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插入硅胶导尿管管后能话动吗 宝宝知道

当孩子哭闹时,妈妈说这五句话比“闭嘴,别哭了”更好|妈妈|宝宝|孩子_新浪网
当孩子哭闹时,妈妈说这五句话比“闭嘴,别哭了”更好
当孩子哭闹时,妈妈说这五句话比“闭嘴,别哭了”更好
有时候,对于我们父母而言,孩子无理取闹让妈妈很是恼火,于是我们就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大吼着对孩子说:闭嘴,别哭了。再哭就XXX。甚至很多家长还会给孩子倒数123.你可以知道念出每一个数字,对孩子的心灵都是一次伤害。妈妈们肯定会问,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妈妈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试试下面五句话,即使效果不大,也总比你说:“闭嘴,别哭了”好很多。1.“妈妈知道你不开心”首先告诉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沮丧是很正常的。每一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生气和悲伤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如何克服悲伤。让孩子知道哭闹不会改变结果,只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学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焦点放在悲伤上和哭闹上。2.“宝宝不哭,妈妈在”这句话的效果我认为是最好的,这样宝宝就会知道,他是妈妈最重要的人。他正在经历的困难,妈妈会陪着他,保护他。妈妈这样对宝宝说,宝宝心理会好转。妈妈在这,我有妈妈,知道自己并不孤单。3.“告诉我这件事”让宝宝陈述哭闹的原因,也是让宝宝平缓心情的好办法。一旦宝宝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宝宝也会慢慢意识到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寻找失败的原因,让宝宝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4.“让我一起解决这个问题”让宝宝知道,妈妈在这里,可以和他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另外,让宝宝知道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手头上的问题上,而不是在悲伤的时刻继续哭泣。5.“你什么时候想告诉妈妈原因,妈妈等着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p&题主不用纠结,现在所有的玩具,只要通过3C认证,那说明书就会写得很清楚的:能否高温水煮,该怎么清洁等等……&/p&&p&变形就变形了吧,毒什么的倒不至于,不要过多在意,下次记得一定要看说明书。&/p&&p&哪些塑料玩具可以水煮,哪些不能,可以看我的这个答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现在儿童玩具的材料大多都是什么材质? - 王二毛的回答 - 知乎&/a&&/p&&br&&p&具体牙胶的材质,简单说一下。&/p&&p&老一代的牙胶一般都由塑料制成。&/p&&p&这几年,硅胶渐渐成为牙胶的主材质,原因是硅胶耐高温,可用沸水煮,也可在洗碗机、微波炉内使用。而且硅胶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货,均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国内采用硅胶的母婴用品,几乎全都能通过美国FDA检测、SGS认证和欧洲LFGB认证,实现无障碍入市。所以,卖硅胶牙胶的都很嘚瑟的告诉消费者,自己家的产品可以随便消毒。&/p&&p&相反,用TPE和其它塑料材质的牙胶,都只能用温水洗一洗消毒。&/p&&p&但并不是说买牙胶就一定要选择硅胶的。比如这几年的海淘爆款曼哈顿球(Winkel),用的就是PU管,虽不能高温消毒,但有它自己的优点。另外,注水牙胶因为内部要注入蒸馏水,所以目前都只能选用EVA的材质,适合冷藏,但不能高温消毒。&/p&&p&结合材质,来延展说一下最近几年比较红的牙胶:&/p&&p&&b&1. 美国的曼哈顿球(Winkel)&/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a01ec06aa1d53fede386f5c152606e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a01ec06aa1d53fede386f5c152606ec_r.jpg&&&/figure&&p&&b&优点:&/b&从重量到造型都容易抓握,360度无障碍入嘴,妈妈普遍反映宝宝比较喜欢&/p&&p&&b&缺点:&/b&PU管,不能高温消毒,需要用奶瓶清洗剂清洗。&/p&&p&&b&价格:&/b&售价100元左右,有点小贵,萌芽期开始就可入。&/p&&p&&b&推荐指数:&/b&3星&/p&&br&&p&&b&2. 法国的苏菲长颈鹿(Sophie the Giraffe)&/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50eb63877aac5b626b6ce0bcf16bb51_b.jpg& data-rawwidth=&1420& data-rawheight=&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50eb63877aac5b626b6ce0bcf16bb51_r.jpg&&&/figure&&br&&p&天然橡胶材质。不多说。翻一下伊能静的微博就知道这款牙胶玩具要慎重选择了;售价110—150元不等,贵,不推荐入。&/p&&br&&p&&b&3. 美国的香蕉宝宝(Baby banana)&/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38abbede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38abbede_r.jpg&&&/figure&&p&&b&优点:&/b&最早的海淘爆款牙胶,既是牙胶又是训练牙刷。硅胶材质。&/p&&p&&b&缺点:&/b&因为更偏向训练牙刷,所以分1段和2段,妈妈容易买错。&/p&&p&&b&价格:&/b&售价70-80元不等,天猫有旗舰店。适合门牙出牙期入手。&/p&&p&&b&推荐指数:&/b&4星&/p&&br&&p&&b&4 韩国的可么多么(Comotomo)&/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c43fcbcfdbeaa15adcdbdb1_b.jp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c43fcbcfdbeaa15adcdbdb1_r.jpg&&&/figure&&p&&b&优点:&/b&硅胶材质,环形设计,易抓握。&/p&&p&&b&缺点:&/b&宝宝在咬其中一只脚时,另外的脚会碰到鼻子或眼睛,需要妈妈帮忙调整下。&/p&&p&&b&价格:&/b&售价60-70元,天猫有旗舰店。适合门牙出牙期入手。&/p&&p&&b&推荐指数:&/b&4星&/p&&br&&p&&b&5. 章子怡带火的美国chewbeads&/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1a6b2c6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a1a6b2c6c_r.jpg&&&/figure&&p&&b&优点:&/b&牙胶界的潮品,颜值高。环形易握。可做手环,携带方便。既是牙胶又是摇铃。&/p&&p&&b&缺点:&/b&牙胶部分是硅胶,摇铃部分是PP材质。不能完全高温消毒。&/p&&p&&b&价格:&/b&售价70元左右,适合从萌芽期就入手&/p&&p&&b&推荐指数:&/b&4星&/p&
题主不用纠结,现在所有的玩具,只要通过3C认证,那说明书就会写得很清楚的:能否高温水煮,该怎么清洁等等……变形就变形了吧,毒什么的倒不至于,不要过多在意,下次记得一定要看说明书。哪些塑料玩具可以水煮,哪些不能,可以看我的这个答案:
&p&才发现,本回答收藏数是点赞数的5倍多……你们为何不顺手再点个赞(╯‵□′)╯︵┻━┻ 光收藏不动手是学不好哄睡滴!!!&br&&/p&&p&&br&&/p&&p&我家娃100多天,经过调整和训练,从一个睡渣变成了天使娃,现在每次睡觉无论白天晚上都不需要哄睡,自己躺床上3到10分钟内睡着,以下是我这刚脱离苦海之人的分享,希望对其他父母有帮助。&/p&&p&提前预警,有点长!&b&为把有些观点说的更明白,我会结合自家娃的经历尽量说得有细节,而不是只讲观点。毕竟理论知识大家不缺,不需我再拾人牙慧,而很多时候具体细节和心得才更具实操的参考价值。&/b&&br&不过我会尽量写的像在和一个朋友聊天一样易读不枯燥。好,准备好了么,我这就开聊啦!&/p&&p&&b&1.曾经我家娃也难哄睡&/b&&br&&br&为啥说我也是刚脱离苦海呢?因为我家顿顿在睡眠上不算那么“天使”,而我这个新手妈妈也没什么高超的哄睡技巧,也是一直抱睡和奶睡到了他满3个月。&/p&&p&月嫂在时是我喂完月嫂抱着溜达哄睡,顿顿十几天时连着有好几晚是怎么溜达都不睡,反复喂奶也不睡,最后溜达到晚上11点多才睡,月嫂胳膊都快抱断了,而且睡下也不踏实,得躺旁边搂着睡,月嫂经常一搂1到2小时,那时候我很焦虑,想着以后可怎么办啊,天天这么哄这么搂吗?&/p&&p&连夜kindle上看《婴幼儿睡眠圣经》,此书颠覆了我的一些常识,急忙做调整,的确对顿顿睡眠有改观(具体如何调整后面会细说),之后基本保证顿顿的睡眠时间是足够的,每天睡15小时左右。但奶睡抱睡的哄睡方式还是没变。&/p&&p&月嫂走后我自己哄睡,顿顿也越来越重抱着溜达久了也溜不动,我基本是奶睡,也经常放下就醒。所以白天基本就是奶迷糊了就抱着睡了,怕放下会醒啊。