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在默默的掌控着盘龙后传宇宙掌控者万法

宇宙万法,是我们先要学习的
编者按:范古农老居士是现代法相大家,曾创办法相学社,讲授法相唯识学。他的《法相学社第一期课本序言》,指出了学习法相应该遵循的次第,提出学习法相的一些方法,对初学者非常有帮助。智敏上师出家前曾跟随范老居士学习法相,深得其精髓,这篇序言经由上师讲解,浅显易懂,实乃初学法相者入门必备之法宝也。
法相学社第一期课本序言(1)(范古农居士著,智敏上师讲解) 这个讲义(序言),应当是在《五蕴论》之前讲的。但是因为打印得太慢了,赶不上,中间又插不进,那么就在讲《百法》之前,把它说一下。 这是我们以前在学法相的时候,一个江南的法相家(范古农居士)编的一个课本的序言。他在编的时候,随时对学生的一些问题,提了一些研究法相的方式方法,就是“读法之一”、“读法之二”。这里我们就把他第一册里边的一些录下来,给大家参考,这是对初学用的。学上路了之后,当然,这些自己会知道了。但是开始学的时候,就感到法相困难,针对这些,他就作了一些简单的研究的方式,我们现在也开始学,也可以作个参考。 这是第一期课本的序。他第一期课本包含《五蕴论》、《广五蕴论》,还有是《显扬圣教论》的《五法章》、《五蕴章》,再加上一个《二十唯识论》,这是第一册。这样第一册的序就是这一篇,跟我们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现在排列的课程,基本上依据他的方式排的。 《五蕴》、《百法》之后,就是《二十唯识》了。但是我们不是一本书。因为以前的书是找不到了。我们另外采取了,课程是一样的。我们看序言。   我佛教言不出境行果三,果成于行,行依于境。境也者,一切事理,所谓万法也。 我们佛教里边讲的法,总归纳起来,境、行、果三个,一个是境,一个是行,一个是果。果呢,我们修行证果,果要靠行的。“果成于行”,所以能够成就、证到果,都依靠修行。那么,修行依什么修呢?依靠境来修,所以说这三个是一套。因为有那个境,我们去观那个境,然后就修行,修行之后就证果了。所以说我们要证果的话,先要有境,然后依境起行,然后依行成果。所以说,什么叫境?“一切事理”。宇宙一切事情的一切的道理都在里头,就是“万法”。宇宙世间的万物万法,都包在里头。   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此三科者总赅万法而无遗。乃众生之所迷、诸圣之所觉。故佛教言必先乎是,而学佛者亦先乎是也。   & &佛说的法一般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原始佛教都讲这些东西,这三个叫“三科”。“此三科者总赅万法而无遗”,佛说的五蕴也好,十二处也好,十八界也好,就是讲的境。宇宙的一切法都包在里边了,“无遗”,没有少的。那么,五蕴就是无为法不摄了。
& &这个法是什么法呢?“乃众生之所迷,诸圣之所觉。故佛教言必先乎是,而学佛者亦先乎是也”。所谓万事万法,众生就迷这个东西,而我们要修行成果的那些圣者就是觉这个东西。迷也是迷这个,觉也是觉这个,看错了就迷掉了,看对了就觉了。
& &假使我们说,远远的一棵树,它是没有支干的,它是这么站在那里,你糊里糊涂地晚上看过去,就像一个人,好,以为是贼来了,来不及就大吵大闹的,结果他仔细一看,一棵树。这就是说,迷这棵树,把它迷成个人了,造了很多颠倒的事情。你觉悟之后,知道它是一棵树,那你什么事情就没有了,天下太平了。
& &所以说,我们众生就是迷。迷什么?迷这个境。圣者他觉什么?也是觉这个境。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就是这个世间,但是不能离开这个世间的“觉”。很多人就是说:“佛法在世间,好了,我们大家做世间法就是佛法了,不要修行了,在家也蛮好,就是佛法。”但是你不知道,你这个“觉”不要忘记掉了。世间的法,你迷在那里,你如果觉了,那就对了,你还是觉不了,你还迷中加迷的话,那根本不是佛法,你是凡夫了。所以不要忘记个“觉”。很多人很高兴,因为他自己欢喜搞世间法,“佛法就是世间法”,他说:“好得很,那满我的愿了,我世间法也享受了,佛法也修了,不是一举两得?”没有那样的事情的。
& &佛在世的时候,以身教告诉我们:他从小养下来之后,他的父亲很欢喜,给他看相,当时一个很有名的看相的人说,这个小孩子长大了,要么就是做转轮圣王,统一四天下;要么就是成佛。没有说既做转轮圣王又成佛。这就是说,两个要一起来是不行的。我们中国的儒家里边也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想要,熊掌我也想要,但是要想这两个一起得到是不行的,你只能取一个,要熊掌就不要鱼,要鱼就不要熊掌。我们现在的人学佛,却偏偏要两个一起来:既不舍离世间的五欲,又要想佛法。弄得怪得很,就想了个什么“双身法”,既能够做世间男女的事情,又把佛法也修了,好像便宜得很。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的话,众生早就成佛了。没有那么便宜的。要修佛法,世间的烦恼,一切习气,乃至贪欲的习气,全部要断得干干净净,才能够修佛法。你想两边沾的话,那就是下地狱的门。这并不是在修佛法,而是糟蹋佛法。人家要误解了,佛法成了什么了。所以说像这些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两边沾的思想不要有。你要修行就干干脆脆地修行,你要是不修行,你搞世间法,不要把六祖大师的话作个借口,“佛法在世间”,好了,下边就不说了,“我就搞世间法好了,就是佛法。”“不离世间觉”,你觉不觉?不觉就不是佛法。
& &这里就是说这个境,我们是众生,是迷掉的;觉呢,把它觉过来,这就是圣者。所以说,佛给我们讲法,最先讲的就是那个境,正是你所迷的东西,把你转过来,转迷成觉;而我们学佛也是先要学这个东西,把这个所迷的东西觉过来,你就成了圣者了。这是首先的要务,所以佛讲经,在过去原始佛教也好,部派佛教也好,总是离不开蕴、处、界这三个,这是三个方式,都是讲宇宙的万法。(待续)
TA的最新馆藏宇宙万法的真相,是不生不灭?
