋洋上学 的路线。 (2)说一说小敏放学回家的路线。 (3)说一说娟娟到小敏 家的路线。 (4)同桌互相提出问题,并互相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 学 反 思
范文九:文明初始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山西晋东南,她的历史文明延续几千年而不断,先进思想流传几千年而不枯,艺术精华播撒几千年而不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艺术精华,是先祖赐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此,我们把《文明初始晋东南》用文字的形式定格在这里,想赋予那饱经沧桑的历史以凝重和感染力,使今人有所启迪。“五千年历史”从炎帝开始“五千年历史看山西”,这是山西人的自豪,也是山西近年来文化宣传最为响亮的口号。但是为什么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却很少有人作过认真思考。更多的人理解为“五千年”是从尧舜算起的。但是,如果依据古史纪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年表,夏禹的时代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上加尧舜两代,距今也不过年左右,何来“五千年”之数?我认为“五千年”,是从炎、黄开始算起的。据《春秋命历序》说:“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黄帝“治百有五年”,颛顼“治七十四年”,帝喾“治七十九年”,尧“治九十八年”。关于这些数字,《今本竹书纪年》、《稽古录》、《皇王大纪》、《资治通鉴外纪》等各书所言有些出入,但无大碍。据此年代推算,炎帝距今,正好五千余年。农业是文明之母,没有历史上的农业革命,就不会有文明的发生。在历史传说中,炎帝是农业的发明者。但据考古发掘,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就有了成熟的农业生产,并非在炎帝时代才有农业的。根据传说,细作综合分析,炎帝当是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的人。他的贡献主要有:改进生产工具,作耒耜,进行农业技术革命;立历日,正节气,使民知寒暑之变;口尝百草,发明医学技术;发明集市,使民知贸易;削桐为琴,发明音乐;作明堂,兴祭祀,建立制度;发明《连山易》。这七项贡献,无论哪一项,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有巨大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将此认作是文明的“曙光初起”。众所周知,没有文字之前,历史是靠口传的。“十口相传”为“古”,这就是古人对于“古史”的理解。口传“历史”,是神圣的,严肃的,有专人掌管,不得任意修改。因而传说中的夏商世袭,与我们现在地下的出土发现,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出入。尽管其中也有失实之处,但在没有地下发掘证实之前,我们还只能依据传说资料来阐述历史。因而关于炎帝的传说,应该是有根据的。炎帝发祥于太岳、太行之野,关于炎帝的传说,学者们最熟悉的一条材料是《国语·晋语》的一段记载:“昔少典取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因陕西岐山附近有姜水,所以人们自然而然的把炎帝的起源定位在了陕西境内。如《水经·渭水注》就根据《帝王世纪》说,岐水向东流经过的姜氏城,就是炎帝姜姓的发源地。现在还有人称陕西宝鸡为“炎帝之乡”。但《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姜,大岳之后也。”在先秦,山称太岳的唯有山西的霍太山。《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伪孔传曰:“太岳,上党西。”《史记·夏本纪索隐》注“太岳”曰:“即霍太山也。”我们知道,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左传》是要远高于《帝王世纪》的。而且《国语》所说的“姜水”是否就是陕西之姜水,也还值得推敲。在《山海经·北次三经》以“太行之山”为“之首”的群山中,有陆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与同在一经中、发源于“发鸠之山”的漳水的流向是完全相同的。《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看来上古时代在太行、太岳之间亦有水曰姜水。所谓炎帝以姜水成,应该是指的晋东南的?水,而不在陕西。据《山海经》说,位置在长子的发鸠山,就是炎帝的小女儿在的地方。说明这里是炎帝族活动的区域。《管子·轻重戊》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刚,九州之民,乃知谷食。”淇山即在今晋城市的陵川东南,淇水发源地。《路史》卷十三《禅通纪》说黄帝封炎帝之后于潞,即今长治市的黎城、潞城之间。黄帝为什么要分炎帝之后于这里吗?这正说明这里本来就是炎帝的老家。