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导师邮件前一定要去见导师么

中公考研部落
zgkaoyan365
考研复试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
来源:信息时报&&发布时间: 09:28:41
辅导课程:&&
[摘要]考研复试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吗?大多数考生捉紧这短暂的“休战”时间,放松身心,但复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初试,利用这一个月时间提前做好面试准备也是十分。
学习交流群:&
  距离2016年研究生初试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星期,预计初试成绩将于2月底公布。大多数考生捉紧这短暂的&休战&时间,放松身心,但复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初试,利用这一个月时间提前做好面试准备也是十分。考生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备考?复试前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考研生不妨听听过来人以及高校老师有何建议。
  备考攻略
  过来人:根据学校选教材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研一学生陈同学建议,考生要打听报考的学校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如果是等额复试,笔试上线了其实基本上就是被录取了。但现在高校大多是差额复试,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在复试前需要仔细熟悉该专业的细则要求,根据学校选择相关教材研读。专业问题一般不太难,结合自已的兴趣角度适当介绍就好了,放松心态最要紧。&陈同学说。
  作为省内众多学子考研&大热&&&中山大学的复试又该如何准备呢?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研一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中大在复试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的专业在复试时是提供几个英文片段现场翻译成英文,很多同学在这环节上失分。建议考生在复试前要了解清楚学校常用书目是什么,不然就会南辕北辙。&小林说,&至于专业课的复习,考生不妨多关注与专业有关的热点问题。&
  导师:专业基础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在导师的眼中,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打动自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教授把读研比喻成&做生意&,就是要双方的需求达成一致。&首先当然是符合专业需要,因此扎实的专业基础很重要。另外,还有重要的几个标准,一是英语水平要达标,由于我并不是英语专业的导师,有一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互助,效率会相对高很多,而且翻查外国文献,也要求你有一定的英语阅读水平;其次,要有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任何事务都能简单明了的说明,也是让科研更加顺利进行的关键; 最后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这也是我最看重的能力。&陈教授说,&要敢发表意见,不要怕说错。最怕不说话、不吭声的学生。&
  考生疑惑
  是否有提前联系导师?
  考研学生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向来存在争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走后门&行为。有高校老师表示,双方提前沟通了解并没有问题,但考生不应将这种做法当成是投机取巧的&旁门左道&。
  过来人:提前沟通可了解研究方向
  &法不禁止即可行,我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判断和考量。但不得不说这样会有风险。要是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那么提前联系就是个很好的自我推荐机会。但要是老师认为你这是在走后门,自然就不会理会或录用你。&清华大学研究生陈同学说。
  此外,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很大程度与学科性质有关。&理工科需要长期和导师做实验,接触会很多,提前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性格特点等是很的。不然到时了在实验室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就太晚了。&曾在中山大学读研的梁同学说。&文科类的专业学生主要看自己的意愿。事先联系导师其实是个毛遂自荐,也是一个让老师提前了解你的机会,是一种双向沟通。
  导师:沟通可以 勿长&歪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教授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初试成绩还没有出,但已经有学生提前联系自己。&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找来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我就自我介绍,&陈教授说,&这种情况我都是直接把自己的邮箱给他们。&
