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现状和批评现状,哪一种不文明行为通报批评对国家发展更有利一点

& 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与市场的分级管理模式?《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九)第一章:价值(19)
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与市场的分级管理模式?《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九)第一章:价值(19)
关键字:&&&&&nbsp
《资本论》第五卷第一部分(十九)
第一章:价值(19)
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与市场的分级管理模式
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我们将要讨论一个内容:价值的分类。但是,给价值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呢?便于管理。针对不同的价值,管理方法上一定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我们必须给价值分类的原因。但是,无论价值的种类有多少,性质有多不同,既然都是价值的一种,那么,对价值的管理,就应该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种类的价值,产生不同的管理手段的变化。
这个原则是什么呢?
为了能有效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在开始讨论价值的分类之前,我们不得不首先来说明一个内容:当今人类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以及什么样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才是一个合理的分配原则。
为什么我们必须先来讨论人类社会财富的分配呢?
在本书的第三章&货币&里,我们将会向大家详细解释&财富&这个概念。在这里,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
什么是财富?财富,即一定数量的劳动。拥有财富,就是说拥有了对一定数量的劳动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而在本书的第二章&劳动&第一节&劳动的定义&里,我们会向大家说明:人类获取事物、消耗事物并使其实现价值的过程,就叫劳动。
综合上面两点,也就是说,财富的多少,与一个财富所有者获取和消耗事物,使事物实现其价值的能力成正比。而不同财富量的所有者,则构成了人类社会市场中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群体和需求面。于是,根据不同的财富分配状况所形成的市场来组织和管理不同层次的价值生产和价值销售,正是市场管理的一个根本方针。因此,我们要说明人类的价值的不同分类和针对这些分类的一个基本管理方法,我们就必须先从人类目前的分配现状与人类应该具有的正确的分配原则开始说起。
提到当今人类社会财富的分配现状,我们在本章第13节已经引用过一个例子,这里我们再次引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读者》合订本2005年第23期(总第364期),第32页摘引的李家胜先生编译的一篇文章,叫《财富分配的物理学法则》,该文章援引了一些美国人的研究对&帕累托曲线&的印证,说明目前人类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小部分人的手中。富与穷的比例大概是3%比97%。
事实上,3%比97%只是一个大概的比例。真正的富与穷的比例并不是一刀切似的那么干净,它是一个斜坡似的曲线,或者说是一个阶梯似的图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1-14来表示:
图1-14 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模型
在上面这个图中,我们将一个国家的社会总财富分成5050份,每份的量用X表示。同时,我们将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分成100份,即每一份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1%。按照这个区分比例,在理想的状态下,每1%的人口,其占有的社会财富的份额应该都是50.5X。但是实际情况从来都不是这样的,(而且人类的将来也永远不可能会这样)。于是,上面提到的那些美国人,根据他们掌握的一定年代的数据,分析出了人类财富的分配状态,并证明了它与帕累托原理的一致性。于是我们取得了上面的这个模型图。
根据这个图,我们看到,凡是财富量为50X及以上的部分,都集中在6%左右的人口手中,而个人手中掌握着5X以上财富的人口,在整个总人口比例中最多只占到20%(注:这只是我本人所作的一个近似估值)。也就是说,大约4881X的财富(合总财富的96.7%)被只占社会总人口的20%的人占有。而大约75%的人口,则只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3%, 另外还有5%的人口,则近似于不占有社会财富,这部分人包括那些刚刚进入社会、没有家庭财富背景的一无所有的青年,以及那些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求生存的人。
我们将上面的这个图命名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模型&,之所以说是&模型&,是因为它充分说明了当前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的极度的不公平。但同时,也由于是&模型&,它与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具体情况又是具有一定差别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它所反映出的当前资本主义条件下地球人类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的基本状况与地球人类的现实的财富分配状况是完全吻合的。
下面,我们再通过另外一个实际例子来映证一下上面这个模型的正确性:
在英国的John Mills 所著的《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A Critical History of Economics)(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高湘泽译)一书中,John Mills 先生根据奥格斯&麦狄逊所作的《年世界经济检测》(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5年巴黎版)中的表3-17,以及美国的《美国统计概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商务部2000年版)中的表745,进行了分析统计并在该书的第63页作出了如下叙述:
&&&&&&在1980年的美国,占总人口5%的最高收入者拥有社会全部财富的14.6%,占总人口20%的最低收入者拥有社会全部财富的5.3%。到199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成了20.7%和4.2%。&&&&&&
John Mills先生所描述的1998年美国社会总财富在总人口中的分配状况,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示:
图1-15 1998年美国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简图
但是,John Mills先生在这里的叙述只说明了在总体比例下的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如果不对他所提出的每一个百分比范围内部的分配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即认为,&在富裕的5%当中,平均每1%的人口拥有4.14%的社会总财富,在中等的75%的人口当中,平均每1%的人口只拥有1%的社会总财富,而在贫穷的20%的人口里,平均每1%的人口拥有0.21%的社会总财富&。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一个在小范围内的财富分配均衡的假象。而真实的情况是,即使在富裕的5%当中,真实的分配仍然是不平均的。如果我们把这5%的人口平均分为5个等分,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等分与第二个等分之间的财富分配仍然具有一个阶梯级差,第二个等分与第三个等分之间又存在一个阶梯级差,依此类推。因此,第一个等分与第五个等分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分配差距。虽然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总和正好是社会全部财富的20.7%(正如上面的数据所说的),但是在他们内部之间,第五等分所拥有的财富仍然可能是第一等分的N倍或N分之一倍。这种情况如果拓展到所有的人口里,比如,我们把所有的人口按照每5%一个级差分类开来, 我们就会看到,1998年美国的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情况,会大概地体现为下面的图示:
图1-16 1998年美国社会总财富的5%人口分配图
(首先,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暂时无法获取准确的统计数据来源的缘故,这个图中的中间部分75%的财富的分配比例是我们根据以下三个原则取得的:第一:只有在1%的人口所拥有的实际财富超过社会总财富的1%的时候,其财富的积累才有可能进入几何级数增长的模式。第二:在同一个价值周期中,生命劳动与资本劳动之间是1:1的交换比例,生命劳动与资本劳动之间的交换不产生增殖。即:同一个价值周期中的劳动与劳动之间的直接交换不产生利润。第三:利润是在不同的价值周期的产物之间相互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同一个价值周期内的交换不会产生利润。这其中的第二和第三点,实际上是&价值第五定律&的内容。具体的细节我们将到本书第四章&资本&中再作详细说明,因此这里先略过。)
上面这个图明显地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在1998年的美国,其社会总财富的49.98%,几乎50%,掌握在只有20%的人口手中,而占人口绝大部分的80%里,60%的人总共只拥有社会总财富的45.82%, 而最不合理的是,正如John Mills先生所描述的,社会最底层的20%的人口,竟然只拥有社会总财富的4.2%。我们将这里的图1-16与上面的图1-14相比较,就不难发现,除了具体比例上的差别之外,在分配的比重和阶梯方向上,它们是一致的。这证明了图1-14的正确性。它说明,在目前人类的社会总财富的分配上,少数人掌握着人类社会总财富的多数,这是一个事实的存在。
我们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种情况是全人类的。因为这种情况在西方和在目前的中国是一样的。两者唯一的一点区别是,在目前的中国,这个&大部分社会财富的少数所有者&中,有一个特殊的虚拟人口:国有资产。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国有资产在分享着这&大部分社会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因此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虚拟的人口。但是就对市场发展的阻滞效果而言,它们与西方的&少数所有者&是一样的。或者,在中国的市场完善的道路上,由于有不完善的体制的扶持和保护,它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比西方的&少数所有者&还要强烈一些。不过在未来对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方面,它们的存在又具有比西方的&少数所有者&更有利的潜力,只是如何发挥潜力,避免负面影响,关键还要看管理的体制和方法。这些我们在这里暂时略过,到本书后面的相关章节中再予以深入讨论。
到这里,我们已经建立了人类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财富的人口分配模型。鉴于这个分配模型所具有的极端不平衡性,我们大家已经知道,它是一个有问题的分配模式。这个模型对我们现在的市场资本的周期性损失、对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代之后本应该逐渐消除却仍然毫不间断地发生的战争和饥饿,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模型虽然是一个现实的存在,可它是一个合理的存在吗?是不是人类的社会财富的分配一定只能是这种模式呢?
