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班寒假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绩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八三班班级口号 血的期中考试 血之期中考试 考死 血之期中考试 血的期中考试2 期中考试 考死之血的期中考试 考死1 血之期中考试 血的期中考试国语 一次期中考试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八三班期中考试班级成绩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八三班的春天
“好孩子都是一样的,坏孩子却各有各的坏法。”
&&&&&&&&&&&&&&&&&&&&&&
-------核桃树中学一个老师的语录
一、令人郁闷的搬家
自从升入八年级,梁思漠他们班就由一楼搬到了二楼,和原来所在的七年三班楼上楼下。其他班级已经在昨天,也就是
8月31日,完成了搬家。他们的教室已经打扫干净,地面洒着水,腾起很浓的土腥味儿,学生们叽叽喳喳的把一摞摞新书抬进教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发新书。只有八年三班是在今天,也就是9月1日这个“正日子”搬家。教室里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扫地的扫地,擦桌子的擦桌子,几个胆子大一点的学生站在窗台上擦玻璃。徐老师抱着肩膀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们热火朝天的打扫教室。
上学期的八年级如今已经搬到三楼,成了九年级。可能是行将毕业的缘故吧,他们临走的时候把教室弄得一片狼藉。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再见!”两个字。桌子椅子胡乱的堆在一起,有的桌面掉了一块板子,像嘴里缺了一颗牙。笔呀、本子呀、各种复习资料呀、被涂抹的乱七八糟的小科教材呀,还有考试打小抄时用的微缩答案呀,散落一地。
擦桌子组的同学先把桌子椅子摆好,然后用抹布仔细的擦去上面的灰尘。那些桌面现出原貌来,图文并茂,精彩纷呈。有的覆盖着当红明星的巨幅照片,金范、吴尊、钟汉良、selina、rain以及梅西、科比等等。有的是学哥学姐自己的作品,最多的是用小刀精心刻制的“愛”以及英文的“love”,其次是两颗心被一支箭穿着的漫画,当然还有诗句,诸如“爱一个人好难,忘记一个人更难”
李晶晶今天的心情一团糟。她今天穿上了新买的白衬衣,领口和袖口带着褶皱的花边,好看极了。没成想一进教室就劳动,还被徐老师分到了扫地组。她觉得徐老师是故意的,她的嘴一直撅着。负责打水的杨硕一直看不惯不爱劳动的李晶晶,打水回来他故意把水桶重重的顿在地上,水溅在李晶晶的新鞋上。李晶晶一下就火了:“你瞎呀!”杨硕也被激怒了,反口道:“你才瞎呢!”李晶晶愤怒的把条扫扔在杨硕身上,杨硕则拎起了水桶,这时几个同学赶忙上来劝解。李晶晶委屈的哭了,哭的泪眼滂沱。徐老师一声断喝,双方都安静下来。
梁思漠没看见刚才班级里发生的冲突,他和几个男生在楼下原来的班级清理物品。七年级新生还没有来,教室里空荡荡的。在这里生活了一年,他们对教室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熟悉的,桌子、椅子、墙上的字画和奖状都和原来一样,甚至黑板上同学们写的小组口号还在。此时梁思漠觉得这一切变得陌生起来,好像是一件旧玩具给了别人后还有些舍不得,他有些失落。老师吩咐他们几个把有用的东西拿回去。他们捡了几把能用的条扫和拖布,一只搓子一个水桶,五盒彩色粉笔,还有一只破足球。梁思漠扯下墙上的三张奖状,一张是运动会第一名,一张是男足比赛第三名,一张是学校奖给优秀学习小组的。临走的时候他把优秀学习小组的奖状团成一团,扔在墙角。
教室打扫完了,第二节课发新书。每个同学的面前都摆着一大摞泛着墨香的新书。这个学期增加了一门新学科------物理。听说教物理课的是一个老头子,挺憨厚的。他们班现任的老师除了体育和微机课,全是女老师,这个学期终于增加了一个男的,全班同学都期待着。
发完书,徐老师走到讲台上,拍了拍手,说:“大家静一静,我有话要说”她整了整衣襟,表情有些异样,“从明天起,我将不再担任你们班的班主任,学校安排了一位新的班主任,是个男的,他还将教你们语文课。希望大家能服从新班主任的管理。”“老师你别走!”“干嘛又换班主任呐,真是!”有些学生埋怨起来,大多数学生显得无所谓。因为在七年级时就曾经换过班主任,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第一任班主任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教英语的。说话温声细语的,从未大声训斥过学生。可是她只在学校呆了三个月,年底就调到市里的一所中学去了。全班同学哭着挽留她,可是她还是走了。接替她的就是这个徐老师,将近五十岁了,教数学的。她可是个大嗓门,动不动就朝学生吼。她的口头禅是“都长点心吧!”徐老师今天没有和大家吼,她有些激动,说话时显得很不自在,“大家不要说什么了,听从学校的安排吧!准备好课本,下一堂是你们新班主任的课。”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这次开学又有两名同学没有来报到,听说转到育才中学去了,如今班里只剩下四十四个学生了,班主任也换了,大家都感到很失望。班长梁思漠嘴里嚼着一张纸,看着大家,脸上没有表情。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把嚼碎的一团纸用力吐在地上,说:“都别吵吵了,准备上课!”
