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档案馆一词日语日语谢谢怎么说用中文.比如大学的档案馆

档案馆研究员:公布侵华日军档案 让证据发声(图)
4月30日,吉林省档案馆库房内,赵玉洁展示一册档案,库房内恒温恒湿,每天都会有例行的安全检查。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对话人物赵玉洁49岁,吉林省档案馆研究馆员,参加工作24年,是吉林省档案馆最早的日语专业人员之一,全面参与了侵华日军档案的收集、整理、翻译、研究工作。对话动机4月25日,吉林省档案馆公布了89件日军侵华战争期间遗留的档案,涉及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关东宪兵队向731“特别移送”、奴役劳工、日军暴行、对中国东北实施移民侵略、镇压东北抗日联军、审讯和虐待英美战俘等内容。从1953年11月发现这批档案,到今天其中的89件公之于众。档案馆的几代人对这批90%用古日文写就的,经历焚烧、水浸、深埋的档案修复、整理。日军曾大范围建立慰安所、强征慰安妇的数据支撑;伪满中央银行电话记录涉及国家行为的“采购慰安妇资金”,这些史实在61年后得以“发声”。公布新京报:档案公布期间,很多人都会提到“冰山一角”,这次公布的数据,和馆藏资料总量的比例是怎样的?赵玉洁:现存于吉林省档案馆内的日本侵华档案共有10万多卷(件),这次公布档案是89件,10万比89,公布的这个数字真是冰山一角。新京报:10万多卷馆藏资料,为什么会想到率先公布这89件档案?赵玉洁:研究有先后,这89件是现阶段整理出的,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明日军罪行的档案资料。新京报:本次公布的档案分了不同的主题,是源于哪些考量?赵玉洁:2012年8月开始,馆内组织人力对这些档案系统翻译、解读,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及强征劳工等14个课题组。经过20个月的攻坚战,才有了本次的公布。新京报:网上有声音说,公布得太少了,而且时间过去这么久,公布得太迟了?赵玉洁:是啊,网友很关注,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是我们整个国家的隐痛所在,大家着急是有道理的。但亲历这座“冰山”的开发,我心里最清楚,公布出来这部分档案是多么不容易。修复“开发‘冰山’不容易”新京报:“冰山”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赵玉洁:据考证,1953年被发现时,档案已在地下埋了8年,此前经历过焚毁,来不及烧的会被埋在地下。期间经历水浸、虫咬,档案的物理特性都非常脆弱,很多纸张黏在一起,成了“档案砖”,根本不具备研究条件、急需修复。新京报:修复的过程漫长而艰难?赵玉洁:是的,档案被发现后,最先由老一辈的档案人做抢救和修补,把黏在一起的纸用特殊方法分离,然后拿镊子、胶水一页页粘到白纸上,再装订。最重要的是,还要根据大致的内容分门别类,工程浩大。之后这批档案交由公安部门保管。1982年才被移交给吉林省档案馆,开始系统性管理和研究。新京报:工程量大到什么程度?赵玉洁:我们做过推算,依靠档案馆现有的翻译力量,全部完成这10万卷(件)档案的翻译,50名翻译连续工作也要翻译70多年。新京报:翻译上也遇到难题了?赵玉洁:这个就更让人头疼。公布的这10多卷档案有90%是用古日语写成,跟现代日语的区别非常大,加上当时长春是伪满洲国“首都”,里面又掺杂了一些古汉语的公文写作体例,所以即使是日语专业人员,有的内容看起来都跟天书一样。压力“冰冷的数字让人压抑”新京报:除了技术上的压力,精神上也要承担很多?赵玉洁:是的,我们这代人是听着抗日战争的故事长大的,特别在东北,听老辈人讲起来,受的那些罪就大了。但听故事和做研究是两码事,翻着档案,那些杀戮的场景直愣愣戳你的眼睛,这种折磨外人体会不到。新京报:档案里的很多话都让你印象深刻吧?赵玉洁:档案里写,“我(拿刀)挑起那人的身体,他手脚都在抖”、“用刀一下一下刺对方,就跟切豆腐一样”(南京大屠杀中日军自述细节),看着这些,眼泪根本不受控制,刷地就流下来了。新京报:描写的场面会刺激人的情绪。赵玉洁:不全是场面。档案中更多的是公文、报告式的,同样也会刺激你。比如这次公布档案之一,1938年2月侵华日军《关于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牒)》,档案中第十一项“各地慰安设施情况”记载,南京市“慰安妇”与日军兵员的比例数是1∶178,下关甚至是1∶200,镇江十日内利用慰安所的日军官兵达5734人。看着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你去想当时的女人们,就会特别压抑。新京报:这种压抑在当时会影响你和同事的生活吗?赵玉洁:集中做翻译的那几年,有段时间我一直做噩梦,梦里我一直跑,后面的日军挥着军刀就来了,我躲不及,刀砍下来,人就醒了,吓出一身汗。好多年轻姑娘刚来做档案工作,根本没法承担这些,不少人都抑郁。大家在办公室都不说话,吃饭睡觉都受影响。新京报:如何排解呢?赵玉洁:自己调节呗,不然怎么办。我在馆里呆了20多年,只能不断跟自己说“这是你的工作,职业一点。”大家平时也互相鼓励,多组织活动多聊天,慢慢就习惯了。史实“心里总憋着一口气”新京报:现在公布了一部分,心里会轻松一些吗?赵玉洁:一年零八个月,馆内大多数人都是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日。