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岳山的周围与太行、太岳之间的长治、晋城一带,不仅分布着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传说。如高平市羊头山上分布着神农城、神农泉、神农得嘉谷处、炎帝庙。立于长治市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唐天授二年所立的《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亦言:“此山炎帝之所居也。”古以羊头山所产黍子以定律历,无疑也是因为此地为炎帝得嘉谷之所。我们将这些传说与古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难发现晋东南地区关于炎帝的神话与传说,乃是有历史根据的。程瑶田的《释虫小记·螟蛉蜾?异闻记》和傅斯年的《周颂说》都提出观点认为,凡是一种可以流传于民间的文学,每每可以长期保存。不能在民间流传、藏于zf的文学,一经政治巨变,便会丧失。因而我们对于晋东南炎帝的神话传说,绝不可等闲视之。晋东南最具备炎帝尝百草、得嘉禾的条件晋东南地区是一个长条的盆地,呈北高南低型,周围高山最高处达海拔2500米以上,盆地边壁是丘陵,一般在1000米至500米间,盆底部分从海拔950米到300米不等。有3条主要河流纵横于其间,西部沁水,北部浊漳水,中部丹水。这三条水,皆见于《山海经·北次三经》与《水经注》中。晋城古又名泽州,阳城古又名?泽,太岳有地名安泽,从这许多“泽”字,可以测知古代这里应当是有不少湖泽的。《元和郡县志》卷十九“阳城县”下引:“墨子曰:舜渔于?泽。”说明这里水资源比较丰富,利于渔耕。作为“文明之母”的农业,其发生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植物生长并可供农耕的环境。而晋东南地区的生态格局,无疑成了人类早期最理想的家园。这里有山陵,有丘阜,有平原,有湖泽,有森林,有草地,有水域,可猎、可采、可耕、可牧、可渔。仅晋东南山地,就有种子植物125科,512属,1090种。其中油脂植物147种,淀粉植物98种,果类植物136种,密源植物136种,药用植物426种,野菜植物68种。据20世纪考古学、地理学、气象学的研究成果,新石器时代的北方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于此推断,那个时代晋东南的植物种类比现在会更多。晋东南是华夏文明最佳的“孵化场”文明的发生、培育,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中国近代地理学与气候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的文章,文中指:“在文化酝酿时期,若有邻近野蛮民族侵入,则一线希望即被熄灭。所以世界古代文化的摇篮统在和邻国隔绝的地方。”而上党盆地,则像一个“鸟巢”。其地,东边太行山,作为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南北纵贯于河北与山西间,成为一道割断山地与平原联系的天然屏障。上党西边是太岳山,太岳山脉北端在榆社、左权一带与太行相连,向南与中条山相接。上党南是中条山,东西横亘数百里,东与太行主脉相接。在三条山脉交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型盆地。可以说这是华夏文明最理想的“孵化场”。外围大山像城墙,将这里保护起来,一方面使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免除了游牧民族及其他狩猎集团的侵扰。另一方面丰富的自然资源,又为这里的先民准备了必要的生活资料,使他们获得了安定发展的物质条件。1984年山西考古研究所曾在武乡县石门乡征集到磁山文化期的石磨盘、石磨棒。武乡位于晋东南的北部、漳河上游的浊漳河流域,而磁山则在此下的漳河流域,二者相距不过100余公里。这说明在太行山东的磁山文化人群从事农耕的同时,在太行山西也有同样生活方式的人群在生养、蕃息,他们正在作着文明诞生前的准备工作。晋东南的黍稷生产是文明产生的基石文明的启动,是靠食物做支撑的。衣食足而后知礼仪,礼仪就是文明存在的说明。因而上古人类主要食物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宜于生产此种食物,这对文明的发生至为重要。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证明,上古三代华北地区先民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黍、稷,即黄米与小米。故在《诗经》中,黍稷频繁地出现。如:《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在《尚书》与甲骨文中也见有黍稷的记载。因而最宜黍稷生产的地方,就应该是文明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而山西的晋东南地区,则以盛产小米闻名全国。其所谓“沁州黄”、“泽州香”,皆为旧时宫廷贡品。高平羊头山所产黍子,则更是载之史册。如《隋书·律历志上》即载以其定律之事。明《乐律全书》卷十说:“旧说上党之黍有异他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这说明,在晋东南一带自古就适宜黍稷生长。