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根治术后psa,检查psa7.82.请问还需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叶定伟大夫本人发表
前列腺癌达芬奇术后PSA指标缓慢上升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1、上升是否为正常?咨询当地医生说只要不超过0.2就是正常,不需任何治疗,继续观察。
2、为什么会上升?是否下一次又会升高,一直等到0.2再治疗,这期间毫无办法?
3、需要注意些什么,病人很焦急,难道这期间没有任何治疗手段?
所就诊医院科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治疗过程:达芬奇手术
检查资料:
还是需要根据PSA指标而定,如果超过0.2需要评估后决定放疗还是内分泌治疗。
状态:就诊前
叶主任您好,病人前几天又去做了PSA复查,指标由两个月前的0.08上升到0.17了,咨询了当时手术的医生,他说可以治疗了,需要打针吃药,病人又咨询了另外的泌尿外科教授,他的意见是再等等看,毕竟还没到0.2,而且如果治疗也建议放疗,不要先打针吃药,现在病人也很纠结,想听听叶主任的建议,谢谢您。
超过0.2再干预。
状态:就诊前
叶主任您好,鉴于已经到了0.17,所以前几天找了当时手术医生看了门诊,他说再验一次PSA及做一个盆腔磁共振,PSA结果为:总PSA为0.188,游离PSA为0.007,游离PSA/总PSA为0.04。从之前的0.17到0.188也就间隔了一个星期,上升太快了。
而盆腔磁共振检查结果为:前列腺根治术后:前列腺及两侧精囊腺缺如。盆腔所见诸骨未见异常信号灶。膀胱充盈可,壁光整,腔内未见异常信号灶。两侧腹股沟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DWI上呈较高信号。检查结论为:前列腺根治术后改变。两侧腹股沟多发小淋巴结,请结合其他检查。
想咨询叶主任,鉴于目前检查结果:
1、检查结果两侧腹股沟见多发小淋巴结显示,是否可判定为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
2、您建议的下一步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治愈的可能吗?可以通过挽救性放疗来根治吗?还是只能打针吃药这种姑息疗法?
3、是否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再定治疗方案?若再观察的话,则需要观察多久再验一次PSA?谢谢您百忙中给出建议。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还有一事想咨询您,我父亲还有个症状已经有段时间了,他的右腿膝盖附近区域老是痛,特别是走路时间长了后更加痛,应该不会是骨转移吧?按照目前的PSA水平以及最新的盆腔磁共振来分析,肯定不会转移了吧,他有这个担心。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按照当时手术医生的要求只做了PSA及盆腔MRI的检查,需不需要做比如骨扫描?PET-CT?以及PSMA扫描这些检查呢?谢谢您的回复。
骨扫描可以做个看看
状态:就诊前
使用付费咨询服务
患者h***购买了大夫
次咨询服务
状态:就诊前
尊敬的叶主任,对于您建议的说超过0.2需要评估后决定放疗还是内分泌治疗,那么这个评估方法到底是什么?是否贵院有专门的判别仪器?病人上个月的PSA是0.188,盆腔磁共振检查结果也是好的,照趋势判断,肯定马上会上升到0.2,治疗已迫在眉睫。那么基于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放疗还是内分泌治疗如何判别?我们非常迷茫,每天寝食难安。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不建议放疗只做内分泌治疗,因为毕竟没发现原始病灶,而且癌细胞会通过血液隐藏在身体各处,贸然放疗也不会起到很好的疗效,还要承担放疗后的副作用,内分泌治疗则免去了这方面的顾虑;另一种观点是建议先放疗或者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他们的判断是术后出现PSA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手术残留肿瘤关系大些,及时的盆腔放疗还有根治机会,等时间长了真转移了连根治机会都没有了,只好终生内分泌治疗了,所以可以试用盆腔放疗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放疗后PSA还是没有下降,那么考虑有远处转移灶存在,就加用正规内分泌治疗,现在放疗是预防性的,等局部复发灶长大到磁共振能发现时再去做放疗就晚了。所以我很纠结,既担心放疗没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承担副作用,白受这种苦,但是也很希望盆腔放疗能完全根治,起到根治手术后第二次完全治愈的作用。毕竟内分泌治疗是终生的,也会产生很多副作用,还有耐药性、转非等等带来的痛苦。能否请叶主任在两种方法选择上给予指点迷津,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希望有质量的延续生存期。感谢您。
复发后可以选择挽救性放疗,有一定治愈机会。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好,我预约了3月7号上午您的特需门诊,想请您帮助诊断给出下一步的治疗建议。想咨询您一下,我们想在贵院做个psma扫描,以全面诊断是否局部复发?不知当天能否做?结果需要几天?因为我外地赶过来,不知道大概需要留在上海几天时间。万分感谢您
PSMA需要到专人处预约才能做,当天做不到的。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您好,前几天在贵院做了PSMA扫描,结果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全身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灶。鉴于目前psa指标已到0.26,您的下一步诊治建议是先放疗试试看,还是直接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如果尿控好的话,最好是做放疗吧!
状态:就诊前
使用付费咨询服务
患者h***购买了大夫
次咨询服务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您好,再次打扰您,您还记得我父亲的病情吧,我父亲一直坚信他的病情就是局部的问题,还是想通过放疗来根治,于是在3月18日做过复查,指标是0.33,4月5日开始在浙一医院放疗(没有加内分泌治疗),放疗当天的早上又做了复查,指标为0.39(放疗前),经过两周的放疗,昨天又去复查指标,为0.32,下降了0.07,所以我想请教叶院长,两周的放疗,指标下降了0.07,这可不可以说明就是放疗起了作用?能不能断定我父亲的生化复发就是局部的问题?
另外,关于放疗期间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叶院长,我父亲的白细胞计数(WBC)从放疗前的4.5降至3.1;淋巴细胞比率从34.00降至19.62,淋巴细胞计数从1.53降至0.6是否正常?需不需要调整放疗方案?真的好期待叶院长在这方面给予指导?万分感谢您!
