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对大脑的作用

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这个教育投资每年上万亿人民币的巨大蛋糕亟待瓜分的时代,可能错过了年最好办大班培训的时机、可能错过了年最好办个性化培训教育的年代,但在这个全脑教育井喷的时代,童蕴学堂抓住了先机,2014年成立后获得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立项和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国家权威认证,确立了全脑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和幼教的领先地位。
  全脑教育真的有传说的神乎其神吗?童蕴学堂又是如何利用全脑教育培养孩子的智能呢?小编替你向童蕴学堂发问,揭开童蕴学堂全脑教育的神秘面纱!
  小编问:为什么选择全脑教育?
  童蕴学堂答: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和最具前景的市场之一。整个培训教育表现出了更加良好的前景。童蕴学堂的老师在自身的教育工作经历中,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及家庭教育的变化凭着自己专业深度有独到的认识,并从对考试分数为主的应式教育慢慢转换为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认识到了“分数高”不等于“会用脑” 的重要性。
  对于全脑开发学习的发展,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1年已有先见,他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应刮起一股“右脑风暴”,教育部国家级重点课题“开发少年儿童潜能”研究,更是促进了全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开发右脑并不是要用右脑功能取代左脑功能,而是唤醒被人们忽视的拥有巨大潜能的右脑以达到全脑智能。孩子通过专业的训练,可以超越自己原有的大脑信息的感知和速度,使之迅速提高,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这种训练可以使人的大脑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记忆力等综合智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小编问:童蕴学堂的全脑教育发展现状如何?
  童蕴学堂答:童蕴学堂开发出的右脑潜能课程及产品涵盖早教、幼教和中小学三个阶段,从0到16岁,采用自主研发的各类教材、教具、学具和丰富多彩的动漫游戏,通过短期训练和反复实践,对孩子右脑潜能开发具有显著效果。
  童蕴学堂拥有强大的学术研究、产品开发的教研能力。机构汇集了一批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学前教育等方面资深的专家学者,同时美国右脑潜能开发研究会、武汉大学等国际学术权威机构为童蕴学堂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和专业指导。作为全国“十二五”规划教育课题《全脑教育标准化》的研究与教学基地,童蕴学堂使数万名学生受益,同时课程输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教育发达国家。
  小编问:孩子们参加全脑开发课程之后会获得什么能力?
  童蕴学堂答:全脑开发是对孩子大脑潜在能力的挖掘,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对孩子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的综合培养:
  1、集中的注意力: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或问题的能力,决定智力的速度和质量。
  2、细致的观察力:有目的地去感知事物,发现新知识、理解新内容的能力。
  3、创新的思维力:对问题理解、分析、比较、推理、论证、判断、综合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
  4、丰富的想象力: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智力的引擎,是人类创新的源泉。
  5、超强的记忆力:对客观事物进行识记、保持与提取重现的能力,是智慧之本。
  小编问:在这五大能力当中,对于培养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力?
  童蕴学堂答:这五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是五种能力中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夯实的基础,智慧的摩天大楼就无法拔地而起。所以集中的注意力成了培养孩子的关键。一般来说,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学习能力、自信心等方面,较其他的孩子将发育得更好。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高学习能力,当孩子能够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去探求未知的东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经常练习ESP卡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达到过目不忘的本领。
  2、锻炼坚韧持久的毅力。当孩子热衷于某一件玩具并长时间摆弄时,不知不觉中也锻炼了他的恒心和毅力。注意力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散漫的习惯,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3、激发好奇心。当孩子注意力集中时,就可以深入地思考问题。比如孩子在搭积木时,开始可能只会往上码高。逐渐地,他会试着往左右搭,或组成新的图形。
  4、提高自信心。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由于能够专心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更容易获得满意的结果,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小编问:从童蕴学堂创立以来,是否遭遇过质疑?童蕴学堂又是怎么对待这些质疑的?
