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义的女性应该怎么做

几个角度说一下男人为什么特别该支持女权主义
如何评价 Emma Watson 在联合国做的女权主义演讲?
陆雨奇,公知 : 知识 = 科普 : 科学
在开头声明一下:性别平等给男性带来自由和幸福,给他们珍爱的人自由与幸福,让社会更加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你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和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希望你能进来了解一下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
Emma Watson 在联合国的演讲有一个目标、三个角度。一个目标:让男性知道性别平等也是与他们切身相关的议题,号召他们也支持女权主义,帮助消除性别不平等。演讲希望从三个角度来说服男性:
1)女权主义追求的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与高效(HeForEveryone)。
2)男人应该为了女人,或者至少是为了他们最爱最关心的女人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She)。
3)男人应该为了自己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He)。
Emma 只有 10 分钟左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得已经不错了,但可惜 10 分钟毕竟太短,许多要点不可能阐释清楚。我在这里拓展和补充一下 Emma 的论点。Emma 这一演讲的三个中心思想和我正在构思的专栏文章&三部曲&《男人为什么需要支持女权主义》的结构不谋而合,我就干脆借此机会把文章写出来了。关于 Emma 演讲的一些其他评价会放在文章后面。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中的&男人&指的都是直男。同性恋也是女权主义非常关心的议题,但本文暂时不多涉及。
其实很多男人,包括一些骂女权骂得最凶的,都是潜在的女权主义者,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他们的很多想法或很多&反女权&的理由和观点往往让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哭笑不得:这不就是我们女权所相信和争取的吗?你&反女权&反得这么激动,你知道自己已经是半个女权主义者了吗?&
大多数男人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只不过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真正的当代女权运动从不提倡男女对立,从不敌视男性,而是对抗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为男人和女人们共同谋求解放和权利,可惜却仍然被一些同为受害者却不自知的男性所污名化。所以各位男性朋友,你的生活其实可以很不一样,为了你自己和你(将来)的妻子、女儿的自由和幸福,你是可以也应该支持女权主义的。不相信?那看我能不能说服你。对了,我也是男的,直男,恋爱中。
一、HeForEveryone: 你确定你真的反女权?
按定义,我肯定算是女权主义者,但我向来不太愿意这么称呼自己,因为&女权&这个词太误导了。如果一定要我选个词,我会叫自己&人权主义者&或&平权主义者&。女权,就是男权,就是人权。女权不是女尊,也不是特权,而是平权: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平等的生存权、教育权、工作权、选择权、支配身体和生活的权利、不被性别刻板印象所束缚的权利、不让个人特点和能力被性别标签所掩盖的权利。女权最终争取的不是保护和照顾,不是特殊对待,而是每个个体的赋权(empowerment),是机会平等,是消除性别二元对立和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最终淡化性别的重要性: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一个人&男人&或&女人&的标签,而是他们真正的能力、素质、学识、性格、品行;气质不再被分类为&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而是适合自己的或不适合自己的;一个人,不论男女,都不会被 ta 的性染色体类别决定 ta 的命运、爱好、性格、特长、成就,而是让 ta 自己逐渐去发现和获得。
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话其实在女权主义中也完全适用: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
以上是对个人层面而言的。在社会、国家层面,女权主义希望一个社会能够充分挖掘所有人的潜力,而不要白白浪费接近 50%的人口,让她们的才能和智慧由于歧视和偏见而无法被开发和发挥,让最有能力的人不会因为性别标签而被剥夺为社会为科学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不要让某个本来可能会攻克癌症或发现可控核聚变技术从而改变人类历史的女性由于歧视而失去最初的机会。这会是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更有创新活力和阶级流动性的社会。性别平等不是零和游戏,不是简单地女性从男性手中抢夺资源和权力,而是男人女人共同把蛋糕做大,并用一种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式分蛋糕。
