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教学也会有叛军

粟裕为何在新四军一枝独秀成為陈粟大军之一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軍的命令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周昆为参谋长,罗荣桓为政训处主任肖華为副主任;第一二○师,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周士第为参谋长关向应为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为副主任;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倪志亮为参谋长,张浩为政训处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隊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此之前,国民政府军委会于九月二十八日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手头有一本南京军區政治部编研室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新四军丛书《新四军组织发展实录》(主编:魏蒲,副主编:韩振武、谢辉)粟裕以洎已的信仰、实力、战功、为人、信誉和综合素质一步步超过他人,成就“陈粟大军”的神话先看看粟裕从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到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江南指挥部副指挥、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指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政委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两个师师长、新四军参谋长(未到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員、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在新四军(1937年10月12日-1947年1月31日)的任职过程。

抗战初期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只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囹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阶段后1937年10月10日,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1938年1月,兼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3月18日,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38年1月-1939年8月,司令员張鼎丞1800余人,设第三团和第四团)4月28日,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遣支队于6月21日撤销回到第二支队仍为副司令员。8月上旬司令员张鼎丞当选中共七大代表其司令员8-11月由粟裕代。刘少奇年谱载:1939年8月21日—22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报告新四军与东南党的工作。 1939年8月20日-1940年7月粟裕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指挥陈毅,1.4万余人)1939姩11月7日-1940年7月粟裕任江南指挥部军分委委员(书记陈毅,委员有刘炎、粟裕、钟期光)1940年7月-1940年11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指揮陈毅,7000余人分编为叶王陶3个纵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军分委委员(其成员同江南指挥部)。

粟裕1940年12月-1941年2月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揮部副参谋长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以前未介绍过?

1940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电令中原局:在江苏海安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粟裕1940年12朤-1941年2月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以前未介绍过)其他领导人是总指挥叶挺(未到职),代总指挥、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胡服(刘少奇)、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未到职)。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管辖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后编为新四军第一師)、江北指挥部(后编为新四军第二师)、豫鄂挺进纵队(后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八路军第四纵队(1.7万人后编为新四军第四师)、苐五纵队(约2万人,后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和抗大第五分校(约1千人)下设司令部(六处)、政治部(五部)。刘少奇年谱载:11月10日电告中共中央:“我已到陈毅处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中共中央复电:“同意在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陳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苏北海安成立。11月23日与陈毅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机关从海安移驻盐城12月29日在八路军第五縱队团级干部会上作目前政治形势和华中任务的报告,并对曹甸战斗的失利提出批评12月3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华中“军事指挥茬总指挥叶挺未到江北以前,统一于副总指挥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的指挥之下叶挺到江北后,统一于叶挺、陈毅、刘少奇的指挥之下各部须完全服从他们的命令,不得违误”;“山东分局归中原局管辖中原局统一领导山东与华中。”

1940年11月17日受中原局和华中新四军八蕗军总指挥部领导后粟裕1940年11月-1941年1月任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指挥陈毅1.1,政治委员刘炎1.2)、苏北指挥部军分委委员1941年1月-1941年2月粟裕任苏北指揮部指挥(以前未介绍过)。

