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麦红蜘蛛用什么药预防打什么药/

小麦除草剂施药的最佳时间
  麦田杂草在小麦播种后15—20天出现第一个出苗高峰,也是最大的出苗高峰,部分杂草在次年3月份还可能出现一个小的出苗高峰。通过大量试验观察,麦田杂草防治期有3个关键时期:
  1.小麦播种后出苗前是防治麦田杂草的一个重要时期。
  2.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
  3.小麦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补充时期。
  根据麦田杂草出苗生长规律,同时根据我市麦田杂草种类及气候条件,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一是此时温度较高,药剂吸收传导快,能充分发挥药效,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二是杂草已基本出土,但尚未消耗土垠中的水分和养分,还没有对小麦造成影响;三是杂草小,杂草组织幼嫩,耐药性差,死亡速度快;四是小麦植株小,群体小,杂草着药量大,杂草死亡率高,除草彻底;五是小麦此时耐药性强,一般不易引起药害,对小麦安全。
  综上所述,11月中、下旬是我市化学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此期应根据草情、温度,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及时施药防治。常用除草剂品种有:巨星、骠马、24D丁酯、二甲四氯纳盐、使它隆等。
  11月中、下旬没有及时除草而杂草又发生严重的麦田,可在小麦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补治,但施药时期不可过晚,以免对小麦造成药害。不论年前还是年后施药,都要严格掌握用药量,防止发生药害。
  给小麦打除草剂,不仅要掌握时间,还要掌握用药时的温度和湿度:除草剂使用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会取得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如苯磺隆等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另外,除草剂都应在晴天且气温稍高时用药,一般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宜。如遇土地干燥喷施除草剂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也要很好的把握: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旱情严重,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如在此时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欢迎来到3456.TV
>> 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次数 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
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次数 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
小麦赤霉病是近几年来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病频繁,一方面病害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则不能收购。那么小麦赤霉病防治需要主要哪些原则呢?如何用药呢?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1、准确判断,莫靠经验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都有关系。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就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3天降雨,雨量达12毫米以上,十分有利于赤霉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稠密度大,田间郁闭,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因此,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不能以经验来办事,要正确判断发病的原因,才能彻底防治好小麦赤霉病。2、把握时机,不要错过最佳用药期根据多年防治实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②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③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④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3、选准药剂,轮换用药减缓抗药性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选择时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方位阻止病害蔓延。应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江淮等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可换用戊唑醇、咪鲜胺等杀菌剂。同时,尽量选用耐雨水冲刷的超微粉、悬浮剂等剂型;注意轮换用药,第2次防治应选用与第1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4、喷准部位,掌握合理的喷雾量,喷药要把握穗部的位置及喷雾量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应尽量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机。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性能。机动弥雾机喷雾,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热雾机防治,应配合稳定剂使用;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喷雾量要合理。用水量过少,很难把药剂混匀喷周到,不利于药剂效果的发挥。正确的方法是在保证亩用药量的前提下,亩用水量应在45~60升之间,配药时如能加入展透剂效果更好。5、加强防控,掌握用药次数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很多变化量,要根据菌源量多少,天气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来确定防治遍数。发病轻的可以喷一遍药。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第2次防治。第1次喷药后要及时检查效果,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喷第2次药。另外,喷药后遇雨,要在雨后及时补喷。6、把握重点,坚持一喷多效小麦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盛发期,也是防控的关键期。应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防控药剂,兼顾做好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同时,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衰相结合,药肥混用、保粒增重。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次数用药次数也会影响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虽然用药次数谁也没有一个标准,同时打药的次数没有固定,这个时间就要综合考虑菌源量、发病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两次防治,同时注意雨后补喷,对于第一次用药效果不好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药剂,可以更好的控制病菌的蔓延,减少损失关于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次数,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在此提醒广大麦农们,对赤霉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全面认识赤霉病的发病特征,掌握发病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期,选对防治药剂并正确应用,可将病害损失降到最低。
  推荐阅读:
小麦 相关资讯
114661阅读
大家都在看
资料大全:
版权所有 WWW.3456.TV- Copy Righ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请问小麦防倒用什么药?_农业_中国百科网
请问小麦防倒用什么药?
    问:
请问小麦防倒用什么药物最理想?谢谢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倒伏时间不同造成的产量损失也不同。一般田块减产10-3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因此,对小麦倒伏应及早预防。&  1、适期适量播种。苏北地区分蘖力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5-20日。采用精量播种的,每亩用种量为4-6公斤;采用半精量播种的,每亩用种量为6-8公斤;迟播独秆栽培的需加大播种量,每亩基本苗保持在30-35万。  2、合理施用肥料。采取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播前施用氮磷钾三元素肥。小麦返青至拔节阶段应视苗情、小麦品种、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施用追肥,以利于壮秆防倒。小麦拔节时叶片大而披垂、叶色浓绿、茎秆白嫩的田块不能施追肥。高秆、不耐肥的品种少施追肥,矮秆、耐肥的品种适量多施追肥。肥力足的田块少施或不施追肥;肥力不足、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质壤土地可以分次多施追肥。不能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  3、中耕除草培土。小麦返青后结合施肥中耕除草培土。在小麦行间划锄1-2次,并将土壅向麦苗根部。  4、合理疏密。群体过大的麦田应合理疏密,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茎秆粗壮,增强小麦抗倒能力。  5、激素调节。对群体过大、长势过旺,有倒伏倾向的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用矮壮素或多效唑喷雾,抑制麦苗旺长、矮化植株、增加茎秆粗度,防倒增产。每亩用浓度为毫克/升的矮壮素溶液30-40公斤喷雾;或者每亩用多效唑粉剂30-40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收录时间:日 19:17:16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红蜘蛛用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