&br&所以后来白天除了陪玩,其他时间我不是在喂奶,就是抱着娃睡,坐着还不敢动怕吵醒他,腰酸背痛加腿麻,很多麻麻都懂这种痛苦,囧。&/p&&p&晚上哄睡也不轻松,每天吃过晚饭就坐在黑灯瞎火的卧室里喂奶,等顿顿吃奶睡踏实了,打电话召唤在外面看书的顿顿爸过来救援,顿顿爸小心翼翼抱起来拍嗝,轻轻抚摸后背安抚,再运用各种技巧尽量轻地放到婴儿床上。放下如果醒了,我们就再循环一次以上过程直到睡踏实。好在顿顿睡踏实后,半夜醒来吃完就接着睡了不需要哄。&/p&&p&&b&就这么抱睡和奶睡了3个月,不仅哄睡过程累,而且哄睡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一点都不确定他每次能不能睡着,睡着的话能睡多久。&/b&&/p&&p&&b&再一个,只有吃奶才能睡着,其他人也没法替代我哄睡&/b&,所以除了带娃打疫苗,我是不敢出门的。那时真的蛮焦虑的,以后我上班他白天怎么睡呢?我回来晚的话,晚上他又怎么睡呢?&/p&&p&其实《婴幼儿睡眠圣经》这本书里给了让孩子自己睡的解决方案,就是&哭声免疫法&,让娃哭个够,他自然会睡,并且讲了很多成功案例,也没对孩子造成什么创伤。&/p&&p&不过这种方法一直非常有争议,主张亲密育儿法的西尔斯就坚决反对,《定本育儿百科》作者松田道雄也反对让娃一直哭,说1岁以前婴儿其实不会把哭当武器,他哭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一直放任孩子哭,会养成爱哭的坏毛病。当然我也舍不得让娃一直哭去训练他入睡,宁可自己辛苦。&/p&&p&不过带娃时一直没停止过琢磨,有时翻翻育儿经典,又看了一些热门育儿公众号的哄睡文章,&b&打消了一些顾虑,又解了一些疑惑,正好顿顿也三个月了,我就开始尝试训练娃自己睡。&/b&&/p&&p&我家娃以前不天使,经过训练后却非常天使了,现在他自己躺床上基本都能3到10分钟内睡着,不用抱不用拍也不用吃着奶,&b&躺下后先是大声地哼哼唧唧1到2分钟(需要仔细观察,学会分辨自家娃不同声音代表的不同需求,如果是急促的大哭很可能是没吃饱,是睡不着的,得先喂饱),之后声音越来越小,同时眼神发直,眼睛慢慢闭上,就睡着了。&/b&&/p&&p&这种方式我自己先试了5天,经过反复验证,很确定娃真的学会了自己睡后,也教会了顿顿奶和顿顿爸“哄睡”。&b&为啥打引号呢,因为实际上我们不是在哄睡,是娃自己睡着的呀,大人只是在合适的时机,提供了合适的睡眠条件而已。而且娃既然是自己睡的,那“哄睡”就相当好学了,而关于如何放下才能不醒的技巧压根就被抛到脑后啦,因为是在娃醒着的时候放进去的啊! &/b&&br&&br&&b&所以,下面我说的其实严格意义上不是哄睡技巧,而是“如何帮助宝宝创造合适的入睡条件”,帮助他们更快睡着。&/b&&/p&&p&&b&一、找准入睡时机 &/b&&br&&b&1.太困睡不着,避免过度疲劳&/b&&br&&b&在娃有点困的时候,立刻、马上让他去睡。&/b&&br&完全不困强迫睡肯定睡不着,这很好理解,可以白天加强运动,让娃多趴,做被动操等等给娃放电。&b&我想重点说说第二种情况,那就是太困了,也很难睡着。按我们的睡眠常识,困了累了自然就能睡着了,越累越困,睡得就越快,《婴幼儿睡眠圣经》里说根据研究,完全不是这样,婴儿一旦太困,过度疲劳就很难睡着了,他们很想睡又睡不着,就会烦躁闹觉了,哄睡就会难上加难。&/b&&/p&&p&其实大人应该也有过类似的体会,有时累狠了是睡不着的。 &b&所以一定要防止婴儿过度疲劳,不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即过度疲劳睡不着,然后就睡得少,更加疲劳,这样持续累积下去,就会更难入睡,一直难哄就会变成睡眠困难户,并且因为睡眠不足,睡不好的孩子脾气也比较大,更容易哭闹和发脾气,那即便本来是一个天使娃也得变成睡眠上的“小恶魔”了。&/b&&/p&&p&&b&而婴儿其实很容易累,&/b&他们的运动量相当大,吃奶相当于跑步,换纸尿裤也是一直手舞足蹈动个不停,抬头像是在做俯卧撑,记得西尔斯的书里说过一个运动员尝试模仿婴儿的动作,几个小时下来就累惨了!&/p&&p&&b&《婴幼儿睡眠圣经》里提到小婴儿白天一般醒着不超过2小时就会犯困,就需要一次小睡,顿顿现在基本上也是这样,醒来1.5小时到2小时就会犯困,开始释放一些犯困的信号(睡眠信号待会细说)。&/b&&/p&&p&我收到他困了的信号就会马上放他到床上让他睡,一开始我家老人不相信,说他这不玩得挺好的吗,哪儿像困的样子?不过多次下来,都证明我说对了,放到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现在老人也明白了必须及时让娃去睡,不能让他困过头了,会睡不着。&/p&&p&&b&对于过度疲劳的调整,睡眠圣经书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试着在晚上提前2小时哄睡&/b&,让娃慢慢把觉补回来。月子里顿顿难哄那次,我就是这么给他调整过来的,以前月嫂都是吃完晚饭7、8点才开始哄睡,我让她提前到晚上5、6点哄睡,果然睡得好多了。&/p&&p&之后我也非常注意不让他过度疲劳,有点困了就哄睡,所以顿顿基本不存在过度疲劳的问题,这可能也是我给他做自主睡眠训练很容易就成功的重要原因。&br&&br&&b&2.注意捕捉睡眠信号&/b&&br&人困了会有迹象,比如打哈欠。&b&这个部分需要平常多多观察,了解自己的娃。多多观察!!多多观察!多多观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p&&p&&b&首先需要观察自家娃醒来后大概多久会困&/b&,因为如果娃只要醒着你就一直在那捕捉睡眠信号,未免也太刻意太累了,时间久了感觉会神经质的!观察总结规律后,以后在他差不多会困的时间点再去捕捉就好。&br&&b&其次需要观察自家娃困了是什么表现,注意捕捉睡眠信号。&/b&一般来说,打哈欠、揉眼睛是很明显的睡眠信号,而眼神开始空洞、不看人了是不太直接的,稍微注意点也很好发现。&/p&&p&&b&要命得是,还有2个信号是容易被误解的!&/b&一是往抱着的人怀里钻,很可能会以为是娃饿了,(有时候也可能是饿了,这就需要培养好的作息规律,吃睡都比较规律有大概的时间点,久了就很好分辨是饿了还是困了,后面会说培养规律作息);&/p&&p&二是开始烦躁,会误以为娃是玩得兴奋了,这也需要平常注意观察,观察几次下来就会发现玩得兴奋和开始烦躁还是很好区分的。&/p&&p&注意捕捉睡眠信号,把握好入睡时机,不管是娃自己睡还是哄睡,都会事半功倍,因为这是“天时”啊。&/p&&p&&b&二、建立吃-玩-睡的规律作息&/b&&/p&&p&建立“吃-玩-睡 ”的程序,这是《实用程序育儿法》这本书的精华,加上孩子睡了之后“你自己的时间”,这4个词的首字母串起来简称easy程序,可以形成好的作息规律,即白天醒来先吃奶,吃饱了玩耍,困了去睡觉,醒了再吃奶,这样形成一个循环,晚上则直接吃和睡就好了,省略玩的步骤。0到4个月的婴儿3个小时循环一次,4个月以上婴儿4小时循环一次。&br&详细见下图,不多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a9aed62d5ffe8f41a445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952&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a9aed62d5ffe8f41a445_r.jpg&&&/figure&&p&&br&&/p&&p&这样的作息顺序可以把吃奶和睡觉分开,避免娃养成吃奶睡着的习惯,&b&奶睡很可能的坏处之一是吃不饱也睡不好,经常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根本没吃饱,所以睡也没睡踏实,一会就又醒了,醒了就又要吃,这是个恶性循环,&/b&把吃奶变成了吃零食,进食和睡眠都变得非常碎片化和没规律,所以就会充满不确定性,不确定睡不睡得着以及能睡多久。&/p&&p&&b&奶睡的第二个坏处是其无可取代性&/b&(这个我琢磨了一阵才想通,因为一直觉得奶睡非常符合自然的天性,很多哺乳动物也是依偎在麻麻边上吃奶自然就睡着了,为啥不能奶睡?简直反人类啊) ,奶睡是最高级的安抚方式,非常有效,但是非常耗费母亲的体力和精力,并让哄睡变得除了母亲,无人可替代,母亲会非常累。如果母子不用分离,母亲天天和娃在一起,也愿意随时喂奶,那奶睡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增进亲密关系呢。&/p&&p&但是像我等所谓现代女性要上班啊,而且很可能还要加班啊,孩子得有其他抚养人帮忙照顾,&b& 一旦孩子对于睡眠的联想只有吃奶这一种,入睡需吃奶,醒来也要靠吃奶接觉,那如果麻麻不在身边就没法进行,因为其他抚养人没法奶睡,而且他们的哄睡武器也没法打败奶睡这种最高级的哄睡武器。在这种母子分离的语境下,就需要尽量不奶睡,不然将来麻麻不在身边,娃入睡会难哄。&/b&&/p&&p&说回吃玩睡的作息,一旦形成习惯,睡饱了醒来就会很精神,就能吃得饱,当娃再犯困的时候往怀里钻想吃奶,就可以确定不是因为饿了,而是困了想找安抚了,这个时候赶紧让娃去睡吧。&/p&&p&顿顿现在基本遵循“吃-玩-睡 ”的作息程序,时间点没完全按照这个来,毕竟人不是机器,而且我有意把顿顿的作息往后推迟了大概1小时,主要是考虑到以后我和他爸都上班,如果他每天7点就睡了,那基本上看不到我们了,也不利于亲子关系。 不过按这个作息养成规律后,白天我就很确定顿顿困了不需吃奶可以直接睡。不过傍晚那次有时也会拿不准,因为那顿娃的需求是一天之中最多的,晚上7、8点睡着后,得后半夜再吃,亲喂真的不太确定他到底已经吃了多少,放床上后如果嗷嗷哭,很急促的那种,证明没吃饱,就立马抱起来喂饱再放下让他睡,只要吃饱了,哼唧哼唧后很快就会自己睡着。&/p&&p&&b&三、培养自主入睡意识,学着自己睡&/b&&br&&b&1.第一次我是这么训练的&/b&&br&我是在顿顿94天时开始训练的,第一次训练就成功了,但差不多半小时才睡着,而且只睡了半小时又醒了,有的麻麻看到这,可能会觉得太不划算了,哄半天才睡那么一会,还不够费劲的。&b&但其实训练的重点在于给孩子学习自主入睡的机会,有第一次才会有第二次。顿顿那次自己睡成功后,他体会到其实是可以自己睡的,就对自己睡不恐惧了,之后入睡就越来越快,也哭得(其实都不算哭,是大声哼唧)越来很短。&/b&&/p&&p&训练那天是个工作日,顿顿爸上班前我和他简单说了下,我要开始训练顿顿睡眠,不然以后我上班他奶奶很难哄睡,睡不好对顿顿也不好,最近他可能会哭得比以前多一点点,顿顿爸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让我放心训练。