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习一些关于佛教之类的东西

十天内免登录
有的人学了佛后,像黑社会老大……
佛法永远是教人向内求,向心看,有这个觉知的时候,才有真实的智慧。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好像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在学佛。用心观察,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有的人学了佛后,像黑社会老大,动不动就威胁你,你这样做会下地狱,你那样做会有报应。你吃块肉,他横眉冷对。你无意中说了一句佛不好的话,他怒目圆瞪,教训你半天,如果你不听他的,他郑重地宣布,你会不得好死。真正的佛永远给人力量,给人安宁。这种动不动就吓唬别人的,不是佛,是魔。有的人修了佛后,像得了焦虑症,在家搞卫生,不小心打死一只蟑螂,她难受好几天,因为杀生了,可能会下地狱,又因为那只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辈子的父母,否则,它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他家里。有的人修了佛后,变成了超级好人,看到别人有困难,立即兴奋起来,冲上去要帮忙,也不考虑别人需不需要他的帮忙,也不考虑自己这样帮忙会不会扰乱别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帮,一定要关心。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够帮到别人。其实别人不需要他的帮助,只是他需要别人的困难,别人有困难了,才能有机会展示他修行的功力。看到别人哭,他才有机会感叹自己生活的美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认为可以为自己积点德。大多数人生活如果出了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让自己静下来,静下来,问题轻意就解决了。如果你真想帮助别人,更应该静下来。你的平静安宁,可以让对方觉得安全,觉得生活依然如故。可是有些学佛人,他看到你有问题,他急啊,像一只猴子一样在你旁边上窜下跳,一会提醒你要这样,一会又提醒你要那样,一会又说你这问题有多严重多严重,甚至还会说有什么鬼神,扰得你不得安宁。这种关心,如同咒诅。有的人学了佛后,喜欢放生,认为帮助了那些小生命。曾经亲眼目睹一件事,许多佛教徒去海边放生,放下去一会,白花花死一大片,因为他们放的许多是淡水鱼龟,根本不适合在海水里生活。有一个人花几千元钱从南海打捞一只乌龟,然后放生到北海。放完后,心里特高兴,认为做了一大好事。我想如果那只乌龟会说话,它可能会说:大哥/大姐,这里根本就不适我生存阿,现在放生,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一条产业链,这边刚放下去,那些鱼啊龟啊,还昏乎乎的,那边就被人打捞上去,下了锅,或者重新卖给另外一些准备放生的人。所以最好自己亲自去放,放在适合它们长久生存的地方。有的人学了佛后,喜欢讲放下,这个也放下了,那个也放下了,不去赚钱,不去工作,不去交友,不入世,天天窝在家里,天天说放下。迟早有一天,身边的人都会远离他,把他也给放下。这种放下,分明是逃避。要记住真正佛是为众生承担更多,为众生造福更多,这样的你才能更好的累积自己的成佛资粮。有的人学了佛后,遇到问题,立即给佛上昂贵的供品,上昂贵的香,以为越贵,佛祖就越会保佑他。这分明是在贿赂佛,把佛当成了小人,以为佛拿人东西,手就短了。许多学佛的人,其实是在用他的行为举止错误的示范了,真正修行人的标准,给世人看。他自己都不知道造业了,因为佛教是微妙法门,一点点的相差,就可能做五百年狐狸。学佛是好事,只是别太过了,别太执了。太执着学佛,记住在别人不了解佛教时,不要随便与人讨论佛教,这样很容易让对方造口业,这本身就是我们要做好的问题。要记住佛都是用善巧方便而说法的。有时想一想,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还是为了脱离轮回呢?还是修为人处世。佛教最基本是,教我们人伦道德十善业,根本性的东西就是一点一滴做起。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永远胜过你说一千道一万。当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修得非常好的人,跟他呆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宁,非常自然,非常让人欢喜同时让人心生敬畏,感觉有一股正能量。佛只能给我们解脱痛苦的方法,佛是助缘超渡我们,只有我们自己主缘才能超渡自己。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用智慧,化解内心种种负面情绪。记住佛是告诉我们很多宇宙规律,并不是说佛在规定很多这个那个,佛大慈大悲不会限制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做的是,尊敬宇宙法则,尊重一切众生平等的规律,自然我们也就尊敬了佛,尊重了宇宙规律。有些人永远觉得自己所修行的法门最好,就会去说别人的法门不好,不究竟,不方便。要知道佛教有八万四千修行法门的原因,是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性,以及众生八万四千种因缘,每个人因缘不同、智慧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所人都吃一种法味啊。这不但不慈悲,而且还可能造业。希望大家说话都要用爱语、软语,这样才能摄受众生,不要动不动就以下地狱吓唬人。很多人学了佛以后就变得与人格格不入,看到别人做什么都很厌恶,觉得别人都会堕三恶道,这是个很不好的现象。别人现在做的正是一面镜子,正是你没学佛以前犯过的错。他人牺牲自己的因果在你面前示现,让你看到的不是别人的过失,而是自己以前有多么无明愚痴,这时候你心里哪怕生起,一丝一毫对过去造作恶业的惭愧心,及忏悔心,并且真诚替自己及眼前的这个人,忏悔过去三世,因为无明所造作的一切恶业。发愿绝不再造,那么眼前的这个人,也会因为你这样的一念发心,即使造业也变成有无量功德了。(这样说这个人何尝不是菩萨呀,我们要感恩他呀)。佛法永远是教人向内求,向心看,有这个觉知的时候,才有真实的智慧。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呀。望同修们时时自省,不要借着自己学了几天佛,就肆意去指责他人。人家看着你这样,根本就不想再入佛门了。我们学佛都是想获得快乐和福报,别人也是这样,我们要以智慧和怀柔的心,让众生心生欢喜心,自己想进入佛门,你的语言你的行为就是在表法,非常关键。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佛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你我皆是未来佛。虔诚的渴望人类万众生命健康长寿,无病无灾,幸福美满!(来源:佛教导航)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关键词阅读:
《楞严经》传入中国的因缘非常不易,此经未来,盛名先至。隋朝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经》而创立一心三观法门,后遇梵僧以止观示之。梵僧阅后告诉智者大师:“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此后智者大师便向西方虔心遥拜,希望能一观楞严的意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通灵佛教网&||||||
佛教对于中国音韵学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音韵学的影响张建木古代印度人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是举世无匹的。伴随着佛教的输入中国,有一些印度语言学的知识也介绍过来。研讨这一门学问的不但有唐朝智广《悉昙字记》这样成部的着作,在一般的佛书中也常常有片段的论列。如玄奘法师所译的《瑜伽师地论》卷二曾以“补卢沙”为例说明梵语的“七言论句”,也就是名词的七个变格。《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曾说到“圆满句”与“不圆满句”的定义。中国佛教徒自己的着作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类的叙述,如义净法师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西方学法”章和慧立的《慈恩法师传》卷三都曾经介绍过“声明”的梗概。又如玄奘法师的高足弟子窥基的《大乘法苑义林章记》卷二曾提到过梵语的“六合释”(SatSamasa),还有他的《唯识枢要》也谈到过“苏漫多声”(Subanta)。但是,可能是由于梵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相去太远,虽然在佛教的着述中有这一类的介绍,但在汉语的语法研究上并没起过什么影响。而影响最显着的乃是在音韵学方面。中国正式的史书中关于这一方面的记载最早的是《隋书经籍志》,这部书中有几句话是:“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能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而在《经籍志》的目录中还录有《婆罗门书》一卷,可是这一卷书久已失传,内容如何现在已经不可知了。在《隋书经籍志》以前,梁朝慧皎的《高僧传》也有过这类的记载。该书第七卷慧睿传中说:“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咨睿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着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诗人,他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威望很高,由此也可以看出这门学问当时在社会上是如何被人重视。中国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假如没有外来的影响,对于声韵方面的研究自然会比较忽略。而这一门学问却正是佛家所最重视的。宋朝的历史学者郑樵所着的《通志七音略》的序文说:“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音为小悟。”由这话可以看出声韵之学在佛家学术中所占的地位。这样有深厚根基的学术输入中国,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咱们可以说,由于梵语的语音学知识的输入,中国的音韵学才奠定了基础。我想佛家对中国音韵学最重要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一、四声,二、字母,三、等韵图表。现在分述如下:一四声四声的学说起于齐梁之间。《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汝南周颙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又说,“时有王斌者,不知何许人,着为四声论,行于时。斌初为道人(案,古代和尚也称道人),博涉经籍,雅有才辩,善属文,能唱导。”《梁书沈约传》说:“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为什么当时产生了四声的学说,在下面我只想介绍一下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见《清华学报》九卷二期)的说法,并略加议论。所以适定为四声,而不为其他数之声者,以除去本易分别,自为一类之入声,复分别其余之声为平、上、去三声。综合通计之,适为四声也。但其所以分别其余之声为三者,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时转读佛经之三声。而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又出于印度古时声明论之三声也。据天竺围陀之声明论,其所谓声(Svara)者,适与中国四声之所谓声者相类似。即指声之高低音,英语所谓Pitchaccent者是也。围陀声明论依其声之高低,分别为三:一曰Udātta,二曰,Svarita三曰Anudatta。佛教输入中国,其教徒转读经典时,此三声之分别当亦随之输入。……中国语之入声皆附k.P.t等辅音之缀尾,可视为一特殊种类,而最易与其他三声分别。平、上、去则其声响高低距离之间虽然有分别,但应分别为若干数之声,殊不易定。故中国文士依据及摹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入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为什么四声之说在齐梁间成立呢?陈先生说:南齐武帝永明七年二月二十日,竟陵王子良大集善声沙门于京邸,造经呗新声。实为当时老文审音之一大事。在此略前之时,建康之审音文士及善声沙门讨论研求必已甚众而且精。永明七年竟陵京邸之结集不过此新学说研求成绩之发表耳。此四声之成立所以适值用齐永明之世,而周颙沈约之徒又适为此新学说代表人物之故也。陈先生这篇文章发前人所未发,持论可称精辟。他还有一些其他论点,现在不一一征引。