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普通地理地图册集是关于普通自然地理学学的,主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有没有这样的普通地理地图册集是关于自然地理学的,主要是关于地球,地壳,地球大气,地球生物圈的内容,这样的地理地图册,或是地理地图集,最好图集都是上述说的内容,加点世界自然地理也行,不要太多,比较适合自然地理专业的学生,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或是你所知道的的地理图集的名称或是出版社,或是有推荐的话都可以,小白不甚感激,我的邮箱是我是福州学生,我现在这个学校没有地理相关专业,有去图书馆,但是都没有相关的地图册,或是地图集,抽空去了福州新华书店和越洋书城,有找到一本中国的,但是关于地球,地球水圈的没有5555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我也是自然地理的研究生.本科时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中国地图全集》,中国地质出版社的,相当不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江苏省科技志:54&地理学
--------------------------------------------------------------------------------
第一节 概 述
------------------------------------------------------------------------------
  江苏地理方面的记载,始于《禹贡》和《山海经》。《禹贡》以名山大川为界,把全国分为九州,今江苏分属于"徐州"和"扬州",其中记有山川、湖泊、植被、土壤、水运和特产等地理知识。在"扬州"中还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据后世学者考证,多认为"三江"系指太湖下游的松江、娄江(浏河)和东江(已湮塞),而"震泽"就是太湖的古称。《山海经》中的《山经》以山为纲,分别记载各区域的山名、位置、里程、水系、动植物、矿产等地理情况。太湖最古的名称"具区"即见于《山经·南山经》所言"东望具区"。此后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对江苏的
地理有更多的描述。
  秦汉以来,有关地方志的著述日见增多,在近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江苏地方志种类繁多,现存中国最古的地方志东汉袁康著《越绝书》,记载了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的自然、经济、文化、风俗等地理状况。魏晋南北朝时,有地图与地志合一的图志,如周处的《阳羡风土记》、顾夷的《吴地记》、山谦之的《丹阳记》、刘芳的《徐州记》等。
  唐宋以后,地方志种类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唐、宋两代是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也是古代地理科学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宋代。王存()北宋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他和曾肇、李德刍编修的《元丰九域志》,是一部由图经演变为地志的代表作。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中有不少地理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他发现了地磁偏角,论述了侵蚀与堆积及其因果关系,解释了山地和平原的成因以及海陆变迁,绘制了立体地图等。这些地理学上的创见较西方早了几百年。郏&#5-1103,江苏太仓人)及其子郏侨,还有宜兴人单锷,同是北宋时期致力于水利的地理学家,在水文地理和历史地理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对太湖流域地理环境研究和水利整治作出了贡献。范成大(),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撰有地理内容丰富的游记和《桂海虞衡志》、《太湖石志》、《吴郡志》等专著。他特别注重自然地理现象,对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保存在苏州博物馆中的《地理图》是南宋黄裳于公元1247年绘刻的全国写意地形图,表示山、川、森林和路、府、州以及海岸线等内容,大体准确;《平江图》则是南宋李寿明于公元1229年重建平江(今苏州)坊市时所刻。图内绘有城廓、山川、街道、官署、庙宇、园林等,内容精细准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好的城市地图,也是研究宋代城市规划的珍贵资料。
  明代中晚期至清代初期,中国地理学开始突破古典地理学的束缚,进入了近代地理学的初始时期。对此江苏地理学家作出突出的贡献。明代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县)人徐霞客()长期从事旅行生涯,几以毕生精力开辟系统考察自然、描述地理环境的新方向,在世界上率先突破古典地理学的传统束缚,其贡献可与欧洲18-19世纪才出现的、被认为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A.Von
Humboldt,)和李戴尔(C.
