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具有的特质的人

拥有“最强大脑”的人,如何才能成为创造性人才?_新华每日电讯
拥有“最强大脑”的人,如何才能成为创造性人才?
日 12:07:4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5版
【字号 】【】【】【】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赵琬微 苑苏文 姬少亭)在“Dr.魏”的背后,还有一个专家团队和评分体系。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楼上,记者见到了专家团首席顾问刘嘉教授,请他解密《最强大脑》项目的幕后故事。
直面争议:“周玮是真的天才”
  在节目中,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玮曾被鉴定为“智障”,其表演超强心算能力引发质疑。对此,刘嘉说,专家团队对他的数学能力有把握,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可言,节目中展示的只是他数学能力的冰山一角。
  刘嘉介绍,周玮到北京后,实验室对他进行了系统化的行为测量和对大脑结构、功能的磁共振扫描,发现他的大脑没有任何损伤,运算能力极强。“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最强大脑,但是最强大脑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卑微的个体。”刘嘉说,当他拿到大脑功能图像后,就肯定地告诉江苏卫视这个选手没问题,并特意写了这样一段注脚。
  “这个小孩是真的天才,可惜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早一点被发现、训练好了,可能成为一个密码学专家,或者像陈景润一样研究数论。”刘嘉说。
17页独创题目测试“智力指纹”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自信对节目的科学性心中有数。“我的角色是保证节目的科学性,这对我来说很简单,属于科普的范畴。”刘嘉说,在节目录制之前,科学顾问团队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心理学的智力模型用于《最强大脑》节目,整个评估体系的根基来自于Cattell-Horn-Carroll(CHC)智力模型。专家团对每一个项目的难度进行评分,但包括“Dr.魏”在内的所有嘉宾,都有权自己打分。
  选手确定项目前,需要面对一份长达17页的智力测试。记者看到,这份测试题的题目共有58道,内容可谓“千奇百怪”,包括:是否能记住中国的火车线路图,并且回忆出北京到成都的所有线路;是否可以在1分钟之内说出30个能够描述“山”的形容词;是否可以只通过说话人的声音来测算出他与你的距离和方位;是否能立刻反向背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句诗等等,涉及对通用智力、习得性知识、加工速度、感知运动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测评。根据每个选手的能力测出的“智力指纹”,顾问组推荐他从事的项目。比如,填字格的女孩有很强的推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盲拧魔方的选手,有很强的推理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运动能力等。
我们该如何看待“天才”
  刘嘉说,他参与节目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发掘自我。
  他表示,我们对待天才的理解是存在一些误区的,天才并不是“全才”,而且他的才能需要后天训练才能展现出来。比如“超级找茬王”郑才千的魔方挑战表演让大家瞠目结舌,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完成这个项目。正是在专家挖掘出他在视觉上的超常能力并告知他破解魔方墙的方法之后,他通过自我挑战与练习,最终在节目上才完美地展现了他的最强大脑。
  刘嘉说,希望能通过研究发现并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曾有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也许有人认为,考上清华北大,在高考中胜出的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其实,高考等考试仅仅测量了“智商”,还远远不够。成为天才的必要因素还包括天才人格特质,如抗压、情绪管理、持久性、创造力等多方面,并不仅仅是一个智商就够了。这也是很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几年后“泯然众人”的原因。
  刘嘉指出,我们也许应该反思一下,身边有没有和周玮一样被埋没的天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怎样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多道理很简单,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但一直到老未必能做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很重要.勤奋好学,专注,刻苦钻研,爱生活,爱自然,能包容和理解差异和不同,好奇心,怀疑,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议论文阅读附答案
作者:飘零书生604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什么?
3.选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
5.你认为自己是否拥有创造力?为什么?
1.引起下文。
2.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经常保持好奇心……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
文章录入:飘零书生604&&&&责任编辑:Gaoge&
请输入关键词直接搜索没有什么天才,非凡的创造来自于普通人的思考
