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难不难难为什么

小学数学真的太难吗 三年级开始上数学好不好
[摘要]前天,本报一篇《一年级数学题难倒博士妈妈》的报道,引起小学家长的讨论。很多家长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多数认为现在小学数学比较难,有些题目即使是硕士、博士的家长也指导不了。前天,本报一篇《一年级数学题难倒博士妈妈》的报道,引起小学家长的讨论。很多家长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多数认为现在小学数学比较难,有些题目即使是硕士、博士的家长也指导不了。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感慨小学数学很难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小学低段数学不难,家长觉得难,是因为没有明白出题者的意图。昨天,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老师、教育专家聚在一起,探讨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数学峰会上聚集了这么多小学数学老师,钱报记者找机会随机采访了其中10位,替家长问了两个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小学数学难不难?小学生三年级开始学数学好不好?7位老师表示,小学低段的数学不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难度的确在加大;有一半数学老师认可从三年级开始学数学。小学数学其实并不难家长不明白出题意图,所以觉得难钱报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数学老师,来自省外的有2人,来自省内杭州市以外的有3人,来自杭州城区的5人,目前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小学数学难不难?8位老师觉得不难。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朱老师表示,很多家长说小学数学难,其实对孩子来说,小学低段的数学并不难。“我也关注了博士妈妈不会做一年级孩子数学题的报道,这位妈妈觉得题目难,是因为孩子不会做了,她也没有弄明白出题者的意图,所以发了点感慨。”朱老师教书11年,目前教四年级,他认为现在小学低段的数学难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基本上能适应。东阳白云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卢瑶瑶说,小学低段数学不难,但由于现在孩子的基础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杭州清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俞剑锋老师今年教一年级,他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因为识字量低,理解能力也比较弱,上数学课时的确比较吃力。很多孩子题目读不懂,他在课上就要先带孩子们一起读题,教他们在题目中找到信息。他认为,等孩子的语文水平上去了,一二年级的数学就变得简单多了。来自无锡的刘老师认为,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更多的是阅读能力没有达到,在()改革的背景下,语文的权重越来越大,数学的难度和区分度将会下降,“以后应该不会再往难的方向发展了。来自南京的数学老师吴老师则坦言,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数学学科哪怕是小学数学,确实是越来越难了。三年级开始学数学,是个好办法吗?一半数学老师赞同在这次小学数学峰会中,原计划安排了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景中来做一个报告,但他因故不能前来。在10月底,张景中院士在一次论坛上曾公开表示,“三年级才学数学,或许是个好办法。”他表示,孩子在每个阶段,大脑容易接受的东西都不一样,许多数学知识,比如比较长短,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能懂,没必要特别去教。钱报记者在现场做的一个随机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小学老师认可“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学数学”的想法。杭州清河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俞剑锋老师说,一年级孩子语文基础弱,读题有困难,“而如果在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这个时候孩子的语文理解能力、识字量大大增加,这个时候教数学,就会比较顺畅了。”来自无锡的刘老师表示,一年级不开设数学课也未尝不可。“比如我们专门花一年的时间来为学生打下阅读的基础,到了二年级再开设数学课,这样的模式也可以尝试。因为从数学学习的内容来看,6年压缩到5年来解决也是可行的。”但是,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一位三年级数学老师认为,没有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孩子到了三年级,学数学会遇到更大的问题。一位来自宁波的小学数学老师说,取消一二年级的数学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的孩子正在上一年级,他能解决一些生活当中的问题,靠的就是基础的数学能力。”“如果一二年级不学数学,那学什么?”来自南京的吴老师教了15年的数学,吴老师认为,一二年级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到了三年级再学习数学,可能就太迟了。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梁建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udy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不是汽车电量低的表现?
