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简图是俩端简支还是一段简支一段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横向联结系设计分析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横向联结系设计分析研究
【摘要】: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横向联结系由横撑和横梁两部分组成,横撑的设计方案多种,不同布置形式对拱桥结构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而横梁直接承受荷载,受力复杂,一旦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横梁裂缝的产生,加之其根数较多,必将给维修工作带来困难。因此,针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横向联结系的设计分析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金余大桥这一工程背景,根据设计图纸建立了拱桥的有限元模型,对横撑及中横梁的设计分别进行了具体研究。
首先,对既有桥型的横撑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性分析,根据其静力与稳定性分析结果,选定横撑比较分析的6种方案,分别进行有无横撑、中横撑及斜撑的比较研究。对于本文研究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横撑设计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中横撑的选择上,“X”型撑在稳定安全系数影响率方面明显优于“1”字型撑,应优选之;斜撑的设置对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起重要作用,应多设斜撑,尽量避免仅有“1”字型撑的横撑设计方案。
其次,对中横梁进行静力和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变中横梁两端的约束条件,形成简支模型和固结模型,与既有的弹性嵌固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三种中横梁设计模型的区别与联系,结果表明,弹性嵌固模型的受力情况介于简支模型和固结模型两者之间,在初步设计等特殊设计阶段,梁端负弯矩可按固结模型计,梁跨中正弯矩可按简支模型计,应力可按大于固结模型10%计,挠度可按简支模型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U448.225【目录】:
致谢3-4摘要4-5Abstract5-8第一章 绪论8-14 1.1 引言8-9 1.2 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与研究现状9-10 1.3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发展现状10-11 1.4 下承式系杆拱桥结构组成与特性11-12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12-14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横向联结系组成分析14-23 2.1 工程概况14-15 2.2 横向联结系组成分析15-16 2.3 横撑形式及组合方案设计16-17 2.4 横梁的设计常态与受力特性17-19 2.5 拱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建立19-22
2.5.1 全桥单元模型建立19-20
2.5.2 移动荷载追踪器布置20-22 2.6 本章小结22-23第三章 横向联结系设计对拱桥静力影响分析23-49 3.1 金余大桥横撑静力模型分析23-28 3.2 横撑设计方案静力影响比较分析28-32
3.2.1 横撑有、无静力效应分析29-30
3.2.2 中横撑静力效应分析30-31
3.2.3 斜撑静力作用效应分析31-32 3.3 中横梁静力特性分析32-39
3.3.1 中横梁内力及应力分析34-37
3.3.2 中横梁各向位移分析37-39 3.4 中横梁设计模型比较分析39-47
3.4.1 简支模型比较分析39-43
3.4.2 固结模型比较分析43-47 3.5 本章小结47-49第四章 横向联结系设计对拱桥稳定性影响分析49-63 4.1 拱桥稳定性研究概况49-51
4.1.1 拱结构稳定分析类别49-50
4.1.2 拱桥稳定性有限元分析50-51 4.2 金余大桥横撑稳定模型分析51-52 4.3 横撑设计方案稳定影响分析52-58
4.3.1 有、无横撑稳定效应分析52-54
4.3.2 中横撑稳定效应分析54-56
4.3.3 斜撑稳定效应分析56-58 4.4 横梁失稳对拱桥稳定性的影响分析58-62
4.4.1 横梁失稳工况的选择59
4.4.2 横梁失稳工况下拱桥稳定性分析59-62 4.5 本章小结62-63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3-65 5.1 主要结论63-64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64-65参考文献65-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国纲;[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5期
刘钊,吕志涛;[J];工程力学;2004年03期
张元海,李乔;[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张建民,郑皆连,秦荣;[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虞建成,邵容光;[J];华东公路;1997年04期
王庭英;;[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张彬;刘福生;;[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孙潮,陈宝春,张伟中,汤意,陈友杰,黄文金;[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杨勇翔,吴迅,邹元元;[J];山西建筑;2004年14期
苏继东,季雪征,梁亚宁;[J];林业科技情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宇平,王清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周和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杨兴旺,赵雷,李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黄明奎,李斌,汪稔,刘海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王庆利;赵春雷;王金鱼;于淑芹;;[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杨咏漪;廖海黎;郑史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梁会东;赵人达;;[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廖玉凤;王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任剑;赵人达;毛学明;;[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王秀丽;夏培;;[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林云;万水;;[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施剑炯;;[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施剑炯;;[A];'2011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游日;胡少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王鹏;吕志涛;丁汉山;;[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小胜;;[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赵鑫;傅毅;徐亚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郑家树;;[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尧国皇;宋宝东;黄用军;谭伟;;[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洪忱;李忠平;王全胜;钱展芃;;[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文静;[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江德增;[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潘放;[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黄永辉;[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朱昌宏;[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左志亮;[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甄晓霞;[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孙潮;[D];福州大学;2009年
郜新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张明亮;[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波涛;[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朝;[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杨凤莲;[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赵永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春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甲甲;[D];郑州大学;2010年
徐新瑞;[D];郑州大学;2010年
俞顺;[D];郑州大学;2010年
赵静超;[D];郑州大学;2010年