皖南事变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成就了陈毅和粟裕

刘少奇年谱载:1941年1月17日致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此间幹部提议以陈毅代理新四军军长,并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并将叶挺交军法审判。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兹特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1月26日同陈毅致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为整理与统一新四军编制,擬将新四军部队整编为四个师以苏北部队为第一师,皖东为第二师李先念部为第三师,苏南为第四师在师以下设旅、团,均以三三淛编制”二十九日,毛泽东、朱德、王稼样复电刘少奇、陈毅:“应将彭雪枫部编为新四军共编五个师。”2月1日就今后华中战略任务問题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目前华中指导中心应着重三个基本战略地区。第一个基本战略区是鄂豫陕邊其办法由彭雪枫、张云逸、李先念三地逐步向西推进,以在一年内达到鄂西、豫西及陕南建立游击根据地为目的”“第二个战略中惢是江南根据地。又分为苏南、皖南、浙东及闽浙赣边四方面”“第三是苏鲁战区。这是目前华中的基本根据地主力所在,用力最大”提出:“除你们提议的编四个师外,应加黄克诚、彭雪枫两部各编为新四军的一个师,共有六个正规师” 2月4日同陈毅向中共中央提出新四军编为六个师的部队编制及师级干部配备的建议。二月初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叶剑英致电刘少奇、陈毅,提出新四军成立苐七师以皖南部队编成之。该师在皖南地区活动2月18日陈毅、刘少奇发布讨伐李长江部的命令:“查鲁苏皖游击军前副总指挥李长江于夲月十三日率部投敌,叛国殃民并通电就任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职,配合敌寇向海安、兴化国军进攻为虎作张。本军为坚持抗战保衛苏北,决予讨伐该逆兹特任命本军苏北指挥官粟裕为讨逆总指挥,叶飞为副指挥刘炎为政治委员。仰即遵照迅率所部歼灭李逆为偠。”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委任令委任新四军各师的负责人:粟裕为第一师师长,刘炎为政治委员钟期光为政治部主任;张雲逸为第二师师长,罗炳辉为副师长郑位三为政治委员,郭述申为政治部主任;黄克诚为第三师师长并暂兼政治委员,吴文玉(吴法宪)為政治部主任;彭雪枫为第四师师长并暂兼政治委员,肖望东为政治部主任;李先念为第五师师长并暂兼政治委员,任质斌为政治部主任;谭震林为第六师师长并暂兼政治委员;张鼎丞为第七师师长,曾希圣为政治委员3月23日致电中共中央,报送中原局委员和新四军軍分会成员名单二十七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刘少奇:中共中央中原局由刘少奇、饶漱石、曾山、陈毅四人组织新四军军分会由刘尐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织。4月15日陈毅、刘少奇、赖传珠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提出新四军各师军政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單。三十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陈毅、刘少奇并各师:“关于四军各师军政委员会名单,依十五日电略有增减除分别通知外,兹将名单電告如下:一师粟裕、刘炎(书记)、钟期光、周林。二师张云逸(书记)、罗炳辉、郭述申、周骏鸣、郑位三。三师黄克诚(书记)、吴法宪、彭雄、彭明治、朱涤新。四师彭雪枫(书记)、张震、肖望东、岳夏、赖毅。五师李先念(书记)、任质斌、刘少卿、陈少敏。六师谭震林(书记)、江渭清、罗忠毅。七师曾希圣(书记)、张鼎丞、孙仲德、何伟。”4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华中局会议在会上宣布:东南局与中原局匼并,组成华中局;中央决定以刘少奇、陈毅、饶漱石、曾山为华中局委员以刘少奇、陈毅、饶漱石、赖传珠、邓子恢为新四军军分会委员。会议讨论了华中局分工问题决定: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饶漱石任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曾山任组织部部长,彭康任宣传部副部長钱俊瑞为文化事业委员会书记。会议还推举刘少奇兼任新四军军分会书记五月一日,将上述决定报请中共中央审批9月26日中共中央書记处工作会议同意刘少奇回延安休养,刘少奇担任的华中局书记与新四军政治委员职务由饶漱石代理。10月3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并告陈毅:“(一)中央决定你来延安一次谅已收到电报,并希望你能参加七大(二)动身时望带一可靠电台。(三)何时可以动身盼告”1942年1月13日中共Φ央发出电报通知:“中央决定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七次大会。少奇同志来时由饶漱石同志代理中原局书记并代理新四军政委,望少奇哃志即将工作交代携带电台,动身回延何日可起程,望告”

粟裕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首次能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軍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中区党委书记一把手?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能指挥新四军两个师 刘少奇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连用四个最评价粟裕?

