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有哪两种什么和什么两种

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为何只有地球上有液态水?
关于地球水的来源有许多各不相同的认识,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于科学家们收集更多的客观证据,以揭开这个谜。众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然而,地球上的水从哪儿来,却始终是未解之谜。 近日,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问题又有新发现。《自然》杂志载文称,明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来自不列颠省塔吉胥湖陨石和地球地幔岩石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水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此前预期的要晚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此前很多科学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阶段时期由陨石表面的冰层转变而来”的说法。
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博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水起到了化学反应剂和润滑剂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形成时间,决定了地球演化的方向和生命起源的时间。
那么,地球上的水,到底从哪儿来?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说”和“内源说”。不过,“两种说法都缺乏充足的证据。”郑永春说。
地球上的水是彗星小行星“撞”出来的?
所谓“外源说”,顾名思义,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地球外部。而外来水源的候选者之一便是彗星和富含水的小行星。
郑永春介绍,被誉为“脏雪球”的彗星,其成分是水和星际尘埃,彗星撞击地球会带来大量的水。而有些富含水的小行星降落到地球上成为陨石,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可达10%以上,其中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正因如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正是彗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撞击地球时,将其中冰封的水资源带入地球环境中。
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慧星水的化学成分与地球水并不匹配。此外,上述德国明斯特大学科学家认为,既然陨石是在地球形成阶段就已经降落到地球的,那么应该在地球的地幔中留下相应的化学痕迹。如果水确实是在这一阶段由陨石带到地球上的,那么地幔中的同位素水平和陨石中的同位素水平应该相同,而当他们将不列颠哥伦比亚塔吉胥湖的陨石中钌同位素及地球地幔中钌同位素进行对比分析后却发现,两者的同位素水平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据此,德国明斯特大学科学家表示,这证明,如果水确实是由彗星或小行星带到地球上的,则其来到地球上的时间并不是地球的形成期,而是地球演化到形成地壳和地幔之后的时期。但并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即水最开始其实是星际尘埃的组成部分,而地球则正是由星际尘埃所组成的。
此外,郑永春表示,且不论这个撞击的时间节点,单说地球表面要想形成现今的水储量得需要多少陨石?如果光有陨石而缺乏把其中的水释放出来的地球物理化学作用,陨石中的水又怎样变成液态水?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吹”出来的?
外来水源的另一个候选者是太阳风。太阳风是指从太阳日冕向行星际空间辐射的连续的等离子体粒子流,是典型的电离原子,由大约90%的质子(氢核)、7%的α粒子(氦核)和极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组成。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
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氢与氚含量之比为6700:1,这与太阳表面的氢氚比也是十分接近的。因此托维利认为,这可以充分说明地球水来自太阳风。但太阳风形成的水是如此之少,在地球45亿年生命史中,也不过形成了67.5亿吨水,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包括液态水、固态冰雪和气态水汽)1.亿吨相比,不过九牛一毛。
地球上的水是“娘胎”里带的?
与外源说相对的是自源说,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郑永春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
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岩浆中的水也随着火山爆发和地质活动不断释放到大气、降落到地表。汇集到地表低洼处的水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
地球内部蕴含的水量是巨大的。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45亿年内,深部岩浆释放的水量可达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地球开始形成的最初阶段,其内部曾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氢元素,它们后来与地幔中的氧发生了反应并最终形成了水。
为何只有地球上有液态水?