修复、分类、保存、研究,几代人的接力才得以让这部分档案为世人知晓,从这方面说心里是轻松一些的。但另一方面,心里很沉重。新京报:怎么理解另一方面的沉重?赵玉洁:纵观人类历史,侵华日军当年的暴行都是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那么多无辜百姓在战争中被屠戮、凌辱,很多甚至以游戏、比赛、做实验的形式,生命能够不被尊重到如此程度,这难道不该忏悔、反思吗?新京报:可日本政府有些位高权重的人士至今还在否认南京大屠杀。赵玉洁:日本人为了否认南京大屠杀,就谎称南京战前人口只有20万,这次公布的一份档案中,就有反映日军攻占南京前南京市(不含下关)有100万人口的史实。新京报:心里会憋着一口气。赵玉洁:嗯。捧着档案总会琢磨,“这是你日本人自己的档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你为什么不承认?”新京报:有人说档案工作是对历史负责,是面向过去的,但你们还要面对当下。赵玉洁:是这样,要是研究古代史,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但日本侵华战争这段历史,并没停止在过去的那个点。看这些受害者的苦难仍在持续,对我们的现实研究是有影响的。责任“多发现无可辩驳的证据”新京报:做研究时,会想到工作可能会和现实事件发生联系吗?赵玉洁:当然会,“慰安妇”、“731”细菌战受害者等等,这些群体几十年中一直试图向日本政府讨公道,但是索赔、诉讼几乎没一例成功的。新京报:做研究的时候会想“要是能帮助他们就好了。”赵玉洁:嗯,日本一直对“慰安妇”问题遮遮掩掩,这次公布的档案中有一则伪满中央银行电话记录,其中明确指明涉及的资金为“采购慰安妇资金”,这就证明了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是受国家财政支持的,是国家行为。新京报:这成了你工作的一种驱动力?
赵玉洁:我们公布这些档案,可能对慰安妇受害者的起诉、索赔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会感觉有沉甸甸的担子在肩上,总想着“多发现一些无可辩驳的就好了”。新京报:这也是89件档案公布的意义?赵玉洁:不光如此,70多年前那场战争如今还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两个国家,许多亲历者和受害者尚在人间,但日本政府一直在混淆视听,拒不承认当年罪行,这批档案能出来,最大的意义就是驳斥了这种行为。新京报:在你心里,档案不光是档案?赵玉洁:不只是档案,它们是证据,是真相。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卢美慧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清华大学档案馆_职场百科
清华大学档案馆
编辑:薛彤瑶
清华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10月,目前馆内设文书档案部、科技档案部和人事档案部。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清华创建、变迁、发展和建设的近百年历史,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档案馆简介清华大学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10月,目前馆内设文书档案部、科技档案部和人事档案部。解放前,学校因几经辗转,仅剩200余箱未经整理的文书材料。1964年正式成立附设于校长办公室的档案室,1979年11月建立由校党委直接领导的清华大学档案室,1991年10月成立档案馆,1992年3月新馆落成后,实现了全校档案的集中管理。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清华创建、变迁、发展和建设的近百年历史,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档案馆于1996年荣获北京市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荣获科技保密工作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荣获北京市档案学会编研成果两个一等奖;2001年晋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国家一级;2002年荣获北京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称号;2007年荣获北京市档案学会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荣获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先进单位称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档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档案馆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一流学术清芬挺秀,百年英才华夏增辉”,清华的百年历史承载着光荣,未来的新百年更寄托着梦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档案馆将按照一流的工作要求,正确处理好档案基础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关系,档案保管、保护、保密与利用的关系,为过去的百年档案永久负责、为来临的百年校庆优质服务、为未来的百年发展科学谋划,不断推进我校档案工作迈向新的台阶。