关于这一点,人类已经有过非常多的讨论。这里,我们想引用其中一个人的观点。这个人是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他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早期热情支持者,经济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创者。对于该如何解释和论证19世纪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中显得特别突出的财富和收入的悬殊,在他1884年出版的《人与国家》(Man versus the state)一书中,他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是事情本身自然而然的一种秩序。(见John Mills《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A Critical History of Economics)(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高湘泽译)第210页)。
事实上,我们说,从原理上讲,赫伯特&斯宾塞的这个解答是正确的。(这里,请大家留意这个条件:&从原理上讲&),只不过,简单地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太笼统了,无法说明问题,虽然总的来说,这个解答成立的原因就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大框架当中。
我们从《资本论&第五卷》的角度来解释,简单说,即:在财富的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每两个人类生命个体之间的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是由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确定的:
第一,由于基因与生存环境双重确定的关系,导致了人类的每两个生命个体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不同点,而生命是劳动的载体,因此就确定了人类的每两个生命个体之间在劳动能力上的不可能完全相同。而财富的本质是劳动的积累。这就注定了人类的每两个生命个体之间在拥有财富的量方面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第二,自然界的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而劳动的目的是获取资源并使其实现价值。于是,对同一个资源的获取所需要的劳动量,根据生命个体之间获取该资源所存在的不同难度,就产生了不同。在市场条件下,获取资源难度越小的个体,其财富积累的速度就越快。于是这也必然地导致了人类的每两个生命个体之间在拥有财富的量方面的不同。
第三,资本的劳动与生命个体的劳动,在本质上是同样的劳动。于是,财富越多的人,其劳动的能力越强。而劳动能力越强,其财富的积累就更多。于是这又加速了两个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财富分配的差距。
因此,我们说,人类在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均,是必然的,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因此它是合理的,它体现出的一个根本的经济学原理就是:能者多得。人类在财富分配方面的不均衡,实际上正是人类市场繁荣的发动机,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因此它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不谋而合,(事实上,我们应该这样说:人类就是生物的一种,人类的经济必然不可能超出生物进化法则的约束)。这正是我们说&从原理上讲,赫伯特&斯宾塞的解答是正确的&的真正原因。
可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极度分配不均的事实,一直以来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诟病。赫伯特&斯宾塞和他的经济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最终还是只昙花一现,没有对人类的经济思维产生较大的影响,就被人们忽略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有两个原因:
其一,之所以产生这种结果,原因在于他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其他成员之间下面的这些思想:
&我只不过是把达尔文先生的观点应用到人类身上而已。&&& &&&只有那些真正(顶住制度压力)提高自己的人&&& &&&最终才会生存下来&&& &&&(这些人)一定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出类拔萃者。&(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第418页。)
&一方面通过剔除那些发展程度最低的物种,另一方面通过对那些永不停息地磨练自己的物种给以扶持,自然界就为那些既懂得什么是生存条件、又能够适合这些生存条件需要的物种的成长壮大提供了保障。要想对这条法则有任何程度的违拗都是不可能的。&(赫伯特&斯宾塞《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第413页)。