  陈教授认为,提前联系导师便于导师了解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看这种行为背后的意图。&有些学生就是想挖复试的题目,或者了解导师的为人等以便更有利于自已顺利通过复试,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作为导师本身,我更希望学生介绍所学课程、研究意向等与学术有关的信息,以信件或邮件的方式。通过这样可提前了解学生,也更利于以后的合作。&陈教授说。
  复习建议
  英语:寒假多做场景模拟练习
  广东中公考研名师表示,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比较弱势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多看看美剧、英剧,跟着说出来,练练自己的发音或者说出来的感觉,口语实在差的同学,一定要做考前场景模拟,可以利用春节在家的时间,让爸妈扮演面试官,你来进行口语表达。
  网上关于英语口语考试的模板有很多,但面试官的问题也是会新旧更替的,不会始终按照刻板的几个问题来问,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才是应万变的利器。与此同时,部分口语考试老师常常会问跟你本科专业相关的事情,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拿出专业外语内容再复习一遍。
  专业课:多了解专业领域新成果
  广东中公考研名师指出,专业课的复试资料不要等到知道分数和分数线的时候再去搜集,应该有&万事俱备,只欠分数线&的准备。网上会有一些网友的回忆版本,尤其是论坛里;如果有学长学姐可以咨询,也是再好不过了。
  2016不再像初试,把书中的知识点背牢就差不多了,面试中老师更看重你的专业素养,所以多看一些相关领域的成果、论文,把自己背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成果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让老师看出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要留意&新&,还要巩固&旧&,初试前背的专业课知识不能忘记,有空还可以看一些专业的经典书籍,报考院校老师的书、论文等。
热门文章推荐: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并没有解释得很清楚,或有其他问题,您可以加我们的Q群,群里的老师会给你一个专业的,详细的解答,并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获取更多2016考研冲刺经验、2016考研备考资料等信息!!
研友互动师兄学姐答疑解惑群
中公考研交流群
考研资料分享群
考研复试交流群
2018考研交流群
中公名师导读
精华文章推荐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前辈告诉你考研复试联系导师 到底应该不应该?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寒假是是2016考生复试前的一个小修整,初试过后,身心俱疲,好好休息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复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生也不能抛却脑后,还是要提前准备,打好头阵。关于复试前联系导师一直是大家谈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到底该不该联系,妥当不妥当?下面我们看看前辈们怎么说,大家参考。
  备考攻略
  过来人:根据学校选教材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研一学生陈同学建议,考生要打听报考的学校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如果是等额复试,笔试上线了其实基本上就是被录取了。但现在高校大多是差额复试,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在复试前需要仔细熟悉该专业的细则要求,根据学校选择相关教材研读。专业问题一般不太难,结合自已的兴趣角度适当介绍就好了,放松心态最要紧。”陈同学说。
  作为省内众多学子考研“大热”——中山大学的复试又该如何准备呢?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研一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中大在复试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的专业在复试时是提供几个英文片段现场翻译成英文,很多同学在这环节上失分。建议考生在复试前要了解清楚学校常用书目是什么,不然就会南辕北辙。”小林说,“至于专业课的复习,考生不妨多关注与专业有关的热点问题。”
  导师:专业基础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在导师的眼中,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打动自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教授把读研比喻成“做生意”,就是要双方的需求达成一致。“首先当然是符合专业需要,因此扎实的专业基础很重要。另外,还有重要的几个标准,一是英语水平要达标,由于我并不是英语专业的导师,有一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互助,效率会相对高很多,而且翻查外国文献,也要求你有一定的英语阅读水平;其次,要有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任何事务都能简单明了的说明,也是让科研更加顺利进行的关键;最后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这也是我最看重的能力。”陈教授说,“要敢发表意见,不要怕说错。最怕不说话、不吭声的学生。”
  考生疑惑
  是否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
