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华拼音字母表

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
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
220.177.198.53,您好!
查询符号(半形)
查询符号意义说明
表示为「AND」两个查询词之交集
片语以双引号标示开始及结束,而且只寻找出现顺序相同的字词,例
image process
表示一个字母切截,输入两个?表两个字母,依此类推,例:输入「Appl?」,查得结果应为appl
常用于英文字查询
表示不限字母切截,由0~n. 例:输入「appl*」,查得结果应为appl
常用于英文字查询
AND、OR、NOT
布林逻辑组合关键字,用来扩大或缩小查询范围的技巧。
:缩小查询范围
:扩大查询范围(3) NOT:排除不相关的范围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物件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硕士  导师:林海清  
本研究设定以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作为研究的议题,主要是希望能够透过研究来了解影响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之相关。研究过程系参考相关文献及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现况後汇整建立研究架构,并以自编「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问卷作为研究的工具,问卷施测对象为基隆市、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五县市教育处(局)编制内教育行政人员。
本研究问卷回收经资料处理及SPSS套装软体以电脑统计分析147人份有效样本後,获得研究结果如下:
壹、目前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呈现「高」的状态。
由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问卷之填答情形来看,在八个层面48题中,仅有「薪资福利」整个层面及该层面之「26、29、30选题」,以及「工作绩效与专业制度层面之第48选题」落於低指标外,其它44个选题皆落在间隔区分2.51-3.25之「高」指标间。显见目前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呈现较高的现象。
贰、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对工作满意八个层面的感受,均有显着的差异。
依据本研究调查问卷填答选项分析、比例,以及工作满意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事後比较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在工作满意八个层面上的感受,均有显着的差异。其中,以「人际关系」层面之满意度最高,「薪资福利」层面之满意度最低。满意度由高至低排序为:
「人际关系」大於「主管领导」大於「社会地位」大於「工作本身」大於「工作环境」大於「工作绩效与专业制度」大於「考核升迁与工作发展」大於「薪资福利」。
叁、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之不同背景变项与工作满意度,除性别无显着差异外,其他不同背景变项(年龄、职务、学历、编制人数、服务地区)均呈现显着的差异,即:
一、不同性别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均无显着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有社会地位层面呈现显着的差异。其中,以51岁以上年龄组之满意度最高,30岁以下年龄组最低。
三、不同年资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有社会地位层面呈现显着的差异。其中,又以服务26年以上之年资组的满意度最高,5年以下年资组最低。
四、不同职务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有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主管领导、人际关系、社会地位、考核升迁与工作发展六个层面有显着的不同。其中,以教育处(局)长、副处(局)长、主任秘书、专门委员视为同一层级组对上述各层面之满意度最高。
五、不同学历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有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薪资福利、社会地位五个层面呈现显着差异,以博士学历对上述五个层面的满意度最高。
六、不同编制人数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有工作环境层面呈现显着差异。其中,满意度最高为36-100人以下编制组,最低为101人以上编制组。
七、不同服务地区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工作满意度在八个层面上,仅人际关系层面有显着性,其中,以直辖市之地方教育视导人员的满意度最高,而後依序为省辖市、县。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job satisfactions of local school supervisors in Taiwan.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The tool for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consisted of a self-developed instrument entitled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Job Satisfactions of Local School Supervisors in Taiwan.”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are selected from the local supervisor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Keelung City、Taipei City、Taoyuan County、Hsin-Chu County and Hsin-Chu City. The respondents’ answers were analyzed 147 questionnaires using SPSS.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1) Local school supervisors perceived themselves to perform high in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ight areas, such as : human relationship、chairman leadership、social status、job、work environment、work effects and professional system、evaluation promotion and job development、salary and welfare).
Local school supervisors perceived themselves to perform highest in human relationship area, and lowest in salary and welfare area.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most of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 such as age、working years、job accommodation、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the number of staffs in the organization、working areas, expect sex variables.