由陈先生所引的证据来看,四声之说很可能是受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而成立的。但说声调之所以定为四个而不为其他数目,系依据围陀的三声,这话恐怕有些问题。我个人的想法,四声的说法虽然极可能是受到转读佛经声调的启发而成立,但不会是连数目都照抄。所以定为四声,乃是反映当时的实际语言情况。当时虽然各地声调不一致,但在比较通行的方言中必定包含四个声调,而不是较多或较少。这事实从《切韵》所表现的语音系统和当时的其他文献中可以充分证明。若如陈先生所说那种硬性规定、完全出于人工的四声论,是不可能流行,更不会持久的。二字母中国音韵学中所提到的字母之学,实际上即是字音开端的辅音的分析和研究。上古的中国人对于字音的分析不甚注意。到了六朝时,由于梵文的音理已为一些读书人所熟知,因此产生了“双声”、“叠韵”的名目。由于作诗押韵的关系,“韵”的研究较早就发达起来,有成部的韵书来表明。但“声”的方面还没经过系统的研究。直到唐末才有“字母”出现,而这些字母却是和尚创制的。陈沣《东塾读书记》说:“自汉末以来,用双声叠韵切语。韵有东、冬、钟、江之目,而声无之。唐末沙门始标举三十六字,谓之字母。”郑樵《通志艺文略》和王应麟《玉海》都着录过守温三十六字母图。明朝和尚真空的《篇韵贯珠集》却说唐朝的和尚舍利造三十字母,后来守温又增加了六个。宋朝祝泌《观物篇解》所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曾提到胡僧了义的三十六字母。《皇极经世声音图》上官万里注也说“自胡僧了义以三十六字为翻切母,夺造化之巧”虽然有这么多歧异的说法,但有一点可以看出,即是这些字母是和尚创造出来的。目前多数人所承认的即是先由守温造出三十个字母,后来又有人增加六个。敦煌千佛洞曾发现了好些个韵学残卷,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等处。其中一个残卷写着“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现在把原文抄录如下:唇音不芳并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见[君]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这比较后来等韵图上所见到的三十六字母缺少非、敷、奉、微、床、娘六类,这六类一般人认为是宋朝人所增添的。至于这一套字母的来源,最初不少人认为是出于《华严经》。这恐怕是由于华严字母最为一般人所熟悉的缘故。最通行的《禅门日诵》就收录了华严字母,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和尚能唱华严字母。但若是说三十六字母出于华严,并没有任何证据。譬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就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十驾斋养新录》中说,“唐人所撰之三十六字母,实采涅盘之文,参以中华音韵而去取之;谓出于华严则妄矣。”涅盘经是六朝以来一部很受重视的经典,而且不少作释疏和研究语言文字的佛教学者都征引过这部经,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全部收录涅盘经字母,《瑜伽师地论》遁伦记说:“今准涅盘经文字品三十五名为字体。”又惟净《天竺字源》说:“今依文殊问字母经及涅盘经略明一二。”因此,说字母出于涅盘经也许能得到更多学者的承认。但是,我总觉得作字母的人把经典拿来作个参考那是完全可能的,但不必说字母出于哪部经。收录字母的佛经不限于《华严》、《涅盘》两种,而且在唐朝“声明”还是一门活的学问。因此,假如没有明文,不能认为作字母的人只根据某一部经典。三等韵图表大约自唐代开始,中国产生了一些等韵图表。这些图表是根据切韵的音系分析声、韵和中介元音等音素,以声为经,以韵为纬,纵横排列而成。这个办法导源于悉昙章,也就是悉地罗窣睹(Siddhirastu)。智广的《悉昙字记》说,“悉昙十二字为后章之韵,如用迦字之声对阿、伊、瓯等十二韵呼之,则生得下迦、机、钩等十二字;次用佉字之声,则生得佉、欺、丘等十二字,……”不但在体制上可以看出等韵图与悉昙章很相似,在文献中也可以找出适当的证据,可以证明这类图表最初是佛家的东西。宋朝张麟之《韵镜》序说,“韵镜之作,其妙矣夫。余年二十,始得此学字音。往昔相传,类曰洪韵,释子之所撰也。”郑樵《通志七音略》序说,“七音之作,起自西域,流入诸夏。焚僧欲以其教传之天下,故为此书。”又说,“臣初得《七音韵鉴》,一唱而三叹。胡僧有此妙义,而儒者未之闻。”《宋史艺文志》载有守温《清浊韵钤》一卷,现在推测恐怕是一部等韵图的着作。敦煌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载有四等重轻例,其分等与《七音略》和《韵镜》完全相合。《宋史艺文志》有释元冲《五音韵镜》一卷。《玉海》载有宋僧宗彦《四声等第图》一卷。上面所举的几部等韵着作由着者的名字就可以知道是属于佛家的。还有《四声等子》一书,据陈澧说即是《四声等第图》的异名,顾实则以为即是《龙龛手鉴》的作者辽僧行均所作(见顾氏所着《四声等子》书后)。这些话虽然未可尽信,但很可能这部着作出于佛教僧侣之手。不但最初的等韵图出于佛家,到后世仍然有不少杰出的等韵学家是佛教的出家人,如明代的和尚真空、清初的和尚宗常都对等韵之学作出过相当的贡献。由等韵书中所用的术语也可以看出与佛教的渊源。《韵镜》和《七音略》都有四十三转,这个“转”字即出于佛家。慧皎《高僧传》卷十三说:“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日本和尚空海在悉昙字母“迦、迦、祈、鸡、句、句、计、盖、句、皓、欠、迦”等十二字之后加注说:“此十二字者,一个迦字之转也。从此一迦字门出生十二字。如是一字母各出生十二字,一转有四百八字。如是有二合三合之转,都有三千八百七十二字。”在中国古典的声韵学范围中,在审音方面以等韵之学为最精细。但如果没有佛家的影响,这一门学问是不会产生的。主要参考书:(1)罗常培:《Indian Influence on the Stu-dv of Chinese phonology》(Sino-Indian studies Vol.1part3)(2)赵荫棠:《等韵源流》。(3)方毅《国音沿革》吴序。(本文是为参加印度纪念佛灭二千五百周年的活动而作的——编者)关于佛教的一些个人看法【赵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7,205贴子:
关于佛教的一些个人看法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由于不了解的原因,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误会,所以此文的首要目的是澄清一些最常见的误解。首先说明,请其他宗教人士不要参与讨论,在此帖中,我不会谈及佛教之外的任何宗教,敬请谅解!也敬请参与讨论的朋友们不要论及其他宗教。&&&& 佛教可以了解与存疑,不能接受的话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但千万不要恶意抨击。我相信因果,故诚心奉请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对未知事物保持一份最起码的禁忌。&&&& 我对佛教的认识还极为粗浅,此文仅是我学佛以来,此时此刻对佛教的一些个人看法和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商榷。文中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朋友不吝指教,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看法误导众人。&&&&&&&&&&&& 一、关于出家人的生活&&&& 将这个放在最前面,是因为近期关于这方面的误会太多。&&&& a.出家不要求高学历,一般只要智力正常,身体健全,父母同意就行,真心信佛是最主要的。&&&& b.出家人没有大家想象的高待遇,一般寺院的单资(类似于月薪)都是很少的,极个别商业化太重的寺院有例外,但那只是特例。&&&& c.寺院并没有一些人猜测的物质享受,比如长期吃素、不食葱、蒜、韭菜等调料,过午不食,及个人只拥有最简单的必要生活物资等等。&&&& d.终其一生严持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数百条戒律,一言一行都在约束之内。犯戒者就要接受寺院的处罚,同时可能面临落地狱之报,这对无神论者当然不算什么,但对一个深信因果及鬼神的出家人而言,是有绝对的约束力的。
奇迹重生,重铸辉煌,新版魔剑士归来!海量钻石,众多好礼,你敢拿我就送!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二、关于寺院与经济利益&&&& a.按道理说,寺院是不能收门票的,这是违背佛教本意的。现在收门票的寺院多是名寺古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国家旅游资源及文物资源问题,寺院收不收门票不是寺院能说了算的,许多寺院本身一直在呼吁取消门票。&&&& 还有部分寺院被一些利益团体掌握,这些利益团体请出家人住在寺院,出家人是不能参与管理的,经济收入与出家人无关。&&&& 由佛门弟子捐建的寺院基本上都不收门票,但由于经济原因,一般比较偏;佛门外的人对这种寺院了解很少。有心礼佛也可以去这种寺院。&&&& 总而言之,不收门票的寺院占绝大多数。比如昆明市的圆通山,一般人只知道有一个收六元钱门票的圆通寺,旁边方圆一百米以内有三个不收门票的佛教道场却很少有人知道。紧临圆通寺右侧的巷子里面有一个莲花精舍,经常在大殿举行佛学讲座与法会;路对面是千佛堂,也是个佛教道场,长期免费赠送许多佛教书籍光盘,楼上经常讲法,任何人都可以去听;对面山坡上面有一家居士林,是在家居士学佛的场所,二楼经常讲佛法、播放佛教光盘。这些都是不收门票的,佛门弟子日常在里面讲法、听法、修行,接受佛陀的教化,任何人都可来去自由。昆明市内我这几年见过十多家寺院,除了做为文物古迹的圆通寺外,没有一家收门票的。有人对寺院收门票之事不理解,那是因为与佛教接触太少,只看到少量浮在表层的现象,一些实际情况却不太了解。&&&&&&&&&&&&&&&& c.寺院是不能占卦、算命、相面、看风水的,这些都是佛陀在《佛遗教经》中明确反对的行为,也是正规寺院所不允许的;抽签虽非佛教之正行,但部分寺院为了顺应众生,还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但借解签来索人钱财就不是佛教所允许的了。&&&&&&&&&&&&&&&& d.如果碰到以相面、算命、各种预测吉凶等方式几百、上千元诱导你上香、捐功德等等,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那是骗局。 现在许多导游与假寺院假僧人合伙骗游客的香火钱,这种现象已经是泛滥成灾了。这个时代,清净佛门竟也被某些人当成了骗钱的工具。在骗子手上,没有不能用的工具。如果碰到借佛的名义威逼利诱你出钱,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他,你心中有佛就行;如果放不下心中的包袱的话,下次找个正规的寺院烧烧香,心诚即可,佛菩萨不会计较你出不出钱,计较你的是借佛名义发不义之财的人,你不欠他们的钱。&&&&&&&&&&&& e.当然对正规佛门的布施,还是必须的。虽然寺院的生活简单清静,但毕竟僧人也要吃饭,寺院也要必要的经费维持。根据因果律,对佛门的布施能让人获得得极其巨大的福报方面的回报。你的善心布施让佛教能存于世间,让佛法导人向善,也使很多人有机会修证佛法,走向解脱,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善举。&&&&&&&&&&&&&&&& f.在外看相、算命、占卦、卖护身符、写功德簿的“和尚”与“尼姑”基本都是假的,甚至有的所谓“尼姑”假到头发都不理,拿个超长的帽子把头发遮住就冒充尼姑;不要上他们的当,不要理他们就行了。安徽枞阳县下属有几个乡镇的很多人专门以这种方式四处骗钱,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假和尚与假尼姑大部分出自这些地方。考察真假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让来者背大悲咒,背大悲咒并不难,是佛门的最基本的功夫,那是天天要做的功课,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的出家人不会背的;也可以询问他们一些基本的佛教常识以验证真伪。&&&& 如果乞食的出家人倒基本上没有假的,因为这是佛陀提倡的行为,东南亚国家的南传佛教至今托钵为生;毫无牵挂方能了生脱死。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在汉地,这种托钵的出家人极少。&&&&&&&&&&&&&&&& 为什么会有上述这么多不好的现象,即使佛门也不得清净?因为按佛教经典而言,现在是个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中,道德日渐败坏,争斗日渐激烈,众生沉沦而不自知,累及佛门。君不见现在道德底线日渐后退,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加速度沉沦。过去认为不可接受的现象与观念,现在都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引以为荣。传统美德风雨飘摇、土崩瓦解。佛法在世间,不可能不受世间的影响。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三、关于对佛教的疑问及佛教常识介绍&&&& a.