继续观察PSA变化,放疗可能起效了。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您好,再次打扰您,我父亲4月5日开始在浙一医院放疗(没有加内分泌治疗),一直到5月24日整个疗程结束,一共35次。这一个半月的时间,PSA指标从放疗前的0.39一直到现在的0.16,下降了0.23,整个疗程中除了偶尔有几次晚上腹痛难忍外,身体状况都比较平稳,就是淋巴细胞比率的数值有些变化,具体为34.00-28.00-19.62-13.32-9.82-11.42-15.92,而淋巴细胞计数也有些变化,具体为1.53-1.00-0.60-0.49-0.36-0.44-0.51,其他都还好的,人没有其他不适,我就像请问叶院长,放疗结束后,我父亲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吗?比如指标的复查大概间隔多久查一次?饮食上生活上有没有什么讲究?需不需要一些中医上的调理呢?谢谢叶院长百忙中给予指导。
注意锻炼身体
状态:就诊前
叶院长好,感谢您的回复。冒昧打扰您,听放疗过的病友说放疗后的副作用,短期内不一定显现,有些会在放疗结束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后才会出现,您觉得这个观点有道理吗?如果这种情况存在的话,现在有没有一些可以提早预防的措施,还是只能等到这种情况出现后再制定相应措施。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晚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大夫,我爸这样的情况,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病情描述:男,64岁。我爸前列腺癌晚期,肝脏及全身骨转移,刚查出psa146,穿刺评分4+5。双德治疗加唑来磷酸三个半月,psa分别是3.17
请问大夫,psa这样下降,是否肝脏 骨内的癌细胞也会缩...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1、确定下步治疗。
2、可以去上海有叶教授当面诊治?
病情描述:日,河南省肿瘤医院MRI影像诊断报告,检查名称:盆腔平扫加动态增强。影像表现:前列腺增大,呈T1W1等信号,向前上突入膀胱内,并与之分界不清,前列腺边缘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疾病名称:psa正常,前列腺送检组织癌细胞3+4。&&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去除癌细胞多还是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新技术去除癌细胞多?
病情描述:前列腺增生肥大7年间服药,后药物没用经尿道切除3叶前列腺,送检组织验出癌细胞3+4,后因尿失禁及身体原因回家休养理疗,想问问医生癌细胞根治术是微创还是开腹大手术?我听说上海周浦有质子重离...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前列腺癌根除手术后三个月一直尿频尿急,是什么原因,劳烦朱教授看一看。
病情描述:男,62岁。朱教授,我父亲患前列腺癌于去年11月1日叶定伟院长和您为他手术,住院号500829,首先感谢住院期间您的关心。至今已于12月14曰和2月15曰两次复诊,psa分别为0.059和0.027,没作辅助治疗...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主治医生看完核磁共振结果,指检后说肯定是前列腺癌晚期。...
病情描述:现在已经严重压迫,大便吃力,小便堵死,造瘘2天了。最近几天打算活检,骨扫描。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应直接手术然后再内分泌治疗还是内分泌三个月后再手术?内分泌治疗后会不会导致切缘...
病情描述:男,67岁。确诊前癌时,psa11.31,穿刺4+5=9,骨扫描左侧骶髂有浓影,怀疑退行性性变,没有骨转移现象。。主治医生说内分泌治疗三个月后手术。现已内分泌治疗一个半月。康士德和注射亮丙瑞林。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专病门诊&&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安排穿刺?患者导尿管一直戴着,快三个星期了,需要换吗?
病情描述:患者,上个星期五已在您那边看了,等您穿刺床位安排。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跟吕医生做蜂疗治疗
病情描述:男,58岁。前列腺癌,确诊前psa54,评分3+4,骨扫描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显示侵犯精囊,淋巴结尚未发现转移,评分4+5,16年12月30日手术,目前还没有测psa及相关数据,想跟吕医生做蜂胶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本人患前列腺癌 今年五月份高旭医生给我用机器人做的微创手术 手术成功 十月在沈阳医大一院行放疗
放疗前pas值为0.048 放疗结束一个月查psa值为0.008 请问 这个值是高还是低 以后多长时间查一次...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叶定伟大夫的信息
前列腺、膀胱、肾脏、睾丸、肾上腺、阴茎、腹膜后等部位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擅长以手术为主,综合化疗、...
叶定伟,男,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出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肿瘤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沈益君大夫本人发表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一年半PSA升高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从2014年9月开始,T-PSA增长很快,请问是否是生化复发还是已转移?我现在身体感觉、撒尿都正常。该怎么办?如何治疗?还需要做什么检查?急切恳请您的帮助。谢谢!
所就诊医院科室:
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
治疗过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副主任医师
目前PSA有逐渐升高趋势,但还没有到生化复发的标准(一般要超过0.2),不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建议1月后再复查一下PSA。
状态:就诊前
谢谢您在百忙中回复!待我复查得结果后再咨询您。祝好!
状态:就诊前
沈主任您好:
按照您的医嘱,我日、12月26日又去医院复查,结果如下:
T-PSA F-PSA
与上月比较
1、
+0.027
2、
用药情况:从起用比卡鲁胺50mg/日,博恩诺康(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mg/支/月。
请问:这样治疗是否恰当?还应做何检查?博恩诺康和达菲林哪个更适合我?我的病现处何种情况?应注意什么?谢谢!
&副主任医师
PSA不超过0.2可以继续观察的。
你目前已经开始内分泌治疗,达菲林和博恩诺康,前者是进口的针剂,效果应该一样的。建议再做一下全身复查,包括骨扫描和盆腔磁共振。
状态:就诊前
谢谢您在百忙中回复!待我复查后再咨询您。祝您健康!
&副主任医师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晚期&&
希望得到的帮助:大夫,我爸这样的情况,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病情描述:男,64岁。我爸前列腺癌晚期,肝脏及全身骨转移,刚查出psa146,穿刺评分4+5。双德治疗加唑来磷酸三个半月,psa分别是3.17
请问大夫,psa这样下降,是否肝脏 骨内的癌细胞也会缩...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1、确定下步治疗。
2、可以去上海有叶教授当面诊治?
病情描述:日,河南省肿瘤医院MRI影像诊断报告,检查名称:盆腔平扫加动态增强。影像表现:前列腺增大,呈T1W1等信号,向前上突入膀胱内,并与之分界不清,前列腺边缘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疾病名称:psa正常,前列腺送检组织癌细胞3+4。&&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术去除癌细胞多还是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放疗新技术去除癌细胞多?
病情描述:前列腺增生肥大7年间服药,后药物没用经尿道切除3叶前列腺,送检组织验出癌细胞3+4,后因尿失禁及身体原因回家休养理疗,想问问医生癌细胞根治术是微创还是开腹大手术?我听说上海周浦有质子重离...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前列腺癌根除手术后三个月一直尿频尿急,是什么原因,劳烦朱教授看一看。
病情描述:男,62岁。朱教授,我父亲患前列腺癌于去年11月1日叶定伟院长和您为他手术,住院号500829,首先感谢住院期间您的关心。至今已于12月14曰和2月15曰两次复诊,psa分别为0.059和0.027,没作辅助治疗...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主治医生看完核磁共振结果,指检后说肯定是前列腺癌晚期。...