李雪梨(2001)。基隆市国民小学学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李春兰(2002)。桃、竹、苗地区国民小学职员沟通满意与工作满意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邱锦昌(2002)。教育视导-理论与实际。台北:五南。
吴清基(2000)。迈向廿一世纪的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会主编。台北:师大学苑。
林佳芬(1999)。台北市国民小学资深教师工作满意度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靖芬(1999)。台北市女性生涯发展与工作满意度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研究所硕士论文。
徐慧洁(2004)。法国教育视导组织与人员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政策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郭紫薇(2004)。基隆市国民小学工友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明崇(2002)。国民小学专任人事人员之工作特性与工作满意之研究-以北部五县市为例。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曾焕淦(2000)。台湾地区县市督学基本能力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翁进勳(2002)。台北市国民中小学校警工作满意度与服务士气关系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杨振昇(1998)。迈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学视导制度之反省与展望。教育政策论坛1(2)。
杨振昇(1999)。我国教学视导制度之困境与因应。课程与教学季刊,),15-30。
刘俊霖(1999)。电脑化印前从业人员工作满意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美兰(2002)。我国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改革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赖奕彣(2003)。台湾地区县市督学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关系度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罗光华(2003)。国民小学教育视导取向与成效评估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政策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Adams,J. S(1963).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logy,67,422-436.
Free Pres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logy,67,422-436.
MI:University Microfilms.
Harper & Row.
216.N.Y. : Rinehart.
Davis(1972),Human relations at Work: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Hackman,J.R.&01DHAM,G.R.(1975).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0,159-170.
Hilgard,E.R,et al(1938).Conditioned discrimination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of simulus-relationships.Amer,J.Psyshol,51,498-506(6)
Hackman,J.R & Oldham,G.R.(1975).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0,159-170.
J.E.Dunford, The Modern inspectorate:A Study of 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Schools in England and Wales.,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Durham,1992
influenceson Task liking. 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52,484-490
Locke,E.A.(1976).The Nature &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Lim,S.B.H.(1986).Job Satisfaction factors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6(8),2149.
Morgan,C.T,&Morgan,J.D(1940).Sudies in,II.The relation of gastric denervation and dietary sugar to the effect of insulin upon food-intake in the rat J.genet.Psychol,57,153-163.(4)
McGregor(1960).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McGregor-Hill.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ugene,orecon:Universitiy of Orgeon, ERIC Clearinghouse on
Porter,L.W.(1961).A Study of perceived Need Satisfactions in Botom
and Middle Management Jobs 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35,45.
Sinha,D.&Sarma,K.C.(1962).Union attitudes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Indian wor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46,247-251.
Seashore,S.E.&Taber,T.D.(1975).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omas J Sergiovanni and Robert J.Staratt,Supervision:Human Perspectives,3rd
ed.(New York:McGraw-Hill,1983).
Wernimont,P. F.(1972).A Systems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6,173-176. Psycholog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ofCommunication with supervisor and Decision-Participation to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32(3),222.
壹、中文部份
丁凤碧(2001)。国立高级中学学校人事人员工作满意之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商业教育学系硕士论文。
王春成(1986)。地方教育行政人员沟通满足感与工作关系之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院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文博(1992)。「员工绩效考评之探讨」。人事月刊第14卷第3期56-61。
王博弘(1998)。台北市国民小学工友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王铭杰(2004)。内部行销、工作压力、工作士气、工作满足与工作
绩效关系之研究-以台湾省各县市警察局为例。南华大学管理科