组织机构清华大学档案工作由学校常务副校长分管,接受教育部办公厅档案处领导,接受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清华大学档案馆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属校机关管理部门,目前正式在编人员13名。馆内设文书档案部、科技档案部、人事档案部共三个业务部门,另在学校财务处、电教中心、建筑设计院、核研院、美术学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设备处、出版社、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等设有档案分室。目前全校有文书档案立卷单位105个,现有兼职档案员150余人。部门岗位职责工作人员收集指导室学校各单位档案的监督、检查与业务指导;档案的验收、收集与整理;对接收进馆的档案进行编目、上架;专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档案法制法规的宣传。陈 新:邱 兰 珍:保管利用室档案的整理、鉴定、修复与保护;对接收进馆的档案进行编目、上架;综合档案信息的编研及统计;接待校内外各单位及个人对可查阅档案的查档与咨询;制作及翻译本校毕业生学生成绩单、学位证、毕业证;用人单位因公核实学生学历,开具学历证明;档案的利用与宣传;库房及设备安全;办公室工作及财务会计工作。许 凤 姣:姚 文 M:刘 & & &莹:王 梦 迪:人事档案室人事档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人事档案规章制度建设及人员的培训;人事档案信息的整合;接待校内外各单位因公合法、合规范围内的查档与咨询;教职工档案的接收、整理与保管利用;学生档案的收转、整理与保管利用;开具出生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在读学生非本校就读期间成绩复印(仅限一份);遗留未派遣的学生档案管理。赵 卫 东:(教职工档案)徐 宏 江:(研究生档案)叶 南 标:(本科生档案)信息技术室库存档案数字化建设;建设档案信息中心;档案信息现代化建设;档案数字信息技术指导与项目研发。李 世 亮:张 建 恒:馆藏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共分七个全宗:北京师范大学(建国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日伪时期北京师范学院;日伪时期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市立体育专科学校;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建国后)。共有档案108302卷。下面按全宗分别介绍各类比较重要的档案。一、北京师范大学(建国前)() 本全宗共有档案452卷,分七大类。1、 总类1913年教育部关于北平师大与女师院合组问题的训令及来往公文;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师生欢迎“五四”被捕学生返校的照片;北平师大年组织大纲、规程、学则、校工管理规程等文件;1932年鲁迅在北师大演讲时的照片;年北平师大为教育部视察填报的各种调查表及视察后提出的改进意见等;1937年筹建西安临时大学的报告;年教育部关于西安临时大学(西北师院)迁校的文件;1939年关于成立“西北师范学院”的文告等材料;1946年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概览;年学校工作材料;年要求恢复师范大学的材料;1948年国立北平师院对师范院校改进意见书;1948年任命袁敦礼为北平师大校长的公文;关于“四九惨案”的材料;年部分院务会议、行政会议记录。2、 教务类1936年教育部关于“特种教育”、“职业补习教育”等问题的指令及学校的呈文;年“校务汇报”周报(共24期);1941年教育部颁布专科以上学校学籍规则;西北师范学院1944年各系科目一览;1947年教育部颁发教育法令;1948年教育部颁发大学法及专科学校法;年教育部令;年国立北平师范学院组织大纲、教务通则、训导章则辑要、学则等;年第一次至第二十五次教务会议记录;年特别师范科暂行办法、课程一览表;1948年劳作专修科修改学制材料。3、 教职工类年(缺、1924年)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教职员工一览表;年(缺年)北平师范大学教职员工名册;1937年教职员聘书存底;年西北联大教职员录;年(缺1946年)西北师范院校教职员录;年北平师范学院教职员工名册;年北平师范学院关于教职员辞聘、解聘、编制等材料。