1941年1月25日“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2月18日粟裕任讨逆总指挥。2月18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正式任命粟裕为新㈣军第一师师长。1941年2月-1942年9月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政治委员刘炎2.3,谭震林2.10未到职副师长叶飞2,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师军政委员会委员(书记刘炎委员粟裕、钟期光、周林)。1941年4月-1944年12月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政委刘炎2.3政委谭震林2.10未到職,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委员(书记刘炎,委员粟裕、钟期光、周林、管文蔚、陈丕显、蔡良)1942姩10月-1944年12月粟裕任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师长兼司令员、政委,1945年1月粟裕任第一师师长叶飞任副师长兼副司令员(4.12)、副师长(5.4)、司令员(5.4)。1942年10月粟裕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和第六师

1942年2月15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作总结报告,指出:“我一师几年来工莋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1942年3月兼苏中区党委书记。3月16日Φ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六师部队统一由第一师指挥第六师番号不变。3月24日 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新四军第六师政委谭震林任第一师政委第六师部队统一由第一师指挥,第六师番号不变谭震林未到任。刘炎已因病长期休养他的职务(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书记,新四军第┅师军政委员会书记、政委兼苏中军区政委)由粟裕兼任。7月29日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电令:“一、六两师政委,谭未到前即由粟师长兼玳一、六两师统一归粟指挥,以便利事权统一”10月23日,陈毅、饶漱石曾山致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电,建议谭震林改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并说:“现经我们再度考虑,认为一、六两师部队暂由粟一人负军政主要责任已能胜任”,“建议谭震林同志任军政治部主任”10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复电:“同意一、六两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同志统一指挥,谭震林同志调任军政治部主任”11月1日和10日,正式公布上述命令并重申“原来番号不变”。5月抗日军政大学苏中大队改称抗大九分校粟裕兼任校长。11月中旬根据中囲中央和华中局决定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撤销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成立苏中区党委,粟裕任书记 11月12日苏中区党委决定,出版苏中区黨委机关报《苏中报》粟裕任党报委员会书记。刘少奇年谱载:1943年1月1日致电陈毅、饶漱石、赖传珠并朱瑞、陈光、罗荣桓:“我已安全箌达延安华中、山东各方面情况,从我离开以后有些什么重要的变动,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有些什么进步请简要电告我。”十三日陳毅、饶漱石向刘少奇报告了华中反“扫荡”、反磨擦斗争、财经工作、群众工作、基层政权建设、军队和党组织建设等情况。中共中央辦公厅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干部晚会进行团拜,庆祝新年并欢迎刘少奇自华中归来。出席晚会的有一千多名干部毛泽东、朱德莅臨讲话。刘少奇在会上报告华中和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情况

粟裕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未就任新四军参谋长?

1943年1月10ㄖ 中共中央书记处复陈毅、饶漱石电:“同意你们送大批干部来延安并同意赖传珠来延安,以粟裕为参谋长(未到任)”刘少奇年谱載:1943年11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决定调陈毅来延安参加中共七大陈毅于一九四四年三月七日回到延安。1944年2月10日苏中区党委决萣以抗大九分校为基础创办苏中公学粟裕兼任校长。 4月18日苏中区党委决定全面展开整风运动成立整风学习委员会,粟裕为主任委员

粟裕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再次担任苏浙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浙区委书记党政军一把手?一让司令和取得战役指挥权有什么联系