  童蕴学堂答:就2015年1月建立的襄阳校区来说。在宣传期间就有很多家长当场报名,还未开课就吸引了不少家长咨询,但是也有不少家长不认可课程,嫌课程太贵,没时间或者是孩子不感兴趣。
  其实孩子只要参加学习和训练,每学一种方法都可以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每一天都能发现孩子的变化,每一天都能感觉到孩子的进步。这个变化和进步,并不是学习一期、两期之后才能感受到。比如,每一个孩子第一次来学习都要进行一个记忆力的测试,就是在两分钟内记忆20个毫无规律的词组,大多数孩子都只能背诵出六、七个词组,有的甚至更少。但是仅改变一下孩子的思维,用全脑智能学习法,孩子们只需1到2遍就能够一字不差的全部背诵下来,而且正背倒背如流。
  尽管有质疑,但是我们用全脑智能课程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全脑课程经得住质疑。
  小编问:您能举出几个童蕴学堂的全脑课程培养出来的孩子作为例子么?
  童蕴学堂答:最为人所知的是最强大脑“记算小子”饶舜涵,“最强大脑”节目当中,饶舜涵在规定时间内记住100件玩具的价格,观众随机挑出30件玩具,当时7岁的他立马报出每件价格,并快速计算出30件玩具总价,比收银机速度还要快。凭借超强的记忆能力和心算能力,征服了评委和全场观众,成功入围“最强大脑”挑战赛环节。节目播出后,国内多家电视台和报纸纷纷对他进行了报道,让观众们直呼他为“来自星星的饶教授”。
  刘坤庭,从2014年3月开始学全脑课程,计算、闪电记数、快速阅读等能力大大超出同龄人,在2014年8月台湾举办的国际珠心算大赛中,力胜全场1800多名选手,取得儿童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9月进入小学学习,以一分钟计算80道100以内加减法且全对的成绩,打破学校保持6年之久的口算记录。
  房熙然,从2014年6月开始学习全脑课程,记忆力远远超出同班同学,语文每日作业《日有所诵》课文的背诵,只用同学五分之一的时间即可完成,节约出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超群,学习一首新歌,只用听上三遍即可,多次在全国歌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他们被大多数人称为是“天才、神童”,但是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很普通的孩子。我们只是发现了他们的兴趣和天赋,然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对他们的脑部发育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训练,所以他们在记忆和其他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他们并不是天赋异禀,他们都是学习全脑课程后的成功案例。
  更多了解请点击公司官网/ 热线: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饶教授教育培训专注于0-8岁儿童的亲子教育、珠心算学习与全...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手指操对幼儿的脑发育起得重要的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手指操对幼儿的脑发育起得重要的作用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手指操对幼儿的脑发育起得重要的作用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手指操对幼儿的脑发育起得重要的作用
脑是心理的器官,脑功能的协调发展,是创造思维的生理基础。手指操在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近代科学家普遍认为: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仅仅运用了脑潜能的1 0%,人脑的大部分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开发,根据左右脑各有其职的功能来看,右脑的功能是锻炼敏锐的直觉学习,左脑则是合理性的组合及判断,右脑可供应左脑更多的情报,左脑可以使左脑的信息作较清楚的整理,以利实际的运用,因此,同时零售有灵敏的左脑及右脑才能促成一个人有优秀的学习能力。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左右肢体在活动中,感受到的生物信息,能被传递到左右大脑半球,左右大脑半球的细胞被激活进入全面活动,从而使大脑更加灵活。
  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第一次伸出自己的小手,代表自我耍努力进入这个世界之中”。手是幼儿感悟世界的重要器官,它直接影响大脑,受大脑支配,同时,又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手指操的内容以独特的教育模式,将传统的儿歌、近代教育界推崇的手指运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学习与娱乐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在成人与一起看,一起做的互动式中,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更多感觉器官的全面开放,同时增强了感情的交流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相关幼儿教育资料:
没有相关幼教上一篇幼教: 下一篇幼教:
最新教育资料
推荐教育资料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
已有 1705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学习 的 可塑性
&作者:周加仙[#]
董奇,文章来源:心理科学,2008年第1期