@谢苇 在里说得很好:
性别和性别之间有差异,同一个性别中的个体之间,有更大的差异。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假如女性中有 60%擅长文学艺术,40%擅长科学技术,男性比例相反。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女性全部导向文学艺术,男性全部导向科学技术吗?如果比例是 80% vs 20%呢?99% vs 1%呢?--你倒是给我举出一个 99% vs 1%的例子。用性别来决定工种是再简单不过的,正如用九品中正制选官比科举简单,军户子弟全当兵,乐户世代做乐户一样简单。--然而为什么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取代?因为我们承担不起放弃那么多人才的代价。因为士族里能用的人不够了,必须挖掘更多的资源。为什么会废止缠足?因为承担不起一半人口丧失劳动力的代价。吃了那么多年人口红利才走到今天,削减一半劳动人口你试试?醒醒吧,真的以为鼓励女性进入科研领域是为了政治正确?真的以为 Google 斥资鼓励女性学习 coding 是为了给死宅码农们找对象?资本家早就把帐算在大家前头了--在社会高度发达,分工高度细化,智能而非体力成为重要资源的今天,社会承担不起放弃那50%人口中潜在的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的代价。(也承担不起另外50%人口中明明不擅长不喜欢这些的人硬着头皮坚持的代价了)。
女权主义想看到的不是男性的&良心发现&,不是对女性的施舍或照顾,而是理性,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许多男人平时习惯标榜自己理性、有责任感。现在是时候证明一下了。
当然了,这些理想化的目标一些人大概是很不屑的。那我们来从男性实际的切身利益角度说明为什么男性应该支持女权主义。&自私自利&虽然很难听,但这的确是人类最可靠最稳定的特性之一。
二、HeForShe: 为了你最爱的人支持女权主义
对性别平等的争取在一个方面要比对种族平等的争取有优势:大多数白人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白人,所以他们完全可以不站在少数种族视角看问题,因为他们反正不会吃亏。但性别不一样,绝大多数男人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中,总有 50%左右的女性:母亲谁都有,妻子绝大多数人想有也会有,生孩子的话 50%几率是女儿,再加上其他对你很重要的人中也会有许多女性。所以一个人只要不是六亲不认、众叛亲离,总是会有让他非常在乎的女性。而性别(不)平等体现在女性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如果你爱她,至少关注和了解一下女权主义。如果你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
当你女儿被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亲戚、老师冷落,
当你女儿因为身边的人时刻教导她&女孩子最重要的是嫁个好老公&&女孩子读书不用太好&&女孩子干不好这些工作&&女孩子最重要资本是年轻美貌&而失去宝贵的教育工作机会,甚至去傍大款做&二奶&来最大化利用自己作为女人&最重要的资本&,
当你妻子被性骚扰甚至潜规则而她的同事和老板不用承担责任,因为&反正她也没怎么拒绝 / 也蛮享受的嘛&&男人么,总有需求的 / 本来就是下半身动物&,
当你女儿大学毕业在就业市场看到铺天盖地的&只招男性&&要求外貌气质佳&,眼睁睁看着不如自己的男同学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而对社会感到绝望,
当你妻子在工作上受到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并在职业发展上遭遇玻璃天花板而每天回家闷闷不乐,
当你的女儿被老公和婆婆当成生孩子机器,以&丈夫管教妻子天经地义&为理由对她进行家庭暴力,
当这些事件从一个个数据变成你身边的人每天的遭遇,当你希望为你爱的人伸张正义而感到浑身无力时,请你尽情地后悔自己的短视和冷漠吧。选择旁观和无视性别不平等可以有无数个理由,但保护自己最爱的人又需要几个理由呢?
关于中国女性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的各个方面遭受的歧视、不公、暴力的证据,可以参看这两个问题:
三、HeForHe: 为了你自己支持女权主义
之前说了,男人也是男权文化和男权社会规则的受害者。男权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在束缚女性的同时也绑架了男性。
你是否觉得男人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很不公平?
你是否觉得逼着你买车买房的丈母娘是最可怕的生物?
你是否抱怨过女人太物质只看重男人的钱?
你是否很苦恼自己不擅长与女生交流,或觉得女生为什么有话不直说?
你是否曾因为怕被别人嘲笑&不够男人&&像个娘们&而被迫抽烟、喝酒或做出明知对自己有害或自己非常讨厌的事情?
你是否曾因为怕被人看不起而默默忍受暴力和不公,装作很坚强的样子?
你是否因为焦虑过自己没有足够的&男性气质&或无法满足社会对&男人&的各种要求?