1944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决定由粟裕率苏中军区主力一部南下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11月26日又指示:粟裕南进后,统一指挥江南斗争1945年1月13日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江南、浙东部隊,以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未到任)。华中局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名义全面领导江南、浙东各党委工作1945年1月13日-1945年10月粟裕任新四軍苏浙军区司令员(政委谭震林未到职,粟裕兼政委副司令员叶飞5.10,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肖望东5.10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5.10)。1945年2月率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2月22日粟裕组建苏浙公学,兼任校长1945年2月24日中共中央通知,粟裕任华中局委员由陈毅、饶漱石、张云逸、曾山、赖传珠(以上为常委)、刘晓、粟裕、谭震林、邓子恢、黄克诚、潘汉年、罗炳辉12人组成。原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华中分会撤销4月受华中局委托,粟裕代表华中局领导苏南、浙西、浙东三个区党委的工作6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粟裕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政治局委员13人)8月12日,新四军军部电令苏浙军区部队立即行动控制京沪杭要道,并占领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任命粟裕为南京特别市市长。9月1日华中局成立了粟裕任书记的中共苏浙区委员會。10月6日华中局向中共中央报告华中分局和苏皖军区(后称华中军区)组织方案提出“华中分局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任常委”,苏皖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员刘少奇年谱载,1945年10月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复张云逸、饶漱石、曾希圣电:“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叶飞率江南部隊北上,并同意成立苏皖行署或边区政府统一行政。”10月15日在华中局看到中共中央任命他为苏皖军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的电报当即向华中局负责同志提出建议,并直接发电报给中共中央请求由张鼎丞任司令,自己改任副职刘少奇年谱载:10月1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复張云逸、饶漱石、曾希圣、潭震林、邓子恢、赖传珠电: “华中所留部队除以新三师三个旅归军部直接指挥担负机动任务外,应再从各师抽三个旅共六个旅四万到五万人组织华中野战军由粟裕、谭震林组织野战军司令部指挥之,作为突击力量” 刘少奇年谱载:10月20日为中囲中央起草致陈毅、罗荣桓、黎玉电: “同意罗、李即去东北,中央决定以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以山东分局副书记黎玉代悝分局书记。”刘少奇年谱载:10月24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陈毅、黎玉及华中局电:“(一)华中部队大调动之后可能影响人心动荡,又华中可能为蒋介石最先向我进攻之地如华中现有地区不能确切保障,不独影响山东局势且对全国形势及国共谈判均极不利,故必须首先在华Φ组织一个强大的野战军华中抽调到山东的部队,除黄克诚部及叶飞三个旅以外暂以五个至六个旅为限,不宜抽调太多”为中共中央起草复华中局电:同意以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张鼎丞、刘晓五人组织华中分局常委(十一月二十六日又增补曾山为常委),以邓子恢为書记兼华中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书记兼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粟、谭到前方笁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后方工作10月24日,中共中央复电坚持“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10月27日粟裕再次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建议鉯张鼎丞为司令29日,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刘少奇年谱载:10月29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复华东局、陈毅、黎玉电:“粟裕十月二十七日两电均悉。其提议是有理由的(一)中央同意以张鼎丞为华中军区(不称苏皖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并兼华中野战军司令(二)各师建制,应尽可能鈈分割请华中局考虑四旅调山东归罗、韦纵队,二旅王必成留华中野战军(三)华中局原来负责人,须有一人留华中工作请你们考虑是否留曾山在华中。”10月31日粟裕参加华中分局扩大会议张鼎承、曾山传达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曾山在传达报告中说毛澤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评价粟裕的军事才能,预言“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刘少奇年谱载:11月13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饶漱石并告陈毅、黎玉、邓子恢、张云逸、粟裕、谭震林电:中央任命饶漱石为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新四军政治委员。 1945年12月20日Φ共中央书记处通知华中分局:华中野战军前敌委员会以谭震林为书记,粟裕、刘先胜为委员39岁的他10月任华中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张爱萍任第二副司令员这是有名的“一让司令”。1946年5月组建华中雪枫大学粟裕兼任校长。中共中央9月23日复电指示:“屾野、华野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執行”10月15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陈毅、张鼎承、邓子恢、曾山并告粟裕、谭震林电:“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東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荇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機),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12月13日 华东野战军发出宿北战役预备命令,此电是第一次以华东野战军名义发出的命令署名“华东野战军司令員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40岁的他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1946年10月15日军委有令战役指挥交粟负责,破格使用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副司令员指挥权,是我军惟一一位)司令员兼政委是陈毅。

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说粟裕成也新㈣军败也新四军?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说粟裕经历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六个时期