二、初识老赵
上课铃响过之后,一位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三十几岁的模样,中等身材,头发稀疏却很长,薄薄的贴在头上。戴着大大的黑边的眼镜,脸显得很小。穿一件松松垮垮的T恤,很邋遢的样子。同学们以为会有一位年轻帅气阳光明媚的老师来做他们的新班主任,这副尊荣和大家的想象差距太大了,同学们再一次失望起来。甚至有的同学小声的埋怨着,“咱班的班主任咋一个不如一个呀!”“我的天,典型的未老先衰。”
这位老师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起来,
“本人姓名:赵士哲;年龄32;爱好:睡觉和旅游;最讨厌的事:运动;最佩服的人:鲁迅、毛泽东;性格特点:豪放洒脱,不拘小节,嫉恶如仇,仗义疏财……”下面是手机号码和qq号。
写完以后,他还做出了解释:“本人的姓排在百家姓之首,也就是赵匡胤的赵;士乃文人雅士的士;哲乃先哲的哲。好了,本人的情况全在黑板上,大家算是认识我了------下面我要认识认识大家,我叫到名字的同学请起立……”
“梁思漠!”赵老师开始叫名字了。“你来自沙漠的边缘,你的父母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家,对吗?”全班同学都回头看着梁思漠,他有些激动,脸有些发红,肯定的点了点头。大家又把目光转向赵老师,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惊奇的神情。
“薛冬雪,你是1997年冬天出生的,那天下着雪。”薛冬雪是个黑黑的小姑娘,她惊奇的问道:“老师,你咋知道呢?”
“吴胜男,你的爸爸妈妈本来希望你是个男孩,但他们现在希望你将来超过男孩,对吗?”吴胜男梳着短短的头发,像个假小子,她也说老师说对了。
“老师,你说史鑫的名字是咋回事?”坐在前面的一个男生问道。赵老师略加思索,说:“很明显,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她的学习既要使劲还要用心。”
“老师我叫华明,有什么讲究?”赵老师回答说:“不知道,因为我只知道你用的是化名,却不知道你的真名。”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始终不敢开车,因为我怕自己由‘赵士哲’变成‘肇事者’。”学生们听了笑的前仰后合。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老师把全班学生的名字一一做出了解释,而学生们的笑声一直持续到下课。
三、又得了第一
八三班的学习成绩真的很糟糕。历次考试、竞赛没有一人进入年组前十。全年组十个班级,总成绩他们排在倒数第二位,学校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心,给他们的中考目标是五名。七年级时出现过六起打架事件,其中两起与其他班学生发生,已被学校德育处记录在案,三名同学曾被点名批评。一年来所获奖项全都来自体育竞赛,优秀学习小组是每班都有的,那张奖状似乎是无声的嘲讽,学生们有些破罐子破摔。这次转走的两名学生都是班级的体育骨干,大家觉得今年的秋季运动会第一的名次也保不住了。再有几天就要开运动会了,可大家的兴致并不高。
运动会可是学校的大型活动,很多班级早就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校园里已经变得很热闹了。报名参赛的运动员们穿着色彩艳丽的运动服开始在跑道上训练,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抱着一大捆彩旗跑进教室里,有时甚至还会听到锣鼓的敲击声。而刚刚换了班主任的八三班仍然没有任何动静,赵老师对于运动会的事只字不提。同学们意识到赵老师根本没把运动会当回事,或者他对八三班的学生们没抱任何希望。学生们开始对赵老师失望起来。
距离运动会召开还有三天的时候,赵老师终于开口说话了。那是周一的班会时间,赵老师拿着一张小纸片冲大家说道:“我决定在咱们班成立四个组,利用剩下的三天时间准备这次运动会。运动员组由体育委员蒋磊负责,组织参赛选手的选定和训练;服务组由吴胜男负责,为运动员训练参赛提供一切帮助;后勤组由生活委员李一帆负责,做好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宣传组由文艺委员李晶晶负责,做好宣传和鼓劲工作。各组组员由组长选定,应该做些什么组内决定,遇到困难找班长解决,千万别找我,因为我也有重要的任务。”说完他把那张小纸片折了两下,丢进垃圾桶里,走了。
