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国文课与蔡英文称大陆打压台湾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

【香港】台湾的国文课与大陆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_教育_易房网
台湾的国文课与大陆的语文课有什么不同?
作者:admin
授课方式,所选篇章,意识形态,学生接受程度等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 -----------------------------------------------------
授课方式,所选篇章,意识形态,学生接受程度等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网友回答: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网友回答:
我没有上过大陆的语文课,故只能从自己的经验推断!首先,以古文的选择上,台湾偏重于诗词曲,与台湾相关的古文。现代文学,则以居住台湾的作家的文章或较无政治色彩的大陆作家收录较多?例如鲁迅与胡适,台湾偏爱胡适,而大陆偏爱鲁迅?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
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你的孩子是&陀螺儿童&吗?透
Angelababy生子后首现身 黄晓明带着小海绵出院
戴上它 你就是这个屯儿最奢华尊贵的女人
名侦探柯南剧情崩坏!小五郎美妻遭袭拍变态影片
《圆桌派》收官 文化节目聚拢高品质观众
摩拜回应押金退还未及时到账:安排专人负责
奇葩!日本男子挑战1天自己做泄21次 后果超惊人
方圆主演电影获得中国金鸡百花奖
友情链接、商务合作QQ:国大陆与台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大陆与台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
上传于||文档简介
&&陆台语文教学比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我国大陆与台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作者: 收集于网络
我国大陆与台湾阻隔多年,虽然由于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不同,两地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规范和要求有较大差异,但两地又毕竟同根同种,同文同语,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两地的语文课程文件都反映了对中国人学习汉语文基本规律的认识,因而又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台湾自1968年就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比大陆早14年,其课程文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理念对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陆;台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文件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10 0040 44
我国大陆自1986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先后三次颁布了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又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大陆《标准》)。我国台湾自1968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并颁布了《国民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和《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其后相继于1972年、1983年、1985年、1993年、1994年对该文件进行了修订。2000年又以“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公布了《国民中小学国语文课程暂行纲要》,2003年1月又修订为《国民中小学国语文课程纲要》(以下简称台湾《纲要》),拟于2004年在台湾国民中小学全面实施。本文主要对我国大陆《标准》和台湾《纲要》进行比较,借以分析两地语文课程文件的同异,揭示两地对汉语文教学规律的共同认识,探讨台湾课程文件对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两地课程文件的结构框架比较
大陆《标准》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部分和“附录”构成,台湾《纲要》主要由“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实施要点”等五个部分构成。详细情况参见表1。
表1.我国大陆《标准》与台湾《纲要》框架结构对比图表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一阶段(1-3年级)
第二阶段(4-6年级)
第三阶段(7-9年级)
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
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欣赏、表现与创作
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表达、沟通与分享
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规划、组织与实践
运用科技与资讯
主动探究与研究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纂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两地语文课程文件的结构框架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设有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项目,不同之处在于大陆《标准》提供了三个“附录”并且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台湾《纲要》则设立了“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项目。“十大基本能力”是台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个体发展、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的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能力指标正是这“十大基本能力”的细化分解。
二、&&&&&&&&&&&& 两地课程文件的内容比较
1、相近之处
两地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规范和要求的相近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充分认识语文的重要性。大陆《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台湾《纲要》也指出:“语文是沟通情意、传递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教育应提升学生思辨、理解、创新的能力,以扩展学生的经验,并应重视品德教育及文化的涵养。”“语文是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根底,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2)将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目的。大陆《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3]台湾《纲要》提出:“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即“培养学生具备:聆听、说话、阅读、作文、注音符号应用、识字及写字的基本能力。”[4]
(3)对语文课程提出分段目标。大陆《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阶段目标’。”[5]台湾《纲要》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教育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这三个学段提出阶段目标。
(4)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大陆《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6]台湾《纲要》同样提出:“以学生为主体”,[7]“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充分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8]“教材设计应就学生注音符号及文字应用、聆听、说话、阅读、作文、写字等能力作全程规划。”[9]
2.不同之处
