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假设性原则的要素之二: 假设性原则必须是量化表达的

//P大通选//社会心理学内容页码对照(交互参考PPT)
这时候发充分显示了我的抱佛脚本质。最近诸事不顺,不过所谓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rker,昨天大家不是都看见彩虹了嘛。祝各位Veni, Vedi, Vici .&网上搜到一些社心资料,总结的很棒但似乎都没有标注页码。
基于我认为的&一份UI友好的开卷考资料&所需要的品质做了一份。在我的word里是有自动缩进的奈何这里缩进都消失了,如有需要可以留邮箱发给你(台词好熟悉)。
同时附上我找到的前几年考试回忆版和样卷,没办法这时候只能&应试导向型&了。
仅供参考。
&1&&&&&&&&&& 社会心理学概述杨国枢:心理学在中国发展,奢侈品&调味品&必需品 P1杨国枢:心理学两大领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四大支柱。 P11.1&&&&&&&&&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P21.1.1&&&& 认识自己 P21.1.2&&&& 认识他人 P31.1.2.1&&& 从人格特点&情境(社心强调)入手P21.1.2.2&&& 社会心理学第一公理: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人格特点的影响 P3最上面1.1.2.3&&& 两个人格特质理论&大五,OCEAN& P3&大七& 中国提出 P31.1.3&&&& 认识社会 P4巴凯特现象 P4专栏1.1.4&&&& 认识生活的价值P41.1.4.1&&& Kennon M.Sheldon生活的意义&&自主;能力;关系;自尊。 P4-51.1.4.2&&& 四个基石&&家庭;配偶;孩子;健康。P51.2&&&&&&&&&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P51.2.1&&&& 定义:J.L.Freedman (行为主义)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P5D.Myers (社会认知)P5吴江霖 (个体为主)P6沈德灿 (最全面)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P61.2.2&&&& 社心与常识:1.2.2.1&&& 常识未必正确S.Milgram关于服从的研究 P61.2.2.2&&& 二点不同&&非理性特征;意识形态的影响 P61.2.3&&&& 研究领域1.2.3.1&&& 个体过程P71.2.3.2&&& 人际过程P71.2.3.3&&& 团体过程(健康心理学属于此类)P81.3&&&&&&&&&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P81.3.1&&&& 学派时期P91.3.1.1&&& 精神分析学派P9冯特(建立实验室,现代心理学诞生)P9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弱点)P10阿德勒(个体心理学)P10荣格(无意识)P10安娜&弗洛伊德(老弗的女儿,自我发展观点代替性因素说)P10(此处还有一堆人名和学说,估计不会考)1.3.1.2&&& 行为主义P10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华生(创始人) P11斯金纳(推向极端)P11行为主义受到挑战 P111.3.1.3&&& 人本主义和自我实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P12自我实现者的特征P121.3.2&&&& 社会心理学产生与发展P121.3.2.1&&& 早期P12麦独孤McDougall 《社会心理学绪论》(本能 参考P13专栏)P12罗斯 E.A.Ross 《社会心理学》(人际过程)P13F.Allport 社会心理学引起人们注意 P131.3.2.2&&& 起步P13对社心发展产生影响&&美国经济大萧条;二战P131.3.2.3&&& 发展P14二战后开始P1460年代后从个体转向人际过程 P141.3.2.4&&& 反思 自信危机P141.3.2.5&&& 大发展P142&&&&&&&&&&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P172.1&&&&&&&&& 研究的基本问题P172.1.1&&&& 假设与理论P172.1.1.1&&& 假设的要求&&可证伪;可量化;简单(折扣效应P18最上面) P172.1.1.2&&& 好理论&&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广泛性 P182.1.1.3&&& 理论的价值&&统和;解释;预测(最重要);导向 P182.1.1.4&&& &微理论&,缺乏共识,年轻的科学 P182.1.2&&&& 两种取向P182.1.2.1&&& 社会学的SSP定性2.1.2.2&&& 心理学的PSP定量2.1.2.3&&& 对比P192.1.3&&&& 三个层面P192.1.3.1&&& 社会P192.1.3.2&&& 个人P202.1.3.3&&& 人际P202.2&&&&&&&&& 研究过程与方法P212.2.1&&&& 提出问题P212.2.1.1&&& 理论中演绎,目的在于评价P212.2.1.2&&& 实践中提出,目的在于搜集资料或解决问题(大部分)P212.2.2&&&& 查阅文献P212.2.3&&&& 研究方法P222.2.3.1&&& 相关研究(被动观察)P22优点&缺陷(因果方向无法确定)P222.2.3.2&&& 实验研究优点及要求 P23实验室研究优缺点P23现场研究优点P232.2.4&&&& 收集数据P232.2.4.1&&& 观察法P23人种志(文化人类学)P23缺点P23-242.2.4.2&&& 调查法(用得最多)P24如何使之更可信P242.2.4.3&&& 实验法(最常用到)P24准确,但是若无代表性很难推广行为场景法(专栏2-2 典型2X2因素实验设计P26)P24文化启动研究P242.2.4.4&&& 档案研究法P25局限,研究文化和历史趋势有价值P252.2.4.5&&& 元分析方法P252.2.5&&&& 设计与进行P252.2.6&&&& 注意的问题P272.2.6.1&&& 样本代表性(随机取样)P272.2.6.2&&& 实验者偏差(单盲/双盲)P272.2.6.3&&& 被试偏差(社会赞许倾向、不让知道假设)P272.2.6.4&&& 伦理问题P272.2.7&&&& 论文撰写P272.3&&&&&&&&& 基本理论P292.3.1&&&& 生物理论P302.3.1.1&&& 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P302.3.1.2&&& 两个因素&&本能;遗传差异P302.3.1.3&&& 对待方法P312.3.