教室里很静,大家都把目光落在四位组长身上。那四位刚刚上任的领导面面相觑,老半天才说出话来,“我的妈呀,还剩三天时间,那得抓紧呐!”于是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运动会如期举行。跑道上画着清晰的白线,插着各色的小旗。负责发令的老师在调试着手里的发令枪,时不时的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声。运动员们在场外做着热身,个个跃跃欲试。运动场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操场周围是个个班级的观众席,班主任领着学生们在做最后的布置工作。每个班级的口号都很响亮,有的写着“更高、更快、更强”,有的写着“强我体魄,爱我中华”,有的写着“拼搏进取,勇争第一”。八三班在西南角,后勤组已经把同学们的椅子摆的整整齐齐,周围密密的插着彩旗。前面一排桌子上挂着气球和花束。服务组准备好了成箱的矿泉水,还有脸盆和毛巾。组长吴胜男还准备了红牛饮料,那是在关键时刻给运动员喝的。宣传组的同学正在筛选稿件,一个男生把一支鼓敲得咚咚的响。各个组已经把准备工作做得齐备,同学们已经衣冠整齐的坐好了,可是一直没有看到赵老师的影子。班长梁思漠抻着脖子不时的朝着校门的方向望着,心里想:“老赵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什么呢?”
第一项比赛是百米预赛,七年组的运动员已经站在了起跑线上。这是令人关注的比赛,同学们伸长了脖子,都望着起点的方向。这时班主任赵老师才踱着步子走了过来,他的腋下夹着一卷红布,大家才知道赵老师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班级的参赛口号。赵老师对大家说:“这是我利用三天的时间绞尽脑汁才确定的,我自己非常满意,请看-----”两名学生把那卷红布展开,露出了上面的文字“八年三班,我看行!”同学们皱着眉头看了半天,之后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赵老师,你太有才了!”
两天的比赛结束了,八三班又一次赢得了第一名。尽管缺失了两名运动健将,可全班同学斗志高昂,把这次运动会当成了自己的运动会,是为了荣誉而战,也想证明赵老师喊出的口号。他们异常团结,充分发挥了潜能,他们从始至终都很兴奋,参加了所有项目的比赛,而且项项都得分,女队的4&100米比赛居然得了第一名,参加3000米比赛的四名同学都坚持到了最后。成绩出来了,他们的总分只比第二名多了二分,全班同学再一次沸腾了。
四、一次远足
运动会得了第一名的兴奋劲儿没几天就过去了,接下来仍旧是每天令人枯燥的上课、下课。老师说十一月初要举行四科联赛,可同学们变得忧心忡忡,一提到学习成绩,他们刚刚燃起的自信顷刻间被浇灭了。班级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死抠”在做着竞赛的准备,大多数同学看不进去书去。全年组的学生都在备考,这时不用心读书就会显得“没长心”,拿起书本又会发现很多问题根本弄不明白,这样的状态参加竞赛无异于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八三班的同学们变得烦躁起来,一天下午,有两个男生居然无缘无故的扭打在一起。教室里的同学们各干各的事,没有围观,没有叫好,更没有拉架,两名学生看看根本没人关注他们的战事,双方都觉得无趣,也就住了手。
距离竞赛还有两周的时间。周五第八节课是反思课,教室里的空气显得沉闷和异样,赵老师不说竞赛的事,对昨天的打架事件也是只字未提,班长例行公事的对本周班级情况进行总结的时候,他显得神不守舍,眼睛不时的望着外面。该老师作最后的总结了,赵老师的目光还停留在窗外,“不知道地里的庄稼收的怎么样了?”他像是问着大家,又像是喃喃自语。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老赵问题从何而来。因为有了新话题,班里的气氛变得活泼起来。快嘴的杨硕接过了话茬:“庄稼?已经颗粒归仓了吧!”老赵捋着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子说道:“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得亲口尝一尝。”反应灵敏的吴胜男大声的嚷了起来:“老师,那咱就出去看看呗!”赵老师收回目光,故作惊愕的看着吴胜男:“good&