&/p&&p&上午陪顿顿玩的时候我给他也做了点思想工作,对他说顿顿你是个大宝宝啦,要学会自己睡之类,他拿黑黝黝的眼睛看我,似懂非懂。&/p&&p&建议其他麻麻训练前也和家人做好沟通,不然阻力可能会比较大,尤其是老人听到哭会很心疼。不过事先我没和顿顿奶奶说,因为以我的了解,事实才比较能说服她,所以就在下午趁老人午睡,关起门来训练,家里门窗隔音很好,她在卧室里一点听不到。&/p&&p&发现顿顿困了,把他放婴儿床上,把安抚小海马打开,摸摸他的头,引导他看小海马和床围上绣的一只小猫咪,这里多说两句,这是我打算刻意培养的两个安抚物,不是随意动作噢。 因为我发现顿顿以前躺床上玩时,有时会饶有兴趣的盯着那只猫咪看,偶尔还看笑了,证明有好感。而安抚小海马他以前完全无感,买来基本就闲置了,我刻意引入这两个物件,是打算培养成顿顿的睡眠安抚物,希望时间久了能形成睡前固定仪式,以后听到海马唱歌和看到那只小猫咪就知道自己该睡觉了。现在证明确实也达到目的了,经常小海马一曲还没唱完他就睡着了。&/p&&p&说回第一次训练,引导顿顿看向海马和小猫咪,就轻轻拍他肩膀,和他说话,顿顿,妈妈想让你学着自己睡,你看小海马和小猫咪会陪着你的,他们和你一起睡好不好啊,你听小海马还在唱歌呢,你试着自己睡看看,妈妈会在这里陪着你,如果你不愿意可以哭,巴拉巴拉巴拉,他乖乖听着,但我一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开始哭,估计有点懵圈,之前都是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吃奶睡的,怎么今天让我自己躺这,这是几个意思?&/p&&p&&b&哭了一小会有越哭越带劲的趋势,我赶紧开启“抱起放下法”,抱起来安抚,等他不哭了又放下,继续和他轻轻说话,之后再哭又抱起来,这样两次他后可能有点明白我在做什么了,他也知道自己哭不会没人管,有安全感了,我闭上眼睛轻轻拍他的肩膀,不和他做视线接触避免他兴奋,但是偶尔眯眼偷瞄他的表现,发现他一直盯着我看,过了一会开始眼神发直,又过一会开始迷糊了,哼唧声也小了,我就没再拍了,再过一会他睡着了。(建议训练时不要让娃一直哭,一直哭会越哭越兴奋就没法睡了,可以轻声安抚或抱起来安抚,平静了再放回去睡,多试几次宝宝知道自己哭不会没人管会有安全感,更配合)&/b&&/p&&p&那次睡着后,顿顿就学会了自己睡,每次有点困就放到小床上,打开海马,引导他去看海马和猫咪,不再管他,但躲在一边听他动静,如果是大声哼唧、不是饿了的那种哭(前面提过,需要观察和分辨自家娃不同声音所代表的不同需求),就不再抱起来哄,等他睡着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有时候手头有事也不用非在房间里听动静,开着门听,几分钟后就睡着了。&/p&&p&关于睡眠训练,除了前面提到的捕捉睡眠信号、找准入睡时机,建立规律作息外,对于第一次训练还有2个建议。&br&&b&一是第一次尝试,尽量放在你家娃好哄的时段,大人小孩都更容易点。&/b&因为前面讲的原因是下午训练的,其实顿顿下午难哄一点,上午更容易入睡。&/p&&p&&b&二是开始训练的那几天,一定在旁多观察娃的表现,详细记录娃的作息时间点,摸索规律,几点吃奶,醒了多久会困,哄了多久睡着,每次睡多久会醒之类。&/b&&br&我训练的那几天,白天就守在顿顿床前,睡着了也守着,看多久会醒,对他的规律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现在基本能做到对顿顿的吃拉睡料事如神,尤其是睡,我很清楚什么时候睡醒了该抱起来喂奶,什么时候抱起来玩,什么时候不应该抱起来而是帮他接觉让他继续睡。&/p&&p&摸清规律后,我也不用再守着他了,他睡着了我就可以干自己的事了,等要醒的时间点到了我进去看或让家人进去看,基本上都是刚刚好醒了,也不哭,就等着。如果不给他接觉,而是打算抱起来玩或喂奶的话,我会给他唱《快乐起床歌》,每次听到都咧嘴笑,有时还配合做运动。对于娃来说,如果抚养人非常熟悉他,他什么时候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都非常确定,他也会更有安全感。&/p&&p&其实谁也不是神,没法直接料事如神,只要勤于观察用心总结都可以更了解自家宝宝。&/p&&p&&b&2.你家娃也可以自己睡&/b&&br&其他麻麻也要对自己宝宝有信心,你们想啊,没有大人是需要哄睡才能睡着吧?人类具备自己入睡的能力,孩子也是可以学会自主入睡的,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加以引导,创造适合入睡的条件,给孩子学习自己睡的机会,他们也会学着自己睡。&/p&&p&不过建议娃3个月以上再尝试,因为有一种说法是3个月以前的婴儿无法区分吃奶和睡觉这2件事,而我也是在孩子满3个月开始训练的,小于3个月的婴儿是否具备自主入睡能力我不确定。不过我一个好友的孩子2个多月,她听我说起训练顿顿有效,也试过训练自家娃,也成功过几次。&/p&&p&&b&四.一个争议:趴睡还是平躺睡?&/b&&/p&&p&让娃趴着睡还是平躺睡?这是个争议了很多年的经典问题,我没打算做裁判,既然这篇讲的是睡眠,就说说我了解到的。&/p&&p&《百岁医生教我的育儿宝典》一书里提到,丹玛医生是个儿科医生,特别高寿活了100多岁,一生之中教会无数父母让婴儿趴睡,因为婴儿在麻麻子宫里就这么睡,趴睡能睡得更安心,而平躺着睡,婴儿就好像青蛙被翻过来四脚朝上了,特别缺乏安全感,很难睡得好。&/p&&p&&b&为防止窒息,丹玛医生建议要用比较硬的床垫,太软危险;并在床单下铺4条纯棉浴巾增加透气性;并要把床单拉紧,铺得很平整,皱着也不安全。&/b&&br&很多父母根据丹玛医生的办法让婴儿趴睡,确实睡得更安稳,也没有发生什么窒息的情况。&/p&&p&而《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定本育儿百科》和《斯波克育儿经》这3本经典育儿书都提倡让宝宝平躺着睡,虽然趴着睡似乎比平躺着睡睡得好,但睡得好不代表睡得安全,平躺着睡使得猝死率降低了70%。平躺着睡的宝宝更容易醒,睡得没那么沉,而更容易唤醒对婴儿猝死综合症能起到预防作用。书里建议,除非你家宝宝有特殊情况,医生建议趴睡,否则建议还是让宝宝平躺着睡比较好。&/p&&p&我怀孕时知道的趴睡大法,还挺心动的,也特意准备了4条纯棉浴巾铺在婴儿床床笠下,不过轻易不敢尝试,还是有顾虑。有次白天实在哄睡无能了,也鼓起勇气试着让顿顿趴睡,打算等他睡着了一直在旁边看着。结果每次让顿顿一趴过去,他就撑起胳膊开始练习抬头,而不是把头偏向一边躺下。&/p&&p&做着俯卧撑怎么可能睡得着?只能作罢!也好,避免了到底怎么睡的纠结。&/p&&p&最后我想说,自主睡眠训练只是个手段,不是目的,训练的目的是让家人和娃都更轻松,而不是更困扰。&br&每个娃的月龄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如果一开始训练娃的抗拒反应特别大,可以循序渐进一点点改变,慢慢来。&br&祝麻麻和宝宝们都有好睡眠!&/p&&p&&b&记得随手点赞,点赞是一种美德…&/b& &/p&&p&&br&&/p&&p&----------------------------------------------------------------------------------------------&/p&&p&微信公众号:&b&逆流而上的顿妈&/b&&/p&&p&只写干货,每周一篇,等你来交流~&/p&&p&南开硕士毕业★知名互联网公司市场狗★育儿博主,百度和知乎“哄睡”类最佳答案★每周分享一篇干货★正能量很满,有我陪伴,愿你的成长路也不孤单!&/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8bcbb04c593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figure&
才发现,本回答收藏数是点赞数的5倍多……你们为何不顺手再点个赞(╯‵□′)╯︵┻━┻ 光收藏不动手是学不好哄睡滴!!! 我家娃100多天,经过调整和训练,从一个睡渣变成了天使娃,现在每次睡觉无论白天晚上都不需要哄睡,自己躺床上3到10分钟内睡着,以…
&p&感谢邀请,我曾是一个高频出差的背奶妈妈,曾经背着吸奶器环游中国,我想我的背奶实战经验也许可以给到你一些参考。&/p&&blockquote&首先,请看一下&b&哺乳期飞行到底要经历些什么鬼?&/b&(以下节选自我的公号文章: &br&《每4个小时就必须挤奶!母乳妈妈怎样带着吸奶器环游中国?》)&/blockquote&&p&想象一下,你背着一个定时炸弹,在4个小时之内,你必须在一个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把它按停,按停之后,它又会重新倒计时,在下一个4小时之内,你又必须在一个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把它按停……这就是一个母乳妈妈的涨奶过程。&/p&&p&4个小时,就是母乳妈妈的“生命线”。&/p&&p&&b&一个哺乳期的商务飞人完成一次出差飞行的过程是怎样的呢?&/b&&/p&&p&1.
从家(或酒店)出发到机场,一般要1个小时车程;&/p&&p&2.
打登机牌、排队安检、候机、登机,大概45分钟,如果要托运行李、坐摆渡车,则超过1小时;&/p&&p&3.
一般飞北上广或其他主要城市,2-3个小时,如果是超过4个小时的我都尽量不飞;&/p&&p&4.
飞机降落后,从机场到酒店(或回家),1个小时,如果需要等提取托运行李,或遇上了不靠谱的接机团队,或酒店签到入住排长队,则需更长时间。&/p&&p&5.
如果遇上飞机延误,有预告登机时间的还好一些,起码可以自己掌控时间,但国内航班常常是登机了之后,机舱才传来广播:“刚刚接到通知,由于航空管制,起飞时间待定,请乘客在座位上耐心等候。”嗯……你懂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4b4ad6b1b023fa9294c8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4b4ad6b1b023fa9294c8_r.jpg&&&/figure&&br&&p&好了,这是一道非常浅显的数学题。&/p&&p&1.
延误时间实在不可控,而在飞机上吸奶是不靠谱的。&/p&&p&2.
飞机到达后一般商务出差会有集体接机,让同车的人等你去吸奶是不靠谱的。&/p&&p&3.
