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博士生教育学院李军博士带博士生什么专业

东北大学博士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李军:从漂泊的农民工到在校博士生
来源: 中国青年报网络版作者:
入学4个月,这个土家族的博士生已经读了近70本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书,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
新年第一天,阳光洒进中南民族大学南书院自习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军仔细研读导师李忠斌教授的最新著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恩施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预测报告》,边看边记。
入学4个月,这个土家族的博士生已经读了近70本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书,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李军说,进大学不易,自己要珍惜每一天的时光多读些书,毕业后回到梦想起航的故乡,为更多巴山儿女搭建知识的桥梁,圆更多孩子的读书梦。
小平头、宽边眼镜,从外表看,这个年轻博士生和与同龄人没有多少差别。然而,就在这个冬天,当校园里评选年度感动人物的提名发布后,这个小个子男生背后的故事震撼了许多人。
两度因病错失关键考试,从初中肄业、高中四度辍学,到打工3年准备自考,再到成为在校博士生,27岁的李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
这个巴山儿郎说,10年来的求学经历,他是含着泪在读书路上奔跑,“有梦想,苦酒也能酿出芬芳”。
“我要上学,我要读书”
李军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县一个贫困山村家庭。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拉着他的手,指着家门口海拔1500米的齐岳山跟他说,“读书,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
从小学开始,李军成绩始终保持班上第一名。初二时,他还获得了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这是他所在的三教寺中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
2004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从天而降。
李军突然晕倒在课堂,经医生诊断,是大脑神经阻塞。以种烤烟为生的李军家,年收入仅1000多元,为了给他治病,父亲不得不卖了家里最值钱的耕牛。
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七拼八凑的钱,李军依旧没有痊愈,父母把他接回了家。
那年6月的中考,李军缺席了。看到初中同学陆续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他跑到屋后的山上,对着绵延起伏的大山诉说心中的愿望:“我要上学,我要读书!”
两个月后,当听说离家50公里远的利川三中“为招收优质生源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李军带着对读书的渴求向山外走去。
在利川三中校门口,穿着外公用稻草和化肥袋编织的草鞋,裤子上还露着两个大窟窿的李军被保安拦在门外。
“我和校长是在钓鱼时认识的,他知道我来找他。”李军急中生智,混进了学校。
素不相识的校长被这个怀揣读书梦的山村少年感动,不仅特招了他,还减免了高中3年学费,激励他用心学习,考上大学。
高中时,李军每顿都吃最便宜的饭菜。因为家里农作物连续3年遭遇自然灾害,加上母亲患有严重风湿病要人照顾,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
生活费用完,没饭吃的李军四度辍学,每次都是靠老师和同学的捐款加上自己半工半读挺过来。
直到现在,利川三中的许多老师都记得,有个家境贫寒,夏天只穿草鞋,冬天不穿袜子的贫寒学子,一直稳居学校年级前三名。
2007年,李军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淮北师范大学(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
当录取通知书来到这个贫寒的家庭时,焦虑多过喜悦,家中更关心的是学费、生活费如何着落。为减轻家里负担,李军选择了北京一所“学费全免、奖学金做生活费、保证毕业就业”的职业院校。
“能读书,再苦的日子也有色彩”
到北京后,李军才发现被骗了——学校不仅不提供奖学金,更不减免学费,也不是之前所说的“统招生”,想到离家时父母的兴奋与期冀,李军瞒住家里,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读书。
2008年3月,因交不起学费,李军被学校开除。
在异乡,没住处、没学历,他来到一家月薪600元的臭豆腐厂做杂工。每天,这个身高仅1米58、体重不足95斤的少年要先后20多次搬运每袋两百斤的黄豆到地下室。
在艰难的环境中,李军咬牙报了自考专科和本科。
从此,不管白天如何劳累,晚上他都会在宿舍看自考教材,同宿舍的工友讥讽他不自量力,妄想出人头地。
面对工友的冷漠,李军默默激励自己,“即使低到尘埃里,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为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学习,李军在一所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没有暖气的民房。
下班后,回到住处,李军会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再到学校自习室。即使这样,自习室的学生见到他,还是会躲避不及。
“赶紧滚出去,再看到你,打断你的腿。”因一身的臭豆腐味,李军被学生投诉到教务处,一个领导赶来,指着他气势汹汹地骂道。李军跌跌撞撞跑出自习室,平静下来后,才发现忘了拿书。
李军不敢再去学校自习,就在租住的平房学习。冬天的北京,屋里没有暖气,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房间如何集中精力学习?听人说吃辣椒可以提神驱寒,他一连买了3斤红辣椒,边吃辣椒边看书,经常被辣得眼泪直流。