4、 学籍成绩类1903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第一期学生暑假合影;1910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颁发的毕业证书;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名册及成绩单;1925――1948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生成绩,基本齐全;年毕业生总册;1947――1948年部分学籍注册簿、在校同学录、入学申请书、休退复转材料、奖励、学生履历书等材料。5、 总务财务类1916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关于经费问题给教育部的报告;教育部关于财会、审计方面的训令;年发放教职员薪水帐本;年北平师大会计课各项章则及经费收支册;年各附校领取经费帐本;年校工工饷名册。6、 附校类1923年北平师大附中训育情况及体育情况;1925年北平师大附中各项图表;1946年以后部分年代的师生名册、工作计划、招生、学籍、经费、工资等材料。7、 其他类年学校的收发文簿。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该全宗档案计15卷,主要内容有:1925年女高师校长杨荫榆离职时移交帐目;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一览(1927年),内容全面,其中有国立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规程、学系主任及预科主任服务规程、各处课办事细则、各系课程一览、现任教职员一览、在校学生一览、毕业学生一览;年女子师范学校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名册;年毕业生名册及成绩册;李大钊和女师大国文系师生合影。三、日伪时期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本全宗档案共有386卷,分九大类。1、 总类关于北京师范学院组建和任命院长的公文;关于两师院合并改组师范大学的公文、移交清单;1942年学校及附校的组织系统表;年学校制定的组织大纲及有关材料;校务会议组织规程;年向教育部呈报的各种登记表统计表;教育部(署)关于附校改进工作的训令及学校有关呈文;教育总署署长周作人给师大毕业典礼的训词;1940年王谟校长写的学校概况;1941年黎世蘅校长写的就职感想;1945年教育总署关于杨文祯校长辞职、张尔康校长就职的训令及杨校长移交工作的材料。2、 政治类日伪临时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关于学校机构设置、任命及印信的训令;年日伪及教育部转发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各种训令;日伪政府和团体组织师生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材料。3、 教务、教学类国立北京师范学院(大学)学则及有关文件;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标准及有关文件;关于学校成立日语教科书编委会及日语课教学情况的材料);学校关于不同意改家政经济系为经济系的通知和取消日文系的布告;学校设置大东亚学术讲座的计划、办法及有关文件;1942年各系学年试验日程表及四年级毕业试验日程表。4、 外事类学校聘请日籍教员的公文;日籍教员的经费支给办法、调查表及辞职的材料;学校日籍教职员名册;学校聘请欧美教员的材料;本校师生赴日留学、见学、参观材料;本学校日本、朝鲜籍学生情况调查材料。5、 教职员类年教职员录及名册;年聘用教职员的公函及布告;教育部署限制教员兼职及学校对教职工考勤等规定;年教职员旷假统计表及请假信函,为死亡教职员开追悼会、申请抚恤金的公文及教育部的有关规定。6、 学生类年招生工作文件、招生简章及录取新生名单;学生休学、退学、转学、留级、处分等材料;在校学生一览表;学校关于考试纪律、宿舍规则等管理规定;年毕业生名册;年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1942年学校毕业生服务介绍委员会简章及向各省推荐毕业生工作的材料;年毕业班成绩册;1938――1945年新生履历书、入学志愿书、服务愿书、保证书。7、 财务总务类1938年学校财产目录清册;年学校经费预算材料、逐月请领经费的公文及经费使用材料;杨为祯校长关于执行1944年预算的指示;年关于学校基建、修缮工程和经费的呈文及批复,学校公物保管规则;学校关于校址及租赁资金、家具图书仪器购置、增加学生膳食和制服费等问题的公文。8、 杂务类9、 附校类1938年关于接收附校及成立附校设计委员会的材料;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教科书及加强自然科学教学的训令;附中学则概况和训育实施概况暨各室规则;附中关于招生简章、教材的呈文;年附中填报的情况调查统计表;附中实行专任教员兼学级主任的报告及教育署的批复;1941年附中关于对高中文、实意见书及高中文、实科课程计划;年教职员名单;附中年毕业生名册;附中年在校学生及休学、退学学生名册及班级、人数统计;附中年经费预算及财务收支的公文;两师院合并时女附中移交清册;年女附中教职员名册、聘书及授课时数等;女附中年毕业学生名册;两师院合并时一附小移交清册及校主任换人的公文;一附小填报的调查统计表;一附小规程草案;一附小关于增设训育主任等事的呈文;一附小年教职员名册;一附小年学生人数统计及名册;一附小年经费收支材料;两院合并时二附小移交清册;二附小增班改学制办实验班的材料;二附小年教职员名册及其职务。