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姐姐 请问基础护理学重点是大几课程

《基础护理学》课程作业
您的位置: →
《基础护理学》课程作业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商洛函授站第三学期课程课程名称
名1《基础护理学》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1.隔离:是指把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病人携带者安置于指定地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防止病原体扩散和传播。种类:严密、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血液|体液、昆虫隔离。2.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3.生命体征:即能够体现生命存在的主要指征,人体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跳(脉搏)、呼吸、血压4、无菌技术:凡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并保持灭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再被污染的方法,称为无菌技术5、疮压: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6、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7.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有能力变换自己的卧位,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8.弛张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度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二、单项选择题1. 痰液粘稠,吸痰时,错误的是( D )A. 可配合叩击
B. 雾化吸入
C. 滴生理盐水
D. 延长吸痰时间2. 面不危险三角区感染,禁用热的原因是( C )A. 加快血液循环
B. 加重疼痛
C. 易致颅内感染
D. 炎症扩散3、不需保护隔离的病人 ( A )A. 白血病
C. 严重烧伤
D. 菌痢4. 洗胃的适应症,不包括 ( D )A. 有机磷中毒
B. 安眠药中毒
C. 灭鼠药中毒
强碱中毒5. 关于洗胃,错误的是 (A
)A. 中毒严重者取右侧卧位
B. 洗胃液的温度25---38℃C. 每次灌入量300----500毫升
D. 先抽吸胃内容物,后灌入洗胃液6、病人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A.病人本人
B.病人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C.病历及各种检查
D.检索文献资料27、关于护理诊断的陈述正确的是(
)A.疼痛:与心绞痛有关
B.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护士未及时给病人翻身有关C.知识缺乏:与智商太低有关
D.自理缺陷:与手术伤口疼痛有关8、关于护理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护理目标的主语只能是病人B.护理目标的主语可以是护理对象机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护士C.一个护理诊断只针对一个护理问题
D.护理目标制定的越高越好9、以下哪方面不属于生长发展的范畴(
C )A.生理
D.情感10、某护士由于经验不足,误将一病人的青霉素试敏阳性结果判断为阴性,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应属于(
)A.医疗意外
B.责任事故
C.医疗差错
D.医疗事故11、肾移植手术后病人,需采取(
)A. 特别护理
B. 一级护理
C. 二级护理
D. 三级护理12. 一级护理,错误的是(
B )A. 15~30分巡视病人一次
B. 1小时巡视一次C. 制定护理,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D. 作好基础护理13 危重病人、颈椎骨折病人,需(
)A. 四人法平车运送
B. 一人法平车运送
C. 轮椅运送
D. 扶行14、指导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时,最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是(
D )A.专题讲座法
B.团体讨论法
C.角色扮演法
D.示范法15、现代护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综合性应用科学16、腹膜炎病人,取半卧位( C
)A. 减轻腹痛
减轻呼吸困难C. 炎性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
D. 增加血液循环17. 为病人翻身,错误的是(
)A. 牵引病人,先放松牵引后翻身
B. 手术后病人,先检查敷料C. 颅脑手术病人,头部不可翻转过剧
D. 翻身后保持引流管通畅18 疼痛病人的评估内容,不包括(
)A. 疼痛的部位 时间
B. 疼痛性质 程度
C. 病人性别
D. 疼痛表达方式19. 不宜选作肌肉注射的部位
)A. 臀大肌
B. 股外侧肌
C. 臀中肌 臀小肌
D. 上臂三角肌下缘20、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是(
)3A、连续的、动态的 B、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C、二者相互独立 D、健康不良就是疾病21、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
)A. 环境清洁
B. 使用无菌物品C. 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
D. 无菌物品污染,重新灭菌22. 接触病人的物品和器械,应(
D )A. 清洗
D. 灭菌---清洗---消毒灭菌23. 下列时间,不正确的是(
)A. 无菌包有效期24小时
B. 打开的无菌溶液有效期24小时C. 无菌包有效期7天
D.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4小时24. 下列哪些属于清洁区(
D. 浴室25. 穿脱隔离衣,错误的是(
)A. 隔离衣应盖过工作服
B. 保护衣领和清洁面,不污染C. 隔离衣应每日更换
D. 可去治疗室取物品26、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
)A.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 皮肤受潮湿、摩檫刺激
C. 夹板使用不当
D. 营养不良27. 局部有水泡形成,皮肤呈紫红色,有痛感,属于(
)A. 淤血红润期
B. 炎性浸润期
D. 坏死期28. 晨间护理不包括 (
B. 口腔护理
C. 洗脸洗手
D. 热水泡脚29.常见的输液反应,不包括 (
)A.发热反应
B. 循环负荷过重
C. 静脉炎 空气栓塞
D.溶血反应30. 脉搏短绌的特点(
)A. 脉率低于心率
B. 脉率大于心率
C. 脉率等于心率
D. 脉率和心率一致31、属于我国城市医疗卫生网中三级机构的是(
C )A.区级中心医院
B.卫生学校
C.市妇幼保健所
D.学校医务室32、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核心目的是(
)A.诊断推理
B.质疑反思
C.临床决策
D.鉴别诊断33.某患者为毕业班老师,住院后表现烦躁,每天批阅学生作业到很晚,此患者属于(
DA.角色适应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34.以下不是患者权利的是(
)A.知情和同意的权利
B.享受平等医疗待遇的权利C.隐私保密的权利
D.自我保健的权利35、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论是(
)4 )A.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B.压力与适应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36. 下列哪项属于长期医嘱 (
)A. 急查尿常规
B. 安痛定10毫克,IM ,ST
C.青霉素皮试
D. 一级护理37. 肝昏迷病人灌肠,禁用 (
)A. 肥皂水