病情描述:现在已经严重压迫,大便吃力,小便堵死,造瘘2天了。最近几天打算活检,骨扫描。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应直接手术然后再内分泌治疗还是内分泌三个月后再手术?内分泌治疗后会不会导致切缘...
病情描述:男,67岁。确诊前癌时,psa11.31,穿刺4+5=9,骨扫描左侧骶髂有浓影,怀疑退行性性变,没有骨转移现象。。主治医生说内分泌治疗三个月后手术。现已内分泌治疗一个半月。康士德和注射亮丙瑞林。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专病门诊&&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安排穿刺?患者导尿管一直戴着,快三个星期了,需要换吗?
病情描述:患者,上个星期五已在您那边看了,等您穿刺床位安排。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跟吕医生做蜂疗治疗
病情描述:男,58岁。前列腺癌,确诊前psa54,评分3+4,骨扫描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显示侵犯精囊,淋巴结尚未发现转移,评分4+5,16年12月30日手术,目前还没有测psa及相关数据,想跟吕医生做蜂胶
疾病名称:前列腺癌&&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本人患前列腺癌 今年五月份高旭医生给我用机器人做的微创手术 手术成功 十月在沈阳医大一院行放疗
放疗前pas值为0.048 放疗结束一个月查psa值为0.008 请问 这个值是高还是低 以后多长时间查一次...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沈益君大夫的信息
泌尿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特别是膀胱肿瘤的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包括全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回肠...
沈益君,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共党员,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德州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沈益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泌尿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肿瘤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关注今日:8 | 主题:194840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4年零21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创)
目前,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被确诊的最常见的肿瘤,是癌症的第二大死因,其死亡率为20%,(在瑞典为55%)。由于更少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每年增加2%-3%。在过去的十年中,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许多可治疗的肿瘤在较早期得以确诊,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冷冻治疗亦使前列腺癌患者获益,改进的前列腺切除术的死亡率已下降。
尽管死于前列腺癌是常见的,这里还存在一个未能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否可能通过早期诊治来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换言之,若不进行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是否以足够快的速度发展而致大多数男性死亡?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诊断时没有转移的病人生存时间超过10年,63%最终死于前列腺癌,诊断时没有转移而低于65岁的患者,未进行治疗的75%死于前列腺癌。进行激素治疗的患者,Gleason评分2~4级的病人15年死亡率为9%,G5~7为28%,G8~G10为51%,就10年生存率来说,延迟治疗为83%,根治性切除术为93%,放疗外照射为62%,而间质内125I放疗,放射性金种子治疗,在大量病人中控制局限性前列腺癌是无效的,这已得到证明。
自然病程对治疗的指导
然而,考虑到前列腺癌最好发于老年人,所有治疗是否确实必要,许多人对此心存疑问。
为了回答此问题,有人曾经建议通过比较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的病人和未治疗的病人(警惕性等待)而进行一项长期随机的前瞻性实验。然而在绝大多数现在工作的泌尿外科医生退休多年以后,这些临床实验的资料仍将无法得到。因此,为他们及其治疗的病人提供一些额外的指导是必要的。为了提供这些答案,应调查未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及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我们可从许多方面得到观察此种疾病自然史的洞察力:(1)血清PSA的纵向研究,(2)延迟治疗的结果,(3)无效治疗的结果(如间质放疗),(4)根治术后死亡男性所有资料。
1,血清PSA的纵向研究
血清PSA的纵向研究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肿瘤进展的一个回顾性评价。最广泛的研究来自Baltimore衰老纵向研究。这是Maryland
Bethesda国家老年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一项富有前景的研究。这项研究的参加者是社区自愿者,他们大约每二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心理,精神及医学方面的测试。在每次检查时保存血清样本。Carter等利用确诊前平均保存了17年的血清样本检测正常人,BPH患者,局限性及转移前列腺癌的患者(Carter等,1992A)。在诊断前15年,前列腺癌已转移的患者,其PS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即BPH患者和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另外这些患者PSA每年的变化速度亦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在转移癌症确诊前平均9年,PSA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些资料表明,至少在确诊前10年,转移癌症患者已至晚期而未得到认识。这提示在前列腺癌诊断后第一个10年的死亡率并没有衡量任何治疗方式的效果,而且治疗后10年死亡率仅仅反映已是晚期而无须治疗的患者人数。
这项研究和Cann等所作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应用PSA化验的诊断中重要的时间平均为4-5年。因此预测现在的肿瘤特异生存率,这4-5年的重要时间应考虑进去。
2,延迟治疗的结果
Aus(1994)对年死于瑞典Goteborg的536例已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有些病人从诊断到死亡,随访时间达25年之长。他的研究认为两点是重要的:第一,评价局限性前列腺癌对肿瘤特异生存率的影响,随访的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诊断时没有转移的病人生存时间超过10年,63%最终死于前列腺癌。进一步分析该资料表明,随访10年后前列腺癌死亡率没有下降而到25年后呈持续上升,对于各期各级肿瘤来讲都是这样。第二,他发现,高分化和早期肿瘤(T2)的肿瘤特异生存率的中位数大约是15年。这些资料与Whitmore的系列研究结果相一致。Whitmore组肿瘤特异生存率为15年的只有68%。Aus(1994)总结后认为15年是肿瘤特异死亡率分析有意义的最早时间。他也强调了年龄在诊断中的重要性。诊断时没有转移而低于65岁的男性患者,未进行治疗的有75%死于前列腺癌。在瑞典的另一项研究中也证明确诊时的年龄是一项重要的预后因素。例如,肿瘤1级的患者,因前列腺癌而缩短的寿命从45-55岁的11年
到75-80岁的1.2年。