四、日伪时期北京女师院()本全宗档案共有242卷,分九类。1、 总类国立北京女子师院概况;关于撤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保管处、成立北京女子师院筹备处的材料;北京师院女生及前北平师大附中、附小归并北京女师院的训令、公文等;本院院长就职启印接交等项的呈文及教育部的训令;本院组织大纲学则呈报教育部稿及教育部批示;1939年院长在暑后开学典礼上的训词;教育总署关于专科以上学校组织学生生活指示委员会的训令及本校的呈文;关于教员聘任、服务、请假、补课、代课、缺课规则报教育部稿及教育部批示;教育部视察本院后提出应改进之点的训令及本校的呈文;教育总署关于专科以上学校实施训育方针和修正师范、职业学校法的训令及本校的呈文。2、 政治类教育部下达的各项法规性训令,新民会等机关、社团举办各种活动的来文及本校的布告。3、 教务、教学类教育部(署)关于教科书、教学计划等方面的训令指令及来往公函及学校呈文;1939年本院关于各科组改成各科系及各科系主任姓名的布告;教育部、署关于聘任教职员办法、特种教员设置、教师任课时数和兼课限制等训令;本院关于开设音乐课专修课和增设生物学组的呈文及教育部的批复。4、 外事类本院年关于任用日籍教员的呈文及教育部、署指令;1941年本院师生有关赴日考察见习留学等材料。5、 教职员类1941年向教育部总署报送教职员工、学生调查表、统计表等组织人事材料;年本院各级职员委任令底稿和各级教员聘书存底;本院机构裁、撤的函稿。6、 学生类本院及附中呈报的招生简章及教育部、署的批复;年录取新生名单;年有关学生违纪处分的布告存底;有关学生奖学金、文艺作品赛奖金的规章、名单、布告等材料 ;年毕业生成绩册;年学生入学履历表、志愿书、保证书等。7、 财务总务类年本院请领月份经费的呈文、教育部、署的批文及月份收支情况材料;教育部、署关于国立院、教职员薪给等级和院长加薪等训令;年本院及附校关于扩建校舍等事的来往公文;教育总署关于经费和临时费各项预决算、概算编制的指令及本校的呈文。8、 杂务类9、 附校类年附属中小学聘任教职员、主任名单、聘书等材料;附中组织大纲、校刊呈报稿及教育部批文;1939年附校教学时间表、课程表等;年附校经费材料。五、北京市立体育专科学校()本全宗档案共97卷,学校沿革、概况;学校组织大纲、学则、招生简章及各项规则;体育专科学校教务计划;1937年各级各科教学进度表、学校训育方案、训育委员会名单及组织要点;1937年许 厚与李洲二校长对调工作的来往公函;学校课程纲要、体育师范科课程标准、教学科目及学分时数表、教科书调查表等;学生论文手稿;教职工一览表、履历表、调查表、名册;教职员生活概况调查表;教职员薪俸一览表;学生名册一览表;学生生活调查表;学生申请休学、退学的报告及学校批示;休、退、复学学生一览表;学生成绩一览表;学生入学志愿书、保证书;年经费收支情况。六、私立辅仁大学()本全宗档案共788卷,分七大类。1、 总类本校关于启用新铃记撤消旧铃记向上级部门的请示与批复;关于学校概况向上级的报告;辅大沿革、校史方面的材料;辅大董事会、幼稚园董事会董事名单、会议记录及聘请董事的来往函件;辅大董事会章程;辅大关于校董事立案、修订会章、改选董事等问题的请示与批复;校务委员会名单、组织大纲、会议记录及报告书等材料;辅仁大学组织大纲;关于院系设置与南京刘半农先生的来往电函;辅大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大纲及章程;关于本校立案、开办附中和幼稚园向教育部等有关单位的请示报告与批复;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辅大院士提名表;年教育等各部门对学校的调查及学校的复 稿;辅仁大学文学院概况、理学院学科说明;教职员支给薪金规则;有关外国大使、神甫、市长等来校报告、视察的布告。2、 人事类年关于教职工、学生的各种统计表;年辅大教职员名册、履历表;年聘请教职员名单及聘书底稿;关于任命聘请纳歌尔尼、雷冕等领导人及外籍教授的来往文书;全国教育专家调查表(1947);辅大研究院文理研究所教授名单及履历(1934);辅大宗教团体调查表及外籍宗教团体花名册;教职员配给面粉煤油名册。3、 教务、教学类关于辅大招生简章、学则及训育课有关学则的布告稿;年录取新生的布告稿及新生名单;教育部关于专科以上学生学籍规则及国外留学规程;教育部关于学生休、退、复、转、留级的指令及学校的呈文;历年学生注册表及新生休学、复学、转学等各类学生名册;关于科系裁、并、增设改名称及人员配备、课程安排等问题向教育部、教育总署的呈文与批复;辅大自然科学院、文科学院课程;年度各院系科目表;历届学生成绩表;年研究生名册;学生在学习、军训中受奖的名单、奖状及布告;历届毕业生名册及毕业证书存根。4、 政治类政府各部门、教育部、教育总署关于“剿共”、镇压破坏学生运动的各种决定、训令、电文、密函等;北平高等特种刑事法庭拘捕辅大十名学生的传票、公函及学校的复函;1936年辅大关于学生自治会选举办法的布告及选举办法;关于学生参加五大学演说竞赛会及组织“文学研究所”、“文艺杂志”学生给学校的呈文;学校创办“辅仁学志”、“华裔学志”及“民俗学志”的材料;学生呈请组织成立“优游社”、“生物学会”、“同学会”、“社会服务研究社”、“新闻社”的呈文;教育部、社会局、军训委员会关于颁发军训方案的训令、加紧军事教育规程的公函及军训方面的其他材料。5、 财务总务类校董事会财务报告表、预算表及附中经费说明书;关于房地产及修建与工务局的来往公函;学校由国外购运各类教学用品的呈文及教育部的训令。