佛教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 佛教的存在从来都是平民化的,是平和的、导人向善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对政治而言,什么都可以用,什么都可以当工具,这不是佛教自身的问题。影响大的哲学与宗教都有被政治当工具的历史,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哲学与宗教本身的价值。&&&& 政治家借佛教的平和观念、慈悲观念来安定社会,这在客观上对社会也是有益的。&&&& 有人认为有宗教即有组织,即有可能会被人利用。家庭也是组织,家族也是组织,朋友圈子也相当于组织。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各种组织形式无处不在,不能因为怕被人利用就不让一切组织形式存在,而是要看这个组织的基本宗旨。佛教的组织形式是极为松散的,连佛住世时也说过:我不率众。修行是各人的事,佛与弟子是师生关系。而且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以佛教名义发动的战争,这在宗教史上是极少见的。&&&&&&&&&&&& b.世间这么多苦难,佛菩萨为什么都不管?&&&& 佛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只是先于我们开悟的圣者,是教导我们止息痛苦的导师。活得好不好不要怪老师,老师只能教导大家方法,怎么做是各人自己的事。祸福自作,因果不虚,自己造下的业还得自己承担后果。&&&& 佛陀教导愿意相信的人怎样趋吉避凶,自求多福,及至彻底解脱。&&&& 祈求佛菩萨时,能得到相应的感应不假,但主要还是靠自己,人不能一辈子都吃救济粮吧?&&&&&&&&&&&& c、佛教有什么特点?&&&& *佛教没有主宰,同时认为这个世界并没有主宰,而是因缘和合而成。佛只是愿意接受教化的众生的老师。&&&& *佛教修行的目的不是求上天,而是求心的解脱。&&&& *其它宗教是以信为主,信则能上天;而佛教以智慧为主,以智慧求解脱。佛教极重视修行者个人的智慧和实证,追求理性,反对盲从;佛教讲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讲禅机讲顿悟,讲心的解脱;佛教的修行是观照自心,是自我了悟得到解脱,而不是求他人。在佛教中,信不能让人得解脱,要得解脱必须自己修。&&&& *佛教讲众生平等,尊重一切生命形式。&&&& *佛教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观念完全相容,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有一套具体细化、条文明确、严格执行的行为准则(戒律),如居士戒、八关斋戒、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 *佛经典籍浩如烟海,有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 *有一套系统、可行的修行方法,从普通人到阿罗汉、菩萨,直至成佛,分成很多渐进的层次,修行的每一步在佛经中都有详细的方法、修成的标准。&&&& *佛教讲究实证,佛教的理论、修行的每一步都可得到亲自验证。&&&&&&&&&&&& d.佛教的存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助益?&&&& 佛教从来就不是为社会发展而存在,而是为心灵的安宁与解脱而存在。这个世界除了经济之外,精神的需求也是必须的;佛教的思想永远都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 e.佛教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佛教的五戒、十善、因果报应等导人向善的观念,与儒家、道家思想一起,数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道德观念,已改头换面深入民心,凡是符合上述善的观念的,即引以为荣、受社会尊崇;违背那些善的观念的即为羞耻,被人唾弃。东方礼义之邦与佛教的教化也是分不开的。&&&& 佛教的戒律严格地约束着受过戒的佛门弟子,几乎没有听说过受过戒的佛门居士从事不法行为的。居士的数量在国内至少以千万计,每个居士又在影响着家庭人员和周围的一部分人,这在客观上对社会的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再如佛教中的平等观念、慈悲观念、平和态度等都对我们民族的性格有着极深的影响。&&&& 因果报应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古往今来约束着很多人的行为,减少了很多的悲剧。单凭道德的约束,对许多人基本上不起作用。法律是最底线,但法律之下有大量的漏网之鱼;道德是高一层的要求,但道德的约束力只能作用于自觉地不逾越道德底线的人。而佛教的因果思想补充着这两者的不足,如影随形的因果报应让许多人心存忌惮。大部分人在做自认为很保险的坏事时,都有罪恶感和恐惧感,这中间有很多是佛教观念在潜意识中对人的影响。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f.不信者下地狱?&&&& 这是很大的误会,信不信佛与是否下地狱没有任何关系,佛只是那些愿意接受佛陀教化的众生的精神导师,而不掌管这个世界。&&&& 不信佛对人的生活及未来没有任何副面影响;信了佛,也可以随时退出,对任何能听懂话的人说一句就可以,同样不会对未来造成任何副面影响;再想信的话,随时可以皈依佛门。信佛一天就有一天的功德。&&&& 佛教思想认为下地狱是作恶太多,性情暴虐狂乱;而上天界者是多行善事,心态平和宁静;上天界还是入地狱与任何宗教背景无关。形象地说,心轻者入天、心重者下地、心解脱者出轮回。&&&& 上天界下地狱与是否信佛教没有关系,佛虽然也指引了修到天界的道路,但终极目的不是求上天,而是求解脱。天界还在六道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然极长,但天福享受完了,还是要在六道中轮回的,下辈子轮到哪一道还很难说。六道的数量是个金字塔形,自上而下,每相差一层,数字即呈几何级数猛增,所以生命落在饿鬼、畜生、地狱等恶道中的概率远远高于落在人道与天道中的概率,人想下辈子继续做人,其机率比中500万大奖高不到哪里去。故彻底超脱轮回方是正途。&&&&&&&&&&&&&&&& g.宗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消亡吗?&&&& 人不管活得多滋润,人类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生死问题永远是个过不去的坎。宗教是解决生死问题的。任何宗教都在讨论人的来源与归宿,都在寻求解决生死问题的方法。故只要死亡这个阴影还在人类头顶上笼罩一日,宗教就会存在一天。一种宗教消亡就会有另一种宗教兴起。&&&& 以前的教科书都讲,宗教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世界的解释,实际上这种解释并没有把握到宗教的核心实质。世界真相如何,许多人并不关心,但生死问题却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任何人都绕不过去。这就是宗教能在大众中普遍存在的真正原因。&&&& 也许部分人对宗教不屑一顾,但更多的人却在急于寻找。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妄与烦恼,知道自身的渺小与世界的复杂深广,也迫切感觉到生死问题的紧迫与可怕,许多人就开始寻找宗教的归宿。这就是宗教存在的理由。&&&& 佛教之外,许多天界的天主,或某些大力鬼神,为了救助世人、培养福报或出于增加眷属或奴仆的目的,也会通过种种方式在人间宣扬其主张,指示通往其道的路径。还有一些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生出的心魔,而且也产生一些神通,于是误以为达到某种层次,故自创宗教,自立为教主,误导世人,象这一类往往很快被政府铲除,命终之后随即落入地狱。也有一些纯粹是骗局。种种原因,所以世间形形色色的宗教教派层出不穷。&&&&&&&&&&&& h.大家都信佛了,人类岂不灭绝?&&&& 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信佛的话照样可以生儿育女,淫欲的禁忌只针对出家人。但出家人永远都只是少数,出家是要看缘分的,那是生生世世修来的缘,不是人人都会出家的,也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出家的,毕竟舍弃世俗享受,割舍那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去追求精神的信仰,没几个人做得到的。至少质疑的你及你周围的大部分人就不可能出家。&&&& 比如现在有丁克一族,如果人人都不愿生小孩的话,人类岂不几十年就灭绝了?但是有没有可能人人都选择过那种丁克生活?还有终生不婚的、不孕不育的、未结婚即夭折的...照你的极端思惟方式无限推广,岂不人类随时面临灭绝之险?&&&& 佛教的盛行对人类繁衍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泰国绝大部分人世世代代信佛,男子一生至少要出家几年。虽历经二千余年,人口数量还是代代增长,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西藏全民信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其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同样接近极限。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i.要是人人出家,岂不大家都饿死?&&&& 那我问你:要是人人都当老师,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公务员,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医生,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歌星,岂不个个都饿死?......但有没有可以天底下的人都做同一件事?&&&& 上述这些职业既然存在,就说明有人需要,你不需要别人需要。那么出家人的存在也是有人需要,你不需要自然有人需要。这个世界太多的人并不亲自参加物质生产与流通。&&&& 经常有人以僧人不事物质生产为由批评佛教。那请问作家、诗人、哲学家、歌手、心理医生......这些人都亲自参与物质生产吗?虽未参与物质生产,同样应受大众尊重与认同,因为这些人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物质之外,精神的需求也是人类必要的需求。僧人面对的群体同样是极其巨大的,给予大众的精神指导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有需求才会有僧人这个群体存在。&&&&&&&&&&&&&&&& j.出家人都是生活受过重大挫折,心灰意冷,逃避现实?&&&& 不否定有上述情况下出家的人,但只占极少数;即使有这种情况,不如意生活也只是个诱因,精神的信仰还是占主要因素。如果不是强大的信仰支持,不可能一辈子安于那种暮鼓晨钟、青灯古佛的平淡生活的。况且出家之前一般有一年左右的考察期,一时的失意是很难通过这么长的考察期的。绝大部分出家人都是基于信仰而出家。&&&&&&&&&&&&&&&& k.谤佛是否有报应?&&&& 谤佛指出于恶意攻击佛教,包括佛与菩萨、四果四向圣人、佛教理论、僧人。正常的讨论、疑问、乃至不相信皆不算谤佛。佛教是极重智慧的宗教,由于理解的不同,佛理的争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佛法是需要思辨的,禅宗有个说法,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从来不疑的人,如果不是大智慧、就是还没入门。&&&& 谤佛的后果极为严重,但不是佛在计较,佛大慈大悲,自然不会计较。但业力所在,谁也救不了谤佛之人。业力如同万有引力,自然存在,谁也躲不过。正如掐死一只蚂蚁与杀一个人的后果绝对不一样。在六道中,人与蚂蚁只相隔一层,其业力相差如此之大;人之上有二十八层天道,而佛远在天道之外,你说业力大到什么程度?&&&& 佛教中明确地指示了一切福报的真正原因,也指明了世间的根本真相,是开人智慧的,否定佛法就是阻塞了许多人的福报与智慧的路,根据因果律,断人福报之源得贫穷报,断人智慧之源得痴愚报。对佛教的恶意诽谤阻断了许多人的成佛之路,按因果律而言,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谤佛的人,在现世之中,即失去了一切善神的护持,如同完全失去了免疫力的人体。而且当下即大幅度削减福报、折损才智、损害尊贵之气。未来世的果报更是严重得无以复加。&&&& 所以对佛教有疑问,可以讨论,不能接受的话可以远离乃至老死不相往来,但请一定不要意气用事、恶言相向。人的智慧与能力毕竟比较粗浅,世界的复杂与深广远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之外。如上面我所强调的,对未知事物一定要保持一点最起码的禁忌。
支持一下,我看过本书《正信的佛教》对佛教也有一些了解,楼主说的挺对的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佛教,学习佛法,宣扬佛法,南无阿弥陀佛....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南无阿弥陀佛....