(1)基本理念方面。大陆《纲要》认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0]台湾《纲要》则指出: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11]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重在功用性;素养则指的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也就是说,大陆《标准》的基本理念,除同台湾《纲要》一样注重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注重开发语文课程的非实用功能。
(2)课程总目标方面。大陆《标准》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加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12]在所列举的10项总目标中,1-3项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确定的,4-5项是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提出的,6-10项是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台湾《纲要》的总目标也有10项,但它们是从“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来的。其中1-2项是从“人与自己”的角度提出来的,3-7项是从“人与社会”的角度提出来的,8-10项是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
(3)分段目标方面。大陆《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台湾《纲要》则将九年义务教育区分为三个阶段。与此同时,大陆《标准》主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阶段目标;台湾《纲要》则从“注音符号应用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阶段目标。总的说来,大陆《标准》比较注重语言积累,强调量的铺排,在“识字”、“默读”、“背诵”、“课外阅读”、“作文”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13]“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14]“背诵优秀诗文80篇”;[15]“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16]“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17]台湾《纲要》则比较注重质的追求,注重语文内涵的挖掘,并且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如在阅读能力方面,提出:“能经由朗读、美读及吟唱作品,体会文学的美感”;[18]“能灵活应用各类工具书及电脑网络,汇集资讯,组织材料,广泛阅读”。[19]在写作能力方面提出:“能练习利用电脑编印班刊、校刊或自己的作品集”;[20]“能主动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21]台湾《纲要》要求“美读及吟唱”,“主动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就比大陆要求“诵读”、“写日常应用文”更能体现语文学习的本质。
(4)教材编写方面。大陆《标准》提出了九条教材编写建议,而这些建议都是原则性的,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如第一条“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条“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第三条“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台湾《纲要》除提出教材编纂的一般原则外,还对“说话教材”、“写字教材”、“阅读教材”、“作文教材”等提出详细的要求。即使是一般性的教材编写原则,也都非常详细。如“教材设计应就学生注音符号及文字应用、聆听、说话、阅读、作文、写字等能力作全程规划。第一、二阶段教材之单元设计,以阅读教材为核心,兼顾聆听、说话、作文、识字与写字等教材的联络教学,以符合混合教学的需要,并应在教材(含教学指引、习作)中,提示聆听、说话、作文、识字、写字联络教学及统整教学之活动要点。第三阶段,宜采读写结合及听说结合,双向发展。”[22]总之,台湾《纲要》的教材编写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教学建议方面。大陆《标准》注重多种方法的运用,尤其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台湾《纲要》则重视联络教学与随机教学,并注重教学媒体的运用。如大陆《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2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24]台湾《纲要》对聆听教学提出:“联络说话、阅读、作文教学,利用听说练习、听写听读等练习。并注意听读、听写,进行随机联络教学。”对阅读教学提出:“指导学生了解及使用图书室的设施和图书,能熟练的应用工具书乃至电脑网路,汇集资讯,广泛阅读,以养成主动探究研究的能力。”[25]
(6)教学评价方面。大陆《标准》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6]台湾《纲要》评价的对象则主要是学生,评价目的主要在于“评量其基本能力”。大陆《标准》评价的核心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范围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台湾《纲要》评价的核心则是学生的“基本学力”,其范围除语文基本能力外,还要“兼顾认知、情意与技能等面向”。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标准》对具体教学的评价比较务虚,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而台湾《纲要》则比较务实,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如对写作的评价,大陆《标准》提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27]台湾《纲要》则提出:“作文能力之评量原则,可依阶段能力指标,就创意、字句、取材、内容、结构、文法、修辞、标点等向度,自订量表进行评量。”[28]两相比较,台湾《纲要》的建议易于把握,易于操作。
三、&&&&&&&&&&&& 台湾课程文件对大陆课程文件修订的几点启示
1.课程标准应当走向纲要化
在现代汉语中,“标准”一词的涵义是“衡量事物的准则”,[29]也就是说标准是人们衡量事物所必须遵守的原则;“纲要”一词的涵义是“提纲”或“概要”,[30]也就是说纲要就是某一方面内容的基本要点。两者相比,“标准”具有很大的规范性和规定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照办的;而“纲要”则具有很大的弹性,人们在遵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相关事物做灵活的处理。为了更好地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给地方和学校、教师以更大的实施空间,我们大陆的课程文件应当像台湾一样由“标准”逐步走向“纲要”。
2.前后要求应当一致
2001年《标准》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对语文课程改革作系统设计。这一课程理念在课程的“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唯独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是需要改进的。另外,对语文知识的要求前后也不一致。《标准》在“总目标”、“阶段目标”、“教学建议”等部分,都贯穿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但在评价建议中却提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31]实际上,语法、修辞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应在教学评价中封杀语法、修辞知识。
3.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识字量是衡量语文水平的一个突出标志。
台湾《标准》提出的要求是“能认识中国文字字”,而大陆《标准》只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字”。大陆《标准》应当提高识字量方面的要求。另外,台湾《标准》提出的“美读”、“吟唱”,“主动创作,并发表自己的作品”,“能练习利用电脑编印班刊、校刊或自己的作品集”等等,这本是母语学习的分内之事,大陆《标准》不应墨守成规,但也应提出相应要求。
4.增强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
大陆《标准》在评价建议中的很多方面,往往务虚、空泛,难以操作。语文课程虽然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但对表情达意能力培养的评价还是有客观依据的,如台湾《纲要》从“创意、字句、取材、内容、结构、文法、修辞、标点等向度”对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就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因此,我国大陆的《标准》应当增强其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1][3][5][6][10][12][13][14][15][16][17][23][24][26][27][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3、2、1、3、10-11、11、11-12、12、12.
