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腰椎滑脱怎样治疗,腰5椎体向前1度滑脱脊椎滑脱保守

一下飞机就有亲切感,“我真的有记忆,来过这里。”
留下三个未成年孩子和一对需要长期吃药的古稀老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需要患者朋友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的一种疾病症状。
  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引发的。是什么原因让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呢?看看专家总结的五大原因:
  1、病理性骨折由于全身局部病变累及椎峡部上下关节突,使椎体稳定性丧失发生椎体滑脱。总之,除先天性滑脱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外伤和劳损引起。先天性滑脱占33%,峡部裂引发滑脱占15%,最多见的是退行性滑脱。
  2、创伤性创伤引起椎弓、小关节峡部等骨折,由于椎体前后结构的连续性破坏,发生滑脱。
  3、关节突的峡部异常引发滑脱,异常可有峡部疲劳骨折,峡部急性骨折;及峡部的延长。
  4、退行性变由于长时间腰椎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小关节发生磨损。退行性改变,使之呈现特殊形态,关节突变得水平而逐渐发生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3倍。多见于腰4,其次为腰5。
  5、先天发育不良由于骶骨上部或腰5椎弓缺损,从而缺乏足够的力量阻止椎体前移的倾向,使其向前滑脱。有遗传性,有报告父母与子女同患腰椎椎体滑脱的病例。
  腰椎间盘滑脱许多患者都认为这一疾病是比较严重中,患上这个疾病的一些患者也在问腰椎间盘滑脱严重吗?还能治疗好吗?健康小编在这里很肯定得告诉大家,腰椎间盘滑脱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都是可以治疗好的,不用太担心!那么腰椎间盘滑脱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案呢?跟着小编一起走,小编为大家一一分析!
  腰间盘滑脱的治疗最好的方法应该需要先从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开始,中医的针灸、内服中药调理都是比较不错的方法,但是现在很多中医并不是样样都精通,一些中医对于一些疾病也只是略懂一些皮毛,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我们得选对正确的治疗地方,一般医术比较好的中医都是比较出名的,也可在当地或者身边咨询一下,中华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滑脱上,“补肾壮腰、疏肝养筋”是治疗腰椎间盘滑脱唯一的准循,没有中医不认可这种治疗理论,临床用药经验是否丰富决定治疗效果的优劣。如果滑脱比较严重,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滑脱的患者平时采用倒走法锻炼腰肌肌肉,或背飞运动都是比较好的!
  腰椎间盘具体康复详情可咨询本小编的【微信:apls8862015,扣扣:】。祝大家早日恢复健康!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广安堂(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专注于健康减肥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的位置: →
→ 腰椎滑脱功能锻炼方法
腰椎滑脱功能锻炼方法
一定要补肾强骨才不易复发,本人不喜欢长篇大论,在此谈本人的切身体验,供你参阅。
本人3年前曾经患个腰椎骨质增生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残疾,现早已痊愈,有切身体会。切记一条:肾主骨。即使你的腰椎病不痛了,并不是高忱无忧了。肾气足,骨才强,腰椎才不易复发。
补肾最好的方法是食物,秋末冬季春初的季节可经常食用一些羊腰羊鞭炖枸杞子(晚睡觉前食一小碗即可,每周2一3次),也可用上好的枸杞子泡粮食酒后每晚可饮一小杯。经常用双手搓热腰部或轻敲击腰部,这些都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腰腿疼痛期可用:羊肾12只,杜仲40克、威灵仙40克,牛膝20克、淫羊藿30克同炖,早晚空腹分服食腰喝汤,每剂用两天,
脊柱的椎弓上、下两侧各有一上关节突和一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的部位,称为峡部。一侧或两侧峡部出现裂隙,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由此引起患椎在下一个椎体上向前移位,称为脊柱滑脱。正常站立时;第五腰椎与骶椎之间向前成角,有向前移的倾向,但受到椎间关节的阻挡,完整的椎弓,椎间盘,周围韧带的制约而保持原位。当峡部不连,椎体向前滑脱。峡部不连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发育缺陷,加之慢性劳损少数是急性损伤骨折所致,86%发生于第五腰椎,约9%发生于第4腰椎,男多于女,成年多于青少年。
1.单纯脊柱峡部不连早期常无症状,一般在20-30岁后逐渐出现腰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久站、行走过多,活
腰轻微痛、左腿有时会麻CT检查结果是腰椎间盘轻度突出想我以后可以做深蹲、蛙跳、跳绳、引体向上和长跑类的运动了吗?我没有重体力劳动史,主要是久坐造成的。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做深蹲、蛙跳、跳绳、引体向上和长跑类运动不是很适合,最适合的是做下列运动:一是悬垂法。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二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三是按摩法。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四是保养法。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做到“十
病情分析:您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很多,例如:腰外伤、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重体力劳动等。主要是由于腰背肌不发达导致的腰椎不稳造成的。意见建议:根据您检查结果来看,目前主要是以增加腰背肌功能练习及改善腰椎力度来纠正间盘突出及防止间盘突出继续加重。例如:通过倒走来纠正腰椎曲度。暂时不要做深蹲、蛙跳、跳绳、引体向上和长跑类的运动,会导致腰椎压力过大,导致间盘突出继续加重。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休息时睡硬板床。避免长时间坐姿。祝您早日康复!