夏富友;[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刁波,叶英华;[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殷荫龙;[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金伟良,赵国藩;[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向中富;[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严志刚,盛洪飞;[J];东北公路;2002年01期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俞建立,黄阚添,陈帼英;[J];公路;1995年04期
李志能;[J];公路;1995年04期
张元海,李乔;[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殷荫龙;[J];国外公路;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衡;张庆明;谢华;;[J];铁道建筑技术;2006年06期
苏伟;;[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5期
王社江,唐培文;[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年04期
周剑兰;;[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何赓馀;陈欢;;[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刘钊,李丰群,施大震;[J];中国市政工程;2004年01期
江浩,郑振;[J];福建建筑;2005年03期
刘钊,王文清;[J];桥梁建设;1998年01期
冷涛;;[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朱建平,李健,蔡军,杨元海;[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蔺鹏臻;宁贵霞;刘凤奎;张元海;;[A];首届全国钢结构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李小珍;何赓馀;刘德军;陈列;;[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刘世忠;;[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王猛;薛建刚;;[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李瑜;王甜;;[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孙传智;李爱群;缪长青;焦常科;;[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李瀚;徐文平;;[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王文君;;[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鹏;刘钊;丁文胜;;[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朱小康;聂永福;刘钊;;[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立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王成锋 王莹
马国俊;[N];国际商报;2009年
;[N];中华建筑报;2004年
周利 石治荣;[N];中华建筑报;2010年
;[N];中华建筑报;2010年
张近东;[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范玉蕾 通讯员
王瑜琨;[N];石家庄日报;2010年
记者 常虹 通讯员
高尚宏;[N];秦皇岛日报;2008年
钟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关媛媛;[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俊;[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潘盛山;[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杨建荣;[D];同济大学;2008年
李毅;[D];浙江大学;2010年
陈列;[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周德;[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秋石;[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范波涛;[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孙蕊鑫;[D];长安大学;2010年
于雷;[D];中南大学;2011年
马驰;[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祁伟超;[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吴祚菊;[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史春生;[D];中南大学;2012年
崔宝帅;[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王明明;[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建筑结构分区
查看: 1520|回复: 8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858帖子
三星工程师, 积分 8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一端板标高±0,一端板标高-1.00,梁做了1100,那么两板交界的地方要按简支算么,是高处板按简支还是低处板简支,还是都要按简支,为什么,再把问题延伸一下,什么时候板不能按固支算?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642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6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8 积分
一端板标高±0,一端板标高-1.00,梁做了1100,那么两板交界的地方要按简支算么,是高处板按简支还是低处板简支,还是都要按简支,为什么,再把问题延伸一下,什么时候板不能按固支算?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858帖子
三星工程师, 积分 8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不顶下就沉了,顶下求解惑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助理工程师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5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回复室内外因覆土高差一米,那么两端有高差板是做简支算么 板凳 的帖子
这样有高差的话应该按照简直来算,不然的话,板面负弯矩很大,图审通不过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助理工程师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5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 积分
原帖由 jiangwayne 于
14:23 发表
这样有高差的话应该按照简直来算,不然的话,板面负弯矩很大,图审通不过
对降板区域的板简支,不降得话考虑梁的固接影响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83帖子
五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3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7 积分
简支固端都是人为定义,实际情况往往介于两者之间。不管是按简支还是固端从受力上来说都没有问题,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常常是带裂缝工作,当板一旦出现裂缝,有一个内力充分布的过程,支座受力减小,跨中受力增大,从这方面考虑,一般来说按简支计算比按固端计算合理,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支座常常裂缝较大,为弥补此不足,往往在板较大或荷载较大时人为增大支座配筋。一般不采用固支,只有当支座很强,对板的约束很大时可以考虑。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31帖子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1米高差当然简支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6099帖子
四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60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1 积分
同意6楼的观点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8帖子
技术员,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以支承梁角度来看此问题
以支承梁角度来看此问题, 支承梁有设计承受版应力产生的扭矩?
若有, 即使有高低差, 也可设计为固定端, 若没有, 请设计为简支端,
当支承梁两侧皆为连续版, 弯矩平衡, 没有扭矩产生,
自然可以设计为固定端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地区:徐州
头衔:工   长
浏览数:19
梁一端固结一端简支什么意思
梁一端固结一端简支什么意思
地区:新疆
等级:13 级
头衔:集团总裁
梁一端固结一端简支就是一端与支座浇筑一体,一端是搭在支座上的,固结的就是我们平常框架结构的梁,我下面的图是两端简支的,你看看就明白。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
请填写消息,提交后将发送给用户
操作执行中...
无满意答案
  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举报原因:
问题与专业无关
没有实用价值
问题描述不清晰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完全复制他人答案
部分复制他人答案
无实际价值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如果您认为这个答案有误,或者有更好的答案,请立即告诉我们!