&& r.佛教不问世事吗?&&&& 大乘佛教讲究自度与度人,众生苦难,我当安之。入山修行也是学习度人的本领,大乘佛教要求佛弟子以广度众生为大愿。&&&& 许多寺院的地藏菩萨殿有一付对联:“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充分表达了大乘佛教的意愿。&&&& 如果跟佛门稍有接触,就会发现佛教中教化方面的免费读物、免费光盘很多;僧人到处讲经说法,寺院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各种短期学佛活动,以各种方式宣扬佛的教化,这些都是佛教广度众生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许多灾难面前,都有寺院与信佛人士积极的慈善行为。佛教鼓励一切公益善行、孝心、慈悲心,在许多慈善活动中,有佛教观念的人士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唐宋至清末的慈善事业中,绝大部分都是寺院与佛教人士着手经办的。&&&&&&&&&&&& s.佛菩萨为什么要受人供养?&&&& 根据因果律,凡施舍者必得相应的回报。施舍的对象心越清净、或者越需要,则回报越大。佛门是清净之地,回报自然大。又因为佛教是导人向善的,对佛门的布施让佛教能存于世,这等于是帮助很多人走向善的道路,相应地就会得到善境的回报。&&&& 对佛菩萨供的香火,一方面是弟子对老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只是众人自求的一个增加福报的路径。&&&&&&&&&&&& t、佛教提倡的行善都有目的、求回报的吗?&&&&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在行善就有善的回报,这个客观事实。但有目的的行善回报相对小一点,出于怜悯心或崇敬心的行善回报更大。到了不求回报的行善是更高境界。《金刚经》说行菩萨道者,应不住相布施。人的本性总是自私的,从世俗到崇高再到无所执求,有个循序渐进的阶次,不可能要求人人一开始就做圣人。&&&& 施舍的过程就是个逐步放开心量的过程,心量大了,自我执着(自私观念)就逐步轻了,这也是个修行的过程。所以《金刚经》讲修菩萨道,开篇就说布施。&&&& 度人要针对各人的根性,对上根利智之人,讲禅机、讲顿悟、讲解脱之道;对村夫农妇、小脚老太太,当然只能从因果祸福讲起了。&&&&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求解脱得解脱之路,求福报得福报之路,弱水三千,各取自己需要的那一瓢。这个求,也是要靠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u、佛教宗派众多,是否教义不一?&&&& 佛经上说学佛途径有八万四千法门,此极言其多。各种修行的路径不同,但条条路径皆指向解脱。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所以选择修行的路径各别。比如爬山,普通人走大路,熟悉的人抄捷径,体力好身手敏捷的人攀崖而上,还可以坐车、骑马、坐索道,方法不同,目的一样。&&&& 同理,于学佛而言,悟性极高的人,就适合修禅宗,稍加点拨即可悟道;善于思辩、文化程度较高者可学唯识宗,其中的哲学意义极为深远;生在东南亚国家,就学南传的观心法门;生在藏地,就依所生环境而学密宗;至于我们大部分平常人,还是念佛法门比较简单、比较保险,自己能力有限的话,借助佛力则更易于成就。&&&&&&&&&&&& v、佛教讲无欲无求,那么想成佛是不是欲求?&&&& 常有人用这个问题诘难佛法,这是对佛理的不了解所至。修行是个不断舍弃的过程,想成佛本身就是一种执取,连这种执取也要去掉。在开始学佛过程中,抱着成佛之愿,这个欲求也只是修行借助的工具,正如扫地必须借助扫把,扫把不是目的,地扫干净才是目的。地扫完了,扫把也就放下了。&&&&&&&&&&&& w、佛教戒律森严,是束缚人性吗?&&&& 没有刹车的汽车没有人敢开,没有法制的社会无法给人安全感。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都不可能没有约束的。&&&& 佛教的戒律基本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戒律的扩展与细化,这五戒与一般的社会公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儒家五德说得比较抽象,而佛教五戒落实得比较具体,更有可操作性。&&&& 制戒的目的,是对众生的尊重,也是对修行者自身的约束,同时也保护佛教这个团体的长存久安,能持戒律就能完全避免违法乱纪。戒律还能通过约束行为的同时,约束自心,有助于修行。戒能生定,定可发慧,依慧可得解脱。&&&& 佛教的戒律只约束受过戒的人,对普通大众没有要求与约束力。
&& x.佛教会长存于世吗?&&&& 世间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在世间的佛教必须遵循世间的规律。佛教诞生至今2500多年。在佛经中,佛说佛灭度后,佛法在我们这个世间只能存在一万二千年,其中一千年正法时期,一千年像法时期,一万年末法时期。佛陀住世的时候经常寥寥数语就让人证得阿罗汉果,正法时期严持戒律即可得度,像法时期须修禅定方可了生死,末法时期单凭自己的力量已很难证果,惟借助佛力(念佛)可度生死。&&&& 正法时期中,佛灭度后几次佛法大集结中,高僧辈出,阿罗汉与菩萨多如繁星;像法与未法早期,我国的五代时期,禅宗在古印度传承二十八代之后,由达摩祖师传到东土,在我国开始大行其道,六祖惠能大师一人门下,即有四十三人开悟,后分成五大宗派:沩仰、云门、临济、曹洞、法眼,祖师大德层出不穷;进入末法时期后,念佛法门开始发展起来,自唐而始,尤其明代以来,净土宗大行其道,繁盛至今。佛陀当年的预言至今一一应验。佛教对自身的审视是很客观的。我们也应当把握这短暂的时机,不然等我们在恶道中侥幸再回人世,佛法早已灭尽,我们只能在六道轮回之中随波逐流,不知所终了。再等弥勒佛降世,对我们而言,那是太遥远的事,能不能刚好回到人间、赶上佛法存世也很难说。&&&&&&&&&&&&&&&& y.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与佛教解脱的根本目的相矛盾?&&&& 在末法时期,人的杂念极重、贪欲极重、争斗心极重;附佛外道极多(借用佛教概念的宗教)、邪教横行;佛门之中,不持戒律、污染佛门的人也特别多;假和尚遍地都是。而这一时期的人于佛法极难生信,生信之后修行也很难成功。这是个不适合修行的时代与地方。要想求解脱,最好的办法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是个佛国,在距我们极远的另一个世界。这个西方,是站在三千大千世界的角度上说的,而不是地球意义上的西方。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极乐世界条件很好,特别适合信佛的人修行。信佛的人如果在佛前发愿,愿意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就会在此人命终时过来接引,让人下一辈子往生到那个世界,而不再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六道中轮回。&&&& 形象地说,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条件很好的成佛的培训基地、是成佛的预科班,进了这个预科班的人,在佛与菩萨的亲自教导下、在那种环境的熏陶下,很容易修成功。&&&& 净土宗也是个方便法门,极乐世界是个过渡站点,终极目的是成佛。在极乐世间,在佛菩萨的教导下,还得靠我们自己修行才能成佛,就象吃饭,非得自己吃下去才能饱。&&&& 民间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大弟子。&&&&&&&&&&&& z.佛教是否不适宜在公众场讨论?&&&& 许多佛门师兄提过这个问题。不敢讲的原因,是认为一旦在公众场合讨论,必有人谤佛,这就给了他们造罪的机会。&&&& 凡事都要权衡利弊,比较之下,宣讲佛法之利远大于弊。如果怕人谤佛,佛法就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出现的事物,就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不宣佛法。&&&& 谤佛之人,在生活中接触佛教的机会太多了,他随时都可以谤佛,如果要用这种不宣讲的方式挽救他们的话,那么只能把寺院全拆了,和尚全部还俗,所有书籍和网络中不再出现佛字。&&&& 《佛说信佛功德经》中说:“当善以如是正法,广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沙门婆罗门,流布宣说;乃至诸魔外道尼干子等、所有邪见不信佛者,闻此正法,令起深信,归向于佛,而生正见,了知正法。”这里大意是说,佛弟子应当对所有出家人、居士、世俗之人、其它宗教信仰者,对佛法有误会的人、不信佛的人,都要宣讲佛法,使他们生信,归入佛门。这是佛陀的亲口教诲。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四.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种教育,即佛的教育。这是佛教二字的本来意义。&&&& 佛住世的时候就有人问过什么是佛教,佛的回答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种很通俗简约的解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世间法,是从行为上的论述;自净其意是出世法,是心灵的修行;两者是从身到心的修行。&&&& 何谓修行?修行就是净化自己行为与心灵的过程。修正自己的行为,向内审视自己的内心,探究一切苦与烦恼的根源,净化自己心灵上的贪欲、嗔恚、痴愚,得到心的解脱。&&&& 涅盘是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涅盘,就是心的解脱。《杂阿含经》对涅盘的表述是:“贪欲永尽,嗔恚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盘”。&&&& 近似地说,佛法就是止息痛苦的方法。