aide!是个好主意!-----咱们明天去地里看看怎么样?”“真的吗?”大家互相看了看,又看看赵老师的表情,有些将信将疑。赵老师接着说道:“咱班的阎旭同学不是就住在乡下吗,明天就去他家串串门,如何?”阎旭来自城郊乡的花家村,距离学校二十里路,整天骑一辆破车子,穿着和说话土里土气的,平时没人在意他。老师提到了他的名字,全班同学都回过头去看,他变得不自在起来,红着脸低下头。杨硕有些着急,站起身冲着他吼道:“阎旭,到底行不行啊,你说话呀!”阎旭被问急了,也大声的回答道:“咋不行,愿意去就去呗。”全班同学齐声欢呼起来,有的还鼓起了掌。赵老师作了一个停止的手势,说:“好,那就这么定了。阎旭同学今天回家向爸爸妈妈请示一下,如果家人同意,星期天我们就出发去你家----如果不给你们家添麻烦的话。但我的要求是,一,每个同学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二,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我的指挥;三,只能步行,不能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好----!”“欧----!”全班同学全都站了起来,齐声欢呼。放学时,全班的气氛达到高潮,每个同学都大声的说着话,簇拥着阎旭,叽叽喳喳的走出教室。八年二班的学生看着三班的学生如此的兴奋很是纳闷。“他们班有什么喜事了?”“他们班能有什么喜事,难道说学校又要举办运动会了?”
阎旭的爸爸妈妈当然非常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去他们家做客,于是这次远足如期举行。星期天早上不到六点,同学们都聚集在了学校门口,赵老师简单的重申了几点要求之后,又加了一句:“这次远足会很累,大家可能要吃一些苦,认为坚持不下来的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同学们有些不耐烦,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快走吧,这点苦算什么呀,谁要是半道退出谁就是孬种!”看着学生们个个像即将冲出栅栏的牤牛,赵老师笑了一下,挥了一下手,于是队伍出发了。
入校一年多来,同学们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户外活动,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着实让他们兴奋,他们个个像冲出樊笼的小鸟雀跃着,鸣叫着。看着同学们高兴的样子,赵老师的心情也变得高远而宁静,心想,孩子们是这样的喜欢大自然,为什么非得整天把他们关在教室里呢?半个小时以后,队伍过了柳河桥,他们出城了。这时队伍变得安静了许多,因为丧失了体力,他们不再蹦跳和大声说话,有的开始吃东西喝水,很显然有些同学已经累了。老师几次向大家询问累不累的时候,同学们还是大声的回答不累,可他们的脚步不那么轻快了。杨硕小声的问阎旭:“还有多远,快到了吧?”“快了。”阎旭简单的回答了一句之后,快速的跑开了。
又走了二十多分钟,队伍下了国道,转入乡道,路上的车变得少了,两旁的树林密集起来,偶尔还能看见一排排的民宅,不知道阎旭家住在哪家。班长梁思漠发觉右脚的脚跟疼了起来,一定是被鞋磨破了,他没敢声张,继续坚持着。这时李晶晶凑了过来,汗水已经把她的头发浸湿了,因为落了尘土,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她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哀求道:“班长,和老赵说说,歇一会儿吧,找个商店买点吃的喝的也好呀。”梁思漠回头看了看队伍,同学们的背包已经憋了下去,有的同学敲着两只矿泉水瓶子,嘴里嚷着:“水,水,我要喝水……”赵老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和阎旭在说着话。梁思漠跑过去和他低声说了几句,回来告诉大家,老师说了,饿了渴了也得忍着,附近没有商店,队伍不能休息,必须一直走到目的地。“太不人道了!”“周扒皮呀!”有的同学开始发牢骚。大家看着队伍前面的老师和阎旭越走越快,已经和大家拉开了一段距离,于是大家收起埋怨,闭上嘴,快速的跟了上去,因为大家发现出发以来老赵和阎旭俩人未吃过任何东西,未喝过一滴水。队伍里没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都专心致志的走着自己的路。又过了半个小时,队伍下了乡道,踏上了一条崎岖的小土路,这时大家终于听见阎旭的动听的声音:“前面那个村子,第一趟房子,最高的那个就是我家。”“欧----!”终于看见了阎旭家的房子,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队伍解散了,几个男生居然快速的跑起来,一边挥舞着背包,一边喊着:“冲啊!”