(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本文阐述了神经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学习影响动物脑与人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学习与经验可以改变脑皮层的厚度与树突的结构,增加树突棘的数量,修饰其形状,对脑的功能代表区产生影响。学习与脑可塑性的多层面研究为理解学习的本质规律提供重要的启示。关键词
脑可塑性、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学习与经验、教育
所谓脑的可塑性“即脑可以被环境或经验所修饰,具有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作用下不断塑造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1]。可塑性可分为经验期待可塑性与经验依赖可塑性[2]。前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和种内个体之间的一致性,而后者则是个体在特殊经验与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3]。本文在概要分析学习与脑可塑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揭示其教育意义。
2 动物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
2.1 学习或经验改变脑皮层的厚度与树突的结构
复杂环境诱发的经验依赖可塑性是探索学习与经验对脑结构与功能影响的经典研究。许多科学家用大鼠进行实验,这类实验一般设计三种类型的实验环境:复杂环境组、简单环境组、对照组。复杂环境组笼中一般饲养多只大鼠,有训练的轮子、转台和爬梯等多种玩具,并定期更换。简单环境组笼中一般仅养一只大鼠,没有玩具。对照组介于两者之间。大量实验表明,复杂环境能促进树突生长,在复杂环境中度过4天,大鼠脑皮层的树突就有明显的增长,但如果没有定期变换环境,大鼠就会厌倦,而在厌倦环境中生活的大鼠4天内树突就会明显萎缩。复杂环境中成长的大鼠比简单环境中成长的大鼠脑皮层要厚6%[4]。皮层增厚的速度受年龄的影响,小于28天的幼鼠在复杂环境中生活8天,其皮层比其他组幼鼠增厚7%到11%;生活16天后,复杂环境组幼鼠的脑皮层整合感觉信息的区域增厚16%
[5]。复杂环境还影响视觉皮层上每个神经元突触的数量,复杂环境中生长的大鼠比简单环境中的大鼠多20%-25%[6]。此外,树突的分枝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复杂环境的刺激可以使大鼠脑皮层中神经细胞体之间的距离更远,树突分枝更多。如果将靠近主干树突的分枝称为近枝,远离主干的分枝称为远枝,那么复杂环境中大鼠的树突有更多的远枝,而简单环境中的大鼠则近枝更多。这似乎表明远枝的生长是由经验催生的,而如果生存需要,脑的特定区域在出生时也会生长出远枝。这些实验证明,学习与复杂环境的经验可以增加脑皮层的厚度,扩大树突野,增多突触数量,促进突触的生长。其中,年龄是影响脑皮层可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学习或经验改变树突棘的数量与形状
树突棘是树突表面的芽状或刺状小突起,是接受信息、形成突触连接的重要部位。随着动物对世界的体验,树突棘会生长、改变形状或者缩减[7]。Coss[8]等人研究了经验对树突棘形状的影响,他们比较了三组不同的蜜蜂:从来没有离开过蜂巢的幼蜂、照顾蜂巢的工蜂、在外面采蜜的工蜂。研究发现,这些蜜蜂的树突棘呈现不同的形状,其形状取决于外部世界对蜜蜂的刺激:从来未飞出蜂巢的幼蜂树突棘头小茎长;照顾蜂巢的工蜂树突棘的头变大;采蜜的工蜂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其树突棘的茎更短,头更大。Diamond科学小组研究了社会隔离对大鼠尤其是老年大鼠树突棘的影响,发现老年大鼠的树突棘或者头小茎长,或者呈没有茎的肉瘤状;单独饲养的老年大鼠有许多肉瘤状的树突棘。这些研究证明,经验与学习对动物脑中树突棘的形状产生了影响。一般认为,大脑皮层头小茎长形状的树突棘可能代表了未受到环境刺激的初始状况,圆头下狭窄的茎可能会使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减慢,阻碍它们的传递;头大茎短状的树突棘便于神经冲动快速通过,可能代表了反复运用的状态;肉瘤状的树突棘可能代表了衰老颓废的状态,表明树突棘所在的脑区停止使用了。树突棘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同时改变自身的形状,使信息传递更加容易[10]。头小茎长形状的树突棘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能具有“学习”的功能;而头大茎短状的树突棘是稳定的,可以增强突触的连接,可能具有记忆的功能[11]。许多科学家还研究了学习与树突棘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空间学习[12],[13]、嗅觉学习[14],[15]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大鼠海马趾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基树突、顶树突的树突棘数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研究初步表明,学习引起了暂时性的树突棘密度变化[17]
[18]。学习活动中树突棘数量的变化表明这些树突棘具有功能作用,新增的树突棘与轴突连接起来可以增加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而这种突触连接的数量则可能受到行为的动态影响。