晋东南英雄神话是文明初始的佐证翻检中国文献,不难发现,凡是著名的神话,如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黄帝蚩尤之战、夸父追日、尧舜禅让、成汤祷雨等,几乎都与晋东南及其周边地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把晋东南及其周边神话作一研究,便可以发现,晋东南及其周边神话,明显地带有英雄传奇色彩。这些英雄传奇神话,有共同的特点:一、它们歌颂的是带领群体抗拒灾难的英雄,也就是说,这些神话英雄都具有氏族或部落联盟首领的性质,体现着较大的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二、所抗拒的主要是水灾与旱灾,这正是农耕社会最恐惧的两大灾难,体现着这些群体的农耕生活性质。文明虽说是群体的创造,而作为人类进步的巨大成果,必然要有英雄的介入。因为文明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形成为标志的。作为文明载体的“国家”,无论其形态多么原始,都必然是以统领众庶的“君”的存在为前提的。《白虎通》说:“君,群也,群卜之所归心。”这所谓的“君”其实就是原始人心目中的英雄,是领导野蛮群体走向文明的圣王。因而作为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特殊意义的晋东南地区,成为上古英雄神话与传说丛生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以说,晋东南英雄神话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文明初曙于太行旭日升起于晋南“孵化”需要封闭与安定,而发展则需要开放。晋东南虽适宜于文明孵化,而狭小的土地却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而在晋东南盆地这一巨大的“文明之巢”周围,则有适宜“文明之鸟”结巢而生的丰茂之林。走出晋东南盆缘大山,向西不到100公里,便是尧都平阳,是广阔的临汾盆地:向西南不到100公里,便是舜所都之蒲坂与禹所都之安邑,是平坦的运城盆地;向南不到100公里,便是夏后氏所都之阳城与周之东都洛阳;向东不到100公里,便是殷人之都城安阳。如果以上党为中心,以百余公里为半径,由西向南向东画一个半圆,这便是司马迁所谓的“天下之中”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尧、舜、禹、夏、商、周等古都,皆围绕晋东南地区而旋转,并相去不过百余公里,这只能说明晋东南作为“文明之巢”对于先民情感牵系的意义。“文明之鸟”从晋东南飞出,将文明之光带向四野,而文明最先结巢之所,就是山西的晋南。因为晋南临汾、运城两大盆地,不仅与晋东南相接壤,而且土地平旷,气候与晋东南也相近,是推广黍稷生产技术最好的地方。当然向外发展,也会遇到阻力,如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族(在苗族几个不同系统的传说中,都说蚩尤是在黄河北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首领),在向外发展中,就与从事游牧生活的黄帝氏族(《史记》说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说明这是一个游牧集团)发生了冲突,结果落败,大批南逃,只有一小部分留在黄河流域。但作为一种成熟的文明,它对于落后民族是可以不断熏染、同化的。落后民族大肆破坏的同时,也在学习先进民族的技术,改造着自己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样也就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文明最早在晋南地方生根,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完成的。晋南有比晋东南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与它种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文化交流促成了文明的迅速发展,因而代表华夏文明之光的尧、舜、禹便在这里兴起。因此我们说,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晋东南,而代表文明光芒四射的旭日,则是在晋南大地上升起的。
范文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北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 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教学设计说明:“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我设计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接下来,先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最后利用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四个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西北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