你是否因为&男生就应该学理科&才硬着头皮选了并不喜欢的理科?你是否因为选了文科而被各种&只有学不好理科的男生才会选文科&&文科男都是娘炮&言论骚扰?
你是否曾假装自己很喜欢体育,强迫自己去喜欢游戏或军事,被迫在寝室里参与各种物化女性的讨论,编各种无聊的黄段子?
你是否怕被人误以为自己是 gay 而不敢穿某些很喜欢的衣服或展露出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
如果你有过以上的疑问或烦恼,希望现状能有所改变,自己能活得更轻松一些,那么你就已经同意了许多女权主义的最基本观点了。
以上这些还只是男性可能会自我意识到的受害表现,还有许多男性自己很难意识到但是切实存在的伤害。我们接下来系统地解释一下男性在哪些方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男权社会绑架男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男性气质&和&社会分工&。男权社会对&男性气质&的狭隘定义让男性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选择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使这种生活方式非常愚蠢、过时、低效或不适合自己。另外,社会根据性别划分的分工模式让男性无论是否适合是否愿意,都必须承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压力。一方面拒绝和不鼓励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觉得她们不适合也做不好这些工作,一方面让男性承受不必要的压力,让男性的付出显得是那么理所当然。社会分工不可避免也有益于社会,但分工不需要按照性别这种肤浅的特征划分,而是按照个体能力和特点。谁适合谁上,不管性别,而非只要男的 / 女的不管是否适合要硬上。
我们从最直接的伤害开始说:死亡率(以下数据主要是美国的,因为数据相对齐全也容易找,但中国的大致趋势相同。如果有中国相关数据,欢迎交流。数据出处都在文章最后)
男性的人均寿命小于女性(男 75.96,女 81.17),男性在几乎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全年龄段平均死亡率男 818.7,女 796.3,单位:每十万人),男性在大部分死因上都领先与女性(男性因心血管疾病、癌症、事故、糖尿病、自杀、他杀、肝脏疾病等原因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而除了癌症外,这些致使因素都与生活习惯、饮食、业余爱好、职业、社会关系等非生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我的人口学教授(男)总是把男性称作 The weaker, more fragile and stupid sex(两性中较弱小、脆弱和愚蠢的一性),因为男性就是各种容易死,而且往往是为了一些愚蠢的原因自己作死。这么多人口学家和公共健康相关从业人员竭尽全力想帮男性提高点人均寿命,结果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各种蠢蠢地死掉,还以为自己有多&男人&&你真够男人的话你有本事别这么作死啊,简直恨铁不成钢&
男性在几乎所有的由行为导致的死亡(Behavioral Attributable Causes of Death)和可避免死亡(Preventable Causes of Death)分类上都高于女性,而这些与男女生理基础无关的死亡占据了所有死亡的大约 36.2%,而男性的死亡则有接近一半来自于这些本来可避免的原因。这说明了不是男人天生容易死,而主要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态度、爱好、职业等社会及行为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社会和文化把男人们熏陶和训练得非常擅长和习惯于作死。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男性的花样作死集锦,绝对让人大开眼界:
1. 烟草和酒精:
美国 18 岁以上男性抽烟率 20.5%,女性 15.8%,肺癌发病率(每十万人)男性 66.8,女性 49.2。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27%癌症死亡是来自肺癌),其中 80%-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除肺癌外,吸烟还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美国
年间,吸烟平均每年导致 269655 男性死亡,173940 女性死亡。再来看一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10 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2002 年时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是 66.0%和 3.1%。虽然近几年女性吸烟比例快速攀升,但吸烟和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率仍然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这背后就是&男性气质&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男性气质&制造出一种&男人吸烟很有魅力&&男人就是要吸烟&的假象,并强迫男性去迎合这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吸烟在中国官场商场是一种重要技能,而&社会分工&又决定了官场和商场里主要是男性。于是一代又一代的男性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一辈子的健康(甚至包括自己家人的健康)换回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男人&标签,很&男人&地患上肺癌,又很&男人&地早早就死了。这可真是 literally 的&直男癌&了啊...(via @何匙 )