B. 生理盐水
D. 清水38、设定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哪项不妥(
)A、优先危及生命的问题
B、先解决低层次需要C、后解决高层次需要
D、优先处理潜在的问题39、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B.病人的意识状态
C.心脏叩诊发现
D.病人提出的要求40、下列哪项不是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方法(
D、提问三、填空题1.死亡分为3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间隔时间不少于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有
含氯消毒剂
四种。4、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因素。5、无意侵权行为包括:、。6、护理学的任务包括:减轻痛苦、__促进健康__、 __维持健康__、_ _恢复健康。7.感染链由
三个环节组成。8.膀胱高度充盈时,首次放尿不应超过
ml。9.脱下的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应挂污染区,应
向外。10、基本生命支持的三大步骤:11、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_____5_____月______12_____日。12四、是非题(
√)1. 老年人、小儿、昏迷病人,用热水袋,水温不超过50℃。(
× )2. 踢足球时扭伤,疼痛难忍,其母嘱用热水泡。(
× )3. 用氧时,先插管,后调流量。(
√ )4. 睡眠分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 )5. 局部皮肤红、肿、热、麻木,不必处理。5( × )6.运送病人时,病人的头部应卧于平车的小轮端,上下坡时头位于低处。( × )7.严密隔离病人禁止出病室,并禁止探视和陪护。( × )8.青霉素皮试液注射剂量0.1ml含200U。( × )9.护理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 × )10.用冷或用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 )11.鼻饲的病人每次鼻饲前无需检查胃管情况,可直接注鼻饲液。( × )12.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强烈刺激可被唤醒,答非所问或答话含糊,称为嗜睡。( √ )13.自尊的丧失及角色的改变是造成病人不舒适的心理因素之一。( × )14. 发现病人有脉搏短绌,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30秒,所得数值乘2。( √ )15.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护士经过核对无误,可执行口头医嘱。( × )16. 昏迷病人作口腔护理时,需用开口器,应从门齿处放入。( × )17. 接触严密隔离的病人后,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 )18. 碘伏为中效消毒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 )19. 对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保持头颈部处于中立位。( √ )20、严重烧伤、早产儿、脏器移植等病人,需保护性隔离。五、简答题1.简述吸氧的注意事项。 答: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其中生理需要包括什么?答:一、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 三、社交需要。四、尊重需要。五、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最根本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3、简述成分输血的管理?4.简述压疮的发生原因。答:1.力学因素物理力的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2.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引流液等刺激,角质层受到破坏,皮肤组织损伤,易破溃和感染。6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病人。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4.受限制的病人 使用石膏绷带、夹板及牵引时,松紧不适,衬垫不当。5.肌肉注射十字定位法。答: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6、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答:1。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2.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伴随症状、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观察治疗效果及饮水量、饮食量和尿量的变化)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每日3000ml为宜)4.促进患者舒适(休息、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5.心理护理六、论述题1、试述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具备那些方面的素质。答:1.具有较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高度的爱伤观念和极端负责的工作精 神。 2.要求护士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临 床经验和经过专科的综合培训的护士骨干,护士数与床位数比应为2:1~3:1。3.要求熟悉各专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抢救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应具备正确判断和处理病情变化的能力;熟练使用各种监测仪器设备;熟记各种化验数据和临床意义;熟练应用多种抢救药品。 4.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投入抢救。 5. 应具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监护技能、仪表端庄、信心坚定、语言和霭、作风踏实,给病人以亲切和信任感,使病人乐于配合治疗和护理。2、试述如何和护理对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答: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有助于按时按质完成各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的服务对象是在生理或心理处于非健康状态下的特殊人群,这就要求护士要主动热情、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护士应以真诚、热情、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对所有的患者要一视同仁。坚持“患者第一、服务第一”宗旨,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加大护患之间的亲和力。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发展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3、试述患者在医院常见的压力源有哪些?答:、陌生的环境,2、陌生的人群,3、疾病的痛苦、4、角色的改变,5、经济压力,6、预后情况等74、试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答:1、立即停药,病人就地平卧,注意保暖,立即通知医生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升上限速0.5~1ml,小儿略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到症状缓解 3、改善缺氧症状,立即给氧气吸入。病人出现呼吸抑制或者喉头水肿时对症处理,使用呼吸兴奋剂,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 4、按医嘱给药,根据病情给与抗过敏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物等。根据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注射 5、发生心跳周挺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6、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和其他临床变化。做好护理和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间不宜搬动!5. 李某,肺心病,呼吸困难,遵医嘱吸氧4升/分,吸氧中应注意些什么?8