Albertsen等分析了451例T1和T2期肿瘤长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15.5年)。这些病人诊断后随即或稍后进行了激素治疗。Gleason2到4级前列腺癌患者15年死亡率为9%,G5到G7为28%,而G8到G10为51%。他们估计寿命缩短的最大期望值在G5-7期肿瘤为4到5年,8到10期为6到8年。尽管低分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别,在这项研究中只有10%患有肿瘤。这些肿瘤现在已很少通过穿刺活检来证实。Gleason5-7级肿瘤研究结果中前列腺癌28%的死亡率表明65-75岁男性在15年内将死于前列腺癌而不是其他。如果要问生存15年后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的比例,答案是46%。
认识到绝大多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肿瘤为中高分化,这些研究表明当未进行治疗时,大约50%生存15年的患者死于此种疾病。
1993年Adolfsson等分析了从1980年以来报道的对局限性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放疗,延迟治疗结果的多项研究。他们发现延迟治疗的疾病特异10年生存率为83%,根治术为93%,放疗外照射为62%。
1994年Chodak等进行了一项823例病例的混合分析。但Chodak组中的许多病人在疾病进展期接受了激素治疗。基于这些原因,许多病人发现转移的时间延迟了。当进行决策性分析时,这种因素必须考虑进去,这些资料不能用来预测在转移性疾病诊断后2-3年的平均生存年限。这些估测只是那些未进行激素治疗的。绝大多数激素耐受的转移性疾病患者平均寿命为12个月。
4,无效治疗的结果
为获得一个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更好的评价可以应用无效治疗的结果。在十多年前通过使用腔内125I或放射活性金种子,但已被证明在大量病人中控制局限性前列腺癌是无效的。因此,那些无效治疗的结果提供了另一种评价前列腺癌自然史的方法。因为绝大多数病人行盆腔淋巴结切除,这些病人的临床分级分期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更加相似,这些结果在许多方面确实比那些延迟治疗组的结果更实用。实际上这些也许是最具代表性的未治组,它们可用来与根治术相比较。
两个大组的长期效果已报道。Fuks等总结了用125I种植治疗的长期效果。从年679例病人接受了治疗,平均年龄为6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97个月。590例(占87%)临床分期为T2期,87例(占13%)为T3期。组织学分级低的有249例(37%)中度362例(53%)高度41例(6%),未知4%。所有的病人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只对其中679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进行分析。5年和10年确实无转移的可能性分别为68%和44%。即使在最合适患者组的病人,其结果也不佳,T2A期淋巴结阴性的病人10年有25%发生转移,T2B期为45%,T2C期为55%。G1期病人有30%发生转移。G2期为50%,G3期为70%。作者认为这些资料提示局限性前列腺癌残余瘤体的存在和复发,可能促使肿瘤扩散,如果要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就需要早期完整地切除远方肿瘤,尽管没有提供死于前列腺癌的信息,他们确实说明在植入后第十年,actural曲线对远处未转移的生存率和单个生存率实际上是等同的,这与远处转移的病人是不可治愈最终象其他病人一样必定死亡的事实也是一致的。
Lerner等分析了年360例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并行腔内放射活性金种子和放疗外照射联合治疗的病人的结果。对T1B及T2期肿瘤病人,若盆腔淋巴结阴性10年死于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13+7%。
5,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随访结果
为了分析前列腺未治将会怎样以及与根治术相比会怎样,我们已经回顾了未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为作这个比较,John Hoppkins医院分析了年561例拟行根治术的患者的结果。其结果为拟行根治术的561例中,行外科手术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阴性的501例,因淋巴结冰冻切片阳性而未行根治术的60例。尽管因为有更好的选择, 根治术经常受到批评,Johnsson等组的研究经常被引用。确实,John Hoppkins根治术组比Johnsson等组和Fuks等组的损害更深。在比较10年实际无进展的生存可能性时,与Johnsson的病人的53%和腔内125I放疗病人的44%相比,John Hoppkins 拟行根治术的全部病人的69%未进一步发展。John Hoppkins
医院与Fuks等组淋巴结阴性的病人相比,10年实际未进展率分别为79%和44%。这些资料提示,与高选择的未治的病人或无效治疗的可比较的病人相比,行根治术的病人在10年内更可能无进展。
分析在根治术后头十年内死亡的病人的病理分期是十分有趣的,实际上所有病例在病理上呈晚期表现:93%包膜浸润,67%精囊侵犯,40%石蜡切片证明淋巴结转移而非冰冻切片。相似地,大多数患者有晚期疾病:57%Gleason评分8到10分,33%为7分,只有10%评分6分。这些资料又一次支持有明显局限性疾病死于诊断后头10年的病人比预计的分期更晚。
在血清PSA纵向研究,延迟治疗,无效治疗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已经评价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影响未治病人肿瘤特异生存率的一个主要因素为诊断时的年龄。瑞典的研究已经表明如果低于65岁的患者未治,75%最终死于这种疾病。
肿瘤特异十年死亡率是无意义的,不能用来作为衡量局限性前列腺癌任何治疗疗效的尺度。10年死亡率仅仅反映的是无需治疗晚期疾病患者的人数。这些结论来源于已知转移病人PSA进展,局限性前列腺癌延迟治疗的长期结果,以及根治术后头10年死亡病人的病理分期。
15年是肿瘤特异死亡率分析有意义的最早时间,考虑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大多数为中高分化肿瘤,可以估计保守治疗时45%到50%生存15年的患者将死于前列腺癌。
10年无转移是判定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的合理的早期终点。然而,只有患者肿瘤应景转移时中止激素治疗,这个终点才可信。在局限性进展时,早期激素治疗会人为地延迟这个终点。不能对早期激素治疗组进行评价。
诊断中检测PSA的主要时间为4-5年。因此,当应用组织学结果去预测现在肿瘤特异或无转移的生存率时,这5年主要时间必须考虑进去。
未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只有在一个长期过程后才出现死亡。这有多个重要的临床暗示。对于生命有限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无需侵袭性的治疗。然而因为现在人的寿命延长,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医生需要一个更好的工具去评价潜在的寿命。并且,因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进展和死亡要经过如此长的一个过程,当疾病局限时有一个合理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的机会是可能的。这个结论来自于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PSA 的回顾性分析,其表现与局限性疾病进展一致。尽管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明确治疗会提高肿瘤特异生存率是可能的,然而在过去评价这种可能性是不可能的,因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可治愈阶段很少被确认。然而现在随着筛选技术的提高,在更早的可治愈期诊断前列腺癌是可能的。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对无临床证据50岁及以上男性的前列腺解剖活检时,证明大约30%有腺瘤生长。然而,临床检测到的前列腺癌进展所致生命危险为10%。尸检时前列腺癌的高患病率与临床肿瘤的低发病率的不一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前列腺癌最好不立即手术。特别的,仅仅以PSA升高而诊断的肿瘤临床上是否懒惰了一点,或者这些肿瘤是有意义的,但诊断的早了一点?
