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邮票的名言成语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_百度百科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1套4枚,日由中国邮政发行,志号:2010-9。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邮品简介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1套4枚。
邮品详情:
志号:2010-9
图 序/图 名/面 值
(4-1)T/愚公移山/1.20元
(4-2)T/卧薪尝胆/1.20元
(4-3)T/毛遂自荐/1.20元
(4-4)T/闻鸡起舞/1.20元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46×200毫米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徐乐乐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原地封(背景)述评:
“成语典故”邮票题材属口头文化遗产类,因有具体故事情节,邮票原地通常首选故事情节地。故事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为经典原地;故事源自神话的,为代表性原地,代表性原地以故事文化承接的主要地方为首选地点。
(4-1)愚公移山。源自汉书《列子·汤问》,所移“王屋山”位于河南济源市西北35公里处。王屋山阳台宫东半里处的断山岭,传说是愚公移山处,有愚公村、愚公洞,以及愚公移山雕塑群像。河南省集邮公司封(230毫米×120毫米),邮刊与主编联谊会邮简(粘后220毫米×110毫米),愚公移山图美术晋封(220毫米×110毫米)。“河南济源 王屋”日戳,济源新邮首发纪念邮戳。
(4-2)卧薪尝胆。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十年后灭吴。以后逐渐演化为“卧薪尝胆”成语典故。原地为越国,今浙江绍兴诸暨。卧薪尝胆图美术普封(220毫米×110毫米),邮刊与主编联谊会邮简(粘后220毫米×110毫米),诸暨地方封(230毫米×120毫米)。“浙江诸暨牌头”、“浙江诸暨 勾乘山(临)”、“浙江绍兴 府山桥营业”等日戳,“绍兴·越王台”风景日戳,绍兴和诸暨新邮纪念邮戳。
(4-3)毛遂自荐。源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公元前257年,秦围赵国都城邯郸,门客毛遂自荐与平原君同去楚国求救。平原君与楚王言合纵未决,毛遂按剑挺身而出,陈述利害,终使楚王出兵救赵。原地2个,毛遂自荐地——邯郸,主图原地为毛遂与楚王言论地——楚国当时的国都陈城(今河南淮阳)。河北省邮资票品局和邯郸市集邮公司封1种(176毫米×110毫米),毛遂自荐图美术普封。“河北邯郸 石化”、“河北邯郸 中华大街”日戳,邯郸新邮首发纪念邮戳。封图为毛遂在赵国都城(邯郸)自荐图,邮票主图为毛遂在楚国都城与楚王言论的情节,这是一种很好的设计,而且封的尺寸很小,为176毫米×110毫米,从而突出了邮票的视觉效果。
(4-4)闻鸡起舞。源自《晋书·祖逖传》,西晋时,祖狄和刘琨同仁司州主簿,深夜听到鸡叫,两人起身习武,终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河南省集邮公司封1种(230毫米×120毫米),闻鸡起舞图美术普封(220毫米×110毫米)。“河南偃师首阳山”日戳,偃师新邮首发纪念邮戳。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邮品欣赏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邮品作者
,女,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1973年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中国绘画,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到江苏农村体验生活写生。1978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擅长工笔人物,画法师承陈老莲。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自1986年以来,作品连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逐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等作品获1987年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首届作品展优秀奖,1987年日本儿童书籍绘画大赛银奖.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插图金奖.