让我们来看看“创造力的终结”,这个说法并非耸人听闻。“创造力”一词产生的历史不过百年。现在是时候停止使用它了。生活在 20 世纪的人们经常听到关于“创造力”的谈论,这一现象将在 21 世纪结束。“创造力”还未死亡,但行将终结。1926 年,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德创造了该词。“创新”75 年后,该词成为了人们创造出的 7 万个单词之一,并成了一种流行假说的代名词:那些通过刻意不去思考某个问题、直到突然戏剧性的获取了某种“洞见”而解决问题的“天才”能够创造出新事物(这个创造的步骤被称为“孵化”)。其中最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据说是莫扎特说的一段话:“当我可以完完全全做我自己,并且心情愉快时,想法就如泉涌般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旋律在脑子里就已经完成了。当我把这些想法记下来时,它就已经是成型的作品,而且和我之前的想像没有任何差异。”因为长度问题,我对这段话进行了删改。它第一次出现在 1815 年莫扎特写给德国《音乐通论期刊》的信上,随后又出现在多处,包括 Jacques Hadamard 的《数学家的思想》(1945 年)、Philip Vernon 主编的《创造力》(1976 年)以及 Roger Penrose 的《皇帝的新思维》(1989 年)。这段话直到现在依旧流行:2015 年,至少有一本书和一份期刊引用了这段话。但这段话并不是莫扎特写的,它也没有描述莫扎特是如何创作的,而且这一点早在 1856 年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因为莫扎特的传记作者 Otto Jahn 证明了这段话是伪造的。那么为什么人们写到创造力时还一直引用这段话,就好像这段话并非伪作?因为实在没有其它可以引用的材料了。心理学家们在过去将近 100 年中一直想证明这个创造力假说。证明的结果最多也是良莠不齐的。1920 年代,斯坦福大学的 Lewis Terman 测试了 168000 名儿童,将他们分布在“从白痴到天才”的标度上,试图证明普遍的遗传优势,即“天才”的存在。他确定了其中 1500 名“天才”,跟踪他们一生的成就。一些人做了些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拍电影,但很多人也并不是这样的。那么被 Terman 拒绝的那些“非天才”呢?其中的两个人——William Shockley 和 Luis Alvarez ——获得了诺贝尔奖。Terman 的结果很典型:所有其它通过衡量“天才”来预测人们未来成就的努力都失败了。“孵化”,或者说通过不思考问题而解决问题这一课题被广泛研究。1970 年代,伯克利大学的 Robert Olton 花费了大量时间证明它的存在。在一个实验中,他让 160 名受试者猜谜语。他让一些人中途休息了一会,其他人则继续工作。中途休息似乎没什么作用。Olton 不得不总结道:“没有明显的孵化的证据。”他还补充说:“目前没有哪个声称证明了“孵化”过程的研究经受住了独立研究者重复试验的考验。”还有关于“洞见”,也就是瞬间形成的解决方案是否存在?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 Karl Duncker 是第一批研究“洞察”的学者之一。在他最著名的那项实验中,他给了受试者一盒大头钉和一包火柴,要求他们将一根蜡烛固定到墙上作为阅读光源。解决方案是将装大头钉的盒子用大头钉固定到墙上——把它视为托住蜡烛的装置,而不是装大头钉的盒子。能把装大头钉的盒子看作托住蜡烛的盒子,就被视为具有“洞察力”的表现。Duncker 要求受试者们边想边说,他发现解决方案是逐渐出现的,而不是立刻出现的:每个发现这个解决方案的人们刚开始都想用大头钉做一个平台,后来才发现装大头钉的盒子才是更好的装置。这些实验虽然只有几百个,但却很有代表性。可能根本没有创造力这样的东西。但是 Duncker 的实验奠定了另一个假说的基础:杰出的解决方案都来自用寻常思维方法的平常人。费城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 Robert Weisberg 对此总结道:“虽然创意的想法和产品有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创新来源的工具可以很普通。”“普通的思考”看起来比“创造力”更能描述人类的创造性行为。莫扎特的天才异于常人,但是他也并非通过魔法进行创作。他画出谱曲的轮廓,再进行修改,也经常受阻。那些伟大的作品并不是通过泉涌般的思路创作出来的,也不是不弹奏乐器凭空出现的,更不是一气呵成的。他的能力和专长成就了他的速度,但是他的作品完全是通过努力工作创造出来的。这一点在其它创造性领域同样适用。康定斯基(Kandinsky)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看起来似乎是一蹴而就,但情况绝非如此,像《白边系列》(Painting with White Border)这样的作品至少有过 21 幅草稿和 5 个月时间来完成。莱特兄弟也不是一步飞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他们先是在1899 年做了一个风筝,1900 年在风筝的基础上做出一个滑翔机,1901 年又进行了微调,1902 年对滑翔机再次进行改良,最终在 1903 年给他们的滑翔机设计增加了螺旋桨,才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爱因斯坦作为天才的代表人物,甚至也不认同发现是“突然”造访的,当描述自己在提出相对论前如何解决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时,他说,“我是一步一步被引到这个结论上的。”只有跟随其他人的脚步继续前行,才会发现奇妙的新天地。这是与“创造是一人之力,普通的思考人人皆有”这一假设的另一不同所在,并且似乎更为准确。爱因斯坦跟随的“其他人”包括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和格雷戈里奥•里奇-库尔巴斯托罗(Gregorio Ricci-Curbastro)。牛顿就这个观点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只是因为我是站在的肩膀上。”他站在了他人的肩膀上是指他借鉴了乔治·赫伯特的研究成果,而乔治·赫伯特则是跟随罗伯特·伯顿的步伐,顺着这个链条下去出现的还有 Diego de Estella、索尔兹伯里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y),以及伯纳德(Bernard of Chartres)。“巨人”这个词在他的表述里既是谦虚又是赞美。如果每个人能够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上,那其实不存在什么“巨人”,只是“人”而已。巨人跟天才一样,只是神话。
非凡的创造来自于普通人和普通的思考这一观点,近来变得更加流行了。在《点子工厂:贝尔实验室的历史》一书中,Jon Gertner 曾纠结于“伟人 VS 仆人”这个命题,最终他得出结论,认为创新需要二者兼具。Walter Isscon 在他的最新畅销书《创造者》中描述计算机的出现时,发现自己不得不讲述许多人的故事,而不是某一个人。而 Steven Johnsonzai 在他的新书以及 PBS 电视节目《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中,同样反驳了“天才无从解释”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集体协作网络的成果”。这是个重要的转变。由于人口的增长,这个时代问题也越来越多。在一个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造的时代,我们正丢弃“创造力”的神话,形成对如何创造的更好认识。我们并不具有同等的创造力,就像我们并不会同等擅长做所有事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其实更接近于莫扎特,而非相反。我们都能够创造,我们都能够有所作为,并且我们应该如此。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阅读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阅读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阅读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培养创造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