在车上吸奶也是不靠谱的……&/p&&p&所以,经过七太太长达一整年的多次不同目的地的飞行经验总结,&/p&&p&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提早半个小时去机场,办好所有手续之后,吸一次奶再登机。然后,就开始摸着胸部虔诚祈祷:求飞机准点,准点,准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60b86dfedf3_b.jpg& data-rawwidth=&2250& data-rawheight=&1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60b86dfedf3_r.jpg&&&/figure&&blockquote&第二,再看一下母乳的储存条件(以下节选自我的公号文章: 《背奶“TTSSS法”:五步让母乳妈妈轻松上班》)&/blockquote&&p&对于背奶妈妈来说,在办公室里需要吸几次奶呢?&/p&&p&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b&妈妈今天在办公室吸的奶=宝宝明天在妈妈上班时可以吃的奶&/b&&/p&&p&所以,&b&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食量来给自己定一个指标&/b&,1岁前的宝宝和1岁后的宝宝由于可以吃的辅食种类不同,对奶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宝宝越大,妈妈的吸奶压力便会相对越小一些。&/p&&p&对于刚结束产假的妈妈,以8小时工作制再加上往返家里的时间来算,我的建议是在办公室吸奶2次。&/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121cdba38bda98ded2c_b.jpg& data-rawwidth=&801&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121cdba38bda98ded2c_r.jpg&&&/figure&&p&&b&储藏要点:&/b&七太太检索了国际母乳会、美国母乳喂养医学会和北美母乳库协会所提出的母乳储存条件,发现每个组织机构给出的条件都有一些些的差别。鉴于一般家用的冷藏设备质量不一,七太太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妈妈,会建议大家按最严格的储存要求来存奶,这样会更保险。所以,我选择推荐国际母乳会提出的&b&333原则:室温3小时,冷藏3天,冷冻3个月。&/b& &/p&&br&&p&最后,以我自己的背奶经历来说,每天多挤1-2包奶存起来已经很棒了,满足一周以内的出差基本可以,但8个月的话,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p&母乳喂养来说,最好的状态是供需平衡,过度挤奶对妈妈本身也会很伤!!&/p&&p&另外,母乳储存条件也是不能满足。母乳喂养当然对宝宝是最好的,但妈妈也尽力而为吧。不知道你遇到了什么客观因素,但宝宝打基础的阶段可以说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慎重选择呀!&/p&&p&欢迎加我微信imomo0927多多交流。&/p&
感谢邀请,我曾是一个高频出差的背奶妈妈,曾经背着吸奶器环游中国,我想我的背奶实战经验也许可以给到你一些参考。首先,请看一下哺乳期飞行到底要经历些什么鬼?(以下节选自我的公号文章: 《每4个小时就必须挤奶!母乳妈妈怎样带着吸奶器环游中国?》)…
新加坡号称发达国家,可是却基本没有医疗福利,现在新加坡人还有政府补贴,但对一个外国人,在新加坡正常顺产生一个娃要花多少钱,我想说很贵,真的很贵。并且新加坡生育的质量比中国还差上了一截,所以在新加坡生小孩是一件花钱比心跳,并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br&&br&以本人的亲身经历,写了如下一个私立医院(TMC 康生医院)的具体开销和流程:&br&&br&第一部:生产篇&p&待产妈妈,有如下三种情况就可以办理入院手续了&/p&&p&第一种:正常待产:包括流血(很多血,一点不算),破羊水和阵痛间隔(小于5分钟 头胎,宫口一般开到3指),上述症状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求宫口开到十指&/p&&p&第二种:过期不生,需要催产:理由很简单,预产期过了之后,胎盘会老化,羊水会变少,BB还会吃自己的便便。所以只要BB各项指标正常,过了预产期,就约定时间催产吧。而新加坡的催产很简单,和妈妈的医生约好时间(一般是上午诊所开门时间),给妈妈放入一粒催产药丸,三小时以后妈妈的镇痛间隔很快会达到入院标准的。&/p&&p&第三种:动手术,择机而动,和妈妈的医生约好时间&/p&&p&&strong&1. Pre-admission (入院前在诊所就做了)&/strong&&br&在TMC或者私人诊所提前办理入院注册(每个诊所都有自己的协议接生医院)。 提前注册的好处是提前建档,而床位分配则要看当天的病房情况,如果没有提前注册,当天注册也可以,无非是时间长点。&/p&&p&&strong&2 . Observation Room (观察室)&/strong&&/p&&p&如果妈妈由上面第一或第二种情况入院,医院/医生都会让妈妈直接上TMC二楼的观察室(Observation Room)进行观察,护士检查觉得时机成熟,爸爸就夹着钱包到一楼大厅办入院手续吧,否则全家还得打道回府,继续妈妈的漫长等待。&/p&&p&从妈妈入院到BB生下来的整个过程,亲朋好友和父母都可以不用陪同,因为从观察室到产房,只有爸爸才可以自由出入的。哪位亲朋好友打满鸡血想第一时间看到BB,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电梯口处守候,因为产房在二楼,妈妈的病床在3-5楼。不过大部分情况你都会认错,因为进进出出的新生儿实在太多,爸爸那会也不会有功夫理你。最好的办法还是等妈妈推进病房以后,轻手轻脚去探望吧。&/p&&p&&strong&3. Admission(正式入院)&/strong&&/p&&p&爸爸请自觉到一楼大厅办入院手续,需要准备的资料: &br&- 妈妈的医生开的入院证明(Admission letter) &br&- 妈妈的NRIC/Passport (外国人要用Passport) &br&- 爸爸的NRIC/Passport(同上) &br&- 保险公司的保证信(如果公司和医院之间有协议保证的话) &br&- 交押金 (SGD 5000以上,可以用信用卡)&/p&&p&&strong&4. Delivery Room(产房)&/strong&&/p&&p&一旦进入产房,就会有一名护士全程陪同;而等到真正生产阶段(十指全开),除了医生以外,还会有至少两名护士协助。整个生产过程的长短,要看妈妈平时爬楼梯的水平(一般认为从3指开刀10指,平均1小时1指),但偶尔也有短路发生,比如妈妈开到4指的时候就已经痛的死去活来,好歹打上了杜冷丁,没出半小时发现就已经10指全开了….&/p&&p&杜冷丁由专门的麻醉师处理,这是额外收费的。话说等麻醉师转了一圈回来,BB已经出来了,前后不到1小时….&/p&&p&&strong&小知识:三种生产方式(不同收费)&/strong&&/p&&p&第一种:Normal Delivery 指的是什么都不用,完全靠妈妈自己努力生出来(当然护士也会在旁边喊两句加油)&/p&&p&第二种:Assistant Delivery 大多数在妈妈打了杜冷丁,完全找不着北的时候,医生会用产钳/真空吸引器外加侧切(向肛门方向),镇痛剂等各种骗钱招数协助妈妈把BB弄出来。在产房亲身体验的爸爸终于明白那产钳是如何能让BB的小脑袋迅速变尖了,在那个moment,爸爸顿时感觉到医生和护士在努力地朝一个方向,奋力拔河….&/p&&p&第三种:Caesarean Delivery:剖腹产,没得说了,最惨烈的就是所有招数用尽(Assistant Delivery)都生不出来的时,还要被迫推入手术台,那吐血的账单啊,各位就继续账单叠加吧&/p&&p&&strong&5. BB交接验收&/strong&&/p&&p&交接,是的,你没有听错,妈妈的医生只对妈妈本人负责,在BB即将出生的那一刻,会有一个从来没有打过照面的TMC儿科医生会突然冒出来。而这个儿科医生是过来接手妈妈的BB的。然后护士会对BB进行简单的清理,验收打分(体重,身长,精神状况等等等),接着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儿科医生会给爸爸塞一张名片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接着BB就会被推到3楼的婴儿护理室洗澡,换衣服,准备喂奶。&/p&&p&而爸爸在这个时候是绝对顾不过来的(原来看着妈妈,现在变成了两个),私人的建议是:如果妈妈情况稳定,请把重心向BB靠拢,比如利用一切机会给BB照相。之前医院明确规定产房不允许照相的,害的爸爸拿了单反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结果护士们强烈支持拍照,在那个moment,你可以看到爸爸的闪闪泪花…..&/p&&p&&strong&小知识: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strong&&/p&&p&各种母乳喂养秘籍都会建议让刚出生BB趴在妈妈身上马上吸允;但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妈妈是否累到气喘没这个精神;第二是BB的条件是否可以(比如出来的时候吞了羊水要马上清洗)&/p&&p&秘籍还建议全母乳喂养,不是因为配方奶不好,而是奶瓶上的奶嘴太容易吸,怕BB会拒绝妈妈的奶头;但这里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头两天,妈妈的母乳是否足够供应BB的需求,绝大多数情况是远远不够&/p&&p&&strong&6. 产房收尾&/strong&&/p&&p&首先妈妈的医生只会在妈妈生产的时候出现(开到10指的时候),在把BB交接之后,妈妈的医生会继续为妈妈抽血(如果选择脐带血捐献),处理伤口,取出完整胎盘……完事以后,妈妈的医生也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继续到诊所挣钱去)。留下护士继续清理产房,并找个推车把妈妈送到病房安顿。(BB会先推出去)&/p&&p&&strong&小知识:病房套餐(2-bed room package)&/strong&&/p&&p&病房套餐(比如双人房3天2夜)由妈妈送入病房的时候开始算时间,入住和退房时间请参考任何一家3星级宾馆规则。另外大家的眼光都过分集中在病房的收费上,其实真正的大头在医生那里呢。比如那个从来没有打过照面的儿科医生,仅仅在出生的时候以及妈妈入院的那两天早上露了两分钟面,轻轻松松750 SGD的 Doctor Fee就进账了。谁说天朝医院账单黑暗的,某号称发达国家的医院账单里医生收费栏里只有一行,而收费的数字和你玩的绝对是心跳,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她到底要收你多少(最多给你一个范围),并且绝对不会给你明细的。&/p&&p&&strong&7. 在病房的3天2夜&/strong&&/p&&p&在病房呆多久取决于妈妈选定的套餐和身体条件。如果身体倍棒,你要第二天出院也可以。私人建议是,反正已经吐血了,就不要在乎多这一两天了。TMC每天下午会有育儿课堂,病床上的电视也播类似的节目,早上还有促乳师为那些母乳喂养的妈妈帮忙(按摩通乳),平心而论,TMC的服务水平还是蛮专业的。&/p&&p&TMC会为BB准备的东西(费用含在套餐中)&/p&&p&- 手套(mitten) &br&- 湿纸巾(wet wipes),擦屁股的 &br&- 一套婴儿衣服(baby vests) &br&- 纸尿裤保护膏 和纸尿裤 &br&- 棉球(sterile cotton balls) &br&- 洗漱用品(toiletreis) &br&- 脐带酒精(cord spirit) &br&- 一张婴儿毯(wrapping blanket)&/p&&p&- 一个旅行袋&/p&&p&出院的时候,其实可以拎包走人,如果想美美的,带一套BB衣服就够了&/p&&p&&strong&小知识:妈妈待产包&/strong&&/p&&p&入院时需要妈妈自带的物品(需要提前1个月准备好): &br&- 拖鞋,换洗衣物,哺乳胸罩,睡衣(纽扣型,方便哺乳),卫生巾(要大量携带),袜子,一次性内裤 &br&- 娱乐用品 (要是打了杜冷丁,在生产期间可以用)&/p&&p&- 奶瓶,棉球,小碗,吸奶器和蒸汽消毒器(吸初乳)&/p&&p&&strong&8. Discharge(出院)&/strong&&/p&&p&按照TMC的官方说明,上午11点前需要办理出院手续(办理时间在1.5小时),超过11点,算半天,超过晚上6点,算全天。&/p&&p&出院当天,先和护士说妈妈和BB要一起出院,然后就有人给你噼里啪啦算账单了,等账单算好了,爸爸就去一楼买单,买单回来就可以和妈妈把BB一起抱走了。&/p&&p&&strong&9. 账单 (Bill)&/strong&&/p&&p&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每每到了账单的时候,医院都会打满鸡血给你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p&&p&Hospital Charge