发动机无法启动
车灯比平时暗
喇叭音量小
电动钥匙无响应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高考| 今年考题难不难 数学后两题让很多人了哭鼻子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微信:
核心提示:高考第一天,记者看到考生两种表情:上午语文结束,大部分考生面带微笑,显得很轻松;下午数学考完,考生的表情各异,有轻松的,有严肃的,还有的就哭鼻子了。
昨天(7日)高考第一天,记者看到考生两种表情:上午语文结束,大部分考生面带微笑,显得很轻松;下午数学考完,考生的表情各异,有轻松的,有严肃的,还有的就哭鼻子了。其实,每年高考第一天,考生的表情差不多都这样子,因为语文难不到哪里去,而数学可能有点难。高考科目到底难不难,因人而异,只有当老师都跳出来安抚考生时,这门课才叫真的难。这种状况在2014年出现过,当时数学一考完,很多家长就收到了学校发来的短信,内容出奇一致:下午数学难度大,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情绪,安抚好孩子的心态,以平常心参加第二天的考试。昨天学校都没发短信,家长们可以放宽心了:高考第一天没有出现意外,语文、数学两门课难度正常。上午考语文:七成以上考生认为不难昨天上午11点03分,杭州第十四中学的校门口,走出来一位男生,斜跨着一个黑色的书包,穿着十四中的校服,戴着一副眼镜,很自信地出现在家长的面前。当男生经过钱报记者面前时,记者忍不住问:“语文难不难?”男生头也没回,甩下一句“太简单了”后,大步流星穿过马路消失在人群惊讶的眼神中。这样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其他考点。上午11点13分,学军中学大门口,出现一个白衣黑裤一身休闲服的帅小伙,一脸轻松地走出来。“哇,有学生出来了!”记者们一拥而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话筒迎上去了。家长也拥了过去:“难吗?”小伙淡定地说,不难啊,时间完全来得及。家长们听了,一脸欢快,等着自家孩子出来。当所有的考生出来后,记者在现场随机做了一个采访,20名考生中,说语文容易的8人,比较容易的7人,有点难的3人,说不清楚的2人。一个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平时语文成绩一般,对这次考试的发挥比较满意。男生说,语文的选择题中,最后一题可能与平时做的题型不太一样,他有些吃不准,其他题目还行。“作文不是太难,但写好也不会很容易。语文老师平时跟我们说,这样的作文题,自信的学生就要选择多方面来写,而不自信的学生写一方面就可以了。我属于不自信的,只在‘保持适当距离’这点上作了展开。”下午考数学:很多考点有考生哭鼻子相比语文考完后考生轻松的表情,数学一考完,走出考场就有考生哭鼻子了。杭十四中校门口,考生走出考场,各种交谈在记者耳边响起:有的说,一场考试下来,脚都软了;有的说,本来打算考个90分,现在发现对自己高估了;有的说,最后一题真难,含绝对值的数列,做不出啊……在夏衍中学考场,下午5点钟,数学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陆续走出校门。早早就围在校门口的家长,都伸长着脖子往里张望,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孩子的表情。大多数的考生带着笑意走出校门,好像考试并不多么难,可当钱报记者拦住几个孩子问了考试难不难时,却得到了另外的答案:“难度还是有点大的。”一位平时成绩不错的胖胖的男生说,“前面的选择题还行,后面有两道大题比较难,其中两个小题我没有答。”下午5点20分,当人群渐渐散去时,记者发现校门口有一位女生在妈妈面前哭了,整张脸都涨成了粉红色,不停抹着眼泪,妈妈一个劲地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大家都说难,都考不出来。”下午5点05分,在余杭高级中学考点,一大拨同学,走到校门口还在讨论其中一道数学题的解法,皱着眉头;一个女生捂着脸“呜呜呜”地,没有真哭出来,但嘴角朝下,情绪很低落。下午5点10分,学军中学校门口,学生蜂拥而出。钱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学生,普遍说不容易,有的说最后一题时间很紧,有一位同学表示“没做完”。记者采访了杭州一位资深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他认为,今年题目难度和去年相当,在预计范围内,孩子和家长不用着急,有句话说“你难我难大家难”,努力调整心态,迎接后面的考试。
来源:钱江晚报编辑:陈洁全国各地重点高中:
全国各地杯赛:
您现在的位置: &
中考数学压轴题难在哪里 30分钟你够用吗
来源:中考网&&&&作者:叶子静&&&& 09:57:12
  去年中考数学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C,点B是该半圆周上一动点,连结OB、AB,并延长AB至点D,使DB=AB,过点D作x轴垂线,分别交x轴、直线OB于点E、F,点E为垂足,连结CF。&&& (1)当&AOB=30&时,求弧AB的长度;
  (2)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
  (3)在点B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E、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你最后一题做出来了吗?&是今年中考数学结束后考生相互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记者了解到,今年中考数学相比去年增加了20分钟考试时间,但不少考生乃至数学尖子生因为卡在最后一题上,导致没能完成整张试卷,甚至有的考生哭着走出考场。
  据学业考数学命题组有关人员介绍,第24题的计划难度系数是0.35(12分里得4.2分)。阅卷组对该题未做具体的数据统计,不过从阅卷大致情况看,平均得分能够达标。据市招办初步统计,整卷难度系数为0.72以上,符合省教育厅对难度系数的要求。但满分人数不多,且肯定比去年同题有所下降。
  学生觉得难在哪里
  金华四中的陈咏曾获过金华市&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竞赛一等奖。24题前两个小题他完成得还算顺利,但到第三小题就卡壳了。&数学思维量太大,要设很多未知线段来求三次方程,还要考虑到三角形ECF翻到坐标轴下面的情况,我想了近20分钟还只有一点头绪,最后只能选择放弃,先保前面的题目。&陈咏说,他考试结束后跟学校里排名数一数二的几个&数学高手&讨论了一番,大家都觉得难,没全做出来。
  金华市青春中学的王琦觉得24题的运算量太大。&按我之前做中考模拟卷的速度,留半个小时做压轴题绰绰有余。但这道题第一个小题还算简单,用公式套一套,三四个步骤就能解出来。从第二个小题就开始复杂了,我花了20多分钟才解完,第三小题根本就来不及思考了。&