Ritter,)相提并论。在时间上,徐霞客还比他们早2个世纪。他著有《徐霞客游记》、《江源考》、《盘江考》,
主修《鸡足山
志》等地理著作,特别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名著《徐霞客游记》,详于地理现象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有关喀斯特地貌的记述则为后世提供了世界上最早的珍贵文献。陈组绶(?-1637),明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曾增改罗洪先的《广舆图》,把明代地图绘制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孙兰(江苏扬州人)对地理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流水地貌发育的"变盈流谦"理论。他解释说:"流久则损,损久则变,
高者因淘洗日下,卑者因填塞而日平,故曰:变盈流谦";他又将地貌的变化归纳为"因时而变,因人而变,因变而变"。这一完整的地貌发育理论,比起19世纪末期台维斯
(W.M.Davis)的"地理循环"要早200多年。
  明末清初,在"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影响下,地理学出现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著作。顾炎武(,江苏昆山人)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
,江苏常熟人)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两部注重于沿革地理和军事地理方面的论述,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地理以及经济地理巨著。
  清代洪亮吉(),江苏阳湖(今武进)人,
他从人口地理学角度提出系统的人口学观点,比马尔萨斯《人口学原理》还早5年。李兆洛(,
阳湖人)尤长舆地之学,著《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史地理沿革图》、
《皇朝舆地韵编》等。江苏清河县(今清江市)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不少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内容。他集清代优秀地理文献,从中反映清代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与脉络。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新地理学不断地传入中国,中国步入近代地理学阶段。
  1898年,清政府兴办近代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设舆地课程。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也设舆地课。
  民国时期,高等学校增设地理系,地理研究所也开始建立,现代地理学随之发展。张相文、竺可桢和翁文灏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相文(,江苏泗阳人)是发展新地理学的先驱和最早传播者,
是在国内大学讲授历史地理学的第一人。1901年编著中国第一部《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编著《地文学》和《地质学教科书》。1909年在天津创办中国地学学会,被选为第一任会长。1910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期刊《地学杂志》。
  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文史地部。1920年,竺可桢(,浙江上虞县人)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开创者、
新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次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建为东南大学,竺可桢创办地学系,首任系主任。编著中国高等学校第一部《地理学通论》,组织编译《新世界》等地理著作,主持出版《史地学报》和《史学与地学》,培养出中国第一批现代地理学家,其中有王庸(,江苏无锡人)、胡焕庸(1901年生,江苏宜兴人)、
张其昀(,浙江鄞县人)等。
  1927年,东南大学改建为第四中山大学,在自然科学院内设地学系。次年又改称为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胡焕庸至该校任教,他对中国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方面的研究起开创作用。
  1933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设置全国唯一的女子大学地理系,培养了一些女地理学家,系主任是著名地理学家刘恩兰(女)。
  1934年由翁文灏、竺可桢等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会址设在中央大学地理系,翁文灏(,浙江鄞县人)任第一任会长。同年创办《地理学报》。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央大学地理系随西迁重庆沙坪坝。1940年,李海晨(1909年生,江苏江阴人)留德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史地系、地理系教授。
他为中国地图事业作出了贡献。1942年,李旭旦(,江阴人)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是中国当代地理学界一位主要的学术带头人。特别是80年代,对推动我国振兴人文地理学,倡导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1943年,任美锷(1913年生,浙江鄞县人)到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传授欧美新地理学思想,提倡"建设地理学"。50年代后,他
从事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海洋沉积动力学和喀斯特学的研究,是当代地理学界一位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46年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此时,徐近之(,四川江津人)从美国回国来校任教。他是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开创者之一,
曾建立青藏高原第一个气象站。
  1947年中国地理研究所迁至南京,林超接任所长,该所周立三(1910年生, 浙江杭州人)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农业地理的研究,
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系统的科学依据,是当代地理学界一位主要的学术带头人。