2.3 学习与练习对脑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是神经元之间形成新连接的过程,而练习是巩固与强化已有连接的过程,因此,学习和练习是两种不同的神经活动,对脑的结构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Black[19]等人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研究小脑在运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对象为38个10月龄的成年鼠,实验分为特技组、强制练习组、自愿练习组、不活动组。30天的实验中,特技组大鼠逐步学会通过如铅笔粗细的平衡木、松散的绳桥、链条、跷跷板等7个障碍物,路程为0.9公里;强制练习组以每分钟10米的速度在踏车上奔跑,路程为10.8公里;自愿练习组自由地在笼中的转轮上练习,学习简单的平衡与协调能力,路程为19±4公里;不活动组作为对照组被关在标准的笼中,很少学习或者练习。研究表明,强制练习组与自愿练习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比另两个组显著增加;练习组和不活动组在突触密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特技组大鼠每一个浦肯野细胞突触数量比其他组大约增加25%,血管密度保持不变。这说明运动学习而不是重复训练在小脑皮层产生了新的突触。这一研究支持了过去迷宫学习与练习的一些研究结果,即学习可以改变突触的密度,而练习则不能。1997年,Kleim[20]等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上述研究。他们同样将大鼠分为特技组与练习组,但是研究的是不同训练时间对突触的影响:连续训练10天、连续训练10天后28天不训练、连续训练38天。研究表明,三种不同训练条件下,特技组每一个浦肯野细胞的突触都显著多于练习组;而同一组大鼠的突触数量在三种不同时间的训练条件下都没有产生差异。运动技能的学习使突触数量增多、保持时间更长。作者认为,可能是缓慢而渐进形成的技能引起了小脑神经回路的细微变化以及突触数量的增加,大鼠在停止训练前所接受的训练量影响了新增突触连接的保持时间。
人类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
3.1 学习与经验改变人脑树突的数量与树突棘的形状
一些研究者[21]通过解剖婴幼儿与儿童的脑发现,刚出生孩子的神经元的树突多数只有第一、第二层分枝。出生后,由于婴儿环境中的触觉、味觉、声音、视觉以及其他感觉运动经验的作用,树突分枝生长,在6月龄之前,脑组织中有大量的第3、第4层分枝;在2岁到3岁时,第5、6层分枝很普遍。这种分枝在两个半球中的发展也不一致,3到6月龄的婴儿右半脑的树突更长,分枝更多,尤其是控制吮吸、吞咽、微笑、哭泣和其他表情的区域;而8到18月龄之间婴儿左半球(大部分人控制语言的大脑半球)的树突比右半球生长得更长,树突分枝更多。这种差异可能表明婴儿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过程中脑的变化,左半球的树突分枝可能是由于婴儿学习和运用词汇的结果,是树突对外界刺激的回应。研究者[22]还发现孩子大脑组织中有大量头小茎长状的树突棘,而没有或者很少头大茎短状和肉瘤状的树突棘。这些研究表明经验对人脑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儿童青少年接受的正规教育活动也会对大脑的结构产生影响。Jacobs
[23]等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研究了韦尼克(Wernicke)区锥体细胞树突长度、树突分枝等结构与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是20名正常人,教育条件分为三类:低于中学层次、中学层次、大学层次。研究发现,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第三和第四层树突分枝的总长度增加。受教育程度高、喜欢挑战性思维活动的个体,脑中总的树突分枝长度比中学层次以下的人要长。他们推测可能是研究对象的教育程度和经常性的、挑战性的学习经验造成了脑的这种变化。该研究表明,教育对脑的结构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影响。
3.2 学习改变人脑的功能代表区
感觉、运动、语言等在大脑皮层都有各自的功能代表区。经验或者学习可以重组或者改变皮层功能代表区的精细结构。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运用不同的技术与手段来研究技能的获得与脑功能代表区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期查明特定技能的功能代表区和结构以及年龄、学习的掌握程度等因素对功能代表区的影响。例如,Kim[24]等人的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习在布罗卡区和韦尼克区的表征与第二语言学习的起始时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二语言习得晚的6个被试,母语和第二语言在布罗卡区的两个激活部位中心分离,而早学第二语言的6个被试两种语言的激活部位中心几乎重叠。该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的年龄可能是影响人脑语言区功能重组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语言学习起始时间的早晚可能导致形成不同类型的语言加工系统。Mechelli[25]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不仅证实了年龄对脑功能代表区的影响,而且还阐明了双语学习者的年龄、掌握程度与脑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双语学习者大脑左侧下顶叶的灰质密度随第二语言掌握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第二语言习得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且脑结构重组的程度与第二语言的掌握水平具有相关性。