被他求学精神感动的房东为他送来4床棉被。裹着房东送来的被子看书,李军感觉“不仅是一种异乡的温暖,还有一种被人理解和支持的力量。”
每月600元工资,只够勉强交房租电费、报名费和买书,李军连一件棉衣都买不起。天冷时,他总是将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套在身上,即便如此,每次骑车上班,他仍冻得浑身发抖。一次下雪路滑,李军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全身麻木,怎么也爬不起来。凌晨6点多,天色昏暗,躺在雪地上,这个一向坚强的少年一度胡思乱想:“会不会就此死去?”他在地上趟了20多分钟,直到几个上早自习的高中生发现了他。
一次,忙完工作的李军偷偷看书,让臭豆腐厂主管抓了个正着,工作9个月的李军以“不务正业”的理由被开除。在这之后,他先后卖过猪肉,当过保安,干过搬运工。无论怎样艰苦,他都坚持学习。
“只要能读书,再苦的日子,都是充满色彩的。”李军说,正是这种信念让自己坚持了下来。仅两年时间,他顺利通过了50多门考试,以超过80分的平均成绩拿到了自学专科、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有梦想,苦酒也能酿出芬芳”
在北京3年,李军一次都没回过家,来回几百元的路费,对他和家里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每逢春节来临,看着异乡人陆续回家,本地人一家团聚,他心里特别难受,为了避免触景生情,他索性买了十几个馒头,躲在出租房学习不出门。
2010年6月,捧着大学毕业证的李军回到家乡,告诉父亲,他想考研。为让儿子专心备考,不为经济发愁,从未外出打过工的父亲去了武汉一家建筑工地。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李军开了一个玩笑。
2011年,因连续多日熬夜奋战和严重营养不良,李军患了重感冒,坚持考完政治、英语后,第二天高烧到40度,虽然他挣扎着爬起来,可是没出门就摔倒了。
英语58分,政治75分,两门专业课0分。考研结束后,李军一度消沉,人消瘦到不足90斤。
在最失落的时候,是一摞摞考研复习资料,一段段求学记忆激发了他的求学斗志,他决定再来一次。
2011年3月,李军带着1000元投奔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同学,希望挣到一笔钱后能继续考研。
在东莞,李军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转战广州,因为是自考学历,许多企业不承认。
李军说,那是自己人生最迷茫的一段时间,“当苦读换来的学历不被承认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痛苦。”
在广州租不起房子,李军仍旧住在东莞同学处,错过回东莞的公交时,李军就和一些流浪人员睡在地下通道。
2011年7月,命途多舛的李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一所高职学校为他提供了月薪4000元的工作。在学校工作的李军开始有充裕的时间复习考研。
2012年,李军顺利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后,他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如今,李军正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农民工的博士梦》一书,初稿已经完成十余万字。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让更多人敢于挑战困难,坚持梦想。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王春宇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我校特聘教授、香港大学李军博士回教科院做学术报告
本网讯(教科院 魏文静/文 胡雪萍/图)2017年3月24日下午,教科院教育系1986届毕业生、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监、香港教育研究学会主席李军博士,在我校田家炳书院三楼报告厅,为该院师生带来了“建设世界一流教师教育?全球挑战与中国模式”的精彩学术报告。院长桑青松主持了本次讲座,学院师生近200人共同聆听了报告会。
讲座伊始,桑青松代表学院对优秀院友李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校人事处处长朱为民亲临现场为李军颁发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证书。李军博士对此表示感谢,同时对母校安徽师范大学也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他在深情回忆起母校求学的经历时,反复感叹“回家真好”,情到深处不禁落泪,感人至深。
随后,李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求学发展的经历以及近十年研究新出版的著作,从论文选题、到知识信仰、再到开展教师教育政策的学术研究,并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鼓励师生学无止境、不断前行。紧接着,李博士向大家演绎教师专业化的金字塔模型,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三重拼图,以及教育带来的全球化挑战。他指出,“要从批判和理性的视角达成一种理性共识:通过教师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提高国家成就和可竞争力”。最后,李博士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向大家诠释教师教育政策研究多维视角的重要性,并且主张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应该基于多学科、多维视角、批判的眼光、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李军博士本次报告旨在指出:教师教育的中国模式应当建构在中国特色与传统——儒家认识论基础之上,养成布道士式的教师;中国追求培养世界一流教师的发展经验对全球化大潮中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本土以及国际借鉴意义。
