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逝前的最后的演讲 闻一多一段演讲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
篇一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高密市城南中学& 姜萍、高伟一、导入新课师:学习新课之前咱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播放《最后一次讲演》部分的视频)师:这就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看了这段录象,你最想说什么?请用一句话来表达生1:闻一多先生慷慨淋漓地痛斥国民党特务!生2: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生3:国民党特务真可耻!师:老师跟同学们想的一样,今天咱们再跟随作者臧克家,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缅怀先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革命精神二、目标导学课件显示:四、&&&&&&&&&&&&& 识记本文生字新词;五、&&&&&&&&&&&&&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语言特色;六、&&&&&&&&&&&&&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学生齐读)师:下面咱就一起来探究三、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87页, 我想跟同学们合作读课文同学们推荐两个同学跟老师一起读(有一个男同学主动站了起来)好,这个同学毛遂自荐(学生推荐了一名女生)再有请这个同学请女同学读1—5自然段,请男同学读611自然段,老师读后面的文段(师生合作读课文)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评价一下,我们读的怎么样?生:老师读的有气势,两个同学读得感情不够充沛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有气势吗?生:不知道师:不是老师读的好,而是这一部分内容作者写的有气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是本文一大特色,接下来咱们就来品味四、研读课文出示“自主探究”内容课件显示: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他作为学者的伟大精神的?扣住具体的字词句来赏析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他“做”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师: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解决课件上的题目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咱们再在全班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师:好,咱们一起交流第一个问题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众生:(一起争答)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作者是怎样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他作为学者的伟大精神的?要扣住具体的字词句来赏析生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贪婪的钻研精神生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攀”“钻”这两个词用得非常好,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锲而不舍的“钻”劲和“韧”劲生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两个“尽”字用得好,表现了闻一多扑在文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生4:“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一句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学问很勤奋,什么也顾不得师:“沥”是什么意思?生4:“滴”的意思师:滴尽了心血,一个“沥尽”足见闻一多研究的——生4:刻苦用心师:很好,我想问一下: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刻苦执着地研究学问呢?生5:“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师:对,闻一多先生这样苦心孤诣地研究学问,既不是为名,也不为利,而是为了救国他做出了这样伟大的举动,他像有些人一样到处宣传了吗?众生:没有师:他是——生:(齐)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师:对,他默默无闻地想为中华民族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以用尽心力执着地研究让我们齐读“仰之弥高……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再一次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伟大精神(学生齐读)师:刚才咱们一起领略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伟大品格,那他作为革命家的一面又是怎样的呢?生1:他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师:他是为“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而斗争,但具体做了哪几件事?生2:有两件事:一是大骂特务,一是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师:还有一件,危险性稍小点的生2:起草政治传单师:对,就这三件事危险性大的是第二件和第三件,咱们先来看他大骂特务的场景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生读)师:“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一句,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极度愤慨,谁能做手势读出闻先生那种气势生3:生4:读师:这两个同学读得都非常好,读得掷地有声作者臧克家也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学们看后面的三个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几个学生齐说:排比师:对,那排比的作用是什么呢?生(齐):增强语言的气势师:好!那么咱就首先要读出它的气势,请同学们齐读这三段(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三个排比句的开头“说”和“做”的后面用的标点符号不一样呢?生1:第一个“说”后面用句号,是因为那不是闻一多先生当时说的话,是作者的话;第二个“说”后面是引用了闻一多讲演中的原话;第三个就不知道了师:好,说的不错正如这个同学所说,第一句是作者对闻一多先生一生“说”的总结和赞美,所以用句号并且用的是短句,读起来有气势,表现了热情的赞美,咱们就一起高声朗读这一句,也来赞美闻一多先生(学生齐读)师:好!第二句,是闻一多先生的原话,表现了闻一多什么样的决心?生齐:视死如归师:咱能不能把他这种视死如归的决心读出来?(生读)师:有气势!第三句,是一个“做”的细节,所以用逗号“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同学们,一读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你眼前能不能浮现出闻一多先生当时的形象?