  1952年全国高等校院调整,任美锷任南京大学地理系系主任,李旭旦创建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任系主任。此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或调整到南京大学地理系;江苏师范学院地理科并入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南京大学地理系率先设置大学本科的地貌学与经济地理学两个专业,继而又设立自然地理学和国内唯一的地图学专业。1987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更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中国地理研究所设地理、地图与大地测量三个组,分别由经济地理学家周立三、地图与地名学家曾世英(1899年生,江苏常熟人)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方俊(1904年生,江苏武进人)负责。1953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1958年该所主体迁往北京,方俊带领大地测量组迁武汉。留下部分于1959年成立南京地理研究所,任美锷兼任所长,1964年周立三继任所长,并增设湖泊研究室,该室由现代湖泊学研究的开拓者、湖泊与水文学家施成熙(,江苏海门人)任主任。197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以地理和湖泊为研究中心。1961年成立"江苏省地理学会",首任理事长为任美锷。此间,江苏地理学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经济地理尤其是农业地理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地图为国内重要基地,湖泊方面填补了中国现代湖泊学的空白。
  "文化大革命"期间,江苏地理科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才得到迅速发展。
  各地理学分支学科研究遍及全省:南京大学主要是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经济地理与城市规划、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地图与遥感、海洋地貌与海洋沉积、非洲地理与区域地理,并设立有地学各系组成的多学科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南京地理研究所主要是经济地理、自然地理、地图、湖泊水文气象、湖泊沉积地貌、湖泊生物生态;
南京师范大学主要是第四纪沉积与环境、地图、人文地理和江苏地理;徐州师范学院主要是历史地理、区域开发;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主要是自然环境。国际交流频繁:南京大学地理系与英国合作进行潮滩与河口湾研究、喀斯特研究和土地资源研究,与美国合作进行非洲地理研究,与加拿大合作进行海湾沉积研究,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建立了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南京地理研究所与日本合作进行太湖-琵琶湖物理湖泊学研究,
与美国合作进行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数据库和古环境研究,与德国合作进行天目山地区景观研究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
--------------------------------------------------------------------------------
--------------------------------------------------------------------------------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
-------------------------------------------------------------------------------
  一、自然地理基础
  1961年,任美锷、杨纫章发表《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对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拟制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原则、指标、等级、单位系统和方案等提出不同观点,认为进行自然区划的实质在于揭示各地自然综合体内各种自然因素间的矛盾,以及自然界和农业生产间的矛盾,从而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作为各级区划的依据。拟定了符合国情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被学术界称为"任、
杨方案"。1962年任美锷提出"中国准热带"的概念,对中国热带的界限提出新的看法,为扩大中国热带作物种植作出了贡献。1979年任美锷、杨纫章、包浩生撰写出版《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该书论证了自然区划原则、热带北界、准热带、热带山原等理论概念,展示了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显示了中国区域地理研究的独特风格,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了许多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重要建议与措施。1985年雍万里编著出版《中国自然地理》。
  二、环境地理
  年熊广政、季子修等进行"南京市城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区划" 的研究。
  年彭补拙等参加新疆天山托木尔峰及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综合考察。其后彭补拙、李春华等对山地自然地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土壤等进行论述,填补了两地区垂直自然带研究的空白,也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年汪耀斌、
蓝立尊等从地理流行病角度研究中国肝癌的地理病因,提出气候因素是形成肝癌呈地区性差异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黄曲霉素B1是肝癌的主要病因。该研究对探索肝癌病因是个突破。
  年董雅文、
赵荫薇等研究苏南太湖地区典型城镇水污染预测与控制。期间又对苏州及其外围地区水质生态作评价和协调发展对策的研究。
  1983年雍万里、俞序君等编著《科学庐山》,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上壤、土质、自然景观和旅游环境。后俞序君、陈家记等研究了庐山地貌成因与新构造断裂运动和第四纪环境演化的关系,并提出独特观点。
  三、自然资源
  1961年杨纫章、杨戊等编著的国内第一本《普通水文学》出版。年任美锷、朱季文等参加江苏省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课题,查明了海岸动力作用、冲淤变化与各类淤泥质海岸演化规律,得出海岸带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规律、利用状况和生产潜力及其开发利用模式,出版《江苏省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专著,并编制国内省级第一部海岸带图集--《江苏省海岸带自然资源地图集》,为江苏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决策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83年倪绍祥研究"太湖地区的热量资源及其农业生产潜力"。其后又综合分析了江苏自然条件、农业耕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江苏境内划分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界限,对江苏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农业合理生产布局等有重要意义。