报告接近尾声之际,李军博士与师生们就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化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积极互动和充分讨论,会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最后,副院长李宜江对李博士及其报告做了精辟的点评和总结,他认为此场报告充分体现了李博士的“四真”,即真情、真实、真学、真人,精彩的学术报告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更令在座师生对中国教师教育的政策以及探索如何培养世界一流教师的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真诚欢迎李军博士“常回家看看”。
师大官方微博二维码
师大官方微信二维码
&&皖ICP备号-1&&
校址:赭山校区-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邮编:241000&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邮编:241002&电话:(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Copyright 2007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京沪高度集聚!
中国的世界一流学科分布在哪里?
——2017中国大陆QS学科排名上榜学科的地区分布
今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最新的2017年亚洲大学排名。整体来看,本次榜单中共计298所高校榜上有名。其中,中国大陆和日本表现最为抢眼,分别有53所高校上榜。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有25所和24所高校上榜,位居二三位。其余上榜超过十所高校的国家还有印度(22所),土耳其(13所)以及伊朗(11所)。中国大陆方面,共计54所高校上榜,其中北大和清华分别摘得泰晤士亚洲大学排行的榜眼和探花,同济大学和苏州大学也有亮眼表现,总体排名已经处于亚洲第61位、72位,中国大陆第10位、11位。榜单具体情况如下:
今天是第二次的班会课。我们这个班级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首先,你们有两位学姐担任班主任助理,她们都很nice,别的班级只有一位(注:学长或学姐),我又给你们多配了一位,两位学姐有效地平衡了你们的性别比例,从3:32,变成了5:32。第二,我们在
感谢逢甲大学的邀请,两岸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进步。
为提升本校教职员之校务研究素养,有效推动自属单位之重点发展研究,校务研究办公室于<font color='#月<font color='#日举办「从校务研究观点谈两岸高等教育发展与大学治理」论坛,
在围绕“南大”校名简称而引发风波之前,就“川医”的简称,四川两所高校也因校名变更发生过争议
&6月底,南昌大学发布由江西省教育厅核准发布的章程,将“南大”定为自己的学校简称。而此前的2014年12月,经教育部核准发布的《南京大学章程》,已规定南京大学简称“南大”。
  针对该风波,教育部日前表示,《南昌大学章程》经江西省教育厅核准后,尚未到教育部备案。目前,教育部对高校章程中关于简称的具体做法还未有详细规定,但希望南昌大学、南京大学能规避引发校名争议的情况出现,协商妥善解决此事。
美国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Washington) 和中国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将携手创建全球创新研究院(GIX),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该学院将落户西雅图的普吉湾区,该区域是美国最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毗邻大西雅图地区多个科技走廊,拥有亚马逊和微软等高科技公司。然而,这个区域却只有华盛顿大学一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而在其他科技创新中心,则至少有2所。这使得该区域在IT相关的领域长期处于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微软首席顾问表示,Bradford
Smith表示,对微软而言,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微软参与全球高科技竞争的比较劣势。为此,西雅图的学术界和商界领
为庆祝学校108周年校庆,同济大学教育学科有关单位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为主题,举办了系列学术报告会,开展相关学术沙龙和研讨,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香港大学李军博士以“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与中国的大学模式”为题与同济师生分享了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见解。李军指出,近十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在大学数量和规模的扩增,也体现在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学者有能力用外语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些都应值得肯定。然而问题同样存在,李军认为,中国大学太过注重排名,期望挤入大学排行榜的前列,以此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他将此归结为“后殖民心态”,即“缺乏自信,以他人的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李军不乏乐观地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应当拥有自信,“仅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全球拥有470余所孔子学院,800多个孔子课堂,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基本趋势,但在国际化浪潮中我们要保有自己的特色,他敏锐地察觉到一种新的中国大学模式正在兴起。李军博士的精彩演说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大家