在阎旭家门口,班长梁思漠整理队伍,让大家站好排,因为他不想给阎旭父母留下散兵游勇的印象。这时阎旭的父母小跑着出了大门。阎旭妈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说:“都到家了还站什么排呀,同学们快进屋吧!”阎旭爸满脸堆着笑,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握住赵老师的手不住的摇晃着:“赵老师,你们真是走着来的?
----昨天阎旭说你们要走着来,我没信,城里孩子多娇贵-----你们还真行!”
阎旭家住着新盖的四间大瓦房,外墙全都贴着白色的瓷砖,前后是宽大的塑钢推拉窗,干净,亮堂。几串儿红红的辣椒垂在屋檐下,新收获的苞米棒子整齐的码在窗子下面的平台上,黄澄澄的刺人眼。赵老师进屋前看了老半天,觉得眼前的景象似乎像一幅年画。屋子里布置的很是整洁,虽说几件家具已经过了时,可都保存的很好。一架很旧的缝纫机,罩着一个雪白的罩子,静静地立在墙角。一张大圆桌立在屋子中央,上面摆放着早就准备好了的各种好吃的,炒熟了的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还有葡萄和沙果等水果。同学们起初很拘谨,待赵老师说了一声“大家随便吃,不必客气”之后,同学们才开怀吃了起来。几个胆大的男生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围着一大堆炒花生狼吞虎咽,四十多人挤在一个屋子里,说笑声穿过院子,一直传到门口的小树林里,震得树叶都摇晃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同学们由阎旭领着开始参观院子。院子左侧是一排库房,一间堆着成袋子的粮食,一间放着农具和杂物,一间停着一台四轮拖拉机。院子右侧是鸡舍和鸭舍。从房子的右侧绕过去,后院是一片宽敞的空地,堆放着刚刚从地里收获的苞米。这时赵老师和阎旭的爸爸也走了过来,阎旭爸爸说:“今年雨水调和,庄稼收成挺好。看这苞米棒子都有一尺多长。”赵老师问道:“地里还有什么没收完?”阎旭爸爸说:“地里已经没活儿了,庄稼都运回来了。剩下的苞米我和他妈三四天就能扒完。”赵老师把梁思漠叫到一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梁思漠向班级小组长传达了老师的旨意,六个小组迅速集结,对后院的一大推苞米形成了围攻之势,开始扒苞米。阎旭爸爸一看就着了慌:“不行啊,城里的孩子怎能干这样的活呢。”赵老师解释道:“这些城里的孩子,整天呆在教室里,难得参加劳动,我们这次就是来接受锻炼的。天天看书本,他们已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干农活,对于这些城里的学生来说可是破天荒的,他们有的甚至没看见过裹在皮子里的苞米。在阎旭爸爸的指导下,同学们很快学会了扒苞米。阎旭家的后院一下子热闹起来,他们展开了一场劳动竞赛。第二组干的最快,组长蒋磊的后背湿透了,脸上沾满了苞米胡子。最不爱劳动的李晶晶干的尤其认真,她把扒好的苞米摆放的整整齐齐。有的同学手心磨出了水泡,可谁也没喊疼,谁也没停下来。不到一个小时,院子里的苞米就扒完了。苞米脱去了外衣,一大片一大片,黄灿灿的把整个后院映的金光闪闪。蒋磊仰卧在一大片苞米堆上,嘴里嚼着一根马尾草,看着高远的天空,说:“这儿可真好,我不想回家,更不想再回到学校里。”
