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曜堂课程是如何设计的?(导师加幼儿园家长助教课程).

博士后导师草堂当“助教”
博士后导师为小学生上课,中国文学教授“华丽转身”成导游……这样的混搭组合昨日出现在了本报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市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中。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科院博士后导师、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著名巴蜀文化专家、著名杜诗研究专家祁和晖,首次联手为本次活动的幸运小读者当导游和老师,带领他们走入草堂,感受杜诗中的经典。博士后导师谭继和甘当“助教”,在祁和晖的讲解中查缺补漏,带给孩子们全方位的立体诗歌体验。两位年过7旬的学者为幸运读者带来了整整3个小时的互动课程,令人敬佩。来往的游客感慨道:“哇,博士后导师来当导游,为孩子们上课。你们活动才真是一个高大上啊。”
首次“全副武装”
著名专家为孩子当导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昨日一大早,杜甫草堂博物馆中轴线上,传来了阵阵充满稚气的诵读声。一群孩童一边倾听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讲解,一边背诵起了杜甫的诗句。这一混搭的情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好奇的目光。他们一打听,原来这是本报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市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这两位老者的来头可不简单,他们是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科院博士后导师、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著名巴蜀文化专家、著名杜诗研究专家祁和晖。
只见,祁和晖手拿着笔记本,带着扩音器,“全副武装”地告诉孩子们:“今天我就作为主讲解员,而谭爷爷就负责补充讲解,是我的助教。”慈祥的祁奶奶刚说完,轻松活泼的气氛就在现场弥漫开来。一旁的谭爷爷则告诉大家,“本次杜诗文化讲座,我们就抛开传统的课堂上讲课模式,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学习,我们两位老人也首次合作,作为导游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草堂,给大家讲讲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一路走来,游客们都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到了学者导游的讲解队伍中,原本40人的团队,一下子跟上了一百多人。抬头一望,现场全都是拿着手机、相机拍摄两位“导游”讲解的游客们,还有不少人拿出了笔记本不停地记录“导游”的精辟讲解。“今天,好热闹哦,这阵仗真的跟‘人日游草堂’一样火爆。”走在行进队伍中,不时有游客发出感慨。来自香港的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杜甫草堂博物馆,原本今天只打算过来喝喝茶,一听到两位老人的介绍,立马就被吸引住了,“今天真是不虚此行,能听到两位老先生的讲解,我真是受益匪浅。”
从了解草堂一草一木做起
一边走,一边祁奶奶给小读者们讲起了杜甫草堂内的园林艺术,“在这里我们不仅要了解杜甫的诗歌,我们还要充分欣赏草堂内的园林艺术。”她告诉小读者们:“现在学习园林设计的大学生们都要把杜甫草堂当作研究范本,我们也要学习欣赏这里的一草一木。比如草堂里为什么有梅园呢?梅花正是象征了杜甫精神的高洁。”
在“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对联前,谭继和为孩子们讲述了对联蕴涵的故事:“这副对联与成都人‘人日游草堂’习俗有着深厚的渊源。”
他讲述道,“溯其渊源,要从杜甫与唐代另一伟大诗人高适的友谊谈起。杜甫早年漫游时,曾与高适相遇,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时,高适也正巧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任上,常资助杜甫。761年,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赠杜甫,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770年,漂泊于湖湘的杜甫一日偶然翻到书帖,重读高适这首诗,其时高适已亡故。睹物伤情,杜甫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寄托哀思。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由此传为诗坛佳话。”谭爷爷说到这时,在一旁陪伴小读者们的家长们听到谭爷爷的讲解,也纷纷拿上笔记本记录了下来。
品诗更要吟
从吟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昨日两位学者可不仅仅只是带领着孩子游览草堂,“品杜诗、吟杜诗、学写诗”才是他们的重点。在游览了草堂后,两位学者又来到了草堂仰止堂,为孩子们品杜诗、吟杜诗,教孩子们写诗。在讲座上,祁奶奶开门见山地讲起了杜甫在草堂内所创作的著名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可分为四节,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祁奶奶一边讲解着诗作,同时也不忘给小读者们讲解了诗人杜甫的伟大人格,“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讲到此刻,她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这首诗歌,宛转悠扬的吟诵声,将小读者们带入到了另一种诗歌的境界,令他们对杜诗有了全新的认识,让在座的小读者和家长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祁奶奶解释道,“吟”是一种古老的品诗方式,现在的诵读、朗诵等都不叫吟诗。如果再不弘扬“吟诗”这一古老、传统的品诗方式,它将有可能会失传,“所以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背唐诗,我们还要会吟诵。”说到此时,一旁的谭爷爷补充道:“我们不仅要学会品诗、吟诗,我们也更要学会写诗。”随后,他将一般绝句的格式娓娓道来,引导孩子们走进诗歌的世界。
在本次活动即将结束时,祁奶奶、谭爷爷还给小读者们布置了作业,让小读者们在课余时间自己创作一首诗,并要有一定的绝句格式,那种认真劲比给博士生、研究生上课还认真。
小读者郭子中的家长武女士告诉记者,原本担心儿子在课堂讲座上会静不下来听讲,结果这堂课下来,小家伙不仅记录了不少,还在课堂上给祁奶奶、谭爷爷提出了不少问题,“看到祁奶奶、谭爷爷不辞辛苦地认真准备资料,那么耐心地讲解,作为家长,我们相当感动,也很感谢《成都日报》组织的本次活动,让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谭雨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于谭阳
本周二下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将做客成都图书馆,为诗歌爱好者讲述“唐诗中的成都”,从经典诗句中发现成都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讲座将向读者们免费开放,邀请诗歌爱好者们加入其中,享受唐诗带来的乐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培养
没准这些孩子中就能出个大诗人
“给孩子上课,真的比给研究生上课都难。课程时间长了,怕孩子们坐不住;讲得深了,又怕孩子听不懂。”祁和晖感慨道,听闻此次要和孩子互动,他们临时更改了原本的会议安排,连夜从乐山赶回成都。之前她和谭继和从未联手给孩子上过课,所以在来之前,他们专程商量了互动设置,增加了游览草堂环节,让孩子们对杜诗有感而发,对诗歌课程不会感到枯燥。讲解也是按照孩子们能够接受的寓教于乐的方式。
昨日,两位学者的敬业精神令参与者和在场的工作人员十分敬佩。“我原以为两位满腹经纶的大学者,拿出自己一点点‘花椒面’知识就给孩子们讲课了,没有想到他们又是备课,又是当‘导游’,为孩子上了整整3个小时的课程。我们真的由衷佩服老先生。”面对人们的赞叹声,两位老先生谦虚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开始培养。只要这样的活动继续开展,我们都会乐意参加。我们来讲课并不是大材小用,而是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诗歌文化。没准在这里听过我们讲解的小孩以后就成为一名伟大诗人了呢。”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新农民合作社
导师加助教 老乡好致富
标签:三农,导师,
简介:那说起学习农业技术,衡水冀州市的老乡们也很方便,因为在他们那有一种叫做“导师加助教”的服务模式。那这又是一种什么模式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传时间:
所属分类:
三农最前线
三农最前线
三农最前线
三农最前线
三农最前线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4教名单与助教课程、导师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xls——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4教名单与助教课程、导师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xls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助教清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