在技能学习中也观察到学习改变脑功能代表区的现象。乐器演奏是一种复杂技能的学习,涉及到将音乐符号的视觉信号转变为序列化的手指运动,同时还要监听演奏的声音等过程,这些都需要将多通道的感觉和运动信息与感觉反馈机制整合起来。因此,乐器演奏技能与脑结构的关系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26]、[27]。Gaser[28]研究了持续性学习与技能重复能否导致脑结构的改变或者增大。他们研究的对象是18-40岁的20名男性专业音乐家、20名业余音乐爱好者与40名非音乐家。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在运动、听觉和视觉区域的灰质分布模式不同,中央前回、左侧颞横回、右上顶叶皮层灰质体积的增加与音乐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专业技能与脑的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技能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脑区增大,灰质结构由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而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现象,说明人脑在学习与练习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可塑性变化。
3.3 人脑的结构与功能终生具有可塑性
长期以来,脑科学研究者一直认为,生命早期人脑拥有了所有细胞。而成年人的脑细胞不断凋亡,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脑的结构与功能缺乏可塑性。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脑也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表现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Maguire[29]等人研究了16个年龄在32-62岁之间的伦敦出租车司机的空间学习与经验对脑的影响,他们开车的年限在1.5至42年之间,在正式成为司机之前的平均培训时间为2年。研究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区后部比对照组(非出租车司机)大,而对照组的海马区前部比实验组大,海马的体积与开车的年限具有相关性。他们认为,这些司机在培训与从业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伦敦空间表征知识,这些知识储存在海马区后部,使海马的神经回路重组,组织增大。这一研究表明,成人脑的结构与组织也会因为学习经验而改变,具有可塑性。在运动技能上,Draganski[30]等人研究了抛接三个球的杂耍训练对成年人脑功能代表区的影响,发现经过3个月达到熟练程度的训练,训练组中颞叶区、左侧后顶内沟比对照组明显增大,这种增大在停止训练3个月后缩小,表明在抛接球的杂耍训练成绩与灰质结构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研究证明,正常成人脑的结构在学习与环境的影响下也会产生变化,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是持续终身的。4
学习与脑可塑性研究的教育意义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对理解学习的本质规律,揭示脑学习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影响到教育决策与课程教学设计。上述研究提示我们:第一,学习与环境经验对脑的结构与功能区会产生影响。环境中输入的触觉、味觉、声音、视觉、感觉运动经验以及语言、乐器演奏、运动等技能的习得都会在神经系统产生生物性变化。学习经验不仅可以形成不同的突触连接,增加树突密度,增多树突分枝层次,改变树突棘的形状,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脑的功能区。第二,特定的学习与经验影响大脑特定的区域。空间学习主要改变海马区的结构,而运动技能的习得主要影响小脑的结构。第二语言学习增加了左侧下顶叶的灰质密度,音乐演奏技能则导致中央前回、左侧颞横回、右上顶叶皮层灰质体积的增加。这些研究提示我们,设计有针对性的教与学活动可以对大脑特定的区域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这种针对性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正常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而且对恢复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同样是脑的活动,但是学习与练习可能对脑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增加突触的密度,而练习增加的是血管的密度,这表明突触和血管受不同的生理机制和行为事件的影响。第四,受教育的程度、挑战性的学习经历、学习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学习的起始年龄等是影响脑结构重组的因素。第五,突触连接的细微结构与功能区的大小受到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经验包括教育的影响。因此,脑的可塑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年、童年和青年期,而是持续终身的过程。这些研究对于理解终身学习的脑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学习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脑是学习的物质基础,而学习为大脑形成适应性的行为创造了条件。
5 参考文献:
[1]杨雄里.脑科学和素质教育刍议.教育理论与实践,.
[2]Greenough, W., Black, J. & Wallace, C. (1987)
Experience and brain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8: 540.
[3]韩太真,吴馥梅.学习与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4][5][7][10][21][22]Diamond,M.&
Hopson,J.(1999)Magic Trees Of The Mind: How To Nurture Your Child’s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Healthy Emotions From Birth Through Adolescence.