眼看就要到中午了,阎旭爸爸妈妈张罗着做饭,赵老师说:“午饭我们要到地里去吃,麻烦你给我们准备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同学们也都异口同声的说:“对,我们要去野餐。”梁思漠开始整理队伍,不一会儿,同学们一边和阎旭爸爸妈妈告别一边出了村子。
到了河边的一处空地上,队伍停了下来。按照老师的吩咐,同学们分头去拾柴禾。他们像一群小鸡叽叽喳喳的钻进草丛里,树林里。只一会儿工夫就跑回来了,有的抱着一捆树枝,有的抱着一捆草,有的夹着拾来的玉米秸,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老师拿出火柴,点燃了这座小山,同学们欢呼起来。这时阎旭爸爸开着拖拉机过来,从车上卸下一筐地瓜,一筐土豆,一袋子花生,还有特意为老赵准备的一箱啤酒。小山的明火着的差不多了,大家把地瓜、土豆和花生全都埋在火堆里。火堆旁边,女同学铺开带来的床单,坐在上面,有的玩扑克,有的听音乐,有的看杂志。男同学则在不远处画出了一个足球场,开始一场野地足球赛。等他们玩累了,火堆里飘出了香味儿,于是大家从火堆里扒出了黑乎乎香喷喷的烤地瓜、烤土豆和烤花生,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特殊的午餐。吃了一阵,所有的人,手上、脸上都变得黑乎乎的。赵老师也像一个孩子,和同学们一起吃着笑着,他早就变成一个“大花脸”了。老赵喝了点酒,微醺的样子。看着同学们朝着他笑,老赵干脆用黑乎乎的手指在脸上故意抹了抹,站起身居然唱了一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回来的路显得很长。他们是沿着河道走回来的,虽然绕了远,可是没有来往的车辆,他们可以随时休息,累了干脆就仰卧在河滩上,写出一个个“大”字。同学们分享着食物和水,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梁思漠的右脚磨掉了一块皮,血把袜子都染红了,蒋磊等几个男生轮流背着他,他们走走停停,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走出河道,到家的时候,全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周一上学的时候,他们换上了干净的校服,虽然显得有些疲惫,可是他们脸上的喜悦和满足是掩藏不住的。看着赵老师洗的白白净净的脸,想起昨天吃地瓜时那个“大花脸”来,大家总会忍俊不禁。
五、出人意料的胜利
还有两周学校就要举行四科联赛了,这是他们回到学校拾起的第一个问题。可是八三班的同学们觉得这次考试似乎没那么可怕,他们个个变得很安静,听课、做作业非常认真,连最不爱学习的李一帆也整天拿着书本追着同学问这问那。长期滞留球场不愿回教室的蒋磊似乎把打篮球的事忘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八三班的同学们学的很踏实,他们心无旁骛,目光不再游离,课间也没有吵嚷的声音,同学之间变得异常团结,每个人都学会了刻苦,坐在教室里学习大家感到很幸福。二班的学生又纳闷了,“三班又换班主任了?怎么开始重视学习了?怪哉,怪哉!”