总是要疼经检查是两级滑脱
金坛市人民医院内固定
一开始很好后来总要疼想这种情况正常吗
预防颈椎病记住“七绝招” 吴闻文主任医师强调,颈椎病是一种后天性的疾病,应该以预防为主,从青少年时期就引起足够的重视。他提出了预防颈椎病的“七办法”:
第一、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第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第三、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特别是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
1.康复指导: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时要注意4个问题。分别为:①术后3-5天指导病人行直腿抬高,主要锻炼股四头肌;②梨状肌舒缩锻炼;③3 周后行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包括三点支撑和五点支撑)和俯卧式背伸肌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④一月后配带腰围下床活动,注意保护措施,活动范围及强度应循序渐进。2.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腰椎滑脱手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因此,术后要动态观察病人体温及伤口局部状况(包括红肿热痛等),一周左右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作下肢运动,促进血液循环。3.体位护理:按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全麻病人头偏向一侧,6h后开始翻身,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观察伤口
臀部疼,腰疼一星期之内,三至四节骨质增生,不严重,并腰椎滑坡锻炼有效么,不用吃药么
病情分析:应是腰椎滑脱,就是腰椎错位.滑脱状态一般是慢性病变.意见建议:应做牵引,手法复位.复位后,需要静养,这是关键,一个月内不能做运动,睡硬板床.一个月后可以做腰部功能锻炼.骨质增生可以服用抗骨增生片.
病情分析:腰椎滑脱易于导致慢性腰痛以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麻木疼痛.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国内还缺乏准确的统计资料,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 目前,对腰椎滑脱的病因还很不清楚.腰椎滑脱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崩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腰椎滑脱好发于腰4~5椎体间以及腰5~骶1椎体之间.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
现已愈合,怎样锻炼恢复的更快
病情分析:食疗方面,平时多吃豆制品,因为黄豆里边含有一种胶原纤维有助于骨的生长.请放心,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 意见建议:现在应该注意的是,不应该要她干重活,不能劳累,平时锻炼身体,做腰背肌锻炼,不知道医生有没有教你腰背肌锻炼的方法,现在我再给你说一遍,希望你能学会,我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说;腰背肌锻炼的方法是,1,平爬在床上,双手跟身体放齐,2,抬头,双脚上弓,双手向后伸.就像是小燕子飞起来的样子.也就是反着做仰卧起坐,这样一日3次,每次20下.坚持下去,当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有助于背部血液循环,生筋接骨. 1回答
病情分析:你好,腰椎压缩性骨折,建议中医治疗,采用中药外敷快速接骨,用药5到7天断骨就可接上,疼痛明显减轻到80%以上,12天左右就可下地适当活动,30天左右就可治愈.意见建议:在没有治疗前,多平躺休息,更不能弯腰,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饮食忌吃公鸡肉,鲤鱼和燥火食物,忌服含激素的药物,以免引起骨坏死.祝早日康复!
