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铁,黄金等中国成矿区带划分图分别是怎样划分的?具体的划分界线是多少吨

铝 曾比金子还贵重_网易新闻
铝 曾比金子还贵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铝 曾比金子还贵重)
曾经有一段时期,铝是比黄金还贵重的金属。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宴会上,只有王室成员和贵族来宾才能荣幸地用铝匙和铝叉进餐,而地位较低的客人只能使用普通的金制和银制餐具。拿破仑三世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还令人给他制造了一顶比黄金冠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危险金属”一度令金银贬值古代历史学家普利尼讲过一个惊人的故事。大约两千年前的一天,一个陌生人来拜见罗马皇帝泰比里厄斯,献上一只金属杯子,杯子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但是分量很轻。这个人说,这种新的金属是他从黏土中提炼出来的。泰比里厄斯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目光短浅的暴君。表面上他表示感谢,但实际上他害怕这种光彩夺目的新金属会使他的金银财宝贬值,就下令把这位发明家斩首并毁掉了工厂,从此再也没有人动过提炼这种“危险金属”的念头。这种“危险金属”就是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十分值得怀疑。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铝是十分罕见的,也是十分珍贵的,这确实是事实。实际上,铝是地壳上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占整个地壳总质量的7.45%,在全部元素中也仅次于氧和硅,是地壳上铁含量的1.5倍,铜含量的近4倍。但是,铝太容易被氧化了,所以在自然界里,铝都是以氧化铝的状态存在,而氧化铝的熔点非常高,大约是2000多摄氏度,在以前的冶炼状态下很难达到这个熔点,因此虽然铝在自然界中含量十分丰富,人们却无法把它冶炼出来。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摸索出一些冶炼铝的方法。1807年,英国人戴维用电解法分离出了矾土中的钠和钾,却没有能用同样的方法分解氧化铝。几年后,瑞典化学家伯齐利厄斯进行了类似的试验,但也失败了。不过,科学家们还是给这种含糊不清的金属取了一个名字。开始,伯齐利厄斯称它为“铝土”,后来,戴维又改称它为铝。1827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金属钾与无水氯化铝反应而制得了铝。但是钾太昂贵了!所以根本没有办法用这种方法大规模地制造铝。到了1854年,法国人德维尔在维勒的思路上继续改进,用金属钠与无水氯化铝一起加热,获得了闪耀金属光泽的小铝球。钠虽然比钾要便宜不少,大大降低了铝的生产费用,但这仍然是非常昂贵的方法。1857年,全世界铝的年产量仅有750千克,并且只有法国可以生产。1855年,从黏土中提炼出来的铝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并引起了轰动,它被称为“德维尔的白银”。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命令官员给自己制造一顶比黄金冠更名贵的王冠——铝王冠。他戴上铝王冠,神气十足地接受百官的朝拜,这曾是轰动一时的新闻。拿破仑三世在举行盛大宴会时,只有王室成员和贵族来宾能荣幸地用铝匙和铝叉进餐,而地位较低的客人则只能使用普通的金制和银制餐具。那个时候,即使是皇帝也无法给每个来宾提供贵重的铝餐具。当俄罗斯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看到铝时,他大声赞叹说:“伟大的未来属于这种金属!朋友,你看看你面前的这种社会主义的金属!”在他的小说《怎么办?》(1863年)中有一段话:“……这间内室的建筑是那么轻,窗户之间的支柱是那么小,窗户本身则非常大、宽而高,几乎达到天花板上……但是,这些地板和天花板是什么材料做的呢?这些门和窗户的框架又是什么做的呢?是银?铂?噢!我现在知道了,萨沙给我看一块用铝做的像玻璃一样光亮的厚板。现在他们还戴着这种铝制耳环和饰针,是的,萨沙说,终有一天,铝将代替木材,甚至可能代替石头。看,这一切是多么奢侈,到处都是铝!”当然,那个时候这一切都是想象,只有最尊贵的地方才用得起金属铝。1885年建成的华盛顿纪念碑,其顶端就是一块当时很昂贵的金属铝。而1889年,当门捷列夫在伦敦时,英国皇家学会为了表彰他对化学的杰出贡献,不惜重金制作了一只铝杯,赠送给门捷列夫。两个年轻人同年发明了廉价炼铝法1884年,在美国奥伯林学院化学系,有一位叫作查尔斯·马丁·霍尔的青年学生,当时他只有21岁。一次,他听一位教授说:“不管谁能发明一种低成本的炼铝法,都会出人头地。”这句话给霍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他就开始了第一次实验。他必须自己准备大部分的仪器和化学品,霍尔的姐姐尤利娅资助了他。霍尔打算继续应用英国人戴维早期的思路:把电流通到熔融的金属盐中,可以使金属的离子在阴极上沉积下来,从而使金属离子分离出来。问题的难点在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大约在2050 。经过反复尝试,霍尔发现,向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可以将纯氧化铝的熔点降低到950 。冰晶石在电解温度下不被分解,并有足够的流动性。这样就有利于电解的进行。因此,霍尔发明的基本思路就是,用电子流通过一个含有氧化铝和冰晶石的电解池,由此可以在蒸馏管的底部分离出金属铝。几年繁复的工作后,霍尔在日得到了他的第一个样本。开始他只能制备出球粒状的铝,后经不懈努力,最终得到了铝锭。日,霍尔为他的方法申请了第一个专利。廉价炼铝方法的发明,使铝这种在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从此成了为人类提供多方面重要用途的材料。而发明家霍尔,当时还不满23周岁,这年12月6日才是他的23岁生日。非常巧合,一位与霍尔同龄的法国化学家埃鲁,也在这年稍晚些时候发明了相同的炼铝法。霍尔与埃鲁在遥远的两大洲,同年来到人世(1863年)又同年发明了电解炼铝法(1886年)。虽然他们之间曾一度发生了专利权的纠纷,但后来却成为莫逆之交。1911年,当美国化学工业协会授予霍尔著名的佩琴奖章时,埃鲁还特意远涉重洋到美国参加了授奖仪式,亲自向霍尔表示祝贺。或许是上天的旨意,1914年,这两位科学家又同一年相继去世。难怪当后人们一提起电解炼铝法的时候,便总把霍尔和埃鲁的名字联在一起。后来,奥地利人卡尔·约瑟夫·拜尔改进了霍尔-埃鲁法,用氧化物和硅酸盐再次清洗铝土矿,成为目前工业制铝的拜尔法。电解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欧洲第一个用电解法生产铝的工厂建造在瑞士诺伊豪森附近的莱茵瀑布旁边。因为瀑布是一种廉价的动力。淬火后的偶然事件发现了硬铝铝这种“从黏土中提炼出来的银”的出色性能早已人所共知。铝是最轻的金属之一(铜的比重是铝的3倍,铁的比重是铝的2.9倍),其导热和导电性仅次于银、金和铜。