好,请你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扩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ppt&&& &的闻一多”的句式说话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斗志昂扬的闻一多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大无畏的闻一多生3: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意志坚定的闻一多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慷慨淋漓,勇敢无畏的闻一多师:说的很好!闻一多先生确实是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带着敬意齐读最后两段(学生齐读)五、拓展提升师: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同学们,为了纪念闻一多先生,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鹏——著名的油画大师,做了一幅主题为《红烛颂》的油画请看屏幕(课件展示)仔细欣赏之后,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当然也可以对闻一多先生说几句话,也可以从美术的角度说说这幅油画的美生1:我看到闻一多的头发很蓬乱,这说明他为了研究学问,无暇顾及生2:我看到了他的眼光充满了怒气,表现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怒生3:闻一多先生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举手的学生不多了)生:闻一多先生身后形成了一团火焰,照亮了他前方的路,也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六、教师小结师: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闻一多倒下了,他后面就有千百万个继起的同学们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最后仍然像一个巨人一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认为就是因为有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人继承和保持了我们中华民族“拧不弯,折不断”的民族气节1.&&&&&& 布置作业(丛书阅读)&&&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仰望星空》中的文章具体要求,请看课件展示:1、从这四篇文章中各找出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点评、赏析,为什么用的好2、四篇文章,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各举一例3、那篇文章感受最深?为什么?&&师:昨天,我们已经推荐同学们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仰望星空》中的文章具体要求,请看课件展示:1、从这四篇文章中各找出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进行点评、赏析,为什么用的好2、四篇文章,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各举一例3、那篇文章感受最深?为什么:教师推荐篇目:《片纸只字不能往家带》《文天祥千秋祭》《大地英雄(节选)》《流放出生命的精彩》《宣南雨又来——谭嗣同殉难百年祭》学生自学,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注:下面的内容,应从以上三个方面交流生1:我最喜欢的是《文天祥千秋祭》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两遍读完,深深地被文天祥折服了我佩服他的满腹才华,佩服他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喜欢他正气凛然的翩翩风度生2:我对《宣南雨又来——谭嗣同殉难百年祭》这篇文章感受很深我们中国正需要谭嗣同这样的勇士,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将一腔热血,献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应该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勇于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坚持真理的精神生3:《流放出生命的精彩》讲的是林则徐被革职流放之后的种种作为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然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让我觉得人在逆境中能够坚守住自己的人格,才真是伟大生4:老师,我[]还读了您没给推荐的一篇文章《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这是两首诗,意思我虽然不太明白,但我非常欣赏鲁迅先生的品格我觉得鲁迅先生才真正是“民族的脊梁”他一生都在同反动派黑暗势力做斗争,压不折,拧不弯,铁骨铮铮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谈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有没有阅读《片纸只字不能往家带》和《大地英雄(节选)》这两篇文章的?生5:老师,我读了,我觉得这两篇文章里的主人公和那些篇目里的不同之处是:他们虽然没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他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忘我地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付出全部的力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实他们更加可敬师:是的,同学们,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在特定的时代里,总有一些人,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地追求征服和改变了世界,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怀着深深地敬意,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触摸了他们伟大的灵魂他们的生命可以夺取,但精神永远不倒愿同学们牢记并永远以他们为榜样!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你应当担当怎样的责任?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写成500字的小作文,我们下节课交流下课!&扩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闻一多先生说和做ppt篇二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教学实录《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教学实录课前学生演讲《全世界最牛的人》,同学点评。师:演讲的不错,不过希望大家以后在演讲的时候要能做到这样。播放《最后一次讲演》的视频,大家认真的观看。看到激动处,有学生鼓掌。看完视频,教师组织大家交流和观看的视频有关的内容。师:大家知道哪些和这次演讲有关的知识,背景、内容都可以说一说。生1:演讲者是闻一多。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板书“闻一多”生2:背景是在1946年,发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师:哪里看出来的?生3:演讲者的背后有照片、有花圈,演讲者带着黑袖章师:对,背后的照片是死者的?生齐声:遗像。生4:两边还有白色的对联。师:对,那叫挽联。在这一次演讲中,我们听到闻一多这样说“我们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是什么意思?生:他从容就义的表现。师:你说的不错,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时是李公朴的追悼会,会场里有国民党的特务在闹事,闻一多先生坐在台下,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叫“拍案而起”痛骂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东西,你们有没有胆量站出来?”