&4月10日-4月11日,由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数据分析与院校研究研讨会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闻学堂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内高校开展数据分析与院校研究活动,加强高校间的合作,建立一个知识、信息和经验共享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33所高校规划和数据信息管理部门的60多位老师参加了会议。
复旦大学高教所所长熊庆年教授作了题为“务虚惶论:院校研究如何中国化?”的演讲。他通过
为推进学校的章程建设工作,提高章程制定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3月27日上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章程制定专家咨询会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浙江省教育厅法规处处长陈锋、杭州市教育局高师处处长孙青峰以及同济大学张端鸿博士、浙江大学吕旭峰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李志永博士等章程建设专家出席咨询会。&&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贾文胜,副校长张洪宪,党政办、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章程制定工作秘书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贾文胜就学校【双一流】《追求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新书发布――对话香港大学李军博士-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双一流】《追求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新书发布――对话香港大学李军博士
热门标签:&
【双一流】《追求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新书发布――对话香港大学李军博士
来源: 由用户
编辑:李利平
编者按: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监李军博士撰写的新著《追求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中国政策实施模式的多视角研究》(Questfor World-Class Teacher Education? A Multiperspectival Study on the ChineseModel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最近由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正式出版发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港大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及港大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于2017年2月23日联合举办了本书的首发式、学术研讨会暨签名售书仪式。研讨会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休讲座教授程介明主持,马克?贝磊教授、杰白瑞教授、张丽芳教授、杨锐教授等30多位同行及研究生出席,李军博士作了本书的主旨报告,并现场解答十多个问题。斯普林格出版社据此对李军博士作了专访。现将专访的主要内容翻译整理,以飨读者(本书斯普林格出版社官网、订购链接:/gp/book/1)。&Q1:请问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在角色上有何不同?A1:简言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都提供教师教育的项目。在中国,从课程设置以及专注于教师教育(尤其是对中学教师的培养)而言,前者(师范大学)本身是一种综合性大学。如此说来除了以教师教育为特征之外,在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但师范大学是没有医学院的)。教育大学更多的则是注重学科教育,主要从事培养本地的、学前以及小学教师。另外,这两种大学的历史传统也有所不同。师范大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法国,而教育大学则是在二战后不久受到美国影响的日本所创设的一种教育体系。2016年在香港教育学院更名之前,我曾预测这所专注于教师教育的大学要么改名为香港师范大学、要么叫做香港教育大学。最后的结果还是选择了“香港教育大学”。这个校名在将来也许会限制它更为全面的院校发展的潜力,但反之也可能有助于其专注地为本地学校提供教师教育。&Q2:您能详细地谈一谈“世界一流”对中国而言究竟有何意义?“世界一流”又如何与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相关联呢?A2:“世界一流”这个词本身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一开始它是被用来描述运动员在国际性竞赛(如奥运会)中的表现水平的。只是最近人们开始用这个词去描述全球一流的任何事物。中国在过去的两个世纪落后于世界强国(两个世纪是太漫长了!),并且竭尽所能追赶上这些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强国。在后殖民时期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近几十年来形成了强烈的赶超心态,为的就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具备竞争力。当然,这也来自深远而积存已久的落后于人的恐惧。在这样一种后殖民型的赶超心态及唯恐再度落后挨打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渴求世界一流的卓越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一流的教师教育与一流的大学。