6、 附校类关于开办附中给教育局的呈文与批复;关于附中启用铃记、改组训育方法、大纲等给教育局的呈文及指令;附中组织大纲及学则(1931);关于附中女子分校的添设、迁移、停办及划出与地方教育机关的来往公函;初中部校务进行情况报告书(31,7);关于附中添设女子分校及迁移与教育机关的来往公函;关于附中人员聘、调、辞的呈文及学校与社会局、教育局、社会局的来往公函。7、 年刊、同学录类辅仁大学年年刊;年辅仁大学同学录;年辅仁大学一览;年辅仁中学年刊。解放后辅仁大学()解放后辅仁大学档案共146卷,分5大类。1、 总类关于公布校务委员会成立所有旧行政会议及校务长名义与职务应一律停止的布告、校务委员会委员名单、校务委员会组织大纲、附校务委员会章程;北京市委组织部派于志祥同志负责辅仁大学党支部工作的公函;学校启用新校印、公布校旗当选图案的布告及校旗设计原稿;临时校政会、校务委员会及常委会会议记录;政府接办私立辅仁大学会议记录及校友庆祝人民政府接办母校的来函;1949年陈垣校长给胡适的公开信的底稿;日周杨同志接见辅仁大学教授芮歌尼谈话录;日教育部长马叙伦与辅仁大学教会驻校代表芮歌尼书面谈话录;关于人民政府接办辅仁大学后改组校务委员会向教育部的报告与教育部的批复及校务委员会名单、简历表;陈垣校长在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和学校的各种会议上的讲话;院系调整工作小组汇报;“三反运动”、“忠诚老实”运动材料。2、人事类关于聘请教务长、系主任、组长等与教育部的来往公文;关于成立人事室、配备人事干部给教育部的报告及批复;辅仁大学行政组织系统表;教师聘任、调动暂行办法;聘请教员名单及聘书底稿;教职员工薪给暂行标准草案、评议办法及评议结果;教职工名册。3、 教务、教学类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论教学委员会与人选呈请教育部备案及教育部令改组新民主主义论教学委员会为社会发展史教学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委托辅仁大学办理贸易专修科合同等方面材料;教育部、市招生委员会关于保送学生参加军干校的指示及辅大保送工作材料;各系1951年度订课表;关于招生、毕业、助学金方面的材料;1950年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自传;学生名册、成绩册及休、退、复、转材料。4、 附校类附中成立临时校务管理委员会的章程、委员会名单、会议记录等材料;关于成立中小学董事会的报告及与市教育局的来往公文;辅仁大学业余学校学生名册;关于教职员聘任的材料。5、 总务财务类辅大财务工作总结;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经费预算表、决算表;三反运动后的财务汇报。七、北京师范大学()本全宗档案共18358卷,按组织机构―年代排列。内容大致分为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类、教学类、科研类、基建类。1、 党群工作类党务综合材料:历届党代会的材料;校党委会、常委会、党委扩大会、书记碰头会、总支书记会及其它会议的记录、纪要;党委工作计划、报告(包括调查报告)、总结(包括经验总结);党委发布的决定、办法、指示、通报和通知;以党委名义召开的工作会议材料;校党委和上级党委调研、检查学校工作形成的材料;党委负责同志的重要讲话;党委工作简报;党群系统启用印章的文件和印模;总支报党委的工作计划、总结;历次政治运动的材料;日毛主席派林克同志来我校了解情况时写给党委书记何锡麟同志的信(复制件);我校1965年在山西临汾建立分校的请示报告及上级批复等材料;谭厚兰在“文革”中的第一张大字报及写给中央文革的信;陈伯达、林杰给师大造反派和谭厚兰的信;北师大井冈山战斗团、井冈山公社的宣言、章程、誓词及其夺权宣言、通告;校革委会成立的宣言、通告及谭厚兰、石森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等材料;市革委会关于北师大“九. 七”事件的通告、布告及学校的调查报告;《井冈山通讯》;陈垣校长治丧材料;校党委为程今吾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谭厚兰学习班的材料;谭厚兰在文革期间的笔记本;校党委及我校人大代表为争取把我校做为重点大学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事给胡耀邦、赵紫阳、邓小平同志的信;中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史资料()。纪检(监察)工作:上级关于监察、纪检工作的文件;纪委工作规章制度;纪委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调查材料及重要统计材料;党员处分、复查材料;1959年反右倾整风材料;1962年甄别工作材料。组织工作:本校组织工作计划、总结、决定、报告、调查等材料;落实政策的有关材料;干部任免的报告、决定、批复等;总支、支部改选报告、审批材料;党员名册;干部名册;组织工作统计报表;关于吸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材料。宣传教育工作:校宣传工作计划和总结;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动态及调查材料;理论学习的决定、计划和总结;《师大周报》;上级有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关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总结、和条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材料和统计;关于学生政治工作队伍管理的意见、条例等材料,化学系84级团支部给赵紫阳总理的信及赵紫阳总理的回信。