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的酚酞遇不同浓度naoh与co2反应现象溶液现象不同的原因

方案一:测定溶液的要将待测液涂在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小于;方案二: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浓氢氧化钠能使变红的酚酞试液的红色消失;方案三:由表中数据,可推出的值;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判断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解:方案一: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溶液的,故答案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溶液的;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小于,故答案为: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小于;方案二: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加热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滴加植物油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故答案为: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水解的缘故,即,故答案为:;可以采用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证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到溶液又变成红色且不褪去,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溶液浓度过大,故答案为:做对比实验,取上述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方案三: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盐酸的浓度成正比,故,故答案为:;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故答案为: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
1687@@3@@@@中和热的测定@@@@@@141@@Chemistry@@Senior@@$141@@2@@@@定量实验与探究实验@@@@@@25@@Chemistry@@Senior@@$25@@1@@@@化学实验@@@@@@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1686@@3@@@@中和滴定@@@@@@141@@Chemistry@@Senior@@$141@@2@@@@定量实验与探究实验@@@@@@25@@Chemistry@@Senior@@$25@@1@@@@化学实验@@@@@@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
@@25@@3##@@25@@3
第三大题,第1小题
第三大题,第3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textcircled{1}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textcircled{2}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textcircled{1},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textcircled{2},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_{2}}C{{O}_{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__.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___.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Delta t(如下表).编号盐酸NaOH溶液\Delta t/{{}^{\circ }}C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1)表中x=___.(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中为什么红色消失?
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内酯式(无色)
羧酸盐式(无色)
浓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太大,所以为无色。
如果往此溶液中加酸直至过量的话,现象为先变红后变无色。
一位中学教师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弱酸,遇强碱变质,把以上分析给简化了!
先根据计算得出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再称量与计算结果的质量相同的固体氢氧化钠,(如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每500毫升溶解的氢氧化钠质量为40g,即1mol,物...
用橡胶塞塞紧,密闭保存。
CuSO4 + 2NaOH = Cu(OH)2(沉淀) + Na2SO4
Cu2+ + 2OH- = Cu(OH)2(沉淀)
答: 比我好多啦!!!
答: 七年级上册科学请把七年级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帮我罗列一下好吗?(主要为中考准备)
答: 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期中考试在那?
答: 因材施教,中国古已有之,哈哈,现在中国的教育为普及型教育,不能因爱好,兴趣,能力等方面选择专业,兰州大学就是实行教育体制改革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oh与co2反应的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