&&&& 大部分宗教都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教主,人只要信这个教主,死后就能上天堂,否则有下地狱的可能。这是求他人的宗教。&&&& 而佛教的根本修法是自力,向内心审视自我、开悟证道以求解脱。故佛教谓一切外求的宗教为外道,这是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分水岭。外道没有歧视之意,指的是心外求法。大乘佛教有许多他力救济的法门,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助行。即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佛与菩萨的亲自教导下,还得靠自己修行方能得到彻底解脱。&&&& 所以佛教没有主宰,佛陀只是老师。释迦牟尼佛只是比我们先开悟、是个先行者,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与心的解脱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传授下来。所以佛陀与信仰者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拜佛是礼师。在寺院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称谓,本师就是根本的老师的意思。从“本师”二字,就可看出佛弟子与佛的这种师生关系。&&&& 寺院兼具佛教学校、佛教博物馆、佛教象征物的功能,但主要功能还是佛法的教育。从寺院的组织架构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学样类似的性质,寺院住持之下,一般有三大执事:首座、维那、监院,住持相当于校长,三大执事分管教务、训导、总务三事。法师相当于老师,指导僧人及大众的日常学习。&&&& 从前面的作息表时间表中,我们也可看出寺院的学校性质。日复一日的诵经、打坐、修行规仪皆是勤学不掇的过程。许多寺院经常举行法会,讲解佛经、带领在家学佛的人诵经、举行各种禅修活动等,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
五.什么是因果?&&&& 因果律是一种因果关系,什么样行为造就什么样的后果。世间任何事都有其前因后果,任何事物都逃不过因果律的法则。对生命体来说,从浅近而言,比如种植能得收获,付出多有回报,予人快乐则得人善待,作恶多端必自断生路;从深远而言,行为的影响能跨越多生多世的生命之流,过去世的行为同样影响今世的结果。&&&& 因为因果是一种对等关系,善恶报应就很好理解了。善行能结善果,恶行只能结恶果。但此对等关系只是性质的对等,而非量的对等。在实际上,结果往往远远大于起因。比如一颗种子能结数十乃至数以千万倍的果实。种子只是因,即根本原因;除了种子这个因之外,还有阳光、水土、肥料等等的作用,这些都是缘,此二者为因缘关系。因是决定因素,缘为辅助条件。因缘共同作用而产生果,这就是因果。&&&& 因果报应不一定都是立竿见影,正如种子下地,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而且发豆芽菜一夜可成,种果树数年才有收获;为善如果有恶果,必定是善业未熟,而过去的恶业先成熟了;为恶见善报,必是过去世的福报未尽,而今世的恶业未熟。对因果报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深远的眼光。&&&& 实际上,善恶报应不是一种很理想的表达方式。因为善恶的标准因人而别、因地不同,也因文化背景等差异迥然各异。因果律的概念更能体现其本来意义。&&&& 因果报应不一定要等到下辈子,今生今世、此时此地就可看到。就象站在太阳底下,影子随时都在脚下。仔细推究下来,一切结果都能在今生今世找到原因,即使是上辈子的恶业,也多半是借助今世的恶业或贪、嗔、痴念成熟的。&&&& 比如不孝敬父母,必然大幅度削减人应得的福报,老来也绝大部分得不到儿女的孝敬。同样,虐待公婆的人,几乎个个都晚景凄凉。大富贵之人,几乎没有不孝父母的,而贫困之家,比比皆是。只要有这份心,贫穷永远不是理由。比如偷盗,按因果律是得贫困报,我孤陋寡闻,至今没见过一个因偷致富的,相反见到一个个活得潦倒不堪,钱来得不明不白,就必定去得不明不白,留下的只有如影随形的恶报。再如杀生,按因果律得疾病短命报,杀得越残忍报应越惨烈。这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再如邪淫(正常夫妻之外的、或非正常的性行为),也是大幅度损耗福报的。邪淫太过的人,往往生活处处不如意,被人轻贱。同时对婚姻的影响也很大,直接果报是得不到佳偶,即使对方是个大仁大义的人,也会单单地对你不好;婚后邪淫,不管做得多隐密,必然导致夫妻关系自然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个人的行为影响个人的未来,社会普遍行为影响社会的未来,以国家名义的行为影响国家的未来。社会风气较好的话,世界就会安定,自然灾害极少发生;世人普遍沉沦、道德日益败坏、人心争斗、杀业深重的话,必须产生种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天灾人祸与战乱发生的机率会大幅度上升。&&&& 一切结果都是自己造就的,世人不知,总是在身外、心外找原因,永远想不到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果报。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因果不虚,如影随形。命由自作,福由心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些都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心得。&&&&
六.关于命运&&&& 佛教中没有算命、占卦等预测理论与行为,也是不赞同算命等行为的,佛弟子是不允许以这类行为谋生的。因为在佛教观念中,因果决定人生。命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找出命运的原因,所以佛教并不支持。&&&& 但客观而言之,命运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世俗的算命方式有多种,如时间为凭,取一个与自身关系较大的时间点就可推断出此人一生的大致命运走向;取现象为凭,如面相、手相、卦象等,也可看出人的命运及吉凶。世间万物皆有规律,掌握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断命运了。&&&& 命运不是出生那一刻的时间决定的,而是生生世世的行为造就的,出生的时刻只是借以推断的一个工具。&&&& 一切善恶业的成熟都是借助外缘的,外缘条件成熟了,以前造下的业自然也就成熟了。推命依据的是缘,但无法找到因,所以根据命相及卦象无法解释决定命运的真正原因。&&&& 这一辈子的命运都是以前的业力所造成的,而性格是以前的习气带来的。所以人一生下来,虽说大致格局已经决定,但人的心地和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命运,这就是所谓的‘三分天命,七分人为’。同样一颗种子,种在气候水土皆宜的地方自然就生长茂盛,撒在沙砾石块上就不容易长成,就算长出来也是歪瓜劣枣。生生世世的业就是种子,现在的行为就是缘,善业是借助善行善心成熟的,恶报是借助恶行恶心成熟的,想要让善报最大化、恶报最小化,就要多一份善心、善行。&&&& 而且现在的行为又是以后的种子,现在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改变着以后的命运。根据因缘之别,果报来的快慢不等,从当下就成熟到多世多劫不等。比如骂人,被骂者当即就要回骂,这就是当下成熟;比如偷盗,时间长了终于案发,受牢狱之灾,这就是近期成熟;再如大量或残酷地杀生导致生恶病遭横祸,这是今生成熟,但常人就无法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以为是两件不相关的事;再如前一世或几世做了恶事,因外缘没成熟而没有受到报应,今世业缘成熟,生病或遭灾,这是多生成熟。常人就很难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凡有行为必有相应的结果,不管时间长短,该来的一定要来。&&&& 有的乱世之中或群发性的事故中,大家一起遭受灾难,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些人都是造了恶业吗?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叫共业,不造那个恶业就不会生在那个乱世,也不会刚好赶上那场灾难。数以亿计的人中,这些人该受此报,就会阴错阳差地凑到一起,躲都躲不掉,该受多大的报应就有多重的后果;不该受此报应的人,会在灾难发生时天缘凑巧地躲过,或奇迹般地逃生。&&&& 生在富贵之家就说明此人过去世积累了在富贵之家生活的福报,生在贫寒人家说明此人只有生在贫寒人家的那点福报。所生环境与应得的福报密切相关,生在社会福利好的地方是因为福报大,生在贫瘠之地艰难生存说明此人前世没有积累多少福报。完全没有福报的连做人都没有资格,直接落入饿鬼道中长受饥渴的煎熬。性情残暴的人,地狱之中倒是有太多残暴,物以类聚,不去都不可能了。&&&& 一切果报都是相对应的,如施舍得财富报,心怀慈悲得广受敬爱报,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得相貌端正报,性行残暴得丑陋及其它种种恶报,救人或动物的性命得长寿健康报等等。一些人喜欢在网上造谣生事、恶语伤人,以为没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没有后果,但这些人必定在生活中经常莫名其妙地遭人暗算与打击。暗箭伤人的人必定被暗箭所伤---虽然放箭的不见得是你当初所伤的人。任何形式给别人制造的苦难、暴力与恐怖,也一定会一点不走样地回到自己身上。所以,人生顺意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因为一切都是有回报的,而且回报远大于当初造下的因。&&&& 有仁慈心的人自然处处受人欢喜,做事顺利。而心胸狭窄、刻薄寡恩的人处处碰壁、事事难以如意,甚至有一些连子女都没有,或者即使有也没孝心。有的人很聪明,处处算计,就是发不了财;而心地仁厚的人多有厚福。慈悲心如同磁性、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财富、地位、名望、如意眷属等等不求自来,源源不绝。所以人心就是祸福的的源头,想要改变命运就先改变自已的心。形象的说,慈悲心如春风化雨,万物滋生;残暴心如秋风扫叶,寸草难留。