统战工作:上级关于统战工作的文件,本校统战工作的计划、报告和总结;统战工作情况调查、典型材料、统计报表;台、港、澳和侨务工作材料;非党知识分子工作材料;各民主党派工作计划等材料。工会工作:上级有关工会工作的文件;工会工作计划、报告、重要通知、总结、统计;会员代表大会及教代会的有关文件(通知、名单、报告、决议、选举结果、领导讲话、大会发言等文件);表彰工会先进集体、个人的材料、名单;处分会员的材料;会员名册;妇女工作材料;历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材料;教书育人材料;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材料。团委工作:上级关于团的工作文件;历届团代会、学代会文件(通知、名单、工作报告、决议、选举结果、领导讲话、大会发言和文件);团委工作计划、报告、总结及规章制度;团委工作典型调查材料;表彰和奖励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的材料;三好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登记表;处分团员的材料及复查材料;批准入团、离团材料及名单;团干部及团员名单;团委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关材料;团委自办的团内通讯、学生活动简报、信息、年鉴等刊物。2、行政管理类:行政综合材料:上级有关行政管理的文件;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报告;校长办公会议记录、纪要;校务委员会名单、会议记录;全校性工作会议文件;校领导在会上的重要讲话;本校教育事业规划、计划;学校评估材料;本校向上级的请示及其批复;本校各单位的请示、报告及学校的批复;有关全校性工作的调查材料和经验总结;学校年报表及综合统计;启用印章的文件及印模;本校历史沿革、情况介绍;本校大事记、简报、信息、动态等;校史工作材料;校庆工作材料;普选工作材料;上级有关与本校、所、中心的来文;系、所、中心工作计划、报告、总结。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北平师范大学的文件;1949年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关于决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的通知及校务委员会委员、常委、主席的委任状;1949年北京市立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中国大词典编辑处并入北京师大的文件材料;1949年5月汤 真代校长关于解放后教务工作总结及代职期间本校大事记;日教育部钱副部长来校向全体师生作关于师大改进的演讲摘要;1949年我校理学院二部移交给山西大学的移交清册;1950年毛泽东为我校题写校名的手迹;1950年林砺儒校长就任谈话会记录;1950年师大附中请毛泽东题写校刊的信及毛泽东的批示和题字;1951年毛泽东给物理系雷翰教授的信;辅仁大学与北京师大合并的文件材料;1952年教育部关于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和教育专修科并入我校的通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北京师大体育卫生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的有关文件材料;关于我校成立西安分校的有关材料();1958年聘请陆定一等中央领导任我校教授的文稿及陆定一关于教育问题的报告记录;陈云为师大周报的题字;胡乔木在庆祝首届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1986年李鹏在中青年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北师大与钱学森关于系统科学研究的来往信件;钱学森与汪培庄关于模糊推理机研究的谈话纪要;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材料;1984年王梓坤关于在全国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倡议;澳大利亚麦夸理大学授予王梓坤博士学位和荣誉访问学者称号的证书;1999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祝白寿彝先生九十华诞暨《中国通史》出版的贺信、贺电;江泽民、邓颖超、王震、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我校教师节活动照片和题词。人事工作:上级机关有关人事工作的文件;本校人事制度的规章制度;人事工作计划、会议记录;人事处权限内的干部任免材料;表彰和奖励先进集体、先进教职工的材料;处分教职工的材料和复查材料;教职工动态月报表;师资培养、管理方面的材料;人事统计报表;教职工名册;教职工评定、聘任专业技术职称材料;教职工工资调整名册等材料;教职工的录用、调入的有关材料;教职工调出的有关材料;教职工退职、离职和出国的有关材料;教职工退休、离休工作的材料;使用临时工的有关材料;授予外国学者为我校客座教授的材料;我校聘请校外人员为我校兼职正、副教授的材料;1984年我校呈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材料。