  考研学生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向来存在争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走后门”行为。有高校老师表示,双方提前沟通了解并没有问题,但考生不应将这种做法当成是投机取巧的“旁门左道”。
  过来人:提前沟通可了解研究方向
  “法不禁止即可行,我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判断和考量。但不得不说这样会有风险。要是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那么提前联系就是个很好的自我推荐机会。但要是老师认为你这是在走后门,自然就不会理会或录用你。”清华大学研究生陈同学说。
  此外,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很大程度与学科性质有关。“理工科需要长期和导师做实验,接触会很多,提前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性格特点等是很必要的。不然到时了在实验室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就太晚了。”曾在中山大学读研的梁同学说。“文科类的专业学生主要看自己的意愿。事先联系导师其实是个毛遂自荐,也是一个让老师提前了解你的机会,是一种双向沟通。
  导师:沟通可以 勿长“歪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教授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初试成绩还没有出,但已经有学生提前联系自己。“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找来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给我就自我介绍,”陈教授说,“这种情况我都是直接把自己的邮箱给他们。”
  陈教授认为,提前联系导师便于导师了解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看这种行为背后的意图。“有些学生就是想挖复试的题目,或者了解导师的为人等以便更有利于自已顺利通过复试,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作为导师本身,我更希望学生介绍所学课程、研究意向等与学术有关的信息,最好以信件或邮件的方式。通过这样可提前了解学生,也更利于以后的合作。”陈教授说。
  复习建议
  英语:寒假多做场景模拟练习
  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专家表示,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比较弱势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多看看美剧、英剧,跟着说出来,练练自己的发音或者说出来的感觉,口语实在差的同学,一定要做考前场景模拟,可以利用春节在家的时间,让爸妈扮演面试官,你来进行口语表达。
  网上关于英语口语考试的模板有很多,但面试官的问题也是会新旧更替的,不会始终按照刻板的几个问题来问,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才是应万变的利器。与此同时,部分口语考试老师常常会问跟你本科专业相关的事情,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拿出专业外语内容再复习一遍。
  专业课:多了解专业领域新成果
  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考研专家指出,专业课的复试资料不要等到知道分数和分数线的时候再去搜集,应该有“万事俱备,只欠分数线”的准备。网上会有一些网友的回忆版本,尤其是论坛里;如果有学长学姐可以咨询,也是再好不过了。
  复试不再像初试,把书中的知识点背牢就差不多了,面试中老师更看重你的专业素养,所以多看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论文,把自己背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成果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让老师看出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要留意“新”,还要巩固“旧”,初试前背的专业课知识不能忘记,有空还可以看一些专业的经典书籍,报考院校老师的书、论文等。
(责任编辑:张婵)&
官方微信:新东方考研 (微信号:xdfkaoyan)
考研热门资讯、院校信息、新东方课程、名师辅导,请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东方考研课程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考研工具箱
四六级英语拓展导师平时不告诉你的8个复试问题——联系导师
  每年考研复试之前,考生最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没错,是要不要联系导师。反对联系者有之,认为联系导师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导师也很忌讳,搞不好会弄巧成拙。支持联系者有之,认为研究生毕竟是“研究”生,导师和学生要充分了解对方。究竟如何,导师们的话最有说服力。   《求学·考研》:每年复试前,联系您的学生多吗?   李明阳:外校的学生联系的比较多,林学以外的专业的学生联系的比较多。吕喆:每年大约3~5人,约占本专业录取学生的20%~30%。   《求学·考研》: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王德华:有必要。   这个问题涉及研究所和高校,不同的招生单位培养方式有所不同。有的高校硕士培养的第一年不分导师,采取轮转机制。招生简章上没有具体到专业的指导导师,所以学生不知道该联系谁。