事实上,在教师教育这一领域,我们暂时还没有明确提及“世界一流”这个词。但是中国显然已经在为建设越来越高质量师资为目标的航道上扬帆起航了。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所有三个项目中的惊人表现已经证明了中国这样的不懈努力,尽管这些成就尚待进一步的考量。&Q3:事事都跟全球竞争挂钩是否真有必要?那么您又如何看待所谓的“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家庭“呢?A3: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事事都去求竞争,在国际社会尤甚,毕竟全球和睦更加重要一些。像中国这样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仅仅算是个案。我认为那些较落后的国家将世界一流的理念作为国家前进的动力以促进自身发展也未尝不可。当一个国家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与国际标准并行的地位时,它也应该以独到而多样的方式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正如中国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话语正在贡献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孔子学院“等崭新的概念。这些都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教育发展提供的宝贵经验。此外,正如我近期在另外两篇文章(一篇关于中国式的教师教育,另一篇关于中国大学3.0,即中国式大学)中所提到的那样,依靠其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传统(如儒家文化)中国所能贡献的还有更多。不少学者对儒家学说的“五常”(如仁、义等)越来越感兴趣与关注,我倒是认为儒家传统这样两个最基本的层面特别值得关注――学校改革的人文主义取向、以及教育发展的中庸之道。这些我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有详细论述。&Q4:中国师范大学的经验如何适用于其他诸如美国、印度或肯尼亚这样的国家呢?A4:关键的部分其实我之前就已经提过了,包括:中国通过优质教育对世界一流地位的追求、通过教师教育的微观和院校变革带来教育系统性的改革、以及政策实施的中国特色。这些都与全球社会的学校变革与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比方说,美国曾经犯过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在20世纪的早中期彻底放弃了师范院校系统。近年来美国就因此遇到了了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而中国却一直维护这个师范大学系统至今。就像我在书中所阐述的那样,中国以中庸之道――通过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的互补提供教师的专业教育,展现出一种实用的政策模式。这种政策模式即使不能保障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至少能够确保充足的教师供应以及教师发展。对于那些人口众多,对教师质量与数量都有强烈需求的国家而言,中国的经验弥足珍贵。除了中庸的实用主义之外,美国也可以借用师范院校系统本身(或者是以其它变通的方式)来解决教师的供给与专业化发展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意识到师范院校系统是有点“反“新自由主义的,因为这个系统的成功有赖于强而有力的国家调控能力,很多国家如像美国、印度和肯尼亚并没有这样一种传统。&Q5:您如何看待政策结果与政策目的不相一致这一独特的香港现象呢?A5:实际上这并不是香港独有的一种现象。纵观中国大陆、台湾、日本、英国、美国或是加拿大,这样的政策例子和政策背景不胜枚举。这也正是政策研究学者所说的“政策失败”或者是“作用辩论”。政策的成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采取不同的立场去考虑、评断或是决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始终主张采用多视角方式来更好地了解公共政策。我觉得很有必要澄清一下,这本书并不是对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改革的评估,我原本也毫无此意。但是本书的确揭示了公共政策在不同相关的社会文化及政治情境下是如何成功或失败的。&Q6:您是如何做到对政策过程进行诸多方面切入研究的,包括世界一流地位、历史反思、政治改革、文化传统以及哲学分析等等?A6:从本质上来说,政策是动态的。因为人们总是根据既有的情景而制定政策――正如我在书中通过理论分析框架所阐述的那样――这些情境性因素又会影响政策执行的进程与成效。同时,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分析者以及其他持份者都会将各自的理念带入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的制定、实施、成效和评估。换句话说,公共政策并不能和其所赖以生存的背景相分离的。在我看来,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是动态的,我也很有兴趣去全面地考察复杂的种种维度。诚然,探索之路荆棘遍地,但“路虽远,行则将至”,所幸的是通过诸多努力,我最终完成了这个任务。&Q7:您所说的“经验性”地研究政策到底有何深意呢?A7:经验性方式根源上与物理学研究相关――通常会收集一些数据。就理想的状况而言,这些数据往往是从“科学地“设计、收集和校验而来。但是主要警告的一点是,政策研究不存在唯一的“正确”方式来展现通过不同视角而构建的所谓“科学发现”。这些视角都是和研究者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背景先关的,尤其是文化背景。这就是为什么在书中我借用日本禅宗的隐喻以及苏轼的著名诗篇来阐释这个被大力倡导的多视角方式。&(本文来源:Springer。译者:陈庆,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变态的博士生导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