外事工作:上级关于外事工作的文件材料;外事工作简报;我校外事工作的报文及批复;我校外事工作的发文;外国官员、各界人士来我校参观访问的材料;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学的材料及统计表;我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材料;外国留学生登记表及结业名册。审计工作:财务决算审计报告(85-90年);世界银行贷款审计报告;对成人教育处财务与物资的审计报告;对后勤、基建、实验仪器厂、文委会、科技公司等单位的审计材料;审计工作记录。武装保卫工作:本校保卫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调查及统计材料;师生员工案件的侦察、调查、处分结论材料及判决书;保卫工作简报;保卫工作的规章制度;出国人员审查审批材料;民兵工作材料;学生军训材料。总务工作:总务处及各科规章制度;总务工作计划、报告、总结;爱委会工作计划、总结等材料;校园文明建设及验收工作情况。3、 教学类综合材料:上级下达的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关于教学改革的方案、意见及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的材料;关于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工作总结、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教学工作调研、教学工作简报方面的材料;关于教学检查、评估和各级优秀教学质量评奖的材料;非学历教育的培训班、进修班材料;85-91年少年班工作的文件材料;各类统计报表。学科建设:关于学科(包括重点学科)、专业的评估、审报、审批材料;学科建设工作的调查、检查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会章程;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研讨材料。招生工作: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各类学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总结材料;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册;委培生、代培生、自费生计划、合同及名单;招生宣传材料;研究生入学试题。学籍管理工作: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册;学生名册;学生学籍变更材料(休学、复学、退学、转学、留级、试读、专科升本科、本科转专科);学生奖励材料(各类奖学金);学生处分材料。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系课程表;校历表;教学实习计划、总结材料;一类课、主干课建设材料。学位工作:上级有关学位工作的文件材料;学位委员会会议记录等材料;学位委员会授予各层次学位名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评审材料。毕业生工作:上级关于毕业分配的文件材料;毕业生工作计划、总结材料;毕业生分配方案、分配派遣名册及统计表;颁发毕业证书名册;毕业生质量调查材料。教材工作:年正式出版教材统计表;建国以来文科教材登记表;列入出版计划的文、理科教材一览表;“七-五”期间新版修订版教材统计表;交流讲义目录;学校上报评优教材申报表和专家评审表;年教材选编计划;年出版的自编教材统计;教材选编、选题规划;教材出版规划;教材使用情况统计。4、 科研类上级有关科研工作的文件材料;我校科研发展规划、科研计划、科研工作汇报总结材料;科研机构设置、科研机构概况材料;科研成果表、汇编及统计表;重点科研项目申请表和计划总表;科研管理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关于实验室建设的材料;关于科技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的材料;我校建立北京市辐射中心的报告及批复。1985年前理科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年文科科研立项项目任务书及科研成果。5、基建类:1973年以前建筑物图纸1379张。以上是目前档案馆馆藏的基本情况介绍。由于二十多年没有增加库房,致使1985年后的理科科研档案、1973年后的基建档案、财务档案、出版物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继续教育学院、师培中心等教学管理部门的档案不能进馆。
关于行业\企业\职位的百科全书
已存1383412词条
热门求职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语谢谢怎么说用中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