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荷载效率系数抗压试验中实测荷载为什么为负值

  【学员问题】阐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验步骤应符合那些规定?
  【解答】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2)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tracy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提升学习效果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cloudflare-nginx平板载荷试验和静载试验对比_ylink_新浪博客
平板载荷试验和静载试验对比
1.自平衡法应用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及与传统静载试验的对比&
  关于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特点、等效转换机理等等,相关规范和许多优秀论文都已有非常详细的禅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以杭州新西湖小镇项目一组3根试桩的现场自平衡静载试验和一组3根传统静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试桩的承载力。对3根自平衡静载试桩,按照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求,订制符合要求的荷载箱(直径0.8m,试桩直径大于荷载箱直径),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埋设安装。条件成熟后,对该3根试验桩进行自平衡静载试验,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下段桩试验视为一个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出桩端持力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根据实际桩底面积得出端阻力,结合上段桩承载力,从而得出桩极限承载力值。另外对一组桩土条件相同的相邻的3根同场地试验桩进行传统抗压静载试验,测出桩极限承载力值,对传统方法抗压静载试验和自平衡法数据进行对比。&
2.自平衡静载试验&
2.1新西湖小镇工程
由浙江清水湾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工程位于杭州市余杭区。
测试仪器使用岩联技术YL-PLT静载荷测试仪。
一子楼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900mm,下部扩底至1200m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粉砂岩,桩长约20m。本次试验方法采用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试验桩极限承载力为9600kN,&
2.2、工程地质概况&
  该场地由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根据其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所在位置土层分布及荷载箱埋设位置示意图表见表1,整个场地土层分布较均匀,无大的起伏突变。&
2.3桩基施工概况&
荷载箱安放于桩底持力层上,下段桩的试验可视为一个完整的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包括加载泵站、荷载箱以及加压管。&
  采用荷载箱为具有专利技术的专业荷载箱。选取荷载箱参数规格原则上,选底板面积最大化(直径800mm圆形),上段提供反力最大化。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Z23和Z4为例,以桩长为进入强风化粉砂岩1m计:保守算侧阻力特征值为1500kN左右,自重保守计约为220kN,则荷载箱上段提供极限反力﹥3000kN,0.8m圆形板端阻﹥3000kN。所以选取荷载箱规格为直径800mm圆形,出力2*3000kN。&
2.4.2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的数据采集:采用3组(每组2只)数显百分表同步测试上下段桩位移和桩顶位移。
岩联技术静载专用压力传感器控制荷载。采用岩联技术YL-PLT静载荷测试仪
系统实时显示数据,记录内容包括:压力,荷载箱上部位移,荷载箱下部位移,桩顶位移等。&
2.4.3数据传感装置&
  采用位移丝外套护管的方式,以简化安装过程并提高检测精度。检测点截面引出2组位移丝,到桩顶后,用一特定装置将这些位移丝进行固定,并读取这些位移的平均值。
&&位移值由岩联技术YL-PLT静载荷测试仪专用
数量百分表进行测量,其读数精确到0.01mm。先进的数显百分表固定结构的设计和安装,在原理上保证了位移测量值只受桩体位移和基准梁运动的影响。基准桩与试桩中心距离不小于3倍桩径,基准桩具有充分的稳定性,打入地面不小于1m,基准梁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在基准桩上(能沿其轴线方向自由移动),基准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其跨度的1/40,基准桩的线刚度不小于基准梁线刚度的3倍。并搭设防风篷遮挡。&
2.5试验方法&
  依据《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JT/T738-2009&交通运输部),《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DB33/T&&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如下方式加载:&
2.5.1加载方法&
  以流体为加载介质,向埋设于桩基内一定深度位置的荷载箱中加压,从而对荷载箱上下两部分桩体同时施加载荷。&
2.5.2试验加/卸载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慢速载荷维持法进行加载。&
  加载方法:加载分级进行。每级加载量为最大加载量的1/10。第一级按两倍分级荷载加载。&
  加卸载均匀连续,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超过分级荷载的10%.&
  稳定标准:每级加(卸)载的向上、向下位移量在下列时间内均不大于0.1mm:&
a)桩端为巨粒土、粗粒土或坚硬黏质土,最后30min。&
  &b)桩端为半坚硬黏质土或细粒土,最后1h。&
  卸载:卸载也要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2个加载级的荷载值。&
  加(卸)载数据记录:每级加(卸)载后在第1h内观察第5、15、30、45、60min的位移值,以后每隔30min观察一次,达到相对稳定后方可加(卸)下一级荷载。卸载到零后应至少观测2h,测读时间间隔同加载。&
  终止加载条件及极限加载值:&
  向上、向下两个方向应分别判定和取值,平衡状态下两个方向都应达到终止加载条件再终止加载。&
  总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且本级荷载的位移量大于或等于前一级荷载的位移量的5倍时,加载即可终止。取此终止时荷载小一级的荷载为极限加载值。&
  总位移量大于或等于40mm,且本级荷载加上24h后未达稳定,加载即可终止。取此终止时荷载小一级的荷载为极限加载值。&
  巨粒土、密实砂类土以及坚硬的黏质土中,总位移量小于40mm,但荷载已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乘以设计规定的安全系数,加载即可终止。取此时的荷载为极限加载值。&
  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性试验,一般加载应继续到桩两倍的设计荷载为止。如果桩的总位移量不超过40mm,以及最后一级加载引起的位移不超过前一级加载引起的位移的5倍,则该桩可予以检验。&
  极限荷载难以确定时,应绘制荷载-位移曲线(Q-s曲线)、位移-时间曲线(s-t曲线)确定,必要时还应绘s-lgt曲线、s-lgQ曲线(单对数法)、s-[1-Q/Qmax]曲线(百分率法)等综合比较,确定比较合理的极限荷载值。&
2.5.3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实测得到荷载箱上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上和荷载箱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下,按照相关规范中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抗压:Qu=&()&+&Qu下公式(1)&
  式中:&
Qu:单桩极限承载力(kN);&
Qu上:荷载箱上段桩的加载极限值(kN);&
Qu下:荷载箱下段桩的加载极限值(kN);&
以上试验均采用的是上海岩联全自动无线静载测试仪进行全自动位移和油压监测、控制和数据上传到远监管部门静载荷平台。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3,67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