徐乐乐,江苏省国画院著名画师,专攻国画,同时狂热地痴迷于儿童图画书的创作。其作品《五蕊仙子》获联合国亚洲文化中心“野间国际儿童读物插图大赛”银奖;《熊虎摔跤》获中国第一届幼儿园图书评奖绘画一等奖;《童话城堡丛书》获中国版协装帻艺委会中央各部门委员会书籍艺术设计展插图艺术金奖;《你好,天上的星星》获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金奖;《你好,天上的星星》获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铜奖。出版有《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丛书——徐乐乐》等画集多种。
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原地争鸣
也是《》邮票的原地
——中国邮政于日发行《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1套4枚,其中第4枚为“闻鸡起舞”,此枚邮票原地一说为河南洛阳偃师市,另一说为河北保定市涞水县,笔者认为保定市的定州市邢邑镇也是邮票原地之一。
——据《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译成白话文就是说:祖逖年轻时与刘琨同为司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偃师)主簿,两个人住在一起,因为意气相投,成了好朋友。他俩胸怀大志,常互相勉励振作。一天夜里,他听到鸡叫,受到启发于是便把刘琨叫醒,两人立即起床舞剑。后来,两人都成为晋代有名的将军,“闻鸡起舞”的故事也成为激励青年人努力上进的著名典故。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依据史书《晋书·祖逖传》,“闻鸡起舞”邮票一图应该表现的是祖逖与刘琨相互激励,共同提高武艺的情景。祖逖是今河北保定涞水县人;刘琨是今河北保定定州市邢邑镇人,也就是说“闻鸡起舞”典故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保定人,而演绎这个成语故事的地点无疑是今天的洛阳偃师市。
——按惯例,成语典故邮票原地,应以成语故事发生地或邮票主图特指地为原地,“闻鸡起舞”的故事发生在祖逖和刘琨任职的司州,也就是说今天的河南洛阳偃师市是“闻鸡起舞”的发生地,因此“闻鸡起舞”邮票首选原地应为河南省洛阳偃师市邮政局(邮政编码471900)。故事中的祖逖和刘琨虽然分别是今河北保定的涞水县、定州市人,但是此套邮票并不是“人物”题材邮票,而是以“成语故事”为主题,所以河北省保定市的涞水县邮政局(邮政编码074100)和定州市邢邑镇邮政支局(邮政编码073009)可视为第二原地邮局(中国集邮报 胡双月)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邮票上的成语故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谜语:一张邮票(打一邮政集邮词语)
& 一张邮票(打一邮政集邮词语)
谜语:一张邮票(打一邮政集邮词语)
谜面一张邮票
谜语类型打一邮政集邮词语
谜底汇款单
一张邮票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中国成语典故邮票
我的图书馆
中国成语典故邮票
&&&&&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汉文化发展,给文明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往往能够简洁明了地形容出所表达的含义。成语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中华儿女的传承,不断丰富,历久不衰。成语之所以被人们喜爱和传诵,是由于她的丰富内含对于人民的教育。先辈们用成语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尊崇道德、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优良作风;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行为。在众多的成语中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简洁的语言都有她的经典出处。
&&&& 国家邮政局为了弘扬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于2004年4月份开始发行“成语典故”系列邮票,每次发行4枚,用形象的图案绘制出生动的成语故事。
1.2004--5《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
&&&&&&&&&&&&&& &&&&& 中国国家邮政局于4月2日发行《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四枚邮票的名称分别为“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竽充数”、“鹬蚌相争”,面值均为80分。这套邮票是成语典故系列的龙头票,其目的是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
&&& 《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自然受到了集藏者的欢迎,也为成语的普及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中华成语典故历经千百年,代代相传,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华语言之精华。每则成语都有一段趣味无穷、受益匪浅的典故。&为彰显中华传统文化。&
&&&& 整套邮票色彩明亮,图案诙谐幽默,一票一事地讲述着四条成语的由来,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反映出了有趣的典故。由于受到邮票面积的限制,设计者运用多画面的融合,达到突出主题思想的目的,这种画面切割的表现手法非常新颖,犹如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动漫形式。但在绘画风格上却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如此处理方式在邮票上并不多见,具有较强的突破性,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四枚邮票上的主色调(红色)与背景色(黄色)融会贯通,让每枚邮票均具有吸引视觉的色调,在凸现个性时又保持着统一性,构成了全套邮票的完整性,这一特色在小版张的连票上显得尤为突出,四枚邮票仿佛成了前后连贯的连环画,让人倍感享受。
“邯郸学步”讲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但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方法,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这个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 “叶公好龙”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 “滥竽充数”这——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齐国宣王爱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也混在里面充数。宣王死后,浯王继位,要他们一个个地吹,南郭先生就逃跑了。后用“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或次货冒充好货。&
&&&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苏代为燕国到赵国当说客讲的一个故事。他说他在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条河,流经易县),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鸟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巴。它们两个谁也不肯松口。有一个渔夫看见了,便走过来把它们一起捉走了。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
2.2010--5《成语典故(二)》邮票&