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内政部(2007)。地方行政机关组织准则。台北:内政部。
江文雄(1976)。我国地方教育视导制度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白荣裕(1996)。组织忠诚度与员工工作满足之研究-以台湾省自来水公司为对象之实证研究。国立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1996)。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1996)。行政院教改会研发组资料汇编。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李祖寿(1979)。教育视导与教育辅导(上)(下)。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李新本(2005)。检验人员工作满意度之研究-以生产公司为例。逢甲大学工业工程与系统管理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沈姵君(2005)。组织结构、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之研究-以房屋仲介业从业人员为例。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不动产经营系硕士论文。
吕爱珍(1974)。我国地方教育视导人员任务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吕木琳(2002)。教学视导理论与实务。台北市:五南。
考试院(2000)。公务人员陞迁法。台北:考试院。
考试院、行政院(2002)。各机关职称及官等职等员额配置准则。台北:考试院、行政院。
考试院(2004)。现职公务人员升任办法。台北:考试院
考试院(2006)。公务人员任用法施行细则。台北:考试院。
邱淑媛(1993)。「工作价值观对员工工作态度及工作表现之影响研究」。私立中原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桃园县。
邱锦昌(1993)。英国皇家督学视导措施之简介。研习资讯 ,16-20。
邱锦昌(1994)。英国皇家督学视导措施之简介。研习资讯 ,12-18。
邱锦昌(1994)。美国教育视导趋向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第17期99-128。教育政策论坛。
邱锦昌(1995)。教育视导理论与实际。台北:五南。
邱锦昌(1996)。我国教育视导制度改进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教育学系。
邱锦昌(2001)。当前教育行政体系下督学角色功能之探讨。人本教育札记28-30。
邱锦昌(2001)。教育视导与学校效能。台北:元照。
吴清基(1979)。国民中学组织结构与教师工作满意之关系。教育研究集刊,22,377-483。
吴清基(2000)。教育与行政。台北:师大书苑。
吴清基(2001)。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吴宗立(2004)。开放社会的教育视导取向发展性视导。教育研究研习资讯第12卷第4期。
林新发(1983)。五专校长领导方式与教师工作满意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师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美、简茂发(1996)。教育改革视导制度。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第十九次委员会:教育通讯,17-18。
林海清(1995)。高中教师工作满意之研究。南投:台湾省教育厅。
林海清(1998)。县市教育行政人员任用与培育之探讨。「教育行政论坛第二次研讨会」。南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林海清(1999)。建立教育行政专业制度之探讨。「教育行政论坛第四次研讨会」论文。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林海清(2003)。全球化与教育发展的省思。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政策管理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参阅资料。
林瑞锡(2001)。国民小学校长角色压力与工作满意关系之研究-以桃、竹、苗四县市为例。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睿宏(2004)。我国文官体系中公务人员激励制度之研究-以我国司法院所属司法行政人员为例。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君励(2007)。校长领导形态与学校主计人员沟通风格对其工作满足角色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区为例。中华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法国教育部(2008)。法国教育部组织。撷自网路资讯:法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education.gouv.fr/syst/organigramme.htm
法国Nice大学区(2008)。法国Nice大学区教育行政组织图。撷自网路资讯:法国尼斯大学区网站,http//www.ac-nice.fr/
法国Nice大学区(2008)。法国Nice大学区督学任务职权简介。撷自网路资讯:法国尼斯大学区网站,http//www.ac-nice.fr/
法国Dijon大学区(2008)。Dijon大学区教育行政组织图。撷自网路资讯:的荣大学区网站,
http//www.ac-di-jon.fr/
法国Lyon大学区(2008)。Lyon大学区行政组织架构图。撷自网路资讯:
http//www.ac-lyon.fr/
洪雪珍(2002)。员工工作满意与士气关系之研究-中国某企业之实证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徐善德(1978)。台湾省县市教育局组织与职权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扬(2008)。维基百科,第二篇政府制度第一章政府组织第二节地方政府地方制度法教室。撷自网路资讯:.tw
秦梦群(2001)。教育行政-理论部分。台北:五南。
秦梦群(2002)。教育行政-实务部分。台北:五南。
秦梦群、黄贞裕(2001)。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论。台北:五南。
唐治民(1980)。中小学教师待遇较一般公务员高。教育资料文摘,26(5),189-192。
施教裕(1991)。薪酬福利对劳资关系之影响。劳工行政第44期。
韦雅宁(2003)。教师甄选经验分享。师大校友319期。
许瑞芳(2001)。国民小学启聪教育教师工作满意调查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许士军(1977)。工作满意,个人特徵与组织气候-文献探讨与实证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学报,第35期,页13-16。
郭明德等译(1993)。管理学:竞争优势。台北:佳冠出版社。
郭昭佑(2006)。教学视导与行政视导无法兼顾的层面。研习资讯,13(1)25-29。
孙蓉华(2005)。县市教育主管部分沦为酬庸。台北市:联合报日教育版、网路资讯http://www.nta.org.tw/stopbbs/topic.报导。
孙邦正(1966)。教育视导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陈秋美(1979)。台湾省各县市地方教育视导工作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陈胜义(1989)。组织行为。台北:华泰书局。
陈怡如(2000)。地方教育局表现不佳,教育部接管-督学视导公正性受质疑。英国文教辑要第26期,页6。撷自网路资讯:
http://net-hdisk.rsps.kh.edu.tw
陈又新(2003)。采购组织对采购人员工作满足及采购效率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行政管理学程硕士论文。
陈清溪(2004)。浅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的成长。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1卷第4期。
陈清溪(2004)。从全国发展会议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1卷第1期。