为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一研究所作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比较了因PSA升高而发现的不可知的前列腺癌,经DRE可触知的前列腺癌以及因膀胱癌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偶然发现的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点。55例患者仅因升高的PSA而诊断(T1C期)。他们的肿瘤分级常较高,(55%分级为G4 或5级中的初级和二级),一些浸润到腺体外(40%)。与可触知的34%相比,只有11%T1C期肿瘤有晚期病例特征(P<0.001),而静止期的肿瘤的比例从13%降到8%无明显意义。这种情况与膀胱前列腺切除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前列腺癌中的78%被认为是静止的,没有一个有晚期病理特征。 其他研究所也发表了相似的结果。绝大多数仅依据升高的PSA而检测出的前列腺癌在临床上是重要的,比那些可触知的肿瘤更可能通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而治愈。
一,临床检测的肿瘤慢但不可避免的进程
上一节已详细说明了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及治疗指南。直到最近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仍没有很好的文献。然而,关于发生转移和死于前列腺癌的长期危险性的文献已由两个大组发表,所研究的患者患有临床局限性肿瘤,接受保守治疗。
在世界上6个医学中心对828例患者进行的集合性分析中,Chodak等记录的高分化肿瘤10年发生转移率为19%。,中分化为42%,低分化为74%。尽管可信区间超过10年,但在长时间内,转移持续发展。在Chodak组中10年肿瘤特异死亡率(13%)与中高分化肿瘤相同,这也反映了记录整个影响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时间间歇是不够的。对低分化肿瘤来说,10年66%死于前列腺癌。
Albertsen等报道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中的451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在65到75岁,接受保守治疗。高分化肿瘤10年CSMR为9%,中分化为24%,低分化为40%。与年龄相当的对照组相比,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70.9岁)估计减少3.8到5.2年寿命(表1)。尽管作者强调高分化肿瘤G2-4级患者和年龄相当的控制组生存时间一样长(占这个合适组病人总数的9%)。其余91%中低分化肿瘤患者,保守治疗后寿命明显缩短(见表1)。
一些前列腺癌进展缓慢,对患者整个健康来讲危险甚小。这些肿瘤几乎都为T1a期,偶有T1b-T2期的,也为高分化,小的局限性肿瘤。然而大多数临床检测到的肿瘤是活动的,对那些年老或处于濒死状态的患者的健康或寿命还是有威胁的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有可能治愈的患者和能够生活足够长时间从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影响危险/效益比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肿瘤的性质,如果长期未治发生转移的危险性,手术治愈的可能性以及手术并发症。因为前列腺癌的长期发展过程,年龄和患者的疾病状态为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见表1)。Albertsen等清楚地记录了疾病状态对65-70岁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同时也证明那些保守治疗的中低分化肿瘤病人的寿命明显缩短(见表1)。尽管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效果在决策分析模式中是重要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肿瘤的转移率,患者的年龄和预期寿命。如果可以判定肿瘤的转移率是低的,除了低分化肿瘤的年轻病人,PSA筛选和治疗(放疗或手术)可能是有效的。象广泛的多研究所的集合性分析所报道的,若转移率是高的,其对未治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更大。即使有治疗的并发症,就获得的寿命而言,治疗的效益更明显。手术治疗的T1-2NXM0期各级前列腺癌患者整个生存率与决策分析模式中保守治疗的相比,15年为41%比29%。
(一) 年龄和健康
由于完备的较长的治疗过程,在为每个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病人选择治疗方法时,年龄和健康状况仍然至关重要。未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8到10年不太可能死亡,然而死于肿瘤的危险性至少在15到20年或更多年里是持续增加的。1989年,70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12.1年,75岁的低于10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的获益迅速下降。
前列腺癌好发于身体条件差的老年男性。相反,一些老年男性身体条件非常好,比同年龄组的预期寿命要高。通过对前列腺癌患者预期寿命全面的评价提出的临床措施可以使医生向病人全面地解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危险和益处,这样病人对治疗其疾病可以作出一个完善的决定。
(二) 通过临床预后因素选择病人
1,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血清PSA与临床分期进展成比例地增长。应用多克隆PSA检测,Stamy和Kabalin 能辨别(1989)一组209例病人的临床分期,但不能将B2期从B3期或C期从D期中区分出来。在大多数研究中,所有临床分期存在相当的重叠。
与临床分期一样,晚期病理分期与升高的血清PSA也相关,但在术前PSA和病理分期之间存在相当的重叠。高的术前PSA水平并不一定是晚期特征(穿破包膜,侵犯精囊,淋巴结阳性),低值也不一定提示就局限于器官内。Stamy等报道了3例PSA高(150-456ng/ml)而大的移行带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因此,PSA不能明确地确定单个病人的肿瘤分期,不能单独用来作为确定治疗的禁忌证。
2,Gleason分级
尽管已表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有非常长的肿瘤特异生存时间,有几项研究对早期确定治疗的必要性感到怀疑,这表明对高中分化的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保守治疗在10到15年内所增加的死于癌症的危险性很小。确实,Albertsen 等发现分化好的肿瘤对65-75岁患者的影响极小(见表1)。但这些大多为早期肿瘤(T1a期和一些T2期)且只占病人总数的9%。警惕性观察-保守治疗已被广泛推荐给老年人或期望寿命低于10年,以及期望寿命长而肿瘤较小,局限,分化好的病人进行治疗。
与此相反,保守治疗时低分化肿瘤进展迅速,10年内肿瘤特异死亡率高。即使予以确定治疗,低分化肿瘤预后仍较差,因为诊断时通常肿瘤已侵犯到前列腺外。然而,通过早期检查,许多分级高的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时就可发现,这样的肿瘤预后较好。尽管Gleason分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它不能用来绝对决定预后和确定治疗。
3,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也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术后结果,但在被认为局限的肿瘤的各个亚期T1-2NX里还没有证明它是一个强有力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因为绝大多数病人已经发生转移,所以晚期局部肿瘤预后是差的。当肿瘤生长侵犯侧沟或精囊可触知时,30%到50%的病人有淋巴结转移。即使那些仔细挑选的有T3期肿瘤的病人,也有67%侵犯精囊,20%淋巴结转移。除了阳痿的危险性增加外,前列腺切除时T3期肿瘤的死亡率不比T1-2期高。尽管切除T3期肿瘤可能会有所获益,但现在的资料没有记载这样的获益。
三,并发症
(一) 早期并发症