《基础护理学》课程作业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是所有护理专业临床阶段课程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是护生进入临床实践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我院在20多年的护理教育办学中,始终注重《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发展。目前已拥有学历及学缘结构、年龄和职称结构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
● 课程设置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阐述护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运用知识进行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初步学会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在新的护理观的基础之上,适应现代化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面向21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演示、电教、多媒体教学、讨论、角色扮演、技能操作、课间见习、自学。通过提问、作业、操作演示或考核、课堂讲评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其后续课程有营养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医学等临床课程,是衔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
  本课程为护理专业必修课,面向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
五、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堂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护理的基本概念
护理学相关理论
护士与患者
护理工作与法律
医疗卫生体系
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休息与活动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饮食与营养
冷、热疗法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病情的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第一章 绪论
了解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及我国护理学的发展;熟悉现代护理工作方式掌握护理学的内容、范畴、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掌握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1、护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2、护理工作的任务、范畴和工作方式。
3、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
4、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
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掌握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整体护理的概念及内涵。
1、健康和护理的概念。
2、疾病的定义、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3、护理人员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作用。
4、人的自我概念的含义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的意义。
5、整体护理的概念、内涵及实践特征。
第三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
掌握护理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在护理中的应用。
1、压力、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概念。
2、压力防卫和压力适应理论的应用。
3、一般系统论、需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应用。
4、成长与发展理论的精髓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5、沟通理论、沟通方法及技巧的应用。
掌握三种模式的理论观点及在护理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1、奥瑞姆的自理模式理论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罗伊的适应模式理论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理论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章 护士与患者
了解角色概念、特性及转变;掌握护士角色、患者角色的概念;掌握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以及护士、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模式;掌握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的内容。
1、角色、患者角色、护士角色的概念。
2、护患关系的性质、基本模式、分期。
3、护士素质的概念、内容、护士行为规范
第六章 护理工作与法律
熟悉医疗卫生法的概念、特点;掌握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掌握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医疗卫生法的概念、基本原则。
2、护理立法的意义、世界各国护理立法的概况。
3、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第七章 护理程序
了解护理程序的理论背景;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基本步骤。
1、护理程序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步骤。
2、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 医疗卫生体系
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掌握门诊、急诊、病区、家庭病床的主要护理工作内容。
1、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护理组织系统。
2、医院的基本性质与任务。
3、医院的组织机构和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