陈木金(2006)。「教师效能谈重建师道精神」-国语日报13教育。
教育部(1996)。中华民国教育报告书。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教育改革总谘议报告书。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我国教育视导制度改进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全国教育发展会议-教育部资讯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重大议题。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各县市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督学研习。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教师手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行政规则-公教分途。教育部资讯网路。台北:教育部。
基隆市政府(2005)。人事服务手册第二章-公务人员任审。基隆:基隆市政府。
基隆市政府(2005)。基隆市政府九十七年度教育视导计画。基隆:基隆市政府。
基隆市政府(2005)。基隆市九年一贯课程教学辅导团设置暨作业要点。基隆:基隆市政府。
基隆市政府(2006)。基隆市政府组织自治条例。基隆:基隆市政府。
庄荣霖(1994)。国中教职员工工作满足与组织承诺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
马信行(2003)。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之综合分析。特别报导。撷自网路资讯:http//www.cpa.ncnu.edu.tw
高雄县政府教育处(2006)。高雄县政府教育处职掌。高雄县:高雄县政府教育处。
梁云霞(2002)。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这条路-看见想像的学校。台北:远流。
曾灿金(2006)。美国学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国国民小学实施可行性之研究。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舒绪纬(1989)。国民小学教师沟通满意与工作满一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师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黄台生(1980)。台湾省乡镇辖市公所公务人员工作满足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黄昆辉 主译(1986)。教育行政原理。台北:三民出版社。
黄昆辉 (1988)。教育行政学。台北:东华书局。
黄光雄、蔡清田(2003)。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际。台北:五南。
黄旭均(2004)。课程领导理论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
翁福元(1998)。迈向二十一世纪教育行政人员培育之反省与展望。「教育行政论坛」第二次研讨会资料。91年7月5日,取自网路资讯:http://www.epa.ncnu.edu.tw/y/won.html
张碧娟(1978)。国民中学教师工作满足感之研究-激励-保健两因素理论之探讨。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春兴、杨国枢(1987)。心理学。台北:三民书局。
张明丽(1991)国民小学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退休态度之研究。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润书(1993)。 行政学。台北:三民。
张火灿(1996)。薪酬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式,人事管理,第三十三卷第二期。
张火灿(1996)。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台北。扬智。
张弘勳(1996)。国民中小学学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忠祺(1997)。国小教师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国立台东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德锐等(2000)。发展性教学辅导系统-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
张玮恩(2001)。激励与工作满足之研究。长荣管理学院经营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素贞、颜宝月(2004)。九年一贯之学校「课程计画」实务探究与分析。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1卷第1期。
张素月、颜宝月(2004)。九年一贯课程之学校「课程计画」备查实务探究与分析-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双月刊二十一卷一期。
张玉成(2005)。优质教师应备能力新指标:迎接变迁的挑战。国民教育45卷3期。
张德锐等(2005)。我国中小学教师证照制度的比较与改革建议。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二十二期第一卷。
詹志禹、郑同僚、杨顺南等(2002)。探索教育。台北:台湾书店。
新竹市政府(2008)。新竹市政府教育视导计画。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铨叙部(2006)。现行公务人员给与简明表(含教师给与)。台北市:铨叙部。
邓文宏(2005)。组织变革知觉对工作满足、工作士气、工作绩效与组织绩效之关联性研究-以复华金融控股公司为例。
刘安彦(1989)。心理学。台北市:三民书局。
刘明德(1993)。管理学。台北市:桂冠。
刘真(1970)。教育行政(台十版)。台北:正中书局。
刘庆杨(2006)。学校行政与视导。网路社会通讯期刊第57期
http//www.nhu.edu.tw。
蔡林亮(1993)。劳工工作价值观、组织气候与工作满意之关系研究-以嘉义地区制造业劳工为例。国立中正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蔡进雄(2004)。学校行政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1卷第1期。
郑崇趁(1995)。教育计画与评监。台北市:心理。
郑燕祥(2000)。新世纪教育改革:多元智能与全球化、本地化及个别化-新世纪教育愿景。台北市:台湾书店。
郑世仁(2003)。期待与责难:破解九年一贯课程的迷失。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0卷第5期。
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1)。台湾省教育视导人员手册。台中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组织规程。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2006)。台北市政府组织自治条例。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台中市政府政府教育处(2008)。台中市政府教育处职掌。台中市:台中市政府政府教育处
卢香如(2007)。大学行政人员内部行销、工作满足及工作绩效之关联性研究-以某大学为例。高苑科技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欧用生(2004)。校长课程领导和专业成长-国立教育研究院筹备处研习资讯第21卷第1期。
总统府(1994)。省县自治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1994)。直辖市自治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1995)。教师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教育人员任用条例。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1998)。教师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1999)。教育基本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2000)。公务人员陞迁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2000)。公务人员服务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2002)。公务人员任用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 ()。地方制度法。台北市:总统府。