所以当时闻一多的心理应该是?生:非常愤怒的。师:对,事实上在这之前,大家已经知道闻一多先生和李公朴先生一样。都在国民党的黑名单上,李先生遭暗杀,有人已经暗示了闻一多先生要注意保护自己,但他还毅然决然的参加了李先生的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这次演讲,之后在随即的游行中,只听到两声枪响,闻一多和他的儿子倒在了血泊中,他的儿子受了伤,闻先生牺牲了,所以这次演讲叫《最后一次讲演》。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闻一多,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在原有的闻一多三个字的后面稍微隔开一段的空处,板书:的说和做。)师:诸老师有没有漏掉什么?生5:“先生”二字(教师补充板书)师:我们把有先生二字的和漏了的都读一遍,大家体会一下有和没有有什么区别?学生朗读。生(七嘴八舌):没有先生就少了崇敬的意味。师:为什么要加先生?生6:臧克家先生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是他的学生。师:对,高足是什么意思?生6:得意的弟子师:那么诸老师来写,是不是就不用加先生了,我可不可以写同志(在先生下面板书同志)?或者我换个人,能不能这样说,敬爱的冰心先生已经溘然长逝了。学生七嘴八舌的小声议论,有人说冰心是女的。有人说可以的,因为冰心很有名。生7:我觉得著名的人…可以说先生。师:谬!赵薇先生?周迅先生?我可以这么说吗?有人说,我们不是喊鲁迅作先生吗?但是我们要明确,先生除了老师之外,还可对那些有学问的和品德高尚的人称呼,表示尊敬。所以说冰心先生是正确的。我们再读一读题目,还有什么信息?生(齐声):说和做。师:什么结构?生(不确定的):并列短语。师:是不是这样理解,文章是分了说和做两个部分来写,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异口同声):不是。师:之前预习过了是吧!文章到底怎么写的?生(七嘴八舌):穿插写。师:那我们再来好好看一看,文章到底怎样安排说和做的,你能不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最关键的句子。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师提醒:芮佳伟很好,最先找到,芮佳伟,请你把诸老师看书的要求表述为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生8:嗯,我们要看文章到底分了怎么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写了哪些内容、哪些方面。师:方面?生8:角度。师:对,从哪些角度,或者说哪些身份来写?生再读课文。师:有没有这种关键的句子啊,在哪儿找到没有生9:第7段。生10:第8段。师:为什么第8段也是,哪一个字提示你的?生11:“另”字。师:以前学过的课文里有没有类似的句子也是这样的用法的。生疑惑。师:第9段,第一课。大家翻书到相应的段落,齐声朗读。师总结:对,文章要有过渡的句子,曹倩这次的周记写得很好,模仿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而这篇文章过渡就很自然,爸爸对我说,不要再迟到了。“我又何尝迟到过,除了那一次”自然过渡到那一次,老师说,你要长大,对,我正在长大,就写到我是怎样成长的了。这些过渡的句子就好像是我们衣服上那些缝合线一样,我们不能只穿几块布在身上,就好像我们写文章一样,好的文章就要天衣无缝。对这篇文章而言,事实上是分了闻一多的两个身份或者说两个阶段来写的。生(齐声):学者和革命家。师赞许并板书。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么做的,概括的句子有吗?生12: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师肯定并板书:他做了哪些,说了哪些?大家找一找。生13:第4段,“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师:对,这是他在写《唐诗杂论》(板书),我们集体读一读。学生朗读文段。师:还有哪些?生14:第6段,“他又由唐诗转向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师:好的,我们继续读一读。学生朗读。师:这里记叙了闻一多创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时的情景(教师边说边板书)。其中哪些是表现他做的样子的?生(齐声):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师:这一段说他做了,也没有说,这里的说是什么?生(齐声):贬义,一种炫耀。师:我们同学都体会的很好,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到处炫耀自己,发表了一点文章就像母鸡下了蛋,要到处嚷嚷,我们应该向闻一多先生学一学。还有没有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在这一部分里?生15:“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 ,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生16: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师:对,闻一多一开始是诗人,有一首著名的诗大家都知道,《七子之歌》。学生都很惊奇,表现的很兴奋。师:有很多同学已经在自读课本里找到这首诗了,我们齐声读一读吧。学生齐声朗读。师:这里确实是写他做的,还有没有了?生17:“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 ,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师:暇是什么意思?生(七嘴八舌):空闲的时间。师:这里还有一个沥字,什么意思?我们说呕心沥血,呕——生18:吐。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把心吐出来了,求贤若渴。沥就是滴的意思。我们集体把第3段读一读。学生集体朗读。师:闻先生做研究,写书、写文章是从来不说,从不炫耀,现在也有人写书写文章,没有多少作品,但却大肆宣扬,这样的差别,可能是两个字:名和利。学生纷纷点头。师:闻一多又是为了什么?生19:为了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师:对,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生大悟:鲁迅。师:同样是以文化来救国,为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的启示。做学问就要潜下心来专心的做学问,或者做了不说,现在有写人做了一点学问就骄傲的不得了,这是要不得的。好,我们下课。附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志 臧克家学者 革命家《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做了再说《古典新义》 做了不说第二课时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在回忆一下,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从哪些角度来写。生(齐声):作为学者的,作为革命家的。师:围绕什么来写?生(齐声):说和做。师:对,围绕说和做来写,换句话说,说和做是本文叙事的线索。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生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师:对,着重表现他从不夸耀自己。作者写了哪些事?生2:《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师:对,这是从成果的角度写他做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事实上还有很多描写表现,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些句子描写的很细致,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这样处理说和做的,那么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又是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呢?我们把文章第二部分读一读,8-18段。另外,本文对闻一多先生充满了崇敬之情,我们要在朗读中体现。