Amount &br&Assisted Delivery With EPIDURAL 2 Bedded 2 Days
2,478.00 &br&Out of Pkg Items
&br&Drugs/Medicine
159.27 &br&Medical Supplies
50.36 &br&Medical Laboratory Fee
108.00 &br&Procedure
248.00 &br&Facility
30.00 &br&GST
0.07 &br&Doctor Fees (Inclusive GST)
&br&Dr. Ang Ai Tin (BB的医生)
749.00 &br&Dr. Lim Yong Chuan (麻醉师)
460.00 &br&Dr. Wong Sook Min Joycelyn (妈妈的医生)
2,782.00 &br&Sub Total
&strong&7,280.00&/strong&&/p&&p&TMC会统一收取医生的费用(包括私人医生),意味着你不用单独跑一趟诊所交钱&/p&&br&第二部:证件篇&p&&strong&1. 出生纸 (Notification of live birth)&/strong&&/p&&p&BB生下来送走以后,护士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就会给BB填写出生纸,出生纸是不会写BB名字的,但会记录BB的身体信息和爸爸妈妈信息。凭这张纸就可以去新加坡ICA给BB注册出生证。&/p&&p&&strong&2. 出生证(Birth Registration)&/strong&&br&在各大医院都有ICA的现场服务(额外付费),因此在TMC就可以办理出生证(Birth Registration Counter,level 4),周一至周五8:30 – 11:00 am, 2:00 – 4:00 pm, 周六8:30 – 11:00 am。&/p&&p&&strong&需要准备的资料:&/strong&&br&- BB的出生纸(notification of live birth) &br&- 父母的NRIC /Passport (外国人) &br&- 父母结婚证(原件),不需要高等法院的翻译&/p&&p&在TMC给BB办出生证的官员是一位马来大叔,爸爸到现在都很好奇他是怎么把中文打出来的(他还真的把中文打出来了)&/p&&p&&strong&小知识:出生证给予的签证有效期&/strong&&/p&&p&42天,从BB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算。所以在这42天里,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办护照,然后拿到BB的护照去ICA/MOM办长签&/p&&p&&strong&3. 办护照(Passport)&/strong&&/p&&p&我有时候会想,那些在外国打拼的国人,10个人里面会不会有8个人是因为咱天朝大使馆的各种官僚成为他们入籍的主要诱因。对于给BB办护照这事,爸爸绝对被大使馆折磨得死去活来,私人的建议是:出发办护照的前一天,一定要紧密关注大使馆网站的最新动态(如果连网站都没有,你就抓虾把)。护照办理需要10天,所以拿到出生证就赶紧办护照。&/p&&p&现在在新加坡办护照可以网上预约,照片也可以网上传,如果不会,去大使馆也可以搞定:&/p&&p&- 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p&&p&- 爸爸妈妈护照原件和复印件&/p&&p&- 爸爸妈妈当地长签(PR, EP,Long Term Social Pass) 原件和复印件&/p&&p&- 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p&&p&- 照片和照片光盘&/p&&p&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12:00(11:30停止发号),取证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11:30,下午3:00至4:00。取证时,请在1号窗口付费,凭收据到2号窗口取证。&/p&&p&&strong&小知识:&/strong&&/p&&p&BB的照片可以自己拍,因为护照照片中的BB一定要睁大双眼(光这点就让多少爸爸妈妈在大使馆门前吐血了),所以在家里慢慢抓个瞬间拍好,光影处理一把(去个背景还不会?),按照格式上传(电子护照)&/p&&p&没有复印件,办证大厅左边可以复印;没有照片,办证大厅右边可以照相,刻光盘。&/p&&p&大使馆只用NETS收费,Cash?一边去,Credit Card?咱天朝大使馆从来没用过也没听说过….&/p&&p&&strong&4. 回国上户口&/strong&&/p&&p&这是一个可选项,具体的操作就是要证明你的出生证是货真价实的高级货。&/p&&p&- 拿着出生证到新加坡高等法院(supreme court)翻译成中文(唉,天朝不认E文啊)&/p&&p&- 拿着出生证原件,翻译件和复印件去新加坡外交部做公证(Legalization),新加坡官员会给你的复印件盖个章,表示这出生证我认了&/p&&p&- 拿着盖了章的复印件去中国大使馆,填表交钱(只能用NETS)&/p&&br&第三部:母乳喂养篇&p&BB天性会吸奶(Latching)就和妈妈天性会有出乳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排除疾病原因,99%的妈妈都会有奶水,但我们绝大多的妈妈都担心自己会成为那仅有的1%,这就是典型的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问题的重点是妈妈是有奶水,却不代表能顺利出来,通乳才是真正的关键,所以就有个所谓的黄金时间点。&/p&&p&&strong&黄金时间点一:&/strong&&/p&&p&刚出生的BB希望可以与妈妈肌肤接触,并尝试吸奶,虽然这个时间点的心理意义远大于生理意义(BB的生理需求啦,妈妈荷尔蒙啦),但让BB熟悉一下妈妈的奶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p&&p&&strong&黄金时间点二:&/strong&&/p&&p&BB出生的第一/二天,妈妈这时候的奶水叫初乳(颜色偏黄)。爸爸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初乳很少很少(撑死20ml);如果BB自己没有储备,这点初乳是绝对不够的。妈妈的医生不断给爸爸妈妈洗脑:通常刚出生BB会有少许储备,维持24小时不吃不喝是没有问题的;奶嘴容易让BB拒绝妈妈的奶头等等。正是因为妈妈对医生的无限信任,所以在妈妈住院的这两天,爸爸和妈妈都对BB很有自信,尽管初乳很少,也坚持完全母乳喂养(Total Breast Feeding)。BB那真是滴水未进啊,每次在妈妈怀里安静不到十分钟就开始哭闹了。像BB这样的size (3.6kg),外加热带岛国的无敌炎热,不额外补充的结果就是新生儿黄疸(Jaundice)– 这额外的照光心酸和账单就不表了。私人的建议是:如果想母乳喂养,不要在医院尝试什么Total Breast Feeding,选择Breast Feeding并使用吸奶器帮助出奶。&/p&&p&不管你用人工还是自动吸奶器,吸奶器是建议一定要放入待产包的,一是BB的Latching需要持续练习,吸力弱,功力有待提高;二是初乳太少更由显其珍贵;所以蒸汽消毒器也要带上,并且size要能装的下吸奶器。&/p&&p&&strong&知识点:&/strong&&/p&&p&吸奶器和BB吸允有啥区别?本质上没有区别,相反吸奶器吸力更大,更容易把乳房的奶排空而加快出乳和增加奶容量。所以不管哪种方式,加快吸奶频率都会刺激母乳分泌(每天10次以上)&/p&&p&乳房按摩:有用,揉搓按晃,目的就是将疼痛部分疏通,防止乳腺阻塞&/p&&p&&strong&黄金时间点三:&/strong&&/p&&p&BB出生后第三天开始,妈妈会自豪的发现你的母乳要开始大爆发了,但妈妈总是感觉增加的乳量不够BB吃的。所以这时候关键就是顶住压力(来自爷爷奶奶长辈的强大压力),建立自信心;尽最大的努力增加母乳的哺乳频率,并逐渐减少配方奶的供应(要在家提前准备好一罐配方奶粉,如果每次母乳喂养不够(完全吸空了)还可以用配方奶补充)&/p&&p&根据米国的BB摄入量原则:Offer 2.5 ounces of formula per pound of body weight each day 换算下来就是按照BB体重,每公斤每天需要补充150ML的配方奶。举例来说:一个3KG的BB,一天的需求量是450ML。即使母乳的营养含量强大一些,也至少需要400ML的摄入量把。&/p&&p&矛盾出现了:乳量的增长有一个过程,初始几天也许奶量还是不足以满足BB的需求,但只要坚持频繁哺乳/吸奶器,不断按摩乳房缓解胀痛,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至于新生儿黄疸(Jaundice),主要原因就是胆红素积聚造成的,而胆红素要通过排便/排尿进行释放,这也是医院在给BB照灯的同时,那配方奶是有多少喂多少。另外一种方法是照太阳:早上8,9点或傍晚5,6点的太阳直射,不对脸,从手脚,屁股,肚子开始&/p&&p&如果妈妈不能及时给BB喂奶(BB住院),赶紧用吸奶器存奶,一方面母乳还是比奶粉好,另外一方面要保证出奶量,不要才出的奶又缩回去了&/p&&p&&strong&知识点:&/strong&&/p&&p&BB饿的征兆:想把手放到嘴里,有吸允动作;烦躁并难以入睡。如果BB到达放声大哭的程度,那说明他已经饿到发飙了&/p&&p&BB吃饱的征兆:喂饱以后都能安静2~3小时,每天有多次小便,一天或两天一次大便&/p&&p&吸奶姿势:每个妈妈和BB都会有磨合期,BB天生会吸(摇头晃脑脸红脖子粗),却不代表能够准确吸中(咬到乳晕);找到妈妈和BB之间最舒服的一种方式,需要不断练习,再练习。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BB咬妈妈的乳头,否则妈妈的乳头破皮会痛的很惨。&/p&&p&手工挤奶:手指环绕乳房,挤压方向是向乳头反方向进行的(你要朝乳头方向挤,乳腺发炎就不要赖人家了)&/p&&p&母乳/配方奶保存:不管是挤出来的母乳还是配方奶冲的,常温下2小时,冰鲜24小时(密封奶瓶/存奶袋,放置在冰箱最深处),速冻1个月(完全结冰)。冰箱里的奶要加热把,这时候你会发现温奶器很有用(既不会过热破坏营养,也不会需要太长时间加热)&/p&&p&医院喂养有三种:配方奶(牌子你自己选),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先让BB在妈妈那吸奶,吸完不够再用配方奶)和完全母乳喂养(Total Breast Feeding)(全靠妈妈了)&/p&&p&母乳喂养清单:出生婴儿奶瓶(一般都是6只装,不用担心多,如果妈妈不能及时给BB喂奶,挤出来的奶都需要额外奶瓶装的),奶瓶清洗和晾晒托盘(Munchkin),温奶器,大号消毒器(蒸汽那种会比较方便),吸奶器(手动或电动,普遍反映手动会吸的比较干净,这对增加奶量是有极大帮助的),小碗和棉花球(用棉花球沾水清洗乳头)&/p&&p&TMC的重症监护室ICU 收费36 SGD一小时,BB要挨上ICU,那破产是分分钟的事情&/p&&p&&strong&Tips:&/strong&&br&1. 政府参考医院账单(Normal Delivery):&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oh.gov.sg/content/moh_web/home/costs_and_financing/HospitalBillSize/delivery_norma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livery (Normal)&/a&&br&2. 政府参考医院账单
Delivery (Caesarean section)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moh.gov.sg/content/moh_web/home/costs_and_financing/HospitalBillSize/delivery_caesareansectio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livery (Caesarean section)&/a&&br&3. 中国大使馆公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embassy.org.sg/chn/lsqw/gzrz/t58513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办理认证须知&/a&&br&4. 中国大使馆电子护照预约:&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embassy.org.sg/chn/lsqw/hzqz/t113339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馆启动电子护照签发并提供预约服务&/a&&br&5. 中国大使馆护照要求:&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embassy.org.sg/chn/lsqw/hzqz/t58518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办理护照、旅行证、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签注须知&/a&&br&6. 网上很火爆的按摩师 Angela