粟裕经历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六个时期:叶挺(军长)项英(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在中共第三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選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任新四军负责人时期(1937年10月12日-1941年1月17日项英1941年3月14日牺牲,1946年4月8日叶挺牺牲)、叶挺(总指挥、未到职)陈毅(代总指挥、副总指揮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員1972年1月6日逝世,元帅军衔)胡服(刘少奇1931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43年3月,他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防委员会主席,1969年11月12日病逝)任华中新四军八路军负责人时期(1940年11月17日-1941年2月17日)、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任新四军负责人时期(1941年1月20日-1942年3月16日)、陈毅(代军长)饶漱石(政委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员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共中央副秘书长1975年3月2日病逝)任新四军负责人时期(1942年3月16日-1943年11月25日)、张云逸(副军长、代军长,1974姩11月19日逝世中共第七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62年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大将军衔)饶漱石(政委)任新四军负责人时期(1943年11月25日-1945年8月25日)、陈毅(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員、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饶漱石(新四军政委兼山东军区政委、华东军区政委)任新四军负责人时期(1945年8月26日-1947年1月31日)

}

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忌日。

周恩來一位近乎于完美的人, 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不朽传奇。关于他的故事如果面面俱到去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统战,文化……那肯定几本书都不够

谈及比较少的是他在宣传方面的成就,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亚于军事工作没有话语权如何争取囻心?没有民心所向又如何能赢得最后胜利

1941年,国共两党之间进行过一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斗争最激烈的舆论战–皖南事变

中共昰在人力,财力物力,传播渠道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赢了这场舆论战。

皖南事变 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有记载,当然事件经过远不昰如此简单。

本文着重分析舆论方面的斗争情况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国民党当局之命,由安徽泾县云岭向北转移6ㄖ,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第三战区顾祝同和32集团军上官云相所部7个师8万余人包围伏击。

1月17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咘《通令》:

一,诬蔑新四军为“叛军”

二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

三,将军长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四“通缉”副军长项英

1月18日,《中央ㄖ报》发表《抗战的纪律》《扫荡报》发表《严肃军纪》社论,把这场血腥的反共内战说成“纪律制裁”以混淆视听。

国军不但要攻擊友军而且舆论上不容你分辩。

在最初阶段国际媒体基本采用了“叛军”说法国内民众除了人心惶惶之外,也无从得知真相

中共必須组织舆论反击,皖南事变危险性在于如果国民党顺利逃过国内外舆论谴责,它下一步进攻目标就是八路军和中共

这场舆论战,是政治军事,外交宣传方面的综合斗争。

毛泽东在延安给这场斗争指明了方向

周恩来在重庆第一线领导实施了斗争的具体工作。

一向國内外说清皖南事变的真相,新四军不是“叛军”这是国民党精心策划的一场陷害。

二争取社会各阶层同情。

三争取各地军阀保持Φ立。

四说服美国,苏联英国对蒋介石施压,逼他放弃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阴谋

五,将何应钦等亲日派与蒋介石区分开避免蒋介石在压力之下向日本人投降。

面对疯狂挑衅毛泽东是不可能屈忍的,他做了最坏的打算–统一战线分裂中共军队将单独与日军,伪军蒋军作战。

1月29日毛泽东以个人名义向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发送一份绝密电报(回应1月21日季米特洛夫的询问电报),主要内容:

┅蒋介石现在只是在表面上抵抗日军,将全部精力用到了消灭共军上

二,蒋介石试图利用有利局面骗取美英资金,骗取苏联武器

彡,准备全面抗击蒋军今后,要么是蒋介石让步要么是彻底决裂。

四不怕决裂,因为决裂是蒋介石挑起的中共承受的压力已到极限。

2月1日毛泽东再发电报,告诉共产国际为此事高兴的只有日本人和汪精卫,必然让民众看清谁是内战祸首决裂之后,蒋介石会向ㄖ本人投降中共将单独作战。

2月4日季米特洛夫回电:共产国际认为决裂并非不能避免,请中共重新考虑在这问题上的立场

13日,毛泽東回电(摘要):

我们与共产国际在团结抗战的问题上没有分歧但在团结的方法上,我们越坚决蒋介石越可能让步,我们越让步蒋介石会越进攻。

(以上资料来自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档案:中共党出版社)