七.关于轮回&&&& 佛教认为,生命死后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而会在六道中轮回,这六道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 六道并一定都要齐全,有的世界和时期就只有其中某几道。在恐龙时代以前,我们这个地球虽然没有人,但象我们这样的世界有无数个,人道可以在其它地方存在,空间与时间只是众生心中的错觉,故不存在时空的差别,要转世一念可至。待我们这个世界条件完备,适合人类的福报后,人类就自然产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或从其它五道转世,或从其它世界转来。其它道的缺失也以此类推。&&&&&&&& 这六道中,越往上心态越平和安宁、越善良、越纯净、越聪明、越漂亮、生活状态越好、越快乐、越光明,越往下则越暴戾、越恐惧、越自私、越多疑、越痴愚、越丑陋、苦难越多、越阴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知道人死后落到哪一道,看其生前的心态与行为就基本上能判断了。&&&& 这六道中,天道福报特别大,寿命极长,性情柔和,是心地平和善良、积过大福德的人的去处;阿修罗道是修过大福报,但脾气不好的人的居所,这一道条件较好,但其众生心不清净、极好争斗、战争不断,男性阿修罗长得很丑陋;人道好坏参杂、苦乐相间;畜生道痴愚,生存艰难;鬼道大部分没有福报,往往数年乃至数百年得不到一口水、一点食物,长受饿渴,那种特别自私、一辈子不做任何善事的人几乎都入了鬼道,因为其福报在人世间已经消耗完毕,又没有培养新的福报;地狱是恶人的归宿,苦难极重,一分一秒都度日如年,但地狱众生的寿命极长,往往以劫计(我认为一大劫是一次宇宙生成到毁灭的全过程)。&&&& 六道之中,畜生道痴愚,只会凭动物本性行事;鬼道和地狱苦难太多,惊恐不安、极为痛苦、自顾不暇,很难有条件培养福报,更不说修行了;只有人道处在中间,修善做恶可自由选择,就象刚浮出水面的人,上可通过修行入天道乃至解脱,下可沉入万丈深渊,万劫难复。&&&& 这六道的数量是个金字塔形结构,上层极少,每往下一层,数量是相邻上层的无数倍。比如畜生道中单是昆虫数量就是人类的1.66亿倍。所以落恶道的几率比落善道的几率大了无数倍。落入三个恶道要想再回到人道中来,比中500万大奖的机会少了几十亿倍都不止。这就是轮回的可怕之处,所以人要抓住做人的这一辈子好好修行,不然等落到恶道,等待下一个机会再回人道,那是太渺茫了。&&&& 有人认为下一辈子什么都不记得了,生活状态如何与现在的自我有什么关系?我们都不记得幼儿时期的事,那是否幼儿时期就与自己无关呢?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事,那么未来是否与自己无关呢?若问你一年前的今天都干了些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会茫茫然,是不是那时的我与现在我无关呢?轮回是个连续的过程,一生与下一生之间环环相连,如同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今年之我与数十年前之我,虽有改变,但还是过去之我的延续。每一生之间还是息息相关的。人道绝大部分不记得前世,但人下辈子继续做人的机率是非常低的。天道、部分鬼道与部分地狱道还是记得前世的,下一生轮回到天道,回看过去就侥幸自己以前修行修心;轮回到饿鬼地狱,回忆起前世,就只能后悔莫及、长受煎熬了。&&&& 轮回的动力是业力与心性,善业多且善良平和者入天道,恶业重且暴戾者入地狱道,其它道也是根据业力及心性而入的。业是佛教中一个独有的概念,换成上面说的一句话也许更好理解:心轻者入天,心重者入地。&&&& 入哪个道并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业力的自然运行。如同在万有引力的规则之下,空气浮在大地上面,铁核沉在地球核心,岩石在地壳,液态水在地表附近,根据比重,自然就这样分布,并不需要谁说了算。&&&& 这个业的轻重也与人的心态关系很大。但凡极端自私者,其心态与行为都会相对应,容易憎恨与伤害别人,占有欲特别强,那就是入恶道的种子;有的女人对情字非常偏执,占有对方的欲望特别强,这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情与欲太重者,入恶道的机率特别大。而心善者更多愿意为别人考虑,对自我的执着相对较轻,更愿意为别人考虑,也更喜欢做一些公益事业,这些都是入善道的种子。&&&& 轮回不仅仅局限在地球上,空间的远近只是众生的心感生出来的,在轮回之时,只有业力的感应,根本没有空间的差别,不管隔多少个星系,一念可至。这个世界毁灭了,生命就会在在这个世界之上的一些天道或另外的世界轮回不息。&&&& 佛不能干预业力的运行,佛陀只是老师,告诉我们业力的存在与运行机制,以及趋吉避凶的方法。听不听,该怎么做,选择怎么样的道路是各人自己的事,怪不了老师。同理,六道也是根据众生的业力自然感生出来的,佛陀只是观察到这些,告诉愿意相信的人们。就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但他不能改变这些规律。要是从房顶上掉下来摔伤了,虽然与万有引力有关,但不能因此归责于牛顿。&&&&
如果把握自己的命运?&&&&&&&& 前面说过,因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佛教是不支持算命这些方式的。佛家弟子是不能以算命、占卦等方式谋生的,佛教经典中也没有这些推算方法。(所以看到寺院门口摆个算命或算卦的摊子,就能知道这些与佛教无关)&&&& 但这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找到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算出人的命运轨迹。&&&& 很多人算命,就是在困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希望,在顺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心安,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算完命后,总是希望有个化解的办法。但从命理角度而言,并不能给你提供任何解决方案。对未来的规劝,也不见得有什么用,一是不见得能听进去,二是当时就是鬼使神差让你走那一步,三则外界一些事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能力范畴。&&&& 三分天命,七分人为。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是自己的心与行为在时时刻刻左右命运。&&&& 要改命,调整自己的心态,修正自己的行为。&&&& 福从哪里来?首先是从心上来的。只有慈悲柔软的心能纳一切福。要着意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对天地万物、一草一木、一切卑微弱小的生命,都要有深切的慈悲之心。慈悲柔和的心,让你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一切所需,不求自得。&&&& 所用之物,皆要珍惜,物尽其用,不要浪费。用任何东西,都要珍爱它,不要轻贱它。这就是惜福。惜福不只是省下那一点东西,也不是你买不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你有没有资格享受福报。&&&& 多一点感恩之心,在一切值得感恩与不值得感恩的地方,发现感恩的地方。这样,天地万物都会眷顾你,对你恩宠有加,让你逢凶化吉,处处眷顾着你。&&&&&&&& 良田万倾,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人的欲求,很多时候已经远远超过你的需要。人的福报是有限度的,天地万物,什么都有定数。你花完了也就没有了。人死后,绝大部分落在饿鬼道,为什么?因为不懂得施舍。积福的办法是施舍。来世间一趟,就是消耗福报来了,福报消耗完了,只能落饿鬼道,百年难求一饮一食。&&&& 财富来源于施舍。施舍出去的钱,绝对不会亏的。果实永远远远多于下下去的种子。很多富豪都有施舍的习惯。这是他们历生历世带来的习气,正是这种习气,让他们乐于施舍,故有今世大富之报。此世的施舍,又让他们未来得大福报。施舍的果报不一定要等到下一生,很多是马上就有见到回报的。&&&& 当然,无求之施才是正途。但我们大部分都是凡人,从凡人到圣人,是可以通过这些行为,逐渐改变,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施舍的过程,就是个放开心量的过程。施舍越多,心境越大,越仁慈。这是从施舍过程中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很多人嘴里唱高调,鄙视别人的施舍是交易行为,实际上自己一毛不拔。你不但误了自己,还误了别人;不但阻断了别人求福之路,也阻断了别人提升心境之路。&&&& 施舍时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以欢喜之心施舍出去的财富,回报的财富也是让你快乐的。而以不高兴的态度施舍出去的财富,回报的也仅是财富,这些财富不能给你带来快乐。&&&& 性格宽厚一点。很多或太过偏激、或太过苛求、或太好洁癖的人,往往易遭横祸或恶病。而心量宽大、什么事都看得过去的人,往往平平安安,什么事都没有。这就是心造命。你的心这也不容,那也不容,你的世界就是不宽容的世界。天地也不会对你宽容。一些事可小可大,在别人身上是小事,到你身上就变得不可收拾。小小的厄运与过错,在别人是很轻易就过去了,在你那里就变成了大劫。前一阵子看到一个帖子,楼主被人冤枉,坐了很多年牢。从他的性格中就可以看出此事的部分原因。他也是性格很偏激,平时看谁都不顺眼。单位搞基建,仅在想象之下,到处散布领导的谣言。其它行为可想而知。后来终于因为其他事被误判而坐牢。你说这种人不遭恶报谁遭恶报?
