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跟绕在动滑轮的绳子段数有没有关。请用实验说明。初2物理。

&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知识点 &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0.75&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下表是某同学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试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提升高度h/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2&0.1&0.8&0.3&83.3%&&2&4&0.1&1.54&0.3&86.6%&3&6&0.1&2.24&0.3&89.3%&(3)请你帮他完成未填写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通过实验数据及装置的分析,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多&(选填“多”或“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选填“大”或“小”).(5)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C&.(填字母)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6)由本实验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____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钩码静止时,把动滑轮和钩码看成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拉力的大小;(2)实验过程中要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3)根据η=W有W总×100%=GhFs×100%求出第一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根据W=Gh可得: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关系,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机械效率得出其变化;(5)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6)该实验只能说明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大小的关系,没有对其它简单机械做实验研究,不能得出其它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的关系,据此判断.
解:(1)钩码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把动滑轮和钩码看成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上三股绳子的来和向下钩码和动滑轮的重力,即3F=G钩码+G动=2N+0.25N=2.25N,解得:F=0.75N;(2)为了准确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弹簧测力计;(3)第一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GhFs×100%=2N×0.1m0.8N×0.3m×100%≈83.3%;(4)由W=Gh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多,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5)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为了进行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总结实验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选C;(6)该实验只能说明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大小的关系,不能得出其它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的关系.故答案为:(1)0.75;(2)匀速;(3)83.3%;(4)相同;多;大;(5)C;(6)不能.
本题考查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涉及到拉力的计算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等,要注意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掌握.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____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与“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____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相似的题目:
[2014o襄阳o中考]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6&3&2.5&9&2&6&5&2.5&18&3&6&8&2.5&24&表中数据均正确无误第二组机械效率50%甲和乙机械效率相同甲和乙有用功和额外功不同
[2014o哈尔滨o中考]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2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测力计的示数为0.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2014o沈阳o中考]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物体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则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结果精确到0.1%).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04o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0&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2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钩码重&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①&1.0&20.00&0.7&40.00&②&2.0&20.00&1.2&40.00&③&3.0&20.00&1.7&40.00&(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W.(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013o安徽)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如图甲),再按图乙所示连接方式线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选填“A”或“B”)同学的方法.(3)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选填“>”、“<”或“=”)G3.(4)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4o哈尔滨)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2(2004o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0&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3(2004o连云港)如图所示,是小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1)小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并填好下表的空格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00%&1&1.0&0.2&0.8&0.4&&&&&&&2&3.0&0.3&&&&&&&0.6&75&(2)请根据实验结论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只取决于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力,与被提物重无关B.对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C.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绳子的绕法无关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多.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____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下表是某同学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试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提升高度h/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2][0.1][0.8][0.3][][2][4][0.1][1.54][0.3][86.6%][3][6][0.1][2.24][0.3][89.3%]}(3)请你帮他完成未填写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通过实验数据及装置的分析,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____(选填“多”或“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____(选填“大”或“小”).(5)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填字母)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6)由本实验____(选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用来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1)如果钩码总重2N,每个滑轮重0.25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钩码静止时,拉力是____N.(2)为了较准确的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下表是某同学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记录:{[试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提升高度h/m][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2][0.1][0.8][0.3][][2][4][0.1][1.54][0.3][86.6%][3][6][0.1][2.24][0.3][89.3%]}(3)请你帮他完成未填写的实验数据,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通过实验数据及装置的分析,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____(选填“多”或“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____(选填“大”或“小”).(5)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____.(填字母)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6)由本实验____(选填“能”或“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相似的习题。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滑轮组的绕线问题
作者:liuxinyuan2012
阅读:9261
热门文章推荐&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知识点 &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1632.5920.1652.71530.1682.52440.2682.52450.3682.524(1)请画出实验中所使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2)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不合理的,此数据是&;(3)修正不合理数据后,由表中数据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4)若仍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6N的物体,在滑轮的轮轴处加润滑油,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七)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知道物体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求出绳子的段数,根据绳子的段数求出滑轮组的绕法.(2)绳子末端的拉力跟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在重力有关,跟物体升高的高度无关.(3)知道每一次实验时,钩码的重力、钩码升高的高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分别求出求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比较机械效率是否变化,判断跟哪些因素无关.(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提起物体的重、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有关,额外功的变化,判断机械效率的变化.(1)各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三倍,所以物体和动滑轮有三段绳子承担,滑轮组绕法如右图.(2)绳子末端的拉力跟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在重力有关,跟物体升高的高度无关.所以只改变物体升高的高度,拉力大小不变.所以第二次测力计示数2.7N是错误的.(3)根据W有=Gh,W总=Fs,η=,计算实验1、2、3、4、5机械效率都是80%,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升高的高度、物体移动的速度都没有关系.(4)同一滑轮组,提起6N物体时,在滑轮的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了额外功,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增大,机械效率提高.故答案为:(1)如上图;(2)第二次测力计示数2.7N;(3)提升速度、物体上升的高度;(4)增大;额外功减小,有用功在总功中比值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增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主要考察你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与“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相似的题目:
[2014o襄阳o中考]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6&3&2.5&9&2&6&5&2.5&18&3&6&8&2.5&24&表中数据均正确无误第二组机械效率50%甲和乙机械效率相同甲和乙有用功和额外功不同
[2014o哈尔滨o中考]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2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0.5N,测力计的示数为0.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2014o沈阳o中考]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物体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则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结果精确到0.1%).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04o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0&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2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钩码重&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①&1.0&20.00&0.7&40.00&②&2.0&20.00&1.2&40.00&③&3.0&20.00&1.7&40.00&(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W.(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013o安徽)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如图甲),再按图乙所示连接方式线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2)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选填“A”或“B”)同学的方法.(3)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选填“>”、“<”或“=”)G3.(4)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4o哈尔滨)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2(2004o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0&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3(2004o连云港)如图所示,是小宾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1)小宾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线,并填好下表的空格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00%&1&1.0&0.2&0.8&0.4&&&&&&&2&3.0&0.3&&&&&&&0.6&75&(2)请根据实验结论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只取决于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力,与被提物重无关B.对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C.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绳子的绕法无关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多.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52....524(1)请画出实验中所使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2)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不合理的,此数据是____;(3)修正不合理数据后,由表中数据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无关;(4)若仍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6N的物体,在滑轮的轮轴处加润滑油,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中读数准确,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提升速度v/(m/s)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0.52....524(1)请画出实验中所使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2)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不合理的,此数据是____;(3)修正不合理数据后,由表中数据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无关;(4)若仍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6N的物体,在滑轮的轮轴处加润滑油,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相似的习题。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