学生朗读课文。师:我们再选几段能体现内容的句子来读一读。生:16段。生:17段。生:18段。师:好,我们读一读。学生读的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师:大家读的很好,我们先来找一找能概括的词语。生3:说了就做。生4:言行一致。师:对(随手板书),前面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不说,可能与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相比就言行不一致了,但不是贬义,而是重在实践,默默耕耘,不自负,不夸耀,不吹嘘。哪些地方能表现他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生5:10段,“起先,他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的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师:对,他说的原因是,八个字表现就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板书)。他怎么说的呢?生(七嘴八舌):声音越来越大,呼喊。师:支持他说的,说的原因是这八个字。说了还要做,他做了什么?生6:13、14段“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师:闻一多如果写了本学术著作,会不会四处炫耀?生(齐声):不会。师:他做了什么?生(齐声):四处传观。师:中国的学者、文人是远离政治的,如沈从文,但闻一多介入政治,考虑其中有什么因素在里面。还有哪些?生15:李公朴被杀后,作演讲。师:说得很好,不过要加先生。诸老师过几天也要去给初三同学演讲,讲中考作文怎么写,这里为什么要突出闻一多先生的演讲。生(七嘴八舌):当时有特务在场,情况非常危险。师:对,大家已经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很危险,但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去的呢,用文中的一个词叫——生(齐声):大无畏。师:对,我们把15段读一读。学生朗读15段,教师板书“最后一次讲演”师:还有没有了?生16:18段,参加游行示威的前头。师:不是参加前头。生16:参加游行示威,走在前头师:(板书)神态如何?生(齐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师: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为什么这样?我们前面讨论过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而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作为革命者他这样做,与前面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矛不矛盾?生(齐声,很肯定):不矛盾。师:文中有个词,叫“迥乎不同”,注意看老师的笔划,形容眼睛有神,叫“炯炯有神”“炯”是这样写的。还有个词叫“一反既往”既往是什么意思?生17:以前。师:对,反义词叫“一如既往”有些同学在老师给他指出错误之后,并没有一反既往,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这是要不得的。(板书)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下,一个人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生18: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为了钻研学术,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为了国家奉献。师:好的,我把他的话复述一遍,大家听好。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不计个人利益,潜心研究学术;当他看到时局黑暗,他是为中华民族而说,为民众争取民主的权益。两个阶段有没有共同点?生19:革命是为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做学问是为了开一剂文化药方。师赞许,并板书。师:对,当时的国家已经是极度衰微了,有一句话叫“华北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书桌。”而我们有杰出的学者,讲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来,我们把中心句读一读。学生齐声朗读20段。师:为什么这两句话中间用句号,句子不是很短吗?生20:也许是为了把长句变短句,增强强调语气。师:说得很好,你把诸老师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为什么要加也许呢?要对自己有信心。生21:用句号可以延长停顿,使语气更坚定。师:好,我们再来把这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师:我觉得19段读得不好,有几个词没有突出出来,我看看大家能不能像某某同学一样,知道诸老师说的是哪些词。把这段读完美了。学生再读课文。师:我想问一问,有没有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喜欢这篇文章的男孩子举举手。为什么喜欢?生22:我觉得男孩子就不能扭扭捏捏,要写得慷慨激昂,读得铿锵有力。师:好,芮佳伟的话实际上有两点信息:内容上和语言上。臧克家是诗人,他的语言更是有独到的地方。大家来看看,内容上和语言上各有什么特点?生23:分两部分写,段落清晰。生24:说和做是交替在一起写的。师:很好。生25:句子都短小精悍。师:这是语言,我们先写下来。生26:选最能体现他说和做的事。师:对,我插一句,闻先生他胡子很长,文中说他“长须飘飘”,在抗战之初闻一多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剪胡子,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蓄须明志”了。同样这样做的还有一位唱花旦的先生,大家知道是谁吗?学生很疑惑。师:是梅兰芳,蓄须也就意味着不能唱花旦了。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在国难当头时毅然决然的的报国之心值得我们学习。再回到我们这个问题,内容上作者注意选取典型材料,作为学问家和革命家的闻一多他的一些典型的细节,内容写得很细,刻画人物很有用。写法上是以说和做为线索,交替起来写,写说和做的时候会穿插一些评论。比如“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是评价,表达方式上叫——生(齐声):议论。师: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又有叙事,也就是说是夹叙夹议,大家再找个例子。生2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生28:他做了自己没有说。生29:16段,是议论。师:在那儿叙述了?生29:15段师:对,夹叙夹议。好,下面我们看短句。但文中也有长句阿,“当时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找找文章中哪儿短句集中,是在作为学者的还是革命家的部分里?生(齐声):革命家。师:为什么这样?生30:感觉短句能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激情,长句与学者身份相符。师:对,换句话说,短句感觉有利,这就是语感。长句就比较柔和,舒缓。有哪些长句呢?生3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生3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师:我们再来找找短句,哪儿最多?生:16段。生:17段。生:18段。师:好,我们还是用声音来体会其好处。大家齐声朗读。师:短句果然有气势。文章语言上还有什么特点呢?既然谈到了,我们就说的透彻一点。生33:语言很凝练。师:举个例子。生34:16段,“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生35∶“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生36:还有对偶的句子。师:对,这是整句。举例生36:“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生37:“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师:不仅用对偶句,还有很多四个字的词语吧。