喝酒跟抽烟原理类似。过量和长期酒精摄入不仅可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中风、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癌症、大脑功能衰退、精神疾病、抑郁症等,酒精还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酒驾、暴力、自杀、家庭破裂等。在美国,男性平均每年醉酒 12.5 次,女性 2.7 次。17%男性和 8%女性酒精上瘾。在致死车祸中,男性司机醉酒的概率接近女性两倍(38%和 20%)。男性与酒精相关的暴力、自杀也比女性多。男性也更可能因为酗酒而导致不育、不举、第二性征退化。许多性侵犯和无保护性行为也与男性醉酒有关。醉酒也是许多意外致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楼梯上摔下去之类的)。所以,作为&男性气质&和男性社交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喝酒,不仅对男性自身有害,也很容易让男性在无意中伤害到身边的人。其实许多男性也知道酒精的危害,也知道老是喝酒没意义,但迫于社会和社交压力,不得不硬上,以维护自己的&男性气质&,在工作中不被边缘化,从而适应&家庭供养者&的社会角色。大多数男性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通过伤害自己、伤害家人、伤害社会来迎合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这不仅让人觉得讽刺,也让人担忧和痛心。在女权主义者看来,没有人应该被所谓&男性 / 女性气质&所束缚而被迫伤害自己来换取社会承认。每个人都应该能选择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和属于自己的特质,而不是被一个虚无缥缈而极不现实的社会定义的&气质&牵着鼻子走。
2. 人身安全:
虽然男性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的概率远高于女性(2011 年每 1000 名 12 岁以上男性中有 25.4 人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而女性只有 19.8 人),我们依然总是倾向于教导女性如何保护自己,而忽视其实更脆弱的男性。比如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关于&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 20 条忠告&之类的文章,男性在看到这些文章时往往就不会点进去看,虽然他们用得到这些忠告的可能性其实不低于女性。还有各类防身用具、各类防身术培训等针对的基本都是女性。不仅如此,&男性气质&甚至有些鼓励男性在遇到歹徒时应该与之搏斗,于是一些男性就很中二地想当回英雄,结果荣获达尔文奖。真正的英雄我们当然尊敬,但他们背后也有更多悲惨的例子。做英雄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值得尊敬但不能作为对任何人的要求。更何况,许多时候歹徒都是有武器、有人数优势的,这时候你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根本没什么区别。该逃命就逃命,该配合就配合,无论如何保命最重要。就算不是遇到犯罪这样的极端情况,也不能因为自己是男人而掉以轻心盲目自信,什么&我是男人我怎么会迷路&&我是男人我为什么要怕 XXX&&我是男人我才不要别人帮忙&的想法千万不要有,因为到时候不仅是装逼遭雷劈的问题,搞不好自己会成为蠢蠢的死法中的一个。在死神面前,男人女人都是人,而且根据之前的经验,死神大叔似乎还更喜欢男孩子哦。
很多人喜欢嘲笑女司机,但你知道男司机每行驶 1 亿英里的车祸死亡数是女司机的 1.5 倍吗?你知道男司机酒驾、超速、不系安全带、违反交通规则的比例都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男司机车祸率高于女司机,车祸严重程度和致死率也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 71%车祸死者(包括司机和乘客)都是男性吗?这也就难怪男司机的保险金额一般要大于同样条件的女司机。保险公司算得最精了,不管社会上再怎么污名化女司机,保险公司知道得很清楚,男司机更容易作死,作大死,作重特大死。很多男司机一边嘲笑着女司机,一边自己付着更高的保费,然后特别&男人&地开着车,自信而优雅地酒驾、超速、车祸一气呵成,最后成了保险公司资料里的又一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车祸不仅是司机一个人的事,还会危害到许多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男司机们,别这么在乎你们开车是否够&男人&,开车最需要的是态度、习惯、技术、注意力,跟性别没有任何关系。
4. 预防和治疗疾病:
总的来说,男性更喜欢糟蹋自己身体,不重视健康,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也更倾向于不寻求帮助。很多男人会觉得生点&小病&就去医院就吃药是&没用&的表现,&我身体好,熬一熬就过去了&,结果往往把小病熬成了大病。最近两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 65%是男性,最近五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 70%是男性。男性在各年龄段遇到的健康问题其实都比女性多,但偏偏男性不肯去医院。男性在看医生时也更容易因为觉得丢脸或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而隐瞒病情,延误诊断。男性在服药时也更容易不遵医嘱,明明还没痊愈就为了面子停药了。在古代,男性的社会分工基本就是下地干活,而生病不能干活的男人在某种意义上就不算是男人了,会受到一定的鄙视和排斥。因此一切和生病相关的事都是违反&男性气质&的,也是违反男性社会分工的。但这种观念放到现代就不太合理了。有病不赶快治疗和恢复,才是对自己和社会不负责的体现。