  &当时我一看到题就蒙了,怎么考的是圆,超纲了!&金华五中的方婷告诉记者,中考大纲对圆的考点要求比较低,老师平常讲得少,相关的压轴题也没怎么练过。所以她做得很慌,最后也只是勉强把前两个小题解了出来,到最后一个小题怎么也找不到切入点。
  老师评述这是道好题
  在一些老师眼里,这道题不失为一道好题。金华四中初三数学教师包福月认为,24题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动点、几何图形有机结合,稳中求变。与近两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相比,该题设置运动观点,分类讨论解题方法,把相似、勾股定理、线段之间的关系转换成方程来解决这些方面都是稳定的,考生拿到题不会陌生。不过设置了圆作为背景很新颖,给考生带来很大的迷惑性,实际解题时圆的定理只用在圆当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度,并不超纲。
  初三数学教师鲍旭黎觉得,该题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设置很宽,每个小题都有多种解题方法。比如第2小题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相似、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三角函数列式等10多种方法求解。另外,三个小题间也设置得很有梯度,一二小题考察常规基础知识较易,第三小题考察考生分类讨论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难度加大。
  阅卷老师:难是因为解题能力弱
  阅卷老师指出考生觉得这道题难,很大程度上还是解题能力不强。这也体现在卷面的错误上,主要有三类:一是审题错误,有的考生看到题目所给图形上的O点就以为是圆心,把OA当半径使用;第二种是方法择优能力弱,比如第2小题解题方法很多,有的考生用三角形BDF和三角形ADE相似来解也能得出正确答案,但要多好几个步骤,费时还易算错,而用三角形OEF和三角形ADE相似来解就方便省时得多,这也是一些考生会觉得运算量大的主要原因;第三种是整体考虑能力弱,第3小题有4个解,很多数学尖子生思维限制在原图上,先解最难的两个解,结果不是卡壳就是花了大量时间来不及求其他解。实际只要抛开原图,化动点为静止状态,按点E所在的位置(点C右侧,点O、C之间,点O左侧)把四种解的图形先画出来,就能看出另外两解很简单,起码能拿一半分。
  提示:该题阅卷标准是每小题4分,第2小题做出两解的考生只要有一解与标准答案对到就得全分,第三小题四解一解一分。
  命题人:压轴题源于基础
  金华市学业考数学命题组有关人员说:&该题是一道原创题,保持金华多年的命题风格,是融几何性质与代数运算为一体的探究题,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层次分明,以便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探究深度。&
  该题取材于教材,将教材中的习题,通过类比改造,延伸扩展改编而成,其表现出的图形在初中三年每一册教材中,都能够找到其类似图形。
  在难度设置上,前两小题重基础,考查的还是比较单一的知识点,考生只要掌握初中数学基本图形、基本知识技能就可得到8分,另一目的也为第3小题的求解在思路上有所提示。第3小题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为学生熟悉,实际解题方法有10多种,无论从哪个基本图形出发都能找到解题思路,从而使得整题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效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学生在观察、数学表达、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体现对数学活动过程性目标的考查。卡两分来控制满分,体现区分度,部分考生做不出来很正常。
  怎么做好数学压轴题
  金华市学业考数学命题组有关人员建议,数学学习是个内化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能通过机械记忆概念、强化题海训练来实现,而是要将数学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置于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要重视基本图形和基础知识,摒弃题海战术;二要关注思想方法的提升,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将代数、几何知识融会贯通,会用代数的观点分析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解决几何问题,会从几何的角度理解代数问题,寻找几何基本图形,通过数形结合,将归纳、类比、化归、分类等方法运用到解题过程中;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四要积累考试经验,懂得取舍,24题(3)小题一般分值不大,能力要求较高,应该在确保前面题目的正确率的基础上去做。
  金华市南苑中学的陈哲东这次中考数学拿到了满分。他说,学生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学完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压轴题,一般一周一题,题目可从各省中考模拟卷、书店里卖的压轴题专辑找,遇到问题及时求教老师或找同学讨论,汲取多人的解题思路和办法。初三下学期开始侧重练基础题,但做时要延伸到压轴题的角度,想想要是压轴题这题会怎么出,可以用到哪些知识点。考前半个月再重练压轴题,一周6题左右,这时要控制好时间,40~50分钟为宜。
  考试时,拿到试卷后有3~5分钟是检查试卷填写个人信息,可趁此先看一下最后一题的难度,估计自己需花多少时间,然后控制好前面的做题时间。做压轴题不管难不难先做再说,要相信自己能做出来。找不到切入口时,抛去原题给的图,自己画一个图把题目问题和已知条件联系起来,或把原题图形拆分成单独的圆、坐标轴、三角形等,单个求解,看看是否能找到思路。另外,还要注意划出题干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比如括号里的特殊要求,已设定的解题数据等。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中考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考研数学三难不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