&照赫伯特&斯宾塞的看法,穷人是弱者,他们不能生存、不能繁荣兴旺,这是自然界的改善物种之道。&(见John Mills《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A Critical History of Economics)(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高湘泽译)第211页)
&百万富翁是物竞天择的产物&&& &&&是为某些特定的工作自然而然地选择出来的社会的代理人。他们拿着高工资,过着奢华的生活,但这种交易对社会来说却是一种好事。&(雷厄姆&萨姆纳Graham Sumner, ,《来自事实和其他文章的挑战》 The Challenge of Facts and Other Essays,第90页)。
他们的这种思想,视贫困群体的贫穷和苦难为必然,为富裕阶层维护和长久保持自己的地位提供了&正当&的理由。因此尽管在社会上受到相当的关注,但是富裕阶层在人类的比例,正如我们已经说明的,最多也只占到20%,而人类当中的另外80%必然对他们的这种说法厉声谴责。一个经济学观点,不能为80%的人类的状况给出让大家都能接受的解释,那么无论它立论在什么样坚实的基础上,它的正确性都必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不是完全错误,就一定是不完全正确。
社会达尔文主义派别在上面他们的这些言论,正好体现出了他们的思想的&不完全正确&的地方:财富分配的不可能均衡是一个自然法则,在这点上,他们是对的。但是,分配的极度不均衡,就不对了;同时,富者总是愈富,恒富,而穷者总是愈穷,恒穷,这就一定有问题。因为它违反了&能者多得&的自然规律,进而也就违反了达尔文的进化原理。于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派别就陷入了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两难境地。
其二,原因在于,20世纪及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者们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什么是线性的思维方式呢?就是一种数学型的,直线递进式的思维。简单地说,即:1+1必定等于2,1+2必定等于3。这种思维方式的思维结果是,有原因A,就一定产生结果B。如果有了原因A,产生的结果不是B,而是C,则他们会认为,要么A不对,要么C不对。因为,1+1必须等于2。
在数学上,这样的推理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一旦把这种思维方式用来处理经济学,它却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呢?原因正出在我们在本书第一章第11节&价值的坐标单向性&中所阐明的这三点上:
第一:时间没有负数、生命的生存资料没有负数,生命没有负数。它们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的最小量都为0。
第二:生命的数量和事物的数量都不是无限的。因此在经济学的计算中,关于&生命&和&事物&的数字线,都只能是一个线段。并且,该线段具有最小点&0&点和最大点&X点&。
第三:由于价值是事物的一个特性,根据价值的伴生性原理,我们知道,价值的数量不是无限的。在经济学的计算中,价值的数字线也只能是一个线段。并且,与生命和事物的线段一样,该线段也具有最小点&0&点和最大点&X点&。&X点&的量决定于&价值的第三定律&。
简单说,即:正是由于价值第三定律的规定,在经济学的计算当中,所有生命的数字线和价值的数字线,都不可能是一个连续的直线,而只能是某两个大于或等于零的端点之间的线段。就是说,经济学中的计算,有一个根本性的特征:非连续性。怎么样的一个非连续性呢?举个例子:1+1会等于2,1+2会等于3&&&&&&,但是,1+8可以等于9,而1+9却可能变成0而不是1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需求与价值是经济学中计算的核心目的,而需求与价值有两个特性:首先,它们在同一个价值周期中的量是同时出现并且都是以最大量的形式出现,并随着价值周期的发展而不断减少;其次,它们相互之间不是互相增长,而是相互抵消的。(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本书第一章第12节的&ROV金字塔模型&)。
这种特性决定了,经济学的计算和经济学的思维,都不能是简单的线性思维。如果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事实上,经济学的分析必须是动态的),它们会是一个圆。一个圆的思维,就会形成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它可以由0到1、2、3、4&&&&&&一直推算到9,但是之后,不是进入10,而是回到0。这样,当我们把它放回到动态的过程中来考查,就会发现它进入了另外一个全新的循环。
事实上,这种思维方式,在3000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产生了。它体现在《周易》的&逢九退八,逢六进七&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当中。具体的文献请参考金景芳先生和吕绍纲先生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的《周易全解》第8页至第9页:
&乾坤二卦与别的卦不同,六爻之后多出一个&用九&和&用六&。乾&用九&是说六爻全用九,不用七。坤&用六&是说六爻全用六,不用八。七、八、九、六是怎么回事?卦由筮得来。根据筮法,行筮时使用49根箐草,经过四营三变得出一个数。这个数只有四种可能性,不是七就是八,不是八就是九,不是九就是六。九、七是奇数即阳数,得九或得七就画个阳爻。六、八是偶数即阴数,得六或得八就画个阴爻。如此进行六次,便可画出六爻而成一卦。九和七都是阳爻,但九是变爻,七是不变爻,六和八都是阴爻,但六是变爻,八是不变爻。&&& &&&变爻的意义是,虽然是个阳爻,但它将变成阴爻;虽然是个阴爻,但它将变成阳爻。为什么说九、六是变爻而七、八是不变爻?此与古人的数学观念有关。数的变化过程是质与量的互变过程。阳进而为阴,所以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八为少阴,七为少阳。在七、八、九、六四个数中,九为阳数之老,六为阴数之老,老了的东西必发生质变。阳以进为进,九已老,无处可进乃退,退而变为八。于是阳转为阴。阴以退为进,六已老,无处可退乃进,进而变为七,于是阴转为阳&&&&&&&
在这里,我们把这个思维方式,称之为&易学思维&,以和西方的线性思维相区别。&易学思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分析。即:任何事物的运动,其轨迹都具有一个至高点和一个最低点,该事物的所有合理的运动轨迹必然地只能出现在这两点与时间一起所限定的一个带状空间里,并作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波浪型运动。简而言之,即:它的运动如果保持在这个带状空间内,它就正确;如果超出了这个空间的上限或者下限,就一定错误。
它体现为下面的这种图解:
图1-17 经济学的易学思维图解
在这个图中,只有A发展路径是正确的。B路径正好体现了人类现在的财富分配的状况,而C,无疑正是当今人类总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图:高n的时候,&手可摘星辰&,如H点;(注:引用自李白诗《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而低谷的时候,一片黑暗,对面不见人,如L点。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在经济理论的发展方面是比东方要早,到目前为止也是比东方要成功的,尽管东方的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曾经领先过世界千年。但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连续探索与实践转化方面都没能取得长足的进展。这说明线性思维有其实践性的特点,具有易学思维无法取代的优势。可以说,它是一切科学的方法之主体和基础。但是,它对易学思维的这种运动的、变化的思维方式的缺乏,已经越来越被人类认识到是它的最大的不足。我们之所以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不完全正确的原因的第二点定义为&20世纪及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者们的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正是因为,易学思维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西方学者们认真接触和融会使用的一个思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例子证明:
比如,例子一:价值概念的发展轨迹。
正如我们在本章第15-18节,《人类价值概念的历史演变》中所阐明的那样,在适当的时候,用价值的原始概念来代替&物的有用性&的概念,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对人类的经济往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就说明&使用价值代替物的有用性&这一行为是在它的大小值的界定范围内作合理运动,是正确的。但是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体制之后,已经不能再这样用了,再保持这样的用法就必然地让&使用价值代替物的有用性&这一行为的轨迹越过它的上下限,给人类的经济带来灾难。这时候,价值的概念就必须进行明确的改进:要么回归其本义,要么只表示&物的有用性&,二者只能其一。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近四百年里,这一点并没有被人意识到。
再比如,例子二,对人类社会总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的无法解释。
到现在为止,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相信社会总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是不正确的,里面一定有问题。但是为什么不正确呢?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不知道。