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应该尽量联系导师,考研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一定要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对哪个导师的方向感兴趣,这是报考的基本前提,这样也好有目的地联系相关导师。   虽然科学院招生简章一般会列出导师姓名、招生专业、研究方向、招生指标,但还是要联系相关导师,因为可能导师心中已经有目标了,或者接收免推生了。此外,导师并不是每年都有招生指标,网上信息可能没有及时更新,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联系导师。千万不要怕浪费导师的时间,一般导师也想了解你,真正做学术的老师,是不会怕学生打扰的。   文双春:没有必要联系导师。如果想选导师,我们学校硕士研究生都是录取后至入学时才选导师,过早联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想通过联系导师打听到考试情况,更是没有必要,因为学校每年招那么多人,你联系的导师不一定是命题老师,即使是命题老师,学生也不会知道;此外,你联系的导师也不一定是面试你的导师,因为每个专业有很多面试小组,面试学生随机分配。所以学生复试之前联系导师,根本不起作用。   《求学·考研》:学生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好?   王德华:不单单是复试前要联系导师,学生在报考之前就要联系导师。   李明阳:本校的学生可以提前联系,外校的学生在复试分数线出来之后联系比较好,外校的学生如果没过分数线联系老师,其实际意义不大。   《求学·考研》:学生采用什么方式联系导师比较多?   李明阳:一般都是通过邮件联系,因为一些老师的电话号码是不公开的。   李教授:一般都是通过发邮件联系导师,部分是通过打电话联系导师。   吕喆:有直接见面的,也有打电话的,个别发电子邮件联系。还是直接见面比较好,这样可以有比较充足的时间面对面地交流,能更充分地互相了解。当然,学生发电子邮件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充分地展示简历和各种附件材料。   《求学·考研》:在复试前,学生通过邮箱联系您,一般您会回复吗?   李明阳:我一般都会及时回复的,但是对于一看就是广撒网的邮件,我一般是不会回的。李教授:我都会回的,除非被弄到垃圾邮件里了。有些学生的邮件名古里古怪的,其中有的有两个日本字再有两个韩国字,很容易被搞到垃圾邮件中。很多大学老师的邮箱都有软件进行审核,名字很古怪的可能会被扫到垃圾邮件中,联系我的学生当中就有先例。   《求学·考研》:在学生联系您的邮件中,一般存在哪些问题?   李明阳:联系得很盲目,没有目标和针对性,学生联系之前没有认真查过导师的信息,不知道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很不好,给导师印象很差。没有目标,很盲目地发邮件,反倒起到负面作用。   发完邮件就没有动静了,主动性比较差,给人广撒网的感觉。   李教授: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搜寻信息,对老师的具体研究不清楚,不了解导师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在哪里,明显花的精力不够。这体现学生对自己读研方向也不是很清楚。   吕喆:最大的问题是不署名也没有抬头的群发邮件,看起来就莫名其妙。其次是所附简历不能展示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质。   王德华:缺乏相应的规矩,如邮件中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有时候称呼是错的,明明联系的是张老师,你称呼“尊敬的李老师”。这一看就是复制粘贴过来的。这些都是细节,但做学问的,都很关注细节,而且这种错误不可能不被发现。   《求学·考研》:有的学生想让导师多了解自己,于是在邮件中写得比较多,如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参加过的企业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是导师愿意看到的吗?   李明阳:写这么多,我认为会有负面作用。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无关的信息,反而是干扰信息。   因为导师招学生是为了科研,如果学生在其他方面参与得过多,用了很多时间,导师会担心这学生是否对科研感兴趣。   李教授:可以比较多,但是一定要分类,用显眼的颜色标注出来,让导师能够一眼看到凸显的信息。因为不同的导师对学生的关注点不一样,如经管类的营销等专业,对社交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看重,这时候你的表达能力、外语水平、演讲比赛的获奖可能是导师愿意看到的。从学生的助教、义工等方面,可以看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心,导师也需要多方面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培养学生。   吕喆:其他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其实比没有好,但太杂太滥不妥。   王德华:你参加了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可以写,但导师更想了解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体验和感悟。   《求学·考研》:通过学生的邮件,您想看到哪些内容?   王德华:导师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学习成绩;其次,是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这是显示你能力的地方,因为你是来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个人自述,可长可短,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导师。国内的学生写个人自述存在的毛病是套话、空话太多。