(没打过电话) &br&7. 外国网站的BB摄入参考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bycenter.com/0_how-to-tell-how-much-formula-your-baby-needs_9136.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w to tell how much formula your baby needs&/a&&br&8. 产后初期母乳喂养指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ealthpoint.co.nz/download%2C166883.d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ealthpoint.co.nz/downl&/span&&span class=&invisible&&oad,166883.d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p&具体更多关于新加坡的内容,可以参考我的blog:&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kuact.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kuact.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
新加坡号称发达国家,可是却基本没有医疗福利,现在新加坡人还有政府补贴,但对一个外国人,在新加坡正常顺产生一个娃要花多少钱,我想说很贵,真的很贵。并且新加坡生育的质量比中国还差上了一截,所以在新加坡生小孩是一件花钱比心跳,并且费力不讨好的事…
謝邀。第一是備孕期間每週至少兩到三天兩個人都堅持鍛鍊強身健體吧。我自己MC一直不正常,但每週去健身房兩天以上就會正常了,孩子也是那段時間懷上的。當然我們當時回歸健身房本來是為減肥,結果反而懷孕了。有認識兩對夫婦都是靠測排卵期,但其中體質比較虛浮的那個懷上就出現孕酮低,流產先兆之類的問題,幸好平安熬過去了。我想如果夫婦兩人身體都健康強壯這些問題應該不容易出現吧。另外鍛鍊體能也是為孩子出生後沒日沒夜的照顧打一個基礎。還有最好備孕期就開始服用含葉酸的孕婦複合維他命,鈣和omega-3,一直吃到哺乳結束。&br&&br&可惜我懷孕前期反應有點強烈,整個人因為無法克制的各種難受而完全不想動。另外吃什麼都被瘋狂吸收雖然吃的極清淡還是一路無法控制的肥起來。孕吐結束後還是該多運動的。除了生的魚肉蛋不能吃,其它沒什麼忌口,之所以生魚肉蛋類不可以吃是為防止生鮮食物含某些細菌引起感染。還有含防腐劑的食物譬如一般的火腿也不要吃。鮪魚之類深海魚也不要吃,幾乎都含汞。呃,其實還蠻多忌口。然後到了孕後期鄰近9個月開始就不要亂去長途旅行了,萬一早產非常麻煩。我只有孕5個月時從美東飛往美西參加老公大姐婚禮。然而滿36週那天晚上在cheesecake factory 吃飯吃了一整塊奶酪蛋糕後不久陣痛就開始了,打電話給我的產科醫生,她跟醫院說了讓我去,結果就早產了,而且順轉剖,二茬罪。所以再怎麼上產前課,再怎麼計劃要怎麼生在無預期的早產和難產面前都是無用的。&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6& src=&https://pic1.zhimg.com/50/740b4bb8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40b4bb82b_r.jpg&&&/figure&&br&&br&&br&剖完中國醫院怎麼做我也不太清楚,不過美國就是剖完24小時護士就來拔導尿管,在護工協助下把產婦架著走到浴室讓產婦自己淋浴了。然後回家就是口服600毫克Advil止痛,每6小時一次。要不是止痛藥我覺得自己可能熬不過來了。前三週簡直就是噩夢一樣的日子,尤其無法成功母乳再加上荷爾蒙導致產後情緒不穩定(接近產後憂鬱症)。美國的醫生和護士都會警告產婦親屬小心觀察產婦是否有產後抑鬱症狀。&br&&br&回家後馬上就是預約看兒科醫生,到那裡再次檢查和建檔。新生兒和3歲以下是用籃子式安全座椅,一定要面向後面安裝在後座。&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36& src=&https://pic2.zhimg.com/50/3e1d9a96fdb36b28fa5dc970b94aa3e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e1d9a96fdb36b28fa5dc970b94aa3e8_r.jpg&&&/figure&&br&&br&出院前新生兒和自己的安全座椅都要在醫院做一個安全座椅測試,不能通過則需要特殊的平躺式安全座椅。&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 src=&https://pic4.zhimg.com/50/c7fafee5a73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7fafee5a73c_r.jpg&&&/figure&&br&&br&&br&出生三四天開始每天要練習幾次抬頭,每次時間很短,只是每天多給幾次練習機會。&br&&br&如果平躺睡要小心寶寶胃裡的奶倒流到嗓子裡嗆到而引起窒息,如果趴睡更要小心鼻子被堵上導致窒息。嬰兒床及附近不要用太軟或太多裝飾,陷進去會導致窒息死亡。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房間,即時他睡著也要用嬰兒監控時時看著。&br&&br&如果是冬天,盡量把房間弄暖一點就不用給他蓋被子或毯子,只要穿連體衣外層用穆斯林包巾包好,被子毯子之類萬一遮到鼻子也會窒息,嬰兒就是這麼脆弱的存在。另外千萬別大力搖晃他,可能會腦震盪。&br&&br&如果是夏天不要裹那麼多,會脫水,還是連體衣外用穆斯林包巾包裹。盡量一年四季家裡室溫保持二十多度的恆溫。包裹前三個月非常重要,嬰兒會有安全感,4-6個月晚上睡覺我們還是會把他包起來。他6個月大剛好是夏天就隨便他了。推薦好萊塢明星也用的Aden and Anais穆斯林包巾。&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75ada2b7c7a92d7ab5e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5ada2b7c7a92d7ab5eb_r.jpg&&&/figure&&br&奶瓶必須防脹氣,我感覺也沒必要一定要玻璃的,反正滿了一歲就是丟掉。我是混合餵養,所以買了6個 dr browns。他兩歲以前從沒有拉肚子過,因為奶瓶每次使用過除了要洗都要用微波爐蒸鍋蒸煮消毒。入口的東西消毒很重要。其它的倒不需要做的太過。&br&&figure&&im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2000& src=&https://pic4.zhimg.com/50/ede7f203ccd8c95afca518eadd93337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de7f203ccd8c95afca518eadd933375_r.jpg&&&/figure&&br&&br&&br&上面三樣都是選了比較基本的牌子,很快都用不到了。即使是汽車座椅的籃子兩歲半時也是只有丟掉一條路。&br&&br&穿紙尿褲或尿布就是每次換都要抹防治尿布疹的藥膏,triple paste比destine更有效,兩者都是抹厚厚一層。&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50& src=&https://pic1.zhimg.com/50/941a54f53d34fabedb3fa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41a54f53d34fabedb3facd_r.jpg&&&/figure&&br&補充-----------------------&br&&br&說換尿布就不得不說換尿布的神器,changing pad,還可以用可愛的套套住。和上面幾樣一樣是兩歲半以前使用率最高物品之一&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900& data-rawheight=&1014&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c33b52caca7abce1862c9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c33b52caca7abce1862c97b_r.jpg&&&/figure&&br&&br&喂奶枕屬於初期哺乳還有些用,我比較懶於是很快淪為只是一個佔地方的東西&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024&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9eaa7b692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9eaa7b692e_r.jpg&&&/figure&&br&&br&換下來的紙尿褲如果直接丟垃圾桶會非常臭,而新生兒和嬰兒期一天8-10片都是正常,這時就該祭出diaper pail了,也是懶人必備,裡面有個機關,專用的袋子也跟一般垃圾袋不同,能隔絕氣味跑出來,所以打開才不會臭。只是必須要一直買專用的配套袋子才能真正有效果。&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45&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00d8b2aa9ea9e052bcb2ae8d85214b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a00d8b2aa9ea9e052bcb2ae8d85214bf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5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b6ddffd38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b6ddffd38b_r.jpg&&&/figure&&br&&br&&br&至於嬰兒床和床墊買了一個pack n' play,一張宜家嬰兒床(畢竟只能用到三四歲,一般人家似乎都沒有過於講究)pack n play基本沒有用,後來變成time-out懲罰的工具,嬰兒床取下半扇與大床接起來可以cosleep, 一直有在用,不過頂多用到四五歲也只有丟掉或極廉價的賣出的結局。床墊我們買了一個比較好的,有機大豆海綿材質嬰兒床墊。不要買太軟床墊,原因是太軟相對更容易堵口鼻導致窒息死亡。床圍現在也不建議使用,限制空氣流通是一方面,主要還是怕窒息。&br&&br&pack n play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36& data-rawheight=&245&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ce9ccb1bc1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2ce9ccb1bc12_r.jpg&&&/figure&&br&有問這個是否可作為嬰兒床,理論上是可以的,下面再貼幾張圖來解釋一下,即使不同型號不同廠牌基本有三種功能。第一是上圖那樣加上換尿布籃和新生兒籃子。第二是拆掉兩個籃子像普通嬰兒床,第三張圖是在寶寶學爬開始怕他跌出來而降到最下面,第四張圖是不用籃子的條件下折疊起來,可以放後備箱,飛機也可托運。是不是很tempting呢?然而因人而異吧。我家的寶寶不能接受這個東西,只有月子裡用了那個新生兒籃子。再然後因為我懶,沒精力一直爬起來喂夜奶,就把嬰兒床拆了一側圍欄接上大床,晚上該喂就可以躺著喂了。