在通常条件下,这种金属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它还具有良好的塑性,能被辗压成仅仅3微米厚的铝箔,或拉成比蜘蛛丝还要细的丝。例如,27克铝就可以拉成1000米长的细丝,并且可以绕起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不过,铝的强度性能不太好,这一弱点促使科学家们去探寻如何使它变得更强韧而又不削弱其良好性能的方法。许多合金的强度往往比制造这种合金的纯金属要高得多,这一点早已为实践所证明,许多冶金学家们根据这一点开始为铝寻找合适的“盟友”,因为这些“盟友”能使铝更坚强。科学家们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而且正像科学史上所遇到的许多次事件一样,偶然性几乎起着关键作用。那是在20世纪初的一天,德国化学家威姆试制了一种比铝坚硬的含铜、镁和锰的铝基合金,他认为淬火能使这种合金更坚硬。他把几个合金试样加热到6000 左右,然后投入水中淬火。合金的强度是增加了,但由于用不同的试样得到的实验结果有差异,威姆开始怀疑他所用的仪器和测量精度有问题。他花了几天时间检查仪器。在这段时间里,他把无暇过问的试样一直放在工作台上。当仪器再次准备停当时,试样变得比以前硬多了。威姆继续进行他的试验,但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仪器显示出的合金强度几乎比以前翻了一番!威姆一次次地重复他的试验,他发现合金的强度都是在淬火后的五至七天连续增加的。就这样,他偶然地发现了一种令人惊愕的铝合金淬火后的自然时效现象。威姆当时并不知道时效期间金属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他通过试验发现了合金的最佳成分,并拟订出了热处理的条件。他的方法也取得了专利权。不久他把专利权卖给了一家德国公司,这家公司在1911年生产了第一批新合金,命名为“杜拉铝”。这是用杜莱恩镇命名的,因为这个城镇最早从事铝合金的工业性生产。后来,这种合金被称之为“硬铝”。1919年,用铝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从此以后,铝的命运就牢固地与飞机制造业联系在一起了。铝被誉为“带翼的金属”是当之无愧的。铝把原来的“飞行书柜”一举变成了现代的巨型客机。但是,在那些年里,硬铝仍然供不应求,因此,许多轻型飞机仍然用木材制造。不可思议西晋古墓发现铝制品?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用电解法以外的其它方法生产铝仍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有个奥秘却使科学家们几乎绞尽了脑汁。1953年3月,南京博物馆在江苏宜兴发掘了西晋周处墓。墓的主人周处死于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周处是西晋的著名军事将领,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周处的坟墓中出土了一件金属带饰。1957年第4期《考古》学报公布了这件金属带饰的化学分析结果。分析报告中说:“金属带饰内层合金的成分为,铝85%,锰5%,是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这件事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公元3世纪,人们从哪里得来的铝?那时候的人所掌握的唯一有关电的知识只有大自然的闪电,而把闪电付诸应用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有人认为,对此唯一可能的假设是:早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某种生产铝的方法,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后来失传了。不过,1972年第4期《考古》杂志发表了夏鼐的文章。文章认为,周处墓中的金属带饰是后人带入的混入物,不是西晋墓中的原物。其理由是,周处墓在公元1350年和公元1860年先后两次被盗。1952年初此墓打开时也有闲人进去过,都可能混进近代物品,而且除这件金属带饰外,周处墓中其它的十七件完整的金属饰带,经化学分析后都证明是银。因此,周处墓中的小块铝片不能作为晋代已能生产铝的证据。虽然科学分析可能不那么浪漫,但这则故事也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你知道吗性能优良&身边处处都有铝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八位: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中铝排第三名,在金属元素中排第一名。铝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或矿石里,如长石、云母、高岭石、铝土矿、明矾石等等。单质铝以其轻、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高反射性和耐氧化而著称。由于铝有多种优良性能,因而铝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克/立方厘米。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这些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制造工业。此外,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也使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例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构成。船舶建造中也大量使用铝,一艘大型客船的用铝量常达几千吨。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有耐腐蚀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绝缘性,所以铝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铝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比铁大3倍,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铝有较好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和银),在100 -150 时可制成薄于0.01毫米的铝箔。这些铝箔广泛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还可制成铝丝、铝条,并能轧制各种铝制品。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常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精炼装置、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时的颜色多为黑色),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美观。