病情描述:我丈夫间断性腰酸痛一年余伴放射性下肢麻木到足跟年初时举重物时突感腰部不适伴放射性下肢麻木,到医院拍片诊断为腰5双侧椎弓夹部崩裂并腰5一度滑脱,休息止痛等治疗,腰椎滑脱的锻炼方法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锻炼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病情分析:夹部裂与过度负重有关,1度滑脱也比较轻,治疗上较简单,不需手术治疗。指导意见:腰椎滑脱主要原因是过度负重,所以不能过度锻炼,不能大的负重,可以卧位锻炼,训练背部肌肉,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可以缓解疼痛。
稍微走路感觉后臀困酸,有顿痛感觉,总想弓一下腰,经检查滑脱一度。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腰椎滑脱的话会导致椎间关系不稳,经常发作腰部疼痛。指导意见:建议行腰椎间盘CT检查,平时多休息,睡硬板床,避免弯腰劳累,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但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病情分析:如果是轻度的腰椎间盘滑脱,可以采用保守的方法治疗缓解疼痛。指导意见:您说的这个情况可以采用牵引,热敷,烤电,等方法缓解症状的,但不可能治愈,如果疼痛严重可以采用注射封闭,或者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功能锻炼方法相关热门回答腰椎滑脱分几度 腰椎滑脱的治疗_知识频道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下面文章为我们介绍了腰椎骨脱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腰椎滑脱分几度 腰椎滑脱的治疗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疾病。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别,可能与种族、基因遗传有关,据报道,在欧洲为 4~6%,在我国约为4.7~5%;在所有的腰椎滑脱中,由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占8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29:1。腰椎滑脱最常见的部位是 L4~L5 及 L5~S1,其中腰5椎体发生率为82~90% 。
一、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二、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 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 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三、退行性滑脱
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五、病理性滑脱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六、医源性滑脱
多见于外科手术治疗后,由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引起。
一、先天性发育不全
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每侧椎弓有两个骨化中心,其中一个发育为上关节突和椎弓根,另外一个发育为下关节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滑脱,但这种情况下其峡部并无崩裂。
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类活动中或劳动搬运工。
三、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人体处于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四、退变性因素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多见于老年人。
五、病理性骨折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脊柱在任一运动节段上均存在剪切力,在腰骶部由于椎间隙是倾斜的,所以剪切力尤为明显。因此,上一椎体对下一椎体有向前滑移、旋转的趋势。在生理重量负荷下,腰椎保持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有赖于关节突关节、完整椎间盘的纤维环、周围韧带、背伸肌收缩力量和正常的脊柱力线。任何一种或数种抗剪切力机制的减弱或丧失均将导致腰骶部不稳,久之产生滑脱。滑脱的椎体可引起或加重椎管狭窄,刺激或挤压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另外,滑脱后腰背肌的保护性收缩可引起腰背肌劳损,产生腰背痛。
1.先天性滑脱出生就存在,可见于儿童、青少年、青年人。
2.创伤、病理及医源性滑脱可见于任何年龄人群。
3.退行性腰椎滑发病年龄以 20~50 岁较多,占85%;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29:1。
腰椎滑脱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并非所有的滑脱都有临床症状,且不同的患者可能临床症状的表现及轻重均可不一。这除了与脊柱周围结构的代偿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继发损害的程度,如关节突增生、椎管狭窄、马尾及神经根的受压等。
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方面:
1.腰骶部疼痛:多表现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劳累后出现,或于一次扭伤之后持续存在。站立、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坐骨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这是由于峡部断裂处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增生骨痂可压迫神经根,滑脱时神经根受牵拉;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 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滑脱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
6.触诊 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
一、前后位X片
"不易显示峡部病变。通过仔细观察,可能发现在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减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明显滑脱的患者,滑脱的椎体倾斜,下缘模糊不清。
二、侧位X片
能清楚显示椎弓崩裂形态。裂隙于椎弓根后下方,在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之间,边缘常有硬化征象。侧位片可显示腰椎滑脱征象,并能测量滑脱分度。国内常用的是 Meyerding 分级,即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 4 等份,根据椎体相对下位椎 体向前滑移的程度分为 I-IV 度。
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 1/4 者。
Ⅱ :超过 1/4,但不超过 2/4 者。
Ⅲ :超过 2/4,但不超过 3/4 者。
Ⅳ :超过椎体矢状径的 3/4 者。
三、斜位X片
可清晰显示峡部病变。在椎弓崩裂时,峡部可出现一带状裂隙,称为苏格兰(Scotty)狗颈断裂征。
四、动力位X片
可判断滑移的活动性,对判断有无腰椎不稳价值较高。腰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有过伸、过屈位片上向前或向后位移&3mm或终板角度变化&15°。
五、腰椎CT
腰椎滑脱的 CT 表现主要有:①双边征 ②双管征 ③椎间盘变形 即出 现滑脱水平的纤维环变形,表现为前一椎体后下缘出现对称的软组织影,而下一 椎体后下缘无椎间盘组织。 ④峡部裂隙出现在椎弓根下缘平面,走行方向不定,边缘呈锯齿状。三维 CT 或矢状面多幅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变化及滑脱程度。
六、腰椎磁共振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助于 确定减压和融合范围。
腰椎滑脱常合并其他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椎管狭窄
3.腰椎退变性侧弯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包括:
1.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2.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
3.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