出血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这经常导致失血并需要输血。随着Reiner和Walsh 对背侧静脉丛和前列腺周围解剖的精确描述,外科医生已经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在一个无血的手术野,术者可以集中精力完整地切除肿瘤,选择性地保留神经纤维束,精确地重建膀胱尿道解剖结构。
几个大的医学中心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失血量估计值总结于表6。通过仔细地控制背侧静脉出血和精细地解剖前列腺尖部,控制精囊周围小血管,该中心的医生实质性地减少了术中出血。目前,其中一位医生的病人中75%失血量低于1000ml。失血量的减少加上严格的输血原则,已经降低了没有献自体血患者中的10%应用异体血。同样的输血标准适用于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捐献的自体血中只有21%重新输入。由于失血少于1000ml,大多数病人不需输血。作者不把术前献血作为常规,这样可节约费用。
2,直肠损伤
这种术中并发症比十年前少了许多。Mark(1994)总结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所有住院病人,报道手术死亡率为0.5%(7052例中的33例,手术死亡率指术后30天内)。对几个大的医学中心来说手术死亡率为3834例中的11例(0.3% )。低于1%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有直肠损伤。据报道,术前盆腔放疗,直肠手术,TURP术都是直肠易于损伤的因素。在切除尖部分离直肠尿道肌肉时最易损伤直肠。在直肠损伤时,直到前列腺切除完全后,才能进行修补。损伤通常修补两层,在结束时肛门括约肌扩张。应在尿道膀胱吻合口与直肠之间填塞一些网膜,以减少瘘管形成的危险。常规结肠切除术是不必要的。然而对术前盆腔放疗的病人应考虑暂时的大便改道。
(二)晚期并发症
总的来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在最近的研究中明显降低。
1,尿道狭窄
据报道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0.5%到9%患者吻合口发生狭窄,有一组报道456例病人中17.5% 发生狭窄。之前曾行TURP术,术中过量失血,吻合口尿道的向外牵拉可能会导致狭窄。任何影响粘膜对粘膜对合的因素都会增加狭窄的危险性。简单的扩张通常只对很短的膜样狭窄长期有效。大多数吻合口狭窄需要冷刀切开或间断扩张以维持足够的尿流率。
尿失禁仍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最麻烦的并发症之一。美国肿瘤外科委员会调查了484家医院,以评价在美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人的地位。在1796例术前排尿可控制的男性中,330例(占19%)每日需要尿垫,3.6%术后完全尿失禁。Fowler 等报道了从年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抽样人群中的31%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与此相反,大多数拥有学识渊博的专家的中心报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低于10%的病人在术后尿失禁。尽管在调查中尿失禁的高发生率,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很少对此感到烦恼,且对他们的疗效非常满意。
作者总结了他们的资料以明确经会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与尿失禁的有关危险因素。对最近390例中的绝大多数来说,排尿控制平均恢复时间为1.5月。术后一年92%得到控制,二年时95%得到控制。应用多变量分析,作者评价了临床或病理分期,前列腺的大小,术中失血量,前列腺尖部可触知肿瘤的存在,术后失血,病人年龄,体重,TURP的手术史,或吻合口狭窄的发展是否会影响术后排尿控制。病人的年龄和吻合口狭窄发展与否都会影响排尿控制的恢复。临床T1a或T1b期病人,65岁以上的病人,以及发展成为狭窄的病人成为尿失禁的可能更大。
排尿控制的恢复对手术技术也是敏感的,除了前面所列的危险因素,这也可以解释不同组中排尿控制恢复的较大差异。1990年作者修改了他们的技术,以避免在切除术中牵拉尿道,并将吻合口形成一个全外翻的膀胱颈,这个改变使排尿控制有了很大的提高。
拔除导尿管后应鼓励病人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应用这项技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一些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有益。控制排尿的提高通常在术后1年出现,术后二年常可控制排尿。这种排尿控制延迟恢复的生理学机制仍未清楚,但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前列腺切除术后侵入性治疗尿失禁最好推迟到术后至少一年。
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持久性尿失禁的患者,应查找其原因。应当考虑膀胱颈的收缩可能妨碍尿道控制恢复的可能性。膀胱颈牵拉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尿线滴沥或溢出性尿失禁。在超声测量残余尿后,可应用软膀胱镜观察评价吻合口。如果不存在吻合口狭窄,可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有些病人患有膀胱功能障碍而不是单纯的括约肌损伤。治疗决策应根据尿流动力学的结果:膀胱功能不全应内科治疗,而括约肌损伤最好外科治疗。
3,勃起功能障碍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勃起功能的恢复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分期,以及神经纤维束的保留程度有关(表7)。Quinlan等评价了503例经耻骨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年龄在34到72岁有性功能的患者。5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双侧或单侧神经束保留,90%的患者是有性功能的。对于50及以上的男性如果双侧神经保留,性功能将会比较好。Catalona(1995)等报道了类似的结果,与只有41%单侧神经保留有性功能相比,双侧保留的有63%。病理分期也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勃起功能的恢复。Quinlan 等报道病理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患者只有50%。病理晚期肿瘤病人性功能保留的低满意率是因为包绕肿瘤的组织切除较为广泛。
如果普通的调查与高水平中心的结果相比,会发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性功能恢复的资料是很不相同的。ACSCC(m)报道只有27%患者恢复性功能,尽管与Quinlan等(1991)和Catalona(1995)的结果相比,其年龄(65-90岁)和病理分期(39%C或D)要高,并且这些病人术前性功能的情况也不知道。Litwin等应用生活有效质量的调查来评价214例警惕性观察,放疗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性功能(L),术前性功能情况也没有记录。手术组患者没有把保留神经作为常规,与放疗组36%恢复性功能相比,手术组有29%恢复正常。这些资料和作者的经验证明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勃起功能可以保留,但恢复的可能性依赖于术前性功能的情况,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神经纤维的保留。其结果与手术技术精细变化非常有关。
(一)根治术后整体复发
用标准临床方法检测的血清PSA在根治术后将会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尽管据文献记载血清PSA低得不能检测的患者,很少有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复发。可检测的上升的PSA水平几乎常常预示着通常在3-5年后肿瘤的临床复发。因此治疗的结果和肿瘤的控制主要应依据术后血清PSA的检测。