&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024&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feab8dd4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3feab8dd4de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10eb473b7dad56e0601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10eb473b7dad56e0601c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74cddb3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74cddb36_r.jpg&&&/figure&&br&&br&安撫奶嘴出生後醫院就給塞上了。回了家他又不要了,可是他是一個非常難搞的寶寶,所以到四個月大時我們嘗試了幾種安撫奶嘴,他喜歡其中一種,終於變的比較容易帶了。牙剛差不多全出來時發現他下牙有點包上牙,結果奶嘴咬到兩歲,地包天居然被糾正了,呃。第三個優點是他從來沒流過口水。父母都知道出牙的階段是非常難受痛癢伴隨流口水,然後寶寶那段時間非常會鬧,他一直咬奶嘴出牙的過程反而十分順利。第四個好處是衛生吧,他有好幾個安撫奶嘴,咬咬吐了以後再要咬就從消毒鍋換一個消毒過的,他不會什麼都去咬兩口也沒吃手的習慣,就比較少病從口入的機會。咬到兩歲多一點,就面臨戒奶嘴問題了,看了別人的和親戚家的例子發現其實沒什麼難的。他表姐是為了一餐麥當勞的薯條而同意放棄奶嘴,吃到了薯條後再沒提過奶嘴的事。有一天他想要一個玩具,他爹說可以買給他,但如果買玩具以後不能再吃奶嘴了,他考慮了一下,雖然只有兩歲多點,他確實是考慮了,然後表示同意,再然後玩具買回家他再也沒提過要奶嘴。是否用安撫奶嘴畢竟是個人選擇。&br&&br&我當時奶比較少,又混合餵養的,除了當初為下奶他又不能latch而租用醫院專業吸奶機三週以外,就是偶爾去公司用一下手動吸奶器隨便吸兩下,都沒帶回去的必要。雖然母乳凍起來或冷藏能儲存的時間都有詳細說明,我總怕他吃壞了,所以不能親喂的時候就給他吃奶粉了。可能有點矯枉過正,自己拿捏吧。如果要上班還要備奶那麼還是買電動吸奶機吧!手動的我隨便用一用都手酸。&br&&br&如果買的話似乎只能是medela&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56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3edb6a1ec11e21764faf9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3edb6a1ec11e21764faf93e_r.jpg&&&/figure&&br&&br&出生的時候他根本latch不上,所以醫院就給喂這種管裝的液體配方奶,每天喂12次甚至14次。這東西非常方便,打開後只要把一次性奶嘴擰上就可以開始喂了,然而打開後一小時後就要丟掉。新生兒第一天好像每次只能吃5-10毫升,而餵養是兩小時一喂,所以每瓶吃一點就丟掉,非常浪費。然後第四天回家只有沖泡型配方奶,這個祖宗居然不愛喝。美國配方奶其實花樣繁多,即使同一品牌也分普通的,早產的,乳糖不耐受的,防止脹氣的,敏感兒的,還有大豆蛋白的,等等。奶粉不要隨便換品牌,如果要更換必須先跟兒科醫生討論。醫院備有兩個牌子,Enfamil和 similac。護士會問選哪個。就選了跟他表姐一樣的。&br&&figure&&im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ffd5f4e5fdf8ff16eb8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br&後來由於懷疑他常哭是因為脹氣或腸胃敏感,雖然不能隨便換品牌,但同一牌子裡倒可以買不同產品。第二天就丟棄了新生兒奶粉,換了早產兒奶粉,感覺還是肚子裡會產生氣導致哭,研究了一下馬上換了下面這個同品牌裡最貴一種,連奶瓶也全由安怡換了dr browns 才解決了。後來想換baby ganic的有機奶粉,因為還要請教醫生而且更貴了1/3的樣子就放棄了。&br&&br&沖泡一定要按比例,按比例,按比例!!!沖太淡導致營養不良,沖太濃會脫水。&br&想起以前表姐的寶寶六個月,有次她出差晚上回不來,大姨和姨丈帶著孩子睡。第二天早上大姨邊給沖奶粉邊抱怨晚上喂了三四次還不行,而且還那麼多尿。雖然我那時只是個高中生但看她沖的稀淡的幾乎透明的一大瓶奶,說你不按比例沖還弄這麼稀她可不是既吃不飽又尿多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定要讓協助的人接受育兒教育。我們以為的常識上一代的長輩可能真的不知道。&br&&figure&&im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204cfcc09b790cb445872ccbdedb64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204cfcc09b790cb445872ccbdedb64d_r.jpg&&&/figure&&br&&br&如果喝配方奶,奶粉罐打開7天後就要丟,因為沒有防腐劑,細菌滋生非常之快。沖泡的水不要過熱,會破壞某些營養成分,美國這些奶粉都不容易泡勻,使勁搖又會起細泡跟奶混一起,所以我有用formula maker,現在有這麼多選擇了。我用的比較基本,過濾的冷水和奶粉按比例放進去自動攪拌加熱到孩子喝不會太熱的溫度,關鍵不起泡,孩子不會喝進太多氣。&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src=&https://pic2.zhimg.com/50/edf2eb23632a2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df2eb23632a2a_r.jpg&&&/figure&&br&&br&&br&我們家不存在婆婆和媽誰來帶的問題,婆婆在老公念大學期間已經病逝,我媽也在我們結婚前那年病逝。不過美國多數家庭都是夫婦自己上陣,難是難了一點,也確實是對夫婦協作性的考驗。所以婚姻不只是感情,多數時候都是對夫婦兩人是否能在生活中良好合作的考驗。如果其中一個是豬隊友...另一方只好自求多福了。作為普通柴米油鹽的人家,結婚的對象其實首先得是合適的life partner,能夠相互扶持,差距大的不平等付出很難持久。&br&&br&自己帶的話就是東西要多準備些,連體開襟嬰兒服開始我們準備了六套,畢竟沒人幫忙,還是洗不過來,然後又添了六套,雖然只能穿一兩個月就又要換一批,每批12-18套衣服基本可以輕鬆換洗了。穆斯林包巾本來只買了四條,換不過來,回家兩天又買了八條。沒有跟寶寶分房間睡,新生兒前三個月兩小時就要喂一次,包括晚上和凌晨,否則會引起脫水。太晚了,以後再補罷
謝邀。第一是備孕期間每週至少兩到三天兩個人都堅持鍛鍊強身健體吧。我自己MC一直不正常,但每週去健身房兩天以上就會正常了,孩子也是那段時間懷上的。當然我們當時回歸健身房本來是為減肥,結果反而懷孕了。有認識兩對夫婦都是靠測排卵期,但其中體質比較…
在一个辣妈爆照的问题里,我一老爷们儿来插一嘴不知道合不合适。不过仗着我妇产科医生的身份,就腆着脸来答了。&br&&br&题目问“如何快速恢复”,但是首先要强调的是,并不一定越快越好。&br&女性分娩后,各个脏器系统恢复到孕前的生理状态,本身就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是有一定自然规律的,通常6周左右,也就是临床上的产褥期,对应的就是国人说的坐月子的时间。&br&怀孕子宫那么大,总要一点点的缩回去;为了给胎儿提供养料,增加的血容量总要一点点少下去。全身各个系统,经过怀孕分娩这次“重启动”之后,又重新各就各位回到孕前的工作状态。所以,产褥期的恢复,是一个身体自我调节的过程,人为刻意干预可以不多,但有些注意事项:&br&&ul&&li&&b&饮食&/b& 阴道分娩的话,饮食没有禁忌。推荐新鲜水果、蔬菜、优质蛋白饮食,比如肉类、鱼虾。建议多吃点汤水,有利于下奶。&br&&/li&&li&&b&小便&/b& 因为分娩过程会对膀胱产生刺激,有些产妇生完孩子之后膀胱就麻木了,感觉不到尿意,甚至不会解小便了。所以建议产后定时解小便,比如一两个小时一次,而不要等到尿急了才去。&br&&/li&&li&&b&褥汗&/b& 不少产妇反映生完孩子会出虚汗。其实,那不是“虚汗”,而是褥汗。因为怀孕的时候,为了保障给宝宝的供应,孕妇体内血液容量是增高的。现在宝宝出来了,多出来的血容量怎么办?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汗液排出去的。所以,生完孩子以后的出汗是正常的。&br&&/li&&li&&b&清洁&/b& 既然生完孩子会出很多汗,那么就要注意清洁了,洗头洗澡都不是禁忌,千万别让自己搞得脏兮兮的。而且,因为恶露的原因,尤其提醒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否则容易发生产褥感染。所以要每天清洗会阴,并且保持干燥。现代医学认为,即使是坐在盆中坐浴,盆里的水也不会上行污染阴道。&br&&/li&&li&&b&哺乳&/b& 母乳喂养对于女性的产后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母乳喂养绝对是产后恢复的一个利器!&br&&/li&&li&&b&不要卧床!&/b& 有人说既然是“坐”月子嘛,那起码要坐着,所以很少下床活动,甚至有说法忌下床活动,吃饭都在床上。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产后凝血功能亢进,是血栓高危人群,长期卧床不动的话,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甚至会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所以,就算别的禁忌你还半信半疑,月子里卧床一定不要信。&/li&&li&除了这些,在产褥期还要注意休息,尽量保障充足的睡眠。产妇每天哺乳喂孩子还是很辛苦的,所以,抽空也要睡一会儿。另外,心情的调节也很重要。产后因为激素急剧变化的原因,有一部分产妇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不过,大部分人只是一些抑郁的表现,还达不到抑郁症的诊断,但是作为产妇和家属也应该有所重视,注意心理上的调节和情感上的支持。&/li&&/ul&产褥期之后,身体大多数的系统都已恢复到孕前状态,但是有两个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个当然就是泌乳了,因为母乳喂养的原因,乳腺肯定和孕前是不同的;另一个就是身材了,也就是产后的体重,绝大多数女性产褥期结束后,体重还是比孕前要重的。&br&&br&那么接下来就要说说产后如何恢复身材了。&br&&br&同样,&b&产后体重的恢复,也不是越快越好。&/b&有研究认为,产后用至少六个月的时间恢复到孕前水平还是比较合适的。(这里,所谓的恢复到孕前水平,指的是体重差距在3斤以内就可以了。)美国医学研究所(IOM)给的建议是每周减少1斤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产后恢复体重不要着急,要循序渐进。&br&不过,更多的女性对于产后体重的恢复并不是太着急,而是根本就不重视。不少女性抱有“生完孩子就是要胖的”想法,生孩子成为自己体重失控的借口。但实际上,即使不是为了追求完美身材,而仅仅是出于自身健康考虑,产后的体重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有项随访15年的研究显示,如果产后1年还没有回复到孕前体重水平,那么超过60%的机会将来会发展为肥胖。而和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这里就不多说了。&br&所以,产后的体重恢复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体重的恢复呢?无外乎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了,不过这里也有些问题要说明一下。&br&&br&1. 孕期控制体重。&br&孕期体重增加的越少,产后体重恢复得就越容易。所以,产后恢复体重,其实应该在孕期就开始了。就是说孕期就应该有意识的控制体重增加。但是因为一些落后思想的影响,现在还有很多孕妇觉得怀孕以后就是“一个人吃俩人的饭”,“孩子长得越大越好养”。孕期体重管理不好,不仅仅带来了分娩期的问题,也增加了产后恢复的困难。因此,适量运动和饮食控制同样适用于孕期。不过来看这个回答的可能很多人已经生好孩子了,那么就继续往下看吧。&br&&br&2. 什么时候开始有干预性的恢复体重?&br&绝大多数相关研究,干预的时间都放在产后6周之后,也就是坐完月子。虽然也有少数研究在产后1-3周就开始了,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都是调查性质,回顾性的,刻意干预很少。所以,&b&如果要着手恢复体重,可以在产后6周之后开始。&/b&&br&&br&3. 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哪家强?