&&&& 所以什么都不要外求,先问问你自己的心。你什么样的心,感生什么样的世界。外境就是你的心的镜子。为什么你走到哪儿都受人欢迎,你的世界一片祥和?因为你的心慈爱、平和、宽容。为什么有的人走到哪都不受人尊重?因为他的心偏激、自私、看谁都不顺眼。心好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片祥和,而世间之事,也往往照着他的心念走;心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片灰暗,而他的世界之事,也往往都是灰暗之事。这就是心造世界。&&&& 这是个心与业共同作用的世界,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你的世界;业也是人的行为的后果,也是心所决定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心造世界。&&&& 再则,对天地万物多一点敬畏之心。人在世间是很渺小的,如同一棵小草,用不着宇宙联手来毁灭你,一阵风、一点水、一点小小的过错、一点微小的异常都能让你灰飞烟灭、万劫不复。世界的复杂深广远在人的智慧之外。不要凭着自己一己之见,随意抨击你不了解、或自认为了解的事物。对天地神祗,多一份敬畏。不能相信,就敬而远之,但不要去污辱。把火烧天,你伤不了天,你伤的是自己的手。这一点一定要小心,天底下没有比做这样的蠢事来给自己制造麻烦更快的捷径。&&&& 人之尊贵,在于有所节制。生而不克,则泛滥成灾。积福犹如往一个桶中装水,而有些行为就是那桶底下的洞,积多少福,都会漏光。那什么是这个漏洞?最大的漏洞是不孝,不孝父母与公婆。这就是个无底的桶了,这只桶是再也装不进水的。&&&& 再一个漏洞是不当之财。不当之财是严重消耗福报的。财来得不明不白,也必定去得不明不白。留下的只有如影随形的业报。&&&& 还有邪淫,这个是损福报见效最快的。有很多人就有体会,邪淫过后,一些已成定局的事眼看着就泡汤了,而且泡汤得莫名其妙。邪淫的人,记忆力差,精神萎靡不振,不受人尊重。远期而言,于婚姻有极大的损害,得不如意配偶,即使对方是个大仁大义之人,也会两个人相处不来,即所谓的性格不合。实际上哪里是性格不合?是你的福报不够。这方面的福报都让你损耗光了,你没福再受用了。婚后的邪淫,不管做得多隐秘,婚姻上应得的福报,都要大打折扣。邪淫再则损财、损贵气、损灵性、损健康。你想想,这一辈子,除了这几样,你还能指望着什么?&&&&&&&&
佛教讲放下,所谓的放下,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不是逃避现实,不是摈弃外物,而是心无挂碍,不被物欲所束缚。&&&& 世人的苦难,皆因为贪欲而起。贪于名的,被束缚在名上;贪于财的,被束缚在财上;好色的被束缚在色上,重情的被束缚在情上。朝于斯、暮于斯,流离颠沛于斯。&&&& 举个例子,一些女孩子,情就是她的信仰、是她生活的中心。没有爱情时,空虚痛苦得要死,满怀寂寞向谁诉?有了爱情,死死守着,生怕风吹草动,防变心、防小三,怕被冷落,怕不被当中心,无事也弄起三尺浪,自己把自己弄得累得要死。一旦失去,痛不欲生,天地一片灰暗,世界如同末日。这就是情执的必然结果。一个没有情执的人,自然拿得起放得下,来了高兴,没有拉倒。她会有这种痛苦吗?痛苦从哪里来?来源于你自己的内心。高人能超越情欲,常人能将情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而情执太重的人,就变成了偏执。这个世界上因情而自残、自杀、情杀、因情而精神崩溃、因情而疯癫的比比皆是。情到了这个程度,就是心魔了。你自己在心里制造出一个情字出来,再为它当奴隶,被它使唤来使唤去,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没有任何自我,只会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你值吗?你哪天静下心来观察一下这个"情",它是什么?它什么都不是。你的痛苦都是自己造出来的。&&&& 好色的人,活在色中,死在色上,一生就为“色”打工,大多的心念与精力都耗费在色上。没有这个癖好的人,自然视之如弃履,目之如草芥。因色造成的烦恼与痛苦就与他无关。&&&& 没有贪恋心的人,并不是把好东西都视同蛇蝎,而是不被它束缚。超越物欲的人,轻裘宝马与布衣蔬食并无区别,心无挂碍,都是心外云流风飘。千钟粟万户侯,不动其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不被某一样东西束缚之时,就是没有了这方面的挂碍了。如果做到在生活中,挂碍很少很轻,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心轻了。心重者入地狱,心轻者上天界,心解脱者出轮回。到了对生命的本质都清清楚楚,了无挂碍时,就是解脱。
关于命运的本因,我再举一个我所知道的例子。&&&& 我老家村子里有一个老太太,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几个子女,人也本份,在村里没人说她什么坏话的,可以说是一个好人。&&&& 她后来得了老年痴呆症,非常严重。到了自己吃自己屎尿的程度,经常莫名其妙地变着法儿虐待自己,最后在路上被车撞死。&&&& 在农村大家还是多少信点因果的,儿女们因此实在想不通,老妈这么好一个人,为何受此恶报?去问很远的一个地方的通灵的人,那人说她一生杀生无数,但具体杀什么就说不出来。这一说,儿女们才算明白过来了。原来这个老太太有个很坏的毛病,好象强迫症一样,从小就特别喜欢掐蚂蚁,看见蚂蚁就掐死,有时守在蚂蚁窝地一掐就是几个小时,自得其乐。周围的人都知道,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你说人的善恶,要拿什么标准来衡量?所以好人得恶报,不要怪天不开眼,多半是有原因的。实在找不出原因,那就只能往上辈子推了。人的生生世世是个连续的过程,以前的余业还是有其很强的惯性作用的。&&&& 我一个刚成年的表弟,去年上半年被车将手撞折了,打了几个月的钢板。有一次闲聊起来,他用我这件事是什么因果。我问他近期做过什么恶事没有,他很果断地否定。我再问他杀过生没有,他说他今年上半年拿开水烫过一窝老鼠。我说这就是原因所在。灭门之灾,才伤你一只手,已经很轻了。常人就无法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拿这种事质问因果在哪里?因果不是没有,只是你没意识到那就是因果。当然也有不见报应的,那是要累积到一起来一把大的。
了小孩上学方便,前几年我堂姐一家从农村举家搬迁到县城来住。堂姐夫只会种地,别无所长。在城里不比乡村,打开门就要用钱。刚开始堂姐夫在外做点零活,后来因为帮人安装太阳能,兼而学会了水管安装与维修。就凭此一门薄技,在县城里也算是找到一条活路,而且生意一直很好,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县城里做这一门手艺活的人非常多。做的人多了,竞争就激烈,但他的生意之好极为少见。原因在于他这人厚道,帮人做事尽心尽力,取利适当。前两年有一次,他在我家过端午节,刚端上碗没吃两口,有人打电话过来,家中水管爆裂。他接到电话饭也不吃了,放下碗就骑摩托车出去了。弄了一个多小时才回来,才把那碗饭吃完了。他说人家等着过节,做不成饭了,能不赶紧去帮人去弄好吗?他有这份心,我想这家人及他的所有熟人亲朋的活,都不可能再请其他人做了。所以他不管到哪里做事,做完一家就有另一家,到一个地方,能做一两个月走不掉。&&&& 与之相反的是,我另一个小弟。人聪明得很,从小就会拆装各种机械装置,长大了学手艺,过眼就会。现在会水管安装、电气安装、做油漆工、刮双飞粉、电焊工、铝合金工艺等,同在一个县城,按理说找碗饭吃应当没问题吧?但是他这些年一直过得潦倒不堪。他跟我说实话,由于竞争激烈,接活的时候一般叫的价比较低,要挣钱就得想办法。比如减少刮双飞粉的遍数、以质次价低的材料代替质优价高的材料,干活的过程中加工钱,将一些本该包含在整体项目中的小项单独拿出来重复收钱等等。所以他接的活,每一笔都有丰厚的利润,但所有的活计都是一次性的,永远不会有人给他介绍活计,或不可能有人再次请他。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傻到哪里去的,一些自以为聪明的招数,实际上是在断自己的财路。这些年他一直是找不到活干,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别人接到活了,偶尔帮人干点零工,拿点工资过日子。我跟他讲道理,他反而笑我迂腐。他的道理永远比我足。有些人算命时,好运过得并不好,有些人的坏运却还过得挺滋润。细究起来,与其心态与行事风格是密切相关的。&&&& 当年胡雪岩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时,刚开始看过四个掌柜,无一不是纯生意人,眼中只有利字,谈话之中,利润最大化是唯一的目的。开中药铺子与其它生意不同,那是关乎人命与健康的。比如麻黄这味药,必须放三年才能用,熟地需要九蒸九晒才能达到应有的药效。这些方面如果偷工减料,比如地黄不深加工到这个程度,做成六味地黄丸,根本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如果利字当头,那是拿人命在开玩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胡雪岩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所以第五个先生做良心药的理念与他一拍即合。宁愿少挣钱,不挣昧心钱。“胡庆余堂”这个招牌就取自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同仁堂药店门口的对联说得更明白: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修合指加工药材,这个过程虽然不会有外人看见,但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应对得起天地良心。正是有这份心,这两家药店才能成为金字招牌、百年老店。&&&& 我经常出差,但很少到车站旁边的餐馆吃饭。比如前年有一次,在汽车门口一家餐馆吃个早点,端上来的米粉,那水温比我的体温还低,差不多是没煮。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吃早餐,根本不存在时间问题,他们是根本不在意客人的感受。反正是外地人,只要端上来了,不敢不给钱。他们认为都是坐车的人、都是过路客,大部分一辈子也来不了几次,不宰白不宰,做好才是傻冒。所以车站旁边的餐馆,很多都是冷冷清清,在人流量那么大的地方,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冷清,也是要有天份的。当然也见过做得好的,十多年前年我在兰州火车站出站左侧见过一家拉面馆,做的正宗的兰州拉面,非常地道,每次到那家店都要排队,但大家都愿意等,而没人去旁边冷清的餐馆。在车站开餐馆,同样回头客非常多。如果没有,是他自己把生意做绝了,自断财路。&&&& 很多人开个店子,生意还没开始做,就先想着如何坑人。这种生意是做不下去的。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傻到哪里去;再一方面,因果无处不在。你漠视顾客,顾客也自然不会光顾你的生意;你坑害顾客,人家也许玩不过你,还有个因果在等着你,你玩得过因果吗?&&&& 很多人一些错误的经营理念,认为无奸不商,不说假话、不坑人就挣不了钱。这是小商小贩的错误思惟。在我交往过的商界朋友中,诚笃之人,往往是无往不利,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帮助,愿意与他合作。而奸滑之人,刚开始咋咋呼呼弄得挺热闹的,玩不了多久就人人生厌,最后弄得收不了场。韩非子言,巧诈不如拙诚。老聃之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这个世界看起来都是嚷嚷不休的聪明人在说话,实际上却是低调实在的好人在得实惠。