总统府 (2005)。公务人员俸给法。台北市:总统府。
锺燕宜(1986)。我国视导制度影响工作满意研究的整合分析。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中市。
萧焕锵(1997)。领导型工作特性与我国地方人事人员工作满足、组织承诺关系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金青(1991)。从态度与工作满足论校园职工人员的领导与管理。教育研究双月刊,21,49-58。
谢金青(1992)。国民小学行政兼职教师角色冲突与工作满意程度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艺娟(1991)。台湾省县市督学工作满足感之研究-由激力保健因素来探讨。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安田(1992)。企业管理。台北:五南。
谢文全(1986)。教育行政。台北市:文景。
谢文全(2003)。教育行政-实务部分。台北市:五南。
谢文全(2003)。教育行政学。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韩长淮(2002)。我国东部地区大学校院职员工作满意度之调查研究。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职专班硕士论文。
苏进棻(1991)。国民中小学校长角色冲突与工作满意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苏秀芬(1988)。工厂青年工作价值观与生活型态之研究。私立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台中市。
罗淑芬(1998)。中英教育视导制度之比较研究。暨南国际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南投县。
贰、英文部分
Adams,J. S(1965).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s. In L. Berkowitz(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Academic Press.
Alderfer,C.P.(1972).Existence,Relatendness,and Growth. New York:
Alfonso,Robert J. Gerald R. Firth and R.Firth and Richard F. Neville.(1981)Insturctional Supervision-A Behavior System Boston:Allyn&Bacon Inc.
Akinniyi.G.O.(1987).Perceptions and perferences of principals'and teachers'supervisory behavior.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Bennis,W(1975).The problem:Integrat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In W.G.Monahan(Ed),Theoretical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ew York:Macmillan.
Blumberg,A.(1980).Supervisors and teachers:A privatc cold war (2nd ed.)Berkeley,CA:McCutchan.
Beach, Don M.& Reinhartz, judy(1989),Supervision:Focus on
instruction.New York:Harper&Row.Blum,M.L.&J,C.Nayl (1968)
Blum,M.L.&J.C.Naylor(1968).Industrial Psychology:It,s theoretical and social found, New York:Harper&Row,Inc.
Cambell.j.p Dunnette,M.D.Lawer,E.E.,&Weick,K.E (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New York:McGraw-Hill。
Cman.B.D.(1971).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general supervision
of instruction:A synthesis of research findings.Ann Atrbor,
Cribbin.J.J.(1972).Effective.Managerial Leadership,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Inc.
Carl D Glickman, Supervision and Instruction:A Developmental Approach(Boston:Allyn and Bacon,1985).
Chapman,J.D.(1900)School-based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London:Falmer.
Charm,R.D(1968).Personal causation:The internal afectiv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Acdemic Press.
D'Aveni Richard A & Robert G unthse, Hypercompetition:Management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cevvering ,the free press,1944.
Davis,R.C.(1951).The Fundamentals of Top Management. New
Dimock,M.E.& Dimock,G.O.(1969).Public Administration(4thed.),
Behavior,42-48
Davis(1984), Human rel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Study of HM Inspectorate
in England and Wales:The Rayner Report(London:HMSO,1982).
Dessler,G."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ment:A Contingency
Approach",Englewood Geiffs.N.Y.Prentice-Hall.p.63-69
(1976)。
Dunno,and Ftler(1994).Motivating people.In S.M. Shorttell,and A.D.
Daluany,Health care management.
Distefano & W.Pryer Margaret(1966). Job Satisfaction:Issuse and Problem Personnl ychology,19,pp.324-339.
Eye,Glen G. Lanore A.Netzer.Supervision 0f Instruction-A Phase of Administration N.Y.:Haper and Row,Publishers. ournet,G.P,M.K.
Fournet,G.P, et al.(1966).Jobs Satisfaction:Issues & Problems.
Personnel Psychology,19(2),165-183.
Gellerman Saul(1963).Motivation and Productivity,3rd ed. New York:
Gibson,J.L. & Klein,S.M.(1970).Employee attitudes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length of service:A reconceptualiz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3,411-415.