两周后,考试如期举行。不久,成绩出来了,八三班令全校师生惊诧。他们有两名同学跻身年组前十,各科及格率是最高的。平均分物理排年组第三,语文排在第二。此次的作文题目是记叙一次难忘的经历,全班商量好了一般,全都写的那次远足。他们平时的作文要么干巴巴的,要么无病呻吟,不是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了,就是雨天妈妈送伞来了。他们没有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说一些虚伪的套话,抒发一些无关痛痒的感受。而这次远足留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了,有的因为长途跋涉而学会了坚持和忍耐;有的因为劳动而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有的对大自然产生了真切的热爱;有的对同学情谊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挣脱了俗套,尽情描述,抒发着心底最真实的感受,语言质朴,真实感人。梁思漠在文中写道:“这次远足,脚上的鞋子让我吃尽了苦头,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我咬牙坚持着。现在我觉得只要坚持,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蒋磊则写道:“总是呆在只能看见四角天空的校园里,我的心也变得狭隘了,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使我的胸襟开阔起来。”李晶晶也写道:“平时我最不爱劳动,今天看到阎旭爸爸妈妈粗糙的手和他们漂亮的小院子,我知道劳动是最光荣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全班共有十名同学的作文获被评为一类,李晶晶的作文得了59分,年组第一。当班长梁思漠把两张单科年组前三名的奖状挂在墙上的时候,同学们没有欢呼,而是默默地看了好一阵,他们觉得又一次长途跋涉才刚刚开始。
这时八三班师生偷偷出去远足的事儿才被披露出来,校长听说后很生气,找老赵了解情况时还说了“下不为例”之类的话。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听说了,不止一次的找上门来询问远足的一些细节,脸上全是羡慕的神情。
六、为什么要学英语
这次竞赛还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八三班同学的英语成绩排在年组最后。很多同学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干脆利用英语课睡大觉。英语成绩差,有的同学还用“英语不及格,证明我爱国”之类荒唐的话为自己开脱。公布英语成绩的时候,老赵表情凝重。这时有的同学开导起老师来:“老师,别上火了,英语不行就学好汉语,大不了我们不出国,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老赵无奈的摇了摇头。
赵老师有个习惯,每讲完一篇重要的课文,都要选一部相关影片利用课余时间播放给大家看。既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得到艺术享受,学生们很赞成。前一阶段播放的都是国产片或有中文配音的外国片,可是这两次老赵选的全是外国原声电影,同学们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顾此失彼,痛苦不堪,以致怨声载道,有的同学提出了抗议。赵老师的回答是:“看国外电影只有原声的才原汁原味,看不懂那是因为你的英语太烂。”“已经有了中文配音干嘛还要看原声的,我们总不能为了看原声电影而去学习英语吧。”看着同学们振振有词,老赵觉得是时候了,“那好,咱就组织一场辩论会,都来说说我们该不该学习英语。”“辩就辩,谁怕谁!”主张不学英语的人多势众,志在必得。
辩论会在当晚的自习课举行。班级里很快形成两个阵营,持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认为应该学习英语的只有七个,因为他们的成绩比较好,将来想考大学,可是不学英语考不上大学。赵老师申请加入正方,学生们同意了。辩论会没有主持人,教室里所有的人都是辩手。当学习委员把正反双方的观点写在黑板上以后,气氛变得严肃起来。
反方辩手快嘴杨硕率先发言:“我们现在共学习12门课程,英语又是那么难学,这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吗?我听说外国学生就不学外语,人家不照样活的很好吗?”他的发言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正方没有人站起来,七个学生低头无语。反方又站起来一个,是痴迷国学的姜孝寒。他摆出一副学究的样子,推了推眼镜,说:“我完全赞同杨的观点,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英语连四声都没有,何来抑扬顿挫?学习英语这不是扬别人士气,灭我们的威风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还参杂着叫好声。正方的辩手刘娜终于坐不住了,此时她的脸涨得通红,激动的反驳道:“不学英语,怎么考大学?”“考大学是你的唯一目的吗?不考大学不照样为社会做贡献吗?”反方队伍里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不考大学上哪找工作去?”坐在刘娜旁边的赵晓蕊气愤的说。杨硕不依不饶:“我老叔就没考大学,现在做老板,有的是钱!”眼看招架不住,激动的刘娜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看着局势即将失控,赵老师赶紧说话:“同学们请冷静,今天我们谈的不是考大学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学英语的问题。我首先问反方一个问题,除了考大学以外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对方一时回答不上来,场上安静了一会儿。赵老师接着说:“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承认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的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强大,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知识,是good good sdutyday day up!