&&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中,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寓意深远的民间故事,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镶嵌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言简意赅的成语,往往能够简洁明了地形容出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被列入方寸上的成语典故,都是历经千百年而代代相传文化经典,在一段段诙谐幽默、趣味无穷和受益匪浅的故事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成语典故》邮票的发行自然受到了集藏者的欢迎,也为成语的普及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二○一○年四月十八日,国家邮政将发行以“励志”为主题的《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分别表现了“愚公移山”、“毛遂自荐”、“卧薪尝胆”和“闻鸡起舞”四个成语故事。这是时隔六年之后发行的第二套成语典故邮票,与二○○四年四月二日发行的《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表现的“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竿充数”和“鹬蚌相争”四个成语不同的是,第一套主要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好高骛远、表里不一、名不副实和不顾大局之人的讽刺,《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当仁不让、发愤图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和上进心,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故事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列子·汤问》载,愚公家的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山、王屋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凿平。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被凿平。后因感动天帝,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此成语意喻以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必胜信念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
 &&& 【卧薪尝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了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饱受三年屈辱,终被放回越国。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就在柴草上睡觉,经常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 【毛遂自荐】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国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国难当头,其门下食客毛遂(战国时期鸡泽人)自荐请缨,随平原君出使楚国。当合纵未决时,毛遂按剑数语,气吞云梦,说服楚王歃血为盟,成就了一段“三寸之舌,胜百万雄师”的传奇。
&& 《史记》所写的人物,主要是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名震千古的大人物,他们大都处于一定社会各种矛盾斗争的中心。《史记》也写了一些小人物,但他们无一不与那些大人物大事件息息相关。有些大人物能够完成某些大事,主要是依靠这些小人物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历史作用,使他们与大人物并驾齐驱,甚至使有些大人物相形见绌。《毛遂自荐》就具体反映出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
  《毛遂自荐》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几个方面的启示:一个成功人士首先应当要自信,因为自信是一种优秀品质;要有胆有识,知天下,有辩才,具有挺身而出、勇纾国难的精神。在今天,作为人才自身不妨自荐(自荐并不等于出风头,自荐是为了推销自己;目的是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不必介意用什么方法)。用人的领导应该不可妒才,努力相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闻鸡起舞】《东晋·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祖逖(266~321),字士雅,民族英雄,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保定市涞水)人,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曾经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今河北保定市定州人)一起担任司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偃师)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以鸡叫为号,晨光下舞剑,苦练武艺、研究兵法,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讲述祖逖和刘琨的故事,二人奋发向上的勤奋精神一直感染、激励着后人,并告诉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闻鸡起舞的故事也因此成为激励青年人努力上进的著名典故。
  关于《成语典故》四枚邮票的发行原地问题,也有部分引发了原地之争。如果依据成语典故形成的三个关键元素,我认为故事发生地是第一原地,成语形成地是第二原地,人物所在地是第三原地。因为邮票主题和主图表现的都是典故或寓言,有了这样的历史故事或者寓言故事,通过流传和传承,才形成了成语典故。因此,“愚公移山”邮票原地邮局应为:河南省济源市邮政局王屋支局(459013)。“卧薪尝胆”是讲的越王的故事,原地邮局自然应为:浙江省诸暨市邮政局牌头支局(311825)或浙江省绍兴市邮政局府山桥邮政所(312000)。“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在邯郸,原地邮局应为:河北省邯郸市邮政局(056000);如果认为毛遂为原阳县历史文化名人,可列作第二原地: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邮政局(453500)。“闻鸡起舞”的典故源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首阳山,因此洛阳偃师市(471900)应为首选原地;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074100)应为第二原地。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邮票_邮票的意思_邮票是什么意思_邮票什么意思_邮票的近义词_汉语词典_911查询
邮票的意思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邮票 或 youpiao
邮票 邮票的意思 邮票是什么意思 邮票什么意思 邮票的近义词 邮票的反义词 邮票的拼音 邮票的解释 邮票的同义词
拼音yóu piào 注音ㄧㄡˊ ㄆㄧㄠˋ词性基本解释◎ 邮票 y&upi&o[postage stamp] 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引证解释邮电局发卖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邮票》:“邮票,黏票於信面,以为已纳邮费之证,由政府印製局印製。”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 陈太太 :两位 张小姐 ,每天坐在窗口封信封,贴邮票,街上有什么事,全都看得见。”《羊城晚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邮票还有‘邮券’、‘邮钞’、‘邮飞’、‘邮资’、‘邮资券’等别称。”相关汉字、||
手机查看词语邮票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d40270 或 邮票? 即可
首字母查词:
按词性查词:
按结构查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邮票,邮票的意思,邮票是什么意思,邮票什么意思,邮票的近义词,邮票的反义词,邮票的拼音,邮票的解释,邮票的同义词
邮票相关词语搜词语
邮票相关成语搜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邮票的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