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 要:关于数学素养,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MA”课题组(1997)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5年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关于数学素养,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MA”课题组(1997)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方面的稳定属性。朱德全(2002)认为数学素养的生成是个体在已建立数学经验基础之上对数学感悟、反思和体验的结果。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具有以下五点数学素养:①懂得数学价值;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③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数学交流;⑤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中国论文网 /9/view-6906492.htm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1   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养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从而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以及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可是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不是一件简单就能实现的事情,对知识的掌握到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还要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进行加工、分析、提炼数学问题,结合日常生活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例如《田忌赛马》,“田忌赛马”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也是数学教育中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思维活动。可是数学应用意识的特点是隐性的,它比数学知识更抽象。而“田忌赛马”的内容都是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呈现出来,非常直观,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受,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充分体验数学思想,并形成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数学应用意识,最终达到掌握运用的目的,感受并学会运用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二、体会数学问题的内涵,培养数学思想与方法   在认知心理学方面,思想方法对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培养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见数学的灵魂与核心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它蕴涵在具体的数学知识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沟通问题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最好体现,因此,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够真正长期起作用,并让其终生受益。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1、假设思想   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是从猜想开始的。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例《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90°、45°、45°;90°、30°、60°)的内角和是180°,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加以验证。   2、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例如《曹冲称象》中的等量代换,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发现者数学家帕斯卡,以及他的推理方法就是运用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由长方形的内角和得出,如图:   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2=180°, 任何直角形都可以看做是长方形的一半,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如图:   得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 ― 180°= 180°,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3、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把一个实际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并从中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应当指出,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例《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到最短的两条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学生不难发现任意就已经包括最短的两条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以及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可能是多少?发现:两边之差〈 第三边的长度〈 两边之和,让学生抽出数学知识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探索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构,从可行方案中寻求最优解法。   三、树立用科学的态度学习数学,渗透数学文化价值   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是数学文化的精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生动的问题情境,营造思考、研讨、探究的气氛,有利于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拓展内容结合教材正文内容,介绍了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充分利用教材中“你知道吗?”的教材资源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985年发现的莫比乌斯带,机器上的传动带及录音机的磁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这样就不会只磨损一面了。还有《三角形的分类》中的韦恩图,充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些都渗透了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 毕达哥拉斯   相信这是我们教育者所有努力的初衷。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素养提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