[2][4](中国台湾)“教育部”.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M].http://www.eje.ntnu.edu.tw/ejedata/ky ing//language-1.htm.8、8.
[7][8][9][11][18][19][20][21][22][25][28](中国台湾)“教育部”.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M].http://www.eje.ntnu.edu.tw/ejedata/kying//language-2.htm.22、1、22、1、7、8、9、10、21、22、23.
[29][3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
本栏目更多导读:你了解台湾地区和欧美等国语文课教什么吗?
暑期开设了DP的新高一衔接课程,不少学生和家长针对语言A部分的中文所讲内容知道的甚少,以为和国内公立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一样,其实有较大区别,不妨一起看下近期网上这篇针对台湾和欧美国家语文课程教什么的文章:
中国台湾:最重视古文的语文课
在台湾,“教育部门”会汇编供中学生统一使用的课本,但不少学校也在采用自编教材。文言文超过白话文比例,一直是台湾语文课本(台称“国文课本”)一大特色。在文言文比例被调低到45%之前(今年9月份又刚调整为45~65%的“弹性比例”),台湾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文言文比例逐渐递增,大约为高一的60%、高二70%和高三80%,其中选自先秦诸子的比例很重。
文言散文集《古文观止》几乎是每一个台湾中学生都精读过的教材,大陆学生所熟悉的陶渊明《归去来辞》、王勃《滕王阁序》等散文,也在台湾学生最为熟悉的篇章之列。台湾国文科教材的白话部分,一部分选自余光中等有影响力的现当代台湾本土作家作品,而曾被列为禁忌的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现也被列入。
美国:把语文课上成阅读课
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有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出来。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必须读6-7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小说、传记类阅读材料在美国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却很大。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和《蝇王》等,都是学生最经常被布置阅读的着作。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收录选段不同,美国中学生还要完整阅读整本着作,按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读一本作品、并且进度也相当,是美国人熟悉的“读书会”式语文教育。但美国一些学区却大胆地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课,这意味着学生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们分享。曾主张学生只该读“精华读物”英文文学教授MarkBauerlein就表示,学生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英国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法国:“通识教育式”的语文课
与美国类似,法国中学的文学课程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定立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受多年的精英主义教育观念影响,法国的语文教育曾长期被等同于文学教育,16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和法语区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封丹到拉伯雷,几乎每一个法国文学分支都可能涉猎,文科的学生还要完整阅读如(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的《豹》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朱丽叶》等译作。
为了应对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文学课的现象,法国教育部宣布把电影引入文学课程,将学生感兴趣的性、浪漫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课堂。法国教育部官员认为,他们选择的电影能帮助正经历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在已公布的200部经典电影中,中学生能在老师陪同下观看法国电影《轻蔑》(LeM&pris)中的男女主角“调情”,以及《赤胆威龙》(RioBravo)的枪战,并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法国,有个流行的说法,“每个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哲学这一关”。虽然法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将分科(主修文科、经济社会或理科),但中学毕业会考时都需要考哲学作文(类似高考语文作文)。
因此,法国中学生的“语文课阅读材料”涉猎非常广,除了经典法国文学作品,还须阅读萨特和加缪等看上去对中学生而言过于艰深的哲学作品。而这很可能还不够,2010年,法国中学会考作文,要求考生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英国政治哲学巨着)和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的《神学大全》节录。
德国:将语文课上成公民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在包括语文在内的科目,教材选取还专门加入了更多展现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谈到教育的访谈中,曾列举儿子安德烈上德文课的一个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讨论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德国作家)的剧本《伽利略传》,该剧本讲述的是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会所接受。与多数学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论不同,布莱希特的剧本却表现了伽利略面临选择的两难:硬碰硬、然后被教会迫害而死,或暂时屈服以保存自己。剧本的结尾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
允许不一样的东西,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在“不在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中学生的德文课的讨论更是与别不同。据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回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远不仅到其“映射法西斯”的背景,课堂上的讨论甚至涉及到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机器间的关系,可以说已脱离了纯粹的语文教育。本身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和大陆发音不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