  年孙世英、邱淑彰等阐明了长江下游平原泥炭的成矿类型、 成矿因素及开发利用。
  年雍万里等研究了福建武夷山旅游资源。
  1986年杨戊、都金康等论述了水文学的发展应与地理学相结合,以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无资料地区水资源问题。
  1987年包浩生、彭补拙等在《国土整治与自然资源研究》一文中阐明了国土整治的目的、任务与方法等问题,强调自然资源在研究国土规划和国土管理中的重要性。文中的许多观点有创见性。
--------------------------------------------------------------------------------
--------------------------------------------------------------------------------
第三节 地貌学
--------------------------------------------------------------------------------
  一、地貌基础
  40年代,任美锷、施雅风、杨怀仁等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了地貌调查研究。
  年任美锷、
祁延年等论证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有关的地貌类型和地貌发育,并提出了新的论点和大型引水渠道选线的建议。年杨怀仁、
杨达源、俞序君等调查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1961年杨怀仁、俞序君等编著的国内第一本《地貌学》出版。
  1977年杨怀仁提出了"造貌运动"和"地貌波"的概念,并与杨达源、黄家柱论述了中国造貌运动的性质、发展和活动带,对研究地貌发育有重要意义。
  年尹国康在地貌发育理论研究方面摆脱了"均变论"思想束缚,
以新的"突变论"思想方法,对"地貌界限"、"地貌系统内的复杂滞后反应"、"
地貌发育的趋向性和变异性"等理论概念进行了论述,为优化人地系统、合理利用自然、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喀斯特地貌
  50年代以来,任美锷开始系统地研究喀斯特(岩溶)科学理论,提出了中国喀斯特发育理论新说,在国内外颇有影响。1979年在他与刘振中、王飞燕等撰写的《中国岩溶发育规律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喀斯特的地带性规律,指出中国热带峰林超出自然地理上的热带,甚至布及青藏高原。1982年任美锷等又阐明了深部溶洞的类型及其成因,论证了喀斯特过程的基面(下限)是碳酸盐岩体的底部,而不是海平面。这一观点为国际上首创,也已为工程建设所证实。1983年任美锷等撰写国内首本《岩溶学概论》专著,许多内容和观点被国内外引用。
年包浩生等提出青藏高原冰缘喀斯特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和发育模式。年期间,俞锦标、章海生等首先调查研究了贵州普定地区喀斯特的演化、分布和地下河系的特征,为喀斯特水的开发、利用和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继而又对黄果树地域进行了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三、冰川与冰缘地貌
  1959年施雅风等撰写了中国首部冰川专著《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60年代,他又将全国冰川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为国内地学工作者引用。1964年,他与谢自楚合写的《中国现代冰川基本特征》发表。其后,又补充了复合型冰川类型。他对低纬度极高山区冰川发育特征以及山地迅速上升对冰川发育影响提出了创造性见解。1975年,由他主编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现代冰川与地貌》和1982年他与刘东生等编纂的《希夏邦马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等专著出版,填补了高山研究的空白。
  1974年杨怀仁、王富葆等编写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冰期问题》出版。该书论述中国各地第四纪冰川作用的性质、冰川地貌,探讨了第四纪冰期及其划分的理论问题,是中国第一本有关第四纪冰川研究方面的著作。1981年施雅风等对"
庐山真的有第四纪冰川"提出质疑,从冰川侵蚀形态、
冰川堆积和气候条件三方面否定李四光在《冰期之庐山》专著中提出的冰川遗迹论证,认为中国东部2000米以下中低山没有发育第四纪冰川的条件。此外,他根据中国西部山地冰川作用遗迹,指出西部第四纪至少有4次冰期;青藏高原迅速隆起导致气候变干,限制冰川发展的规模,晚更新世冰期各个山区的冰川互不连接,不存在统一的大冰盖。
  1984年徐叔鹰、张维信、徐德馥等全面论述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冰缘的发展,填补了该区冰缘研究的空白。后又提出中国东部末次冰期多年冻土带的界线。
  四、河流地貌
  年林承坤、
陈钦峦等首次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松散沉积河床边界是荆江河曲形成的主因,并得到了自然模型实验的验证。1986年杨达源、陈宝冲、韩辉友等对长江三峡阶地的判别、
时代划分、 位相和成因提出与前人不同的概念和论点。年林承坤、陈宝冲、尹国康等在中国最早从地学观点,
采用岩矿和自然地理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次探明葛洲坝与长江三峡卵石推移质来源和数量,创立了推移质来源与流域产沙量两个公式,初步解决了宽级配卵石推移质准确定量的难题。年林承坤等对长江口泥沙与河床演变进行系统研究,
建立了河口泥沙来量计算公式,计算出长江口泥沙的来量和沉积量。该成果被上海新港选址工作所引用。
年蒋斯善等查明南京市秦淮河古河道的位置和埋藏原因,并对古河道沉积时代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看法。
  年尹国康等把河流及其流域作为开放系统加以研究,
提出河流地貌系统自组织作用具有的趋向性、能量呈空间均匀分配的趋向性和低能耗的趋向性,因此它是一个对环境能自适应的系统。
  五、黄土地貌
  年俞序君、刘泽纯等在国内首次从地貌与沉积角度,
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黄土、黄土地貌和自然、人文因素分析研究,初步查明了该区粗沙来源和数量问题,为黄河中游水库淤积和下游冲淤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
第四节 第四纪环境
--------------------------------------------------------------------------------
  一、古气候
  年杨怀仁、
徐馨等研究了中国自然环境变迁:据各圈层的时空发展与反馈机制,揭示了中国环境变化的原因机制--东亚古季风的兴衰变化;中国东部的冷弧--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气候与植被带的南北迁移;中国冰期的严酷气候与沙漠扩大、黄土堆积的原因;第四纪海侵规模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杨怀仁创立的冷弧理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称赞。