Good,Cater V.(Ed.)(1973).Dicyionary of Educatcion(3rd Ed.)
New York:McGaw-Hill.
Griff,F.(1979).Administrative theory in education:Text and readings(p.71).Midland.MI:Pendell.)
Giickman,C. D.(1990)Supervision.of instrucation:A devepmental
approach.(2nd ed.).Boston:Allyn& Bacon.
Gordon,S.P.(1989).Developmental supervision,supervisior flexibility and the post-observation conferenc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Georgia.
Giickman,C. D.& Bey,T. M(1990).Supervision. In
W.R. Houst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A project 0f the association(pp.549-566).New York:Macmilla.
Hppock,R(1935).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Harper&Row Inc. Katzk& Kahn R.L(1978).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 N.Y
Hppock,R(1935)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Harper&Row,271
Hilgard,E.R,(1956).Theories of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6)
Herzberg(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New York:John Wiley andsons.
Hilgard,E.R,&Marquis D.G.(1961).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2nd Ed)New York:Appleton -Century-Crofts.(6)
Hilgard,E.R.(1962)Introducation to psychology(3 rd Ed).New York Harcourt,Brace and Co.(4-7,10)
Herzberg(1966).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Cleyeland:World
Hulin,C.L.& Smith,P.C.(1965).A linear model of job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49, 209-216. Handbook of Individual & OrganizationalPsychology,53,.
Hackman,J.R. & oldham,G.R.(1980).Work Redisn.Reading,MA:Addison-Wesley。
Harrtis,B.M.(1985).Supervisory behavior in education(3r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Jacques Heynemand et Dolores Gagnon(1998).La Supervision Pedagogiqe.Les Editions Logiqes.
Korman,A K.(1968).Task success,task population and selfesteem as
Lawler,E.E(1970).Job attitudes and employee motivation:theory, research,and practice.Personnel
Psychology,23,223-227.
Lawler,E.E(1973).Motivation in work organization.California:
Brooks/Cole.p.86 psychology.Chicago:Rand McMally.
Dunnette(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Maslow,A.H.(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50,370-396.
Maslow,A.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Morgan,C.T,&King,R.A.(1966).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3rd Ed.)New York:McGraw.-Hill.(4)
McCormick,E.J.and llgen,D.(1985).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Morris
Cogan,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3).
Oswald,L.J.(1995).School-based management:rationale and
no ED 381857)
Oswald,L.J.(1995).School-based management.ERIC digest,number 99.
educational manag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4950)
Porter,L.W.&Lawler,E.E (1965).Mangerial Attitudes& performance. IIIinoiss:Homewood Company.
Robbins,,portment Organuzational,Mxico:Prentice Hall(1986) . Robbins,Steoge 0,(1992),Management 4rd ed.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Robbins,S.P., Organuzational BEHAVIOR(8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Interintional(1998).
Robert Goldhammer,Robert H.Anderson,and R0bert Akrejewski,Clinical Supervision:Special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ing 3rd ed(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93)。
Recherche(2002)。Rapport de I, ispection generale de I,education nationale.La documentation Francause.
Smith.P.C, Kendall, L.M.& Hulin C.L.(1969).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Chicago:Rand McNally.
Seashore, S E,& Taber,T.D(1975).Job satisfaction and
correlations. American Behavior&Scientists,18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s,18,347.
Saal,F.E.&knight.P.A(1988).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Science&Practice.Grove of california:Brooks/Cole.Steers, Richard M.,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4th ed), New York:Ha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4).
Steers,R.M.(1994).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Vroom, V.H(1964).Work and Motivation.New York: John Wiley &
Wiles.j. &Bond.j(1986).Supervision-A guide to Practice, Columbus,
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Wheeless L.R.,Wheeless V.E.& Howaed,D(1984).The Relationships
被引用文献
文章公开取用时,将寄通知信至您填写的信箱地址
购物车中已有多篇文章,请问是否要先清除,或一并加入购物车中购买 ?
地址:234台湾新北市永和区成功路一段80号18楼
中国大陆进口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
加入会员完全免费
申请成功后您便可使用
airitiLibrary
所提供的个人化服务!
管理我的最爱期刊清单
管理文章下载记录
管理经常查询的关键字
点数储值优惠
请输入经常使用的电子信箱方便记忆
限定为6-16个半型大小写英文字、数字及底线_为主的符号
再次输入密码
--请选择--
备用电子信箱
我已经了解并同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