个人自述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   李明阳:学习成绩,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成绩,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实习经历等。   吕喆:作为导师,更希望学生在简历中展示自己对科研的态度、科研方面的能力或潜质,以及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方面的储备情况。   《求学·考研》:学生联系您时,您讨厌学生问什么问题?   李教授:没有。只要我能回答的问题都会回答,时间比较紧会回答得简短一些,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回答得可能详细一些。学生问我学术背景,兴趣爱好,留洋的背景等,我都会回答。   吕喆:我个人不讨厌学生问任何问题。   《求学·考研》: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李明阳:学生不要群发邮件,特别是一个学科内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一交流发现都收到同一个学生的邮件了,发的内容一样,甚至连抬头都没改,这给人的印象就比较差,觉得这学生比较随意。   李教授:我是不会介意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学生出国留学都会多联系几个老师,甚至有的老师还会问你还联系了哪些老师。不过,学生应该实话实说,比如说我联系了3位导师。   吕喆: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不过一旦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都到了非此导师不选、非某个学生不要的程度,学生还在不停地联系其他导师,寻找更大更好乘凉的“树”,就不妥了。   王德华: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邮件,也不会回复。   《求学·考研》:复试前,您认为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李明阳:过多联系肯定不好,考试前一次,描述一下基本情况;上了分数线之后,再表达对导师的方向感兴趣,一般两三次就够了。   吕喆:1-2个月联系一次即可。   王德华:不要太频繁,你要真有事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求学·考研》:在复试之前,学生要求见面,您会见一下学生吗?   李明阳:对比较满意的学生,或者确保分数线肯定能过复试的,可能会见面,其他的一般不见面。因为现在每个导师的招生名额都很有限,如果见了学生并答应录取,而没有录取,双方都会比较尴尬。   李教授:可以见面,和学生聊一聊,增进一下了解,一般我没课的话,就和学生见一下。   吕喆:如果复试即确定导师,则应该先面谈一次;如果像我们学校这样,入学后再选导师,倒不见得复试前就去面谈了,如果谈了而且当时感觉都不错,可到了正式选导师时却又突然变卦,可能反而不好。   王德华:我愿意见。复试,能见导师就见导师,电话、通信的效果还是不如见面的效果好,有时候面谈5分钟可能就把事情敲定了。学生都到办公室了,导师也不会拒绝。去年复试前有个学生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说我是有个名额。过了一会,学生打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来北京的车票了。学生都来了,即使我没有安排时间,也要挤时间见一下。导师不会讨厌这样的学生。   《求学·考研》每年联系院长等有行政级别的导师或者是“大牛”都非常多,您怎么看?   李教授:不要只盯着院长的位置。学生给导师发邮件,导师一般都会回,但是院长等有行政事务的导师都比较忙,而这些导师收到的邮件都比较多,是普通教授的数倍,可能不会仔细看,甚至是不看。   李明阳:领导比较忙,“大牛”的学生比较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很多人可能认为有这样的导师能够找工作容易,其实现在也很难,因为现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都是统一考试,导师很难打招呼。读了这些领导,“大牛”研究生的学生,如果因为得到的指导不够,毕业的时候没有学到东西,找工作的时候反而处于劣势。   王德华:这要按照学生的类型来说。   如果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导师不指导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报有行政级别的导师,因为行政事务会有很多杂事,他不会有普通老师那么多的时间去指导你。   独立性强的学生报什么样的导师区别不大,他需要的是时间、空间、经费和自由,他有自己的想法,方法也可以自己解决,导师没有时间,并不影响他。   如果真要做学术,要挑一个对你特别有利的导师,能帮你一辈子的老师。   该不该联系导师?显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立场,给出不同的回答。有的导师认为提前的了解是有必要的,有的导师则觉得即使联系了用处也寥寥,还有的导师为避免不必要的流言飞语和麻烦,更希望在复试前和学生保持距离。   但在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中,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导师拒绝的并不是“联系导师”本身,而是不建议低效的、过于功利的联系。在研究生考试中,复试是极其关键而敏感的一环,导师身上背负的压力并不下于考生,他们也知道“联系导师”对考生的意义。只要在联系之前能对导师充分了解、有备而来,而且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不逾越师生的底线,为人师者是不会拒绝学生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复试怎么联系导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