年杨怀仁等进行了新第三纪以来古气候、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和气候突变的研究。气候突变理论涉及气温突变、干湿突变和大洪涝灾害等问题。这一开拓性的研究,在气候变化理论上与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平面变化
  年杨怀仁、谢志仁等研究了中国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变化、
中国海平面变化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带国民经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其后,刘泽纯分析了中国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研究的特点,并首次将其与国际上深海岩芯和珊瑚礁岛屿类型研究进行对比。
  年杨怀仁等进行了全球变化研究,
首先恢复了第四纪各种事件的过程,进一步研究了近代环境变化趋势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展的趋向。
  1961年杨怀仁等撰写了国内首本《第四纪地质学》。1987年他又与刘泽纯等编著了《第四纪地质》。
  三、古地理环境
  年王富葆参加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
对该地区的冰川、地貌、第四纪进行了考察。1960年参加中国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登山队,并参加撰写国内首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专著(1962年出版)。
从70年代起,他着重研究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揭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第四纪冰期等问题。
  1983年又与李炳元等主编了第一本专著《西藏第四纪地质》。李立文等于1960年在南京地区发现了中新统地层,后又于1978年发现了"下蜀组"钙质结核内鹿、牛骨化石,并进行了古砾石层与下蜀土的沉积环境和时代的研究,有独到见解。
  年任美锷、刘泽纯等创造性地将喀斯特学、
沉积学与古人类学研究相结合,根据溶洞发育和沉积特征、哺乳动物和孢粉等研究以及测年数据,分析论述了周口店猿人洞的古地理环境。这一成果对研究古人类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继而刘泽纯研究分析了洞穴堆积,特别指出其存在侵蚀或不整合及其与气候地层学的关系,并将北京猿人洞穴堆积层从气候地层上与中国黄土层和深海岩芯氧同位素段对比,得到了学术权威的好评。
  年潘凤英、石尚群等揭示了江苏平原全新世海侵和古地理演变。
  年徐馨等研究了第四纪冰期中国的植物群,
复原第四纪冰期植物群的概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了第四纪地层、动植物化石,论证了古环境的演变。
  1985年徐叔鹰运用地貌学与沉积学等方法,论述了唐古拉山上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1986年曹琼英、沈德勋等编著《第四纪年代学及实验技术》出版。
--------------------------------------------------------------------------------
--------------------------------------------------------------------------------
第五节 湖泊与海洋地理学
--------------------------------------------------------------------------------
  一、湖泊基础
  年施成熙、汪宪等总结了江苏湖泊多年调查研究成果,撰写了《江苏湖泊志》,阐明了江苏湖泊的分布、特征、成因、演变和湖泊热学状况、动力特性、泥沙沉积、水化学、水污染、水生生物等,并论述了湖泊资源的利用改造。黄漪平等于1981年撰写了《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专著中的湖泊部分,对中国湖泊的分布、水文情势、湖水运动规律、理化性质和利用改造等进行了论述。
  二、湖泊水文过程
  年毛锐、史复祥等研究了太湖团湖水面蒸发,提出"
差值法"、"扩散法"、"彭曼法"等计算湖泊蒸发量的三种方法,并得到应用。其中差值法公式系国内首次提出。
  三、湖泊资源
  年高礼存、庄大栋等查明了洪泽湖银鱼的生殖、生长、
食性和寿命等生物特性及其增殖途径。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太湖短吻银鱼移殖云南滇池的研究,并获成功。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国际上尚未见到类似报道。继而高礼存、庄大栋等以及苏州水产局等单位在东太湖湖泊环境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水体农业大水面围网养鱼进行综合试验,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濮培民等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提出了"洪泽湖综合开发规划"。年王洪道、
史复祥等对中国湖泊面积、贮水量、水量平衡与补给系数、换水周期和湖泊水质等进行分析与
评价,并撰《中国湖泊水资源》一书。
  四、湖泊沉积
  年祁延年、王苏民等应用地貌学与沉积学原理,
研究陆相沉积盆地组合沉积相,阐明了砂岩理化和生物划相标志,首次提出"标志层-- 单砂体地貌趋势法",剖析河流、三角洲砂体,复原古地理,
为大庆油田取得高产稳产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地貌研究应用于石油勘测开拓了新途径。
年又运用该项成果先后在江苏、克拉玛依、辽河和胜利等油田进行了含油盆地沉积相研究,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年王苏民、
吴瑞金等研究了东濮凹陷三河街组沉积特点与沉积环境,建立了沉积模式,为油田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湖泊环境
  年朱海虹、
郑长苏等研究鄱阳湖的成因和演变以及赣江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同时,区裕雄、范云崎等对西藏高原湖泊进行了考察,其中许多湖泊的研究尚属首次,并撰写《西藏的湖泊与河流》,对丰富湖泊学研究具有很大意义。
  年黄漪平、
顾丁锡等研究了"阳澄湖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编制了质量评价图,为湖泊治理提出了科学依据。
  年景存义先后研究了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的形成与演变,
并对上述地区全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作了较深入的论述。年,祁延年、 高礼存等对抚仙湖进行水文、 气象、
沉积、地貌、水化学、水生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并出版《抚仙湖》专著和图集。该成果大多在国防试验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朱海虹、濮培民等于