在肿瘤治疗后,可以计算随访时每年肿瘤复发的危险性。在明确的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之后早期,高危险率绝大部分是因为低估了其分期,在治疗后数年,高的或不断增加的危险率表明局限性肿瘤没有消除干净,可能继续生长,转移。作者随访了一组611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访时间为1-125月,他们应用PSA计算了根治术后进展的危险率(表2)。没有病人在复发前接受了辅助治疗,复发的PSA为≥0.4ng/ml。前列腺癌复发据记载为69例(17%),但没有在术后6年复发的。在随访的第一年是危险率是最高的,在5年后稳步下降,这提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失败大部分是因为低估了分期。同样地对那部分将无复发的患者术后5年无进展率的估计是合理的。
各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实际无进展率总结于表3,提示在第五年有80%,第十年有70%患者PSA测不到而无肿瘤存在的证据。Baylorin资料来自于672例年行根治性经耻骨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T1-2NXM0)。没有病人在PSA升高前行术后放疗和激素治疗。这些患者实际5年,10年无进展率为80%,78%。
(二) 临床预后因素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进展的可能性与几个完备的临床预后因素有关,包括临床分期,标本Gleason分级及血清PSA水平(表4)。图85-2显示了作者研究组中672例病人的实际无进展率。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复发的危险性也增加。须说明的是,仅因PSA升高(T1c期,78例)而诊断的病人5年无进展率为97%,与其他组报道的99-100%相似(见表4)。
根据术前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Gleason评分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5年PSA无进展率总结于表4。肿瘤分化越低复发的可能性越大。在作者组中可以得到662例患者的活检Gleason分级。这些中的107例为高分化肿瘤(Gleason分级为2,3或4),而36例为低分化肿瘤(Gleason评分为8,9或10),其余患者Gleason分级分别为5(161例),6(215例),或7(143例)。分化低的肿瘤其无进展的可能性明显下降。Gleason评分为6或更低的患者进展非常相似,而那些Gleason评分7分的与8-10分的预后相似。PSA进展的自由度作为术前血清PSA的功能见表4。在作者组中的672例患者,141例PSA正常(≤4.0ng/ml),271例PSA为4.1到10ng/ml,126例PSA为10到20ng/ml,134例高于20ng/ml。术前血清PSA水平高度预示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进展的危险性。
在临床预后因素的一项多变量分析中,包括年龄,种族,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PSA密度,DRE,超声结果,病理活检的最初评分是最强有力的预后因素,其次是secondary和术前PSA水平。没有其他变量,包括TNM分期,对这些标准预后因素有更多意义。
(三) 病理学预后因素
除了临床因素,可以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的细节分析中得出更精确的预后信息。在多变量分析中所有临床和病理因素中,唯一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肿瘤的病理分期。对于病理上局限于前列腺内的患者,用血清PSA衡量5年肿瘤不复发是非常好的(>90%)。当肿瘤侵犯精囊或盆腔淋巴结时预后尤其差(见表4)。然而值得说明的是显微镜下浸润到包膜外更支持这一点。在作者组中,81%的这样的病人术后5年无复发。
与术前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结果相类似,手术标本的Gleason评分也与疾病进展有关。而且,Gleason评分2到4,5,6预后类似,那些G8到10分的预后差。与活检评分为7的相反而G7分的预后中等,提示G4或5级肿瘤的体积或百分比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根据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的病理学特征,患者可分为潜伏的,可治愈的,或晚期肿瘤。将患者分入三个预后组,可以评价进展的整个危险性。这样的分类为作出治疗决策有提示作用。例如潜伏期肿瘤,如果在术前发现,除了年轻患者外,可能采取保守治疗,而对晚期肿瘤,如果辅助治疗有效,则辅助治疗为最佳选择。在作者组648例患者中,69例(11%)认为有潜伏期肿瘤而无进展。有415例患者,肿瘤病理学特征与临床重要的但可治愈的肿瘤一致。此组fared好,5年无进展率为90%。有晚期病理特征的患者(164例,25%)预后较差,5年无进展率仅为48%。
也许手术切除前列腺能阻止前列腺癌的自然进程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分级高的肿瘤术后的长期结果。在对较早出版的研究结果的重新分析中作者随访了174例G7-10级(活检)的患者。其中的32%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只有一例患者在1到8年的随访中有进展。然而,一旦肿瘤侵犯到前列腺外,进展就表现的非常快。
在一个临床和病理预后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中(见表5),病例分期为决定性因素,其次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的Gleason分级。其他唯一有意义的因素是整个肿瘤的体积,这在多变量分析中的预测模式增加了余地(见表5),因此在临床常规实践中无需去测量其体积。术前PSA,PSAD或其他临床因素,并没有为前列腺切除术后标本彻底病理学检查结果增加有意义的预后信息。
(四) 局限的晚期肿瘤(临床T3期)
明确治疗的结果无论是放疗还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临床T3期的肿瘤都是差的。当肿瘤生长至前列腺外可触知并浸润lateral sulci或精囊时,超过50%的患者淋巴结转移。即使一些认为有小的T3期肿瘤的患者,也有67%的患者病理证明精囊浸润,20%有淋巴结转移。作者组中的临床T3期肿瘤只有30%在5年后无PSA的复发。尽管原发肿瘤的切除可能有些表面上的益处,但没有文献记载这种益处。不管局部治疗怎样,病人生存率最终决定于其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他们与总人口中年龄相当的男性相比生存率要少25%到50%。
去雄激素的新辅助疗法并未改变临床T3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复发率。Cher等治疗了26例挑选的临床T3期患者,先予以3到4个月的激素新辅助疗法,随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尽管前列腺体积(35%)及肿瘤体积(50%)明显下降,血清PSA(96%)下降以及低手术残留的阳性率(31%),69%的患者有证据表明在22到48月(平均33月)复发,这与无新辅助疗法的手术组结果相类似。
T1-2PCa及Gleason评分各级病人与总体人群预期寿命之比较
预期寿命(年)
T1-2期PCa 病人
Gleason评分
611例T1-2NXM0前列腺癌患者单行根治术(未行激素治疗及放疗)后实际无进展率及每年进展的危险性
95%可信区间
根治术后PSA决定的无进展率
PSA无进展率(%)
Partin等,1993a
Trapasso等,5+
T1-2N0T1-2N0
Zincke,*3170+
T1-2NXT1-2NX
Catalona与Smith,+
Baylor(未发表数据)
临床T1-2NXM0期根治术后实际5年无进展率
Partin et al 1993
Smith et al 1994
Zincke et al 1994
Gleason评分
局限于器官
侵犯包膜外
淋巴结阳性
表5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初次Gleason分级(4或5)
淋巴结转移
二次Gleason分级(4或5)
阳性手术残留
病理肿瘤体积
包膜外侵犯
超声下肿瘤体积
初次活檢Gleason 分级
二次活檢Gleason 分级
升高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直肠指诊异常
表6 根治术中估计失血量
平均失血量(ml)
Rainwater et al .
Kavoussi et al .20
Frazier et al .
Leandri et al .
Zincke et al .
