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数

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数感的认识
  &小明身高145米&,&一个鸡蛋重50千克&,&4099的后面是5000&。这些错误的回答,在有些家长看来是由于学生粗心所导致的,其实研究其深层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良好的数感。
  什么是数感呢?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是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四年一班45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载6人,最少要租几条船?&&当我们到朋友家做客时,可能会估计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把这些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
  其实,细想一下,&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我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如去商店购物,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集合,一个是所需购买的物品,一个是携带的人民币。我们会自然地将这两个集合做一下比较,要买这些物品带的钱够吗?这也是数感在起作用。
  可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包括&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些对数感的具体描述,构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从如下方面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摘要: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实施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如,四年级...: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_牛宝宝文章网【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专题:原文地址: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作者:魏瑞芳(1)《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2)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我认为把小学生“数数”的能力分为几个阶段,也许更有助于小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培养数感。一、从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也是简单唱数阶段。我们很多家长或幼儿教师从幼儿开始就开始有意识的教孩子学唱“数数”了,这些孩子可以按照顺序从小到大,从头开始的去唱,就从1开始,1、2、3、4、5、6、7、8、9......往后数,有的孩子甚至可以很流利的从1数到100,但是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对数词的含义的理解是很模糊的。当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遇到10又开始倒回来数的情况。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还处在幼儿至学前阶段。二、在合作探究中获取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这也是高级唱数阶段。到了小学一年级之后,通过提供一些学具,小棒或者小片之类的,让学生一个一个去点数。在点数的过程中,孩子慢慢的开始理解数词的具体含义。比如,4,它里面有四个1,然后就是4。10里面有10个1,100里面有10个10,等等。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立起数词的含义、意义。通过慢慢的对数词的理解之后,孩子在没有什么模型借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去数。这时候的数,就比简单的唱数水平就要高一些,所以给它起个名子叫“高级唱数”。三、“以人为本”,在估算中增强数感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这个阶段的孩子,他能够很轻易领会和读出N加1或N减1或整10加减的数。能够2个,3个,或者5个的数数的孩子,在没有教他运算法则之前,就能隐约意识到增加或减少多少数,这对于以后学习运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运用多种数数技能加以启发和指导,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四、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1980年美国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这个口号一直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至今依然是数学教育的中心问题。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学习数学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事,研究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和思维水平的个体差异,将对数的认识分为不同的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数数技能,对它们分别加以启发和指导,就能很好的开启数学之门了。数数的价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的排列规律,对他以后学习运算将有重大意义。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分享到:相关文章声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由“阿度”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TA的分享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685&&&&更新时间:
【关键词】现实情境,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培养。
1050100100110
3311233212433333
48036615134453
文章录入:李松梅&&&&责任编辑:李松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友情链接
镇江市解放路小学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