年综合调查研究了云南断陷湖的环境与沉积,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并撰写《云南断陷湖环境与沉积》专著。
  年舒金华、顾丁锡等进行了"中国公元2000年主要湖泊水质污染预测研究",并撰写《湖泊水质预测与规划》专著。
  六、海岸地貌
  年王颖、朱大奎等进行淤泥质平原海岸的研究,
揭示了淤泥质海岸的形成主要是大河泥沙供给和潮流作用;在国内最早提出潮滩地貌与沉积的分带性和贝壳堤的成因,并用考古、历史资料论证贝壳堤的时代及海岸动态;研究了中国主要河流对大陆架的沉积作用,提出堆积大陆架三种沉积型式。1982年王颖等建立鼓丘海岸发育图式,被国外学者认为是"鼓丘海岸的典范文献"。
  1984年任美锷、张忍顺撰文明确了潮汐叉道的概念,对中国潮汐叉道进行分类,总结整治叉道型海港的经验。 70-80
年代人们应用潮汐叉道理论来解决国内海港的航道稳定性均依此为据。
任美锷、张忍顺等发表了《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为世界潮滩研究作了重要补充。1986年任美锷、史运良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沿岸泥沙运动规律和黄土高原农业发展过程对三角洲河道变迁以及三角洲前沿淤长和蚀退交替的影响,并为胜利油田选定了港址。同年,张忍顺、王雪瑜撰文揭示淤泥质潮滩潮流特征、沉积过程与岸滩演变,填补了国内潮滩水文泥沙研究的空白。
  年王颖、朱大奎等应用多年的海岸研究成果,
用来确定海岸泥沙的来源、数量、回淤,预测海岸冲淤变化,对中国海岸工程、港口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中有些应用研究是创造性的。
  七、海底地貌
  1979年王颖、朱大奎等撰写《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专著中的海底地质地貌,首次总结了中国海底地质地貌研究成果。
  年王颖等在大西洋洋底发现席状沙层,
证实了深海浊流作用及沙层来自大陆架冰川沉积,建立了该区深海浊流沙搬运模式。1985年王颖与加拿大B.迪纳瑞尔合著《石英砂表面结构模式图集》及说明书出版。该书论述了深海砂、大陆架砂、滨岸砂或海滩砂、河流砂等7种沉积类型石英砂表面结构,
创新地用各种标志的叠加顺序,分析石英砂经历的作用及成岩标志,判断堆积时间的久暂。
--------------------------------------------------------------------------------
--------------------------------------------------------------------------------
第六节 经济地理学
--------------------------------------------------------------------------------
  一、经济地理基础
  40年代前后,周立三、任美锷开始研究经济地理。1946年任美锷撰写《建设地理新论》专著,首先提出"建设地理"概念,这在国际上是较早的;着重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对改变当时国内经济地理学以描述物产分布为主的落后状态起积极作用。周立三对经济地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同时,他与吴传钧等总结年中国经济地理的考察研究工作,
分析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基础理论、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综合考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1983年张同铸撰写《试论生产分布与生产发展》一文,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纠正了以往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关于生产布局理论的片面性。1986年宋家泰等编著的《中国经济地理》出版。
  二、农业地理
  1944年周立三等考察研究了新疆的民族、资源、社会和经济。嗣后,撰写《新疆经济建设之刍议》。1956年,周立三又主持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为时5年,初步查明了新疆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规律,提出了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其布局的远景设想。1984年,他再次前往新疆指导考察工作。其主编的《关于新疆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专著为新疆编制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年周立三、宋家泰等进行了江苏农业区划的调查研究。 该研究成果对指导中国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
  年张同铸等对热带、 亚热带山地(尤其是坡地) 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利用。
  年虞孝感在青藏高原考察中提出了农业上限问题, 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年佘之祥、
张龙生等完成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吴县土地资源详查、农业类型与区划研究,以及农业自然资源地图册(
国内首本县级农业自然资源地图册)的编制。
  年周立三、
孙颔等进行了中国农业地理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的研究,撰写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专著。它汇集了1949年以来有关农业资源和区划的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和综合研究,阐明了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了农、林、牧、渔生产现状,指出必须制止掠夺式经营、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进而论述了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造,最后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农业地区分异规律。
  1979年张同铸(负责人)、宋家泰等编著的《江苏农业地理》出版。该书总结多年来江苏农业地理研究成果,分析江苏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水、土、热资源,阐明农业发展过程、特点和地区差异,论述了各农业区的发展方向、农业生产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1980年宋家泰参与了"中国农业地理的研究",并参加编写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
  年佘之祥、虞孝感等研究了"太湖地区水土资源及农业发展远景"
,为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科学依据和解决途径。该课题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
  1986年戴先杰、张建新等完成"江苏徐淮地区农业布局与农业类型的研究",提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及各类农业类型区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和调整等建议。