Baylor(未发表)
经会阴根治术保留双侧神经后勃起功能状况
Quinlan et al 1991*
Leandri et al 1992*
Catalona, 1995*
对于生存超过10年的病人来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其并发症的存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各种放疗的挑战,本世纪以来,已有多种放射疗法用于前列腺癌。治疗中常常可以观察到前列腺肿瘤明显缩小,有部分病人显然已经治愈。但严重并发症如直肠和膀胱刺激症状和溃疡发生率高,因此前列腺癌的治疗往往被迫中断。故需要寻求一种较好的放射源及安置放射源技术,才能使放疗成为前列腺癌的可行的治疗方法。
内照射治疗:随着高质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获取越来越便利,人们认为可能找到一种放射性强,作用范围局限的同位素,它可以取得以往放疗技术因严重损伤临近组织而无法获得的疗效。内照射技术可追溯到1911年,但直到最近10年技术才趋成熟,在挑选的病人中其对肿瘤的控制和毒性的降低才令人满意。内照射放疗又称组织间插植放疗,只适用于临床A2,B及部分C期病人;肿瘤体积不能太大,分化较好的病人。使用的放射源早期以125I,192Ir为主,最近临床也有应用放射性胶体金(198Au)及磷酸铬,胶体状态的放射性198Au无毒,当注射于局部组织中,常常可以停留在局部,半衰期为2.7天,它的能量90%以β射线释放,在周围组织中最大作用范围为3mm,这意味着198Au仅仅在注射部位周围很小范围内发生强的照射作用,射线发出几毫米后即消失。
插植的途径有经耻骨上膀胱造瘘,经耻骨后途径或经会阴皮肤插入。经会阴皮肤插入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有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的近距离放疗病人较易接受,有较高的肿瘤控制率,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来说可作为一种治疗的选择。
125I组织间插植放疗对A,B期肿瘤来说,5年生存率>80%,C期为70%,但亦有长期随访结果提示125I及198Au放疗控制肿瘤是无效的。
二,外照射治疗:强有力的,可控的放射源的发现和推广,促进了对前列腺癌外照射治疗的研究。由于外照射束治疗强度提高到兆伏级,放射线可以有效的穿透到深层组织,皮肤表面的放射衰减较千伏级照射时明显减少。外照射的疗效:A期和B期肿瘤Bagshow等报道治疗5年后生存率达78%,Taylor等报道为61%;对C期肿瘤病人Bagshow等总结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60%,Taylor等则为58%。这二组病例所报告的10年生存率均在30%左右。总之,以各级肿瘤病人总和计算,5年生存范围从60~75%,10年生存率将近40%。但也有部分病人发生放射反应,肛门及直肠刺激症状和腹泻等是最常见的,偶有病人发生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及直肠炎需要手术治疗。
三,辅助性放疗:主要适用于前列腺术后,包括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现有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不净或术后复发者。其局部控制率在72%~100%之间。
放疗疗效主要通过PSA来观察。放疗后PSA倍增时间与肿瘤分期和Gleason评分有关,Gleason评分是PSA升高后唯一有意义的独立的特异生存率的预测因子。PSA升高后5年,据估计临床局部复发率为20%,远处转移为47%。快速的PSA倍增时间(低于12月)以及结束治疗后较短时间(12月以内)PSA升高表明极有可能远处转移,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5%及76%。放疗后PSA持续升高的患者的自然病程是各不相同的,未进行其它治疗时至少四分之三的病人在检测到PSA升高后5年有复发的证据。PSA倍增时间短(从结束治疗到PSA上升时)提示PSA升高后5年远处转移的高危险性。治疗后PSA最低值是长期效果的最强预知因素。
其它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局部过高热治疗,这些方法的疗效未能得以肯定或已被证明在控制肿瘤方面是无效的,常常作为手术及放疗的辅助治疗方法。
内分泌治疗及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较少应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
局部过高热疗(regional hyperthermid):局部过高热疗常与外照射放疗联合应用,它应用环状相控阵微波装置(annular phased array microwave device),使前列腺局部温度达到420C或以上,但实际应用中无一例达到,共治疗30例病人,剂量为65~70Gy,25%的病人没有复发。尽管未能达到肿瘤部位高温,联合治疗(高温及放疗)与单独放疗相比,在控制肿瘤复发方面还是有效的。
1 Adolfsson J, Steineck G, Whitmore WF Jr: Recent recent results of management of palpable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55
2 Aus G: Prostate cance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non-curative treatment with aspect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and J Urol Nephrol (suppl):1-41
3 Beck JR,Kattan MW,Miles BJ: A ctitipue of the decision analysis for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J Urol
4 Cann PH,Hennekens,Stampfer MJ: A prospected evaluation of plasma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for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JAMA -294
5 Carter HB, Pearson JD, Metter EJ, et al: Longitudinal evaluation of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s in men with and without prostate disease. JAMA 15-2220.
6 Catalona WJ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rostate cancer. Cancer 3-1908
7 Chodak GW, Thisted RA, Gerber GS,et al: Results of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48
8 Cher ML, Shinohara K, Breslin S, et al : High failure rate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follow-up of neoadjuvant androgen deprivation followed
by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strage C prostate cancer, Br J Urol -777
9 Fleming C, Wasson JH, Albertsen PC, et al: A decisio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JAMA 0-2658
10 Fowler JE Jr. Whitmore WF Jr: The incidence and extent of pelvic lymphnode metastases in apparently localized prostatic cancer. Cancer
Johansson JE, Adami HO, Andersson SO, et al: High 10-year survival rate in patients with early, untreated prostatic cancer. JAMA 91-2196
Litwin MS, Hays RD, Fink A et al : Quality-of-life outcomes in men treated for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JAMA -135
Partin AW, Lee BR, Carmichael M, et al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high grade disease: A reevaluation 1994.J Urol 83-1586
Quinlan DM , Epstein JI, Carter BS,
Walsh PC: Sexual function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fluence of preservation of neurovascular bundles. J Urol 8-1002
Stamey TA: Cancer of the prostate. An analysis of som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and dilemmas. Monographs in Urology -92
Stein A, deKernion JB, Smith RB, et 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s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organ confined and locally extensive prostate cancer. J Urol 2-515
Walsh PC: Technique of
vesicourethral anastomosis may influence recovery of sexual function following tradical prostatectomy. Atlas Urol Clin North Am -64
18 Whitmore WF Jr,Warmer JA, Thmpson IM Jr: Expectant management of localized prostatic cancer. Cancer 1-1096
Zinke H: Extended experience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of stage D1 adenocarcinoma of prostate :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immediate adjuvant hormonal treatment (orchiectomy ) on outcome. Urology -36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xuf_wl edited on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癌术后ps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