宇宙万法的真相,是不生不灭?
1 佛法里面讲真妄,凡是真,就决定不会改变,永远常住;凡是会改变,佛法里讲,那就是假的,假相,不是真相。
2 我们想想,哪一个相它是永远不变的?找不到。动物有生老病死,刹那刹那在变;植物有生住异灭,它也是刹那刹那在变;矿物有成住坏空,它还是在变。
3 换句话说,你找不到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佛才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4 所以要晓得,这个世间环境是无常的,刹那刹那不住,刹那刹那在变,物质环境如是,我们自己身体也如此。
5 我们身体的变化,生老病死,这是小的无常;我们地球地壳的变化,所谓沧海桑田,这是大的无常;星球的成住坏空,那是更大的变化,更大的无常。
6 现代科技发达,我们用高倍的望远镜看到太空当中的星球,有新生的,有爆炸毁灭掉的,这是星球世界的成住坏空。
7 我们今天看到一切法,有生有灭,佛跟我们说,这种生灭相是幻相,不是真相。我们见到的是幻相,没有见到宇宙万法的真相。
8 宇宙万法的真相,是不生不灭!这个说得太玄了,实在讲,不是我们的境界,也不是我们的常识能达得到的。
-----净空法师《轻松学佛法》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物不生不灭”。生即死、死即生,生死只是常在的流程。不要执着我们的所知,明白真相需要真智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对佛学的研修,得出如下论述: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佛教是与科学共依存的宗教。
爱因斯坦没死,只是不知处于何处?!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佛教里有一句名言,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是说凡夫因为不信因果,所以往往在恶报(果)来临时恐慌畏惧,而在平时却不注意不做恶业(因);而菩萨由于深信因果,所以平时绝不去做恶业(因),而在自己恶报(果)来临时,深知是以前恶业(因)的成熟,受此恶报(果)是因果的必然,而且从修行角度而言,受些恶报正可以消业(恶因),所以面对恶报心无畏惧,即使面对死亡也真正的面不改色心不跳。由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佛教是“宿命论”者,即承认现生的许多境遇都是以前自己的业因决定的;但是,佛教决不是“定命论”者,例如佛教认为由于学习佛教而觉悟修行就可以改变宿命,以至出离轮回之苦。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佛教最为重视现生的积极努力,而绝非消极。佛教经常用两个比喻来强调人身难得,说众生得人身的机会之难,犹如指甲盖上一点土与整个大地相比,犹如大海里的一只盲龟能够把头偶然伸入漂浮着的木块上的方孔中,以此来激发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而精进努力。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物质不灭,只是外在形式的转化而已.就如同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有些被身体吸收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有些变成二便排出体外,但总量不增不减.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包含里宇宙的一切真理.我们在世上出生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身体不在了,如同被排出体外的二便一样.但我们的灵魂却还是宇宙里的一部分,只不过又换了一个形式而已.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说影子都是假的,我们这个佛性是连影子也没有,无相的。要反过来认识到影子是你自己的佛性所起的妙用。
——————如果反不过来,去认影子就倒霉了。譬如这房子、椅子、桌子等等东西,都是我们的影子。你要执着它不就倒霉了吗?但是影子可以起妙用啊!房子可以避风寒,衣裳可以遮体保暖,桌子可以工作、吃饭,这不是起妙用吗?
——————但你不能执着它,跟着影子跑就坏了。影子就是心中起的妙用,影子都是我们心中所显现变化的。不是说没有影子,因为这个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是能起妙用的。
——————我们具足法报化三身,不是只有法身,法身是体啊,它要起诸现象起诸妙用啊!如果不能起诸现象,不能起用就不值钱了。打坐不是死在那里不动啊,死在那里不动,那有什么用?!所以要起诸妙用。
——————但是,要认识体,不认识什么是体,你怎么起用?着相是不得了的,造生死业。你明白这个能起各种妙用的本体,不着相了,它就不造生死业。迷体着相,就造生死业,这是不能推翻的定理。
——————又相由性造,相是幻象,但不离自性,故见相即是见性,性相不二,全妄即真,关键在不要粘境着相。若能念而无住,用而不着,即是解脱法门。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前一句话用后一句话可以悟出道理。当我们在修行中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时(业障),这些事情的真实情况未必是我们用五官能彻底了解的,三世因果经里说一切皆有因果,所以事情用五官去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明白了业障是前世的恶因结的恶果,当然就不会执着了。这才是真智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沌宇宙掌控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