地球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地球上的水来源于地球自身演化过程中的岩浆水等,天文学家更倾向于是彗星等撞击地球带来的水。目前两种观点谁都没有说服谁。郑永春表示:“可能两方面的来源都有,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谁是主要来源,还很难下结论,需要更多的证据。”
“很多人似乎觉得太空中的水很稀少,实际上水在太阳系常丰富。”郑永春说,例如我们的临近行星——火星,已经在其表面发现了很多干涸的河床、湖泊、三角洲、冲积扇等,这说明火星表面曾经有大量的水。现在科学家也相信,火星地下和两极可能藏有很多水。此外,一些小行星、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的天体上也有大量的水存在。而在柯伊伯带以外的奥尔特云更是分布着大量的彗星,这些彗星大部分就由水组成。
既然太阳系中并不缺水,为何只有地球有液态水?郑永春表示,液态水能否存在的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由于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因此水才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所以水出现在地球上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现象。
地球水的“第四种形态”
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其实并不是以我们所熟知的冰、水、气3种形式存在。水还有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这种形式异乎寻常——那就是封存在岩石中的水。
可以说,这些岩石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它的含水量至少与地球上所有河流、海洋和冰川中的水量加起来一样多,或许还是海洋水量的4倍、6倍或10倍。但它们一直被深埋在我们脚下410千米处。
这种奇特的“第四种形态”的水,还可能隐匿在你家的厨房中。如果你家厨房的绿石灶台是用蛇纹石做成的,假设一块蛇纹石的灶台面板重约90千克,在这块石头中,就有约10千克会是水,即石头中可能融入了10升水。但是,这种融合并不像把鸡蛋搅在稀面糊中那样,而是水融进矿石的每个分子中,即裹在构成蛇纹石的镁、硅和氧原子的点阵结构中。几乎地下410千米深处的矿石大都以这样的方式融进了水——在410千米厚的岩石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重力,以及约1093.33摄氏度高温加热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氢原子会离开水分子,留下一个羟基,而这个氢原子会融入矿石分子。科学家把这种融入水的矿石称为“水合矿物质”,即“水岩”。
可以这样形象地解释: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某种矿石的确将水吸入其分子结构中,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而水分子进入矿石就会分解,分解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所以矿石中绝对有水。
而且科学家至少从3方面得出了结论:水岩确实比没有水合状态时更柔韧,更易变形;科学家能用红外线分光镜测量出矿石分子结构中的水分子;最重要的是,当矿石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以适当的方式被去除时,氢原子和羟基就会从矿石中脱离,以水的形式从矿石中流出。
科学家认为,这种水岩遍布地下400—650千米的深处,厚达240千米,比地球表面的水层还要厚。即使这种矿石的含水量只有1%,其水量也很大,实际上已相当于地球海洋水量的几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有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有答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1.了解水圈中各种水体的分布、数量及补给关系
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意义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习重点1.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2. 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 存在的三种形态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 &&&,分布最少,数量居中的是__。
2.存在空间:&&& &&&、&&&& &&&、&&&&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从 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 &&&&&&&&&&&的关系。
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
径流变化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东部季风区
水量变化较大
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
补给主要在春季,
夏季汛期,冬季断流
补给主要在夏季,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依湖泊蓄水量决定
松花江源头,长江中下游湖泊
对干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径流变化小
依地下水水位高低而定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 、&&&& 、&&&& 、&&&&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 &&&&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 、&&&&&&&&&&&&&&&&& 、&&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 &&&&、&&&& &&&、&&& &&&&、&&&&& &&&&、地下径流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水的补充和更新。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 &&&&&&&、&&&&&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 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 &&&&&&。
(2)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 和   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 &&&&&&&&&&&&&&&&&&平衡。
(3)促使物质转移和能量的流动。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 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 &&&&&&、&&& &&&&&&、&&&&&& &&。
(4)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 &&&&&&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 & &&&地表形态。
课堂问题探讨:
【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问题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
【问题3】“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课堂练习:
1.地球上 除冰川外占淡 水总储量多的水体是(&&& )
A、河水 &&&&&&B、海 洋水& &&&&C、地下淡水&& &&&D、大气水
2.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B.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汛最明显 &C.有季节性积雪地区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3、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是:A.长江 B.淮河 C.塔里木河 D.松花江 4、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气温&& && &D.地下水 5、关于河流补 给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D.。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6. 对长江、黄河水的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B、只参与陆上内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上内循环
7、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此不必节约使用
B.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由陆地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因而陆地循环对各地的影响意义不大