其实,答案很简单,用易学思维来说,只要做到一点:不要过时过量。问题就自然而解了。简单说,即:有能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类应当对他们予以承认,并维护他们获得、拥有和支配大量财富的合理环境。但是,这一点的上限是,无论一个人的财富多到什么程度,他都不能因此而具有侵犯或剥夺其他人的自由和合理权利的权力;无论一个人如何有能力,他也不可能在死后还能对财富拥有所有权。因此,人类就不应该允许一个死去的富翁还对他身后的所有财产具有所有权。承认他死后对其全部财富的所有权,就等于接受了财富分配无上限规则,所以是错的。而对于能力不足的人,当然也不能用公共社会的手段无偿地去为他们谋取财富。其中之一的一个例子就是,允许亲属可以&无条件地继承死者的所有财产&的法律规定。这实际上就等于承认一个没有付出劳动的人通过继承方式有权拥有和支配大量的劳动。这本身就是对&能者多得&的经济学原则的违背。但同时,对于能力不足的人,又不能放任他们的财富无限制地低于最小值界限而不管,否则他们会限于长期基本生存都没有保障的境地,就会形成犯罪和战争的源头,进而导致经济秩序的破坏和崩溃。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是频繁地反复发生的事情。从秦末农民战争,一直到明末的农民起义,几乎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先由无法生存的民众发动的战争开始的,甚至到清末,在各种其他战争因素之间,我们也可以看到,无可生存的民众拿起武器与政府抗衡仍然占着一个不小的份额。红军当初之所以能首先在井冈山站住脚,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已经让井冈山当地民众的生存状况降到了非常恶劣的程度,使革命成为当时当地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对能力不足的人,公共体系必须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不让他们的财富或可支配的财富低于最小值界限。这已经不是同情心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的利益所在。
因此,对人类社会总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的的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图1-14与图1-17综合起来。正如下面的图1-18:
图1-18 5050X社会财富管理模型
我们将这个模型命名为&5050X社会财富管理模型&。它充分表明了人类社会总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人类对它应该采取的正确的管理方法。特别是这个模型中的&5050X模式+公共资本管理地带+公共资本保障地带&的结构,向我们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构成。不过,由于本节中已经包含的内容过多,我们将在本书的后面相关的章节中再对这个模型和其管理方法进行更多的解说。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在《图1-16 :1998年美国社会总财富的5%人口分配图》里面,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仔细观察。如果大家仔细看这个图(图1-16),大家会发现,它与下面的这张中国地形剖面图非常相象:
图1-19 沿北纬36度的中国地形剖面图
(注:本图来源:亿库网)
从经济状况的角度,大家会发现,图1-16与图1-19的最大相同点是,它们图中相对应的高低走势相同,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相对应地高低相同的地方,富裕程度却刚好相反:在图1-19中,沿海最富有,其次第三阶梯,其次第二阶梯,最后是第一阶梯。而在图1-16中,则完全颠倒过来:&海拔&最高的最富有,最低的甚至三餐不保。
在这里,我们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图放在一起比较,似乎是在开玩笑。其实,我们人类该如何管理我们的经济,如何去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图1-19恰恰给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分级管理。
我们看到,在图1-19中,地形被分成了四个阶梯:海平面以下、之后第三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这提醒了我们:根据社会财富占有量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人口按同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于是,我们有了下面这个图:
图1-20 1998年美国社会的5%人口阶级分布图示
在这个图中,我们将98年的美国人口分成五个等级:
A级:大约占98年美国人口的9%。他们占有财富的绝大部分,其中每1%的人口占有的社会总财富百分比都在2%以上。我们将这个等级命名为&富裕阶级&。
B级:大约占98年美国人口总人口的19%。他们占有98年美国总财富的第二大分额。他们中的任何1%的人口对社会总财富的占有率都在1%到2%之间。我们称之为&小康阶级&。这个等级的财富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但是还不足以跨入富裕的门坎,因此他们的目的是保小康,奔富裕。
C级:&&占98年美国人口的49%,他们中的任何1%的人口对社会总财富的占有率都在0.4%到1%之间,我们称之为&储蓄阶级&。这个等级的人口在节俭的生活开支之外,有了一定的储蓄能力,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温饱的压力。他们的目的是告别温饱,奔小康。
B级和C级加起来的总人口占到美国1998年人口的68%, 他们构成了美国社会最大的消费群体,同时也是美国消费市场的主体力量, 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因此,我们将这他们命名为&经济阶级&。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是主体市场的基础和经济的原始发动机。