铝在氧气中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光,常用于制造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燃烧混合物(如用铝热剂做的炸弹和炮弹,可用来攻击难以着火的目标或坦克、大炮等)和照明混合物。铝板对光的反射性能也很好,反射紫外线比银强,铝越纯,其反射能力越好,因此常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如太阳灶反射镜等。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的天花板等也采用铝。(本文写作参考维列茨基《金属王国传奇》、斯特利特《金属与人类文明》等,特此致谢。)
(原标题:铝 曾比金子还贵重)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铜,铁,铝,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铜,铁,铝,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09-10-13 &
铜的密度为:8.9*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铁的密度为:7.9*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铝的密度为:2.7*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8.9     7.9       2.7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铜里面分黄铜和紫铜,分别是8.5/8.9,铁是7.85啊,铝也分纯铝和合金铝啊,纯铝是2.71合金是2.8啊,这里面有很多说法啊,我们公司长年经营,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QQ:&&MSN:&&阿里巴巴:rsfzhang&&&电话:&张嘉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2682925试题类型:填空题 知识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金属活动性,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更新日期:
铝、铁、铜及合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2)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含量一般在12%以上.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和______直接接触.②不锈钢是一种______(填“合金”或“金属”).③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Cr显+2价),现象如下:金属CrMgCu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无明显现象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_____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若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易度:中等
必须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答案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
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定义: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性质。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 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 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 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5)应用举例 a.湿法炼铜我国劳动人民在宋代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即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Fe+CuSO4=FeSO4+Cu。 b.从洗相废液中回收银洗相废掖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可用铁置换回收: Fe+2AgNO3==Fe(NO3)2+2Ag。 c.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铜、汞离子工业废水中常含铜、汞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对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可用铁置换回收:Fe+CuSO4==FeSO4+Cu d.实验室选择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都能跟稀 H2SO4、稀HCl反应产生氢气,但Zn之前的金属与酸反应太快。不便操作;Zn之后的金属与酸反应太慢,花费时间太长,从经济效益和反应速率多方而考虑,Zn是最合适的金属。
金属与混合溶液的反应 (1)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的混合液中时,其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巾最靠后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来,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靠后的金属。简记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远,先反应”。如将金属Zn。放入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Zn先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CuSO4反应完后再与FeSO4 发生置换反应。