&& 前一阵子听一位经销商讲,为了一个不大的项目的设备入围,请项目单位一位主管领导吃饭,让那位领导自己找地方、点菜。一个经济不算发达的城市,一顿饭竟吃掉他一万多元。事情成不成还不一定,项目又不大,能挣几个钱也说不清楚。这样的奢侈,就是在快速消耗他的福报,这种做事,就是不近情理。这种人的官是当不长的,他的福会很快耗尽的。&&&& 我认识一位实权人物,也是这样,在歌舞厅叫小姐,别人点一个小姐陪唱歌,他一次点四个小姐回酒店房间。日日酒会,夜夜弦歌,最高档的娱乐场所,最奢华的消费,花起客户的钱来如同流水。疯玩了两年,第三年因为机构变革,正当年华,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将他的福报快速消耗掉了。估计他能找出无数个原因,但一辈子也找不到这个根本原因所在。&&&&&&&&&&&&&&&& 受贿的人,翻船的原因,也是所得超过了他的福报。超过越多,灾祸越大。&&&& 拿自己该拿的那份钱,才能睡得安稳、活得平安。&&&&&&&&&&&&&&&& 坐车在路上走时,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收死猪死鸡的路边店,他们将这些死猪死鸡收过去加工,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还经常见到一些在城市餐馆附近淘地沟油的,将这些油加工一下,卖给小食店。还有为了有个好卖相,在食品加工中加入有毒化学品的。这些行为,损害了很多的人。根据因果律,损害一个人,就有一份报应;为了点蝇头微利,损害无数人,这种恶报是大得无法形容的。&&&& 为什么有些人天天做这样的恶事,从不见报应?因为他已经不可救药,他的善根已经没有了,那种累积的后果是非同一般的严重的。&&&& 一些人没学佛什么事没有,一学佛,什么坏事都不能做了,做了马上见报应。实际上见了报应就是抵消了罪业。没见报应才麻烦得很,那是在积累、再积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老人老是病病歪歪,小病不断,但特别能活;而有的人从不生病,一生病就玩完。这就是身体的反应机能问题。不生病不代表没事,而是身体对疾病的反应迟钝,免疫系统不灵敏,那些病症只是没表现出来,而是在暗暗积累,直至崩盘的那一天。经常做恶的人也是如此,他的恶报不显,也是在积累,直至把自己玩废。&&&&&&&&&&&&&&&& 但凡进牢房的人,少数后悔做过的错事,大多数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佳、或哪一步没把握好。所以二进宫、三进宫的人数不胜数。出来后再犯事,再设计得周密一点,再小心一点,总是认为自己这一次一定能把握好,一定不会失手。&&&& 实际上,这些不是原因。受牢狱之灾的真正原因是业力。只要造了恶业,一旦恶业成熟,灾祸立至;或所得超过了福报,引来奇祸。不管设计得多好,总是有个差错在等着他,让他在阴错阳差间翻船。办案的警察不是神仙,他们也是要查你留下的漏洞,业力所在,必有一个疏漏之处。人算不如天算,你算在算去算得过因果吗?&&&&&
问1。假如老鼠在家中肆虐 ,糟蹋粮食,那就不能杀死吗&&&&&&&& 在山林里遇到饥饿的野猪老虎,跑也跑不掉,难道因为不杀生就该被吃掉吗???在别墅与茅草房之间,我们愿意选别墅,这是面对利的选择;在失去一根手指与失去生命之间,我们愿意失去手指、保住生命,这是面对害的选择。&&&& 在因果的原则之下,做任何一件事时,就意味着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选择杀生,就要承担由杀业导致的后果,比如我在前面举过的,我表弟杀死一窝老鼠,导致手被车撞断,在车轮子底下侥幸留了一条命。在手被车撞断与面对有可能的鼠害之间,你愿意选择哪一样?&&&& 面对这些情况之时,我们必须权衡利弊轻重。有的时候,除了杀死,不见得就没有第二条路,我们可以在种种途径中,选择一种后果最轻的。&&&& 至于面对老虎,有能力杀死它,就不见得没有能力赶走它。人遭遇老虎,在现代,除了用枪,似乎少有其它途径能杀死它。枪一响,它自然会惊恐会逃走,你为什么一定要对着它开枪、而不吓走它呢?吓走它,你不用承担任何后果。杀死它,你要承担严重的因果报应。你愿意选择哪一样?&&&& 因果力就象万有引力,不是谁制定的,而是在生命世界中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力。你信,因果起作用;不信,因果照样起作用。不可能你不信万有引力的存在,从十楼跳下去就会毫发无伤。&&&& 有时我们不杀,不见得就会导致泛滥成灾。比如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杀燕子,但燕子从来就没有泛滥成灾过,自然界有天然的平衡力,我们不用越俎代庖。
为什么一些人坏事做尽,不见恶报?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站在你的角度上,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非常好的一面。比如我就知道有的人一身缺点,但他大孝,这种人是极受天地鬼神的敬重的。&&&& 2、福报太大。福报没损耗完毕是不会翻船的。&&&& 3、业报没有成熟。有的恶业成熟得快,有的要很长时间,发豆芽菜一两个晚上就搞掂,种树需要数十年才可成材。&&&&&&&&&&&&&&&& 说到这里,想起两个人。&&&& 一个是我的三舅妈,我三舅是公务员,在我的母系家族中,当时只有他们家最兴旺。三舅妈年轻时,人长得很漂亮,一身的小资气,虽住在小地方,但说话都是城里腔,我们这些乡巴佬是很难入她老人家的法眼的。她为人很不好,几乎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合不来,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大不孝。举一个例子,她与我二舅协议共同赡养我80多岁的外婆,一家十天轮流着供饭,两家人日子一天对不上,我外婆就饿一天。80多岁的人,一天能吃你多少?这两个人的心,就是那冰窖子。&&&& 前年我见到这个三舅妈时,一脸的薄命相,人难看得很,完全找不到当年的影子。相由心生,“人到中年以后,要对自己的脸负责任”。这话说得是太对了。她一个独儿子吸毒,你说家里有这么个化钱炉,有多大的家底挡得住?三舅脾气越来越坏,厌恶她得要死,三天不打她一顿,好象任务没完成似的,晚上就睡不好。这是业力牵着他们这样。二舅的报应更可怕。老了之后,就我所知都被儿子打过几次。舅妈跟人跑了,也没人管他,60多岁还是自己种田养活自己,最后一次独自在很偏僻的山里耕田时,死在山里,偶尔被人闻到恶臭才发现。不孝的果报,真是可怕得要命。我大舅小时候就过继给远方的别人家了,但他还是二话没说接外公到他家去养老,二舅与三舅共同赡养我外婆。虽然当时家境不好,但非常有孝心。我亲眼见到,家里弄到什么好吃的,都要先挑最好的单独给外公做一碗,儿女个个对外公恭恭敬敬。大舅现在的家族非常兴旺,几个儿女在城里买了整幢的楼盘及门面,这在农村而言,差不多是最高境界了。&&&& 一些年轻不懂事的女人,还没过门就对公婆心存偏见,结婚后把公婆当死敌,得公婆多少好处都觉得心安理得,似乎别人都是哪辈子欠着她的。一丁点不合她的心意,一点小事不经意间得罪她了,就从此恨之入骨。这种人就是不知感恩,不孝与不知感恩,是人生最忌讳的两件事,是天地鬼神最为愤恨的。那晚景必定是非常凄惨,来世的果报更加可怕。更麻烦的事,不孝是一代传一代的,一点都不走样。儿女不孝是必然的,教育得多好都不管用,人算不如天算。不孝的人,其福报会快速被削减,家族随之衰败,这也等于害了她的儿女与家族。&&&&&&&&&&&&&&&& 我在某省因业务关系,接触过一个省直机关的负责人,那时他当了点权,那几年是玩命地捞钱。一次抓住我们单位的一点很小的问题。他一开口就向我要几万元的封口费。刚开始我看他来头不小,还在犹豫不决,在这片地里混着,是不是花点钱买条路走?那天恭恭敬敬请他吃饭,小酒一喝,他以为自己在天上俯瞰众生,把我们当提款机了。说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得再加一倍;第二天一大早打电话给我,又说出一个问题,再加一倍。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换了三个说法。我真是感慨,“欲壑难填”四个字真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我知道这个人是喂不饱的,干脆一分钱都不用喂了。幸好有点江湖经验,于是采取了一点措施,拿住他死穴,从此不敢找我的麻烦。&&&& 在那里的三年,我见他到处明目张胆整人捞钱,近乎疯狂的状态。第三年,一家单位终于被惹毛了,对他提起行政诉讼,当然是他败了官局,被单位整顿了。紧接着,他开车带着一个小情妇出了车祸,车子废了,小情妇的两条腿被截肢,终身残疾。我离开那里时,他还是官司缠身,被那小情妇的家人告得焦头烂额。&&&&&&&&&&&&&&&& 这两个人,看他们兴盛时的那些年,你能想得到他们的结局吗?我小时候,要有人跟我说因果,我多半要拿我三舅妈的事反问他。几十年人生经验下来,我从没见过一个做恶事得善报的,至今没有见过一个例外。还是那句老话,土了点,但却是大实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因果要多一点耐心,要有深远一点的眼光。
问3:我吃过许多活鱼活虾,打死、毒死过无数蚊蝇,还打死过蛇、鼠,套死过一些野兔。目前是丰衣足食,家庭和睦,生活很幸福。你认为,打死蚊蝇蛇鼠,需要来生偿命命吗?&&&& ==============================================&&&& 很多人不信因果,就是因为认为因果都是来世的事,与现在不相干。而来世飘渺,有没有还不一定,所以认为因果可以不管。&&&& 实际上只有少数的因果才会延续到来世才见,多半就在当下这一刻。比如骂人,别人多半要回骂你,或在心里恨你,这就是因果。骂人是因,被人回骂或被人恨是果。这种因果是马上就见到的。&&&& 还有一些因果成熟得慢一点。比如贪污,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进了大牢,这是延期成熟。贪污是因,进大牢是果。还有一些果报需要很多时间才会成熟,甚至有的要多少辈子才见到报应。比如从事杀生行业,到老了才百病缠身,家族衰败,灾祸不断。就象发豆芽菜只要一个晚上就可以吃了,种果树却要好几年才能有收获,古董至少要几百年才值钱。&&&& 至于你说的曾经的杀生之举,看你杀的是什么生命,它的福报越大,杀它后果就越重。杀人与杀一只蚊子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因为人的福报要大得多。&&&& 凡是杀生,没有不见报应的,有的时候,只是你没意识到那个事就是杀生的报应。比如今天捕杀了一只野兔,过几天生病了,你肯定无法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来。而有的杀业,不会马上成熟。比如人年轻时阳气太旺,什么事都扛得住,到了老年,才会一起来成熟,终于导致病痛不断,灾厄丛生。&&&& 比如我自己家,只有我父亲敢杀鸡,所以几十年来,杀鸡一直是我父亲的事。年轻时什么事没有,到了老年,得了个颈椎病,非常严重,发作起来,简直生不如死。割了多少鸡脖子,终于在自己的脖子上显出病痛来了。我刚开始告诉父亲这个因果关系,还不相信。后来用了民间秘方外帖,治得大有好转。到了过年时再次杀鸡,刚刚杀完就发病,幸好我及时扶住才没倒到地上去。从这一刻起,又恢复到了最严重时的状态。也是从这一刻起,那药就开始严重过敏,一帖上去就痒得无法忍受。你说这是不是业障现前?终于被病折磨得受不了了,才按到佛教的方法,将自己关在房间,念了几天经,七天之后,折磨了十多年的颈椎病,如同拿掉了一样,什么事也没有了。很多病实际上是业障显现的结果,业障消了,病就好了。&&&&&&&& 再说一件我经历过的事件:&&&& 因为经常买茶,认识了一位普洱茶做得很独特的小老板。&&&& 有一次她到昆明,打电话叫我去吃饭。请客的人点好了一盘醉虾,基本上都是半醉状态。满盘的虾还在不断弹跳。席面上我只认识她,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私下里劝告她别吃那些虾。之前我给人她排过八字,伤官是她八字中的忌神,当时大运逢伤官,流年也不利。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吃得如此残忍,恐怕要招灾惹病。&&&& 但她特别喜欢这份菜,根本没将我的话当回事。一桌人中,就她吃得多,一边吃,虾子还在她筷头上弹动。&&&& 她回到普洱后,过了三天再联系她买茶时,她已得了肾积水,在医院里挂着盐水。我再次告诫她,并让她赶紧去放放生。她还是不信,谁没个病没个灾的?生病与吃虾,这是哪跟哪?结果本来不是很麻烦的病,两个多月都治不了,中医、西医、土方试个遍,还让远在大理的朋友寄偏方给她。整天灌药,但汤药就象荷叶上的水,基本对她起不了作用。&&&& 再次联系上时,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再次让她去放生。}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