D级:占98年美国人口的13%,但是他们所占的98年美国社会总财富的比例小得可怜,他们中的任何1%的人口对社会总财富的占有率都只在0.2%到0.4%之间。这个等级的最大的特征是,家庭恩格尔系数总是保持在45%以上,在节俭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但是也只有解决温饱的能力,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少有盈余。因此,这个等级的人口,我们称之为&温饱阶级&。
E级:占98年美国人口的10%。这个阶级所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量非常少,整个阶级的财富总量不足1%,他们中的任何1%的人口对社会总财富的占有率都在0.2%以下。有几乎一半的人甚至少于0.1%,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无所有;而同时,他们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超过55%,许多甚至大大超过。食物成了他们所有开支中的最大项,如何继续第二天或者第二个月的生存是他们劳动的首要目标。这个阶级,我们称之为&贫困阶级&。
推而广之,按照社会财富分配的量的多少,我们可以对人类社会的总人口或者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有了五个阶级的划分:
富裕阶级:该阶级中任何占社会总人口1%的人群所占有的社会总财富(或总收入)百分比都在2%以上。
小康阶级:该阶级中任何占社会总人口1%的人群的社会总财富(或总收入)占有率都在1%到2%之间。
储蓄阶级:该阶级中任何占社会总人口1%的人群的社会总财富(或总收入)的占有率都在0.4%到1%之间。
温饱阶级:该阶级中任何占社会总人口1%的人群的社会总财富(或总收入)的占有率都只在0.2%到0.4%之间。
贫困阶级:该阶级中任何占社会总人口1%的人群的社会总财富(或总收入)的占有率都在0.2%以下。
而我们上面说过,财富,即一定数量的劳动。拥有财富,就是说拥有了对一定数量的劳动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因此,很明显地,由于对财富的拥有量的不同,不同阶级的人口的购买力必定不同,拥有财富越多的阶级,其购买力相应越强。于是,我们便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由于不同等级的人口的财富不同,他们所形成的市场需求也就一定不同,进而,他们所处的市场等级就一定不同。因此,任何产品,只要它的目的是市场销售,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五个档次的市场选择。因此无论我们是对它的生产进行管理、对它的销售进行管理,还是对它的市场进行管理,我们也都必须弄清楚它的市场定位,对它们实施分级管理。进一步,和该产品相关的任何环节:需求、劳动、生产和消费,也都必然地进入分级管理的范围。
市场中的所有事物,无论是需求、价值、劳动,还是针对需求、价值和劳动的管理方法或管理机构,比如政府机构或者公司机构,甚至包括市场的最基本单位:家庭与个人,因为受需求、价值和劳动三者的固有属性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别。因此,人类要能够将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正常化和秩序化,这是一个必须的手段:针对不同阶级的市场,分别采取有差别的方法和措施来进行管理。我们将这个原则称之为&分级管理原则&。
&&分级管理&原则,与&能者多得&原则一样,都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他们都是人类21世纪的经济秩序合理化过程中不可能不遵循的原则。它们掌管着人类经济这台智能机器的基本运算规则。
其实,分级管理原则的思维并不是现在,也不是在本书中才第一次出现的。如果我们回溯人类经济思想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在今天的实践中,也有许多小范围的实践例子:比如销售人员对客户的分类选择;再比如银行将客户分为VIP、金卡、银卡、普通卡进行管理等等。其中,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到的,是马克思先生和他在《资本论》第一至三卷中所集中阐述的阶级论,就是一个典型的分级管理思维。只不过,马克思先生虽然意识到了分级管理,但是他以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经济架构,本身由于&劳动&与&价值&的混淆而造成了知识体系的崩溃,同时,他的思维体系,仍然是一个静态的,线性的思维体系,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他虽然建立起了他的阶级体系,但是在他的体系中,明显地忽略了一点:阶级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一个低端阶级的个体,如果他的财富量发生变化,他随时可能从一个低端阶级成员变成一个高端阶级的成员,比如,从一个贫困阶级变成一个富裕阶级;而一个高端阶级的成员,随时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决策错误,而从一个高端阶级成员变成一个低端阶级的成员,比如,从一个富裕阶级变成一个温饱阶级甚至贫困阶级。因此,一个正常的经济秩序下,阶级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相互之间必不可少的生物链的关系。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马克思先生的分级管理思维并没有给社会经济管理带来太大的帮助,反而走向了脱离实践,制造阶级矛盾和个体冲突的极端思维。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先生的社会实践理论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已经做了说明。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