七、谁先动了爱情
八三班学习英语的气氛越来越浓。英语成绩上来了,大家不再有“瘸腿”学科,其他班级的学生再也不敢轻视了。一次英语测试,刘娜的成绩居然和二班的一名学生并列年组第一,八三班的成绩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同学们都紧张的复习着。
蒋磊的英语成绩提高的最快,赵老师对他很满意。可是有一天同学反映说蒋磊不再学习英语了,他几乎每堂英语课都趴在桌子上睡大觉,赵老师听后吓了一跳。一次上英语课时,赵老师亲自到教室后面观察了一回,发现蒋磊果然在睡大觉。赵老师找来班长梁思漠,问蒋磊怎么了。梁思漠吞吞吐吐的说:“老师你不知道哇,这不很明显吗?”说完抿着嘴,看着别处。赵老师立起了眼睛,挺高嗓门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快说!”梁思漠看老师真是一无所知,才慢吞吞的说出了事情真相:“蒋磊恋爱了。”
蒋磊是班里的体育委员,酷爱篮球,把科比奉为自己的偶像,除了上课他整天呆在篮球场上。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很单纯的大男孩儿。他内心充满着正义感,同情弱者,尤其看不了女生的眼泪。那天辩论会杨硕他们把刘娜气哭了,他觉得杨硕那帮家伙很过分,当时就很生气,是旁边的梁思漠及时阻止,他才没发作起来。他私下找过杨硕,警告他们不要对女同学那样。杨硕嬉皮笑脸的说:“蒋磊你是不是看上她了。”蒋磊气的挥起拳头朝杨硕打去,幸亏几个男生及时阻止才避免了一场战争。杨硕也和蒋磊撕破了脸,从此两人真的像杨硕说的那样“井水不犯河水”。那次辩论会以后,刘娜一连几天都显得很忧郁,蒋磊想找个机会劝劝她,可是想起杨硕的话,就犹豫再三,最终没能实施。后来他还是写了一张字条偷偷夹在刘娜的英语书里。字条上只有两句话“杨硕他们太过分了,我已经警告了他们。如果谁再欺负你就告诉我,我收拾他。”第二天蒋磊在自己的英语书里也发现一张字条,他知道一定是刘娜放进去的。看到刘娜的笔迹,他有些激动,心跳的比他给刘娜写字条时还厉害。“蒋磊,谢谢你。我已经不恨他们了,我会和以前一样开心的。”字条的结尾还画了一张笑脸。从此,每当从蒋磊面前经过,刘娜都会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蒋磊觉得那微笑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感觉很幸福。上课时也会不经意的看刘娜一眼,他想主动迎接那个微笑。其实这一切都在杨硕们的监视之下,于是班里就起了波澜,同学们开始指指点点。粗心的蒋磊根本没意识到,可刘娜却觉察到了同学们对他们的态度,从此蒋磊再也见不到那令人幸福的微笑了。
蒋磊看着杨硕幸灾乐祸的样子,知道又是他们搞的鬼,于是找茬和杨硕打了一架。后来他干脆又给刘娜写了一张字条,用词非常明确“刘娜,我爱上你了,你作我的女朋友吧”。刘娜看后把字条撕得粉碎,碎片像六月的飞雪在蒋磊的世界里飘落。从此蒋磊一看见英语书就烦,他成了在英语课上睡觉的唯一的人。
一个人的不幸福是阻止不了生活的脚步的,蒋磊在忧郁着,八三班的日子还在继续。老赵匆匆结束了第三单元的课程,开始学习第四单元,内容是关于爱情。第一篇课文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文章结尾老苏这样写道:“……爱情是忠诚,是心灵的追念……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万物生存、繁衍、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读到此处,老赵像吃了一顿大餐,吧唧着嘴,说:“好,说得好。一定得牢牢记住。”
晚自习,老赵播放的影片是老谋子的《山楂树之恋》。同学们都很期待,看的津津有味。第二天一上课就是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电影拍的很假,太理想化,与现实不符;有的认为很美,很纯。老赵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电影虽然是一出悲剧,可是主人公老三的品格是值得弘扬的,在爱情面前他表现的非常理智,因为他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最后他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相爱的人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因为爱是需要负责任的。人一旦碰了爱情就会老去,所以爱情是大人的事;而孩子们不需要负责任,孩子们的世界里只有游戏和快乐。爱情不是游戏,谁要是碰了它就会失去快乐……”
一天,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赵老师收到了蒋磊写给他的一张字条,上面说:“老师,谢谢您。我明白了您说的话。我找回了我的快乐。”结尾也是一个笑脸。看了字条,老赵如释重负,把两只脚搭在窗台上,身子向后靠着,两手交叉拖着脑袋,望着外面,唱了一段“我站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快放假了,窗外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雪花儿。是呀,冬天来了,八三班的春天还会远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 3 班考试成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