4、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与范围及家庭病床的护理工作。
第九章 环境
了解环境的概念、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熟悉医院环境的调节与控制;掌握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掌握各种铺床法的目的、用物、操作方法。
1、环境的概念和范围、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要求与调节。
3、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4、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铺法。
5、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
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
了解搬运病人的力学要求与基本方法;掌握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轮椅、平车、担架搬运法。
1、患者入院的护理。
2、患者出院的护理。
3、运送患者法。
第十一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了解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形成、医院感染的类型及管理措施;掌握各种消毒、灭菌方法、手的消毒;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及原则;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掌握隔离的概念及原则、隔离的种类及措施;掌握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1、医院感染的形成、类型及管理。
2、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3、无菌技术的概念、操作原则及基本操作方法。
4、隔离病区的管理。
5、隔离的概念及原则、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6、隔离技术基本操作。
第十二章 舒适与安全
掌握舒适的概念、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掌握舒适的卧位、性质及其基本要求; 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掌握患者的清洁卫生护理技术;掌握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掌握疼痛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及疼痛患者的护理措施。
1、舒适的概念、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2、卧位的性质、舒适卧位及其基本要求、常用卧位。
3、常用保护用具的使用。
4、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操作技术。
5、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6、疼痛的护理。
第十三章 休息与活动
了解休息、活动的意义;了解睡眠的生理;掌握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措施;掌握活动受限的原因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对患者活动的指导方法与护理。
1、休息的意义、休息的条件。
2、睡眠的生理、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措施。
3、活动的意义、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4、活动的评估、对患者活动的指导与护理。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掌握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与记录;掌握吸痰法、氧气吸入疗法。
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3、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4、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5、提高呼吸功能的护理。
第十五章 饮食与营养
?了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掌握治疗饮食、试验饮食、要素饮食、鼻饲法的概念;掌握医院饮食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掌握病区的饮食管理及患者的饮食护理;掌握鼻饲法操作。
1、营养与健康、医院饮食。
2、营养的评估。
3、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4、患者的特殊饮食护理、鼻饲法。
第十六章 排泄
了解大肠的解剖生理;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灌肠法、无尿、少尿、多尿、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的概念;掌握异常排便、异常排尿活动的观察及护理;掌握各种灌肠法、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的目的、操作方法。
1、了解大肠的解剖生理、排便的评估。
2、排便异常的护理。
3、与排便有关上午护理技术。
4、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评估。
5、排尿异常的护理。
6、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第十七章 冷、热疗法
了解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掌握冷、热疗的应用目的、禁忌证;掌握各种冷、热疗法。
1、冷、热疗的应用目的、影响冷、热疗的因素。
2、冷、热疗的禁忌。
3、冷、热疗技术操作。
了解给药的重要意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掌握给药原则、药物的保管;掌握口服给药法;掌握雾化吸入法;掌握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方法及正确的注射部位;掌握输液技术、常见的输液反应及处理、输液故障的排除;掌握各种局部给药法。
1、给药的基本知识。
2、口服给药法。
3、吸入给药法。
4、注射法。
5、静脉输液法。
6、局部给药。
第十九章 输血法
了解静脉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用途;掌握输血前的准备及输血操作;掌握输血中常见故障的排除、输血反应的预防。
1、血液制品的种类、输血的目的。
2、静脉输血、自体输血。
3、输血反应。
第二十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掌握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掌握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掌握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1、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2、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3、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4、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5、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
6、碘过敏试验法。
第二十一章 标本采集
了解标本采集的意义、目的;掌握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2、痰标本采集。
3、血液标本采集。
4、大、小便标本采集。
