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该不该上小学幼小衔接方案班 老师:"抢跑"未必是好事

幼小衔接该不该“抢跑”
今报记者刘琼
有的学生识字量过千,已经能自主阅读了,有的连拼音还不会, a、o、e也不会写……小学新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是一年级老师开学第一周最头疼的问题,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小学取消学前班变得更突出。如何让这些学生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共同学习和进步,这考验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智慧。
新生“文化程度”不一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南宁市某小学的张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了第一个拼音字母“a”,很多孩子就大声念出来了。她随堂做了一个统计,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超过一半的学生已经提前学习了汉语拼音,甚至还有学生能默写26个拼音字母。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拼音。
“近年来,新生入校时在识字、算术等方面的差距在扩大。”南宁市共和路小学梁莉主任介绍,学前班一般会教拼音、10以内的加减法等入门知识。近年来小学取消学前班后,有的学生在幼儿园上过学前班,有的没上过,学生的知识水平自然有差别。
不过,导致这一差异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家长。
一些孩子起跑慢的家长为此陷入了焦虑。“真后悔没让她提前去学一下。”新生家长吴女士说,她一直主张孩子成长顺其自然,在上小学前从没有给孩子补习过文化课,在幼儿园里孩子也是玩得多,没有教授小学知识。最近几天放学,女儿有些沮丧,因为她上课表现不如其他同学好,听课有点慢半拍。
部分学生发音学“歪”了
“家长们要重视这种差距,但不必过于担心。”南宁市逸夫小学教导主任刘江林认为,新生之间,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差距,但一般过一两个学期,差距就会消失。跟踪发现,部分提前学习的学生未必会成为优等生。因此,家长不必太过焦虑,以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认一点字,在学习时对课本理解更容易一些,也能让孩子更有信心。但也有老师反映,学生认字多,很可能成为班级“牛娃”,老师讲什么他都说“我会了”,这也容易导致上课走神,不注意听讲。
新生情况参差不齐,给老师上课增添了难度。“一些孩子吃不饱,一些孩子吃不了,这需要老师因势利导,临场应变。”共和路小学梁莉老师说,这时候他们会优先照顾起步慢的学生,个别后进生则放学后再留下来补一补,同时也让家长配合老师,每天回家强化孩子的拼读,“毕竟拼音是工具,拼音学不好,直接影响识字、查字典、说普通话”。
好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共和路小学吴建玲老师认为,家长不要苛求孩子的学习进度和知识量,在一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端正坐姿、乐于阅读等才是家长们应该多费心思的地方。
“家长的身教重于言传。”逸夫小学资深教师梁少琼认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有的家长总抱怨孩子坐不定,“几个字写一个晚上”,孩子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喝水,而家长自身其实也没有做好表率,当孩子写作业时,却在一旁看电视或玩iPad。
对于写作业拖拉的孩子,刘江林建议家长可以“狠心”些,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写完作业,就收走作业本,让孩子自己承担不写完作业的后果。
此外,梁少琼提醒家长,现在独生子女多,很多家长总是过分心疼孩子,无论是家务活还是孩子自己遇到的问题,凡是他们能解决的,从不让孩子“插手”,出现问题喜欢往自己身上揽责任。比如“迟到了,都是我没有早起”、“忘记带书了,都是我忘记帮他收拾了”等等。
“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梁少琼说,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学会收拾书包,再帮忙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物品,家长的职责是监督,而不是代办,只有这样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作者:刘琼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暑假幼小衔接班该不该上
日  来源:
  专刊记者 王伟凯  进入暑假,很多面临幼升小的孩子家长对于是否该给孩子报辅导班拿不定主意。一方面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又担心其他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而自己的孩子不上,进入小学后孩子的学习跟不上……面对家长的种种困扰,我们来听听小学老师和专家怎么说。  小学知识不必过早学习  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些基础,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一些培训班进行简单的算术、拼音学习。文化路小学江小烨老师介绍说,这些内容在一年级的时候都会陆续开始由老师进行教授,不必过早地进行学习,否则会产生厌学心理。同时,有些家长会说,怕老师讲得太快,孩子跟不上。其实,小学教学是有严格的教学要求的,教师会按照课程进度进行讲授,毕竟一个学期的课本是固定的,每个年级都有规定需要教授的内容,学生最重要的是消化和理解。幼小过渡期能力培养最重要  烟台开发区金城小学李方艳老师介绍说,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需要逐步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时间掌握的能力以及和教师配合的能力,就比如一个小书包,孩子是否能够自己收拾好,就这么一个细节问题,就需要家长进行培养。同时,小学上课后会进行时间上的切分,这一点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是没有的。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比幼儿园老师多,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没有关注到某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个孩子掌握一定的自控能力。此外,幼儿园教师说话比较密、句子比较短,小学老师由于是讲授课程,话语的句子相对会长,这些都需要学生适应。李老师建议,孩子现在要准备升小学的家长,可以与其他已经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家长进行沟通,给孩子找一些感觉。  对于幼小衔接班,李老师并不是完全不赞成,如果是针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让孩子适应环境,提高孩子与人合作以及自我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但是对于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却并没有必要,因为毕竟小学老师都是非常专业的老师,对于孩子阶梯式的学习都是循循善诱,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如果一开始就接触到不科学的指导,会对孩子有所耽误。首先要注重培养良好作息习惯  珠玑小学副校长王燕告诉记者,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与过渡的阶段,从幼儿园的以玩耍为主转变为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上课学习,的确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而此时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进行准备教育,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带孩子去小学提前观看小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可以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  据了解,目前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有这样的合作,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提前进入小学进行观摩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但是,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家长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这些过度的学习很可能会让孩子在升入小学后厌倦学习内容,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此外,一些校外教师教授小学课程时并不专业,纠正一个坏的习惯比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更难,如果再在小学进行纠正,恐怕就比较难了,还是应该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再学习专业的知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幼小衔接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