如果您的“揪”错被采纳,可获得10分积分奖励!新手上路:简支对结构有利?还是固结对结构有利?(页 1) - D2. 混凝土结构 -
中华钢结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 新手上路:简支对结构有利?还是固结对结构有利?
zhumadianboy
新手上路:简支对结构有利?还是固结对结构有利?新手上路:简支对结构有利?还是固结对结构有利?
想从各位观点中汲取力量和营养,谢谢了
有时候梁扭筋太大,就需要将次梁端部点铰。
楼梯板和楼梯梁默认的端部也是铰接配筋。
预制板两端也是铰接。
除这三种情形之外,其它都是默认整浇在一起的连续刚结的东西。
就这么简单。
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
无法笼统地说简支对结构有利还是固结对结构有利, 这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楼上所说的三种情况很正确, 再补充一种情况,梁一端与框架柱连接,另一端与剪力墙连接,一般在计算中与剪力墙连接的一端比较容易超筋,超筋时可将此端调为铰接,情况就会好转, 配筋时可按铰接(根据经验可适当调整一下配筋).
xiangyonggx
我也是新手,共同学习。
简支还是固接,或者说铰接还是固结,
从整体来说,举个例,一般来说框架应比排架刚度大。
从构件来说,可以根据你设计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简支或固结,
它的弹性内力分布肯定不同的。
楼上说的都对,再补充2点:
1. 梁两端铰接和两端固结,对梁的跨中弯矩有影响。(铰接的比固结大)
2. 梁两端铰接,不再向外传递弯矩,可以减少搭接梁的扭矩
总之,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力总是平衡的,如果两端固结,那么分担到跨中的弯矩就会少,两端会分担掉一点;如果铰接那么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全部由跨中承担。
结构力学里关于刚结和绞接梁弯矩计算公式,简支跨中为ql3/8,刚结的话跨中ql3/24,端部ql3/12,相加等于简支的ql3/8。
同楼上,支座结点方式其实就是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剪力等内力的重分配的方式。
因此,简支和绞接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只是在设计工程中根据荷载情况,材料特质选择的不同内力分配方式而已。
(1)简支就静定结构,不会由于温度啊,支座沉降啊引起次内力。而固结对于上述因素引起的内力影响较大,需要考虑。
(2)固结的话,虽然中部弯矩降下来了,但是端部,也就是说支座处弯矩就增大了,不利于支座节点的处理。很容易由于暴力施工的原因,施工方少放了几根钢筋,支座就会是不利截面而导致工程事故。
(3)固结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因为是超静定结构,多了约束,可以承受更多的荷载,在破坏时一般都先出现塑型饺,有一个预兆,减少损失。
deflection
与实际受力一致才最有利
这个问题比较有趣,我的看法是按实际的受力情况来判断比较好:
一般的框架结构,跨度也就是8,9米的样子,梁的截面在800~900,柱子一般在450~550左右,那么柱对梁有很强的约束&能力&,所以这时选择&固结&是很好的!
& &但如果梁的跨度是15~20米,不管采用&钢骨&还是&预应力&,柱截面还是450~600,那么设计成简支比较好,因为柱对梁的约束相对较弱!如果应要设计成&固结&,那柱就力就是纯弯曲构件,配筋很高,比本都是25的28的,曾经见一图纸18.9米,柱子用400*800,配了10D28,另一方面中间2D16,梁上部钢筋也高,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实际能行!
& & 我所说的&约束能力&可以理解为&梁柱线刚度&,其实不确切的!
yumingzhang
其实设计和施工都很难控制“铰接”和“固端”,不过只要搞清刚度的关系,就可清楚的判断,不过具体的配筋需要设计者能自己掌控,地震时可以考虑-配筋满足主体抗震构件的完整,对整体结构有力
zengjian1127
对排架结构,简支对梁不利,固结对柱不利。
同意花满楼 的看法,在接着补充一下。如果地基承载力好,柱不高,梁跨度很大很大,那这样的情况做成固结比较好,因为固结可以减少梁的配筋和挠度,如果这个时候柱子短,配筋相对来说会小点,在加上地基好,偏心受压也没问题的。
查看完整版本:
Powered by
<b style="color:#FF.0&板边是按固端还是按简支计算的问题_建筑建材_中国百科网
板边是按固端还是按简支计算的问题
&#160;&#160;&#160;&#160; 1、按简支计算还是按固端计算,是按照受力特性来分的。因为边梁支座处楼板受边梁抗扭刚度的作用而存在支座弯矩,其大小与正负受边梁刚度的影响。定量指标表现为边梁与板的刚度比。 2、应按简支计算的情况:边梁刚度较小时。因为这时,边梁对楼板的约束较弱,楼板边支座负弯矩较小,有时甚至出现正弯矩。 3、应按固端计算的情况:当边梁刚度较大时。这时候,负弯矩较大,不应再按简支进行计算了。同样的道理,一般情况下,剪力墙作为板的边支座的时候,可按固端,因为刚度比满足固端的要求了。
收录时间:日 12:08:05 来源:筑龙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压固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