学生纷纷点头。师:还有一些是成语,很有表现力,描写他很合适,对不对?因为他是学者嘛!还有词语用得很生动,很好的,自己要去体会,比如“长须飘飘”地飘飘,钻之弥坚的坚。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学到这儿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内容上是这样,结构上两相对照,用芮佳伟的话来说就是内容和语言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课后自己要多读多体会。我们今天就上到这儿,下课!附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学者 革命家《唐诗杂论》 写政治传单《楚辞校补》 做了再说 说了就做 最后一次讲演《古典新义》 做了不说 言行一致篇三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教案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黄梅县刘佐中学周和枝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4、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教学设想: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方法和准则。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二、检查预习情况:1、介绍作者和闻一多(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不用讲得过尽,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进去。)2、字词(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并积累词语。)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呕心沥血潜心贯注  心凝神会  迥乎不同一反既而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无暇顾及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三、听课文,整体了解全文大意。四、整体感悟:(想一想)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五、作业:1、熟读全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生字词)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4、"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5、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他想吃尽、消化尽......文化史""他要给我们......文化药方"6、"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什么意思?——"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7、“"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8、“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怎样的研究态度和精神?——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9、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是什么意思?——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三、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朗读•思考•研讨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二、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不仅是写“说”。而是把“说”和“做”糅合起来写。——正如课文所写: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2,探究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这一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①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目的是什么?②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③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的?(1)起稿政治传单勇敢无畏革命家方面(2)群众大会演讲大骂特务不怕牺牲(说→做)(3)参加示威游行言行一致目的:争取民主3、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群众大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三、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1、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点拨:不一致: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2、我们要学习他怎样的精神?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四、问题探究: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五、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六、拓展延伸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点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言行一致”,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七、总结全文:1、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2、中心思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八、作业: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描写,表现出。(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5)、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6)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学者特点(2)对偶寻找民族文化繁荣的方法(3)细节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4)这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先生当时从文化研究上一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是仅仅迈出了第一步(5)议论总结上文板书设计: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闻一多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群众大会演讲、参加示威游行李卫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本文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版权说明
文章标题: 文章地址: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第13个》一文由262阅读网()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闻一多演讲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