&& 水循环示意图
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环境,但影响力度不大
8、读水循环图,回答:
(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分别是:
&A&&& &&&&B&&&& &&&C&&&& &&&D&&& &&&&&
&E&&& && &&F&&&& &&&G&&& &&&&H&&&&&&&&
(2)图中甲是&&& &&&&&&&&&&&&循环; 乙是&& &&&&&&&&&&&&&循环,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 &&&&&&&&&&&&&&&; 丙是&&&&& &&&&&&&&循环。
(3)目前人类主要是通过影响&&&&&&&& 输送而 影响水循环。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从宏观上讲,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我们所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考点】.【分析】青藏原的地表观雪连绵,广布黄土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支破”,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解答】解:地表起伏最小是内蒙古高原,面崎的高原云贵高原,灰岩布的是云高原雪山绵高原的特征,选项AB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故选:【点评】本题考国大高原的特征,记即可.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1997老师 难度:0.65真题:1组卷:2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23442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现代文阅读。(4分)地球上的水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人类水资源现状①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水覆盖。但地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全世界约40%的人面临淡水不足问题,其中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状态中。②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因此,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③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7倍,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用水量每年都以4%-8%的速度持续递增,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0个。2009年1月,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报告警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④水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触目惊心。首先,缺水将制约经济发展。农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70%。水资源短缺会阻碍农业发展,危及世界的粮食供应。工业用水约占全球淡水用量的20%,缺水会导致工业停产限产。此外,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同时,水危机也威胁着世界和平,围绕水的争夺很可能会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潜在根源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⑤导致水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气候变化、森林植被减少、人口增长、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浪费,以及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不善等。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倾倒入江河湖海中的有毒物质达到上千万吨,全球约十分之一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⑥这看似普通的水正在成为宝贵的稀缺资源,解决全球水危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水的立法和管理,节约用水,改进灌溉技术,循环利用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此外,还要广开水源,如海水淡化、储存雨水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⑦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7年,世界水理事会在摩洛哥城市马拉喀什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水资源论坛,此后,每3年举办一次。3月16日至22日,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暨世界水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架起沟通水资源问题的桥梁”,议题将涵盖干旱、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水问题相关的健康、能源和农业问题,并探讨解决水问题的新技术和方法。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出席此次论坛和水展。1.本文介绍了有关水资源的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资源短缺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⑦段中加粗的“这一问题”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②段中加粗的“目前”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联系实际,说说面对淡水资源现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球上的水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区域被美丽的蓝色海洋所覆盖,但实际上相对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算多。 &&&&②美国地质勘探局勘测结果显示,即使我们将每一片海、每一条河与每一个地下湖的水都聚集起来也只不过形成一个蓝色的小水泡挂在地球的旁边。这个水泡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仅约1384千米。③地球上的水有98.5%存在于海洋中,还有3.5%存在于大气中的云、水蒸气和河流、湖泊、冰盖、冰谷与所有生物的体内。由此可知,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都是存在于海洋中的成水,而为我们人类(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而提供的水却只是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 &&&&④总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不多的,人类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1.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4分)地球上的水①尽管从太空中看过来地球大部分区域被美丽的蓝色海洋所覆盖,但实际上相对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算多。②美国地质勘探局勘测结果显示,即使我们将每一片海、每一条河与每一个地下湖的水都聚集起来也只不过形成一个蓝色的小水泡挂在地球的旁边。这个水泡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仅约1384千米。③地球上的水有98.5%存在于海洋中,还有3.5%存在于大气中的云、水蒸气和河流、湖泊、冰盖、冰谷与所有生物的体内。由此可知,地球表面绝大多数的水都是存在于海洋中的咸水,而为我们人类(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而提供的水却只是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④总而言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不多的,人类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1.第②自然段中划线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2.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比较材料的韧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