我们只必须要强调的是:
首先,阶级斗争是20世纪及以前的旧观念中描述的一个狭隘的&政治&概念,它是一个错误的思维。阶级,究其实质,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经济概念。因此它不应该只是一个政治概念,从来不是。而且,一个社会中,阶级之间的主要关系一定是一个类似于机器的不同部位的部件之间的关系,而决不是相互排斥和斗争。这一点一定不能模糊。我们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给&阶层&和&阶级&这两个本来很相近很温和的词附加了太多不科学的负荷,并由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因为对价值和劳动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阶级斗争&概念的影响,(其中尤其以《资本论》第一至三卷为甚),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先除掉这个词在人们的认识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原因很简单,政治本身,就其本质而言,也只是一个经济概念。在21世纪的正确的经济秩序中,政治并不是经济的大脑,而只是经济的神经网络。它只是经济命令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出者;只是经济的仆人和服务者,而不是经济的主人和统治者。这一点在2010年的今天的地球上,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再去证明的真命题。
由于马克思先生的不正确的阶级斗争论的影响面比较大,特别是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中,还拥有非常多的没有完全明白过来的支持者。而同时,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出于对自身财产利益的顾虑,以及一个完善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欠缺,(这正有待我们当代的人去建立),因此,会有许多的人一开始就会使用先入为主的错误的态度来对待&阶级&概念和分级管理原则,对此,人类在实施正确的分级管理体制的时候,一个必须要具有的认识是:我们只需要把眼光放在三个重要的事情上面:社会财富分配的量及其变化、市场等级的规模及其变化、调控市场的手段及其变化。其他的都不要去胡思乱想。
其次,分级管理模式思想的根本点是,必须准确地把握住&动态的阶级特性&这一个重点。要明白,在一个公平、公正、开放而合理的社会中,阶级是一个可量化的概念。通过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的量,可以知道他现在属于哪个阶级,同时,跟踪一个人的财富量的变化,可以知道他的阶级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知道他的市场消费能力在如何变化。同理,从这一点也可以知道,一个阶级(或阶层)的人口比例,一定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着的。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的阶级状况、同一个时间不同地方的阶级状况,一定是不相同的。就以我们上面用以分析的数据为例:我们所说的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富裕阶级9%,小康阶级19%,储蓄阶级49%,温饱阶级13%和贫困阶级10%,其实它只是1998年的美国社会的一个阶级状况。与今天的美国的阶级状况相比,一定发生了变化,不论多少;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的阶级状况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应该是&富裕阶级12%,小康阶级25%,储蓄阶级30%,温饱阶级23%和贫困阶级10%&。具体请见我们稍后将公布的《资本论&第五卷》附录一:《2008年中国的国民阶级结构分析》)。
总的来说,我们在经济学的思考中,要随时随地保持动态的&易学思维&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价值的分类,并简要地说明一下针对不同种类价值的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
第三次校对
正在读取...
徐江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作品: 关于教育:《中国的教育-一只在肥沃的草地上迷失的羔羊》,(1)2007年完成, (2)在写作中。关于医疗:《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一封信》(2005年)。 关于经济基础理论:《资本论(第五卷…
徐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批评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