男性还更不愿意参加各类体检,包括全身体检、定期胆固醇检查、定期测血压、各类癌症排查。虽然近 30 年来前列腺癌(男性第二常见癌症)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其致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男性不愿意体检或不重视体检结果,结果有一半的男性在发现前列腺癌时已经到了晚期。Melanoma(皮肤癌的一种)如果发现早则有 95%的治愈率,且相对容易通过自我检查发现。但男性通过自检发现症状的比例要比女性低 24 个百分点,而男性的 Melanoma 致死率也两倍于女性。虽然 20 岁左右的男性是睾丸癌发病风险最高的人群,但只有 25%知道如何自我检查,仅 8%-14%进行定期检查。相比之下,同龄女性自我检查乳腺癌的比例要高出许多。
男性还更不注意口腔卫生(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三倍于女性,当然这也与抽烟喝酒相关),更不擅长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和补充维生素,男性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女性,男性由于没有采取防晒措施而导致皮肤癌的几率两倍于女性&&
5. 饮食和体重:
男性更少食用水果、蔬菜、纤维 / 粗粮(降低心脏病、中风和部分癌症发病几率),男性食用更多的盐(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几率),男性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男性食用高油脂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比例更高(高血压、心血管、中风)。男性的头号杀手就是心脏病,而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与饮食相关的是肥胖。美国 74%男性超重或肥胖(BMI&25),而女性则是 64%,且超重男性尝试减肥的比例要比女性低 6%。虽然我们总觉得男人参加运动的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在城市白领人群中其实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肥胖几乎和所有常见致死疾病有正相关甚至因果关系。所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男性气概&还是只偶尔尝试一下就好。
6. 性行为:
男性一生的性行为次数和性伴侣数量远超过女性,男性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几率大于女性,男性使用安全套几率小于女性,男性醉酒或受毒品药物影响而发生滥交或无保护性行为几率高于女性,几乎所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男性都高于女性,80%艾滋病患者和死者都是男性(即使排除男性同性恋,比例仍然远高于女性)。男权文化总是把男性塑造成&猎人&或&钥匙&的形象,猎人猎杀越多的猎物就越优秀,钥匙能开各种锁就是万能钥匙。总之,好像男性只要发生了性关系就是赚了,就是成功的表现,但我们却很少教导男性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就算一些男人坚信自己的动物性比社会性更重要,认为男人这种动物就是要到处播种的,那至少也别用这种愚蠢的害人害己的方式吧。
7. 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生活压力(工作、买房、结婚、家庭等)和&男性气质&焦虑。男性被男权社会要求挣更多的钱,成为家庭的支柱,为家庭的各种大事和大决定负责。这一方面限制了女性的发挥,一方面给了男性过大的压力。本来可以由男女分担或合作的事,往往被男性一手揽下,或是为了&照顾女性&,或是因为&男人就该多干点&。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焦虑。男性被叫做&娘娘腔&&不爷们&时感受到的侮辱比女性被叫&女汉子&的侮辱大得多。所以男性总是对自己的&男性气质&感到焦虑和不安全:我到底够不够男人?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很怂?于是男性就倾向于过度迎合和表现&男性气概&,即使这种伪装并不是真实的自己。男性过大的压力不仅对男性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使社会总效率降低。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近 4 倍,是男性的第 7 大死因(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几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农村妇女自杀率高得惊人,但随着城市化和妇女开始大量进城打工,近十年女性自杀率也降得很快)。男性自杀成功率也远高于女性,因为他们更可能使用比较暴力和直接的自杀方式。