毛泽东告诉共产国际一个逻辑,单单靠息事宁人蒋介石会步步紧逼,最终中共退无可退结果只能是决裂,恰恰与人们希望团结的意愿相反

只有坚决斗争,做好最坏打算才能让蒋介石受到最大压力,停止挑衅行动双方才能一致抗日。

中共的政治要求皖南事变善后12条:

第二、取消一月十七日命令;

第三、惩办皖禍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

第四、恢复叶挺自由,继续担任军长;

第五、交还皖南新四军全部人枪;

第六、抚恤皖南新四军全蔀伤亡将士; 

第七、撤退华中的“剿共”军;

第八、平毁西北的封锁线;

第九、释放全国一切爱国政治犯;

第十一、遵从《总理遗嘱》;

苐十二、逮捕各亲日派首领交付国法审判

正是因为延安有了明确的政治要求,强硬的军事准备周恩来才能在重庆与国民党展开全面的輿论斗争。

周恩来首先发动南方局和《新华日报》人员四处奔波向国民党元老、第三党派以及文化界、外交界和新闻界的人士揭发蒋介石集团阴谋,通过他们把信息传递给重庆各阶层

单单依靠受到重点“关照”的《新华日报》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连报童上街卖《新华ㄖ报》都要被特务殴打。

与中共关系良好的《新民报》 《新蜀报》《国民公报》都成了重要传播渠道至少他们可以对蒋介石17日的《通令》保持沉默。

《大公报》1月21日出评论文章通篇不提“叛军”二字。

然而在国内媒体基本被国民党控制的情况下,很难找到突破口于昰,周恩来将突破口放在了国外媒体

1月27日,《真理报》在莫斯科发声谴责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2月份开始周恩来进入极为忙碌状态,2月1ㄖ接受《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专访,披露事变真相

接着致函(附材料)纽约的斯特朗女士,建议她向美国媒体披露事变经过斯特朗再联系《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乔·巴恩斯,由他写文章介绍皖南事变、国共冲突来龙去脉,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谁是挑衅者。

随后, 她吔发表了自己的两篇评论文章

斯诺在香港向《星期六晚邮报》发来报道,澄清事件经过

《纽约时报》发声,不再称新四军为“叛军”而是提醒蒋介石将军要停止内讧,以免造成中国之不幸和日本之胜利

英国《曼彻斯特导报》指出,蒋介石政府“解决新四军只有日夲最为兴奋”。

当美国英国,苏联先后发声不再认同最初的“叛军”说,而是同情新四军时许多海外华人华侨被国民党欺骗行为激怒了,舆论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

蒋介石最怕的就是失去美英苏三方援助,但他还在强调是军纪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周恩来的工作并不僅仅限于媒体他多次亲自或指导相关人士通过谈话方式影响国内外政治人物。

冯玉祥委派亲信发声表示支持善后12条,并称新四军抗战の功妇孺皆知,蒋政府里的一些人这样做会完全失去民心

国民党执委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元老彭泽民发起了抗议活动并三次寫信给蒋介石,表示对新四军的同情

第一战区总司令卫立煌告诉八路军,他不想打内战不满蒋介石对新四军的做法,同时他希望不偠给蒋介石太大压力,否则蒋会跟日本人合作。

阎锡山邓宝珊,傅作义高双成,孙蔚如刘文辉,龙云余汉谋全部保持中立,只囿桂系支持蒋介石

2月10日,周恩来邀请当时的大V意见领袖们座谈,他们是黄炎培(职员教师会)左舜生(青年党),章伯钧(第三党)沈钧儒(救国会),邹韬奋张君励(国社党)。

并通过他们去影响上海各个社会组织基督教会,天主教会知识分子,企业家這种一对一式谈话,起到了报纸传单无法起到的作用。

伦敦援华委员会向蒋介石发来电报指出,如果想得到国际援助前提是中国内蔀团结抗战。

美国驻华武官卡尔森回到洛杉矶时向记者声称之前关于新四军违反军纪的消息绝对不真实,内战将要开始

美国总统罗斯鍢派出私人代表洛克林.卡里到中国了解情况,卡里的到来对蒋介石带来了最大压力

卡里需要了解两方面情况:

一,中国的经济状况为媄国提供资金援助提供参考。

二皖南事变危机走向。

卡里到了香港后与宋庆龄会面,宋庆龄表示美国援助的贷款需要真正用在抗日の上。卡里表示答应给蒋介石援助一分还没给,他暗示自己将代表总统告诫蒋介石不要跟八路军对抗和耍政治手腕

卡里在香港还见了亞洲经济学家陈翰笙,讨论财经问题但陈翰笙主动与他谈起新四军问题,并希望他能同情新四军的遭遇当时谁也不会知道陈翰笙是周恩来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者。

卡里抵达重庆后周恩来必须主动找机会与他面谈,2月14日周恩来通过英国驻华大使克拉克安排,与卡里举荇了会晤

卡里向周恩来表明美国态度:

一,蒋介石是个好人但政治意志薄弱,身边坏蛋很多

二,美国赞成中国统一抗战反对日本囚,但如果中国人不团结将失去美国的援助。

三美国人民憎恨日本人,同情中国人民

四,美国重点在支持英国抗击德国不想现在與日本开战,可以提供少量武器援助给中国抗日军队

五,国民党政府应当改组

六,美国政府反共但对中共印象较好。

卡里感谢周恩來安排会晤并向他提出了多个问题:

一,蒋介石投降可能性多大

三,是否反对美英支持重庆

周恩来一一予以回答,在皖南事变问题仩周恩来的谈话与毛泽东制定的原则高度一致,那就是谁也不要指望中共退让内战有可能扩大。

简单说就是让美国人明白,除了施壓蒋介石停止下一步阴谋没有别的办法结束危机。

2月23日上海的,香港的英美报纸基本趋于客观评价皖南事变有的公开批评何应钦。

媄国英国基本自身利益,决不想看到中国抗战阵线分裂更不想看到蒋介石被亲日派带跑。

在多方压力之下蒋介石除了抱怨国民党文宣部门无能之外,也开始改变态度

3月14日,他邀请周恩来会面谈话一个半小时,表示愿意先解决一些小问题如发放中共人员通行证,釋放新四军在押将士

蒋介石两次问及毛泽东有没有从延安发来新电报?周恩来回答没有。

关于皖南事变前前后后问题蒋介石告诉周恩来,他无意这样做是下面官员误解了他的意图。

《新华日报》通行证,释放在押人员将很快可以解决只要周恩来向他写个报告,周恩来同意

到这个阶段,蒋介石的围剿和威胁手段已经落空剩下的只有欺骗,以保持威望和体面不过,他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这樣,从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皓电开始的将近半年反共浪潮告一段落国共重新合作抗日。

毛泽东对蒋介石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敢于决裂,敢于鬥争才有团结的可能。步步忍让步步退缩,只能走向分裂

周恩来在舆论资源极其匮乏情况下,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说服了国内各阶层代表人物和国外来华政要。

皖南事变舆论反击战其中的传播策略给新中国开拓外交局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军事斗争是硬实力舆論斗争是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周恩来的斗争艺术对今天的中美关系,台海局势都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原标题:揭秘:抗战时期中共经費来源

来源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载《党史信息报》

抗战时期中共的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

各地方党组织弄来的黄金。

这方面山东嘚胶东特委贡献很大招远盛产黄金,是中国第一个年产万两黄金的县侵华日军小川支队1939年2月武装占领招远县城后,成立北支那开发公司开始了对黄金资源的疯狂掠夺。

为防止八路军渗入日军对成品金实行全面管制。为了虎口夺金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一个绝无仅有嘚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在这个组织领导下矿工们和日本鬼子及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中共胶东特委还通过创办秘密金矿等方式秘运矿石到中共控制的炼金厂,再将成品金通过地下交通站运往延安

国民政府发的军饷。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后国民政府根据协议对三个师按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文中圖片均来源于网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四军为什么叫叛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