&br&2013年,循证医学最权威的Cochran图书馆收录了一篇文章《Diet or exercise, or both, for weight reduction in women after childbirth》,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综述,得到以下结论:&br&&ul&&li&单纯运动,对于体重恢复效果不明显,不过可以对女性心血管系统有好处。&br&&/li&&li&单纯饮食控制和饮食控制+运动,两种方法都对体重恢复有帮助,而且效果差不多。不过前者在减脂肪的同时,对于非脂肪组织可能也有影响;而后者减轻的体重可以仅针对脂肪,而且还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有好处。因此,&b&最推荐的方法是饮食控制+运动&/b&。&br&&/li&&/ul&&br&4. 运动都要做些啥?&br&我汇总了十来篇运动相关的文章,考察他们提供的运动方法。形式上,建议温和的有氧运动方式,比如慢跑,走路。其中有项研究提供的运动方式就是推着婴儿车走路。在运动强度上,多数建议是每天30-45分钟,每周4-5次;或者每周150分钟的相应运动。有个比较经典的说法是每天步行两英里,就是&b&可以循序渐进的使自己适应一次走3公里路,每周走5天&/b&。&br&&br&5. 运动或者饮食控制会不会影响母乳喂养?&br&很多人产后拒绝控制体重的原因就是,“还喂着奶呢,减什么肥啊?”于是产后体重的增加又归结到为了孩子身上。虽然曾经有研究认为,运动前后乳汁的口味会变得偏酸一点,从而可能影响婴儿对母乳的接受。不过通过对婴儿身高体重的测量比较,并不影响婴儿发育。而限制卡路里饮食,对于乳汁量的分泌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b&目前的研究认为,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都不影响母乳喂养。&/b&&br&&br&6. 体重恢复的干预需要监督。&br&面对美食,如何抵挡住诱惑?运动带来的疲劳,如何使自己坚持?这些都是干预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适量运动,都是需要一定自我控制的。如果没有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没有相应监督的话,就很容易给自己找出前面提到的各种借口。在医学研究中,也在强调诸如见面分享会、电话随访等方式的督促作用。所以,&b&如果想要体重恢复,不妨动员家人监督,或者和其他姐妹一起互相督促。&/b&&br&&br&最后,如果您体重恢复成功,请不要忘了爆照,谢谢!
在一个辣妈爆照的问题里,我一老爷们儿来插一嘴不知道合不合适。不过仗着我妇产科医生的身份,就腆着脸来答了。 题目问“如何快速恢复”,但是首先要强调的是,并不一定越快越好。 女性分娩后,各个脏器系统恢复到孕前的生理状态,本身就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p&1、多美滋/Dumex:&/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1ab1f66bbbd4be09190_b.jp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2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figure&&br&&p&这几年来应该是国内中端的领导品牌,现在是达能的品牌。多美滋的前身新安乳品公司是上海崇明岛的一家很小的农场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做低价袋装奶的为主的; 1995年年中企业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奶粉,2006年被荷兰的NUMICO公司收购 ,07年又被达能收购,2008年12月才改名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水平一流,懂得如何公关,如何和媒体做好关系,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高,能让经销商和店铺主动帮他们介绍,而且经营的面很广,业务、导购和医务等推广人员也很多。2013年央视曝光的“第一口奶”事件就是多美滋医药营销的主要手法。多美滋在国外根本没有厂,其产品全在上海生产,只在国内销售。&/p&&br&&p&2、雀巢/Nestl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2e619abe28ad5c753e18_b.jp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2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figure&&br&&p&  在中国出过比较大的麻烦,其在碘超标事件之前,业绩很好尤其是其中低档的力多精等产品,是国内性价比最好的奶粉之一。但因为隐瞒和拒绝对问题奶粉退货,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媒介和消费者,所以很多妈妈对雀巢敬而远之,要不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让它重新受益,它几乎要退出中国市场了。不过总体上而言,雀巢的奶粉技术和研发技术力量还是不错的,雀巢承诺在欧洲不使用任何转基因食品,但是不对亚洲国家承诺,现在主要是在黑龙江生产,是唯一一个敢使用国产奶源的国际品牌,虽然其使用国内的奶源,但是生产管理比较严格,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并没有牵连,反而成为了受益者。&/p&&p&3、Nutrilon/Karicare/Cow&Gat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246a4aaabcdfa_b.jp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246a4aaabcdfa_r.jpg&&&/figure&&br&这些品牌都是NUTRICIA旗下的,始创于1901年,欧洲最大的临床营养品生产商之一,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是达能集团旗下的公司。旗下的品牌有: Nutrilon主要销售地荷兰; Cow&Gate(牛栏)主要销售地英国、爱尔兰和香港;Milupa(美乐宝)主要销售地德国; Mellin主要销售地北欧; Karicare主要销售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我们国内比较熟悉的产品是恩贝儿,曾经进入中国经营,由于经营不善,转而和多美滋合资,主推多美滋品牌,一般是水货进来的Nutrilon和Cow&Gate,这个品牌在香港和东南亚销量较好,华南尤其是广东一带水货很多的,网上和妇婴小店代购的也比较多,但价格差别很大,假货很多,建议专业人员或特别放心的拿货渠道才给小孩吃用。2013年Nutrilon进入中国市场,在网上和实体店都有销售。&br&&br&&p&4、美素/Friso&/p&&br&&br&&p&和Nutrilon一样是荷兰的品牌。原来是由大昌洋行做的总代理,目前市面上的美素佳儿,是荷兰菲仕兰乳品公司生产,产地是荷兰,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有段时间出现了“大陆美素”和“港版美素”之争。于1992年,美素佳儿系列婴幼儿奶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由大昌洋行总代理,美素奶粉开始了十几年“大昌版”“香港版”的纷争。2009年,菲仕兰在中国成立了富仕兰食品贸易公司,取代了大昌洋行,正式接管美素的在华业务,同时确定了美素的品牌为“FRISO美素佳儿”,以后在亚洲市面上所见到的美素产品均由富仕兰公司统一销售。&/p&&p&但是其实在荷兰FRISO品牌是瑞士Hero集团生产和销售的,所以荷兰本土的FRISO和国内、香港或者东南亚的是不同公司经营的。荷兰本土根本没有菲仕兰公司的美素佳儿销售,同时,菲仕兰公司在国内一直宣传的皇家工厂同时也是娃哈哈爱迪生、荷兰乳牛等国产品牌奶粉的贴牌代工厂。&/p&&br&&p&5、爱他美/Aptamil&/p&&br&&br&&p&和Nutrilon一样是NUTRICIA公司旗下的产品,也是达能旗下的品牌。国内最近才被认识的一个品牌,因为很多宣传说Pre初段接近母乳,所以很多人相信。这里普及一下,奶粉和母乳还是有很大差别的,6个月以下的宝宝并不建议使用奶粉喂养的。Aptamil在德国的普通奶粉中销量还是不错的,因为国内代购多,所以在德国奶粉限购后,很难买到,代购的真实性其实很难保证。&/p&&br&&p&6、喜宝/HiPP&/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7b2d4ee6daa147c5609_b.jpg& data-rawwidth=&192& data-rawheight=&2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2&&&/figure&&br&HiPP成立于1901年,是球最大的有机食品制造商之一,也是德国最大和最早的婴儿食品供应商,产品包括配方奶粉、果泥等辅食和婴儿护肤用品,主要品牌包括:HiPP:高端的婴儿食品品牌,以有机食品为主,致力于天然和优质,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比利时等德语语系的国家中是领导品牌;Bebivita品牌主要产品是低端奶粉,销售在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家,售价很便宜。HiPP是家有100多年传统的德国家族企业,讲究品质和口碑,但营销上过于保守和慎重,产量也较小,并带着日尔曼人特有的孤清和高傲。HiPP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奶粉工厂,都是在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区国家选择工厂。HiPP经营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远东市场不太感冒。但他们在欧洲的地位很高,尤其是其高端的有机系列辅食和奶粉,口碑很好。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依然没有有机系列奶粉销售。近些年由于代购风行,HiPP有机奶粉都很难满足德国本土的需求,所以说国内的德国代购货源很难保证。&br&&br&&p&7、舒妈/SUPERMUM&/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cce3e971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5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br&&p&德国的奶粉品牌,主要销售的都是有机奶粉。德国的品牌都有一个习性,就是极其讲求品质和信誉,营销上很慎重,再加上又是有机的奶粉,所以国内出现的特别少,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宣传说是首个获得PICC中国人保承保的德国有机奶粉,想到加保险的奶粉还真的比较少见,看来这个品牌进入中国前还是知道中国人对奶粉的安全问题很敏感的。另外这款奶粉的性价比也很高,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定价最理性的有机奶粉。说到德国奶粉,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它们的中文译名,喜欢用一些什么宝、妈、爱这样的词,听上去都很中国化。&/p&&br&&p&8.特福芬/Topfer&/p&&br&&br&&p&特福芬公司是一个历史比较久的德国奶粉公司,主要市场在德国的南部地区。主要也是以有机奶粉出名,但是在国内以价格高出名。2012年,有媒体调查过,特福芬在中国的售价是当地售价的4倍,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其实,在欧洲,比较贵的奶粉的价格一般也只在十几欧左右,那些动辄三四百的奶粉,大多是被经销商层层加价,再加上提成、推销等费用后的结果。现在特福芬在中国也推出了非有机的阿尔高系列奶粉,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p&&br&&p&9.泓乐/Holle&/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尿管留置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