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仁为德:为仁什么德说“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至仁为德:为什么说“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我的图书馆
至仁为德:为什么说“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
【光明论坛·温故】1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指出:“中国人历来'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中国一贯主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图片来源:网络“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语出北宋学者程颢。在儒家传统中,“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和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更注重有机整体的宇宙观。比如《周易》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是宇宙创生的两种基本力量;而乾天坤地,正是宇宙间阴阳之最大者,它们具有“生生”之大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其逻辑正基于此。所以北宋张载才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指人间百姓都是我同胞,世间万物皆与我为同类。《礼记》也讲,圣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种将天地人贯通为一体的宇宙观,为中国文化所独有。&&那么,什么是仁呢?仁在儒家哲学中既是“全德”,又是“元德”。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答以“爱人”,这讲的是作为“全德”的仁,它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在内的。而《文言传》释“乾元”曰:“元者,善之长也。”朱熹进而说:“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这里讲的就是作为“元德”的仁,它像春天一样有着生发之功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善性、善情。比如程颢喜欢讲“观万物皆有春意”,还讲“观鸡雏,此可观仁”等,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程颢认为,一个人如能体会到万物盎然之生意就是仁,那他自然就“浑然与物同体”矣,“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存久自明,安待穷索”,自会达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后来王阳明讲“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与此一脉相承。&&具体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说,“仁之方”无他,只是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推己及人就是。从反面来看,程颢曾举“手足痿痹”之症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也就是说,那些麻木不仁者已经相当于病人了。由此也可看到,承认“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博施济众”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一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自然会以百姓的喜乐为喜乐,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作者系国家开放大学教授)(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原标题: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关于哲学的相关内容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 学史大纲》(上) 、《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时间: 17:09
查看:8次标签:
学习哲学的总任务是去吸收这些以及其他很多教益,运用于今日世界。重点不在于知道这个或者那个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致力于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运用这些智慧。...
时间: 10:46
查看:80次标签:
底线思维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涉及质与量,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同一性与多样性,系统稳定与创新,同质与包容等哲学范畴。...
时间: 13:48
查看:90次标签:
今天,我国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有成就的不少,但堪称领袖、成一家之言的不多。达到这样地位的学者,必须能够创造新的学问,能够穷究真理的本源。这就离不开哲学的指引。所以,全面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水平,需要注重哲学滋养。...
时间: 09:16
查看:21次标签:
显而易见,马克思实践超越哲学的超越,是对现代世界的整体哲思。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彻底的革命、普遍的人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击中素...
时间: 09:31
查看:57次标签:
对诗词作品文化背景的了解会影响到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以山水诗作例,从南北朝到唐代,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很多玄学知识,还有魏晋时期流行的老庄哲学,以及佛学理趣...
时间: 14:29
查看:144次标签:
现在人们谈论王阳明,除了追捧他的文武功绩和士节品格外,对他的“知行合一”(心学)也全面肯定、大加宣扬,好像比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还高明,我想对此说点自己的看法。...
时间: 13:59
查看:37次标签:
文化与文明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文化与文明互为表里,文化为里,文明为表。一个国家或民族因文化而致文明。...
时间: 13:17
查看:126次标签:
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既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
时间: 09:15
查看:211次标签:
实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既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
时间: 09:29
查看:285次标签:
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发展哲学。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能否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没有哲学思维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有远见的民族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定会重视哲学。...
时间: 09:44
查看:107次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哲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彻底消亡、共产主义没有彻底胜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仍然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时间: 09:39
查看:119次标签: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将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情怀,必将在此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时间: 13:55
查看:54次标签:
在1958年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提出领导干部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要“学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学点历史和法学”、“学点文学”、“学点文法和逻辑”,等等。1959年的这份书单表明,他履行了自己对他人提出的要求。...
时间: 14:25
查看:178次标签: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涉及为什么、怎么看,更关乎干什么、怎么做。与认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相比较,付诸行动与实践探索更为关键。...
时间: 17:03
查看:348次标签: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涉及为什么、怎么看,更关乎干什么、怎么做。与认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相比较,付诸行动与实践探索更为关键。...
时间: 09:21
查看:174次标签:
附生的海蛎子,在演示一门人生哲学。它依照礁岩的走势,完全臣服于环境,不抗争,不纠结。这是表象。实质上,它完好地保有了自我的强硬,在坚硬的外壳上书写着锋利的诗行。任海潮拍打,它遇强则...
时间: 15:30
查看:1686次标签:
性与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成可革,所以君子养性必须保持定力,不能随随便便。王夫之这种基于“性日生日成”观念之上的修身哲学,无疑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张扬。...
时间: 09:23
查看:112次标签:
有一次哲学老师突然说要考试!还说时间只有五分钟,但大家只要两分钟就写完了!...
时间: 11:29
查看:27次标签:
从哲学意义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智慧无言,静,其实正是不经雕琢、不加刻意的恬淡境界。...
时间: 09:30
查看:186次标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德而后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