--------------------------------------------------------------------------------
--------------------------------------------------------------------------------
第七节 人文地理学
--------------------------------------------------------------------------------
  一、人文地理基础
  早在40年代,李旭旦就注意对人文地理学中人地相关论的研究。1981年他撰写的《国土整治与协调论》以及其后的《人文地理学导言》、《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有关人文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他认为,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相关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的科学;并提出,在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动地位,地理环境是被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的对象,而地理环境又经常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
同时提出在人地关系上的"和谐论",从而奠定了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分析并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正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1987年金其铭、董新编纂的《人文地理学导论》出版。该书以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为核心,改变了以往以介绍分支学科为主的撰写体例和方法。
  二、城市地理与乡村地理
  1975年起,宋家泰、崔功豪等承担了江阴、烟台、岳阳等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撰写了《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研究》。年沈道齐、吴楚材等进行"南京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论证城市规模、工业、小城镇、
蔬菜基地等规划布局。
年丁景熹、侯学焘等进行了"连云港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1982年崔功豪参加国家城建总局的"工业与城镇区域研究"。年沈道齐、
王德等研究了江苏若干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化途径和发展小城镇的技术经济政策。
年宋家泰、吴友仁等率先开展了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
与方法,完成了"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继而吴友仁、丁景熹等又完成了"江苏省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研究"。1987年高曾伟提出镇江发展经济的整体设想和主要战略措施。年姚士谋、
季子修等对厦门经济特区综合开发进行研究,并编制了《厦门特区与闽南经济综合开发图集》。
  1979年吴友仁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城市化研究的论文《论中国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年他参加了国家科委组织的"城市建设技术政策"的研究,
撰写了《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和《我国城镇布局发展目标》,被列为在国家12个重要领域技术政策研究中有重要贡献者。
  1985年宋家泰、崔功豪等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地理学界撰写的《城市总体规划》专著,改变就城市论城市的研究方法,而是以城市区域观点,从自然、经济、技术、规划综合角度进行城市规划布局研究。郑弘毅参加了"现代海港城市规划的研究"。年宋家泰、吴友仁组织国内有关部门完成了"研究城镇合理规模的理论与方法"课题,并出版专著。
这是国内首次较全面系统地论述城镇发展合理规划问题的著作。
  年崔功豪对中国的城市人口统计和城市化水平进行研究。同年,
他在美国就上述观点发表了《中国的行政体制变化和城市人口》一文,阐明了城镇不同建制标准、体制变化对城镇人口统计和城市水平的影响,澄清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一些模糊认识,得到了国外学者的重视和普遍应用。
  林炳耀从80年代初率先开始用计量方法研究城市,继而开展了城市信息系统的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986年出版的《计量地理学导论》是国内影响较大的著作。
  1984年金其铭写成了《农村聚落地理》,
1987年又撰写了《中国农村聚落地理》专著。他的著作填补了中国人文地理学中聚落地理的空白。
  三、人口地理
  1982年王煦柽、罗辑最早撰述了《江苏人口地理》。1987年杜闻贞、苏世荣、唐发华等编纂了《江苏人口》专著,以江苏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为背景,分析、论述了全省的人口发展和人口问题。
  1984年张同铸、丁登山运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原理,提出对非洲人口发展问题的新见解。1985年曾尊固撰《非洲人口移动的类型和前景》。
  四、国土开发与规划
  1983年宋家泰、崔功豪等承担国家计委首批国土规划试点之一的宜昌地域国土规划。
其后,王本炎、沈洁文完成了万县、涪陵地区国土规划。
年单树模、魏长发等对江苏黄河古河道的历史、自然、经济、资源和聚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开发黄河古道的建设性意见。
  1986年曾尊固论述苏联东部的开发,侧重分析关于建立地域性生产综合体的理论基础、开发过程及其效果、教训,对中国边远区的开发也有参考价值。
--------------------------------------------------------------------------------
--------------------------------------------------------------------------------
第八节 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一、地图基础
  1955年由李海晨编著的《地图学》出版,
这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50年代中期,陆漱芬引进国外先进的制图综合理论和地图投影变形规律的表现方法等,对改变过去制图学着重在罗列地图投影公式推导,并对地图编制从随意性上升到科学理论起较大作用。她还开展地图测量学的研究。年田德森引入国外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对中国地图学理论研究起一定的作用。1987年由金瑾乐、孙达等编著的《地图学》与陆漱芬、陈由基等编著的《地图学基础》出版。