第二十二章 病情的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了解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病情观察的方法及内容;掌握抢救工作中的设备要求;掌握常用的抢救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2、病情观察的方法及内容。
3、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4、常用抢救技术。
5、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第二十三章
了解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及组织形式和理念;了解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护理要点;熟悉濒死和死亡的定义及死亡过程的分期、对丧亲者的关怀;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掌握尸体护理方法。
1、临终关怀的概念、濒死和死亡的定义。
2、死亡过程的分期。
3、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护理。
4、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
5、尸体护理。
第二十四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熟悉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保管要求及排列顺序;掌握医嘱、长期医嘱、临时医嘱、长期备用医嘱的概;掌握体温单、医嘱单、出入液量记录、特别护理记录、护理病历的书写与处理。
1、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与管理。
2、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总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考勤、作业10%)+操作技能考核(30%)
● 教学方法
教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效果。为了贯彻和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课程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启发式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包含科研、专业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养提高,逐渐形成了除课堂讲授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1.直观教学法:即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达到传授知识和技能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直观教学法形象、具体、直接和真实,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同时,直观教学法将知识与实物、想象等联系在一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巩固知识,并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2.问题导向教学法:课前结合临床精心设计病例,根据病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知识结构和运用规律。
  3.角色转换法:该方法为实验课操作练习时学生两人组成1组,分别扮演护患角色,要求扮演患者角色的学生从患者角度去进行思考,对护士提出各种问题,而扮演护士的学生既要完成操作,又要与患者沟通交流,操作结束后“患者”对“护士”进行评价。该方法增加操作的真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加强了护患沟通技巧的训练。
  4.模拟情境教学法:情景教育法是将语言的教学内容放入能直观感受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模拟或真实的教学场景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目的。在实验课中利用ECS教学系统模拟临床情景,通过模拟情景演练使学生把平时所学的技能操作和临床实际病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以后的见习、实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5.讨论教学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相互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般作为理论性课程的补充教学方法使用。
  6.早期接触临床与预实习结合教学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走近病人,了解护理的真正含义;实习前开展预实习,可以扩展课程教学的场所(由原来的“教室→实验室”两个增加为“教室→实验室→临床”三个),使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临床教学得到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早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实现学生向护生(护理实习生)的角色转变。
● 教材、参考书籍
  书名:护理学基础
  主编:徐小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3
  出版日期:2010年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共21章,绪论至第六章,主要阐述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的概念、现代护理的基本理论、与护理相关的人际沟通方法等;第七至第二十章是基础护理部分,着重介绍如何全面、系统地运用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适应目前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基础护理技术操作部分采用表格形式,列有目的、评估、操作程序、要点与说明、健康教育、操作评价等,一目了然,可操作性较强。
全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高职教育特点,充分吸收现代护理理念和健康观,深入思考人的反应及满足患者需要的方法;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对高级护理人才的新要求。
  书名:护理学基础
  主编:殷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3
  出版日期:2009年
  本教材共23章,包括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和理论基础。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本书增加了护士与病人、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等内容,并对各章节编排顺序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组合,使之更符合学生知识发展的需求和教学规律。本教材对各项操作均用表格形式表述,以期学生能对操作程序一目了然。
  书名:新编护理学基础
  主编:姜安丽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5
  出版日期:2006年
  新版的《新编护理学基础》教材共分22章,约70万字,插图约250幅。第1-8章系统介绍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第8-22章详细阐述了护士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技术。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