4.Ⅲ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二、手术方式:
1.神经减压术 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
2.脊柱融合术 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 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3. 腰椎滑脱复位术 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4.脊柱内固定术 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
5. 峡部关节直接修复术 即进行峡部重建或者峡部直接修补。方法有螺钉固定、椎板钩等。适用于年轻患者。
腰椎融合手术虽然经过几十年、几百万病例的成功考验,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型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要求很高。常常在门诊遇见被实施了不恰当的手术而导致症状反而比手术之前加重的患者。"
三、术后指导
行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术后三天就可佩戴支具起床活动,但应避免过早剧烈体力劳动, 一般术后六周即可开车,三个月后可以骑车、 洗衣等轻体力活动,但避免挑担、扛物等重体力活动。患者需继续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根据自己的体力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增加锻炼的强度,做到持之以恒。门诊随访,以检查植骨融合复位及内固定物情况。
戒烟极为重要,可以饮一些红酒。
手术并发症
腰椎滑脱的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椎滑脱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伤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迅速给予正确处理。
尽管存在以上风险,只要诊断明确,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密切观察,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低,至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就更罕见了。至于民间相传的手术导致瘫痪的情况更是极为罕见。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腰痛未消失
尤其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骨质疏松和腰肌劳损,治疗好腰椎滑脱毛病后,仅仅解决了导致腰痛的一个毛病,其它疾病仍然存在。所以手术后腰痛还会存在。骨质疏松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腰肌劳损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才会见效。
二、术后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血常规化验白细胞增高等。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伤口敷料、床单的清洁、干燥,发现污染时及时更换。同时还要注意保持伤口负压引流通畅,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颜色、量及体温、血象、患者体征等变化。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三、脑髓液漏
由于脑脊膜与增生压迫神经的组织粘连严重,术中难以分离;或操作不慎损伤硬脊膜而引起。术后严密观察引流液,如发现引流液量多而颜色较淡应考虑脑髓液漏的可能,可去枕平卧,或者俯卧位更好,并把伤口负压引流改普通引流。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症状,如症状严重予头低脚高位,静脉输入平衡盐溶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必要时行二次严密缝合,给予局部加压包扎,经这些措施处理后,一般都能愈合。
四、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
因术中复位牵拉神经引起,常见表现有下肢酸、胀、麻、痛等。一般术后经地塞米松和甘露醇静滴;给予神经营养药及消炎镇痛药等治疗后,症状都能逐渐减轻或完全消失。但须警惕术后延迟出现的神经症状及下肢活动障碍,这可能由手术部位术后出血造成血肿压迫神经血管所致,这种情况需要再次手术处理。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指导患者及家属勤翻身,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加强肌肉收缩锻炼以防废用性萎缩;注意咳痰及深呼吸训练预防坠积性肺炎;此外应尽早拔除导尿管,以防尿路感染。同时加强四肢关节活动、主动收缩四肢肌肉组织和穿弹力袜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这点极为重要。因为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肺栓塞,这是脊柱和其它大手术术后发生罕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就可能危及生命,难以抢救过来;
预防腰椎滑脱从日常生活做起
一、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
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腰背肌肉的锻炼可用
腰背肌肉锻炼方法
下列两种方法。其一是俯卧位,两上肢呈外展状、抬头、抬胸、上肢离开床面,同时双下肢亦伸直向后抬起呈飞燕状。其二是仰卧位,两膝屈曲,双足踩于床面,吸气时挺胸挺腰,使臀部离开床面,呼气复原。
二、限制活动
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生。
三、减轻体重
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体重过重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及劳损,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脱的趋势。
1.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不同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讲明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注重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紧张情绪。
2.限制活动 为防止滑脱的加重,从入院开始即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久站、久行等活动,多卧床休息。
3.呼吸功能锻炼 因手术需要采用俯卧位,对患者正常呼吸产生较大影响,故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呼吸训练,常见的方法有吹气球以及扩胸运动等。
4.其他准备 患者准备除做好骨科术前常规准备外,还需控制原有的其他内科疾病,把疾患控制在可耐受手术范围。同时训练床上排便,以适应术后卧床排便的需要。
1.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须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情况等。
2.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密切观察双下肢的肌力,感觉及活动功能、括约肌功能。
3.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负压球处于负压状态。翻身时避免牵拉使引流管滑出、扭曲或成角。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4.体位护理 术后将患者平移至病床,先头转向一侧平卧6小时,以减轻麻醉反应及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可以左右侧卧位。患者术后一般三天即可下床活动,自行完成大小便和卫生工作。
您可能关心的:
文章来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82479人关注
29035人关注
33244人关注
114780人关注
179477人关注
43453人关注
51384人关注
45526人关注
1217人关注
1420人关注
1114人关注
1649人关注
1519人关注
1441人关注
1385人关注
187806人关注
179477人关注
116321人关注
114780人关注
82479人关注
74512人关注
51384人关注
45526人关注
按条件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5峡部裂2度滑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