  二、地图集
  1959年李海晨、陆漱芬等编制了第一本《江苏地图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及分层设色的分县图,在当时全国省区图集编制中居领先地位。1966年周立三等编制的《江苏省农业地图集》出版,是国内首本省级农业地图集,为各省区编制农业地图集提供借鉴。1978年王吉波、周维功等重编的新版《江苏省地图集》出版。图集综合地反映了地理面貌、最新科技成果和经济建设成就,共有图幅69幅,为同类图集的代表作。
  年徐琦、刘振东等参加编制中国第一本医学方面的专业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从1984年起,周立三、吴传钧等编制中国首部大型综合性农业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
  1984年孙达、林增春等编修《襄樊市城市规划图册》。
  1985年苏世荣、李海晨等编制的《非洲地图集》出版,图集反映非洲自然、历史、社会、经济、人口、民族以及非洲各国地理概况,图94幅,文字说明52万字,是一本世界上开本最大、资料最丰富的非洲地图集,引起了国内外地理学者的瞩目。
  1986年孙亚梅、王瑞林等编制的《江苏省人口地图集》出版,它是国内第一本以全机助制图方法编制的省级人口地图集。后马永立、郝庆祥等编制《常州市环境预测对策地图集》。
  1986年周维功、 苏守德等编制国内第一本湖泊地图集--《云南省抚仙湖地图集》。
  三、专题制图
  年孙亚梅、韩同春等编制《1:150万中国自然地理基础地图》的东部海域,在国内首次利用航海海图资料,编绘海域地貌等自然地理基础图件。
年刘振东、戴锦芳等编制《1:100万全国土地类型图》的南京、南通等图幅。年周伯明、虞孝感等编制《1:100万全国土地利用图》的南京、
南通和西藏幅。1984年李海晨编著的《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出版,书中论述专题地图的编制及地图集的设计、编制。年杨怀仁、俞序君等编制《1:100万地貌图》的武汉幅,陈志明、郑长苏等编制了南京幅。这些地貌图为大农业自然基础条件作出了经济评价。
  四、计算机地图制图
  1977年张文忠、黄杏元等在国内首次实现地形图全要素的自动绘制。1987年胡友元、黄杏元等编写的中国第一本计算机地图制图教材《计算机地图制图》出版。
  五、地名学
  1986年王维屏撰写《中国地名语源》出版。该书以中国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是中国在地名语源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1987年单树模、蒋赞初等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卷》。
  六、遥感
  年,陈钦峦、汪慧慧、朱静玉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地表水资源遥感估算研究,为扩大无资料地区地表水资源定量分析和计算开拓了一条途径。1980年陈丙咸、韩同春等利用陆地卫星相片研究以小比例尺绘制南京地区地貌图。年,
陈钦峦、陈丙咸等进行了山西省农业自然资源与内蒙古草场遥感应用研究。年陈丙咸、
陈钦峦等研究江苏海岸带海滩及海岸带分类的遥感分析及其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年赵锐等运用卫星图像分析南京城市动态变化、发展规律和趋势。1986年陈丙咸、梁顺林进行可见光遥感水面辐射传输模型和可见
光波段的水体透视深度的研究。1987年陈钦峦、陈丙咸等研究了陆地卫星图像在洪水随机模型中的应用。
  七、地理信息系统
  年张静仪、姜加虎等完成了"地球资源光谱信息及其应用"
中有关云贵高原和长江三角洲湖泊水体的光谱信息分析研究。
  1986年黄杏元等进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的试验研究",在国内最早论述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提出了土地类型的自动分类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土地质量评价的方法。赵锐等开展区域开发信息系统规范化的研究。陈丙咸、黄杏元等研究了"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
--------------------------------------------------------------------------------
--------------------------------------------------------------------------------
第九节 区域地理与地理学史
--------------------------------------------------------------------------------
  一、区域地理
  1941年,李旭旦考察白龙江地区后撰写《白龙江中游人文地理观察》,这是一篇区域地理的力作,提出白龙江是秦岭以西中国地理上南北重要分界线和中国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区分界线的科学论断。1947年他又发表《中国地理区域之划分》一文,在研究分析中国人地关系地域分异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地理分区的方案,将中国划分为若干地理区。这一成果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960年他撰写的《世界大自然区的划分》,根据发生学和地带性、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将各洲大陆分为若干大自然区。
  1944年宋家泰撰写以水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地理著作《柴达木盆地》。1946年他编著国内第一本《台湾地理》,翌年又撰写了《东北九省》。1985年曾尊固、张耀曾等撰写的《世界地理》出版。其后,王庭槐、金其铭等编写的《中国地理》以及汪永泽、计造华等编著的《世界地理》出版。1986年出版了单树模、王庭槐等编著的《江苏省地理》,是一本较早论述江苏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地理方面的著作。
  二、地理学史
  50年代开始,徐近之、杨迈里等对中国古代地方志、史书等各种史籍中有关历史时期的气候记载,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至70年代,编印了宁夏等18个省(区)市的历史气候记载,约70余万字,为治淮、治黄和水利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使中国历史气候序列向前延长至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年又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探索以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历史气候研究。建立千年以上气候序列,并以此作波谱分析,这些在国内外还属首次。
  1982年单树模、王维屏等编写了《江苏城市历史地理》,对江苏主要城市的发展作了系统的阐述。1987年庄林德研究了江苏城镇及其体系发展史略。1985年鞠继武编著了《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书中纠正了学者对前人地理研究的一些误解,补充了史学家未论及的地理知识和成就。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王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