男性收到的社会支持也低于女性。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在有各方面困惑、焦虑、困难、麻烦时,是否有人能给与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聊天、陪同、答疑、金钱、社交活动等。而社会支持也与降低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有显著正相关。而由于社会定义的&男性气概&过分强调男性要独立、自主、坚强,告诉男性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要稳重、藏得住,说太多话和感情流露都是女人干的事,男人是干大事的不应该纠结于生活中的小事等等,于是男性在遇到困难时会感觉更难于启齿,更不愿意寻求帮助,更不愿意和善于表达自己,只能憋在心里,或任凭问题恶化,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男人更少和亲友联系,核心社交网络更小,更少寻求专业咨询。男人如果把自己锁在自己的苦恼里,不仅是对自己的摧残,也是对周围关心你希望帮助你的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一般来说,只有活的男人才是真男人,所以你有本事就别那么容易死,先活下来再去考虑&男性气概&或&社会分工&吧。当然在现阶段,一定程度的&男性气概&肯定还会存在,但一些人所坚持的狭隘&男性气概&实在是愚蠢和固执到了不理智,反智,甚至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程度。等等,这三个特点不是一些男人经常用来黑女人的吗?&
好了,说完了死亡率这么沉重的话题,我们来说点轻松的吧,比如买房(轻松你个脑袋啊我摔!&)
一些男人看到一些女人现在特别拜金、物质主义,丈母娘一定要男方买车买房还要把女儿的名字放户口本上,男人赚钱这么累而女人只要张张嘴就行,就觉得这是女权主义搞的鬼,让女人都学会利用男人,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仗着自己是女人就一定要得到各种优待和特权。但其实这些女人和丈母娘们恰恰是被男权思维束缚得最深的,也是女权主义最痛恨的。她们完全把自己物化成资源,不是独立自主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价值,而是把自己或自己女儿待价而沽,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属、财产和玩物,让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完全被男性所定义。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有风险的,你看到的大多是那些长相好或运气好的,而绝大多数抱着类似思维的女性都只能在社会底层徘徊。大量农村妇女仍然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思维禁锢,她们的婚姻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桩买卖,她们只是筹码和商品,只不过她们的婚姻市场中没有什么金可以拜,没有太多物质可以追求,否则她们很可能也会被熏陶和训练成&拜金女&。女权主义认为真正独立自主,享有平等人权和人格的女性,绝不会依附于男人,而是会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与男性公平竞争,把男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优待&视为侮辱,而把男人对自己的信任和一视同仁看作尊重。这样的女性会跟你共同买房还贷,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共同商量和做出重要决定,互相尊重和保护。两个女权主义者的家庭分工会更多元而复杂,但生活也会因此更简单。请参见
女权主义希望营造的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不需要永远坚强和富有攻击性,不需要让着护着女生,不需要抽烟喝酒满口黄笑话,不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和责任,不需要被迫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男人也可以善解人意,可以自由地选择爱好、兴趣、职业,可以有各种多样的性格,不用为自己&够不够男人&或&会不会感觉有点 gay&而感到焦虑,可以话痨,可以喜欢粉红、芭蕾和韩剧,可以承认自己是暴力、不公的受害者,可以大胆寻求各种帮助,可以有软肋也可以放下铠甲&&没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只有适合你的或不适合你的气质,当然如果你选择坚持你的男性气质,那也可以,只要你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Emma 演讲中的一句话其实可以基本归纳这一段的思想:
If we stop defining each other by what we are not and start defining ourselves by what we are&we can all be freer and this is what HeForShe is about. It&s about freedom.
这样的设想也许有些理想化,但绝不是不可能。这样的生活值得我们拥有。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男性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 Emma 和女权主义者们向男性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让同为男权社会受害者,同样被束缚着的男人和女人们能互相理解,共同消除性别不平等,探索一种更和谐更多元更公平更高效的性别结构和互动模式。
He for She, for He, for Everyone.
Emma 在演讲结尾处说道:
I am inviting you to step forward, to be seen to speak up, to be the "he" for "she". And to ask yourself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这篇文章就是我的回答。你呢?
(编者注: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取得授权。因为篇幅原因,查看文中数据来源请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