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基础&社会学习论)P312.3.2.1&&& 机制&&联结(巴浦洛夫);强化;模仿P31-322.3.2.2&&& 特点&&强调过去,忽略当下;归于外在,忽略主观;解释外显,而非心理P322.3.3&&&& 诱因理论P322.3.3.1&&& 理性决策论P32预期价值论(最具代表性)及基础P322.3.3.2&&& 交换理论(分析协商情境时有价值)P332.3.3.3&&& 需求满足论P33诱因理论与学习理论比较P332.3.4&&&& 认知理论(最重要理论之一,知觉与加工过程)P332.3.4.1&&& 基本原则&&分类;注意P342.3.4.2&&& 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P342.3.5&&&& 角色理论P343&&&&&&&&&& 社会认知P363.1&&&&&&&&& 个人知觉3.1.1&&&& 印象形成P363.1.1.1&&& 第一印象,三个维度&&评价;力量;活动性P36-373.1.1.2&&& 整体印象的形成,三个模型&&平均;累加;加权平均(此处下面有侯玉波)P37-383.1.1.3&&& 个人知觉中的偏差3.1.1.3.1&& 晕轮(负晕轮,扫帚星)效应(利用美色欺诈时不成立)P393.1.1.3.2&& 正性偏差(慈悲效应)及解释(极快乐原则和对人宽容)P403.1.2&&&& 个人知觉的线索P403.1.2.1&&& 情绪(了解他人最主要线索)&&六分维度;七种情绪P413.1.2.2&&& 非言语线索(非语言的视觉线索;超语言线索(泄露欺骗P43))P413.1.2.2.1&& 功能&&表达情绪;表达态度;表达个人特质;辅助语言沟通P423.1.2.2.2&& 内容&&人际距离(文化规范);身体姿势;目光接触P423.2&&&&&&&&& 自我知觉P433.2.1&&&& 自我图式P433.2.1.1&&& 自我差异理论,自我概念&&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P433.2.1.2&&& 个体自我概念构建P443.2.2&&&& 自我觉知P443.2.2.1&&& 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P443.2.2.2&&& 自我意识P453.2.3&&&& 自尊P453.2.3.1&&& 自尊的确立P453.2.3.2&&& 提高自尊的方法P453.2.3.3&&& 不同文化理解不同;多元自尊P463.2.4&&&&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P463.2.4.1&&& 自我提升也叫自利美化,是一种自利偏差P463.2.5&&&& 自我表演(自我展示)P463.2.5.1&&& 六种自我表演的策略P473.2.5.2&&& 印象管理(反映了自利偏差)&&自我表演;自我服务;自我障碍P473.2.6&&&& 自我障碍策略(类似最后一节课展示的&自称屌丝&)P473.2.7&&&& 自我检控(与自我表演相关)P483.2.8&&&& 自证预言(罗森塔尔效应,教育领域)P483.2.9&&&& 体像(减肥问题)P483.3&&&&&&&&& 社会认知P493.3.1&&&& 分类与图式P493.3.1.1&&& 图式的内容&&个人;自我;团体;角色;剧本P503.3.1.2&&& 图式化处理的优缺点(专栏:外交政策的偏好)P503.3.2&&&& 社会认知法则P513.3.2.1&&& 便利法则(诊断)P513.3.2.2&&& 象征性法则(地域偏见)P523.3.2.3&&& 基础比例信息(四川大学的人是哪个地方的&&四川)P523.3.2.4&&& 锚定与调整法则(乐山大佛有多高)P523.3.3&&&& 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P523.3.3.1&&&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注意消极方面更容易寂寞)P523.3.3.2&&& 社会认知与焦虑(认为心跳是噪声减少焦虑)P523.3.3.3&&& 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乐观的人身体较好)P533.4&&&&&&&&& 归因问题(只在意外或不愉快时发生)P533.4.1&&&&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P543.4.1.1&&& Heider 的归因理论(通俗心理学)P543.4.1.1.1&& 人的两种强烈动机&&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控制环境P543.4.1.1.2&& 事情的两种原因&&内因;外因P543.4.1.1.3&& 归因时的两种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P543.4.1.2&&& Weiner的归因理论(归因维度及对成败动机的影响)P543.4.1.2.1&& 三个维度&&内外;稳定与不稳定;可控制性(后来发展的P55)P543.4.1.2.2&& 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P543.4.1.2.3&& 归因风格,习得性无助P553.4.1.3&&& 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P553.4.1.3.1&& 抑郁型和乐观型P553.4.1.3.2&& 对个体健康的影响P553.4.1.4&&& 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P553.4.1.4.1&& 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环境背景P55-563.4.1.4.2&& 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独特性信息P563.4.1.4.3&& 折扣原则P563.4.1.5&&& 对应推论理论(归因于内在特质的条件)P563.4.1.5.1&& 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P563.4.1.5.2&&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P563.4.2&&&& 对自己的归因(自我知觉理论)P563.4.2.1&&& 对自己态度的归因(宗教虔诚度)P573.4.2.2&&& 对自己动机的归因(报酬高低影响归因方式)P573.4.2.3&&& 对自己情绪的归因(晴朗的天气人快乐P58参考P41微笑)P573.4.3&&&& 归因中的偏误P583.4.3.1&&& 基本归因错误P583.4.3.1.1&&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观察者高估个人,行动者高估情节)和原因P583.4.3.2&&&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成功归于内部,失败归于外部)及原因P594&&&&&&&&n...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a target="_blank" href="/share/" onclick="shareLog('blog', 'click', 207);seoLog('click',1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社会心理学&#40;二&#41;自考资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社会心理学&#40;二&#41;自考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北京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点详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设性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