New York: Plume.13;104;27;28;104-105;28;35.
[6] Bransford, J.D., Brown, A. L., and Cocking,
Rodney R. (2000). (Eds.), How People Learn: Mind, Brain, Experience and School,
Expanded Edi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p120. 115.
[8]Coss, R. G., Brandon J. G. And Globus, A., (1980)
Changes In Morphology Of Dendritic Spines On Honeybee Calycal Interneurons
Associated With Cumulative Nursing And Foraging Experiences.Brain
Research.192:49-59.
[9]Coss, R. G., Globus, A. (1978) Spine Stems on
Tectal Interneurons In Jewel Fish Are Shortened by Social Stimulation. Science,
New series. 200: 787-790.
[11]Kasai H, Matsuzaki M, Noguchi J, Yasumatsu N,
Nakahara (2003): Structure-stability-function relationships of dendritic spines.
Trends in Neuroscience, 26: 360-368.
[12] Moser MB, Trommald M, Andersen P.(1994)An
increase in dendritic spine density on hippocampal CA1 cells following
spatial-learning in adult rats suggests the formation of new synaps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1(12): 1.
[13]Moser MB, Trommald M, Egeland T, Andersen P.
(1997)Spatial training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isolation alter the spine
distribution differently in rat CA1 pyramidal cells.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380 (3): 373–381.
[14]Knafo, S, Ariav, G, Barkai, E, and Libersat
F,(2004).Olfactory Learning-Induced Increase in Spine Density Along the Apical
Dendrites of CA1 Hippocampal Neurons.HIPPOCAMPUS. 14:819–825.
[15][18]Knafo, S, Libersat F, and
E,(2005)Dynamics of learning-induced spine redistribution along dendrites of
pyramidal neurons in rats.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Vol. 21, pp.
[17]O’Malley, A. O’Connell, C. Murphy K. J. And
Regan C. M.(2000)Transient Spine Density Increases In The Mid-Molecular Layer Of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Accompany Consolidation Of A Spatial Learning Task In
The Rodent. Neuroscience.99(2):229–232.
[19]Black, J.E., Isaacs, K., Anderson, B.J.,
Alcantara, A.A., and Greenough, W.T. (1990) Learning causes synaptogenesis
whereas motor activity causes angiogenesis, in cerebellar cortex of adult ra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87: .
[20]Kleim, J.A. Vij, K. Ballard, D. H. &
Greenough, W.T.(1997)Learning-Dependent Synaptic Modifications in the Cerebellar
Cortex of the Adult Rat Persist for at Least Four Week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7:717-721.
[23]Jacobs, B. Schall, M. Scheibel A. B.(1993)A
quantitative dendritic analysis of wernicke's area in humans. II. Gender,
hemi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327(1):98;97-111;109.
[24]Kim KH, Relkin NR, Lee KM, Hirsch J. 1997
Distinct cortical areas associated with native and second languages.
Nature,388(6638): 171-4.
[25]Mechelli, A.,Crinion, J. T.,Noppeney
U.,O’Doherty, J., Ashburner, J.,Frackowiak, R.S.,Price C.J.(2004)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the bilingual brain. Nature , 431:757.
[26] Elbert,T., Pantev, C., Weinbruch, C.,
Rockstroh, B., and Taub E.(1995) Increased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ngers of the left hand in string players. Science. 270 (5234): 305–307.
[27[28]Gaser, C. and Schlaugv, G. (2003) Brain
Structures Differ between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3(27):9240 –9245.
[29]Maguire, E.A., Gadian, D.G., Johnsrude, I.S.,
Good, C.D., Ashburner, J., Frackowiak,R., S J & Frith, C.D. (2000)
'Navigation-related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hippocampi of taxi driv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0]Draganski, B. Gaser, C. Busch, V. Schuierer, G.
Bogdahn, U. and May A.(2004)NeuroPlasticity Changes in grey matter induced by
training. Nature, 427:311-312.
Researches on the neuroplasticity and 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Zhou Jiaxia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
Abstract:Neuroscienc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search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exposing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to various
environment conditions reveals that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can change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tex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dendrites, increase the spine
density, change the spine morphology,affect the cortical area. The extensive
research on neuroplasticity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ssentiality of
learning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Key words: neuroplasticity, neuroscienc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education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加仙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