根据金属锌的最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放入同一种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与将一种金属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相似,也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先反应,然后是距离较远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1)等质氢图: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两种情况:①酸不足,金属过虽,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②酸足量,投放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恰好相同,如6.5g锌和5.6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2)等质等价金属图: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是+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①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说明活泼性Mg&Zn&Fe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Zn &Fe&Mg。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面式子计算氢气质量: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前后溶液密度变化的判断方法: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发生了改变,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 (1)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如Fe+CuSO4== FeSO4+Cu,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由于152&160,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2)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如Zn+H2SO4== ZnSO4+H2↑,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相对分子质量为98;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ZnSO4,相对分子质童为161,由于161&98。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
真假黄金的鉴别:黄金是一种具有金黄色光泽的金属、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黄铜的外形与黄金非常相似,所以不法分子常用黄铜(Zn,Cu合金)来冒充黄金。但二者之间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可用多种方法鉴别。方法一: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 +H2),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金。方法二: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用天平称其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出其体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与黄金的密度对照,若密度相等,则为黄金;若有较大的差异,则为黄铜。方法三:取少员金黄色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块表面变黑(2Cu+O22CuO,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黄金。方法四:取少讨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若金属块表而出现红色物质且溶液颜色变浅(Zn+CuSO4==ZnSO4+Cu),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原试样为黄金。
金属锈蚀:&&&&& 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作用而损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的锈蚀是最常见的腐蚀形态。腐蚀时,在金属的界面上发生了化学或电化学多相反应,使金属转入氧化(离子)状态。这会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破坏金属构件的几何形状,增加零件间的磨损,恶化电学和光学等物理性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易错点:①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采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赶走水中溶解的氧气;再加上植物油用来隔绝空气。 ②环境中的某些物质会加快铁的锈蚀,如与酸、食盐溶液等接触的铁制品比钢铁生锈更快。 ③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缓慢氧化)。反应过程相当复杂,最终生成物铁锈是一种混合物。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H2O)为红色,疏松多孔,不能阻碍内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④许多金属都易生“锈”,但“锈”的结构不同,成分不同。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铜锈即铜绿,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
金属制品的防锈原理及方法: (1)防锈原理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2)防锈方法: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如菜刀不用时擦干放置。 ②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膜、如车、船表而涂油漆。 ③在钢铁表而镀一层其他金属,如水龙头表面镀铬、镀锌。 ④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如烤蓝。 ⑤改善金属的结构,如将钢铁制成不锈钢(3)除锈方法物理方法:用砂纸打磨,用刀刮。化学方法:用酸清洗(酸不能过量),发生的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相关试题推荐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各区划分分界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